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第五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姓名一、单项选择题(23×2分=46分)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C )A、1949年—1953年B、1952年—1956年C、1953年—1957年D、1950年—1954年2、正式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是在( C )A、新中国成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进行( A )A、重工业建设B、农业建设C轻工业建设D、文化建设4、2006年7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

青藏公路是什么时候通到“世界屋脊”的(A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5、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采用公私合营办法改造的是(B )A、个体农业B、资本主义工商业C、个体手工业D、国营企业6、“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D )A、抗美援朝时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C、“大跃进”时期D、“一五”计划完成后7、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准确含义是( C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合作社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D、把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8、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不同是(B )A、受到农民的欢迎B、对所有制进行了改变C、促进了农业生产得到增长D、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10、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直接反映了( B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顺利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C、改革开放重振东北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辉煌1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改变这种局面始于(B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一五计划”成功实施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改革开放顺利进行12、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我国仍然没有的是( C )A、飞机制造业B、汽车制造业C、电子制造业D、机床制造业13、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了第一辆国产汽车,被命名为(C )A、东风牌B、红旗牌C、解放牌D、胜利牌14、“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教案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教案

第5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等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1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三大件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二、教学重、难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三大改造的完成。

三、教学过程;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采取老哪些措施?结果如何?学生讨论之后教师指出: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后,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导入新课1、教师用多媒体显示: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产量对照表.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重工业基础簿弱,远远落后于美国,也落后于印度。

2、教师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问:面对这种情况,你当时是党中央经济建设的顾问,你将怎样确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3、学生阅读教材之后回答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4、教师进一步提问:“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特点是什么?5、结论:基本任务——○1优先发展重工业,力求农、轻、重、商协调发展;○2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教师提问:提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绩?(引导学生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归纳教材内容。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们在:○1工业上:建设项目达一万多个;○2交通运输业上: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武汉大桥提前通车等;○3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比952年增加近30%.6、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武汉长江大桥(一)(二)(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汽车出厂(四)青藏公路7、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A、大会召开的背景:第一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时期;B、时间:1954年;C、地点:北京;D、会议的主要内容: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钢产量(公斤) 钢产量(公斤)
发电量(千瓦时) 发电量(千瓦时) 2.76
通过以上对比,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通过以上对比,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 开始实行“一五”计划( 1953年) 开始实行“一五”计划( 1953年 2.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一五”
请你用简明的语 归纳出“一五” 言,归纳出“一五” 计划基本任务的要点。 计划基本任务的要点。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力求农、轻、 优先发展重工业,力求农、 商协调发展; 重、商协调发展; 对农业、 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 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三、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 开始实行“一五”计划( 1953年) 开始实行“一五”计划( 1953年 2.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一五” 3.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1957年)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 划期间,我国在 划期间, 经济建设上取得 了哪些重大成就? 了哪些重大成就?
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
左起)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 (左起)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刘 少奇、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张澜、 少奇、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张澜、林伯 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台上。 渠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台上。
刘少奇当选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周恩来被任命 为国务院总理
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 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 一届“人大”选举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一届“人大”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第6讲: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6讲: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六讲: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罗平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1952年秋,党的领导人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和党预定的社会主义目标,开始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秋,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提出,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当时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其序言中规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在其总纲中,又作了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这就对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作了明确的表述。

《共同纲领》中并没有任何“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样的文字,但它在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实际上用另外一种方式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

新中国成立之初组成的中央人民政府,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联合政府。

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副主席共7人,其中非中共人士3人,分别是宋庆龄、李济深和张澜;中央人民政府委员56人,其中非中共人士27人。

在随后组建的政务院及其所属机关的负责人中,政务院副总理共4人,其中非中共人士两人,即郭沫若和黄炎培;各部、委、署主官中,非中共人士超过三分之一。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亦由非中共人士沈钧儒担任。

中央人民政府的这种格局,一直维持到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

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共同纲领》作了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

建国初期三大运动
•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运动是指新中国建立初期在新解放区开展的土地 制度改革斗争。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 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 解放战争过程中,东北、华北等老新解放区(约有1.6亿 人口)已经实行了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新中 国成立后,广大新解放区则尚未实行土地改革。为了彻底 实行土地改革,1950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开 始在新解放区实行土改运动的准备工作。1950年6月,中 共七届三中全会讨论了新区土地制度改革。从1950年冬季 开始,一场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农村广泛展 开。到1952年底,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 农村胜利完成 。
三种主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 资本主义经济
三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 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 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条道 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三反五反
“三反”、“五反”运动是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 中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 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的统称。 这场运动把贪官和奸商揪出了不少,并使得他们生命(包括政治生命)为零、也使 得他们财产为零。这有非常大的震慑作用。
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 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 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 行,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参加会议的有46个单位的代 表共662人。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这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会议还通过了关于国旗、国歌、国 都、纪年等项决议,会议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 会的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的条件下,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 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习目标】1.记住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间、任务及其主要成果;《中华人民共国宪法》通过的时间、性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

