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烷烃和烯烃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学案设计-烷烃和烯烃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第一节 脂肪烃第1课时 烷烃和烯烃一、烷烃与烯烃的物理性质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1.当烃分子中碳原子数≤4时,常温下呈气态。
2.分子式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例如沸点:CH 3(CH 2)3CH 3>(CH 3)2CHCH 2CH 3>C(CH 3)4。
3.烷烃、烯烃的相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4.溶解性: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二、烷烃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的稳定性:烷烃分子中C —C 、C —H 键的键能较大,所以通常情况下,烷烃化学性质稳定,如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
不能使Br 2的CCl 4溶液或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反应: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称作取代反应。
如乙烷与氯气产生一氯乙烷:CH 3CH 3+Cl 2――→光照CH 3CH 2Cl +HCl 3.氧化反应——可燃性: 烷烃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分子中碳原子数比较少的烃在燃烧时会产生淡蓝色火焰,但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分子中的含碳量会不断增大,所以在燃烧时会不完全,甚至在燃烧中产生黑烟。
如甲烷的燃烧方程式:CH 4+2O 2――→点燃CO 2+2H 2O烷烃的燃烧通式:C n H 2n +2+3n +12O 2――→点燃n CO 2+(n +1)H 2O 4.受热分解:碳原子数较多的烷烃在受热时会发生分解,发生裂化反应。
如C 4H 10――→催化剂△CH 2===CH 2+CH 3CH 3或C 4H 10――→催化剂△CH 3CH===CH 2+CH 4三、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特征性结构是碳碳双键,它决定了烯烃的主要化学特征。
性质类似乙烯。
1.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
选修五 烷烃和烯烃学案

烷烃1.烷烃(C n H 2n+2)的物理性质:(1)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分子间作用力变大,烷烃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支链越多,分子间距离大,分子间作用力小,烷烃的熔沸点越低。
烷烃的物态与碳原子数(n)的关系:常温常压下,1≤n≤4是气态(除新戊烷外),5≤n≤16是液态,17≤n 是固态。
(2)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的密度逐渐增大。
2.烷烃(C n H 2n+2)的化学性质:在一个C n H 2n+2分子中,有(2n+2)个C -H 键,(n -1)个C -C 单键,一共有(3n+1)个共价键。
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均以C -C 单键(σ键)结合,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都不发生反应。
(1)燃烧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分解:CH 4−−→−高温C+2H 2。
(3)取代反应:一氯取代:CH 4+Cl 2−−→−光照CH 3Cl +HCl 一氯甲烷,是气体。
二氯取代:CH 4+2Cl 2−−→−光照CH 2Cl 2+2HCl 二氯甲烷,是液体。
三氯取代:CH 4+3Cl 2−−→−光照CHCl 3+3HCl 三氯甲烷又叫氯仿,是液体。
四氯取代:CH 4+4Cl 2−−→−光照CCl 4 +4HCl 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是液体。
注意:a.各步取代反应同时进行,与CH 4和Cl 2的量无关,产物是混合物。
b.卤素的水溶液(如氯水、溴水)不取代,只有纯的卤素单质气体才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烯烃1.烯烃(C n H 2n )的物理性质:(1)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分子间作用力变大,烯烃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相同碳原子数的烯烃,支链越多,分子间距离大,分子间作用力小,烯烃的熔沸点越低。
烯烃的物态与碳原子数(n)的关系:常温常压下,1≤n≤4是气态(除新戊烷外),5≤n≤18是液态, 19≤n 是固态。
高中化学 第2章 第1节 第1课时 烷烃和烯烃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第1课时烷烃和烯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解烷烃和烯烃的概念、命名及结构特点,为后续学习有机化学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命名方法,重点理解碳链、取代基等概念,同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结构式判断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
【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烷烃和烯烃的概念、命名、结构特点。
2. 掌握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
3. 培养学生分析化合物结构的能力,并通过结构式判断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
【教学重点】1. 烷烃和烯烃的命名方法。
2. 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
【教学难点】1. 烷烃和烯烃的命名方法。
2. 通过结构式判断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
【教学方法】讲解法、板书法、示范法、互动问答法。
【教学手段】PPT、实验器材和药品【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呈现一些有趣的化合物结构,引导学生探索化学世界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解1. 烷烃的概念及命名方法(具体的命名规则由老师在黑板上讲解,并辅以实例进行讲解)2. 烯烃的概念及命名方法(同上)3. 烷烃和烯烃的结构特点及物理性质4. 烷烃和烯烃的化学反应(如燃烧、卤素取代、加氢等)三、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
