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1.1《地球和地球仪》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地球和地球仪》经线、纬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地球和地球仪》经线、纬线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经线、纬线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经线、纬线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经线、纬线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1地球和地球仪-—经线、纬线教学设计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 above is thewholecontent of this article, Gorky said: "the bookis the ladderof humanprogress." I hopeyou can make progress with thehelpof this ladder. Materiallife is extremelyrich,scienceandtechnology are develop ing rapidly, all ofwhich gradually change theway of people's study andleisure. Many people are no longer eage rto pursuea document, but as long as you stillhave such a small persistence, youwill continue togrow and progress. When the complex worldleads usto chase out,reading an article ordoing a problem makes us calmdown and return to ourselves. With learning, wecan activateour 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establishour belief,keep our pure sp iritual world and resist the attack of the externalworld.。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经纬网》教学设计(第四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经纬网》教学设计(第四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经纬网》教学设计(第四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经纬网》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地理的入门知识,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概念以及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第四课时,主要包括经纬网的绘制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对地球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

但他们对地球仪和经纬网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明确。

此外,学生对于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也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的概念,知道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点的位置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概念、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

2.难点:经纬网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的概念。

2.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经纬网的作用。

3.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球仪和经纬网的图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球仪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仪的构造。

2.准备经纬网地图,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经纬网的应用。

4.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仪和经纬网的图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的卫星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

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地球看起来是圆的?地球仪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球仪的概念,讲解地球仪的构成和作用。

通过展示地球仪的图像和实物,使学生明确地球仪的特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准备将学生分组,每组4人,每组一个地球仪。

讲台上摆放大地球仪和经纬仪。

自制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宫》和《步步惊心》电视剧的热播,使“穿越”成为最时尚和最流行的词语,也成为很多人的梦想,你想穿越时空回到古代吗?古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多维互动,学习新课授课环节如下。

环节一:观看──记录【学生活动】观看:播放多媒体课件《穿越时空》,演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记录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①古代人凭直觉认识世界──“天圆地方”②视野扩大,人们臆想中──天如斗笠,地如覆盘③麦哲伦环球航线──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④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拓展: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和现象有哪些?海边看船……【设计意图】播放多媒体课件《穿越时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并简要记录经历的四个阶段,最后得出科学结论:地球是个球体,让学生了解、体验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和事例来说明地球是球体,旨在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好奇心,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环节二:描述──计算【学生活动】描述1.用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地球表面积:2.用示意图描述地球的大小3.用诗词描述大小坐地日行八万里……计算1.人的步幅约0.75米,绕赤道一周,需要走多少步?若按照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走,需要走多长时间?2.传说中的“土行孙”能够遁地飞逃,假设他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横穿地心,达到与出发地对应的地点,需要多长时间?【设计意图】三种描述方式中,一是用数据描述,直截了当;二是用示意图描述,实现文图转换;三是用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描述,给抽象数据赋予感情色彩,增加地理知识的趣味性。

通过计算、对比,让学生对地球大小有更深入的、感性的认识。

环节三:观察──归纳【学生活动】观察1.观察经纬仪和地球仪,找出地轴、南极、北极、经线和纬线,说出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经纬网定位》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经纬网定位》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经纬网定位》教案一. 教材分析《经纬网定位》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课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经纬网的概念、构成及其在定位中的应用。

经纬网是地理坐标系统的基础,是研究地球表面位置的重要工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经纬网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经纬网进行简单的定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经纬网的概念和应用,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经纬网的运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经纬网的概念、构成及其作用。

2.学会使用经纬网进行定位。

3.能够解释一些与经纬网相关的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经纬网的概念和构成。

2.经纬网在定位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理解和掌握经纬网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经纬网图、地球仪等教具。

2.准备相关的实例和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地球仪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地球表面上某一点的位置?进而引入经纬网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经纬网的概念、构成及其作用。

通过经纬网图和地球仪,展示经纬网的分布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经纬网定位的练习。

每组提供一个实例,要求学生运用经纬网确定实例中物体的位置。

4.巩固(5分钟)讲解一些与经纬网相关的现象,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长短变化等。

