元素导学案
《元素》第1课时导学案
![《元素》第1课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54e9e6c8d376eeaeaa3179.png)
课题3 元素(第1课时)导学案襄阳市第34中学九年级化学组【教学目标】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
3.初步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难点:元素的概念【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展示图片:钙加锌、新盖中盖、高钙奶等,这些物质中都含有钙元素。
【任务一】探究元素的概念1.复习旧知: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个水分子由构成;一个氧化汞分子由构成;一个氧分子由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构成。
2.观察不同种类的原子特点,完成下列问题表一表二总称原子质子数中子数碳元素C-12 6 6 C-13 6 7 C-14 6 8(1)表1中3种碳原子的结构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它们统称为碳元素,说明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质子数还是中子数决定的?(2)表2中两种粒子的结构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它们统称为钠元素,说明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质子数还是核外电子数决定的?元素的定义:元素是(即)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概念解析】1.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微观概念,既讲又讲。
2.元素的种类是由决定的;同种元素的一定相同。
3.“一类原子”是指一种元素,可能有不止一种原子。
它包括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也包括质子数相同,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原子和离子。
【任务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60页,完成下列问题: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的顺序是:。
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的顺序是:。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4.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思考】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铁”、“钙”、“硒”、“碘”指的是什么?硫+ 氧气二氧化硫(S) (O2) (SO2)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 氧气(H2O2) (H2O) (O2)1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是否发生了变化?2.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发生了变化?3.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是否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呢?总称粒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钠元素Na 11 11Na+11 10 【任务三】:合作学习:课本59页讨论,完成下列问题【提出问题】给定的两个反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分别是什么?都有哪些元素?有哪些分子?讨论后完成表格。
5.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二课时)导学案
![5.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二课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23b03883c4bb4cf7ecd19c.png)
寨河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导学案印前签字:班级:姓名:课题: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第二课时)课时安排:二课时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设计者:马学军内容学习注解学习目标:知识:学会正确读、写、用常见的元素符号;知道元素符号所表达的意义。
技能:初步认识解读元素周期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意义。
重点:学会正确读、写、用常见的元素符号;知道元素符号所表达的意义。
难点:初步认识解读元素周期表。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新课预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元素符号采用的是。
2.书写原则:。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有上共有个横行和个纵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每一纵行称为。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组成万物的基本成分——元素,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一百多种元素用符号怎么来表示的。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采用的是。
2.书写原则:。
铁铜铝氯硫碳钠3. 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的记忆方法氢氦锂铍硼氮氧氟氖H Li Be B C N F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Na Si P S Ar K Ca锰铁铜锌银钡铂金汞碘Mn Fe Cu Zn Ag Ba Pt Au Hg I4.元素符号的意义(1)“O”宏观微观(2)“2O”表示(注意:符号前加数字后只有意义)2H: Na:2Mg: nS(3)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5个氧原子: 2个钙原子:氮元素: 3个磷原子: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有上共有个横行和个纵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每一纵行称为。
2.元素周期表表示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O 氧 16.00 四、回顾小结 课题3 元素(二)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
2.书写: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 、O 、S 、C 、P 等。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导学案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d618f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42.png)
人教版初中化学导学案14.2 元素●教学目标:1、明白元素的概念,能用元素正确的描述物质的组成。
2、能说出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记住常用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说出元素周期表中某种元素含有的信息。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符号的书写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1、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是 (即核内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有 多种,但组成的物质却有3000多万种。
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按质量计算,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 ,其中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 。
4、元素符号的书写(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
如 表示碳元素, 表示氧元素。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 ,第二个字母要 。
如 表示铝元素, 表示钙元素。
二、新课探究 (一)元素1以上表中的氧原子具有相同的 数,且都是 ,我们就把都具有8个质子的氧原子统称为 。
2、元素是具有相同 (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元素种类由 决定。
已发现的元素只有100余种,但是组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3、在原子中有如下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么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元素的种类有谁来决定?4、元素概念中的“同一类”三个字能否改为“同一种”?你对“同一类原子”是怎么理解的?5、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如水(H 2O )是由氢元素和 元素组成,二氧化碳(CO 2)由 和 元素组成。
6、说明: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能论“种”,不能论“个”。
(二)元素符号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元素符号能表示哪些意义?2、请写出下列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① O ② 2H 。
总结:1、当元素符号前没有数字则它既有宏观意义也有微观意义。
2、当元素符号前带了数字则它就没有宏观意义。
§1.1元素周期表导学案(2)
![§1.1元素周期表导学案(2)](https://img.taocdn.com/s3/m/aae8fe5df01dc281e53af03b.png)
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
5.应用:①做核燃料;②制造氢弹;③测定文物的年代。
我的难点与疑惑
学生反思
作业
预习下一节导学案和完成《名师一号》第2课时卤族元素核素
元素名称
氟
氯
溴
碘
单质化学式
颜色
状态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颜色逐渐,密度逐渐,熔、沸点逐渐.