四、互动问答通过互动问答,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总结通过总结,强化学生对本节课所讲知识的印象,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讲解、实验演示、互动问答等多种教学手段,全方位地展示了烷烃和烯烃的概念、命名、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等内容,既深化了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又增强了学生分析化合物结构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高中化学必修二烷烃的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烷烃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烷烃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
2. 掌握烷烃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3. 能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烷烃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
2. 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内容:
1. 烷烃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
2. 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烷烃的应用和环境影响。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介绍烷烃在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对烷烃的兴趣。
2.理论学习:讲解烷烃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3.实验探究:进行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现象。
4.课堂讨论:讨论烷烃在环境中的影响和应用,让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烷烃对环境的危害。
5.总结评价: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烷烃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课堂作业:
1. 完成相关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搜集烷烃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并写一份小结。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烷烃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掌握烷烃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丰富了化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烷烃在环境中的影响和应用,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高中化学烯烃---教案

烯烃第一部分课前延伸案1.烯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其变化规律与烷烃物理性质变化规律类似,即沸点逐渐,相对密度逐渐,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是由逐渐过渡到。
(1)当烃分子中碳原子数≤4时,常温下呈。
(2)分子式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
(3)烯烃的相对密度于水的密度。
2.烯烃是分子里含有的一类链烃,所以是烯烃的官能团。
(1)单烯烃和环烷烃的通式都是C n H2n,符合通式C n H2n的烃一定是同系物吗?。
(2)分子中碳原子数相同的单烯烃和环烷烃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吗?。
3.(1)乙烯的结构简式是,官能团是,空间构型是,分子中6个原子在。
(2)写出乙烯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溴水:;②H2:;③HCl:;④H2O:;⑤制聚乙烯:。
4.回答下列问题:(1)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依次通过的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最好为。
(2)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3)制取纯净氯乙烷是用乙烷取代还是乙烯好?第二部分课内探究案探究点一一、烯烃的结构1、烯烃的结构特征是,根据所含官能团的数目,可分为和。
单烯烃的通式为,二烯烃的通式为。
2、烯烃的同分异构体(以C5H10为例)A、类别异构(即官能团异构)B、碳链异构C 、(官能团)位置二、烯烃(含炔烃)的命名 有了烷烃的命名作为基础,烯烃和炔烃的命名就相对比较简单了。
步骤如下: 1、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 “某烯”或“某炔”。
1.定主链: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某己烯CH 3—C=CH —CH —CH 2—CH 3CH 3CH 32、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2.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234165CH 3—C=CH —CH —CH 2—CH 3CH 3CH 3 3、把支链作为取代基,从简到繁,相同合并;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只需标明双键或三键碳原子编号较小的数字)。
高中烯烃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烯烃的结构、异构及命名方法。
2. 让学生了解烯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烯烃的典型反应。
3. 培养学生运用烯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烯烃的结构、异构及命名方法。
2. 烯烃的典型反应。
教学难点:1. 烯烃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2. 烯烃的命名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引出烯烃。
2. 提问:什么是烯烃?烯烃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解1. 烯烃的结构a. 讲解烯烃的分子式和结构特点。
b. 举例说明烯烃的结构。
