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VS靶向治疗
靶向药物的发展与化疗的结合应用
靶向药物的发展与化疗的结合应用引言:靶向药物是指通过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癌细胞特定靶点,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
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的深入研究,靶向药物的研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然而,由于肿瘤细胞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单独使用靶向药物难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将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的结合应用,成为了当前癌症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介绍靶向药物的发展现状以及靶向药物与化疗的联合应用的优势和挑战。
一、靶向药物的发展现状靶向药物是一种根据癌症细胞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靶点进行干预的治疗方式。
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靶向药物具有更高的选择性,能够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
目前,靶向药物的研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基因突变驱动的靶向治疗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基因的突变。
通过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癌症相关基因的突变,并针对这些突变开发了相应的靶向药物。
例如,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一种常见的癌症相关基因,其突变导致癌细胞生长无节制。
通过使用靶向EGFR的药物,如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可以更好地治疗EGFR突变的癌症。
1.2 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癌细胞的增殖和生存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
靶向这些信号通路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例如,依托泊苷是一种抑制细胞自噬的药物,通过靶向mTOR信号通路,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1.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T细胞活性调节免疫活性的药物。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效果引起了广泛关注。
例如,抗CTLA-4抗体和抗PD-1抗体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代表,通过靶向这些免疫抑制分子,可有效激活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二、靶向药物与化疗的结合应用的优势尽管靶向药物在癌症治疗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由于靶向药物侧重于治疗某一特定分子的异常表达,而肿瘤细胞往往具有多个异常分子的表达,单独使用靶向药物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与此同时,化疗药物通过对肿瘤细胞的全面攻击,能够杀灭更多的肿瘤细胞。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思考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之一,其分子靶向治疗主要 针对VEGF、PD-1等靶点。
VEGF抑制剂如索拉非尼、仑 伐替尼等,可有效抑制肿瘤 血管生成,降低肿瘤转移风
险。
PD-1抑制剂如纳武单抗、帕 博利珠单抗等,对肝癌患者 的免疫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
04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挑战与 前景
延长生存期
针对不同肿瘤的分子靶点进行个 性化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 存期,提高治愈率。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 的肿瘤分子靶点被发现和验证。
发展趋势
随着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的涌现,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将与其它治疗方法相结合,形成更为综合的治疗 方案,进一步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和患者的生存率。
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风险。
案例四:肝癌的VEGF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
总结词
针对肝癌中血管生成的情况,使用VEGF 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进行治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 存率。
VS
详细描述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血管生成在 其生长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使用 VEGF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联合免疫治疗 如PD-1抑制剂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 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风险。
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是指通过激活和利用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
细胞免疫治疗的方法包括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免疫调节剂疗法等,其中过继性 细胞免疫疗法是最常用的方法。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是指将经过处理的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输注给患者,从而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常用的化疗方案有哪些种类的
常用的化疗方案有哪些种类的常用的化疗方案有哪些种类的一、引言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药物杀灭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繁殖来达到治疗目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化疗方案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化疗方案的种类和特点,以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二、传统化疗方案1. 单一药物治疗:将一种化疗药物单独使用,如顺铂、紫杉醇等。
这种方案适用于疗效较好的肿瘤,对于一些不易耐受的患者也可以降低毒副作用。
2. 联合化疗:将多种化疗药物进行合理组合使用,如FOLFOX方案(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亚叶酸)、AC-T方案(阿霉素+环磷酰胺+多柔比星+紫杉醇)等。
联合化疗方案能够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但也会增加毒副作用。
三、靶向治疗方案1. EGFR抑制剂:适用于EGFR阳性的肿瘤,如头颈部、肺癌等。
常用的靶向药物有吉非替尼、埃罗替尼等。
2. HER2抑制剂:适用于HER2阳性的肿瘤,如乳腺癌等。
常用的靶向药物有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
3. ALK抑制剂:适用于ALK融合基因阳性的肺癌。
常用的靶向药物有克唑替尼、艾瑞替尼等。
靶向治疗方案通过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四、免疫治疗方案1. PD-1/PD-L1抑制剂:通过抑制PD-1和PD-L1的结合,激活免疫系统,使免疫细胞攻击肿瘤细胞。
常用的药物有尼伦帕尼、帕博利珠单抗等。
2. CTLA-4抑制剂:通过抑制CTLA-4,激活免疫细胞,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常用的药物有伊普利姆单抗等。
免疫治疗方案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对肿瘤的抗击能力,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
五、个体化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分子表达谱等个体差异来选择最适合的治疗药物。