(3)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条件
产物稳定性
化学方程式
F2
Cl2
Br2
I2
结论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与H2反应的变化
①剧烈程度逐渐;②生成HX的稳定性逐渐;
③生成HX的条件由到;④HX的水溶液的酸性逐渐。
34.969×75.77%+36.966×24.23%=35.453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35×75.77%+37×24.23%=35.4846
②同一元素的同位素虽然质量数不同,但他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有差异(主要表现在质量上)。
【例】
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中( )
拓展:⑤除氟外,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
(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实验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1.将少量氯水分别加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①
②
2.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1.1元素周期表导学案(1)
![§1.1元素周期表导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68e222f2f60ddccda38a0ee.png)
确定元素原子序数的常用方法学法指导不分版本一、利用元素周期表来确定原子序数例1:A、B两种元素中,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的周期含有的元素种类总数分别为m和n。
(1)如果A和B同在第I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2)如果A和B同在第VII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答案:(1)(2)归纳:推测原子序数的方法1. 用各周期元素的种类总数作为基数规则①:对于第IA、IIA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数值等于元素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等于相邻的上一周期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与上一周期元素种类总数之和。
如。
规则②:对于第IIIA~VIIA族、0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相邻的上一周期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与所求原子序数的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总数之和。
如。
例2:第3、4周期主族元素A和B的离子结构相差2个电子层,A在第m族,B在第n族,B为非金属元素,则A、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A、ⅡA族的相邻元素,原子序数差值依次为一二周期差2、二三周期差8、三四周期8、四五周期差18、五六周期差18、六七周期差32。
这些差值实际上都是相邻周期中前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数目。
ⅢA~ⅦA以及零族的相邻元素,原子序数差值依次为8、8、18、18、32、32。
这些差值实际上都是相邻周期中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数目。
设B的原子序数为y如果A和B同在Il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A的原子序数为x=y+n;所以y =x-n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y=x+m如果A和B同在lII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A的原子序数为x=y+m;所以y=x-m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y=x+n确定元素原子序数的常用方法一、利用元素周期表来确定原子序数例1:A、B两种元素中,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的周期含有的元素种类总数分别为m和n。
高中化学 精准导学案 元素、核素、同位素
![高中化学 精准导学案 元素、核素、同位素](https://img.taocdn.com/s3/m/427383d6de80d4d8d15a4ff2.png)
精准导学案元素、核素、同位素课程名称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教学目标☆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教学时长建议10分钟精准诊查互动导学导学一核素、同位素知识点讲解元素、核素、同位素概念区分(1)概念辨析(2)同位素的特征①相同存在形态的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②天然存在的同一元素各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一般不变。
(3)同位素的“六同三不同”(4)常见的重要核素及其应用(5)元素、核素、同位素的联系与区别①现行元素周期表已发现的元素有118种,由于同位素的存在,故核素的种数远大于118种。
例题②不同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
③同位素之间的转化,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是核反应。
④同位素之间可形成不同的同位素单质。
如氢的三种同位素形成的单质有六种:H 、D 、T 、HD 、HT 、DT ,他们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有所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⑤同位素之间可形成不同的同位素化合物。
如水分子有H O(普通水)、D O(重水)、T O(超重水)等。
他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物理性质(如密度)有所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2222221.[单选题][难度:★★☆☆☆] Pu ﹣239裂变速度快,临界密度小,要用三米厚的水泥才能挡住核辐射。
有些核性能比U ﹣235好,是核武器重要的核装料。
一定条件下,天然U ﹣238可转化为Pu ﹣239.关于Pu ﹣239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外有94个电子B .与互为同位素,是两种不同的核素C .转化为的变化为化学变化D .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39【参考答案】C【知 识 点】元素、核素、同位素【学科能力】信息整合【题目解析】 A. 原子质子数=94,原子核外有94个电子,故A 正确; B. 与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是两种不同的核素,故B 正确;C .化学变化是原子、分子层次上的变化,转化为的变化是原子核内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C 错误; D. 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的整数值等于其质量数为239,故D 正确;故选:C 。
2.4 组成物质的元素(导学案)(解析版)
![2.4 组成物质的元素(导学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faabcecf84b9d529ea7a62.png)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学习目标】1.知道元素的种类;2.知道元素的分布;3.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什么有关;【学习重点】知道元素的种类【学习难点】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什么有关【自主预习】1.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万物都是由空气、土、火和水四种元素组成的。
古希腊的这些思想,直到19世纪以后才被人们所抛弃。
古代中国认为万物的组成及变化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不断相生相克维系的,这些思想在20世纪也开始慢慢改变2.物质是由很小的微观粒子构成,其中我们把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称为某种元素,这样就让我们很好的区分了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有110多种(见化学元素周期表),其中有些是人造元素,如钅卢、钅杜。
