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与创新之分粥的故事
(完整word版)分粥的故事之启示

分粥的故事之启示(2009-06-26 22:45:39)转载标签:y理论分粥的故事效益原则成本效益阿克顿财经文/开心言分粥故事的最大意义应该是使人们从中认识到管理活动中监督对权力的制约作用和成本限制,进而得到监督机制设计和公司治理结构构建等方面的一些启示。
一、分粥的故事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1834-1902)讲过一个分粥的故事。
故事大意是,有七个人组成的小群体,每个人都是平凡且平等的,他们没有险恶害人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
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分食一锅粥,但却没有称量工具,为此他们尝试过多种分粥方法。
第一种方案: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
可是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
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稠。
第二种方案: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
这就等于承认了个人为自己分粥的权利,同时也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
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肠辘辘。
第三种方案:大家选举一个德高望重的人负责分粥。
开始这位德高望重的人还能公平地分配,但不久他便开始为自己和讨好他的人多分。
第四种方案: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
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方案确定了,粥却冷得不能喝了。
第五种方案:每个人轮流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
在这个制度下,七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
分粥故事产生后即广为流传,甚至有人冠之以“全球流行的故事”,并产生了一些变体,但故事的本质和主要情节大致无二。
分粥故事简练概括,对现实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寓意性,一系列的分粥方法和效果带给人很多的启发,读罢不禁令人掩卷遐思。
有人用它来分析公权滥用的腐败问题,也有人用它来分析社会制度,但它更多的是以管理小故事的身份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管理学的视角来看,分粥故事带给我们哪些启发呢?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下这些分粥的方法吧!二、无监督下的权力滥用前三种方案都是由某一人来独自掌管分粥事宜,这个手握大权的分粥人可以是大家指定的,可以是后来替换的,也可以是由制度规定轮流担当的,甚至是群众选举的“德高望重”的,但是,不管哪一种产生方式,都带来了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只要有机会,分粥人就会给自己分配更多。
绩效管理五个小故事

绩效管理的五个小故事一、分粥:有 7 个人住在一起,每日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日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日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天。
此后他们选举出一个道德尊贵的人分粥。
强权就会产生腐b,大家开始冥思苦想去讨好他,贿 L 他,搞的整个小集体一塌糊涂。
而后大家开始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相互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所有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番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余人都挑完后剩下的最后一碗。
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的均匀。
此后大家快快乐乐,和随平和,日子超出越好了。
(说明:相同是 7 个人,不一样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一样的风气。
因此一个单位假如有不好的工作习惯,必定是没有完整公正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
如何制定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别的,假如分配粥的人给自己多分配一些,这个公正是永久没法达到的)二、公正与不公正:小母鸡在谷场上扒着,直到扒出几粒麦子,她叫来街坊,说:“若是我们种下这些麦子,我们就有面包吃了。
谁来帮我种下它们”牛说:我不种。
鸭说:我不种。
猪说:我不种。
鹅说:我也不种。
“那我种吧。
”这只小母鸡自己种下了麦子。
眼麦子长成了,小母鸡又问:“谁来帮我收麦子”鸭说:我不收。
猪说:这不是我们应当做的事。
牛说:那会有损我的资历。
鹅说:不做固然饿一点,但也不至于饿死。
“那我自己做。
”小母鸡自己着手收麦子。
终于到了烤面包的时候,“谁帮我烤面包”小母鸡问。
牛说:那得给我加班薪资。
鸭说:那我还可以享受最低生活赔偿吗鹅说:假如让我一个人帮忙,那太不公正。
猪说:我太忙,没时间。
“我仍要做。
”小母鸡说。
她做好五根面包并拿给她的街坊看,街坊们都要求分享劳动成就,他们说小母鸡之因此种出麦子,是因为地里找出了种子,这应当归大家所有,再说,土地也是大家的。
但小母鸡说:“不,我不可以给你们,这是我自己种的。
企业管理—分粥效应

