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用水测量时间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用水测量时间PPT课件》
3.3、用水测量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 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过程与方法: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根据记录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 少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 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滴漏实验 【教学难点】滴漏实验
水钟
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
降,就可以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泄水型水钟
受水型水钟
水滴滴入圆筒,
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 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 流逝的时间。
1.倒水时应用手把洞抵住。 2.听到“开始”,堵孔的同学才能 放手。听到“停”,应立即停止计 时。 3.观察时,视线应与液面平行。 4.多次实验。 5.要分工合作。
“用水测量时间”记录单
活动一:积聚10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
1
秒
实际 2
秒
测量 3
秒
我们 发现
“用水测量时间”记录单
活动二:
我们推测
积聚10毫升水需要 的时间
秒
积聚50毫升水需要 的时间
秒
1
秒
1
秒
实际测量 2
秒
2
秒
3
秒
3
秒
我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3用水测量时间优质word教案(1)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3.用水测量时间
教学目标:
1.知道古代几种常见的水钟,以及每种水钟的制作原理。
2.经历记录100毫升水缓慢地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并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推测和验证。
3.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作计时工具,思考流水的快慢与时间快慢的关系。
教学重点:知道水钟的制作原理。
教学难点:能记录好100毫升水流完所需时间。
教学准备:各种类型的水钟图片,每一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一次性杯子、一个量筒、手表或者时钟。
教学过程预设。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课件3-3《用水测量时间》
3.用水测量时间
一、聚焦
古人在阴天或晚上 会用什么方法计时?
二、探索1
30ml 20ml 10ml
30毫升的针筒 平头的针管
二、探索1
30ml水中先流出10ml的用时 建议: 成员一:观察和控制水量变化,发出口令“开始……停” 成员二:听口令计时 成员三:根据报时记录时间 成员四:完成后快速上交记录单
“30ml水中先流出10ml的用时”数据汇总
组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第七组 第八组 第九组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三、研讨1
组内数据比较: 3次用时基本相同。
组间数据比较
黄色 1.81mm
孔径大,流速快
灰色 1.6mm
孔径小水中流出的后2个10毫升用时
30ml
第一个10ml用时( )秒
推测
20ml
第二个10ml用时( )秒
10ml
第三个10ml用时( )秒
四、探索2
测量30毫升水中每流出的10毫升用时
五、研讨2
结论
同一装置 同等水位 流出等量的水 用时基本相同
水钟
A B C D
受水型水钟
泄水型水钟
六、拓展
认识更多的水钟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了解和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教材以实验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践,发现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科学探究有较高的热情。
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2.难点:能够运用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引导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原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水、计时器、实验容器等。
2.准备实验教材和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实验教材和课件,向学生介绍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和实验步骤。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数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老师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加深对用水测量时间方法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改进实验方法,提高测量时间的准确性?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有关用水测量时间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课后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
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第一篇: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用水测量时间》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第四课。
教材一开始呈现了三只两种类型的古代水钟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流水可以记量时间,帮助学生理解古人是怎样利用流水来计时。
实践中水是怎样记量时间的呢?教材又呈现了“滴漏实验”这一部分内容,使学生亲身经历流水记量时间这一活动。
并在此基础上,对积聚10,50毫升水各需多少时间进行推测,随后进行验证,从而发现流水的速度是不均匀的,会随着水位的高低而发生变化。
如果漏杯中的水是一滴一滴往下流,漏完100毫升的水,所需的时间将会怎样变化?使学生认识到流水的速度还和滴孔的大小有关。
教材以“我们来设计制作一个每分钟滴60滴水的滴漏”结束。
设计思路古代的水钟能计时吗?我一开始让呈现自制水钟,让学生观察水中的流水,使学生感受到流水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等时性,再让学生经历水钟流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的实验,知道流水确实可以测量时间!流水可以测量时间吗?我在学生对前面测量100毫升水所需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对积聚30、60、90毫升水各需多少时间进行推测,突出推测要根据原有的经验与认识,而不是随意的猜想,随后进行验证,并对数据进行纵向分析,认识到流水的速度会随水位高低不同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流水速度不是均匀的,这个水钟时不能精确计时的!要让流水速度均匀,那应该怎么办?我让学生经历一个“加水计时”的探究活动,对比数据,发现水钟流三个30毫升水的时间在接近,从而意识到:只要在流水过程中,想方设法使水位保持不变,流水速度会均匀的。
再展示古人制作的水钟,了解其原理和精确计时的精妙之处,为水钟能精确计时打下一个“!”号。
寻找生活中的水钟,使学生发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有流水速度均匀的事物,那就是输液器,让学生去探究,让科学走进我们孩子的生活。
“水的流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等时性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测与验证,让学生经历一个怎样使流水速度均匀的探究过程”是本堂课设计中的重点内容。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1)
用水测量时间
【教材简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3课,第一课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感受了时间,第二课研究了圭表和日晷,学生发现太阳光影之所以能够用来计时时,是因为太阳光影是有规律地运动着的。