通过对患者的个体化基因检测和分析,可以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和疗效。
例如,对于乳腺癌患者,根据激素受体和HER2的表达情况,可以选择激素治疗或靶向治疗。
2024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和治疗方案要点(全文)
2024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和治疗方案要点(全文)一、化疗药物(一)氟尿嘧啶类1. 静脉用氟尿嘧啶(1)氟尿嘧啶(5-FU):抗代谢物,是尿嘧啶的同类物。
5-FU在细胞内转化为有效的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后,能抑制胸苷酸合酶,阻断脱氧尿嘧啶核苷酸转换成胸腺嘧啶核苷酸,干扰DNA合成,对RNA的合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替加氟:5-FU的前提药物,在体内转变为5-FU而起作用。
其作用与5-FU相同,能干扰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
2. 口服氟尿嘧啶衍生物(1)卡培他滨:5-FU前体药物,口服后被肝脏和肿瘤组织中转换为5′- 脱氧-5- 氟尿苷(5′-DFUR),5′-DFUR在肿瘤组织中经胸腺嘧啶磷酸化酶(TP)催化成5-FU。
在大少数实体瘤中TP活性远高于普通组织,因而卡培他滨主要在肿瘤组织中发挥抗肿瘤作用。
(2)替吉奥胶囊:由替加氟、吉美嘧啶、奥替拉西钾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替加氟在体内转变为5-FU 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吉美嘧啶对5-FU 分解代谢酶DPD 具有拮抗作用,从而使由替加氟转变成5-FU的浓度增加,增强了抗肿瘤作用;奥替拉西钾主要对消化道内分布的乳清酸磷酸核糖基转移酶有选择性拮抗作用,抑制5-FU转变为5-FUMP。
上述作用的结果使替吉奥胶囊的抗肿瘤作用增强,但消化道毒性降低。
(二)铂类1. 顺铂重金属络合物,可抑制DNA 复制,属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
2. 卡铂作用机制与顺铂类似,但消化道反应以及肾毒性低于顺铂,骨髓抑制是主要不良反应。
3. 奥沙利铂新一代铂类,具有更低的肾脏毒性和消化道反应,末梢神经毒性为其剂量限制性毒性。
(三)伊立替康(CPT-11)喜树碱的衍生物,特异性地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Ⅰ,引起DNA双链破坏。
其活性代谢产物SN-38主要通过肠道排泄,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的作用下代谢成无活性的SN-38G。
由于UGT1A1 基因的高度多态性,造成不同个体间代谢活性差异很大,具有UGT1A1*28等位基因纯合子(又被称为UGT1A1 7/7基因型)和UGT1A1*6 纯合子(G211A)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浆SN-38浓度,是引起延迟性腹泻及血液学毒性的主要原因。
胆管细胞癌的治疗方法
胆管细胞癌的治疗方法胆管细胞癌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肝胆系统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手术是胆管细胞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部位和大小,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肝切除术、胆道切除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
在手术治疗中,除了切除肿瘤组织外,还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以确保肿瘤的完全切除。
2. 放疗:放疗可以通过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放疗可以用于缓解症状和控制肿瘤的进展。
放疗通常与化疗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3. 化疗:化疗是指使用药物来杀死或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
对于胆管细胞癌,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脱氧尿嘧啶、金刚烷胺和奥沙利铂等。
化疗可以用于手术前或手术后辅助治疗,以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通过抑制癌细胞特定的信号转导通路或靶向特定的分子靶点,来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对于胆管细胞癌,靶向治疗的药物包括索拉非尼、培唑帕尼和雷沙替尼等。
这些药物主要针对胆管癌细胞的生长因子受体或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进行干预,以阻断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5.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指通过调节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目前,对于胆管细胞癌的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CAR-T细胞疗法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通过阻断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信号,增强患者的免疫应答,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CAR-T细胞疗法则是通过提取患者自身的T细胞,经过基因改造后再注入患者体内,使这些具有抗肿瘤活性的T 细胞能够更好地攻击肿瘤细胞。
除了以上常规治疗方法外,对于晚期胆管细胞癌患者,还可以考虑经皮经肝胆管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和微波消融治疗等局部治疗方法,以缓解症状和控制肿瘤的进展。
另外,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提高胆管细胞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胆道结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胆道炎等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胆管细胞癌。
肿瘤治疗精准靶向治疗避免化疗带来的副作用
肿瘤治疗精准靶向治疗避免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肿瘤治疗:精准靶向治疗避免化疗带来的副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治疗领域也在不断发展。
传统的化疗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但其严重的副作用使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为了避免化疗带来的副作用,精准靶向治疗成为了当前肿瘤治疗的热点和趋势。
本文将介绍肿瘤的精准靶向治疗及其在避免化疗副作用方面的应用。
一、肿瘤精准靶向治疗的基本原理肿瘤精准靶向治疗是根据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它基于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在治疗过程中选择能够针对特定分子、信号通路或细胞表面受体的药物,从而精确地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
相比较传统的化疗方式,精准靶向治疗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和更少的副作用。
二、靶向治疗的方法和技术1. 分子靶向治疗: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精准靶向治疗方法。
通过分析肿瘤细胞的遗传突变或蛋白质表达异常,科学家和医生可以确定适合患者的特定药物。
这些药物能够精确地靶向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和扩散,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利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细胞。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成为了治疗多种肿瘤的重要手段。
这些抑制剂能够激活免疫系统,使其能够更好地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的效果。
3.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治疗方式。
通过引入特定的基因修饰剂,科学家可以改变肿瘤细胞的基因组结构,从而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增殖。
虽然基因治疗目前仍处于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但其潜力巨大,有望在未来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三、精准靶向治疗对化疗副作用的避免与传统的化疗方式相比,精准靶向治疗在避免副作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因为精准靶向治疗能够精确地选择治疗靶点,只对肿瘤细胞进行干预,不影响正常细胞。
