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4 有理数的乘除法》精品课件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4 有理数的乘除法》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79c07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0.png)
4
6
0;
5
2 3
9 4
;
6
1 3
1 4
.
1 54;2 24;3 6;4 0;5 3;6 1 .
2
12
知识点 2 倒数
知2-导
找特点,给这些数起一个你喜欢的名字.
5 4 1 7 10 1
45
10 7
83 1 38
认真观察每一对数, 你发现了么?
两个乘数的分子 分母互相颠倒.
你还能写出一些乘积为1的算式吗?
知2-练
1
在计算
5 12
7 9
+
2 3
×(-36)时,可以避免通分
的运算律是( B )
A.加法交换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加法结合律
知2-练
2
(-0.125)×15×(-8)×
4 5
=[(-0.125)×
(-8)]×
15
4 5
,运算中没有运用的运算律
是( C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
1 课堂讲解 2 课时流程
有理数的乘法 倒数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及0的乘法运算.与加法 类似,引入负数后,将出现 3×(-3),(-3)×3 (-3)×(-3)这样的乘法.该怎样进行这一类的运 算呢?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知识点 1 有理数的乘法
-8
-6
-4
-2
0
3分钟后蜗牛应在l上点O左边6cm处
这可以表示为 (-2)×(+3)=-6 ②
知1-导
(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 3分钟 前它在什么位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除法》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除法》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f426d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7c.png)
②(-6) ×(-9)54= ④(-6) ×1-6= ⑥6 ×(-1-)6 = ⑧0×(-6)0=
课堂练习(正误辨析)
你能看出下面计算有误么?
计算: ( 1)(2) 4
--
解:原式=
(1 4
2)
= 1
2
这个解答正确么? 你认为应该怎么 做?答案是多少 呢?
课堂练习(选择题)
1)如果a×b=0,则这两个数
表示是两种符号
的数相乘的话,请判断下面几种图形相乘
所得到的图形结果。
+× + ×+ - ×+ - ×-
==+ ==+
例题学习
计算:
①(-3)×(-9); ②(- )×1
1
;
③7×(-1);
2
3
④ (-0.8)×1.
例题学习
计算:
①(-3)×(-9); ②(- )×1
1
;
③7×(-1);
(2) (-2) ×(+3)
东
-2
-6 -4 -2 0 -6
亦即
(-2)×(+3)=-6
即说明小虫在原来位置的西6米处
(3) (+2)×(-3)
2
东
-6 -4 -2 0 2 -6
亦即: (+2)×(3)=-6
结果:向西运动6米
(4)(-2)×(-3)
-2
东
-2 0
246 6
亦即(-2)×(- 3)=+6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感受法则、理解法则:
有理数乘法法则也秉承了有理数加减的探究思路,即将问题予 以归类处理,分类计算,这样有助于我们问题的解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乘除法(第4课时)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乘除法(第4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e6a01f336c1eb91a375df7.png)
12以 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
例2
(1)(125 5) (5); 7
原式 (125 5) 1 75
125 1 5 1 5 75
25 1 7
25 1 7
(2) 2.5 5 ( 1) 84
原式 5 8 1 254
1
例3 (1) (-8)÷(-4) (2) (-3.2)÷0.08
知识点二:有理数除法法则2
两个有理数相除, 同号得____,正 异号得__负___,并把绝对值____相_除__.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__0___.
注意:0不能作为除数
例1
化简下列分数:
(1) 12 3
(2) 45 12
解: (1) 12 (12) 3 4 3
(2) 45 (45) (12) 45 12 15
a÷b=a
1 ·b
(b≠0).
