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出师表 诸葛亮
初三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课件新人教版
诸葛亮故事汇萃
三顾茅庐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借东风 三气周瑜 七擒孟获 空城计 挥泪斩马谡
•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
• 两朝开济老臣心。
•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 • 千载谁堪伯仲间。
•学习目 •1.理清作者的写标作思路,把握文
章结构特点。
•2.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 一体的写法。
• 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
• 崩殂( •c)ú 疲弊( )•b • 陛下( •b)ì 恢弘( •)hì óng
• 妄自菲( •f)ěi 薄( •)b • 以塞( •sè) 驽钝( ó )•nú
• 陟( •z)hì罚臧( •z)ā否n ( )•pǐ • 裨( •b)ì 补阙( g•q)u漏ē
•郭攸(•yō)之 费祎( )•yī •行(•háun)阵和睦 •长(•gzhǎ)ng史 猥( )•w自ěi •夙(•sù)夜忧叹 •攘(•rǎn)g除
• 是否( )•fǒu
• ⒌遗 以遗陛下( •)wèi
•
遗失( )•yí
• 虚词
•以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 •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介词,因 • 以光先帝遗德。•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 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表结果,以致。 • 受命以来。•连词,表时间,以。
•阅读预习提示,思考:
•以彰其咎(•jiù) 咨诹( •z)ōu
•以遗陛下(•wè)i
•斟(•zhē)n酌( •zh)u损益 ó
• ㈠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
• ⒈薄 妄自菲薄( •)bó
•
薄纸( •bá)o
• ⒉塞 以塞忠谏之路( •)sè
•
堵塞( sè)
• ⒊行 行阵( •h)áng
【注释.】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出师表》诸葛亮--原文及其注释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ú)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出师表》诸葛亮原文及其注释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
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ú)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
初中语文文言文诸葛亮《出师表》原文和译文
诸葛亮《出师表》原文和译文原文: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
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译文:臣诸葛亮上言: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24《出师表》练习 诸葛亮(九上文言文复习指南)
24《出师表》-----诸葛亮(九上文言文复习指南)一、原文及译文二、文学常识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
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三、语音四、通假字1、必得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疏漏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选拔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整数后的零头五、古今异义词1、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指品质低劣、下流。
2、由是感激感激:感动振奋。
今意指激动感谢。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心遗憾。
今指十分憎恨。
4、诚宜开张圣听开张:扩大。
今指商店开始营业。
六、词类活用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时,时期(时候,时刻)。
2、恢弘志士之气恢弘:这里指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
3、猥自枉屈猥这里指:降低身份4、此皆良实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
5、庶竭驽钝驽(劣马)钝(刀锋不锋利)比喻才能平庸,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七、一词多义1、遗(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给予)(2)深追先帝遗(yí)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2、效(1)恐托付不效。
(成效)。
(2)不效(效果)则治臣之罪八、重点解释1、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2、当奖帅三军(激励)3、臣本布衣:平民。
4、躬耕于南阳躬:亲自。
5、后值倾覆值:遇,遇到。
(恰逢,适逢,碰到) 倾覆:兵败。
6、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7、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发扬扩大。
8、引喻失义义:适当,恰当。
9、宫中府中宫中:皇宫中。
府中:朝廷中。
10、陟(奖)罚(惩罚)臧(善)否(恶)。
11、论其刑赏刑:罚。
1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给予。
14、夙夜忧叹夙夜:早晚。
14、庶竭驽钝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15、攘除奸凶攘除:排除、铲除。
16、以彰其咎彰:表明。
17、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慢:怠慢、疏忽。