这使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不再承受化疗所带来的副作用,如恶心、脱发、免疫系统受损等。
此外,在精准靶向治疗下,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胆道系统肿瘤的化疗及靶向治疗
化疗
❖ 无论是肝内或肝外胆管癌,肿瘤完整切除无残留者,术后 辅助化疗无益处。
❖ 对于手术未获R0切除者,术后可考虑 1. 再手术 2. 消融术 3. 5-FU联合放疗 4. 5-FU或GEM为主的联合化疗
姑息性化疗
❖ 晚期胆道肿瘤的治疗包括 1.临床研究 2.5-FU或GEM为主的联合化疗 3.5-FU联合放疗 4.最佳支持治疗
❖ 总的中位生存期6m。 ❖ 术后1、3、5年生存率27%、19%、13%。
生物学行为
❖ 分期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5年生存率分别是:I期 65~100%;II期30%;III期15%;IV期0%。
❖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黄疸的存在与预后相关。 ❖ 我国胆道恶性肿瘤平均死亡率为0.45/10万,位居全部恶
性肿瘤第19位,消化道恶性肿瘤第6位。
治疗
手术 放疗 化疗
根治性切除及姑息性治疗(包括PTCD或ERCP支架置入)
肿瘤无法切除、切缘阳性、 姑息性切除、减黄术后或肿瘤复发
辅助及姑息
靶向治疗
临床研究
免疫治疗
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治疗效果 α-胸腺肽、干扰素等
光动力治疗
姑息治疗
胆道系统肿瘤的化疗
化疗适应症
胆道系统肿瘤的化疗及靶向治疗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顾康生 主任医师
概述
❖ 胆囊癌
❖ 胆管癌 发生于肝外胆管(含左右 肝管主干至胆总管下端) 恶性肿瘤的总称。 不包括肝内胆管癌、肝脏 胆管细胞癌、胆囊癌、 乏特壶腹癌。
概述
❖ 占消化道肿瘤第5位。 ❖ 发病率:国外 2.2~2.4/10万人
❖ 胆囊钙化 (瓷样胆囊):胆囊壁的钙化可增加发生胆囊癌 的风险10%~60%。
医学-认识肿瘤靶向治疗
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疗的挑战
肿瘤靶向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成本高昂,这给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了经济负担。
总结词
肿瘤靶向药物的研发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同时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这导致了药物价格昂贵,许多患者无法承担治疗费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需要加强合作,加大投入,推动药物研发和生产的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同时,也需要探索多元化的药物供应模式,如仿制药、国际合作生产等,以提高药物的可用性和可负担性。
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进展
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疗的发展趋势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组、表型等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精准医疗
通过精准检测和诊断,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免疫疗法与放疗联合
放疗可以破坏肿瘤细胞并引发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免疫细胞的浸润和活化。
医学-认识肿瘤靶向治疗
目录
肿瘤靶向治疗概述 肿瘤靶向治疗的核心概念 肿瘤靶向治疗药物 肿瘤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 肿瘤靶向治疗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肿瘤靶向治疗的未来展望
01
CHAPTER
肿瘤靶向治疗概述
肿瘤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特定肿瘤细胞表面标志物的治疗方法,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或诱导其凋亡,达到控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小分子靶向药物
VS
细胞因子和免疫疗法是利用免疫系统的抗肿瘤作用进行治疗的方法,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或刺激免疫细胞活性来控制肿瘤。
详细描述
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促进免疫反应等。免疫疗法则是通过刺激或调节免疫系统来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常见的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白介素等,而免疫疗法则包括过继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常用抗肿瘤药物的代号及作用
常用抗肿瘤药物的代号及作用抗肿瘤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其作用机制多样,包括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分裂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阻断肿瘤血管生成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及其代号和作用:1.化疗药物:化疗药物主要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合成和修复来杀死肿瘤细胞。
-氟尿嘧啶(5-FU):抑制细胞嘌呤合成,被广泛用于胃癌、结直肠癌等的化疗。
-卡培他滨(CPT-11):抑制DNA的拓扑异构酶,用于结直肠癌和卵巢癌等的化疗。
-顺铂(DDP):干扰DNA的双链交联,被用于卵巢癌、肺癌等的化疗。
-阿霉素(ADM):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常用于乳腺癌、淋巴瘤等的化疗。
- 紫杉醇(Taxol):阻断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被广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等的化疗。
- 阿伦胞苷(Ara-C):抑制DNA链的延伸,常用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
2.靶向药物:靶向药物指针对肿瘤细胞中的特定分子或信号通路进行抑制,具有更加精确和有效的治疗作用。
- 奥曲肽(Octreotide):靶向肿瘤细胞的生长激素受体,常用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
-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靶向HER2受体,被广泛用于HER2阳性的乳腺癌的治疗。
- 益赛普(Iressa):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常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 替尼(Imatinib):靶向白血病细胞中的骨髓激酶融合基因,用于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 艾路派(Alectinib):靶向ALK融合基因,广泛用于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 丝裂霉素(Bortezomib):靶向蛋白质降解酶,常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3.免疫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通过增强或恢复患者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白细胞介素-2(IL-2):刺激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 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如露娜单抗(Rituximab),切妥昔单抗(Pembrolizumab)等,通过与肿瘤细胞上的特定抗原结合,激活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
肿瘤患者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与应对策略
肿瘤患者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与应对策略一、引言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肿瘤细胞的不断耐药性发展,化疗的效果受到了限制。
因此,研究肿瘤患者化疗耐药机制,找出应对策略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肿瘤细胞的耐药机制、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面探讨肿瘤患者化疗耐药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二、肿瘤细胞的耐药机制1. 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靶向药物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手段,可以通过干预肿瘤细胞的生存信号通路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然而,靶向药物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肿瘤细胞的耐药性的发展。