注意:除法在运算时有 2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1除变 乘 2 除数 变 倒数
例1 计算: (1) (-36) ÷9
(2) ( 25 ) ÷( 5 )
12
13
解: (1) (-36) ÷9 =(-36) × =-4
(2)
25
÷
( 5
9
)
12
3
= 25 × ( 3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4 有理数的乘法(第4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有理数的除法,经历除法的运算过程。 2.理解除法法则,体验除法与乘法的转化关系。 3.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
探究:由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研究除法
计算:
8×9=__7_2_, 72÷9=__8__,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共27张PPT)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556ef0a6c30c2258019e3f.png)
没有
-1
-
0 2
4
3
(3) 7 ×(-1) 解:
(2)(
1 2
)× (2)
(4) (-0.8)× 1
(1)(-3) × 9 = -(3 × 9 ) = -27
(2)(-
1 2
)×(-2)=
+(1×
2
2
)=
1
(3) 7 × (-1) = -(7 ×1)= - 7
(4 )(-0.8)×1 = -(0.8 × 1)= - 0.8
小结与思考: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有哪些收获?
知识点归纳:
1.有理数乘法法则是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
2.倒数的概念是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3、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 符号,再把绝对值 相乘 , 当有一个因数为零时,积为 零 。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2021/8/122021/8/122021/8/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22021/8/12August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
人教初中数学七上《1.4 有理数的乘除法》PPT课件 (1)
![人教初中数学七上《1.4 有理数的乘除法》PPT课件 (1)](https://img.taocdn.com/s3/m/9848f883c1c708a1284a4487.png)
m
(-20)×(+3)=-60 3分钟后它应该在点O左边60m处
(3)如果汽车一直以每分20cm的速 度向右行驶,4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O
-80 -60 -40 -20 0 20 40 60 80
m
(+20)×(-4)=-80 3分钟前它应该在点O左边80m处
(4)如果汽车一直以每分20m的速 度向左行驶,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2
8
17 8 20
34 5
解法2:
3
5
1 4
1
2
8
3818 18
5
4
2
24 2 4 5
34 . 5
乘法分 配律
(2)解法1:
3 4
2 3
1
4
5 4 12
解法2:
5. 3
3
知识要点
乘法的结合律
有理数的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 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即:(ab)c=a(bc)
观察下面两个等式,是否成立?
4 ×[(-5)+(-8)] = 4 ×(-5) +4 ×(-8) (-6)×3+(-6)×(-4)=(- 6)×[3+(-4)
知识要点
乘法的分配律
5
5
5
48
正数除以正数 负数除以正数 零除以正数 正数除以负数 负数除以负数 零除以负数
0能否做除数
9÷3 (-9)÷3 0÷3 9÷(-3) (-9)÷(-3) 0÷(-3)
知识回顾
你能很快地说出下列各数的倒 数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有理数的乘除法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有理数的乘除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0ace9baef8941ea76e056b.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有 理数的 乘除法 (第3 课时) 课件
例1.运用乘法运算律计算
1、 (-85)×(-25)×(-4)
解:原式=(-85)×[(-25)×(-4)]
=(-85)×100
=-8500
2.
(-8)×(-12)×(-0.125)×(-
1 3
)×(-0.1)
1 解:原式=-8×(-0.125) ×(-12) ×(- 3)×(-0.1)
1
=[-8×(-0.125)] ×[(-12) ×(-3 )] ×(-0.1)
=1×4×(-0.1)
=-0.4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有 理数的 乘除法 (第3 课时) 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有 理数的 乘除法 (第3 课时) 课件
例2
(
1 4
+61
-
1 2
)×12
解法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4 有理数的乘法(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进行熟练的运算。 2.理解并掌握有理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 能运用这些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3.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培养学生的 主动学习的习惯,以及探索创新意识。
复习引入
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 正 , 异号得 负 ,并把绝对值 相乘,任何数与0 相乘都得 0 。 2.多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来数 确定,如果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那么积 是 正 ,如果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那么积 是负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有 理数的 乘除法 (第3 课时) 课件
改一改
计算:
(-24)×(
人教版 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
![人教版 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https://img.taocdn.com/s3/m/64623157a45177232f60a282.png)
例2 用正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 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km的变 化量为-6℃,攀登3 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解:(-6)× 3= -18
答:气温下降18 ℃.