引导学生运用经纬网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经纬网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经纬网在地理定位中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经纬网定位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家庭作业中完成。

9.板书(5分钟)设计一份板书,内容包括经纬网的概念、构成、作用以及与经纬网相关的现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主要介绍了地球仪的基本构成和经纬线的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仪的作用和经纬线的划分。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经纬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球的概念和地图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地球仪和经纬线的认识尚浅,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经纬度的计算方法还没有接触过,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练习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成和作用。

2.掌握经纬线的特点和划分方法。

3.理解经纬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能够使用地球仪和经纬度进行简单的地理定位。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仪的基本构成和作用。

2.经纬线的特点和划分方法。

3.经纬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地球仪和经纬线的特点。

2.使用实例和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地球仪和经纬线的理解。

3.采用讲解法和练习法,教授经纬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球仪模型,用于展示和操作。

2.准备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示例图,用于讲解和练习。

3.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作业,用于巩固和拓展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球仪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仪的作用和重要性。

提出问题:“地球仪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展示地球仪的图片和实例,介绍地球仪的基本构成和作用。

解释经纬线的划分和特点,让学生观察并理解经纬线的分布。

3.操练(10分钟)利用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示例图,讲解经纬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特定的经纬度位置,加深对经纬度的理解。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地球仪和经纬度示例图,进行简单的地理定位。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对地球仪和经纬度的掌握。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利用经纬网定位”。

【课标要求】在地球仪上确定某点的经纬度;在地图上判读经纬度。

【教材分析】第一节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和“利用经纬网定位”五目。

学生在熟悉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基础上学习“利用经纬网定位”,既有利于完善知识结构,将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巩固、整合,也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使学生体会到经纬网定位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材通过文字以及球面、平面两种形式的经纬网示意图,简要说明了利用经纬网定位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最后通过活动查找学生感兴趣的地名或事件的发生地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练习,初步掌握利用经纬网定位的技能。

【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相关知识,但是学生刚升入初一,学习经纬网所需的空间想象和空间定位能力仍较为薄弱,因此,本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依旧是一个难点。

这就要求教学设计在内容上要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要循序渐进,降低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畏难心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经纬网的概念;掌握经纬度位置的书写规则;能根据经纬度位置在经纬网地图上确定某点的位置;能在经纬网地图上确定某点的经纬度;了解利用经纬网定位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在电影院找座位的生活体验,理解经纬网定位的方法;运用所学的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相关知识,归纳、总结判读经纬度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表达、交流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在经纬网地图中查找当前热门地点的位置,感受经纬网定位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地理的生活性、实用性,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经纬度位置的书写规则;2、在经纬网地图上判读某点的经纬度;3、根据经纬度位置在地图上确定某点的位置。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第3学时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第3学时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1. 读下图,A点的经纬度书写正确的是( B )
A.(30°W,40°S) C.(30°N,40°W)
B.(30°E,40°N) D.(30°E,40°S)
2.请说出A 点经纬度 位置
3.请说出B 点经纬度
60 ° 30 °

30 ° 60 °
60 °
A (30 °W,30 ° N) (60 ° E ,30 ° S B
30 ° 0 ° 30 ° 60 °
45 °
4、请说出彩 色标示的纬
0
°
线和经线的
度数
4?5 °
°S
温馨提示:度90? ° 差相等的两条°S
经纬线的距离
是相等的
110 ° 130 °15?0°
°E
170 °1?7°0° 180W
°
45
6.请为A、B点选择 正确的经纬度位置
°
B
25
° 5
°
A 25 °E , 25 °N
30
30
W
E
千万别忘标代号!
B
A 30
N
C
D 30
S
经纬网定位 神九平安回家
神周九号落点 (111 °.295’E,42 °.267’N )
1.找出位于赤道上的点 B 2.本初子午线上的点 C 3.位于北极的点 D
A C
B
D 90o 60o 30o 0o
60o 40o 20o 0o 20o 40o 6300oo
注意:在地球表面,南北方向是有尽头的有限方向。
神九回家时降落在一片辽阔的草原上,六架担任搜 救工作的直升机如何迅速找到它呢?
新知 利用经纬网定位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 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但我观察到有些小组在操作地球仪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知道如何准确地读取经纬度。这让我认识到,在实践活动之前,我应该先让学生们熟悉地球仪的基本操作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大家积极性很高,能够围绕经纬网的应用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问题设置得不够清晰,使得学生的思考方向有些偏离主题。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展示,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利用经纬网进行地理定位。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经纬度系统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地球和地球仪》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利用经纬网定位
2. 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 授课时间:第1课时,具体时间依据学校课程安排
4. 教学时数:45分钟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理解经纬网的概念及其在地理定位中的应用。
在拓展与延伸环节,我推荐了一些阅读材料,并鼓励学生们进行课后自主学习。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还显得有些迷茫。下次我可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或者设计一些具体的课后探究任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1. 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通过更多的实例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球形状对定位的影响。
- 地理教学软件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经纬网》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经纬网》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经纬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地球和地球仪——经纬网》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概念以及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地理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结构以及经纬网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的认识。