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信号通路的重组、表观遗传学修饰等。
例如,EGFR在胃癌治疗中的抗药性问题,主要是因为细胞内信号通路的变异导致。
因此,对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的研究对于解决肿瘤患者化疗耐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 ABC转运体的过度表达ABC转运体是一类跨膜蛋白,在细胞内可以将抗肿瘤药物从细胞内排出,从而减少药物的疗效。
研究表明,许多肿瘤细胞在长期接受化疗后,ABC转运体的表达会出现过度增加的现象。
因此,ABC转运体在肿瘤患者化疗耐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针对ABC转运体的表达,可以通过联合应用ABC转运体抑制剂来增加抗肿瘤药物在细胞内的积累,提高治疗效果。
3. 突变基因的发生细胞内基因的突变是导致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某些细胞内基因的突变会导致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
因此,对肿瘤细胞内基因突变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肿瘤细胞的发生机制,从而有效地应对耐药性的发展。
三、靶向治疗1. 多靶点联合治疗对于一些存在多种耐药机制的肿瘤,我们可以考虑采用多靶点联合治疗的策略。
多靶点联合治疗可以同时干预不同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降低肿瘤细胞对抗药物的耐药性。
例如,HER2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肺癌治疗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通过联合抑制来提高治疗效果。
因此,多靶点联合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
肺癌的靶向治疗
肺癌靶向治疗的给药方式与剂量
给药方式
肺癌靶向药物的给药方式多为口服,部分药物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 的方式给药。
剂量
肺癌靶向药物的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身高以及基因突变类型等因素进行个性 化制定,通常以标准剂量或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剂量调整。
肺癌靶向治疗的疗效评估与不良反应管理
疗效评估
肺癌靶向治疗的疗效评估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等手段进行,根据患 者的病情变化和生存期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雷莫芦单抗
另一种注射用的VEGF抑制剂,用 于治疗肺癌,尤其是肺腺癌。
MET抑制剂
特泊替尼
一种口服的MET抑制剂,用于治疗肺癌,尤其是肺腺癌。
卡博替尼
另一种口服的MET抑制剂,用于治疗肺癌,尤其是肺腺癌。
ROS-1抑制剂
01
ROS-1是一种跨膜受体,在肺癌 中经常发生重排。ROS-1抑制剂 通过抑制ROS-1信号通路,阻止 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
一种口服的EGFR抑制剂 ,用于治疗肺癌,尤其是 肺腺癌。
厄洛替尼
另一种口服的EGFR抑制 剂,常用于治疗肺腺癌和 鳞状细胞癌。
阿法替尼
一种强效的EGFR抑制剂 ,用于治疗肺癌,尤其是 肺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
贝伐珠单抗
一种注射用的VEGF抑制剂,常用 于治疗肺癌,尤其是非鳞状细胞 癌。
02
克唑替尼:一种口服的ROS-1抑 制剂,用于治疗肺癌,尤其是肺 腺癌。
03
CATALOGUE
肺癌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
肺癌靶向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肺癌靶向治疗主要适用于具有特定基 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如EGFR、ALK 、ROS1等基因突变。
血液肿瘤的靶向治疗
血液肿瘤的靶向治疗摘要化疗是血液肿瘤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常规的化疗药物一般为细胞毒药物,缺乏特异的选择性,肿瘤细胞一旦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常常导致血液肿瘤化疗的失败和复发。
因此,人们尝试对肿瘤细胞进行更为精细的靶向治疗,能针对性的杀伤肿瘤。
其中包括抑制剂和抗体药物。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如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药物研发的发展和进步,对血液肿瘤(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的发病机制有了深入的认识,血液肿瘤的诊断趋势逐渐进入精细化分层诊断,治疗趋势逐渐演化为新型靶向药物整合到传统的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因此把握这种血液肿瘤精细化分层诊断和个体化靶向治疗的发展趋势非常重要。
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针对BCR-ABL融合蛋白的特异性靶向治疗药物。
伊马替尼作为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TKI,是一种2-苯嘧啶衍生物,通过取代BCR-ABL融合基因中的ATP结合位点阻断ABL酪氨酸激酶的持续磷酸化,从而抑制Ph染色体阳性白血病克隆的增殖。
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IRIS)显示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慢性期患者8年无事件生存率、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达81%、92%、85%,远远超过传统羟基脲、干扰素等药物,甚至包括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2CD20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全部NHL的40%~50%。
DLBCL的一个病理特点就是肿瘤细胞高表达CD20,利妥昔单抗可以靶向清除CD20阳性的细胞,与单纯CHOP方案相比,R-CHOP方案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
对于80岁以上的超高龄老年患者,法国和比利时联合进行了多中心的Ⅱ期临床试验,应用R-miniCHOP(利妥昔单抗联合减低剂量的CHOP)方案治疗了153例患者,中位年龄为83岁,结果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59%[11]。
化疗的新突破靶向治疗与免疫疗法
化疗的新突破靶向治疗与免疫疗法化疗的新突破:靶向治疗与免疫疗法近年来,癌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而在癌症治疗领域,化疗一直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然而,传统的化疗方法不仅伴随着一系列不良反应,同时也面临药物耐受性和肿瘤复发等问题。
幸运的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作为新的治疗策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重点探讨化疗的新突破——靶向治疗与免疫疗法的发展与应用。
一、靶向治疗的原理与应用靶向治疗是一种利用药物针对特定分子靶点发挥作用的治疗方法。
相较于传统化疗,靶向治疗的优势在于可以选择性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实现更精确的治疗效果,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具体而言,靶向治疗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生长所需的信号传导途径、阻断血管生成过程或刺激免疫细胞攻击肿瘤细胞等方式来发挥作用。
以乳腺癌为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一种常见的靶点,相关的靶向治疗药物如曲妥珠单抗(Herceptin)就可以针对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细胞发挥作用。
这种靶向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可以改善治疗的耐受性和预后。
除了HER2靶向治疗,还有EGFR、BRAF、ALK等多个癌症相关蛋白也成为靶向治疗的重要靶点。
众多靶向治疗药物的问世,为癌症患者提供了更加个体化的治疗选择。
二、免疫疗法的原理与应用免疫疗法是通过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治疗肿瘤。
它利用免疫细胞、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调节物质直接或间接地攻击肿瘤细胞,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较于传统化疗和放疗,免疫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包括长期效果、针对性和可持续性。
