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操作流程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1057f6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65.png)
实训十二胸腔闭式引流
【实训目的】
1.保持引流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操作用物】
1.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放置安尔碘消毒液、无菌棉签、无菌闭式胸腔引流瓶、两把无齿血管钳、治疗巾、弯盘、无菌生理盐水
2.治疗车下层医用垃圾桶
【操作要求】
全程时间10分钟,每超过15秒扣1分,提前不加分;超过12分钟停止操作。
【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案例:患者,王平,食管癌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
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常规:(1)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常规:(1)](https://img.taocdn.com/s3/m/ef3e381ef8c75fbfc67db216.png)
一心胸外科手术前、后护理惯例之袁州冬雪创作(一)术前护理 1、按外科一般住院病人护理惯例护理.2、心脏病按心功能情况分级护理.3、术前一天,需准备水封瓶,做青霉素过敏皮试,阳性者做好记录并及时陈述医师. 4、术前一天,注意大便情况,送手术室前排清大便,一般病人术前—天中午12时,惯例口服轻泻药果导2片,小儿酌情减量,如手术日早上仍未解大便,可用开塞露或甘油条助排便,需要时用生理盐水灌肠. 5、术前一天丈量体温4次,如体温超出37.5℃,应陈述医生 . 6、术前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注意病人情绪,给予耐烦的抚慰诠释,术前一晚观察睡眠情况,需要时按医嘱用药. 7、术后病床和用物准备,除按一般外科术后准备外,还要准备氧气、吸氧管、血压计、听诊器、弯盘、约束带、吸痰器、、吸痰管、静脉切开、气管切开用具、启齿器、舌钳、喉头通气导管等抢救用物. (二)术后护理 1、按外科一般术后和麻醉后护理惯例护理. 2、详细懂得手术过程情况,包含病情、输液、输血量、尿量、胸腔引流液量和胸腔引流瓶底水量标识表记标帜. 3、当即测血压、脉搏、呼吸,观察周围循环情况、神志及瞳孔大小等. 4、吸氧至病人麻醉清醒无缺氧情况时止. 5、麻醉清醒后无休克者,采取半卧位. 6、病人回病房后当即丈量体温,高热者迅速采纳降温措施,心搏超出120 次/分时,且有发热者,应积极采纳降温治疗,防止高热而增加心脏负担. 体温低于正常者,给予保温复温,需要时陈述医生处理. 7、注意坚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阻塞,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每小时引流量超出100毫升,持续4--6小时或突然流出100毫升以上,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能够,应当即陈述医生,做好配血和手术止血准备. 8、防止因疼痛而影响病人正常呼吸,应及时使用止痛剂. 9、气管内麻醉后排痰坚苦者,雾化吸入逐日2--3次. 10、胸腔引流管革除后,一般无特殊忌讳者,应鼓励患者离床活动,并适当作患侧肩、肘关节活动.11、胸外科手术病人,除消化道手术外,术后6小时如无恶心吐逆、腹胀等胃肠道情况,可喝水,术后第一天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亦可随病人喜爱选择饮食.如病人进食量缺乏,陈述医生.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惯例一、坚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二、有效体位,鼓励病人停止咳嗽、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复张.三、维持引畅通畅,每30—60分钟挤压一次引流管,防止其受压、折曲、阻塞.四、妥善固定.五、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水柱动摇的范围,并准确记录.如术后每小时引流量超出200毫升,持续4小时不减或每小时超出100毫升,持续5小时不减,应及时通医生,并做好再次开胸的准备.六、引流瓶逐日以无菌的生理盐水更换引流液,并做好标识表记标帜,便于观察引流量.(二)三、体外循环手术前、后护理惯例 (一)术前护理 1、按胸外科术前护理惯例护理. 2、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思想顾虑和严重,惊骇情绪,使病人身心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3、术前防止受凉,适当限制活动. 4、术前一天量身高体重. 5、术前一日中午给服轻泻剂,下午给半流饮食,送手术室前嘱病人排空大便. 6、术前晚督促病人及时休息,并服镇静药,需要时灌肠. (二)术后护理 1、按胸外科术后一般护理惯例护理. 2、置监护病房加强护理.当即毗连好呼吸机、心电监测仪、动脉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左心房监测;毗连好导尿管、胃管、起搏导线等,坚持各种监测仪器处于杰出工作状态,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3、调整病人体位,约束四肢至病人清醒,能合作者可消除约束. 4、向麻醉医生和术者懂得术中情况,如有无意外,如何处理,术中出入量(含胶体和晶体)、输血量、尿量、电解质平衡、血气分析和肝素中和情况等,今朝特殊用药的用法和用量. 5、监测体温、根据需要保温或降温. 6、有胸腔引流管接水封瓶者,按胸腔闭式引流惯例护理. 7、对血压、心律、心率、呼吸、尿量、神志等停止严密监测和记录,有异常情况者及时陈述医生. 8、病人清醒后,革除气管插管后无恶心吐逆者,可分次小量饮水;术后 24小时,无腹胀、肠鸣恢复可进流质饮食,逐渐增加进食量和更改品种. 9、病人病情稳定后,可转普通病房.应做好交交班工作,并继续加强巡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并做好各项术后护理工作.四肋骨骨折护理惯例 l、按骨科一般护理惯例护理. 2、半坐卧位. 3、准备胸腔穿刺包、氧气,水封瓶和吸痰机.4、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及深浅,呼吸时有无胸部反常活动、胸痛,如发现有呼吸异常.