他们对经纬网的概念和作用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对地图的阅读和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概念,掌握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学会使用经纬网阅读地图。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的过程,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概念,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

2.教学难点:经纬网地图的阅读和理解,地球仪的制作和操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地球仪等教具,以及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地球的形状:介绍地球的实际情况,通过实例和动画,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不完美的椭球体。

3.地球仪:讲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展示不同类型的地球仪,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制作和操作。

4.经纬网:介绍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讲解经纬度的划分和表示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经纬网阅读地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一)纬线和纬度1.教材中将纬线和纬度的概念以简述与图释结合的方式呈现。

要求学生明白赤道、纬线及指示方向,南纬、北纬及各自表示方式,低、中、高纬度地区的范围等,并把它们落实在图上。

2.认识纬线和纬度的活动是围绕地球仪而设置,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地球仪,感知纬线的特点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二)经线和经度1.教材将经线和经度的概念以简述与图释结合的方式呈现。

要求学生明白经线及指示方向,本初子午线,东经、西经及各自表示方式等,并把它们落实到图上。

2.认识经线和经度的活动是围绕地球仪展开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地球仪,感知经线的特点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地理学科,空间思维能力不强,对于纬线、纬度、经线、经度等这些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的难度。

但是因为他们刚刚接触地球及地球仪相关知识,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因此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很强的动力。

三、教学目标1.明白地球仪上特殊的点、线、度数等的含义。

2.知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划分,并能够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3.学会书写和阅读经度、纬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含义及划分,并能够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难点:学会书写和阅读经度、纬度。

五、教学方法只有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把握好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方法:本课时内容教学主要采取讲授法、地图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相结合来展开。

充分使用地图法这种以象征符号认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通过地球仪,传授和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技能,发展记忆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1。

同时考虑到本节内容的难度,故尽量采用小组合作辅助地图法学习,教师加以必要讲解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六、教具准备:教科书,教案(包括教学设计和课件两部分),地球仪(教师1个,学生每人1个),红、黄、蓝三色水彩笔学生每人准备一套。