免疫疗法的主要方式包括肿瘤细胞疫苗、CART-T细胞疗法、PD-1/PD-L1抑制剂等。
其中,PD-1/PD-L1抑制剂是近年来取得突破的免疫疗法之一。
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PD-1和PD-L1结合,可以阻断肿瘤细胞对免疫攻击的逃逸机制,从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多种癌症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晚期或复发子宫颈癌治疗进展
晚期或复发子宫颈癌治疗进展晚期或复发子宫颈癌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尽管化疗是公认的标准治疗,但患者的长期生存没有明显提高,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深入,为这一类患者带来了一丝曙光,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希望对临床有所帮助。
标签:晚期或复发子宫颈癌;化疗;分子靶向早期或局部进展期宫颈癌可通过根治性手术、放化疗或两者联合等综合治疗方式治愈,但对于以铂类为基础的放化疗后复发或转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则一直选择甚少,5年生存率IV A期16%,IVB期15%【1】。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运用进展。
(一)联合化疗:常见为顺铂与其他药物的组合,包括异环磷酰胺、紫杉醇等。
在这一节中,我们总结了GOG和日本临床肿瘤学组(JCOG)的III期临床实验【2】。
GOG169 :GOG169III期研究了在264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中,134例接受顺铂单药治疗,130例接受顺铂/紫杉醇联合化疗。
单药顺铂组ORR为19%(6%CR,13%PR);顺铂/紫杉醇组ORR为36%(15%CR,21% PR)(P = 0.002)。
中位PFS 顺铂组为2.8个月,顺铂/紫杉醇组为4.8个月,(P<0.001)。
中位总生存没有区别,(8.8比9.7个月)。
结论是顺铂/紫杉醇优于顺铂单独化疗。
GOG179:比较了顺铂单药与顺铂/拓扑替康两组疗效,ORR顺铂组为27%,顺铂/拓扑替康组为13%,P=0.004;OS联合用药与单药相比(9.4vs6.5个月,P=0.017),这是第一个随机III期试验证明联合化疗的生存优势。
JCOG0505: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JCOG0505进行了一项随机III期研究,评价卡铂/紫杉醇和顺铂/紫杉醇临床效果。
在246例可评价患者中,ORR卡铂/紫杉醇是62%,顺铂/紫杉醇是60%。
中位OS和PFS卡铂/紫杉醇是17.5和6.2月;顺铂/紫杉醇是18.3和6.9月。
肿瘤化学治疗及其进展
详细描述
烷化剂包括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卡莫司汀等,常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卵巢癌、乳腺癌等多种癌 症。
抗代谢药
总结词
抗代谢药是一类干扰肿瘤细胞代谢的 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所需的代谢 物质合成,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详细描述
抗代谢药包括氟尿嘧啶、甲氨蝶呤、 阿糖胞苷等,常用于治疗结肠癌、乳 腺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癌症。
肿瘤化学治疗历史
肿瘤化学治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发现一些化学物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 生长。
随着对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机制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化学药物被开发出来,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肿 瘤。
肿瘤化学治疗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细胞毒药物的发现、联合化疗方案的制定、靶向治疗和免疫 治疗等。
铂类化合物
总结词
铂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金属配合物,通过与DNA结合,抑制肿瘤细胞复 制和增殖。
详细描述
铂类化合物包括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等,常用于治疗卵巢癌、膀胱癌、肺癌等癌症。
03
肿瘤化学治疗策略
联合化疗
01
联合化疗是指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化疗药物进行治疗的方法, 旨在通过不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耐药
毒副作用的预防与控制
为减轻毒副作用,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也会使 用一些辅助药物来预防或减轻毒副作用。
毒副作用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毒副作用不仅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减轻毒 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新型药物研发源自技术进步VS详细描述
通过对肿瘤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 谢组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个体化治疗能 够为每个患者提供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
肾癌治疗方法有哪些
肾癌治疗方法有哪些肾癌是发生在肾脏组织中的一种恶性肿瘤。
肾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手术是肾癌治疗的首选方法,包括根治性肾脏切除术和肾部分切除术两种主要方法。
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是将患者整个肾脏切除,适用于早期肾癌患者。
肾部分切除术是保留肾脏的一部分,适用于患者只有一个肾脏功能正常或早期肿瘤。
手术治疗对肾脏功能有一定影响,但通常不会引发明显的并发症。
2.放疗治疗:放疗主要是使用高能X射线或其他射线来杀伤肿瘤细胞。
对于早期肾癌患者,可采用术后放疗来清除手术切除后残留的癌细胞。
对于晚期肾癌患者,放疗可用于减轻疼痛和控制肿瘤的进展。
放疗常常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化疗或靶向治疗联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3.化疗治疗:化疗主要是通过使用药物来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然而,对于肾癌来说,化疗的效果相对较差,因为肾癌对许多化疗药物不敏感。
然而,化疗仍然可以用于晚期肾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以减轻症状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4.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来阻断肿瘤生长和扩散。
对于肾癌来说,靶向治疗已经成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目前,多种靶向药物已被批准用于肾癌治疗,如靶向血管生成抑制剂和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这些药物能够阻断肿瘤的血管供应,抑制肿瘤生长。
靶向治疗的优势在于能够精确地作用于肿瘤细胞,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5.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对于肾癌患者,免疫治疗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在肾癌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药物能够阻断肿瘤细胞抑制免疫的信号通路,使免疫系统能够更有效地攻击肿瘤细胞。
综上所述,肾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或联合应用不同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为什么化疗期间需配合其它的靶向、中药等治疗
中医讲求将抗癌与扶正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人体与肿瘤保持一个相对长期的稳定状态,称为“与瘤共存”。因此,在病人完成一个阶段的放化疗之后,可采用中药治疗对肿瘤的局部控制和对病人机体的整体调节两个方面控制肿瘤的发展,这是中医在维持治疗方面的优势之所在。因此,肿瘤病人在完成放化疗之后或在放化疗期间,可以辨证选用适宜的中药包括中成药和汤剂。肿瘤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慢性疾病,因此需要长期的、系统的、有规划的治疗方案,中医中药的维持治疗在整个治疗中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为什么化疗期间需配合其它的靶向、中药等治疗?