18、以咨诹善道咨诹:询问19、察纳雅言雅言:正言2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治。
九、特殊句式1、躬耕/于南阳2、先帝/创业末半/而中道崩殂。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出师表》知识讲解
《出师表》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年轻时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才请他出山。
他极力辅佐刘备坚持联吴抗曹的外交政策,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建兴元年(223)刘备死于白帝城,临终把幼主刘禅和兴复汉室的大事托付给诸葛亮。
诸葛亮为报先帝的知遇之恩,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建兴十二年(234),因积劳成疾,病故于北伐进军途中。
著作有《诸葛亮集》。
诸葛亮辅佐刘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蜀国建立后两年(223),刘备病逝,刘禅继位,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
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
他当时感到刘禅懦弱,恐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
这就是《出师表》,这篇文章是上表陈说意见,提出政治主张,所以全文以议论为主。
文中还记叙了自己以身报国的经历。
知识积累重点实词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事言情的一种文体。
2.崩殂.(cú):死。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3.今:现在。
4.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
5.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孙权,刘备,曹操三大势力)。
6.秋:时。
7.忘身:舍身忘死。
8.追:追念。
9.殊遇:优待,厚遇。
10.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开张,扩大。
11.光:发扬光大。
12.遗德:留下的美德。
13.恢弘:发扬扩大,用作动词,也做“恢宏”。
恢,大。
弘,大、宽。
14.妄自菲薄:随便看轻自己。
妄,随便,胡乱。
菲薄,小看,轻视。
15.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引,称引。
喻,譬喻。
义,适宜、恰当。
16.宫:指皇宫。
17.府:指朝廷。
18.陟.(zhì)罚臧否.(pǐ),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有所不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ppt课件
诸 葛 亮
作者简介
诸葛亮, 字孔明.人称 卧龙先生.三 国时期著名的 军事家、政治 家。
诸葛亮年谱
15岁:诸葛亮和弟妹移居隆中。 27岁: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 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旋即出山辅 助刘备。 28岁: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 战获胜。 41岁: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 43岁: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刘禅封诸葛亮 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本文是上表陈说意见,提出政治主 张,所以全文以议论为主。又因诸葛亮 对刘备有知遇之恩,要报恩于刘禅,他 真诚地辅佐刘禅,希望刘禅能够支持自 己,共同完成刘备生前没有完成的事业。 所以文中又兼叙了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 在议论和叙述中,流露着忠于蜀国、忠 于刘备父子的真情实感。
中考文言文考点
1、能正确诵读文中的句子 2、能正确理解字词的意思
1岁: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
45岁: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46岁: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 47岁: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 进行北伐。 48岁: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49岁: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 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50岁:诸葛亮再次北伐。 54岁: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把握句中停顿,应注意:
1.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不能拆开读(连读)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2.不是一个词或一个短语的不能连读(读断)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诵读全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 /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 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 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 劣得所。
2019-2020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文言文:《出师表》知识梳理
《出师表》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