他们开始意识到能够用作计时工具的事物必须是有规律运动着的。
可是太阳钟只能白天使用,晚上怎么计时呢?这一课将组织学生去探索如何用流水来计时,研究古人计时用的水钟,以及不同的计时方法。
本课有三个活动。
第一,认识古代水钟。
教科书列举了一些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钟怎样计时;
第二,第二,滴漏实验(记录40ml水流完需要多少时间)通过实验让学生思考验证水的流速怎么会发生变化吗?通过实验,发现水位会影响流水的速度。
从而进一步思考:水流速度是不断变化的,那用水怎么计时啊?思考古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第三,寻找古代水钟上的“好设计”。
理解古人的设计原理,是前两个活动的深化。
【学生分析】
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水,学生并不陌生,在本课中学生将探究水流的另一个特点。
学生关于用水测量时间的认识相对单薄、肤浅,大多数学生没有想过古代是如何计时的,然而学生对时间的测量还是有一种亲切感,有着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学生潜意识中,水流的速度具有等时性。
用滴漏的实验探究用水来测量时间的原理,具有较高的操作性,对五年级孩子具有挑战性。
如何让学生经历让一个水钟流水从“看似均匀——实际上不均匀——怎样均匀”的探究历程是学习的重点。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是一节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掌握测量时间的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和设备,以及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指导,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实验,掌握实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五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
然而,他们在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掌握测量时间的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掌握测量时间的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实验法为主线,结合讲授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问题“用水能测量时间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测量用水的时间。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帮助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3.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用水测量时间的技巧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020教科小学科学下《33、用水测量时间》word教案(2)-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2020教科小学科学下《33、用水测量时间》word教案(2)-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小学科学】20xx最新教科小学科学下《33、用水测量时间》word教案(2)3.用水测量时间教材分析:《用水测量时间》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单元第四课。
古人计时的方法有很多,学生在原有认知上,作出一系列的想象,猜测水钟报时的方法。
教材中画了三只两种类型的古代水钟图,帮助学生理解怎样利用流水来计时。
而这只是在思维上的一些考虑,实践中水是怎样计量时间的呢?教材利用“滴漏实验”,使学生亲身经历流水计量时间这一活动。
在活动中充分展开思维进行推断与预测,并进行验证,意识到推测要根据原有的经验与认识,而不是随意的猜想。
怎样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通过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认识到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主要与孔的大小、水位的高低有关。
并且知道我们人可以决定在同样的时间里做多少事情,但时间的快慢我们是不能控制的。
“构建起水的流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等时性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测与验证,水位不同将影响水的流速”是本堂课设计中的重点内容。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运动具有等时性,水流的速度与水位等条件有关。
古人利用流水来进行计时。
过程与方法:经历测量 100 毫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推测和验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效率,细致的态度可以减少工作误差;感受古人的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经历测量100 毫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的活动过程,构建起水的流动具有等时性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测与验证。
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展开其思维,根据原有的经验与认识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课件、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两个量杯、适量的水、滴管、电子表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一、观看录像,情境引入欣赏自然界流水现象的录像。
3.3用水测量时间
《用水测量时间》设计者:__姜杨杨___ 使用者:___姜杨杨___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简析】《用水测量时间》是教科版五下《时间的测量》单元的第3课,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时间测量。
“根据滴漏实验理解水能用来测量时间”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发现实验过程中水流速不均匀的特点,寻找原因,尝试改良,从而了解古人是如果设计水钟来计时的。
本课内容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古代的水钟,这个部分主要介绍了两种类型的水钟,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人是怎么利用流水来计时的。
第二部分:滴漏实验,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这部分内容在器材选择和探究实验都做了调整:一、器材选择:选用30毫升针筒和孔径大小不同点胶针管组成滴漏装置来替代书本中的滴漏装置,不仅省去了原器材需打孔的麻烦,更方便学生操作,也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实验效果。
二、探究实验: 测量从30毫升水每流出10毫升用时,通过比较每阶段10毫升的流出时间,逐步引导完善概念的形成:相同装置同等水位流出等量水用时一样。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了,已经知道太阳钟之所以能够用来计时,是因为太阳光影是有规律地运动着的。
他们开始意识到能够用作计时工具的事物必须是有规律运动着的。
可是太阳钟只能白天使用,那晚上和阴天怎么计时?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水,学生并不陌生,但对其认识并不全面,在学生潜意识里,水流的速度可能是等时性的,这一课将组织学生去探索如何用流水来计时,研究古人计时用的水钟,以及不同的计时方法。
二、学习目标、重难点科学概念目标相同装置同等水位流出等量水用时一样。
科学探究目标1.记录10毫升水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2.根据记录推测不同水位流1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3.初步理解流水为什么能够用来计时,以及存在的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2.对科学探究提出有依据的猜测,对研究数据和结论提出质疑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科学制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用水测量时间》PPT课件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泄水型水钟是观测容器内流入水增加情况来计量时间。 ( ╳ ) 2.古人利用流水的滴漏来计时。 ( √ ) 3.由于流速不一样,水钟计量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 √ ) 4.水总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 ( ╳ )