这是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讨论社会财富时做的一个比喻。
说明只要把制度建立在对每一个人都不信任的基础上,就可以导出合理、具监管力度的制度了。
制度不但要科学,还要有针对性。
制度的制定一定要有所依据,具有可操作性。
制度要简单明了,便于执行。
分粥理论罗尔斯把财富比作一锅粥,一群人来分。
那如何分呢?罗尔斯罗列了五种分粥法:分粥效应方法一:拟定一人负责分粥事宜。
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换了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结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败。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
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耐。
结论:资源浪费。
方法三:打击选举一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结论:毕竟是人不是神!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
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经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粥分完,早就凉了!结论:类似的情况政府机构比比皆是!方法五:每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人最后一个领粥。
结果呢?-----每次7只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就象科学仪器量过的一样。
解读分粥者最大的资源并不是粥,那是表面的资源,也是最靠不住的资源,会因为你分的好不好就要立即产生矛盾。
分粥者最大的资源是设计制度,不同的制度下,自然有不同的结果,分粥者就是要设计出那个最优的结果。
在这里,粥只是一个载体而已,一旦懂得了生产公平的分粥制度,你就自然懂得分任何东西给任何人。
启示分粥效应“分粥理论”告诉我们:“先进适用而高效化、公平公正而民主化、奖惩分明而激励化”的制度,是搞好内部管理的基础,我们需要根据自身实际而创新这样的制度。
落后僵化、脱离实际、流于形式的制度安排,不但无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反而会成为日常管理中的一种枷锁和羁绊。
就拿上述故事来说,前四种分粥办法,或造成分粥不公平的结局,影响大家的积极性;或效率不高,在一件极简单的事情上浪费太多的精力;或给“掌勺者”以可乘之机,使其有以权谋私的机会。
管理的十个故事

告诉我们………
• 人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点, 才是真正的人才。
故事三:鹦鹉
•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 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 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 光鲜, 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 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 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 说八门语言? 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 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 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告诉我们………
• 二十一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 • 当更多的老虎来临时,我们有没有准备 好自己的跑鞋?
故事八:赶考
•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 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 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 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 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 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 家吧。 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 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 一听,心灰意冷,回店 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 “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 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 你这次一定 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 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 身的时候就要到了 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 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告诉我们………
•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 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 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 后的生活。 • 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 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
分粥故事管理学启示

分粥故事管理学启示
从《分粥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管理学上的启示。
下面从个人能力、团队合作和
管理思维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个人能力
在故事中,李三给了两个孩子不同的任务,小明要去打井,小华要去做饭。
孩子们都
很努力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最终李三由于认为小明的打井难度大,因此给了他更多的粥。
这告诉我们,在团队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能力,如果能发挥出来,就能更好地
完成任务。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感恩和赞赏,短板不一定是错,给予一些鼓励和肯定会更好。
二、团队合作
故事中,李三和两个孩子形成了一支小团队,合作共赢。
小明打井,小华做饭。
两个
任务相辅相成,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一个人的努力都不能够让结果最优化。
因此,在团
队中,要学会相互信任,相互协作,达成共同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三、管理思维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李三将粥分配得非常公平,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小明打井的难
度和付出。
这就告诉我们,管理者要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的实际情况
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出决策,取得最优化的结果。
管理者还需要学会给予鼓励和支持,
以提高个人的能力和团队的凝聚力。
管理故事

据说王永庆非常欣赏这位经理充满挑战精神“人定胜天“的意志理念和最高度敬业精神的回答,后来就优先提拔了他。
横向思维
有一家公司新搬入一幢摩天大楼,不久就遇到了一个难题。由于当初楼内安装的电梯过少,员工上下班时经常要等很长时间,为此怨声不断。
公司老总于是把各部门负责人召集到一起,请大家出谋划策解决电梯不足的问题。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提出了4种让电梯只在人多的楼层停。
规则高于一切。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
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他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拼命的扑打翅膀,就这样,他终于飞了起来!
制度决定行为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痛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分粥效应