课文节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二、文体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古代一种向帝王上书言事的文体,即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内容大多是陈述自己的愿望,请求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用议论、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三、背景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
其时蜀汉已从猇(xiāo)亭(今湖北宜昌)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
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四、内容概括《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
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写作思路如下:分析形势――提出三条建议―――叙经历感帝恩――出师目标―――归结责任第一部分(1-5)分析形式,指明危机,提出建议第二部分(6)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表达"受恩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7)明确各方面责任,表明决心五、字音字形崩殂( cú ) 疲弊( (bì ) 恢弘(hóng) 陟( zhì )罚臧否( pǐ ) 驽钝( nú dùn ) 以遗(wèi )陛( bì )下妄自菲( fěi )薄裨( bì )补阙( quē)漏猥( wěi )自枉屈夙(sù )夜忧叹行( háng )阵和睦咨( zī )诹( zōu ) 以彰( zhāng )其咎( jiù )六、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中道崩殂(死。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出师表》知识梳理与阅读题
出师表诸葛亮原文呈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作家与作品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九年级语文:诸葛亮《前出师表》《后出师表》书籍阅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九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诸葛亮《前出师表》《后出师表》书籍阅读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诸葛亮《前出师表》书籍阅读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人教版九年级前出师表的原文
人教版九年级前出师表的原文人教版九年级前出师表的原文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
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人教版九年级前出师表的翻译臣诸葛亮上言: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初中语文文言文诸葛亮《出师表》原文和译文
诸葛亮《出师表》原文和译文原文: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
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译文:臣诸葛亮上言: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出师表》文言文知识梳理
《出师表》文言文知识梳理一、背景常识。
1.《出师表》作为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一篇表文,情真意切,感动过无数读者。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
诸葛亮,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字孔明,东汉末年,隐居隆中,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
二、字词。
1.生字识记。
疲弊(bì) 陛(bì)下恢弘(hóng) 驽钝(núdùn)裨(bì)补阙quē)漏行(háng)阵和睦夙(sù)夜忧叹崩殂(cú)妄自菲(fěi)薄陟(zhì)罚臧否(pǐ)以彰其咎(jiù)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挑选③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3.一词多义。
①效:a重任: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b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②道:a路途:中道崩殂b方法:咨诹善道③所以:a. ……的原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b用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④于:a.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b给:欲报之于陛下也c.对: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⑤以:a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以致:以伤先帝之明c把: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因为:先帝不以臣卑鄙e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4.古今异义。
①卑鄙:a.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b.今义:品质低下、恶劣②痛恨:a.古义:痛心遗憾,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今义:深切地憎恨③开张:a.古义:扩大,例句:诚宜开张圣听b.今义: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一天第一次成交5.词类活用。
①良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例句:此皆良实②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例句:有所广益③亲、远:亲近,疏远,例句:亲贤臣,远小人④奸凶:奸邪凶恶之徒,课文指曹魏集团,例句:攘除奸凶⑤恢弘:扩大,例句:恢弘志士之气三、重点语句解析。
