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及抗渗砼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坑及抗渗砼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根据现有图纸:窑头车间地坑坑底标高为-5.000米,底板厚度为400㎜,壁板厚度300㎜、400㎜不等;熟料储存输送工程地坑坑底标高最低点为-6.100m,底板厚度从800㎜、450㎜、350㎜不等,壁厚从600㎜、400㎜、350㎜不等,顶板厚度从1200㎜、350㎜不等;石灰石预均化堆场地坑坑底标高最低点为-6.350m,底板厚度、壁板厚度、坑顶板厚度从900㎜、700㎜、400㎜、350㎜、250㎜不等。

设计要求Ⅱ级防水地下工程防水措施:主体部分:防水混凝土+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XYPEX赛柏斯三遍);施工缝:遇水膨胀止水条+外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XYPEX赛柏斯三遍);后浇带:膨胀混凝土+遇水膨胀止水条;变形缝:中埋式止水带+外涂防水涂料(XYPEX赛柏斯三遍)。

二、编制依据
1、设计施工图纸
2、已批准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施工技术规范
三、施工程序
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地基验槽垫层模板、砼底板模板、钢筋、砼壁板及顶板模板、钢筋、砼拆模水泥基防水涂料施工外脚手架拆除基坑回填零星收尾
四、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定位、放线
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利用全站仪引入,并在现场设置二级控制点A、B点。

根据A、B点定出轴线控制桩,经检验复核无误后方可撒开挖灰线。

2、土方开挖
2.1基础开挖前,应再次复核轴线及标高控制桩,并对开挖灰线进行共检合格后方可进行开挖。

2.2深基坑开挖按施工组织设计及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进行。

2.3基坑采用反铲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

因场地限制,所有土方均外运至指定的土方堆放点(1KM里内)。

基坑周边1.0m范围内不允许堆放土方。

放坡系数0.67,开挖深度超过4.5m,采用两台反铲配合施工,一台挖土上翻,一台装车外运。

2.4 基坑不允许超挖,土方开挖过程中,测量跟班控制标高,机械挖土留100~200mm人工清理层,待施工垫层时,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2.5 基坑每侧留设1200mm工作面,基坑周边挖300×300排水沟,拐角设1000×1000×1000(深)集水坑,水泵昼夜排水,防止基坑浸泡。

地面上基坑周边挖设排水沟,按现场水的走向将水及时排走,防止坑上水流入基坑。

2.6 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验槽。

验槽合格后,立即进行垫层砼的施工。

3、垫层施工
垫层为C15砼100厚,砼采用平板震动器振实,垫层表面采用木抹子抹平,垫层施工完毕后,将原基坑上轴线控制桩引测到垫层上,标注清楚,弹出底板边线,报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主体施工
4.1模板工程
4.1.1 底板与壁板、顶板分两次浇筑完毕,先施工底板,后施工壁板及顶板,施工缝留在底板板面以上300mm 处,施工缝处设δ=3.0mm成品钢板止水带300mm(宽),相邻钢板止水带接头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200mm,止水钢板安装时带直线调直并与壁板钢筋焊牢。

伸缩缝按设计构造要求施工,橡胶止水带选用450㎜宽,分别锚入两端混凝土内各225㎜,橡胶止水带端部一定要用镀锌铁丝固定在两边钢筋上,确保居中和混凝土浇筑时不会因侧压力导致变形和跑位。

4.1.2 本工程模板采用1.5~1.8cm厚建筑木模(胶合板),木模不得选用脆性,严重扭曲和受潮容易变形的木材。

所有模板在安装前必须清理干净,满刷隔离剂,晾干;
4.1.3 底板模板内背楞采用50*100mm的木方,间距400,外楞采用φ48×3.0钢管搭设支撑系统,钢管立杆间距500~600,斜杆间距1000。

壁板吊模时,底口采用钢筋撑脚进行支撑。

壁板施工前,外搭设双排架,内搭设满堂架,外双排架立杆间距为:横向900,纵向1200,步距1200-1400;内满堂架立杆间距1200×1200,步距为1500;顶板梁底立杆按纵向间距600,横向间距1200。