课后作业
根据水流和水滴的规律,设计制作一个可用来计时的水钟。
板书设计
新知探究
50毫升水流出时间记录表
水量 50毫升
发现
第一次 27
第二次 29
平均值 28秒
如果孔的大小不改变,同样流完50毫升水所 需的时间大约是28秒钟
新知探究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滴漏实验(三) 塑料瓶、秒表、量杯、铁架台
实验步骤
观察从300毫升水中,漏出300毫升水需要多少 时间。重复几次,做好记录。
• 实验器材:
新知探究
塑料瓶
量筒
秒表
铁架台
新知探究
• 注意: 1.孔的大小不变; 2.重复观察2---3次,在瓶中装入同样多的 水——300毫升。 3.做好记录。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100毫升水流出时间记录表
水量 100毫升
发现
第一次
第二次
平均值
59秒
1分1秒
60秒
如果孔的大小不改变,同样流完100毫升水 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约1分钟左右)。
拓展延伸
水钟是伽利略发明的,摆钟是惠更斯发明的,闹钟是汤若 望发明的。
课堂小结
根据流水在一定的装置里,能够保持以稳定的 速度往下流制作了水钟。
一、填空题
课堂练习
1.水钟分为( 受水型水钟 )和(泄水型水钟 )。 2.水滴以( 固定的速度 )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 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3.由于( 水位高低 )的变化,引起了水流速度的变化。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用水测量时间》这一节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掌握测量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科书通过介绍使用水来测量时间的方法,让学生初步认识时间和测量时间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于简单的测量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探究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使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掌握测量时间的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使用水测量时间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操作和问题探究。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2.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计时器、水杯、水等实验器材。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水杯和一份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水实验,引起学生对用水测量时间的兴趣,进而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用水测量时间的原理,并向学生演示如何进行测量。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测量不同水量的情况下,水流出所需的时间。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测量时间的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如:如何提高测量时间的准确性?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测量时间吗?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测量时间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下3.3《用水测量时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用水测量时间》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测量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以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时间的测量方法,体会实验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科学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但在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的测量时间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测量时间的基本方法,能够设计实验测量时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让学生明白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测量时间的基本方法。
2.难点:实验设计、数据处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器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时间的思考,导入新课。
2.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测量不同时间间隔,探究时间的测量方法。
3.数据处理:学生自主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测量时间的方法,思考测量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复习。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实验注意事项•测量时间方法•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观察、提问、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教科小学科学下《3.3、用水测量时间》word教案(15)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体会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3.用水测量时间
在本课试教中,主要有两点教学体会。
1.关于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观念性概念的思考。
本课在活动设计中,对教材的两个活动做以下改进,一是由于水具有表面张力,在一个容器里,完全流完100毫升的水是比较困难的,在教学中,学生不但没有建构起水的运动具有等时性的观念,反而是形成了水的运动是不等时的的观念。
我的改进是:在容器里盛多于100毫升的相同水位的水,通过积聚100毫升水的时间的活动,这样,就比较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是根据100毫升的水推测和验证10毫升、50毫升的水所需时间,我们将测量点改为20毫升、40毫升、60毫升,使数据更加直观,便于学生推测、计算和分析。
在活动中,学生展开思维,并用实验验证,水不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滴。
而古人克服了这些困难,发明了水钟。
2.如何有机渗透科学史的教育。
在本堂课的试教中,我把古人利用水的运动规律制作水钟的这一发现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
首先让学生欣赏小录像,引发了学生对流水能进行计时的原认知,古人可能也就是观察到自然界流水的规律而得到原型启发的。
在经历测量积聚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的过程中,建构起“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流动具有等时性”的概念,所以可以用水来测量时间。
在这个基础上,推测与验证分别积聚20、40、6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了与古人同样发现的问题,在这样的装置中,水流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从而让学生想办法,也是与古人同样的办法—让水位保持相同,解决了先快后慢这个问题,最终设计制作了其中一种水钟。
也直接导向下一节课“制作水钟”。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3用水测量时间
仔细观察一下水往下流有什么特点? 水往下流的速度有没有变呀?