17 分粥效应今天谁分粥从前,庙里有7个和尚,地位平等。
因为和尚也有人性中自私自利的一面,再加上没有标明刻度的称量用具,所以他们在分食一锅粥的时候出现了分多分少的问题。
于是,他们想通过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
大家尽其所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尝试实行不同的方法,经过多次磨合最终制定出了使每个成员都毫无怨言的制度。
和尚们制定制度的过程大致如下:1.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
但这个人老是为自己分的粥最多。
于是又换了一人,结果亦然。
2.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
这样看起来公平,可是结果却使每个人在一周中都有一天吃得饱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要挨饿。
3.大家公选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主持分粥。
开始这位品德正直的人还能公平,但不久后他便开始为自己和对自己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4.分别成立分粥委员会和分粥监督委员会,以制约主持分粥人的行为。
这样做,公平可以保障,但由于两个委员会经常意见不一致,发生争执。
等意见统一时,粥早就凉了。
5.每个人轮流主持分粥,但是主持人要最后一个领粥。
很奇怪,在这种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
因为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份量不相等,他必将享用那份最少的。
那么,哪一个才是好制度呢?当然是第5种分粥制度,因为它公平、有效,能方便快捷地实现分粥目的,解决吃饭问题;而且所分的粥,对每个人都没有差异。
⊙透过分粥故事,我们可以得出下面一些结论* 好的制度对团队来说至关重要,但也必须经历协商、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使制度达到公平、合理的必经之路。
*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处理,是治标不治本的管理方法。
* 绩效管理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优秀的制度。
* 并非有很高职务的人才有权力,当任何人被委派做任何事时,在一定程度他就获得了权力。
* 权力可以用来为自己,或与自己亲近的人谋取利益。
* 人心不古,管理不能仅依靠自律。
凭个人的自觉性和良心维护组织的公正,当他面临众多的机会和诱惑时,就很难做柳下惠了。
* 特权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不公,表面公平的分配特权,实际会造成对集体利益的共同损害。
七人分粥的管理道理

七人分粥的管理道理
七人分粥的故事是一个著名的管理寓言,其中蕴含了一些管理道理。
以下是一些与管理相关的道理可以从这个故事中总结出来:
1.公平与平等:管理者应该注重公平和平等的原则,确保资源的
合理分配。
在故事中,每个人都被分配了相同的粥份,这展示了公平和平等的管理原则。
2.激励与奖励:管理者应该激励员工,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认可。
在故事中,那些主动帮助他人的人得到了额外的奖励,这表明激励和奖励对于员工的积极表现和合作精神是重要的。
3.团队合作:故事中的七人需要相互合作才能成功分粥,这强调
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管理者应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4.问题解决与决策:故事中的情景需要管理者做出合理的决策,
以解决分配粥的问题。
管理者需要具备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能力,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最大化效益。
5.倾听与沟通:管理者应该倾听员工的意见和需求,并与他们进
行有效的沟通。
在故事中,管理者通过倾听和询问的方式了解了员工的意愿,从而做出了更好的决策。
6.适度的权力与控制:管理者需要行使适度的权力和控制,以确
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员工的秩序。
在故事中,管理者对员工的行为进行了适度的控制,以维持秩序和公平。
这些管理道理可以从七人分粥的故事中得到启示,帮助管理者更
好地理解和应用在实际的管理情境中。
它们强调了公平、团队合作、激励、问题解决和有效沟通等重要的管理原则。
管理学小故事:分粥制度