弯曲、变形的钢管严禁使用,外双排脚手架底部基土应夯实找平。

现场排水处理通畅,脚手架底部基土严禁积水浸泡,立杆底支垫厚50mm厚木板,满设扫地杆。

4.1.4 壁板设M12对拉螺栓(中间带止水片60×60,δ=3,与螺栓满焊,螺栓两端加焊30×30×3的钢板挡片并加设小木块),纵横向间距均为400mm。

壁板模板内背楞采用50*100mm的木方,间距300,模板外楞采用双层φ48×3.0钢管加固,间距为400。

模板拼缝上下要互相错开,拼缝处采用防水胶带粘牢。

壁板支模时,必须带通线校直,垂直度采用线锤或仪器校直。

壁板支模见后附图1。

4.1.5 内外模板安装完毕后,采用钢管斜撑将内外模支撑与内、外架连接牢固。

斜杆纵横向间距为900mm。

模板安装结束后,要在模板上抄出砼顶标高控制点,并用红三角标出。

4.4.1.6 模板拆除时应由上至下将支承件、连接件、模板、钢管逐件逐块拆除下传递,不得用撬棍大片拆除,保护好施工成果,对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干净并堆放整齐。

4.1.6 模板拆除完毕后,人工沿螺栓杆将小木块凿除,并沿平凹处将外露的螺栓杆切除,清理干净,将钢筋头用红丹防锈漆涂刷一遍,凹处湿润后用纯水泥浆刷一遍,并用1:2.5干硬性防水砂浆将凹槽封堵抹压平。

4.1.7 壁板模板及其支撑验算
计算参数:
木方与木板:E=9×103N/mm2,fm =15N/mm2,fv=1.2N/mm2;
18厚木胶合板:E=6.5×103N/mm2,fm =13N/mm2,fv=1.4N/mm2;
φ48×3.0钢管:E=2.06×105N/mm2,I =12.19cm4,fm =215N/mm2;
荷载计算:
砼侧压力:砼侧压力标准值:假定砼温度T=10℃,β1=1.2,β2=1.0,rc =24,砼浇筑速度V=3,则F1=0.22rct0β1β2 V1/2 =0.2224×200/(10+15)×1.2×1.0×31/2 =63KN/m2 F2=rc H=24×4.0=96KN/ m2 ,取两者最小值,即F=63 KN/m2
砼侧压力设计值:F=63×1.2×0.9=68 KN/m2
倾倒砼产生的水平荷载:倾倒砼的冲击力取4 KN/m2 荷载设计值:4×1.4×0.9=5.04 KN/m2 。

荷载组合:F= 68+5.04=73.04 KN/m2 。

墙模板验算:
18厚木胶合板:木方间距L=400,q=73.04×0.4=29.22KN/m=29.22N/mm
M=1/10ql2 =0.1×29.22×3002=262980N.mm
W=1/6bh2=1/6×400×182=21600mm3,f=M/W=262980/21600=12.2N/mm2〈fm=13 N/mm2。

挠度计算:υ=0.677 ql4 /100EI=0.677×68×0.3×3004 /100×6.5 ×103× 1/12×300×18×18×18=1.18mm〈L/250=300/250=1.2mm。

满足要求。

内楞验算:
内楞抗弯强度:
q =0.3×73.04=22KN/m=22N/mm,L=400(外楞间距)
M=1/10q L2=0.1×22×4002=35200N.mm,W=1/6bh2=1/6×50×1002=83333mm3
f =M/W=35200/83333=4.2N/mm 〈 fm =15N/mm2,满足要求。

内楞的挠度:υ=0.677 ql4 /100EI=0.677×68×0.3×4004 /100×9 ×103× 1/12×50×1003=0.094mm 〈L/250=400/250=1.6mm。

满足要求。

外楞验算:
外楞采用φ48×3.0钢管,W=5.08cm3,L=400
P=73.04×0.4×0.3=8.76KN,M=0.175PL=0.175×8.76×0.4=0.613KN.m=0.613×106 N.mm,
f =M/W=0.613×106/5.08×103=121N/mm2 〈fm =215N/mm2
挠度:υ=1.146 Pl3 /100EI=1.146×8.76×103×4003 /100×2.06 ×105×12.19×104=0.26mm 〈L/250=400/250=1.6mm。

满足要求。

对拉螺栓验算:(间距400×400)
M12螺栓净截面面积A=76,容许拉力为12.90KN,则
对拉螺栓拉力N=68×0.4×0.4=10.88KN 〈12.90KN
所以选用M12对拉螺栓满足要求。