目前临床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依然为手术、化疗及放疗,如今很多患者在化疗期间选择同时服用一些靶向药物、中药等,这其中很多患者的确也取得了不错的疗效。那么原因何在?
我们知道,肿瘤化疗存在3个障碍:1 化疗选择性差,毒性大。大多数药物属于对肿瘤直接杀伤的细胞毒类,抑制或杀伤肿瘤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使其受到了限制。2 化疗对静止期细胞(G0期细胞)不敏感。3 肿瘤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由于临床应用的大部分化疗药物主要直接杀灭增殖期细胞,而对G0期细胞影响小,当化疗结束后,G0期又重新进入增殖周期,从而导致细胞的复制。为防止复发,及进一步杀死增殖期细胞需化疗期间最好配合副作用较小的靶向治疗及中药治疗减少复发的几率。
靶向治疗的优点在于,对于晚期的肿瘤,即使化疗无效,或者是化疗效果不好的,使用靶向治疗同样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一点,化疗的短期有效率可以接近30%左右,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更高的比例是经过靶向治疗获得的,能够达到70%到80%的疾病控制率,病患稳定、合理生存。目前靶向治疗常用的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安卓健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初期观察其相对于其他靶向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比起化疗,靶向治疗即使不能完全把肿瘤根治,但可以让病人和肿瘤共存,同时保证患者生存的质量很好。这也是治疗肿瘤的短期目标之一。
化疗,靶向药物究竟有多大疗效?
化疗,靶向药物究竟有多大疗效?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观感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于9月12日-13日在济南山东大厦召开,会议代表共5000余人,这次大会是以西医为主的学术会议,中医参会的几乎很少,凡是国家级的肿瘤学术会议都是代表了当前肿瘤治疗的最高水平,反映的是当前肿瘤治疗的现状,作为一名中医,参加这样的会议,全面深入的了解当前西医治疗肿瘤的真实情况,为肿瘤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很有帮助,那么,在这次大会上,西医在肿瘤的治疗方面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呢?一,化疗和靶向药物的有效率只有20-30%左右化疗和靶向药物目前在肿瘤的治疗中居于主要地位,尤其是靶向药物,用专家的话说是火的不能在火,在临床上,当有患者不想做化疗时,许多医生会说,化疗是常规疗法,手术后都要做,意思是说,如果不做肿瘤会治不好,许多患者最后就是这样死于化疗,那么,专家是怎么说的呢,9月1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教授在大会分会场作了《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及其分子标志物》的报告,丁健教授同时也接受了《健康报》记者的采访,采访的内容发表在9月17日的《健康报》上,其标题是“靶向药物疗效不应被高估”,丁健教授说:“由于靶向药物的研究刚刚起步,其价值和疗效不应被过高估计,降低毒性和减少耐药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治疗肺癌的靶向药物易瑞莎有效率是20-30%,不吸烟的亚洲女性对易瑞莎敏感,其有效率可达70-80%,平均可延长生命30个月,但即使这样,靶向药物的有效率依然有限”,许多专家在报告中说,靶向药物平均延长患者的生命时间只有几个月,肺癌的多种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中位生存期只有11个月,肺癌的放疗加靶向药物5年存活率只有20%,新辅助化疗可使3年,5年存活率提高5%左右,专家建议不对患者进行巩固性化疗,靶向药物具有以下三大缺陷,1,有效率低,2,易产生耐药性,一般在半年以后出现,3,毒副作用大。
在9月12日下午的肺癌专场中,某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专家介绍了201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学术年会关于肺癌化疗药物的情况介绍,目前,美国医学界的许多专家鉴于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毒副作用大,有效率低,而且多年来进展困难的现实,不主张继续寻找新的药物,而是寻找新的策略,例如整合医学,天津市某肿瘤医院的专家在报告中说,目前所有靶向药物的剂量都不确定,都还在摸索中,在2期临床试验中几乎所有参加试验的肿瘤患者在试验中死亡,目前绝大部分靶向药物没有作3期临床试验,因为2期临床试验已经看到了结果,上海市某肿瘤医院的专家在报告中说,许多化疗药虽然在国外得到了美国FDA的批准,但进口时并没有得到我国卫生部门的批准,这是因为国外患者与中国患者在用量上不同,进口药物要重新做试验后才能批准使用,但目前许多医院在没有批号的情况下自己组织患者使用,许多医院为了经济效益不顾诊疗规范,各科室争抢肿瘤患者,导致死亡率升高,这次大会的另一亮点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大会的许多报告是由中青年医生做的,这些中青年医生在学术上实事求是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敢于说真话,说实话,不迷信权威,我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得知,目前许多年轻医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他们不但在学术上实事求是,而且在临床上也敢于担当,对患者说实话,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从他们的身上让我看到我国年轻一代的医生大有希望,我国的医学事业大有希望。
肿瘤化疗与靶向治疗
化疗与靶向治疗的结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进行治疗,副作用较小,但适用范围有限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肿瘤化疗的原理
化疗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体内,作用于肿瘤细胞
化疗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根据肿瘤的类型和病情而定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包括恶心、脱发、免疫力下降等
化疗药物可以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肿瘤化疗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杀死快速生长的肿瘤细胞,控制病情发展
缺点:部分肿瘤细胞可能产生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
优点:可以联合其他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缺点:也会影响正常细胞,导致副作用如恶心、脱发、免疫力下降等
肿瘤化疗的应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肿瘤,包括实体瘤和血液系统肿瘤
适用于肿瘤的早期、中期和晚期阶段
适用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适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和姑息治疗
靶向治疗
2
靶向治疗的定义
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特定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上的特定分子或基因,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靶向治疗与传统化疗相比,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疗效
靶向治疗可以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降低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靶向治疗的原理