管理小故事:分粥制度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锅粥,量少,吃不饱。
于是,他们商量通过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喝粥问题。
最后,大家提出了多种分粥制度。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
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换了一个分粥人。
但是换来换去,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稠。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败。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
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
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要忍饥挨饿。
于是我们又可得到结论:绝对权力导致了腐败和资源浪费。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品德高尚的人主持分粥。
开始这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保持基本公平,但不久有些人为了多分得粥而千方百计讨好他,于是,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最终导致不公平。
这种方法也不可取,还得寻找新思路。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
这种方法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分粥的时候,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互相扯皮,分粥速度极慢,每次分配完毕,粥早就凉了。
方法五:每个人轮流值班分粥,但是同时规定,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拿粥。
结果,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几乎都是一样多。
因为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知道,如果碗里的粥量不同,那么,留给他的那碗肯定是最少的。
所以,他要尽可能做到每碗一样多。
同样的七个人,同样的活动,不同的分配制度和方法,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分粥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管理制度,会导致不同的管理结果。
同时也告诉我们,合理的管理制度要兼顾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且要让两者利益统一起来。
分粥的故事谈制度管理人

故事情节:
有7个人构成了一种小团队共同生活,其 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旳,没有什么凶险祸 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
他们想用非暴力旳方式,经过制定制度来 处理每天吃饭旳问题——要分一锅粥,但并没 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旳容器。
大家试验了不同旳措施,发挥了聪明才智 ,屡次博弈后形成日益完善旳制度。大致过 程如下:
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 中只有一天能吃饱而且有剩余,其他六天都 饥饿难挨。大家以为这种方式造成严重资源 挥霍。
措施三 :
大家选举一种信得过旳人主持分粥,开始 这位道德尚属上乘旳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 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旳人多分。经研 究决定:不能放任其堕落和风气败坏,所以 还得新找思绪。
措施一:
拟定一种人负责分粥事宜。不久大家发 觉,这个人为自己分旳粥最多,于是又换了 一种人,成果总是主持分粥旳人碗里旳粥最 多。
阿克顿勋爵作旳结论是:权利造成腐败 ,绝对权利造成绝对腐败。
措施二:
大家轮番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么等 于认可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旳权利,同步 予以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旳机会。
会后讨论
这个故事阐明什么?
一、让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人
思索: 哪些现象阐明我们旳团队是人
管人,而不是制度在管人?
二、团队长旳角色: 造钟而不是报时
思索: 哪些现象阐明团队长在报时? 哪些现象阐明团队长在造钟? 什么是钟?
三、团队长前线混战 造成战略失误
思索:
哪些现象阐明团队长在前线混战?
哪些现象阐明团队长在做教练?
团队长是否保持高度机敏,以应对 外界旳变化?
结论
好旳制度让坏人做好事 坏旳制度让好人做坏事
措施四 :
经开会研究,发觉一套新方案: 选举一种分粥委员会和一种监督委员会, 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因 为监督委员会常提出许多议案,分粥委员会又 据理力求,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流程管理分粥的故事

流程管理分粥的故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流程管理分粥的故事。
在遥远的古时候,有个村庄发生了一场严重的饥荒。
七人分粥的启示

七人分粥的启示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
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
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
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
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
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
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
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启示“七人分粥”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情境——有7个人组成的小团体,他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同时又是自私自利的。
他们想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在没有计量工具或有刻度的容器的状况下分食一锅粥。
那么,如何分食这一锅粥?多次博弈后这7个人的小团体形成了以下诸种规则,但是规则形成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连带产生一些问题。
规则一:指定一人负责分粥事宜,成为专业分粥人士。
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最好,于是又换一个人。
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这碗粥中体现得一览无余。
规则二:指定一个分粥人士和一名监督人士,起初比较公平,但到后来分粥人士与监督人士从权力制约走向“权力合作”,于是分粥人士与监督人士分的粥最多。
这种制度失败。
规则三:谁也信不过,干脆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
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
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人在一周中只有1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
绩效管理的五个小故事