事实上,世界上大部分物质只是由几十种常见元素组成,例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氧和碳两种元素组成的3.我们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 elementary substance),如氧气、金属汞等、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争物称为化合物( compound).如二氧化碳、水等。
4.人们把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铁由铁元素组成,铁元素是金属元素。
硫内硫元素组成,硫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在某些霓虹灯中充入的氩气由氩元素组成,性质非常稳定,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元素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自然界中的含量稀少,因此,这类气体叫稀有气体,这类元素叫稀有元素。
氩元素是稀有元素。
在110多种元素中,金属元素占大多数5.元素名称的由来:110多种元素均有名称。
常温下呈气态单质的元素名称常用“气”为部首,如氢、氩、氩、氟、氖、氯、氩。
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元素常用“氵”或“水”为部首,如溴、汞等。
常温下呈固态的非全属单质的元素常用“石”为部首,如碳、硫、磷等。
金属元素常用“钅”为部首,如钠、铁等6.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
《元素导学案》
![《元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e8963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e.png)
《元素》导学案一、导入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元素”这个词,但你知道元素是什么吗?元素在化学中是指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它们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
今天我们将进修关于元素的知识,了解元素的分类、性质和应用。
二、探究1. 元素的分类元素可以根据其性质和化学特征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铁、铜、铝等;非金属元素则通常具有较差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如氧、氮、碳等;过渡金属元素则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具有特殊的性质。
2. 元素的性质元素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元素在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则是指元素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等。
3. 元素的应用元素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氧气是我们呼吸的气体,铁元素用于制造建筑材料和工具等。
通过了解元素的性质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周围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三、总结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了解了元素的分类、性质和应用,元素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对我们的平时生活和工业生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深入进修化学知识,探索更多关于元素的奥秘。
四、拓展1. 请列举几种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并描述它们的性质。
2. 你知道元素周期表吗?请简要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作用。
3. 请思考一下,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通过本次进修,希望能够引发同砚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加深对元素的理解和认识。
祝大家进修愉快!。
课题3_《元素》导学案
![课题3_《元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d4063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8.png)
课题3_《元素》导学案一、课题概述本课题主要围绕着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组成物质,元素展开,通过对元素的研究,可以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结构和特点,为后续学习化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掌握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基本性质;3.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4.能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与元素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元素的基本性质及其周期性;2.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1)以发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元素的兴趣:“你们知道什么是元素吗?它们在自然界中有什么样的存在形式?”(2)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后,引导他们复习或了解有关元素的知识。
可以鼓励他们使用工具书或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
2.学习元素的定义(1)通过小组合作或全班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到关于元素的定义,并进行解读。
(2)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些问题,比如元素的定义中是否提到了原子、质量和符号等。
3.探究元素的基本性质(1)根据教材或其他资料,设计一些小实验或观察活动,让学生发现元素的一些基本性质,如颜色、状态、导电性等。
可以结合图表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元素的常见性质。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4.认识常见元素(1)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让学生了解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本性质。
(2)可以使用图片、视频或其他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对不同元素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5.学习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周期表(1)引导学生回顾或了解有关元素的原子结构,如电子、质子和中子等。
(2)了解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如周期、族和阶等。
可以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6.总结并解答问题(1)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或概念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整理所学内容。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解答他们对元素的疑惑。
五、课堂练习1.请回答以下问题:(1)元素是什么?(2)常见元素有哪些?(3)元素的特点有哪些?(4)周期表是如何组成的?2.请设计一个小实验,观察并记录氧气和氢气的性质。
第四节 元素 导学案