4.2 钢筋工程
4.2.1 钢筋进场必须要有材质合格证并经共检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进入现场后,必须分类、分
规格挂牌存放在钢筋预制场地,并标识清楚。

钢筋制作完毕后,应按施工部位进行放置,并挂牌标识清楚。

4.2.2 绑扎钢筋规格,数量,位置及搭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位置应按规范要求相互错开。

浇砼前要垫好垫块。

钢筋搭接、锚固长度,绑扎间距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4.2.3 底板(或顶板)钢筋绑扎前,先在垫层上用墨线弹出钢筋间距线,按线进行绑扎。

上下层钢筋网之间用ф20钢筋做铁码支撑牢固,间距750mm。

所有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绑扎。

4.2.4 壁板钢筋绑扎应逐点绑扎,两侧和上下应对称进行。

搭接处应在中间和两端用铁丝绑牢。

壁板钢筋按@800设Ø10拉结筋,保证壁板钢筋的位置正确和稳定。

4.2.5 顶板梁钢筋安装时,对于纵向筋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垫以直径≥25或等于钢筋直径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梁箍筋加密范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2.6 钢筋绑扎完毕后,应按设计要求的保护层厚度(底板50,池壁及顶板30,梁30,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为50㎜,保护层指主筋外皮至混凝土外皮距离)用成品的塑料垫块支垫,垫块@750mm。

经共检合格,办好隐蔽验收手续后,方可浇筑砼。

4.3 砼工程
窑头车间地坑采用C30防水混凝土,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6,熟料库地沟C30防水混凝土,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S8,石灰石预均化堆场地坑采用C25防水混凝土,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8。

4.3.1 模板钢筋须全面检查合格,浇筑砼面控制标高抄测完毕,各项评定资料及报检资料齐全,并经共检合格,震动棒已接好,施工人员按排就绪等,方可浇筑砼。

4.3.2 砼采用预拌混凝土砼,并用砼输送泵进行浇筑。

应经常对坍落度进行抽查并及时做好记录。

如泵塌落度宜控制在120+20㎜左右。

4.3.3 底板施工不留施工缝,一次整体浇筑完毕。

浇筑砼时,先低处后高处,先中间后两端连续进行,避免出现冷缝。

4.3.4 砼浇筑过程中,泵车下料严禁过多过快过猛,必须分层下料,分层插棒振捣密实,振动棒应快插慢拔,不得漏振或过振,应确保足够的振动时间,使砼中多余的气体和水分排出,对砼表面出现的泌水应及时排干。

砼应连续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1.5h。

4.3.5 砼振捣过程中,应特别加强对施工缝及转角处的振捣。

4.3.6 砼浇筑过程中,振动棒严禁碰撞模板、钢筋,防止造成涨模或钢筋偏位。

4.3.7 砼浇筑中应安排钢筋工跟班检查钢筋是否偏位、楼板负筋是否被踩踏下去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木工应跟班检查模板支撑、扣件及对拉螺栓螺帽是否有松动等,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浇砼,及时处理后方可继续浇筑。

4.3.8 对二轮班制浇筑砼,每班应将已浇筑砼振实并将浇筑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交接班。

瓦工对浇筑完的砼应按控制标高立即跟班找平压实,并在砼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

砼表面应找平压光。

4.3.9 砼浇筑完毕后,应在24h内且终凝后用湿草袋覆盖养护,养护不得少于14d。

冬季施工按已报冬季施工方案要求做好混凝土防冻及养护工作。

4.3.10 施工缝处理:在已硬化的砼表面,将水泥浆、松动石子及其它杂物清除,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有积水,在浇筑砼前先铺一层与砼同成分的水泥砂浆20mm厚。

4.3.11 砼试块的留置:标准养护试块,每工作班浇筑量按每100立方一组留置,不足100立方的留置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经与业主、监理商定后留置。

抗渗试块留置二组。

4.3.12 砼试块拆模后标养试块应及时送标准养护室进行养护,同条件养护试块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并记录每日平均温度,当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进行强度试验。

五、根据设计要求,防水砼迎水面刷“赛柏斯”
1.施工机具
1.1施工机具手用钢丝刷、高压水枪、喷雾器具、凿子、锤子、专用尼龙刷、半硬棕刷、计量水和料的器具、拌料器具、抹布、胶皮手套等。