绩效管理的五个小故事一、分粥:有7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分粥。
强权就会产生腐b,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L他,搞的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剩下的最后一碗。
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的平均。
此后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了。
(说明:同样是7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
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
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如果分配粥的人给自己多分配一些,这个公平是永远无法达到的)二、公平与不公平:小母鸡在谷场上扒着,直到扒出几粒麦子,她叫来邻居,说:“假如我们种下这些麦子,我们就有面包吃了。
谁来帮我种下它们?”牛说:我不种。
鸭说:我不种。
猪说:我不种。
鹅说:我也不种。
“那我种吧。
”这只小母鸡自己种下了麦子。
眼麦子长成了,小母鸡又问:“谁来帮我收麦子?”鸭说:我不收。
猪说: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牛说:那会有损我的资历。
鹅说:不做虽然饿一点,但也不至于饿死。
“那我自己做。
”小母鸡自己动手收麦子。
终于到了烤面包的时候,“谁帮我烤面包?”小母鸡问。
牛说:那得给我加班工资。
鸭说:那我还能享受最低生活补偿吗?鹅说:如果让我一个人帮忙,那太不公平。
猪说:我太忙,没时间。
“我仍要做。
”小母鸡说。
她做好五根面包并拿给她的邻居看,邻居们都要求分享劳动成果,他们说小母鸡之所以种出麦子,是因为地里找出了种子,这应该归大家所有,再说,土地也是大家的。
但小母鸡说:“不,我不能给你们,这是我自己种的。
管理与创新之分粥的故事

箱:
费用支付方式
❖ 购书时请将费用划拨至任何一个账户:
开户名称
余姚市健峰 管理技术培训学校
开户银行
中行余姚远东支行
账号
3597 5833 1549
上海浦发银行宁波分行余姚支行 9406 0155 2600 0042 9
2012健峰粉丝团精彩互动电子报主題
分粥的故事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 三人的分 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 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 全是凉的。
分粥的故事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 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 完后拿剩下的最后 一碗。为了 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 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 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 ,日子越过越好。
管理智慧
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 建立一个象“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合理的游戏规则 ,让每个员工按照游戏规则自我管理。
游戏规则要兼顾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且要让个人 利益 与公司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责任、权利和利益是管 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
管理智慧
缺乏责任,公司就会产生腐败,进而衰退;缺乏权利 ,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 缺乏利益,员工就会积极 性下降,消极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责、权、利”的平台 搭建好,员工才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书籍推荐
《看漫画学管理》 内容摘要
本书由健峰叶董事长与王德雄老师共 同编著,整合了作者20多年辅导工厂 的经验与心得,针对基层员工的普遍 特征,这本书借用生活化、故事化、 漫画的方式,将管理方法浓缩成漫画 ,最重要的是能提高读者对管理的兴 趣,共分43篇,漫画51幅,都是一些 非常实用的管理技巧及概念,浅显易 懂,尤其适合基层干部及员工阅读。
管理类小故事 分粥的故事

分粥的故事分粥的故事,令人回味无穷。
故事说,有7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食一锅粥,因人多粥少,争先恐后,秩序混乱,还互相埋怨,心存芥蒂。
于是,他们想办法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怎样公平合理地分食一锅粥.他们试验了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指定一个人分粥,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第二种方法,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几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第三种方法,推选出一个人来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没多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第四种方法,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机制,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等互相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大家也很不满意;第五种方法,轮流分粥,而分粥的人要等到其他人都挑完后才能取剩下的最后一碗.令人惊奇的是,采用此办法后,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几乎一样多,即便偶有不均,各人也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分粥,本来是一项简单的小事。
但是,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分粥关系到7个人的切身利益,对管理者来说,又是一项大事.分粥的故事给今天的科研管理带来诸多启示:启示之一,就是要构建一个科学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中,最基本的是决策层和执行层。
故事中,分粥者是谋划决策者,取粥者是执行者。
把分粥与取粥分开,就是将职责与权利分离。
这样才能让谋划者尽心谋划,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降低决策风险;让执行者全力执行,将决策落到实处;用通俗的话说,叫“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启示之二,就是要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分粥者是“指定”、“轮流”,还是“推选",对分好的粥是分者“先取"还是“后取",是管理方法问题,也是管理机制问题。
管理机制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管理效率.分粥的5种方法中,显然是“轮流分粥、分者后取”的机制最为合理,因而效果也最好。
管理故事)