![第四节 元素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51d8156edb6f1aff001f6e.png)
第四节元素第一课时导学案义安一中高明备写日期 10月19日【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认识统一起来。
2、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4、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质所含元素含量的确定,养成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好习惯。
一.情景导入:在数学上有0—9个数字可以组成很多个数学数字;在英语上有A、B、C、D等26个英语字母可以组成几千万个英语单词;在化学上是不是也有自己的‘数字’和‘字母’?这些‘数字’和‘字母’是不是能组成上几千万种化学物质呢?如果你想知道,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元素的有关知识吧!二.知识回顾(速填速记)1、原子是由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和核外带正电的和核外带负电的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两种粒子构成的;由于原子不显电性,因此核电核数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现有电子、质子、中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等粒子,其中带正电的粒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是,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3、离子是指。
4、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个,在化学反应时容易电子变成;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个,在化学反应时容易电子变成;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个(氦为2个),不易得失电子(认为相对稳定结构)。
三、课前预习(阅读课本51页元素与元素符号的第一、二段思考下列问题)(一)元素1、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即)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相同。
(2)元素的种类有原子的决定,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2、元素的存在(1)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2)组成空气的成分中含量前二位的元素是3、氢的质子数是1中子数是0、氕(pie)质子数是1中子数是1、氘(dao)质子数是1中子数2、氚(chuan)质子数是1中子数3。
它们是同种元素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是?都统称元素。
九年级化学 元素1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 元素1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d9d10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7b.png)
学习课题:元素第 1课时累计 19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认识统一起来。
2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学习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含义。
学习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
学习过程:(备注栏内请老师们补充复备情况,请同学们补充课堂笔记)流程及预见性问题学习要求和方法备注一、明确目标1. 掌握元素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认识统一起来。
2. 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二、自主学习1、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是(即核内)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有多种,但组成的物质却有3000多万种。
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按质量计算,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其中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
4.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应(大或小)写,第二个字母应_ _写。
5.物质由组成,分子由构成;水由组成,水分子由构成。
三、合作探究【探究1】下述化学反应中水氢气 + 氧气硫 +氧气二氧化硫(H2O) (H2) (O2) (S) (O2) (SO2) 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探究2】在原子中有如下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么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元素的种类有谁来决定?元素概念中的“同一类”三个字能否改为“同一种”?翻看书本P59、60,找出正确答案仔细观察这两个反应,比较反应前后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变化?请认真书写,规【探究3】请用英语本书写P62页27个常见的元素符号:四、展示提升【展示1】展示【探究1】【探究2】的讨论结果【展示2】展示27个常见的元素符号书写五、检测达标1、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不同。
A、中子数B、质子数C、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之和D、相对原子质量2、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这些名词“加碘盐”、“补铁酱油”、“高钙奶”,这里的碘铁钙指的是()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B、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D、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A.物质的总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数目5.默写出下列元素符号:氧___氮___氯___碳___硫___磷___钾___钙__ 钠__ 镁铝___锌____银___钡铂金汞碘氖氟氦硅锰氩铜【课后作业】书本P65页第3、4题【预习新知】记忆常见的27个元素符号学习组长签字:范书写请认真的检测自己吧。
《元素周期表简介》 导学案
![《元素周期表简介》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9716f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9.png)
《元素周期表简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族的概念。
3、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4、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推测元素的性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难点(1)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运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性质的推测。
三、知识链接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核外电子的排布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2、常见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和名称四、学习过程(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1、早期的元素分类在化学发展的早期,科学家们根据元素的性质,如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对元素进行了简单的分类。