2. 烯烃的异构a. 讲解烯烃的同分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
b. 举例说明烯烃的异构现象。
3. 烯烃的命名a. 讲解烯烃的系统命名法。
b. 举例说明烯烃的命名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以下练习题:a. 判断题:烯烃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能比碳碳单键的键能大。
()b. 选择题: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烯烃的是()c. 填空题: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有____种同分异构体。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烯烃的结构、异构及命名方法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回顾烯烃的结构、异构及命名方法。
2. 提问:烯烃有哪些化学性质?二、新课讲解1. 烯烃的物理性质a. 讲解烯烃的沸点、熔点等物理性质。
b. 举例说明烯烃的物理性质。
2. 烯烃的化学性质a. 讲解烯烃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化学性质。
b. 举例说明烯烃的化学性质。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以下练习题:a. 判断题:烯烃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b. 选择题:下列反应中,属于烯烃的加成反应的是()c. 填空题:乙烯与溴水反应生成____。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烯烃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学习烯烃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讲解烯烃的结构、异构及命名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
2. 教师应通过实例讲解烯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烷烃烯烃教案设计

[思考与交流] 表2—1和表2—2:分别列举了部分烷烃与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请你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以分子中碳原子数为横坐标,以沸点或相对密度为纵坐标,制作分子中碳原子数与沸点或相对密度变化的曲线图。
通过所绘制的曲线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投影]表 2—1部分烷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表 2—2 部分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动手]绘制碳原子数与沸点或相对密度变化曲线图:[总结]烷烃和烯烃溶沸点变化规律: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沸点的高低与分子间引力--范德华引力(包括静电引力、诱导力和色散力)有关。
烃的碳原子数目越多,分子间的力就越大。
支链增多时,使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的力减弱,因而沸点降低。
[板书]1、烷烃和烯烃沸点随碳原子数递增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复习]学过的有机反应类型有那些?[练习] 下面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烷烃或烯烃的化学反应,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反应类型并说说你的分类依据。
(1)乙烷与氯气生成一氯乙烷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2)乙烯与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3)乙烯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4)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如烃的卤代反应。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如不饱和碳原子与H2、X2、H2O的加成。
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如加聚反应、缩聚反应。
[板书]2、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实质:[练习]填空:烃的类别分子结构特点代表物主要化学性质总结烷烃和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绘制曲线图得出结论回忆以前学过的反应练习写出取代反应烷烃烯烃[自学]资料卡片—1、2加成与1、4加成:1,3-丁二烯有两个双键,在起加成反应时,主要是两个双键里比较活泼的键一起断裂,而同时又生成一个新的双键。
高中化学烷烃和烯烃教案

n 2n烷烃和烯烃【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烷烃和烯烃1. 烷烃和烯烃的构造特点和通式。
2. 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3. 烯烃的顺反异构。
4. 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
二. 重点、难点1. 了解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2. 把握烷烃、烯烃的构造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3. 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三. 教学过程〔一〕烷烃和烯烃的构造特点和通式 1. 烷烃的构造特点:链状、饱和、单键 2. 烷烃的通式:C n H 〔n≥1〕2n+23.〔单〕烯烃的构造特点:链状、不饱和、一个碳碳双键〔烯烃的官能团〕 4. 〔单〕烯烃的通式:C H (n≥2) [思考](1) 符合通式 C n H 2n+2 的烃肯定是烷烃?符合通式 C n H 2n 的烃不肯定是烯烃?由于烷烃不存在类别异构,所以符合通式 C n H 2n+2 的烃肯定是烷烃。
由于含有一样碳原子的烯烃和环 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符合通式 C H n 2n 的烃不肯定是烯烃。
(2) 烯烃比含有一样碳原子的烷烃少两个氢原子,分子中存在一个碳碳双键,假设分子中存在 x 个碳 碳双键,则烃的通式该如何表达?从烷烃通式 C n H 2n+2 动身,分子中每形成一个C =C 键或形成一个环,则削减 2 个氢原子;分子中每形成一个 C ≡C 键,则削减 4 个氢原子。
依此规律可得烃的通式为 C n H 2n-2x 。
(3) 烯烃的最简式一样,均为 CH 2,碳氢原子个数比都是 1:2,各种不同的烯烃组成的混合物,按任 意比混合,只要总质量相等,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都相等,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量为 定值。