2.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基面湿润→制浆→涂刷赛柏斯灰浆→检验→养护→验收。

3.施工方法
3. 1基层处理
检查混凝土基面有无病害或缺陷,有无钢筋头、有机物、油漆等其它粘结物等,对存在的部位进行认真清理,对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部位用钢丝刷进行重点打毛,如:裂缝大于0.4mm的则需要开U型槽15×20mm,用钢丝刷、凿子或高压水枪打毛混凝土基面,清理处理过的混凝土基面,不准残存任何的悬浮物质。

3.2基面湿润
用水充分湿润处理过的待施工的施工基面,保持混凝土结构得到充分的湿润、润透,但不宜有明水。

3.3制浆
3.3.1赛柏斯粉料与干净的水调和(水内要求无盐、无有害成分),混合时可用手电钻装上有叶片的搅拌棒或戴上胶皮手套用手及抹子搅拌。

3.3.2赛柏斯粉料与水的调和比:按照容积比,涂刷时用5份料2.5份水调和。

3.3.3赛柏斯灰浆的调制:将计量过的粉料与水倒入容器内,用搅拌物充分搅拌3-5分钟,使料拌和均匀;一次调料不宜过多(调成后不准再加水及粉料,一次成型),要在20分钟内用完。

3.4涂刷
3.4.1赛柏斯涂刷时要用专用半硬的尼龙刷。

3.4.2涂刷时要注意来回用力,确保凹凸处满涂,并厚薄均匀。

3.4.3在平面或台阶处进行施工时必须注意将赛柏斯涂刷均匀,阴阳角处要涂刷均匀,不能有过厚的沉积,防止在过厚处出现开裂。

3.4.4裂缝大于0.4mm时应先开槽,后湿润、在涂刷赛柏斯浓缩剂浆料,1.5小时厚用赛柏斯浓缩剂半干料团夯实,继续用赛柏斯浓缩剂浆料涂刷,用量不变。

33.4.5本工程设计要求涂刷3道,即在第1层涂料达到初步固化(约1~2h)后,进行第2道涂料涂刷。

当第1道涂料干燥过快时,应浇水湿润后再进行第2道涂料涂刷。

相应第3道涂刷按照上述规程同样进行。

3.5检验
3.5.1赛柏斯涂层施工完毕后,须检查涂层是否均匀,如有不均匀处,须进行修补。

3.5.2赛柏斯涂层施工完毕后,须检查涂层是否有暴皮现象,如有,暴皮部位需要清除,并进行基面再处理后,再次用赛柏斯涂刷。

3.5.3赛柏斯涂层的返工处理:返工部位的基面,均需潮湿,如发现有干燥现象,则需喷洒水后再进行赛柏斯涂层的施工,但不能够有明水出现。

3.6养护
3.6.1赛柏斯终凝后3-4小时或根据现场湿度而定,采用喷雾式撒水养护,每天喷水养护3-5次,连续2-3天,室外施工时要注意避免雨水冲坏涂层。

3.6.2施工过程中48小时内避免雨淋、霜冻、日晒、沙尘暴、污水及4℃的低温。

3.6.3养护期间不得碰撞防水层。

3.7验收
3.7.1用观察法检查:涂层要涂刷均匀,不许有漏涂和漏底。

3.7.2按规定做好养护,保证养护时间、次数及使用雾水,同时养护期间不得有磕碰。

3.7.3涂层不得有起皮、剥落、裂纹等现象。

3.8特殊部位处理
3.8.1水平施工缝
施工缝内部采用干撒法,干撒用量1.5公斤/平米,在侧墙外侧剔一凹槽,填塞赛柏斯浓缩剂,后在侧墙外部或底板砖胎模砂浆层从施工缝上涂刷赛柏斯浓缩剂,用量1.5公斤/平米。

详附图:
3.8.2纵向施工缝
纵向施工缝同侧墙涂刷同步施工,若施工缝处有蜂窝或大于1mm的裂缝,要剔凿清理,用赛柏斯浓缩剂半干料团填补压实,后用赛柏斯浓缩剂外涂.
3.8.3穿墙管
穿墙管安装完毕后,在穿墙管外部,沿管口周围剔凿U形槽,宽2厘米,深3厘米,用赛柏斯浓缩团填补压平,再用外涂浓缩剂涂刷。

