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 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学会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化学量的相互转化,提高学生运用公式计算的能力。
(2)通过化学方程式系数的意义的引导,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析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逆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计算题格式及思维过程的规范训练,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通过课堂反馈习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化学方程式系数的意义。
(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单位的使用。
(3)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又知道构成物质的粒子数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可用物质的量做桥梁联系起来。既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那么,化学反应中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之间是否也遵循一定的关系呢?能不能把物质的量也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过渡]既然讲到了物质的量,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板书]1、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1)n=N/N A
(2)n=m/M
(3)n=V/Vm
(4)n B=C B V
[板书]2、依据
[讲解]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粒子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这些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这些粒子数之间的数目关系。这些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又叫做化学计量数υ的关系。
[板书]
例如:2Na +2H2O == 2NaO H + H2↑
化学计量数之比: 2 ∶1∶ 2 ∶ 1
扩大6.02×1023倍:2×6.02×1023 ∶ 6.02×1023 ∶2×6.02×1023 ∶6.02×1023 物质的量之比:2mol ∶1mol ∶2mol ∶1mol
[小结]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讲述]有了上述结论,我们即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对有关物质的量进行定量计算。
[讲解例题]课本P52的例题(略)
[归纳]3、步骤
(1)把已知的其他物理量转化成物质的量
(2)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4)对应计量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
(5)列关系式
(6)计算
(7)答
[教师]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练习来巩固今天所学习的内容
1、完全中和0.1mol的NaOH需要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所需H2SO4的质量是多少?分析:本题可先求H2SO4的物质的量,再求H2SO4的质量。
解:2NaOH + H2SO4 = Na2SO4+ 2H2O
2 1
0.1mol n(H2SO4)
解得:n(H2SO4 = 0.05 mol;
m(H2SO4) = 4.9g
答:完全中和0.1mol的NaOH需要H2SO4的物质的量是0.05 mol;所需H2SO4的质量是4.9g。
2、课本P54第8题
把5.4克铝放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反应,计算生成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解:n(NaOH)=5.4g ÷27g/mol=0.2mol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2 3 0.2mol n(H2) n(H2)=(0.2mol×3)÷2=0.3mol
在标准状况下:V(H2)= 0.3mol ×22.4L/mol=6.72L
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6.72L
3、三维设计P39的第6题。(略)
[小结]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板书设计]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1)n=N/NA
(2)n=m/M
(3)n=V/Vm
(4)n B=C B V
2、依据
3、步骤
(1)把已知的其他物理量转化成物质的量
(2)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4)对应计量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
(5)列关系式
(6)计算
(7)答
[布置作业]三维设计P40的第5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