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课件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第五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姓名一、单项选择题(23×2分=46分)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C )A、1949年—1953年B、1952年—1956年C、1953年—1957年D、1950年—1954年2、正式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是在( C )A、新中国成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进行( A )A、重工业建设B、农业建设C轻工业建设D、文化建设4、2006年7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
青藏公路是什么时候通到“世界屋脊”的(A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5、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采用公私合营办法改造的是(B )A、个体农业B、资本主义工商业C、个体手工业D、国营企业6、“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D )A、抗美援朝时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C、“大跃进”时期D、“一五”计划完成后7、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准确含义是( C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合作社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D、把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8、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不同是(B )A、受到农民的欢迎B、对所有制进行了改变C、促进了农业生产得到增长D、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10、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直接反映了( B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顺利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C、改革开放重振东北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辉煌1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改变这种局面始于(B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一五计划”成功实施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改革开放顺利进行12、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我国仍然没有的是( C )A、飞机制造业B、汽车制造业C、电子制造业D、机床制造业13、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了第一辆国产汽车,被命名为(C )A、东风牌B、红旗牌C、解放牌D、胜利牌14、“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学习主题
第1 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 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
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
国基本建立起来。
社会主义改 社会主义改 结果及其历 造的内容 造的途径 史意义
存在的问 题
对农业的改 造
对手工业的 改造 对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改 造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政治:通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地主阶 级和资产阶级消亡。 法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经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 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 我国基本建立 起来。
1956年底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第二学习主题
第1 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国营经 1、必要性: 济相比,是落后的成份。在过渡时期 不可能长期保存资本主义经济。
2、政策(特点):和平赎买(伟大创举) 3、过程:
初级国家资本主义 (统购包销 加工订货)
高级国家资本主义 (公私合营)
第二学习主题
建立国营经济
胜利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
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度 时期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 容又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 化”和“三改”分别指的是什么?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 社会主义工业化 1、过渡时期 总路线: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一化三改) 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3、形式 初级农业 合作社 高级农业 合作社
农业互助组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第5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一】前段分析教学目标: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所取得的成就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3.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教学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二】课堂进行时文本资料:(一)“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中国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
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
(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该宪法除序言外,分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力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共4章106条。
该宪法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革命与建设的经验,充分反映了中国历史的状况和过渡时期的特点,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
它的制定与实施,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1956年底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
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 我国基本建立起
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步阶段。
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1、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经建国初期 三大运动政权得到巩固 2、1949年至1952年我国财政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国民经济得到回复和发展。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通过了 新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1953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
三、三大改造
阅读提纲
1. 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 2. 三大改造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3. 三大改造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 4.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一)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是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的革命。 它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 2、1953年三大改造开始 3、内容:
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它成为中国唯一的经济基础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 • 1.开始实行“一五”计划(1953年) •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一五计划
•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是 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 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 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2.“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钢产量(公斤) 钢产量(公斤)
发电量(千瓦时) 发电量(千瓦时) 2.76
通过以上对比,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通过以上对比,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 开始实行“一五”计划( 1953年) 开始实行“一五”计划( 1953年 2.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一五”
请你用简明的语 归纳出“一五” 言,归纳出“一五” 计划基本任务的要点。 计划基本任务的要点。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力求农、轻、 优先发展重工业,力求农、 商协调发展; 重、商协调发展; 对农业、 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 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三、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 开始实行“一五”计划( 1953年) 开始实行“一五”计划( 1953年 2.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一五” 3.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1957年)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 划期间,我国在 划期间, 经济建设上取得 了哪些重大成就? 了哪些重大成就?