1.计算(口答):
(1)6×(-9)=
-54
(2)(-4)×6=
-24
(3)(-6)×(-1)= 6
(4)(-6) ×0=
结果:3分后在l上点O右边6CM处,表示:
(1)(+2)×(+3)= +6
2
0
2
4
6
l
结果:3分后在l上点O左边6CM处,表示:
(2)(-2)×(+3)= -6
2
-6
-4 -6
-2
0
l
结果:3分前在l上点O左边6CM处,表示:
(3) (+2)×(-3)= -6
2
-6
-4
-2
0
l
2
结果:3分前在l上点O右边6CM处,表示:
(2)(
1)×
2
(2)
(4) (-0.8)× 1
解:(1) (-3) ×9 = -27
(2) ( 1) × (2)= 1
2
(3) 7 × (-1) = - 7
(4) (-0.8)× 1 = - 0.8
注意: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一个数同 +1相乘,得原数,一个数同-1相乘,得原数的 相反数。
(-5)×(- 3)= +( ) (得正)
5×3 = 15
(把绝对值相乘)
∴(-5)×(-3)=15
又如:(-7)×4
(异号两数相乘)
(-7)×4= -(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课件(共18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课件(共18张)](https://img.taocdn.com/s3/m/0301afb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2.png)
(-2. 3)×2 .如果计算器带符号键
( )
只需按键
就可以得到答案3.
( ) 1 5 3 + 2 3 + 1 7 4 + 2 3 2 ,
7.
不同品牌的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参见计
算器的使用说明.
学生自学,教师巡查(4分钟)
小结:
1.4.2.2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1.5)×3+2×3+1.7×4+(-2.3)×2
=-4.5+6+6.8-4.6
=3.7 (万元)
答:这个公司去年全年盈利3.7万元
学生自学,教师巡查(4分钟)
自学检测2(6分钟)
一架直升飞机从高度为450m的位置开始,先以20m/s的速
度上升60s,后以12m/s的速度降落120s,这时直升机所在的
3
3
2
解:原式=
9
( 6) ( 4)
2
= ( 6) ( 1 ) 9
4 2
= 27
4
1
1
1
(2) (2 3 ) ( 6) (1 2 ) (1 3 )
5
1 4
( 6)
3
2 3
1 3
= 10
2 4310=83
= 10
8
解:原式=
1
( ) ( )
3 10 6 5
30
2 1 1 2
=(
) (30)
3 10 6 5
6
5
简便计算,
先取倒数
= 20 3 5 12=10.
1
2 1 1 2
( )
只需按键
就可以得到答案3.
( ) 1 5 3 + 2 3 + 1 7 4 + 2 3 2 ,
7.
不同品牌的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参见计
算器的使用说明.
学生自学,教师巡查(4分钟)
小结:
1.4.2.2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1.5)×3+2×3+1.7×4+(-2.3)×2
=-4.5+6+6.8-4.6
=3.7 (万元)
答:这个公司去年全年盈利3.7万元
学生自学,教师巡查(4分钟)
自学检测2(6分钟)
一架直升飞机从高度为450m的位置开始,先以20m/s的速
度上升60s,后以12m/s的速度降落120s,这时直升机所在的
3
3
2
解:原式=
9
( 6) ( 4)
2
= ( 6) ( 1 ) 9
4 2
= 27
4
1
1
1
(2) (2 3 ) ( 6) (1 2 ) (1 3 )
5
1 4
( 6)
3
2 3
1 3
= 10
2 4310=83
= 10
8
解:原式=
1
( ) ( )
3 10 6 5
30
2 1 1 2
=(
) (30)
3 10 6 5
6
5
简便计算,
先取倒数
= 20 3 5 12=10.
1
2 1 1 2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4有理数的乘除法》(共17张PPT)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4有理数的乘除法》(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65dfae4028915f804dc2c9.png)
3×(-2)=(-6 ) 3×(-3)=( -9 )
两数相乘,异号得负
把绝对值相乘.