2.让学生了解“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培养其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能力。

3.通过讲述“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的完成。

教学难点:“一五”计划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问题探究法、导 学 过 程方法导引【自主学习,基础过关】1.自主检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时间:______年。

总路线、总任务内容:逐步实现国家的_________,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_。

特点: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1953-1957。

重要任务: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发展_______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影响:初步建立起独立的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典型人物:______________,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制定时间: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

(2)意义:是中国人们英勇斗争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时间:1953年-1956年。

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义: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阶段。

2.我的疑惑:学生自主写出自己的疑惑,各小组组长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些疑惑,把这些疑惑传递给老师,老师一并把有意义的疑惑呈现给所有同学。

第2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2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经纬纵横学史1.时空坐标2.阶段特征本单元主要反映新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政治: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经济: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三大改造);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一五”计划)。

核心考点突破核心考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知识点1: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第一个五年计划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间1953年到1957年底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成就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交通运输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内容制定宪法制定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制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影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知识点2:三大改造(1)时间:1953—1956年。

(2)概况(3)意义: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不足: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5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5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最高权力机关。 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 挥作用。
三、三大改造
1.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1)起止时间:1953年-----1956年 (2)形式: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 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民和手工 业者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和人民政府的 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
向当地人民代表了解人民代
表的活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有关情况。
3.1954年,毛泽东主席说:“我们这次会议(注: 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 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最大成 C ) 果是( A.颁布了《中毕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4.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其中心 是(A) A.鞍山钢铁公司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沈阳第一机床厂 D.宝山钢铁公司
正确决策;②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压反 革命运动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划任务非常艰巨,为什么能 ③三大改造的完成,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④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改变中国一穷二 够超额完成? 白面貌的热情和创造力;⑤《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的制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建 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⑥苏联的大力支援。
1954年,康藏公路通车
1954青藏公路通车
1957年,新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路通车
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 2.会议成果: 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贯穿 着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简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简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简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中国从1949年建国以来,先后建立的长期
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目标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的总和。

20世纪50
年代以后,中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的基础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动力,取得了重大成果。

为了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几个方面作出了有力的措施。

一是政治制度的建立。

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行民主集
中制和法制国家的建设,不断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实行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制度建设。

二是经济制度的建立。

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实施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

三是文化制度的建立。

中国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
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扩大精神文明的影响,为社会主义社会的
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是社会制度的建立。

中国坚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房子是
硬道理”和“一户一限”政策,推行全民参保,建立全民预决算体系,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精神。

五是生态制度的建立。

中国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加大生态文
明的建设力度,制定出台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推动生态
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

以上是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过程,标志着中国正在朝着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未来,中国将持续不断地加强和改善社
会主义基本制度,不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1949—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49—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1949—1956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云南砚山县第一中学时限范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一、1949年——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 1949年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内容:①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②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③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意义:这次会议解决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探索提供了条件。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①党的正确领导;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③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④建立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⑤组织一个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

3.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讨论建立新中国问题。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重要文件;决定首都、国旗、代国歌、选举国家领导人。

《共同纲领》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条件: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国民党反动统治已被推翻;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路线、方针准备;全国人民掩护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中央人民政府。

意义:结束了帝封官长期压迫、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不曾有过的国家,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为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牢固的基石;冲破了帝国主义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1.(2010· 宁夏)“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 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10· 湖北咸宁)1957年,一座连接了南北交通 的长江大桥在什么地方建成?( ) A.武汉 B.沈阳 C.长春 D.鞍山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_______________
统一战线 组织,继续发挥作用。 人民政协作为_________
三、三大改造
1.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1956 年。 1953 年—______ (1)起止时间:______ 农业生产合作社 、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形式:通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集体化 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____ 道路。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赎买 。 (1)形式:_____
9.(2010· 福建莆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954年9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大会 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东北大会第一次会议 10.(2010· 山东泰安)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 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2010· 山东潍坊)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中 国人民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2010· 广东汕头)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 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 计划。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 ) A.发展重工业 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时间和标志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时间和标志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时间和标志篇一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时间和标志:1956年底,国家
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这一制度既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精髓,又切合中国的发展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扩展资料:
成就激励斗志,历史昭示真理。

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再一次深刻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繁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充分地利用好这一独特的政治优势,中国就一定能创造更大的辉煌,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未来。

篇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最主
要标志为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从 1949 年到 1956
年的 7 年间,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这是一部什么性质 的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 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 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 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你还了解历史上

哪些具有宪法

性质的文献呢?