1、七个和尚分粥的故事从前,山上的寺庙有七个和尚,他们每天分食一大桶粥,可是每天可以分食的粥都不够。
为了兼顾公平,使每个和尚都基本能吃饱,和尚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分粥的难题。
一开始,他们拟定由一个小和尚负责分粥事宜。
但大家很快就发现,除了小和尚每天都能吃饱,其他人总是要饿肚子,因为小和尚总是自己先吃饱再给别人分剩下的粥。
于是,在大家的倡议下又换了一个小和尚,但这次却变成只有小和尚和主持人碗里的粥是最多最好的,其他人五个人能够分得的粥就更少了。
饿得受不了的和尚们提议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天轮一个。
这样,一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其余六天都是肚皮打鼓。
大家对这种状况不满意,于是又提议推选一个公认道德高尚的长者出来分粥。
开始这位德高望重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挖空心思讨好他的人多分,使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这种状态维持了没多长时间,和尚们就觉得不能够再持续下去了,他们决定分别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和四人的监督委员会,这样公平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屡屡据理力争,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2、猫头鹰背着行李,急匆匆地飞着,斑鸠见了它,就问:“你要去哪里?大包小包的。
”“我要搬到东方去住。
”“住的好好的。
干吗要搬走呀?”“唉!”猫头鹰说:“这里的人嫌我的叫声太难听,小孩们还因此用弹弓打我。
”斑鸠说:“你的叫声确实不好听,除非你能改变叫声不然的话,就算你到了东方,那里的人也会讨厌你的。
”3、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纹丝不动。
经过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
原来,条例遵循的是用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当时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大炮发射后因后坐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
领导分粥-小故事大道理,哲理小故事,企业管理哲理小故事

领导分粥-小故事大道理,哲理小故事,企业管理哲理
小故事
领导分粥-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
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
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
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
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1 / 1。
也说分粥故事的制度启示

也说分粥故事的制度启示很多讲制度的人或专家,都喜欢用分粥的故事来说制度的力量。
我也是个制度建设者、倡导者和半个研究者,随个流,也说说分粥故事的制度启示。
一、分粥故事(一)故事来源综合网络和书籍上的信息,分粥故事大致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外国的,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哲学家罗尔斯的《正义论》,一是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1834-1902)讲述的。
从两人的生卒年代看,应该是阿克顿讲述在先,后为罗尔斯引用,有文献也是这么说的。
但阿克顿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讲的或在哪本书哪个章节讲的,无从查证;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中也没有查到这个故事。
现在,网上流传的很多管理故事或所谓的“名言”都找不到其出处,与严谨的论文期刊相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
百度百科对罗尔斯介绍如下:约翰·罗尔斯(1921年2月21日-2002年11月24日),美国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教授,写过《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万民法》等名著,是20世纪英语世界最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之一。
1951年发表《用于伦理学的一种决定程式的纲要》。
此后他专注于社会正义问题,并潜心构筑一种理性性质的正义理论,陆续发表了《作为公正的正义》(1958)、《宪法的自由和正义的观念》(1963)、《正义感》(1963)、《非暴力反抗的辩护》(1966)、《分配的正义》(1967)、《分配的正义:一些补充》(1968)等文。
在此期间,罗尔斯着手撰写《正义论》一书,前后三易其稿,终成20世纪下半叶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于1971年正式出版发行,旋即在学术界产生巨大反响。
由于第一版的《正义论》封面为绿色,当时一些哈佛的学子以“绿魔”来形容这本书的影响力。
据后来的统计数据显示,自1971年,全球共有约5000余部论著专门对其研究讨论。
除此以外,罗尔斯的著作还包括《政治自由主义》(1993)、《万民法》(1998)、《道德哲学讲演录》(2000)、《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2001)等。
管理方法与艺术案例分析———分粥的故事(范文大全)