快速将课本28-29页填空完善
归纳: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 正 ,异号
得 负 ,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
同0相乘,都得 0
。
你能确定下列各式积的正负吗?
(1)( - 4)×(- 8 ) 正
(2)( - 5)×(+ 7) 负
2
9
(5) ×(-
3
4 )=
-
1
1
(6)(- 3 )× 4 = -
(2)(-4)×6 = -24 (4)(-6)×0 = 0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 ,异号 __得_负_____,并把__绝_对__值__ 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_0____. 2、乘积是_1___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学计算的快又准?
(1) 3 ×9
(2)() ( 2)
27 (3)() ( )
36
-14
(4)(3)
(
1) 3
-1
(5)( 1-
3
0
) × 0 (6)() (1) -9
1、计算:
(1)6×(-9) = -54
(3)(-6)×(-1)= 6
新课讲授
1、 你知道下列各题的计算结果吗?
11、5 5×3=
2、
× 2 7
34
=
7 6
3、0×
1 4
=
0
2、怎样计算: (-2)× 3 = 3 × (-2)= (-1)×(-2) =
研习探究
1、负数乘正数
(-2)+(-2)+(-2)= ( -6 ) 即(-2)×3 = (-6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乘除法课件(共18张PPT) (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4有理数的乘除法课件(共18张PPT) (1)](https://img.taocdn.com/s3/m/b84789c7e009581b6bd9eb2b.png)
即时练习
①(―7)×(―4) = + (7×4)= +28 ② ―7×4= - (7×4)= -28 ③ 3 ( 8 ) = - 3 ( 8 ) = 2 4 15 4 15 5 ④―99×0= 0
当堂训练 1、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将所确定的 符号填在横式) - ( 2) (1)5 (3) (3) 3 - ( 3) (2) (7) + (4) 1 1 + 2、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2 3 3 6 5 的倒数是 7 (1) 的倒数是 ( 2) 7 5 1 3 6 (3)-5的倒数是 5 (4)+1的倒数是+1 (5)-1的倒数是 -1 1 (6)6的倒数是 ;
4.填空(用“>”或“<”号连接): > ; (1)如果 a<0,b<0,那么 ab __0 < ; (2)如果 a<0,b>0,那么ab __0 > ; (3)如果 a>0,b>0,那么ab __0 < ; (4)如果 a>0,b<0,那么ab __0
数学语言之间的互译也 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评价反思
自主先学 请同学们结合以下导学问题自主学习课本28-30页 内容并通过学习解决这些问题(时间8分钟) 1、利用蜗牛直线爬行问题来研究有理数的乘法中, 对方向和时间做了怎样的规定?解决四个问题的 数学计算式分别是什么?它能告诉你什么? 2、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 3、解决30页例1以上填空部分,并明确有理数乘 法的解题顺序? 4、数a(a≠0)的倒数是什么?怎样理解“乘积是 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试举例说明。 5、你怎样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形成,考虑了 数学本身的继承与发展,保持了运算律,扩大了 当堂训练 运算中数的范围”?
问题2:生:两数相乘,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 与零相乘,都得零. 问题3:生:第一空:异号两数相乘;第 二空:得负;第三空:把绝对值相乘; 方框中填:符号、绝对值。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除法》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乘除法》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b1e2c7cbceb19e8b9f6bac7.png)
2
3
④ (-0.8)×1.
解:① (-3)×(-9)=+( 3×9)=27
② ( 1) 1 = (1 1) = 1 2 3 23 6
③ 7×(-1)=- (7 ×1) =-7
④ (-0.8)×1= - (0.8 ×1) =-0.8
:
①6 × (-9) =-54 ③(-6) ×9=-54 ⑤(-6) ×(-1) 6= ⑦(-6) ×0 =0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口算
3×9;
1 1
;
32
1×0.8 ; 128×0.