在一定的装置里,水一直保持 以稳定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 一特点制作水钟来计时间。
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 做成计时工具?
用水钟计时的原因:在一定的装置里, 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想一想,做个水钟是不是很容易做? “水钟”的制作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3、用水测量时间
在生活中我们使用什么工具计时间呢?
手表、各种钟、手机、电脑……
在古代,人们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 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
谁来说一说你对古代的水钟有什 么样的认识?
古代的水钟
水钟在我国古代又 叫“刻漏”,泄水型是 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 的时间;受水型是底部 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 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 我国的水钟,最先是泄 水型的,后来发展到泄 水型与受水型同时使用。
5 4 3 2 1
第5分钟 第4分钟 第3分钟 第2分钟 第1分钟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受水型”水钟刻度
“泄水型”水钟刻度
制作步骤: 1、把一个透明的塑料饮料瓶划分为3段,从瓶 口往下到三分之一处把瓶子剪开。 2、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倒过来放到塑料瓶 的另一部分上。开始倒水进入瓶子,当水开始 往下流时就开始计时。 3、观察一分钟时水上升或下降到哪个位置, 用笔做个标记,照这样的标记标出5个刻度, 用白纸画好刻度并贴到瓶子上。
观察滴漏装置估计滴漏100毫升的水大 概用多少时间?同样是100毫升的水在另一 个装置里用的时间怎么样? 水流太快,方便计时间吗? 水流太慢了,方便计时间吗? 所以“水钟”的制作必须解 决什么问题就是要控制好水往 下流的速度。
小组制作一个5分钟的“受水型” 水钟或“泄水型”水钟。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3《用水测量时间》教案
苏教版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学问,是生活数学的表达,它的学习对同学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根底,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苏教版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感受社会学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培育同学数感,并提高同学的心酸力量,3、通过计算培育同学思维的机敏性及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机敏解题的力量。
教学预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根底练习1、口算120+6080+1020+5070-2060-3090-602、连加连减口算3+2+41+3+47+2+1010-5-26-2-315-5-2指明同学说出计算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上学期我们还学过连加连减。
那你会算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吗今日我们就来试着解答这样的题目。
二、自主探究1、课件出示第五题,小猴分花生图要求:(1)看图说出图意,要求还剩多少个花生怎么计算(2)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2、根底练习。
出示第四题根底练习要求:(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2)比拟上下两题,你发觉了什么(3)小组争辩,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怎么计算(4)师总结算法: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样,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拟,出示第6题师仿照售货员一个同学上来仿照买东西的人,先示范给其他同学看,后要求同学分组模拟。
要求:(1)说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训练同学的口头表达力量。
(2)依据自己的要求买东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钱,付出钱后还要找回多少(3)口头列式,并答复。
(4)全班反应,说一说,你想怎么买,是怎么计算的三、稳固练习课件出示第7题,师:看小熊想邀请大家到它家里玩,可是只有算的又对又快的孩子才能进它的家,你有信念和它交上好伴侣吗要求:独立解答。
三、回家帮妈妈算酸她今日买菜用了多少钱,并说出一些整十数连加连减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教案检印:课题 3.3、用水测量时间编号20180519授课时间4月12 日课时安排1 第 1 节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古代的水钟,二是滴漏实验。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2、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重点:滴漏实验难点:滴漏实验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各种水钟的资料和图片、塑料瓶、量筒、铁定、透明水杯。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教法、学法)一、引入:1、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2、揭题:用水测量时间。
(板书课题)二、古代的水钟:1、播放用水计时的录象资料。
2、学生独立阅读课本P54有关古代水钟的内容。
3、尝试解释这些水钟是怎样计时的?4、讨论: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作计时工具的?水钟的字捉必须解决什么问题?三、滴漏实验:1、师出示滴漏实验装置,介绍课本P55上的滴漏实验。