即子吸氧和准备作肋骨牵引或固定.5、注意全身情况,如血压和脉搏的变更,观察有无内出血和血痰,以及皮下气肿等情况出现.6、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咳嗽,防止肺炎. 7、胶布胸壁固定法:在病人作最大呼吸后屏气时,用前后过正中线5厘米宽胶布固定,每条重叠1—2厘米,上下界超出两根无骨折的肋骨.五、肺叶切除术护理惯例(一)术前护理 1、按一般胸外科术前护理惯例护理. 2、防止呼吸道感染,如有感染按医嘱用药节制感染. 3、如作上肺叶切除,需准备双管水封瓶一个或二个水封瓶. 4、支气管扩大和肺脓疡患者,要按病变部位指导病人停止体位引流,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 5、记录逐日痰量. (二)术后护理 1、按一般胸外科术后护理惯例护理. 2、惯例吸氧,根据肺叶切除大小,思索呼吸代偿情况,酌情增加氧量和时间. 3、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变更,术后4小时内,每30分钟丈量一次,稳定后可延长间隔时间. 4、注意观察病情变更及胸腔出血情况,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量,如发现病人呼吸坚苦、脉搏加快、颈部气管移位、呼吸音减弱、血压下降或引流量增多等,及时通报医生,并备好气管内插管、支气管镜、气管切开包及氧气.5、注意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如体温上升,体位性咳嗽、吐咖啡色痰等,应及时通报医生.6、为预防肺不张,应鼓励和协助病人咳嗽咯痰,需要时可用吸痰器吸出口鼻内分泌物.肺段切除术后早期咳嗽,往往有血痰咳出,应给予耐烦解释,消除顾虑.注意双侧肺呼吸音.7、全肺切除后的胸腔引流管,是作为肺内调节压力用,故应夹闭引流管,不克不及随便开放.如病人呼吸坚苦,同时气管偏移健侧较重,应通知医生,开放夹子,以调节胸腔内压力,开放时,嘱病人勿激烈咳嗽. 8、输液速度一般每分钟20-30滴为宜,防止肺水肿. 9、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10、肺癌患者,术后化疗注意药物反应情况.六、纵隔肿瘤切除手术前、后护理惯例(一)术前护理 1、按胸外科术前护理惯例护理 2、注意有无食管和气管压迫症状,如有气管移位或气管压迫征者,需备好氧气,气管切开用具和吸痰器等. 3、如有上腔静脉压迫征者,不宜在上肢作静脉滴注. (二)术后护理 1、按一般胸外术后护理惯例和麻醉后护理惯例护理. 2、病情稳定后给予半卧位. 3、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勿过饱.4、坚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坚苦者吸氧.5、有纵隔引流者毗连胸腔引流瓶,按胸腔引流护理惯例护理.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量,需要时可用负压吸引以利引流. 6、作正中切口者,应注意引畅通畅,以及有无血肿压迫引起的呼吸坚苦和颈静脉怒张. 7、鼓励病人尽早活动,预防并发症.七食道贲门疾病手术前、后护理惯例 (一)术前护理 1、按胸外科术前护理惯例护理. 2、根据梗阻程度,能进食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食后有无潴留和返流现象.不克不及进食者,按医嘱静脉补液或输血. 3、坚持口腔清洁. 4、术前晚开端禁食,手术日晨留置胃管,如梗阻严重者,术前三晚用温生理盐水冲洗食道,行肠代食道者,术前需作肠道准备,全麻术者,术前留置尿管. (二)术后护理 1、接胸外科术后及麻醉后护理惯例护理. 2、持续胃肠减压,坚持引畅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注意口腔清洗,朵贝氏液漱口逐日四次.预防腮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 4、紧密亲密观察病情,定时翻身,协助病人作有效的咳嗽,需要时用胸带和腹带以降低伤口张力,减轻疼痛. 5、胸腔引流管坚持通畅,一般术后24小时引流量减少,若引流量过多,能够是损伤胸导管,淋巴液流出,造成乳糜胸,应手术结扎胸导管.6、肠蠕动恢复后,按医嘱做好饮食护理.一般3—4天可革除胃管,进食流质,第一天清流质50m1,每2小时一次,以后流质半量--全量.一周后进半流质,两星期后进食无渣软饭,进食过程观察病人反应,出观吞咽坚苦,呼吸坚苦,肠吻合口瘿现象,立即陈述医生. 7、术后一周左右,有高热、气促、心率加快,注意是否发生食管瘘,有胸腔引流管者,可口服美兰,观察引流液是否变成兰色.如无胸腔引流管者,可吞服小量碘油作X光检查.如证实为食管瘘者,应当即禁食,手术修补瘘口或作空肠造瘘术.八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惯例1、如有肋骨骨折应给予多头胸带包扎固定,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出现反常呼吸时应给予厚棉垫加压包扎固定,方法为由下向上,呈叠瓦式固定.2、观察病人胸痛、咳嗽、呼吸坚苦程度,及时通知医生采纳相应的措施.3、观察病人的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变更.4、根据病情给予吸氧2—4升/分,需要时应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5、坚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需要时行鼻导管吸痰.如为严重的胸外伤肺挫伤病人根据病情可给予气管切开.6、建立静脉通路,并坚持通畅.7、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准备胸腔穿刺术或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物品、药品并配合医生停止有关处置.术后应观察创口有无出血、漏气、皮下气肿及胸痛的情况.8、病人疼痛严重时可根据医嘱给予口服或肌注止痛药物.9、需急诊手术的病人应做好术前准备.九自发性气胸护理惯例病情观察1.、观察患者胸痛、咳嗽、呼吸坚苦的程度,及时与医生接洽采纳相应措施.2、.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及面色变更.3、.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应观察创口有无出血、漏气、皮下气肿及胸痛情况.护理措施1、尽能够防止咳嗽,需要时遵医嘱给止咳剂.2、减少活动,坚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屏气,需要时采纳相应的排便措施.3、胸痛激烈患者,可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痛剂.4、根据病情准备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物品及药物,并及时配合医生停止有关处理.胸腔闭式引流时按胸腔引流护理惯例.5、给予高蛋白,适量粗纤维饮食.6、半卧位,给予吸氧,氧流量一般在3L/min以上.7、.