4.质量标准
4.1配合比及土层施工操作应符合工艺规定要求。

4.2赛柏斯涂层厚薄均匀,不允许露涂和漏底,不符合要求的应修正重刷。

4.3.赛柏斯浆料的调制用量应符合规定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设计另有要求时按设计说明施工。

4.4.赛柏斯涂层在施工养护期间不得损坏,否则需进行修补。

4.5.进场材料应有合格证和检验报告,经现场复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5.劳动力组织
小面积施工时,可单人操作。

施工面积较大时,可设1人配料运输,5-8人涂刷,每班每人施工面积100-200㎡;,根据工程量及进度要求安排作业班数。

6.安全措施
(1)采用机械施工时,搅拌机喷洒机具应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用电设备均单独设漏电保护器。

(2)需搭拆脚手架时,应按方案搭设和使用。

六、质量保证措施及控制点设置
1、质量管理目标:集水池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质量目标的分解
2、建立现场专业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3、质量通病预控措施
质量通病预控措施表
4、 ABC三级质量控制检查点的设置ABC三级质量控制点表
5、质量检查程序及要求
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后,先由班组进行自检、互检,并认真填写自检记录;自检、互检合格后,由栋号质量检查员进行检查,栋号质检员检查不合格的责令班组进行整改,整改检查合格后,填写报验资料,并报送项目部质检员;项目部质检员检查合格后,在报验资料上签字后,向监理公司及建设单位发出检查申请单;监理公司及建设单位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七、安全与环境保护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主要危害因素辨识、评价
2、施工现场主要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2.1 基坑
开挖时,开挖区域用彩旗拉出临时警戒线,并设专人进行监护、指挥;坑边按临边作业设置防护栏杆,并挂设安全警示牌,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沟,及时将水排走;严格按方案要求进行放坡,基坑周边1.0米范围内不准堆放土方、建筑材料等,不准施工机械停放或通行。

基坑上下设置牢固可靠的通道。

2.2施工用电
现场所有电缆全部采用五芯电缆,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接地接零;在接施工机械、照明电源前应检查电缆无破损、绝缘良好后方可接通电源。

电源箱设漏电保护器,配电箱设专人看管,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电源线不可直接接触钢管架,应用木横担架设,移动设备电源线应架空,架空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不得放置于地面;使用电动机械应戴绝缘手套,基坑抽排水作业人员,穿绝缘胶靴。

所有电箱及电箱内的电器均应通过安全部门的检查认可后方可使用。

漏电保安器应安排定期巡检测试,并做好记录。

2.3施工机具
机械设备应完好无损,安全保险装置安全有效;机械设备危险部位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防护,并经安全部门认可后方准使用;安全机械不得带病运转,严禁在运行中进行检修;所有用电设备在使用前,应仔细检查线路绝缘是否良好、有无接零、有无漏电保护器等;厂内车辆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0km/h,反铲机械臂回转半径内不得站人,反铲应站在牢固的地方进行作业,反铲需移动前,必须鸣笛示意。

2.4施工现场
工地道路应保持通畅,材料堆放应整齐、稳固,且堆放高度不超过1.5m;现场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易燃易爆物品分类存放,并在存放场地挂设醒目的禁火标志。

现场动火前必须办理审批手续,现场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2.5脚手架
脚手架应严格按照规范规定及本方案规定的结构尺寸进行搭设;脚手架基础应坚实,立杆底部满铺垫木,脚手架底部满设扫地杆;作业层满铺木跳板,并绑扎牢固,严禁出现探头跳;脚手架材质不得使用锈蚀、变形的钢管或卡扣;脚手架上不得堆放大量的建筑材料,必须临时少量堆放时,应分散堆放;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照明,并使用安全电压。

2.6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正确系挂安全带,安全带高挂低用,并系挂在牢固的构件上;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站在悬空的支架上或构件上进行作业,周围必须要有可靠的立足点;进行壁板及顶板模板、钢筋作业时,周围应拉设警戒区域,特别是模板拆除时;作业人员不得同时在同一个垂直面上下进行交叉作业;高处作业脚手架上严禁堆放大量的建筑材料,临时堆放时,应分散有条理堆放;高处作业应按规范设置牢固可靠的上下通道,严禁攀越脚手架上下。

2.7人为因素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配戴个人劳保用品;对操作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并落实安全奖惩制度,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施工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坚持班前快会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身体状况不良的施工人员严禁进入现场。

4、施工现场重要环境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