管理方法与艺术案例分析———分粥的故事(范文大全)第一篇:管理方法与艺术案例分析———分粥的故事管理方法与艺术案例分析———分粥的故事13秋法本张俊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
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像“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合理的游戏规则,让每个员工按照游戏规则自我管理。
游戏规则要兼顾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且要让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统一起来。
责任、权利和利益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
缺乏责任,公司就会产生腐败,进而衰退;缺乏权利,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缺乏利益,员工就会积极性下降,消极怠工。
只有管理者把“责、权、利”的平台搭建好,员工才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大家试验了不同的方法,发挥了聪明才智,多次博弈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
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制度一: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
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
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
阿克顿的结论是: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
制度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为自己分粥的权利,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粥的机会。
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的饱而且有剩余,其余六天都饥饿难挨。
大家认为这种办法造成了资源浪费。
制度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
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不久他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
不能放任其堕落和风气败坏,还得寻找新思路。
制度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
公平基本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各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可见,如果制度效率不高,就要吃凉粥,就要影响当初制定制度时所想达到的那个目的。
制度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
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
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七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用那份最少的。
管理故事:煮粥

管理故事:煮粥
管理故事:煮粥孔子的学生煮粥时,发现有脏东西掉进了锅里。
他连忙用勺子把它捞起来,正准备倒掉时,忽然想到,粮食来之不易。
于是就把它吃了。
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吃,便批评了他。
后来,煮粥的学生找机会向孔子解释了事情的原委,孔子才恍然大悟。
点评:
亲眼所见也可能不是事实的真相,那么对道听途说的东西,我们更没有理由去轻信。
所以,面对传闻谣言或未经证实的事情,管理者应该明辨是非,切莫武断地下结论、作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粥的故事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 三人的分 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 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 全是凉的。
分粥的故事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 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 完后拿剩下的最后 一碗。为了 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 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 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 ,日子越过越好。
❖ 理财新知
❖ 名家语录
❖ 欢乐开怀
❖ 趣味生活
每
周
❖ 时尚美食 发至您邮箱
❖ 休闲旅游
❖ 培训剪影
❖ 行走职场
❖ 管理与创新
❖ 好书共享
断 不
内容 期期精采
订阅精彩互动电子报
❖ 订阅方式: ❖ 发送姓名、单位名称、部门、职务、邮箱、
手机至邮箱 ,注明“订阅精彩互动电子报”即 可”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 建立一个象“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合理的游戏规则 ,让每个员工按照游戏规则自我管理。
游戏规则要兼顾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且要让个人 利益 与公司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责任、权利和利益是管 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
管理智慧
缺乏责任,公司就会产生腐败,进而衰退;缺乏权利 ,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 缺乏利益,员工就会积极 性下降,消极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责、权、利”的平台 搭建好,员工才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管理与创新之分粥的故 事
2020年4月19日星期日
分粥的故事
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 一桶粥,显然粥每天都不够。一 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 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 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 分粥的 那一天。
分粥的故事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 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 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 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 乌烟障气。
书籍推荐
《看漫画学管理》 内容摘要
本书由健峰叶董事长与王德雄老师共 同编著,整合了作者20多年辅导工厂 的经验与心得,针对基层员工的普遍 特征,这本书借用生活化、故事化、 漫画的方式,将管理方法浓缩成漫画 ,最重要的是能提高读者对管理的兴 趣,共分43篇,漫画51幅,都是一些 非常实用的管理技巧及概念,浅显易 懂,尤其适合基层干部及员工阅读。
(30元/本) 购书即送精美环保袋一个! 需订购可发送您姓名、联系方式至邮
箱:
费用支付方式
❖ 购书时请将费用划拨至任何一个账户:
开户名称
余姚市健峰 管理技术培训学校
开户银行
中行余姚远东支行
账号
3597 5833 1549
上海浦发银行宁波分行余姚支行 9406 0155 2600 0042 9
2012健峰粉丝团精彩互动电子报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