但这种分类方法不够系统和全面。
2、门捷列夫的贡献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努力,于1869 年发表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他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对元素进行排列,并留下了一些空格,预测了尚未发现的元素的性质。
3、现代元素周期表的形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原子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现在的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即质子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更加科学和准确。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1)周期的定义:元素周期表横行称为周期。
(2)周期的个数:目前元素周期表有 7 个周期。
(3)周期的分类短周期:包括第 1、2、3 周期,分别含有 2、8、8 种元素。
长周期:包括第 4、5、6、7 周期,第 4、5 周期各含有 18 种元素,第 6 周期含有 32 种元素,第 7 周期目前尚未排满。
2、族(1)族的定义:元素周期表纵列称为族。
(2)族的个数:共有 18 个纵列,分为 16 个族。
(3)族的分类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共有 7 个主族,分别用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表示。
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共有7 个副族,分别用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 表示。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 (解析版)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c36ba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46.png)
第四节元素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及其内涵;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学会用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并能从元素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前置作业】1、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公式: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质量×1/12。
近似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结构示意图含义:圆圈(原子核);圆圈内数字(核内质子数);弧线(电子层);弧线上数字(该电子层上电子数)。
3、阳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正电的离子。
阴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带负电的离子。
书写离子: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数值为1时省略不写。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仔细观看导入视频,思考:以上的“钙”、“锌”指的是什么?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1:元素(一)元素概念仔细观看屏幕中表格,归纳元素概念,并小组内讨论完成学案。
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思考:(小组内讨论)(1)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质子数是否相同,质子数相同则为同种元素,不同则是不同种元素。
(2)原子与元素的区别?元素是宏观概念,表示物质的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既可以讲种类,也可以讲个数。
(二)单质与化合物1、阅读课本,填写定义。
(1)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氧气、氮气、金刚石。
(2)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
2、组内讨论总结物质的分类,结构图。
根据所含单质物质物质种类根据所含纯净物元素种类化合物(三)元素的分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地壳中元素分布图?完成学案。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地壳前五位元素:氧、硅、铝、铁、钙。
(四)归纳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元素原子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 导学案
![《元素》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9c3a7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1.png)
《元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理解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2、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能正确书写。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2、难点(1)元素概念的理解。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三、知识梳理(一)元素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例如:水(H₂O)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能说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2、元素的种类目前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项目|元素|原子||||||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区别|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微观概念,既论种类,又论个数||联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元|(三)元素符号1、书写规则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C 等。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Ca、Fe、Zn 等。
2、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这种物质。
例如:H 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Fe 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物质。
(四)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横行(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7 个横行,每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纵行(族):元素周期表共有 18 个纵行,每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 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2、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叫做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以氢元素为例:|元素名称|氢|||||元素符号| H ||原子序数| 1 ||相对原子质量| 1008 |四、典型例题例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人教版化学九下12.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导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下12.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1a9e4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f.png)