英国《权利法案》
法国《人权宣言》
美国《独立宣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宪法》
《共同纲领》
……
三、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 内容
农业
途径
2、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 社会主义改造。
3、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建设的主要成就
1.一批基础工业及新的工业部 门建立起来 2.交通运输业的巨大成就
3.大批工业基地的出现
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大型轧钢厂

藏青
公藏

公 路
川藏公路
武汉长江大桥



鹰厦铁路
7÷3≈2.3(亩) 300 0000 ÷3 0000 0000 = 0.01(头/人) 1 ÷ 0.01 = 100(人) 答: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100人可分得 一头耕畜。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公元1663年(清康熙二年),张 小泉剪刀始创于杭州,传统民用剪 刀是张小泉的起家产品。它靠磨工 精细、刃口锋利等十大特点称雄制 剪业。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新知探究
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


年 代
中国
印度
美国
1952年产量 1950年产量 1950年产量

中考历史2.主题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中考历史2.主题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初级阶段;这一时期形成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社会主

义民主制度基本确立。“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给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
设造成严重的破坏。
中 外 联 系
主题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返回目录


(2)经济:“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三大
返回目录
目的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基本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任务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1)工业方面:以__苏__联____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钢铁、煤炭、电 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_鞍__山__钢__铁__公__司_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主要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成就 (2)交通运输方面:①新建__宝__成____、鹰厦等铁路30余条;__川__藏____、青藏 、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019.20(2) ;2014.21(4)] ②1957年武,汉__长__江__大__桥____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2)国际: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土地改革后,农业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
背景

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业 方式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农__业__生__产__合__作__社_,
内容 合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作 实质 变农民土地私有制为集体所有的公有制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手

第五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第五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5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课标内容】(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内容。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引导学生回答教材中的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联想能力和归纳史实说明问题的能力。

(2)教师通过自己设计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为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知道学生阅读教材,梳理知识,编写的读书提纲,进一步掌握阅读历史教材的基本方法。

(2)要求学生整理出知识要点,巩固本课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不仅建立起工业化的基础,而且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2)引导学生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简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重点和难点】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难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课时】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多媒体展示下列2011年两会图片: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了一些重大决策。

那么,同学们可知道第一届全国人大是什么时候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何职权?它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由此导入新课。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板书)师强调: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虽然取得 巨大成效,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

因此,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任务完 成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为党和人民政府当时的主要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一】前段分析教学目标: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所取得的成就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3.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教学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二】课堂进行时文本资料:(一)“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中国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

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该宪法除序言外,分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共4章106条。

该宪法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革命与建设的经验,充分反映了中国历史的状况和过渡时期的特点,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

它的制定与实施,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走集体化道路。

通过赎买等多种形式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阅读课本P21------P23页内容,完成下列提纲1.第一个五年计划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1953年;1957年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效汽车厂、飞机场等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建成投产,独立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

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大为改观。

农业也有发展,粮、棉连年增产阅读课本P23------P24页内容,完成下列提纲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这次大会选举谁为国家主席、谁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谁为国务院总理?1954年9月;北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2.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名称叫什么?何时在何次会议上颁布的?这部宪法的颁布有何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初步奠定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阅读课本P 24------P25页内容,完成下列提纲1.什么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党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1956年2.党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别通过什么形式进行的?分别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赎买等形式进行的3.“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历史意义?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训练:1.第一个五年计划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1953年;1957年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这次大会选举谁为国家主席、谁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命谁为国务院总理?1954年9月;北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3.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名称叫什么?何时在何次会议上颁布的?这部宪法的颁布有何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初步奠定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4.什么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党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1956年5.党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别通过什么形式进行的?分别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赎买等形式进行的教学总结: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的时间1953年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3.“一五”计划提前完成的时间及成果1957年;汽车厂、飞机场等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建成投产,独立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

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大为改观。

农业也有发展,粮、棉连年增产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颁布的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时间:1954年9月通过的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意义: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基础三.三大改造开始的时间:1953年结束的时间:1956年内容:党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方式:分别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赎买等形式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意义: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课时训练: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2.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哪些成效?汽车厂、飞机场等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建成投产,独立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

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大为改观。

农业也有发展,粮、棉连年增产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何时结束?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4.三大改造存在的问题速度过快,工作过粗,并以苏联社会主义的模式为目标,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5.新中国的经济为什么要参考苏联经验?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新中国刚刚建立,缺乏经济建设经验,需要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6.“一五”计划的基本要点“一化三改造”,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四】课后作业1.“一五”计划的基本要点“一化三改造”,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什么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党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1956年3.党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别通过什么形式进行的?分别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赎买等形式进行的4.“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历史意义?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名称叫什么?何时在何次会议上颁布的?这部宪法的颁布有何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初步奠定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五】教学反思1.优点:.2.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