2024年七年级地理上册1.1经纬网定位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年七年级地理上册1.1经纬网定位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其次,在基础知识讲解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经纬度的划分和度量有些困惑。因此,我计划在这一环节中,更多地使用图表和示意图,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经纬度的概念。
此外,我在案例分析环节中发现,学生们对于如何运用经纬网进行定位和导航还存在一些困难。因此,我计划在这一环节中,更多地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并实践如何使用经纬网进行定位和导航。
答案:例如,给出经纬度(30°N,120°E)和(30°N,130°E),学生需要通过经纬网计算这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
4.题型四:经纬网路径规划
题目:给出起点和终点,要求学生使用经纬网规划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佳路径。
答案:例如,给出起点经纬度(20°N,100°E)和终点经纬度(40°N,120°E),学生需要通过经纬网规划出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佳路径,并计算路径的长度或所需时间。
2.题型二:经纬网方向判断
题目:给出一个地理位置,要求学生使用经纬网判断该位置的方位。
答案:例如,给出经纬度(40°N,70°W),学生需要通过经纬网判断这个位置相对于参考点(如原点或已知的特定地点)的方向。
3.题型三:经纬网距离计算
题目:给出两个地理位置,要求学生使用经纬网计算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
5.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6.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空间观念。
教学反思与改进
teaching reflection and improvement
首先,我在导入环节的提问中发现,学生们对于经纬网的实际应用还不够了解。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多地引入实际案例和情境,让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经纬网的重要性。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利用经纬网定位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利用经纬网定位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主观上说,学生对本节知识具有新鲜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学习的积极性高。但在客观条件上,首先是学生在小学的《科学》课学习中,几乎没有涉及“利用经纬网定位”方面的内容,了解的很少,认识水平欠缺;其次是本节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空间思维水平较低,很难一下子理解这些较为抽象的规律;其三是刚上初一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方法和地理学习习惯,遇到问题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难度很大
(4)通过游戏进行知识迁移,强化难点。
①以教室的横竖排为网格状的经纬网,教师确定行列的经纬度数,然后教师随意点出某一学生,让其报出自己的经纬度位置,再由该学生确定下一名参与游戏的学生,这样依次报出各自的经纬度位置,进行反复强化。
②给出三、四个点的位置,学生分组设计经纬网,要求经纬网中要含有重要的标志性经线或者纬线,再将各点标注在自绘的经纬网中,并说出各点的半球位置。
难点教学方法
1.复习经纬线及经纬度的特征
2.专项习题巩固教学环节源自教学过程导入竞赛猜谜:前几节课学过的地理名词——如纬线、经线、经纬网等(师说定义,一个条件一个条件给,学生猜)。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经纬网虽然没学过,但你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有什么意义吗?(生说,课件展示)
(2)一个点的位置是怎样用经纬线确定的呢?小组讨论,发言代表可以举例子说明,也可以打比方。
(3)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南北纬、东西经的判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判读一个点经纬度位置的方法:一般先找出它所在的纬线,确定是北纬还是南纬并读出度数;再找出它的经线,确定是东经还是西经并读出度数;最后把这点所在的纬线和这点所在的经线写在一起,就是该点的经纬度位置了。
课堂练习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经纬网定位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经纬网定位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经纬网定位【教学目标】1.掌握经纬线的判读技巧。

2.学会利用经纬网给地表事物定位置、定方向、定X围。

【教学重点】用经纬网定位置、定方向、定X围。

【教学难点】经纬线的判读技巧训练。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2016年8月5日—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

里约热内卢的经纬度大约是23°N,43°W。

想一想我们能否用我们刚学过的知识在课本底页的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上标出里约热内卢具体在哪儿?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学会利用经纬网定位置、定方向、定X围1.学生学习任务:展示典型例题,学生独立完成。

例:出示右图,要求学生填表并寻求判断的规律。

2.老师点拨:(1)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表示某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所以在书写时,后面的字母必须明确标记。

例:的经纬度(40°N,116°E)。

0°经线、180°经线、0°纬线除外。

(2)教师总结经纬网定位技巧:以方格状经纬网图为例说明经纬度的判定技巧:A.先定方向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判断经线和纬线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得知: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哪是经线、哪是纬线,哪是经度和纬度。

经度若数值向东越来越大,则是东经;若数值向西越来越大,则是西经。

纬度若数值向北越来越大,则是北纬;若数值向南越来越大,则是南纬。

C.东西半球的判定方法①说明判定方向:经度<20°东半球>160°西半球20°~160° 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②解释:在判定东西半球时,先看经度的度数,如果小于2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上;如果大于160,不管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西半球上;不在这一X围内的,东经的就在东半球,西经的就在西半球。

学习活动二学生合作完成课本P10页活动1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如下: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本节课的收获: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经纬网定位》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课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经纬网的概念、构成和应用。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经纬网在地理、交通、军事等领域的应用,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地理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地理学科,对于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经纬网的概念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经纬网的概念、构成和应用,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经纬网的绘制和定位。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经纬网的概念、构成和应用。