问题的提出
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巷的跑道,以每分钟 2米的速度向东爬行3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 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
说明:若规定向东 为正,向西为负
我的解释:
这个问题用乘法来解答为:
2×3=6 即小虫位于原来位置的东方6米处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72021/11/72021/11/711/7/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是 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11/72021/11/7November 7,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 2021/11/72021/11/72021/11/72021/11/7
七年级数学上册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8beacf767f5acfa0c7cd1a.png)
问题探究
从确定下列积的符号,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1).2345 (2).2345 (3 ). 2 3 4 5 (4 ). 2 3 4 5
(5 ). 2 3 4 0 5
1.4.1有理数的乘法
归纳: 结论1:有一个因数为0,则积为0; 结论2: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探究下列问题
1.在数轴上,向东运动2米,记作2米, 向西运动2米应记作什么?(-2米) (1)2×3 其中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沿此 方向运动3次 ,如图所示.
O 12 3 4 56
结果是向东运动了6米,所以有2×3=6 .
探究下列问题
(2)(-2)×3 其中-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沿此 方向运动3次 ,如图所示.
(2) (-1)×(-5); (4) (-1)×(+5); (6) (-1)×a.
你发现什么?
一个数乘以1等于其本身;一 个数乘以(-1)等于其相反数。
1.4.1有理数的乘法
例1.计算下列各式:
(1) ( 5) 9; 3
(2) ( 5) (10) ; 23
(3) 0 (8 9 ) . 11
巩固练习:
有理数的除法
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有理数的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
除法法则 以这个数的倒数.
注意:零不能作除数.
化简下列分数,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1) 12 ; 3
(2) 45 . 12
计算下列各题 1.(36 9 ) 9;
11
4.(12)(4)(11); 5
即:(ab)c=a(bc)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 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所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乘除法》PPT教育课件(第一课时有理数乘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乘除法》PPT教育课件(第一课时有理数乘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72bdf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5.png)
…
第五页,共十六页。
归纳小结
➢ 1.正数乘正数,积为正数。
➢ 2.正数乘负数,积为负数。
➢ 3.负数乘正数,积为负数。
➢ 4.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第六页,共十六页。
思考
第四天 第三天 第二天 第一天 起始位置
乙
(-3)× 4=-12 (-3)× 3=-9 (-3)× 2=-6 (-3)× 1=-3
(-3)× 0=0
观察左侧的乘法算式,你能 发现什么规律?
规律:随着后一个乘数依次递 减1,积逐渐递加3.
按照规律填空
1)(-3) × (-1) =
3
2)(-3) × (-2) =
6
3)(-3) × (-3) =
9
…
第七页,共十六页。
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异号相乘结果符号为负
同号相乘结果符号为正
第九页,共十六页。
思考
(1) 1 2 _1____ 2
(2)( 1 ) (2) _1____ 2
(3)( 4) ( 7 ) _1____
7
4
(4)0个数互为倒数.
第十页,共十六页。
讨论
各是多少?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三页,共十六页。
思考
第四天 第三天 第二天 第一天 起始位置
甲
3×4=12 3×3=9
3×2=6
3×1=3 3×0=0
观察左侧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规律:随着后一个乘数依次递减1,积逐渐 递减3.
引入负数后规律成立吗?
成立
1)(-1)+(-1)+(-1)= 3 × (-1) = -3 2)(-2)+(-2)+(-2)= 3 × (-2) = -6 3)(-3)+(-3)+(-3)= 3 × (-3) = -9
第五页,共十六页。
归纳小结
➢ 1.正数乘正数,积为正数。
➢ 2.正数乘负数,积为负数。
➢ 3.负数乘正数,积为负数。
➢ 4.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第六页,共十六页。
思考
第四天 第三天 第二天 第一天 起始位置
乙
(-3)× 4=-12 (-3)× 3=-9 (-3)× 2=-6 (-3)× 1=-3
(-3)× 0=0
观察左侧的乘法算式,你能 发现什么规律?
规律:随着后一个乘数依次递 减1,积逐渐递加3.