[练习](1) C 8H m 的烷烃中,m= ,C n H 22 的烷烃中,n= 。
(2) 分子式为 C 6H 12 的某烃的全部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则该烯烃的构造式为,其名称是 。
〔二〕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的沸点渐渐 上升,相对密度渐渐增大,常温下状态由气态到液态到固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烷烃和烯烃【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烷烃和烯烃1. 烷烃和烯烃的结构特点和通式。
2. 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3. 烯烃的顺反异构。
4. 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
二. 重点、难点1. 了解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2. 掌握烷烃、烯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3. 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三. 教学过程(一)烷烃和烯烃的结构特点和通式1. 烷烃的结构特点:链状、饱和、单键2. 烷烃的通式:C n H 2n+2(n ≥1)3. (单)烯烃的结构特点:链状、不饱和、一个碳碳双键(烯烃的官能团)4. (单)烯烃的通式:C n H 2n (n≥2) [思考](1)符合通式C n H 2n+2的烃一定是烷烃符合通式C n H 2n 的烃不一定是烯烃由于烷烃不存在类别异构,所以符合通式C n H 2n+2的烃一定是烷烃。
由于含有相同碳原子的烯烃和环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符合通式C n H 2n 的烃不一定是烯烃。
(2)烯烃比含有相同碳原子的烷烃少两个氢原子,分子中存在一个碳碳双键,若分子中存在x 个碳碳双键,则烃的通式该如何表达从烷烃通式C n H 2n+2出发,分子中每形成一个C =C 键或形成一个环,则减少2个氢原子;分子中每形成一个C≡C 键,则减少4个氢原子。
依此规律可得烃的通式为C n H 2n-2x 。
(3)烯烃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 2,碳氢原子个数比都是1:2,各种不同的烯烃组成的混合物,按任意比混合,只要总质量相等,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都相等,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量为定值。
[练习](1)C 8H m 的烷烃中,m=_______,C n H 22的烷烃中,n=________。
(2)分子式为C 6H 12的某烃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则该烯烃的结构式为 ,其名称是 。
(二)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的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状态由气态到液态到固态。
[小结](1)烃C x H y ,气态:x ≤4;液态:5≤x ≤16;固态:x ≥17;(2)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3)密度都小于水1g/cm 3。
[练习](1)由沸点数据:甲烷-146℃,乙烷-89℃,丁烷-℃,戊烷36℃,可以判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A. 高于-℃B. 约是+30℃ C . 约是-40℃ D. 低于-89℃(2)①丁烷 ②2-甲基丙烷 ③正戊烷④2-甲基丁烷 ⑤2,2-二甲基丙烷 等物质的沸点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B. ⑤>④>③>②>①C. ③>④>⑤>①>②D. ②>①>⑤>④>③[提示:先看碳的个数,碳原子个数越大,沸点越高;若碳数相同,再看取代基的数目,取代基越多,沸点越低。
](三)烯烃的顺反异构[练习]写出所有丁烯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思考]顺-2-丁烯和反-2-丁烯是同种物质吗(1)产生顺反异构体的原因: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或环等限制旋转的因素,使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基团在空间位置不同,产生顺反异构现象。
(2)双键产生顺反异构体的条件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或环,碳碳双键两端每个原子所连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3)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同一侧的称为顺式结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两侧的称为反式结构。
(4)顺式结构和反式结构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有一定的差异。
[练习]下列哪些物质存在顺反异构( )A. 1,2-二氯丙烯B. 2—丁烯C. 丙烯D. 1—丁烯[拓展练习]乙烯分子呈平面结构,1,2-二氯乙烯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空间异构体,则:(1)下列各有机物中,能形成类似上述两种异构体的是( ) A. 1,1—二氯乙烯 B. 丙烯 C . 2—丁烯 D. 1—丁烯 (2)分子式为C 3H 5Cl 的氯代烃,可能的结构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小结]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双键)位置异构、顺反异构。
(四)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复习]1)甲烷的化学性质:①常温下比较稳定,与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反应。
②可燃性(氧化反应):CH 4 + 2O 2 −−→−点燃CO 2 + 2H 2O ③取代反应:CH 4+ Cl 2−→−光 CH 3Cl + HCl CH 3Cl + Cl 2 −→−光 CH 2Cl 2 + HCl CH 2Cl 2+ Cl 2 −→−光 CHCl 3 + HCl CHCl 3 + Cl 2 −→−光 CCl 4 + HCl 2)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
①取代反应是可逆的。
②取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得到的是多种取代产物的混合物。
[学习]1)烷烃的化学性质:由于和甲烷的结构相似,因而化学性质也和甲烷的相似。
①通常情况下很稳定,不和酸、碱、氧化剂反应。
②在空气中都能点燃。