卧床休息.健康指导1、饮食护理,多进高蛋白饮食,不挑食,不偏食,适当进粗纤维素食物.2、气胸痊愈后,1个月内防止激烈运动,防止抬、举重物,防止屏气.3、坚持大便通畅,2 d以上未解大便应采纳有效措施.4、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防止激烈咳嗽.十心先天性脏病手术护理惯例1、紫畸形引流,主动脉缩窄等等.轻者多无症状,一般是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时而救治.如缺损较大,患者可有心慌、气急多汗,活动受限等表示,还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2、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此类患者的静脉血,即未氧合血尽心脏畸形混入体循环中,所以表示出青紫,此类先心病的畸形往往比较复杂.如重度肺动脉瓣狭窄、法鲁氏三联症、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这些患儿出生以后即有或逐非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此种先心病患者的畸形不造成末氧合血进入体循环,因此不表示出青紫.如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部分型静脉渐出现紫绀.其紫绀程度由于病情轻重而异.在啼哭、吃奶或活动量增加时紫绀加重. (一)术前护理惯例 1、无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护理.(1)根据病人心功能情况区别对待,心功能差者要限制其活动,并加强巡视.(2)完成各种术前检查.(3)注意防止和节制呼吸道感染,(4)对中度以上肺高压病人,术前一周天天吸氧3次,每次30分钟.(5)对重度肺高压病人术前置入漂浮导管监测者,做好漂浮导管的护理.(6)心功能较差的病人,输液时注意输液速度. 2、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护理(1)适当限制病人活动,以防出现晕厥或外伤.(2)做好家属诠释工作,耐烦对待患儿,以取得配合.(3)按医嘱施行氧气治疗,一般术前一周天天吸氧3次,每次30分钟.(4)鼓励多饮水,因病人血球压积高,血浆含量少,鼓励病人多饮水.(5)多巡视病人,及时发现心衰、咯血、低氧性脑病发作等,若发生病情及时陈述医生处理. (二)术后护理惯例到公共场合免,防止呼吸道感染.4、定期1、按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及麻醉后护理惯例护理.2、坚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肺部护理,定时给病人翻身拍背,协助病人咳嗽排痰.3、根据病情指导病人起床活动.一般术后1-2天可下床活动,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三)健康指导1、紫绀型心脏病患儿根据其病情分歧,有些需做缓解症状的减状手术,有些需做根治术,手术后紫绀会有所减轻,有的完全消失.在术后早期要限制活动量,加强营养,使体力和心功能尽快恢复,学龄儿童一般术后半年可以上学,但暂不要参与体育课与左右激烈活动.2、儿童术后应加强营养供给,多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以利生长发育.3、注意气候变更,尽能够不到公共场合,防止呼吸道感染.4、定期门诊随防.。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操作流程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afa5e487fd5360cba1adb90.p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注意事项
• 1.水封瓶24小时更换一次,预防感染。 • 2.更换水封瓶时需要双重夹闭引流管,但应尽量
减少夹闭时间。 • 3.搬运患者时需保持引流瓶和引流管低于患者胸
部,引流管没入液面下2-4cm,尽量不要夹闭引流 管,若无法保证引流瓶和引流管低于患者胸部, 可双向夹闭引流管后搬运患者,但应尽量减少夹 闭的时间,夹闭引流管同时应由专业的护士来监 测患者,如果患者出现血氧降低、呼吸困难等症 状则应打开夹闭的引流管以恢复引流状态,并立 即通知医生。
整理
• 协助患者半卧位,整理床单位 • 处理用物,分类放置 • 洗手记录引流量
指导要点
• 教会患者深呼吸、正确咳嗽及变换体位的方 法,并指导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 指导患者预防导管滑脱的方法及活动时注意 事项
评价
• 是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更换水封瓶方 法是否正确
• 引流装置是否处于密闭状态,胸腔闭式引流 是否通畅,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有无异常 。
500-800ml生理盐水、其量以长管位于水下3-4ml 为宜)、无菌换药包、大弯血管钳2把,消毒液、 胶带。 • 环境准备 整洁、安静、光线充足、隔帘遮挡
更换胸瓶
• 核对 携用物至患者旁,评估患者,做好解释,隔 帘遮挡。
• 正确卧位 协助患者咳嗽并挤压 • 胸腔引流管 • 夹闭引流管 用两把大弯钳夹闭 • 胸腔引流管,距离伤口至少10cm • 分离 在无菌纱布的保护下分离胸腔 • 闭式引流管与连接管
• 10.留置管路期间,做好管路固定,预防非计划性 拔管的发生。
注意事项
• 4.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牵拉、打折、扭曲、受 压。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2cf51c1a0242a8956aece4b9.png)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目的:1、使气体、液体、血液、脓液从胸膜腔排出促进肺复张,恢复胸腔负压。
2、平衡左右胸膜腔的压力,预防纵隔移位。
3、预防和治疗胸膜腔的感染。
(二)、工作原则:妥善固定,防止管路意外脱出;保持管路的密闭性、通畅性。
(三)、置管部位多遵循以下原则:1、排出气体:胸管置于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
2、引流液体:胸管置于患侧第7~8肋间,腋中线或腋后线。
3、引流脓液:胸管置于脓腔最低点,上肺叶切除术患者放置2根胸管,上面排气,下面排液,全肺切除术患者胸管夹闭。
(四)引流管护理1、正确连接引流装置,使用前检查引流装置的密闭性能。
保持连接处紧密,防止滑脱。
长管在液面下2~3cm,更换时夹闭胸管并倒入无菌生理盐水500mL。
2、水封瓶位于胸部以下60~100cm,保持直立,禁止高于胸部。
在患者翻身活动时应防止胸管受压、打折、扭曲、脱出,保持胸管通畅,下床活动时嘱患者从术侧(带胸管侧)下床,引流瓶的位置应低于膝盖且保持平稳,保证长管没入液面下。
