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宿命的固守和超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宿命的固守和超越

摘要: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旧式知识分子和受新思想新文化熏陶下的新式知识分子的特性

及历史宿命。深刻体会到了鲁迅对知识分子的同情和深情的关怀。从而使我们深深地感到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日益完善,当代的知识分子,真正迎来了走出历史宿命的契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真正把握自己的未来。

关键词: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宿命固守价值超越

儒家立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穷达”二字浓缩了百代以下读书人的命运百态。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他们各有着不同的人生侧面,他们的共同命运就是最终都没有突破千年来社会预设的生命怪圈,都没能走出历史宿命的人生围城。

在鲁迅小说中,真正以表现知识分子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有《孔乙己》、《白光》、《幸福的家庭》、《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在这些作品中,许多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在鲁迅笔下有着精彩绝伦的不同表现。

一、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旧式知识分子形象

孔乙己在科举道路上奔走了一生,所获得的是满脸的皱纹和一副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尽管如此,他还是以满腹学问而自诩,养成了好喝懒做的习性,最终陷入彻底的生存危机。其实孔乙己的一生本来大可不必如此潦草完结的,孔乙己虽不事农桑,尚可以抄书为生,又无家室之累,倘能坦然面对现实,还可以过着“温两碗酒,

要一碟茴香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可偏偏他是一个“满口之乎者也”,又衣着长衫的读书人,对短衫帮的生存状态,他固然是瞧不上的,而长衫帮的生活他又攀比不得。孔乙己在这种退守不愿,求进不得的生存状态下,心里严重失衡了!从抄书时笔墨纸砚全无踪影发展到偷丁举人家中书,孔乙己的失衡状态如跷跷板一样,左板右板忽高忽低,忽上忽下。“窃书”是孔乙己求上不得的失衡心理表现,那么另一端的失衡,当为退下不愿的心理状态。其实不独孔乙己有这样的失衡心态,在当时封建农村社会里,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孔乙己们大都处于这样进退失据的生存窘境下!他们寒窗苦读,汲汲于功名,都想如丁举人那样光耀门楣,但却屡屡名落孙山,往往在追求不得的读书生涯中,迂腐了思想,荒废了体力,陷入了惶惑偷生的生存夹缝。他们不仅没有走出这条历史宿命的沼泽反而被其吞没。因当时的封建社会并没有提供太多的中间生存之道,所以对孔乙己们而言,大多数的情况就是,既然不能体面的生存,那么剩下的就只能卑微的毁灭自身,这样的生存结局,何其悲壮啊!

知识分子在科举制度的独木桥上年复一年地葬送着自己的生命与灵魂,除了科举,他们的心灵已容不下其他的东西。最后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人性,涂炭生命的控诉性格的描写求就这么矛盾的。

二、受新思想、新文化熏陶的新式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先生笔下更多的是在新文化浪潮中产生的新一代知识分子。这些形象在他最初的小说中是以反抗者的形象出现的,如狂乱

地清醒着的狂人,坚强不屈的夏瑜等。这些人受过新思想、新文化的熏陶,是在“铁屋子”里被惊醒的人。但是,作者更多关注的还是革命高潮过去之后迷茫困惑的知识分子,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吕韦甫和魏连殳。

《在酒楼上》的吕韦甫,曾经被辛亥革命推向社会意识的前沿,有过历史的进步作用,他在十年前是那么“敏捷精悍”,“到城隍庙里去拔神像的胡子”,“连日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为资产阶级革命摇旗呐喊,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意识的先觉者。然而,时代条件的局限使它的进步意识终究敌不过封建意识,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他的理想也被摧残得七零八落,终至沦为一个行动迂缓,颓废消沉的庸人。为了生存,早已放弃了abcd和算学,教上了《诗经》、《孟子》,乃至《女儿经》,“敷敷衍衍,模模糊糊”已成为了他的口头禅。它的两个无聊的“希望”——迁葬亡弟和剪绒花,也破灭了,它只有以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原是一位“出外游学的学生”,是“吃洋教”的新党,做中学学堂的历史教员,时常“发些没有顾及的言论”,于是被攻击,遭辞退,接着是长久的失业,生活的贫穷和精神的凄凉,使他最后不得不乞于“实际”,躬行“先前所憎恶反对的一切”。抛弃了理想,做了封建军阀杜师长的顾问。此后,生活阔起来,周围的人都奉承他。他胜利了,但他的精神世界却有很大的创伤,在胜利的喧嚣中独自咀嚼着“失败”的悲哀,终于背负着内心的创伤寂寞死去。

吕韦甫和魏连殳就是辛亥革命时期被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最大限度撕扯的知识分子,他们的人格由此呈现出分裂的态势:既发出了个性解放的强烈呼声,追求独立的自我人格,产生变革社会、改造国民性的启蒙精神,但又不得不因封建势力的强大和历史条件的不成熟而屈服于现实。“他们早年精明的理想和高昂的热情,逐渐在现实碰壁中消沉化、平庸化、圆滑化或变态化,从而在新文化革命者主体的变质中对新文化运动的成果产生解构。”这些已经被唤起了自觉和民主意识的知识分子们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却又要重新归

于麻木,它们像一只苍蝇“飞了一个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这样的命运该是何等的惨烈!

知识分子要获得解放、独立和自由,不但要有勇气与外界黑暗势力作斗争,而且还要不断战胜自己思想上的旧意识的残余和性格上的弱点。在充满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旧中国,知识分子由于有文化,比较敏感,往往首先觉悟,对社会的弊端认识深刻一些,改造社会的愿望十分迫切。他们往往带有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没有意识到反抗需要与群众相结合,加之未能在社会中找到一个契合点,所以他们的思想往往是空虚的,行动往往是动摇的。吕韦甫、魏连殳等人的个人反抗,正反映了虚空和动摇的性格特点,而这正是造成他们悲剧的原因之一。

现实也把自己紧紧地拘囿在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里不再奋斗和从对以上两类典型知识分子形象的分析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鲁迅小说对知识分子的深情关怀;同时,也看到了知识分子们所具有的

特性:坚强和软弱的两面性,“他们的抗争与坚守秉承的是传统人文知识分子特立独行、持正守中的优良传统,他们的妥协与悖离则昭示出传统人文知识分子徘徊不定、软弱无力的一面”。他们有对新思想、新文化追求的欲望,但迫于黑暗的封建势力、残酷的现实不得不放弃他们原本美好的梦想,“文化心理结构得封闭所派生的自我内省、克己尊上、亲亲守常等中庸性格,消磨了他们的改革锐气,熄灭了他们的反抗火花,窒息了他们的蓬勃生机”,这就是知识分子的历史宿命。在鲁迅的知识分子小说中,同情和批判体现了一种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沉痛的关切,源自肺腑的呼吁几乎溢出字里行间——首要的是好好生存。只有生存下来,才可能反抗自己的历史宿命,才可能超越历史宿命,改写自己的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