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特定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原理:通过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标志物,将药物直接输送到肿瘤细胞内部
优点:精确打击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3
肿瘤化疗与靶向治疗在疗效上的比较
化疗:通过药物杀死肿瘤细胞,但可能对正常细胞也有影响
靶向治疗:对特定类型的肿瘤更有效,但需要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进行治疗,适用范围相对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化疗VS靶向治疗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在上个世纪靶向药物进入临床应用以前,只能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对大多处恶性肿瘤来说,化疗有效率也仅为20%-40%,即使最初对化疗有效的患者,最终也会因对药物产生耐药而出现复发,且化疗对生存期的改善并不明显,中位生存期只有12个月左右,5年生存率仅为14%-20%,患者预后差。
而且化疗药物本身有诸多的缺点和毒副作用,甚至由于出现某些严重的不良反应而被迫停止治疗。
其中最严重也是发生率比较高的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毒性等。
大多数化疗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导致患者白细胞尤其是粒细胞减少,严重时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可降低,引起患者疲乏无力、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发热、出血等表现。
另外一个较严重的毒性为胃肠道反应,大部分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干等,有时可出现口腔黏膜炎或溃疡或便秘、麻痹性肠梗阻、腹泻、胃肠出血及腹痛等,严重的消化道反应甚至会使某些患者产生化疗抵抗。
其他的副作用还包括免疫抑制、肾毒性、肝损伤、心脏毒性、肺毒性、神经毒性、脱发、如听力减退、皮疹、面部或皮肤潮红、指甲变形、骨质疏松、膀胱及尿道刺激症、不育症、闭经、性功能障碍、男性乳腺增大等等,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大部分化疗药物需要静脉注射,这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使患者长期处于医院这种较压抑的环境下,更重要的是,一些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静脉注射时可引起严重的局部反应,包括静脉炎、局部组织坏死或溃疡,经久不愈,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传统分类(根据来源和作用机制):1.烷化剂:环磷酰胺、氮芥、异环磷酰胺等2.抗代谢类:甲氨蝶呤、阿糖胞苷、氟尿嘧啶等3.植物碱类:长春新碱、紫杉醇、喜树碱等4.抗生素类:丝裂霉素、阿霉素、博来霉素等5.激素类:甲地孕酮、黄体酮等类6.杂类:顺铂、达卡巴嗪、甲基苄肼等化疗药物的选用原则:首先,要根据病人的病理诊断和分期。
不同病理细胞类型对化疗药的敏感性不同,不同的病理分期决定了不同的治疗目的,显然应选择不同的药物和剂量;第二,根据肿瘤细胞的分裂周期,因为化疗药主要分成二类,一类叫细胞周期性特异性药物,一类叫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这两类药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把这两类药进行有机的组合,则作用的效果增强,能对不同周期时段的细胞起最大的杀伤效果;第三,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化疗药物;第四,在化疗药物中加入适当的化疗增敏药物和预防化疗副作用的药物,如止吐药、抗过敏药;第五,化疗方案的选择同时需考虑病人的经济情况。
为了减少化疗药物的耐药,提高癌症治疗疗效,并克服化疗的毒副作用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科学家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肿瘤新的疗法——靶向治疗。
靶向药物(targeted medicine)是目前最先进的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它与传统药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作用机理上。
靶向治疗的出现为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和广阔的前景,这种治疗方法可把治疗作用或药物效应尽量限定在特定的靶细胞、组织或器官内,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功能,从而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靶向治疗药物的高效、低毒和便利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其中最重要的为分子靶向治疗。
靶向药物的特点决定了其尤其适合身体虚弱的、晚期患者使用,因为这类患者的身体状况无法承受化疗放疗带来的副作用(身体虚弱,副作用很可能会成为压垮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又不能通过手术对病灶进行清除(病灶已经发生扩散,很难彻底排查并切除)。
分子靶向治疗指使用小分子化合物、单克隆抗体、多肽等物质特异性干预调节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发展。
靶向治疗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
因此,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临床实践证明,分子靶向治疗不仅能“杀灭肿瘤”,而且能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而“治愈肿瘤”,或通过抑制癌基因信号、延缓肿瘤肿瘤发展而使患者“带瘤生存”,在将来有可能将恶性肿瘤转化成类似糖尿病、高血压的慢性病。
根据分子靶向药物的性质可将靶向药物分为单克隆抗体、小分子靶向药物和细胞凋亡诱导药物。
一、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是一种针对特定抗原的抗体,具有靶向杀伤抗原的能力。
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均一的特性。
1.贝伐单抗贝伐单抗为重组人源化抗VEGF的单克隆抗体,可通过封闭VEGF而阻断其与VEGFR结合、使VEGFR无法活化而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其治疗肿瘤具有良好的效果。
目前,FDA已批准贝伐单抗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转移性乳腺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肾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除此之外,贝伐单抗在肝癌、胃癌、食管癌等其他恶性肿瘤的应用也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
实验表明,合理化疗并联合贝伐单抗靶向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有效率,而且可以显著延长中位生存期,且不增加总体不良反应。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贝伐单抗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西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可与表达于正常细胞和多种癌细胞表面的EGF受体特异性结合,并竞争性阻断EGF和其他配体,如α转化生长因子(TGF-α)的结合。
西妥昔单抗是针对EGF受体的IgG1单克隆抗体,两者特异性结合后,通过对与EGF受体结合的酪氨酸激酶(TKI)的抑制作用,阻断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癌细胞的凋亡,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