外出检查前须将引流管夹闭,以防胸引瓶位置过高造成液体反流,漏气明显的患者不可夹闭胸管,以免造成张力性气胸。
(五)观察1、注意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2、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正常者术后5小时内每小时少于100mL,24小时少于500mL,颜色由鲜红色逐步变为淡红色,若出血量多于每小时100mL,呈鲜红色,有血凝块,同时伴有脉搏增快,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及时通知医师,并观察血压、心率、尿量及意识变化;3、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4、遵医嘱加快补液速度及使用止血药;5、必要时做好剖胸探查的准备。
3、注意观察瓶底引流管波动情况。
观察长管内水柱波动,胸腔管波动范围缩小在-2 ~-4cm之间。
正常情况下,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无波动或波动大于6cm应及时评估;评估胸腔闭式引流管有无气泡溢出,以判断胸腔闭式引流是否漏气;听诊呼吸音弱,提示肺膨胀不全、残腔大,应鼓励病人咳嗽或吹气,促使肺部膨胀。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d5e1e1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5.png)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第一节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技术【适用范围】带有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患者。
【目的】1.保持引流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保持纵膈的正常位置。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
4.促进肺膨胀。
【操作前准备】1.用物:治疗车、治疗盘、胸腔闭式引流装置1套、一次性换药包、500ml 生理盐水1瓶、血管钳2把、污物桶、胶布、一次性手套。
2.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戴口罩。
3.患者:取合适卧位。
4.环境:清洁、光线明亮。
【操作流程】【操作步骤】1.洗手,戴帽子、口罩。
挤压引流管 查伤口,暴露引流管 更换水封瓶 确认连接是否正确 松开血管钳 取合适体位 整理用物,记录 夹闭引流管 挤压引流管 解释、评估 自身准备 观察水柱波动 备胸腔闭式引流瓶2.解释,评估患者。
3.在治疗室准备用物,检查水封瓶的外包装、有效期、水封瓶有无破裂。
把漏斗插入水封加液口内,将无菌生理盐水从漏斗处注入水封腔至0cmH2O刻度水位线后去掉漏斗。
如需接负压吸引,将无菌生理盐水从调压通道的充水口处注入吸引控制腔至8-12cmH2O刻度水位线(或根据医嘱),检查连接管,确保各连接管连接正确。
4.将用物放于治疗车上,推车至患者床尾,核对姓名、住院号,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更换引流瓶的目的和方法及操作过程中的配合要点,注意保护隐私,防止受凉。
冬天应关上门窗。
5.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带一次性手套,将换药盘内的一次性无菌巾铺于床旁引流管下方,正确放置水封瓶,将患者引流侧上肢放于胸前,检查伤口,观察引流管。
6.更换引流瓶:挤压引流管后,用两把止血钳交叉夹闭引流管尾端上3-6cm处,用复合碘棉球先围绕接口环形消毒一圈,再以接口为起点向上纵形消毒3cm,同法向下纵形消毒3cm,用无菌纱布垫住接口处从接头处脱开连接管,再次消毒引流管连接口横断面,连接新引流瓶。
7.观察引流是否通畅:打开双钳,挤压引流管,观察水封瓶内水柱波动情况,一般波动幅度在4—6cm,然后用胶布固定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程序及评价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程序及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ccaf6cbfd0a79563c1e727c.png)
胸腔闭式引流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技术操作
(一)目的
1、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
2、保持胸瓶内有一定水位,以防气体进入胸腔。
3、利于胸腔内积液积气的排出。
4、保持胸瓶无菌,防止感染。
(二)注意事项
1、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2、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
3、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4、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作好记录。
如引流液量增多,及时通知医师。
5、更换引流瓶时,应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注意保持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的牢固紧密,切勿漏气。
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6、搬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
7、拔除引流管后24h内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气胸、皮下气肿等。
观察局部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变化,要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团体标准202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团体标准202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2e913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0.png)