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
左起)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 (左起)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刘 少奇、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张澜、 少奇、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张澜、林伯 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台上。 渠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台上。
刘少奇当选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周恩来被任命 为国务院总理
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 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 一届“人大”选举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一届“人大”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第6讲: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六讲: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罗平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1952年秋,党的领导人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和党预定的社会主义目标,开始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3年秋,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提出,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当时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其序言中规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在其总纲中,又作了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这就对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作了明确的表述。
《共同纲领》中并没有任何“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样的文字,但它在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实际上用另外一种方式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
新中国成立之初组成的中央人民政府,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联合政府。
中央人民政府的主席、副主席共7人,其中非中共人士3人,分别是宋庆龄、李济深和张澜;中央人民政府委员56人,其中非中共人士27人。
在随后组建的政务院及其所属机关的负责人中,政务院副总理共4人,其中非中共人士两人,即郭沫若和黄炎培;各部、委、署主官中,非中共人士超过三分之一。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亦由非中共人士沈钧儒担任。
中央人民政府的这种格局,一直维持到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
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共同纲领》作了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精品复习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优质教学课件(部编版)

选择题专项练习
21.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错误,
1961年初我国开始实施( C )
A.过渡时期总路线 B.农业生产合作化建议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D.第一个五年计划
选择题专项练习
22.《中国历史上错失的三次战略机遇期》一文中说:“在 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却把大量的精力
5.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柱状图 。其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抗美援朝的推动 C.三大改造的进行 D.一五计划的实施
选择题专项练习
6.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 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 化迈进是在( D )
全面 建设 社会 主义 时期 成就
工业 交通 科技
模范人物
时代精神
文革 时期 科技 成就
①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②建成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到1965年石油实现自给; ③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居世界领先地位
教训: ②要按 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
③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1章 填空题—快问快答
时间 1966年—1976年
:
毛泽东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而发动
原因
中央文革小组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学校停课,工厂停工
概:
;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斗(最大冤案:刘少奇冤案)
二
择
章
题
选择题专项练习
1.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化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 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B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1.(2010· 宁夏)“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 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10· 湖北咸宁)1957年,一座连接了南北交通 的长江大桥在什么地方建成?( ) A.武汉 B.沈阳 C.长春 D.鞍山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_______________
统一战线 组织,继续发挥作用。 人民政协作为_________
三、三大改造
1.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1956 年。 1953 年—______ (1)起止时间:______ 农业生产合作社 、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形式:通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集体化 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____ 道路。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赎买 。 (1)形式:_____
9.(2010· 福建莆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954年9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大会 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东北大会第一次会议 10.(2010· 山东泰安)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 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2010· 山东潍坊)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中 国人民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2010· 广东汕头)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 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 计划。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 ) A.发展重工业 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三大改造
阅读提纲
1. 2. 3. 4. 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 三大改造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三大改造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
• 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 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 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 • 由全人民掌握生产资料和国家政权。 • 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 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温故知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在 此这前,中国最高权力机关的行使情况怎么样?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 • ②在此之前,中国最高权力的行使情况,可从 三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是中国古代史上, 行使最 高权力的是“王”或“皇帝”,无论政事大小, 都由他们裁决; 二是中国近代史上,先是皇帝和 慈禧太后独裁,行使最高权力;清朝灭亡后,则是 总统行使国家的最高权力。三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由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 职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 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好 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人民 政府的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1954年,为 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 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 作为接受公私合营的示范企 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 潮流,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 扬。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 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国最著 名的医药企业之一。
二、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时间: 1954年9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一届“人大”选举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毛泽东当选为 国家主席
刘少奇当选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周恩来被任命 为国务院总理
你还了解历史上哪些具有宪法性 质的文献呢?
• ①中国历史上具有宪法性质的有:《钦 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② 世界历史上具有宪法性质的如:《权利 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 等。
•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 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 主义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相似,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 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 义集体所有制。到1956年底,90% 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 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4年
公私合营
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建成投产,独立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
4、“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超额完成的表现:
工业方面:
建成了等600多个重要项目 鞍钢无缝钢管厂、 第一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沈阳 机床厂等建成投产
新建铁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等30多条 交通运输方面: 新建大桥:武汉长江大桥 新建公路:康藏、青藏、新藏等公路
我国工业布局有何特点?