O H n nCO O n H C n n 22222)1(213++−−→−+++点燃 ③在光照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烷烃分子中有多少个H 就可以发生多少步取代。
④在高温下能发生分解反应:甲烷高温下可分解成碳和氢气;长链烷烃高温下可分解成短链烷烃和烯烃,这在石油化工上有很重要的应用,称为裂化反应。
[复习]3)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烯分子中含有C=C 双键,其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它可发生: ①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1>乙烯在氧(空)气中燃烧:CH 2=CH 2 + 3O 2 2CO 2 + 2H 2O<2>乙烯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乙烯可被氧化剂高锰酸钾(KMnO 4)氧化,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用这种方法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
③聚合反应:由多个分子量小的化合物(单体)互相结合成为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做聚合反应。
<1>聚合反应分为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由不饱和的单体分子相互加成且不析出小分子的反应,叫加聚反应。
<2>加聚反应的实质是:不饱和键的断裂和相互加成。
不论加成还是聚合,根本原因都是含有不饱和的C=C 双键。
单体: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最简单分子。
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重复着的单元。
聚合度(n):高分子化合物中链节的个数,它是一个不定值。
4)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①加成反应是不饱和烃的特征反应,取代是饱和烃特征反应。
②加成反应的实质是碳碳双键中的一个键易断裂,能够分别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结合成新的共价键。
说明烯烃的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学习]2)烯烃的化学性质:由于烯烃分子结构与乙烯相似,它们的化学性质必然也与乙烯相似,均易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加聚反应。
[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烯烃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 n H 2n +23nO 2−−→−点燃nCO 2+nH 2O (注意:①生成的CO 2和H 2O 的物质的量相等。
②等质量的任何烯烃燃烧时耗氧相等,且小于同质量的烷烃。
)(2)丙烯与氢气的加成:CH 3CH=CH 2+H 2−−→−催化剂CH 3CH 2CH 3(注意:烯烃发生加成反应中,所需加成试剂H 2、、X 2、HX 、H 2O 等的物质的量与烯烃的物质的量相等。
)(3)丙烯与氯化氢的加成:CH 3CH=CH 2+HCl −−→−催化剂33CHClCH CH (注意:主要产物是带负电荷的氯原子加在连有氢原子少的碳原子上)(4)丙烯的加聚反应:nCH 3-CH=CH 2−−→−催化剂---n 23]CH [CH H |C (注意:链节碳原子数目为2:“单二无双”)【典型例题】例1. 从石油分馏得到的固体石蜡,用氯气漂白后,燃烧时会产生含氯元素的气体,这是由于石蜡在漂白时与氯气发生过( )A. 加成反应B. 取代反应C. 聚合反应D. 催化裂化反应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石油的分馏产品之一的石蜡的成分及其所发生化学反应的知识内容。
石蜡与石油成分相同,主要为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因此与Cl 2发生过的反应主要为取代反应,应选B 。
答案为B 。
例2. 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得到纯净乙烷的方法是( )A. 与足量溴反应B. 通入足量溴水中C. 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D. 分别进行燃烧点分析:学习有机反应要特别注意反应条件及反应物的状态,如烷烃可以和Br 2蒸汽或液溴在光照或加热时反应,而和溴水却不反应,同时要注意物质的除杂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一般不用气体试剂。
乙烷和乙烯均是无色气体,但前者易发生取代反应,后者易发生加成反应,若与足量溴作用,乙烷可以发生取代而生成溴代乙烷,乙烯发生加成生成二溴乙烷,不仅不易鉴别,还会损失大量的乙烯且混入大量的溴蒸汽杂质,显然不合理;若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虽可将乙烯转变为乙烷,但通入氢气的量不易控制,很难得到纯净的乙烷;若分别进行燃烧,显然无法再得到乙烷,因此只能选B ,因为乙烷不和溴水反应,而乙烯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且生成的CH 3CH 2Br 为液体。
答案为B 。
例3. 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该烃的分子式可以是( )分析:此题应掌握10个碳原子以内的烷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物质有CH 4,CH 3CH 3,四种,对照此题的选项只有C 符合,如逐一分析每种烃的同分异构体既费力又费时。
答案为C 。
例4.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 mol ,完全燃烧得 mol CO 2和 g 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B. 混合气体中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 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乙烷D. 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分析:n (烃):n (C)∶n (H)= mol∶ mol∶1molg 18g6.3-⋅×2=1∶∶4。
即混合平均分子组成为。
由平均值得一定有CH 4,故A 正确;一定无C 2H 6,即C 正确。
答案为C 。
例5. 燃烧某混合气体,所产生的CO 2的质量一定大于燃烧相同质量丙烯所产生的 CO 2的质量,该混合气体是( )A. 丁烯、丙烷B. 乙炔、乙烯C. 乙炔、丙烷D. 乙烷、环丙烷( )分析:燃烧某种气体或混合气体,产生的 CO 2的质量比燃烧相同质量丙烯所产生的 CO 2的质量多,则该气体中碳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丙烯中碳的质量分数高。
63H C 中,%7.85%100314312)C (W =⨯⨯⨯=,所有烯烃、环烷烃中碳的质量分数都相同;烷烃中W (C )<烯烃中W (C )<炔烃中W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