团体标准202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团体标准202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胸腔内积液或气体的方法,通过植入引流管,在引流瓶中引流胸腔内的积液或气体,从而减轻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时,正确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团体标准202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方法。
一、术前准备1. 仔细阅读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情况。
2. 检查引流管是否完整、清洁无污染。
3. 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药品,如手术包、引流瓶、抗生素等。
4. 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告知手术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二、手术操作1.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手术,遵循无菌操作规范。
2. 选择适当的引流部位,常见的部位包括胸腔第4或第5肋间隙的锁骨中线处。
3. 使用局部麻醉药对引流部位进行麻醉,确保患者无疼痛感。
4. 开始进行引流,将引流管插入患者的胸腔内,连接至引流瓶,并确保引流管的位置正确。
5. 注意观察引流瓶的引流情况,及时记录引流量及引流性状。
三、术后护理1. 定期观察患者的引流瓶引流情况,确保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堵塞。
2. 定期更换引流瓶,避免引流液的积聚和污染。
3. 定期检查引流管的固定情况,避免引流管脱出或脱漏。
4. 定期更换引流管,避免引流管长时间固定在患者身体上造成感染。
5. 定期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避免皮肤压疮的发生。
6. 定期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7. 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帮助患者进行呼吸锻炼、体位转换等,促进康复。
四、注意事项1.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时,要遵循团体标准2023的操作规范,严格控制感染风险。
2. 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引流系统的无菌,避免感染风险的增加。
3. 在进行引流管固定时,要注意避免引流管被患者的活动所拉扯,避免引流管脱出。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69ec8fd770bf78a652954c5.png)
【关键词】胸腔;引流;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胸外伤诊治过程中最基本的诊疗操作,现笔者就其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意义高压性气胸、呼吸窘迫需肋间插管胸腔闭式引流排气,解除压迫症状,使肺及早复张,急性脓胸如反复穿刺不能控制感染,做胸腔闭合引流排脓,使脓腔闭合,肺复张,恢复肺功能。
2 操作方法(1)引流气体的部位,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引流液体的部位,在腋中线第七肋间;(2)患者取半坐位,局麻后做一小切口约 2 cm,以血管钳钝性分离肌层直达胸膜腔,将引液导管插入胸腔,用丝线缝合切口的一端并固定引流导管然后引流管连接于水封瓶。
3 适应证和禁忌证(1)胸腔手术结束后;(2)急性脓胸,脓多不易抽尽且发热不退者;(3)开放性或高压性气胸经反复抽气不能缓解呼吸困难,或胸内压不能下降至负压者;(4)单纯性结核性脓胸不宜做胸腔闭式引流。
4 护理4.1 保持管道密封使用前严格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和整个装置是否密封,引流管及广口瓶有无裂缝,各连接处,包括皮肤切口处均要求密封,以避免发生漏气或滑脱,并按无菌操作法安装,防止感染。
水封瓶长玻璃管以浸入水面下3~4 cm为宜,在水平面处用胶布黏贴作为标记,以便观察和记录引流量。
床边备一把血管钳以防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迅速夹管,以免空气进入胸腔。
更换引流瓶内液体时,先钳闭引流管再换液体,同时使用两把血管钳,钳夹住玻璃接头上方的引流管,防止接头处滑脱而漏气。
4.2 保持引流通畅水封瓶压力管中水柱的波动情况表示胸腔压力的高低,并提示引流管是否通畅。
引流管通畅时,可见到玻璃管中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若无波动,可让患者做深呼吸或咳嗽;若仍无波动,表示引流管不通,应检查原因及时处理,一般可挤捏引流管使其畅通,所以应定时挤压引流管,并可防止血块、纤维块堵塞;若波动过大,提示肺粗糙而有漏气、余肺扩张不全或肺不张。
正常情况下水柱波动幅度为4~6 cm。
未夹闭引流管时,不能将水封瓶提高至床面以上,以防液体逆流。
简述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步骤
![简述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bc4bdc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f.png)
简述胸腔闭式引流术操作步骤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胸腔积液和气胸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胸腔内插入引流管,将积液或气体排出体外,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下面将简述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步骤。
1. 术前准备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
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
同时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如X线、CT等,以确定积液或气胸的位置和大小。
在确定手术方案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包括禁食、洗净手术部位等。