畅想天地
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非常艰巨,为什么 能提前完成?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 决策; • ②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胜 利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 ③三大改造的完成,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 ④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的努力; • ⑤各行各业大力支持工业建设; •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极大地调动 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 ⑦苏联的大力援助。
(集中在东北地区)
二、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时间: 1954年9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肯定 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贯穿着民主原则和社会主 义原则,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
它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载重 4500吨的油轮与自造的机车。
1956年7月 14日,长春第 一汽车制造厂 试制的第一批 国产解放牌载 货汽车出厂。
1956 年,第一 种国产喷 气式歼击 机试制成 功。
1957年1 月 1 日 ,宝 ( 鸡 ) 成(都)铁路全 线通车,铁路 全长668公里, 穿越重重高山。
建国初期的时代特征
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镇压反革命 三反五反运动
巩 固 政 权
前提条件 物质基础
恢
复
1、没收官僚资本 建立国营经济 2、稳定物价 统一财经
经
济
3、合理调整工商业
4大力恢复生产
为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准备了条件
新中国建立之初,人民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恢 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没有解决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化成社会主 义国营经济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还没有 确立起来。因此,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任 务完成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如何把 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化成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如何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化成社会主义国营经 济,总之,如何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成 为党和人民政府当时的主要任务。
荣氏第二代 荣毅仁
荣氏第三代荣智健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 有制
评价
1、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 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 基本建立,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 2、不足:在改造工作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 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想一想”
人民政权巩固了,国家经济也根本好转了, 那么,接下来中国要做什么呢?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开始——1957)
1、基本任务: ①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 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重工业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1、基本任务: ①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 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工业水平一直都比较低。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水平仍然无法与 世界一些主要国家相比。
中国 印度 美国 (1952年) (1950年) (1950年) 钢产量 2.37公斤 (人均) 发电量 2.76千瓦时 (人均) 4公斤 538.3公斤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1、基本任务: ①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 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 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② 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和合作化,继 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③……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 的水平;
水调歌头 游泳 1956.06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2、主要成就:
4 3 2 2 1
请你用简明的语言, 归纳出“一五”计划 基本任务的要点。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力求农、轻、 重、商协调发展; 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 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三、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一五计划”内涵
1、把中国:
由农业国
工业化建设
工业国
2、把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 从私有制 公有制
四工厂,三公路,
二铁路,二油田,一大桥
四工厂
长春汽车制造厂
三公路
新藏公路
二铁路 宝成铁路
鞍山大型轧钢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青藏公路
康藏公路
鹰厦铁路
沈阳飞机制造厂
二油田 克拉玛依油田 玉门油矿 一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
1954年8月1日,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纺织机 械制造厂——国营经纬纺织机械厂正式投产。
中国自行修建的规模巨大的第一个 人工商港——塘沽新港第一期工程完工, 万吨货轮可以靠港。
1957年10 月25日,武汉 长江大桥建成 通车。通车典 礼上,数百辆 汽车驶过公路 桥面。
1954年12月康藏、青藏公路通车典礼
到1957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 25万多公里,图为行驶在康藏公路上的车队。
• 你怎么看待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
了不起!这五年 3、作用: 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时 中工业建设的成 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早就 就远远超过了旧 汽车厂飞机厂等一批现代工业企业 被淘汰了。 中国的一百年。
和平赎买
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 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 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司合 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司合营,企业的 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 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 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 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 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我国长期是一个“万国汽车的展览馆”,先后 进口和使用过130多种品牌的汽车。而解放牌 汽车试制成功,结束了我国自己不能生产汽 车的历史是在(B)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合作社
公私合营
结果: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
农业 改 造 前 改 造 后 个体农民 私有制
手工业 个体手工 业私有制
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主义 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集体 社会主义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