2.难点:经纬度的计算和换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经纬网的相关图片和实例。

2.准备经纬网的道具或软件,用于实操。

3.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经纬网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对经纬网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介绍经纬网的概念、构成和应用,讲解经纬度的计算和换算方法。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问解答。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经纬网的绘制和定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出示课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讲解错误。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导航、地图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经纬网的概念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利用经纬网辨别方向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利用经纬网辨别方向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所使用到的材料。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首先确定南北极点,连接南北极点,按照间隔20°(为了方便绘制20°W和160°E经线)的方法,使用黑色细线绘制出经线;
接下来使用红色粗线描绘0°、20°W、160°E、180°经线,并做标注;
接下来使用红色粗线描绘0°、30°N/S、60°N/S纬线,并做低、中、高纬度标注;
1、需要建立三维角度看待地球;
2、需要将三维的地球和二维的纸面地图结合在一起;
3、东西经和东西半球分界线-经线不同,容易混淆。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在超轻彩泥制作的简易小球上绘制简单的经纬网,在学生头脑中构建三维立体图形,并且通过绘制过程中不同经线的标注,再次加深南北半球、南北纬度、东西半球、东西经度间
学科
初中地理
年级/册
七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难点名称
利用经纬网辨别方向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从三维的角度辨别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尤其是东西半球的辨别,因为东西经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经线不一样,一直是容易难住学生的地方。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最后使用红色粗线描绘23.5°N/S、66.5°N/S纬线,并做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标注;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在制作好的带简单经纬网的超轻彩泥小球上辨识南北纬度、南北半球、东西经度和东西半球。
小结
在刚步入初中的学生头脑中构建出三维立体的地球模型是不容易的,选用生活中也是学生的手工课中常见的超轻彩泥制作地球模型,并在其上绘制简单的经纬网有关知识点,在学生动手制作的同时,更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另外对在学生头脑中建构三维立体的地球模型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
读出所给地点的经纬度;根据经纬度,找到所给地点。
教学方式
讲授,创设情境法,活动练习,观察归纳。
教具
多媒体
难点
在地球仪上读出某地的经纬度。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组织教学
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
新授过程
课堂巩固
课后探究
播放动画:
电影院找座位而想到的给地球“定位”
列表对比经纬线特点,复习经度和纬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归纳举例
结合动画演示
讲解利用经纬网定位的方法
结合不同特点的局部经纬网加以练习
利用地球仪找找我国首都
某某地震、飞Βιβλιοθήκη 坠毁的定位练习把班级学生座位模拟为局部经纬网
设计学生“动起来”系列小游戏活动
在学案中给出世界空白地图和三个世界旅游胜地的经纬度
课件布置,提示
学生积极思考,并表达看法
小X围讨论归纳
举手抢答
观察理解
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经纬网的具体用途都有那些
学生看动画的同时思考理解
讨论,看图说出经纬度练习;根据经纬度确定位置练习
说出的经纬度
读图说出地震位置
在图中找到飞机坠毁的位置
学生确定自己的“经纬度位置”
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并做出相应动作
小组合作
根据所给经纬度在空白地图中画出位置
投影展示
学生课后探究
创设情境,从生活入手,激发兴趣,并有助于学生理解经纬网的定位作用
3.经纬网定位(1)举例示X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具体位置
(2)局部经纬网学习练习
(3)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练习
(4)地图中的经纬网练习
“身在其中”系列
旅游胜地的经纬度位置
能否利用经纬度确定一个X围?
适时提出问题:
在地球上如何布置像电影院一样的座位图呢?
给一定思考和总结的时间,提供课件表格并适时演示
图片展示并讲解
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设计
课题
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利用经纬网定位


1


新授




知识与技能
学会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经纬度位置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增强对地理事物和想象的好奇心,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复习旧知,为经纬网定位学习做好足够的准备
体会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了解经纬网定位的方法
学会看图或地球仪,根据经纬网说出某点对应的经纬度
学会根据经纬度在地球仪或地图中找到对应的位置
加深经纬网定位的理解
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团结互助的学习习惯
巩固经纬网定位的练习
知识延伸和拓展
2
3
1
2
2
8
3
5
8
5
1
板书

线



经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