2. 麻醉胸腔闭式引流术需要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评估,确定麻醉方案。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患者的安全。
3. 切口在确定引流管插入位置后,需要在该位置进行切口。
切口的大小应根据引流管的大小和患者的情况进行确定。
在进行切口前,需要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保证手术的无菌。
4. 插管在进行切口后,需要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内。
插管时需要注意插管的深度和方向,以避免损伤肺组织和血管。
插管后需要进行胸腔内的吸引,将积液或气体排出体外。
在进行吸引时需要注意吸引的力度和时间,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5. 固定引流管在插管后,需要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以避免引流管的移位和脱落。
固定引流管时需要注意固定的位置和方式,以保证引流管的稳定和安全。
6. 监测和护理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和护理。
需要定期检查引流管的引流情况和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如翻身、清洁等,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总之,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胸腔积液和气胸的方法。
在进行手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确定手术方案和麻醉方案。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插管的深度和方向,以避免损伤肺组织和血管。
在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和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操作流程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822619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8.png)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a.验证医嘱:确认医生是否有关于引流管的护理医嘱,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引流管的使用目的。
b.准备器材: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包括干净的水、无菌手套、无菌消毒用品、引流容器、连接管等。
c.计划好护理时间及频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制定合理的护理时间及频率。
2.提供沟通与安慰a.向患者解释护理的目的和过程,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b.提醒患者保持呼吸平稳,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防止引流管脱落或拉扯。
3.动态观察术后患者a.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和深度、血压、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b.观察患者胸部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及变化,并记录在引流表上。
4.引流液收集及测量a.将引流管的连接端浸入准备好的引流容器中,并进行密封,以防引流液溢出。
b.每次护理前后,用无菌容器收集引流液,并记录所收集的引流液的量。
5.引流液管理a.每次护理前后,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性质,并注意有无血块或异常物质。
b.如引流液颜色变浑浊、量增多或出现血块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6.引流管与容器的连接a.将引流管的连接端与引流容器的连接口对齐,旋转使之牢固连接。
b.注意保持引流管与引流容器之间的连接通畅,以确保引流液能正常流入引流容器。
7.引流管的翻身及换位a.进行任何体位调整前,需要进行两人一起操作,并通过小搬运用具支持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
b.记录患者进行体位调整后引流液的改变,以及是否有引流管脱落或异常情况。
8.引流管口及周围部位的清洁a.进行护理前后,将无菌消毒用品浸湿,用消毒纱布清洁引流管口及周围皮肤。
b.清洁时要注意用力适中,不要拉扯引流管,以免引起疼痛或脱落。
9.引流管固定a.根据医嘱决定引流管的固定方式,常用的固定方法有胶布固定、绷带固定、引流带固定等。
b.在固定引流管时要注意,引流管固定部位应保持干燥,固定方法应紧密但不限制患者的呼吸运动。
10.引流管的更换与拔除a.根据医生的医嘱,定期更换引流管,更换时要保持引流管与引流容器连接并保持引流通畅。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e271e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f.png)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胸腔积液或气胸等疾病的方法。
在这种引流方式中,医生会通过手术或穿刺将导管插入胸腔,以便将积液或气体引流出来。
为了确保引流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需要对胸腔闭式引流进行常规护理。
1.安全检查:在每次护理开始之前,必须先检查引流系统的仪器是否完好,并确认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如引流通畅、导管是否损坏或导管与连接器是否松动等。
2.引流设备的摆放:引流设备应放置在距离患者床边最近的地方,以确保护理人员方便观察和操作。
保持设备的整洁,并按照要求每天更换一次引流瓶。
3.引流管的固定:为了避免误拔或移位,必须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体表上。
固定方法可以使用透明胶带或者专用的固定带进行固定,切勿用力拉扯引流管。
4.引流管的检查: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完全通畅,无套囊或阻塞。
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是否有渗漏,如渗血、渗液等情况。