按照规律填空
1)(-3) × (-1) =
3
2)(-3) × (-2) =
6
3)(-3) × (-3) =
9
…
第七页,共十六页。
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异号相乘结果符号为负
同号相乘结果符号为正
第九页,共十六页。
思考
(1) 1 2 _1____ 2
(2)( 1 ) (2) _1____ 2
(3)( 4) ( 7 ) _1____
7
4
(4)0个数互为倒数.
第十页,共十六页。
讨论
各是多少?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三页,共十六页。
思考
第四天 第三天 第二天 第一天 起始位置
甲
3×4=12 3×3=9
3×2=6
3×1=3 3×0=0
观察左侧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规律:随着后一个乘数依次递减1,积逐渐 递减3.
引入负数后规律成立吗?
成立
1)(-1)+(-1)+(-1)= 3 × (-1) = -3 2)(-2)+(-2)+(-2)= 3 × (-2) = -6 3)(-3)+(-3)+(-3)= 3 × (-3) = -9
七年级上册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课件
![七年级上册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a45885a58da0116c1749ee.png)
83
抢答题5
计算: (5) 1(2) 5
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 个的数的倒数.
两个有理数相除, 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并 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非0数都得0.
计算: (1) (-18) ÷6 (2) (-63) ÷(-7) (3) 1 ÷(-9) (4) 0÷(-8) (5) (-8) ÷(-4)=
63
(2) (-3.2)÷0.08
求解中的第一步是
_确___定__商___的___符__号_ ;
第二步是___绝__对__值_相__除____;
抢答题1
计算:
(1) (2)13
抢答题2
计算: (2) ( 3)6 ( 9)
抢答题3
计算: (3) (1.7 )
身体健康, 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的命运,但我们可以用愉悦的表情面对命运。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朱熹 上天不会亏待努力的人,也不会同情假勤奋的人,你有多努力时光它知道。
解: (1)原式 =+(8÷4 )
(3) ( 1 )÷ 2
63
=2
(同号得正,绝对值相除)
(2)原式 =- (3.2÷0.08) =-40
(3)原式 =-(1/6÷2/3) (异号得负,绝对值相除)
= -(1/6×3/2)
=-1/4
(同号得正,绝对值相除)
例题2
(1) (-8)÷(-4)
(3) ( 1 )÷ 2
观察右侧算式, 两个有理数相除时: 除法能否转化为乘法? 商的符号如何确定? 商的绝对值如何确定?
抢答题5
计算: (5) 1(2) 5
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 个的数的倒数.
两个有理数相除, 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并 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非0数都得0.
计算: (1) (-18) ÷6 (2) (-63) ÷(-7) (3) 1 ÷(-9) (4) 0÷(-8) (5) (-8) ÷(-4)=
63
(2) (-3.2)÷0.08
求解中的第一步是
_确___定__商___的___符__号_ ;
第二步是___绝__对__值_相__除____;
抢答题1
计算:
(1) (2)13
抢答题2
计算: (2) ( 3)6 ( 9)
抢答题3
计算: (3) (1.7 )
身体健康, 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的命运,但我们可以用愉悦的表情面对命运。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朱熹 上天不会亏待努力的人,也不会同情假勤奋的人,你有多努力时光它知道。
解: (1)原式 =+(8÷4 )
(3) ( 1 )÷ 2
63
=2
(同号得正,绝对值相除)
(2)原式 =- (3.2÷0.08) =-40
(3)原式 =-(1/6÷2/3) (异号得负,绝对值相除)
= -(1/6×3/2)
=-1/4
(同号得正,绝对值相除)
例题2
(1) (-8)÷(-4)
(3) ( 1 )÷ 2
观察右侧算式, 两个有理数相除时: 除法能否转化为乘法? 商的符号如何确定? 商的绝对值如何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7×(-1);
④
1 1 ; 3 2 (-0.8)×1.
例题学习
• 计算:
• ①(-3)×(-9); ②()×
③7×(-1);
④
1 1 ; 3 2 (-0.8)×1.