人教版化学九下12.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一些常见的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分析与解释一些有关人体健康的现象或问题。
二、学习重点1.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常见化学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
三、学习难点1.运用化学知识分析与解释人体健康问题。
四、学习内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人体健康离不开各种化学元素的参与。
化学元素能够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细胞生长、体温调节等生理活动,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转。
但是,一些化学元素在超过一定剂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常见的有害化学元素1.铅(Pb):铅是一种有害的重金属元素,长期暴露在高铅环境中会导致铅中毒。
铅中毒会严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脑部发育,儿童是铅中毒的主要受害者。
2.汞(Hg):汞是一种高度有毒的化学元素,吸入汞蒸气或摄入食物中的汞会引起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神经系统损伤等。
3.镉(Cd):长期摄入含镉食物会引起慢性镉中毒,其中表现最典型的是肾功能损害。
4.砷(As):砷是一种剧毒的元素,长期摄入含砷水源或食物会引起砷中毒,危害肝脏、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等。
5.镉(Cd):大气中的铅和汞经过降水与土壤中的铅和汞结合形成镉,镉污染会导致食物中的镉含量超标,对肾脏、骨骼、生殖系统等造成伤害。
常见的有益化学元素1.钙(Ca):钙是人体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骨骼的形成,维持神经传导,参与胃液的分泌等功能。
2.钠(Na):钠是维持水平衡和神经传导的重要元素,参与调节人体的血压。
3.钾(K):钾在体内具有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传导神经冲动等重要作用。
4.铁(Fe):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参与机体的氧气运输和储存,对人体造血功能有重要影响。
5.锌(Zn):锌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和免疫功能的维持,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尤其重要。
五、学习方法与建议1.了解常见的有害化学元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导学案1:元素
![导学案1: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eb4b7a4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1.png)
它包括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碳元素包含了质子数均为6,而中子数分别为6、7、8的碳原子)
2.也包括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不同的原子和离子(如,Fe,Fe2+,Fe3+均属于铁元素)
【想一想】阅读教材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怎样?
【板书】
记忆前四种元素的顺序。
学生找出概念的关键词
阅读
分析、归纳、小结
学生回答,每种元素符号的表示,观察元素符号书写的规律。
阅读、总结
给学生一个张扬个性的空间。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的对比、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及时巩固 、举一反三
课题2元素
【总结】由于碳原子除了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碳原子以外,还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还有6个质子、8个中子的碳原子。其中子数不一样,它的质量就不一样。
【讨论】这些原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板书】一、元素的概念
【指点】‘相同质子’是指元素种类与原子中的中子数、电子数无关,只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有关。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不同。
将元素符号 单质 化合物和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相关事例结合起来,提高记忆元素符号的积极性与兴趣。
教学重点
元素概念 元素符号的意义
教学难点
元素概念的应用 元素符号意义的考查
教学方法
对比探究 自主探究法
课时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上节我们研究了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当时我们给同学们强调相对原子质量是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为什么必须以这个原子的质量呢?这节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课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元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8bf9f97fd5360cba1adbb6.png)
4.2 元素目标要求:1、了解元素概念;2、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3、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4、认识元素周期表,并能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有关元素的信息。
学习重点:元素符号的意义和书写。
方法导航:1、自学阅读,交流合作:元素是:;比如:氧气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都是8,可以把它们统称为:元素;核电荷数都是1的氢原子统称:元素;同样,核电荷数都是6的碳原子统称元素。
2、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3、元素符号的意义:、4元素周期表有:横行,纵行。
每个横行叫一个:每个纵行叫一个:。
元素周期表按顺序给元素编号,叫做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与元素的核电荷数在上相等。
尝试练习: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 中子数不同,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硅,B 铁,C 铝,D 钙。
3、写出氮、氯、硫、磷、铜、金的元素符号:、、、、疑难感悟、交流合作:1、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为什么不能说水(Η2Ο)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构成?2、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不同点使原子的()A 电子数,B 中子数,C 质子数,D 相对原子质量。
3、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钙”是指()A 钙分子,B 钙原子,C 钙元素,D 钙单质。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Η,B О2 ,C Нe ,D Ν。
5、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①Fe : ;②2 Fe:③2Ν: .6、认真阅读化学元素周期表,背诵前18号元素,①默写它们的名称和符号:②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完善作出过重大贡献,请你写出一个你最喜欢的科学家的名字:。