5.引流瓶的管理:必须时刻注意引流瓶液位的变化,并及时更换引流瓶。
在更换引流瓶时要尽量避免气体进入胸腔,以免引起气胸。
6.引流瓶和引流管的一体化操作:在更换引流瓶时应快速操作,需要将新瓶倒置并迅速插入到供液橡皮塞中。
确保新瓶和引流管之间的连接平滑,无气体泄漏。
7.引流液的观察:护理人员应每天至少观察引流液的量和质,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和浑浊程度,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
8.引流液的采样:如果需要对引流液进行实验室检查,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采样,并确保采样容器清洁无菌。
9.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应每天观察患者的感觉、呼吸状况和心率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10.患者教育: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的方法和目的,并告知他们需要注意的注意事项,如引流管的固定和疼痛处理等。
总之,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临床护理知识和技术,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做好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出现的问题,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引流效果。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操作流程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ce5281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9b.png)
整理记录
收拾用物,整理床单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消毒液喷手,推治疗车回治疗室→收拾用物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放置,由院感科统一回收处理,消毒液擦试治疗车、治疗盘、治疗盘反扣晾干备用→洗手→取口罩→记录病人引流液的颜色、形状、量
告知病人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翻身时防止打折、弯曲、滑脱、受压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治疗盘:碘伏、一次性无菌胸腔引流装置、换药盘、止血钳2把、一次性无菌治疗巾、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无菌剪刀、记录单、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操作流程
操作步骤
要点说明
评解释
评估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安全→携病历至病床核对病人床号、姓名等→挤压胸腔引流管,观察引流通畅情况
用物准备
准备用物→洗手→戴口罩
在治疗室按无菌方法打开换药盘,将碘伏倒在换药盘内的棉球上→打开一次性无菌胸腔引流装置→按无菌方法将%生理盐水500ml加入胸腔引流瓶内
检查棉签、纱布等时要注意检查包装、有效期、质量无漏气
安置体位
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再次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
更换导管
将一次性治疗巾垫于病人引流管下方→用2把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管适当处→打开换药盘于治疗巾上→戴好无菌手套→取无菌纱布包裹住引流管的连接处,一手捏住引流管,一手捏住引流瓶自接口处分离→上提引流瓶前段使液体流入引流袋内→取碘伏棉球以螺旋方式消毒引流管关口周围→将一次性无菌胸腔引流装置与脑室引流管连接→松开止血钳→挤压胸腔引流管,嘱病人深呼吸,观察引流瓶内有无气泡溢出,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cm→撤去治疗巾,脱手套→在引流瓶上注明更换日期及时间
注意事项:
1.嘱病人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密封状态;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36993deffab069dc51220109.png)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常规1 每日更换引流瓶1~2次(根据引流液情况而定),并观察负压的大小和波动,了解肺膨胀的情况。
如引流瓶内有大量泡沫存在影响气体的引流时,可在引流瓶内加入数滴95%的酒精,以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消除泡沫,保证引流通畅。
为保持引流管通畅,手术后要经常挤压排液管,一般情况下,每30min挤压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挤压方法:(1)护士站在病人术侧,双手握住排液管距插管处10~15cm,太近易使引流管牵拉引起疼痛,太长则影响挤压效果。
挤压时两手前后相接,后面的手用力捏住引流管,使引流管闭塞,用前面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用力、快速挤压引流管,使挤压力与手掌的反作用力恰好与引流管的直径重叠,频率要快,这样可使气流反复冲击引流管口,防止血凝块形成而堵塞管口,然后两只手松开,由于重力作用胸腔内积液可自引流管中排出,反复操作。
(2)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遇到特殊情况时,如病人发生活动性内出血,应不停的挤压引流管。
2 每次换引流瓶时,要盖紧瓶盖,各部衔接要紧密,切勿漏气,连接引流管的管头要在液面下2~4 cm,以免空气进入胸膜腔。
引流管长短要适度,一般为60~70 cm.过长不易引流,过短易滑脱,质地柔韧。
水封瓶内装无菌盐水500ml,液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处60~70cm,以防液体倒流进入胸膜腔。
水封瓶及外接管应无菌消毒,有刻度。
3 经常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情况,如瓶内液面是否有气体逸出或玻璃管内液面是否上下波动,引流管是否扭转、被压等,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