目前,西妥昔单抗已被批准用于转移性结肠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和头颈部肿瘤的治疗。
研究表明,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治疗能够显著延长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肠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23.5和20个月)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9.9和8.4个月),并显著提高总缓解率(分别为57.3%和39.7%)。
西妥昔单抗联合标准一线化疗方案已成为K-ras野生型大肠癌患者的一个新的重要治疗选择。
3.曲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重组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地与HER2受体结合并影响其生长信号的传递,促进HER2受体蛋白的内在化降解,通过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攻击和杀死肿瘤细胞。
此外,曲妥珠单抗还可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其它血管生长因子的活性。
曲妥珠单抗于1998年9月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5项大型临床研究共入选超过13 000例患者,比较了使用与不使用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以及使用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1年与2年的差别。
结果显示,使用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1年可使乳腺癌复发相对风险减少46%~52%、死亡相对风险减少约33%。
另外,胃癌患者中的HER2表达率达22.1%。
一项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显示,化疗加曲妥珠单抗治疗可显著改善HER2阳性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缓解率(分别为47.3%和34.5%)和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3.5和11.1个月)。
该试验结果使HER2高表达胃癌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将成为胃癌个体化治疗的新标准。
4.利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单克隆抗体,是CD20的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通过与B细胞及B细胞性淋巴瘤细胞上表达的CD20结合、经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等发挥抗肿瘤作用,美国FDA已批准其用于一线治疗CD20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性非何杰金淋巴瘤和滤泡性非何杰金淋巴瘤。
一项多中心、开放性、单组临床研究显示,利妥昔单抗与长春新碱+多柔比星+环磷酰胺+泼尼松方案联合治疗弥漫大B细胞性非何杰金淋巴瘤的缓解率为76%(其中完全缓解率59%)、2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5.5%和68.5%。
其它以CD为靶点的药物包括以CD33为靶点的吉妥单抗和以CD52为靶点的阿仑单抗,分别用于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此外还有帕尼单抗和尼妥珠单抗等,分别用于治疗转移性结肠直肠癌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的晚期鼻咽癌患者。
二、小分子靶向药物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通常是信号传导抑制剂,它能够特异性地阻断肿瘤生长、增殖过程中所必需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吉非替尼吉非替尼,又名易瑞沙,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或不适于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吉非替尼起效迅速,平均用药8~10天可使症状缓解。
研究证实,吉非替尼对存在EGFR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有显著疗效。
如果有效,多数在用药1个月时即可体现。
临床试验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人群更易接受吉非替尼,其治疗效果亦更显著。
一项关于吉非替尼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期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参加试验的东方人群的存活期中位数延长了4个月,几乎是其他受试组的2倍。
已发表的日本患者临床资料显示,吉非替尼可使约半数肺癌患者的肿瘤显著缩小或稳定,约半数患者用药后症状改善。
来自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已发表的治疗表明,吉非替尼在东方人群中的整体生存和缓解率明显优于西方人群。
韩国的一项研究报告客观反应率为25%,疾病控制率为47.5%,其中女性、非吸烟和腺癌患者对吉非替尼具有更高的反应率。
2.厄洛替尼厄洛替尼商品名为特罗凯,是选择性地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化疗失败后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二、三线治疗。
厄洛替尼不良反应可以耐受,能够显著延长晚期或转移型NSCLC患者的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
3.索拉非尼索拉非尼是一种新型多靶点抗肿瘤药物,具有双重抗肿瘤作用,既可通过抑制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又可通过抑制V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临床研究表明,使用索拉非尼治疗能够延长肝癌和肾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美国FDA已批准其用于治疗不能切除的肝癌和晚期肾癌。
4.舒尼替尼舒尼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吲哚酮类药物,是一种有选择性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除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2、3,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β的活性外,同时也抑制几种其他相关的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并有抗肿瘤活性及抗血管生成双重作用,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和晚期肾细胞癌症,因它是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故对多种肿瘤有抑制作用。
5.阿帕替尼阿帕替尼是全球第一个在晚期胃癌被证实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也是晚期胃癌标准化疗失败后,明显延长生存期的单药。
同时,该药是胃癌靶向药物中唯一一个口服制剂,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并明显减低治疗费用。
6.克唑替尼克唑替尼可以通过抑制ALK基因从而发挥遏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是第1个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进行靶向治疗的药物,用于治疗通过FDA 批准的检测方法诊断为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