③查表找到碳的相对原子质量:;④表中不同元素最根本的区别是:;⑤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是:自我总结,相互交流,分享收获:小技巧(元素符号巧记法):H氢、S硫、氯Cl铜Cu。
2024-2025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2024-2025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66704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d.png)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课题元素周期表课型新授课素养目标1.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2.通过展示元素周期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元素的有关知识,并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3.使学生感受到元素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化学学科的实践价值。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教学难点利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课前预习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
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叫作原子序数。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原子的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新课导入超市中的商品成千上万种,为了便于顾客选购,必须将商品分门别类、有序地摆放。
同样组成物质的一百多种元素,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将它们按其内在规律排列。
那么这一百多种元素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呢?进行新课知识点一、元素周期表[简介]许多化学家致力于元素周期表的创作,尤其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
他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元素周期表的完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现在就来学习有关元素周期表的知识。
[提问]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所含有的信息有哪些?[回答]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
对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
备课笔记课堂拓展: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由1递增到8(或2),达到稀有气体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然后又重新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到8的变化规律,这种呈规律性的变化就是“元素周期表”名称的来源。
进行新课[提问]关于核电荷数我们学过什么等量关系?[回答]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原子序数和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所以我们可将以上等量关系拓展为如下等量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提问]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几个横行和纵行,分别叫什么?[回答]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元素
学习目标:
⒈会识别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难点)。
会列出元素的简单分类。
⒉会指出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重点)
3. 会使用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一、预习导学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元素?
2、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3、元素分为哪三类?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四种?人体中元素含量前两位的是哪两种?
4、如何书写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有哪几层含义?
5、从元素周期表中你发现了那些规律?
学习研讨:一:元素1、元素的概念:
问题:1.对原子来讲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三者的关系是否相等?
2
从上表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请你给元素下定义:
如: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称为。
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称为。
延伸思考: (1)、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例:水是由组成的,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例:一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
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的”。
2、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元素、元素和元素。
3、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阅读P71图4-4 P72资料,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
地壳中元素含量(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的:、、、
二:元素符号:1写法:
2.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种类,为宏观意义):②表示原子(微粒,为微观意义)
思考:1、如何表示几个原子呢?如:两个氢原子:;三个铁原子:。
结论:
注意:元素符号既表示宏观概念,又表示微观概念;
三、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有上共有个横行和个纵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每一纵行称为,2、元素周期表表示的规律: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迷惑的问题?
评价样题:
1.元素符号组合游戏:下列两组符号能组成几种元素的符号?Ⅰ:A B C M NⅡ:a u e l g
2.如图,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①②
③④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C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CaO
B、Al2O3
C、SiO2
D、Fe3O4
5. 蔗糖(C12H22O11)是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它由种元素组成。
6.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Si、O、Al、Fe
B.O、Si、Al、Fe
C.Al、Fe、O、Si
D.Si、Al、O、Fe
7.日常生活中的加碘食盐、高钙奶中的“碘”和“钙”是指()
A. 单质
B. 分子
C. 原子
D. 元素
8.下列关于NaNO2 、 Na2O2 、 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
C. 都含有氧分子
D. 都含有两个氧原子
9..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
A.是纯净物
B. 是混合物
C. 不是化合物
D. 是单质
10.有一则饮品广告称:"本品纯属天然制品,不含任何化学元素",你认为他说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