引流出液体时,注意观察液体的性质、量、颜色,并作记录。
对于有严重漏气现象的病人不要鼓励病人咳嗽,以免使肺段面愈合时间延长,不利术后早期拔管。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正常情况下引流量应少于100ml/h,开始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宜凝血。
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活动性出血。
安医大外科护理学实验指导11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安医大外科护理学实验指导11胸腔闭式引流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d6f00b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2.png)
实验十一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实验目标】
1、 说出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目的及适应证。
2、说出胸腔导管的安放位置,简述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3、叙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措施。
4、能正确进行胸腔引流护理操作,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表现出对病人的爱护。
【实验器材】
1、实验人体模型(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2、操作用物:托盘、弯盘、小药杯(内放酒精棉球数只)、橡胶单、治疗巾、血管钳2把、水封瓶及引流管或一次性水封瓶一套。
【实验方法】
1、集中讲解相关理论,演示更换引流瓶操作。
2、学生分组练习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集中反馈、小结。
【操作流程】
评估
备齐用物
病人准备
消毒胸导管与接管衔接处
更换引流管及水封瓶
松血管钳,观察长玻璃管内水柱有否波动
妥善固定,告知注意事项
操作后整理
正确记录
【实验作业】 完成一份实验报告 【评分标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908811258f5f61fb63666b2.png)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1)原理:利用重力引流。
目的:排出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重建胸腔负压使肺复张,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缩,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
(2)置管部位:排出气体——胸管置于患侧锁骨中线外侧第2肋间;引流液体——胸管置于患侧7~8肋间,腋中线或腋后线;引流脓液——胸管置于脓腔最低点。
上肺叶切除术患者放置2根胸管,上面排气,下面排液。
全肺切除术患者胸管夹闭。
(3)影响引流的因素:水封瓶位于胸部以下60~100cm,禁止高于胸部。
胸管过短在患者咳嗽或深呼吸时胸水可能回流导致感染。
胸管过长可能扭曲、增大呼吸道无效腔,不易引流从而影响肺复张。
注意患者翻身活动时应防止胸管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保持胸管通畅,每1-2h挤压1次。
(4)维持引流系统密封:长管在液面下2~3cm,接头固定。
更换或倾倒时放无菌生理盐水500ml。
(5)观察记录引流液量:正常者术后5小时内每小时少于100ml,24小时少于500ml,颜色由鲜红色逐步变为淡红色。
(6)拔管指标:48小时后,肺完全复张,24小时内引流液少于100ml,无气体排出,水柱无波动,听诊呼吸音清晰即可拔管。
拔管后用无菌油纱堵塞引流口,以防气胸。
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皮下气肿、渗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嘱病人不要拔出引流管及保持密封状态;
2.拔除引流管前嘱病人深呼吸,然后摒住,以免拔出引流管时管端损伤肺脏或疼痛及造成气胸。
在治疗室按无菌方法打开换药盘,将碘伏倒在换药盘内的棉球上→打开一次性无菌胸腔引流装置→按无菌方法将%生理盐水500ml加入胸腔引流瓶内
检查棉签、纱布等时要注意检查包装、有效期、质量(无漏气)
安置体位
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再次核对病人床号、方→用2把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管适当处→打开换药盘于治疗巾上→戴好无菌手套→取无菌纱布包裹住引流管的连接处,一手捏住引流管,一手捏住引流瓶自接口处分离→上提引流瓶前段使液体流入引流袋内→取碘伏棉球以螺旋方式消毒引流管关口周围→将一次性无菌胸腔引流装置与脑室引流管连接→松开止血钳→挤压胸腔引流管,嘱病人深呼吸,观察引流瓶内有无气泡溢出,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cm→撤去治疗巾,脱手套→在引流瓶上注明更换日期及时间
用物准备:治疗盘:碘伏、一次性无菌胸腔引流装置、换药盘、止血钳2把、一次性无菌治疗巾、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无菌剪刀、记录单、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操作流程
操作步骤
要点说明
评估解释
评估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安全)→携病历至病床核对病人床号、姓名等→挤压胸腔引流管,观察引流通畅情况
用物准备
准备用物→洗手→戴口罩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不可抓挠伤口
整理记录
收拾用物,整理床单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消毒液喷手,推治疗车回治疗室→收拾用物(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放置,由院感科统一回收处理,消毒液擦试治疗车、治疗盘、治疗盘反扣晾干备用)→洗手→取口罩→记录病人引流液的颜色、形状、量
告知病人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翻身时防止打折、弯曲、滑脱、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