2、实验一: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讨论:结果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4、根据自己小组的记录结果,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5、实验二:测量记录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6、反馈:我们的推测与实验结果接近吗?想一想:为什么?7、引导思考: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四、延伸:在同样的瓶子里装水,如果水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漏,漏完100毫升水,所需要的时间将怎样变化?作业设计 A 预习下一课 B板书设计用水测量时间古代的水钟:受水型、泄水型滴漏实验:流100毫升水需要(),推测:流10毫升水需要(),流50毫升水需要(),流300毫升水需要()。
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 三3用水测量时间 教科版
这是仿造宋朝在福州鼓楼设 置的刻漏,每间隔一刻钟, 铙神(机器人)在水力机械 作用下自动击铙 8下。该装 置具有自动报时功能,这在 中国水钟发展史十分少见。
备注:古代一刻钟相当于现在的15分钟,铙读náo, 宋代距今约1000多年。
传说中的古代水钟
水钟在希腊和罗马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
利用水钟来确保发言者的讲话 不超时,如果议程临时中断, 就用蜡将出水管堵住,直到发 言重新开始。罗马举行运动会 时,用水钟来为赛跑计时。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
3.用水测量时间
交流:我知道的计时工具
手表
还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 用
测量时间
可以吗? 怎么做?
传说中的古代水钟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发明了滴水计时的工具,叫 “刻漏”,又叫“漏壶”,这就是古代水钟。
“刻漏”由几个铜水壶组 成。最底下的壶除外,其 他各壶底部都有一个小眼。 水从最高的壶开始,经过 下面各壶,滴到最低的壶 里,滴得又细又均匀。
我的 ( )分( )秒 ( )分( )秒 ( )分( )秒 推测
实际 ( )分( )秒 ( )分( )秒 ( )分( )秒 测量
重要提示:分工合作,准确记录,把握时间。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 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 (9)
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学情分析:这学期我担任五年级2班的科学老师,共有学生54人。
通过两年的科学课教学,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2、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滴漏实验让学生经历一个水钟流水从“看似均匀——实际上不均匀——怎样均匀”的探究历程难点:让学生充分展开其思维,根据学生所积累的默会知识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秒表、有孔的一次性塑料杯、铁架台、100m烧杯、150ml 水教学过程:一、引入:1、猜谜语引入时间2、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3、揭题:用水测量时间。
(板书课题)二、新课讲授1、提问,用水如何来测量时间2、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并引导学生知道水位高低的变化来计时的3、让学生回答在刚刚老师的演示过程中水流过的时间是多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4、提问,你们想知道水流了多少时间吗?三、组织学生进行实验:100ml的水流了多少时间1、小组讨论如何来进行这个实验2、教师根据他们的讨论找出他们的区别,并引导他们结合桌子上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完成实验单一,每个小组汇报100ml用了多少时间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们知道他们每个小组测量的时间是有区别的,组织学生回答原因4、根据学生的回答并在投影下展示,找出真正的原因四、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次试验:测量流满100ml水不同阶段需要多长时间?1、小组讨论如何来进行这个实验2、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做引导,完成实验单二将150ml水倒入堵住孔的漏杯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终结果
20毫升 毫升 40毫升 毫升 60毫升 毫升
( )秒
( )秒
( )秒
( )秒
( )秒
( )秒
( )秒
( )秒
( )秒
( )秒
( )秒
( )秒
我们发现: 我们发现:
保持水 位相同
←
请认真完成!
沙 漏
日 晷
用水测量时间
古代水钟
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 就可以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降,就可以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泄水型水钟
受水型水钟
圆筒, 水滴 圆筒, 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 而逐渐上升, 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 流逝的时间。 流逝的时间。
滴入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1、塑料杯孔与量筒口对齐。 2、先用手堵住小孔,用塑料杯装200毫升水, 从放手时开始计时。 3、学会分工:如发令、计时、记录,操作、 观察。 4、请注意桌面清洁、爱护器材、轻声交流。
测量滴完20、40、60毫升水 测量滴完 、 、 毫升水 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计时要及时、准确。
60毫升 毫升 40毫升 毫升 20毫升 毫升
实验二:测量积聚20毫升、40毫升、60毫升水分别需要 多少时间?
水
量
推 测
第一次 测量 ( )秒
第二次 测量 ( )秒
第三次 测量 (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