=+( 3×9) 解:① (-3)×(-9) =27
1 1 1 1 1 ② ( ) = ( ) = 2 3 2 3 6
C 至少有一个等于0, D 互为相反数
2)已知-3a是一个负数,则 (A) A a>0 B a<0 C a≥0 D a≤0
课堂练习
3)两个有理数和为0,积为负,则这两个
数的关系是
A 两个数均为0,
( ) D
B 两个数中一个为0
C 两数互为相反数, D 两数互为相反数,但不为0。
课堂作业
1. 习题1.4 2. 预习下一节内容
4
6
亦即(-2)×(- 3)=+6
结果:向东运动6米
(5)两个数相乘,其中有一个数是 0时,结果仍在原处.
仔细观察:
• • • • • (1) 2×3=6; (2) (-2)×3=-6; (3) 2 ×(-3)=-6; (4) (-2) ×(-3)=6; (5) 两个数相乘理数乘法法则:
我们可以从两数的符号变化来探究积的符号变化,并决 定乘得的最后数值结果。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我的解释
感受法则、理解法则:
• 有理数乘法法则也秉承了有理数加减的探究思路,即将问 题予以归类处理,分类计算,这样有助于我们问题的解决。
请你也用算式和数轴的方式予以解答
(2) (-2) ×(+3)
-2
东
0
-6
-4
-2
-6
亦即
(-2)×(+3)=-6
即说明小虫在原来位置的西6米处
(3) (+2)×(-3)
2 -6 -4 -2 -6 0 2 东
亦即:
结果:向西运动6米
(+2)×(3)=-6
(4)(-2)×(-3)
-2 东
-2
0
2 6
• 例如计算(-7)×(-4)
一,是同号相乘,所乘得的结果应为正。
所以有 (-7)×(-4) =+(28) 的 结果
二,可以先得到(-7)×(-4)=
+( )的判断
三,把绝对值相乘,得出结果。
感受法则、理解法则:
• 再例如计算(-7)×4
一,是异号相乘,所乘得的结果应为负。 二,可以先得到(-7)×
1.4有理数 的乘除法
口算
• 3×9;
–1×0.8 ;
1 1 ; 3 2
128×0.
问题的提出
• 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巷的跑道,以每分 钟2米的速度向东爬行3分钟,那么它现在 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
说明:若规定向东 为正,向西为负
我的解释:
• 这个问题用乘法来解答为:
2×3=6
能用数 轴表示 这一事 实么? 动手画 一画吧。
即小虫位于原来位置的东方6米处
(1)(+2)×(+3)
•
0 2
东
2 6
4
6
亦即: (+2)×(+3)=+6
即说明小虫向东移动了6米
问题提出2
• 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巷的跑道,以每分 钟2米的速度向西爬行3分钟,那么它现在 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
54
课堂练习(正误辨析)
• 你能看出下面计算有误么?
1 计算: ( ) ( 2) 4 1 解:原式= ( 2) 4
=
1 2
这个解答正确么? 你认为应该怎么 做?答案是多少 呢?
- -
课堂练习(选择题)
1)如果a×b=0,则这两个数 (C )
A 都等于0, B 有一个等于0,另一个不等于0;
③ 7×(-1)= - (7 ×1) =-7 ④ (-0.8)×1= - (0.8 ×1) =-0.8
1.确定下列两数积的符号 (口答)
• ①5× (-3); • ③(-7) ×(-9); ②(-4) ×6; ④0.5×0.7. +
+
2.口算:
• • • • ①6 × (-9) = -54 ③(-6) ×9= -54 ⑤(-6) ×(-1) = 6 ⑦(-6) ×0 = 0 ②(-6) ×(-9) = ④(-6) ×1= -6 ⑥6 ×(-1) = -6 ⑧0×(-6)= 0
-( ) 的判断
4 =
三,把绝对值相乘,得出结果。
所以有 (-7)×4= -(28) 的结果
感受法则、理解法则
• 若均用 + 或 - 表示是两种符号 • 的数相乘的话,请判断下面几种图形相 乘所得到的图形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例题学习
• 计算:
• ①(-3)×(-9);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