九年级出师表翻译及原文
九年级出师表翻译及原文《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九年级《出师表》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者,远小人,此先汉所以盛;各位小人,远非贤臣,从此汉朝如此萧条。
先帝在的时候,我每次和大臣说起这件事,总会叹息,痛恨于欢和凌。
石忠,尚书,常侍,参军。
我知道我是振良死祭的大臣。
希望陛下亲自信以为真,汉朝昌盛,我可以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始皇帝知道我谨小慎微,就在我快要崩溃的时候派大臣去参加一个大活动。
自从被任命后,我一直夜叹,怕嘱托不灵,以伤先帝之识。
所以,五月我过泸沽河,一片荒芜。
如今南方已定,甲胄充足。
三军授之,北方定中原,气焰尽灭,汉奸尽除,汉室复兴,仍在故都。
这位大臣因此忠于陛下和始皇帝。
至于盈亏的考虑,如果你守信,你会愿意这么做的。
愿陛下将起死回生之效托付大臣,若不奏效,则严惩大臣,告先帝之灵。
诸葛亮《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诸葛亮《出师表》原文及翻译《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写的一篇奏章,它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献之一,成为了一种政治记载的典范。
这篇文献之所以如此重要,不仅因为它记录了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事件,更因为它展示了一位杰出政治家的爱国情怀、才华横溢、治国能力和先见之明。
本篇文章将介绍《出师表》的原文及翻译,并对其价值进行分析。
【《出师表》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议,以误国家大事。
今天下者,以夷狄之卒无以专国内之兵,而故敌之国内应,不可不察也。
若据寇准、王雒之辈,则虽有十倍之势,犹恐不敌,危之也。
今若不图大事,尽陈功臣之力,则倾覆自为笑柄者也。
内外之忧,困于应付之难,而蜀之储德,不一而足。
然后兵精将勇,未与相应,而强寇环堵,内外难困,众寡势殊,同欲战者,则以勇一分,以智十倍,故不战而举国皆惧;战而不胜,则流血而虚名;虚名而无实则不可复得也。
侍东平青州,北操巩留,此两处,兵家之要地也。
当便图之。
胜则据制于中原,割据寰宇;败则越白水,退治自可,何必致死乎!总结国之形势,应以请命。
今当以老成持重,处士之道,以塞忠谏之路。
【《出师表》翻译】我的国君在创业未几年就不幸去世,如今天下三分,益州也日益衰败。
这是正处在市井上的存亡之秋。
然而内守之臣仍然负责守卫国宅,外交之士一心为国奔走,皆是来源于对我国君的感恩之情,欲向陛下递交君父的保障,恢复爱国诚意,请圣上设置正式的听取机会,来表扬和传承国君逸志,展现高贵的士气,千万不可不谨慎实行,避免妄谈,愚弄国家重事。
如今天下惟夷狄侵略外围,而我们不能专门关注内领土防卫。
再加上被我们打败的国家内部有应战之势,这个结果更值得我们注意。
如果我们按照寇准,王雒等人进行安排,则就算我们能将兵力增加十倍,还是难以对抗,这是非常危险的。
出师表诸葛亮
1.這篇是諸葛亮出師北伐前寫給後劉禪的奏章。
2.出師:指率領軍隊出征。
3.表:又稱「疏」、「奏疏」、「奏議」,是臣子向國君陳述意見時所用的一種文體。
4.表的用途:是用來陳情的,主要是陳述衷情;此外,如舉薦、謝恩、祝賀,也可用表這種文體。
1.因為北伐是國家大事,關乎蜀漢興亡,故必須向後主交代此行的目的。
2.他身為丞相,出師北伐前,須對朝中事情,作出妥善安排。
3.由於後主年紀尚輕,少不更事,寵信小人,諸葛亮恐怕在北伐期間,朝事受他們把弄,於是上表後主,對他加以叮囑和規勸,以解除北伐後顧之憂。
內容分析:1.不利因素:i.劉備未完成大業便逝世,國家失去了英明的領袖來帶領。
( ) ii.當時魏、蜀、吳三國鼎立,蜀漢在地理環境上只佔有益州,三國之中蜀的勢力最弱。
( ) iii.國家經過了連年征戰已是民困力弱。
( )因此諸葛亮總結蜀國當前的形勢:( )。
2.有利因素:i.朝廷內各大臣為報先帝恩德都盡忠國事,毫不鬆懈;( )ii.朝廷外的將士亦因先帝恩德而捨生忘死,保衛國土。
( )1.____________ :諸葛亮勸諫後主應該多方面聽取臣子的意見,發揚先帝遺德,激勵士氣。
另一方面,他又提醒後主身為君主不應該看輕自己,不要說一些違反義理的話,以致阻塞臣子的進諫,反之應向群臣諮詢意見。
2.____________ :諸葛亮提醒後主對宮中,府中的臣子應該一視同仁,賞罰分明;任何大臣如有違犯法紀或盡忠行事的,應交給有關部門按照實情察辦,論刑定賞,秉公行事,不可偏私。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以前漢因( )所以興隆起來,以後漢因( )所以傾頹敗亡的歷史事實,勸勉後主要親近賢臣,遠離小人,不要重蹈( )、( )二帝亡國的覆轍。
甲、自述身世:1.個人出身:他本是平民,在南陽務農為生,原來的志向但求在亂世中平淡過活,根本無意於功名。
出山原因:因劉備三顧草廬,紆尊降貴來力邀自己出山相助,因感激先帝的盛意而出山。
九上23、出师表分解
( 开广 张开 圣言 听路
)
危急存亡
追殊遇 报陛下
先帝崩殂 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不懈于内
忘身于外
不利 有利
诚宜…… 不宜……
(正反)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
副词,都 是 奖赏 善恶
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
动词,做
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
罚
显示 公正严明 治
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
亲近
疏远
……的原因
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
崩溃、衰败
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
痛心遗憾
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
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
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振兴
亲近贤良的忠臣,疏远奸佞的小人,这是西 汉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 东汉衰败的原因啊。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 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不对桓帝、灵帝昏 庸误国表示慨叹和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 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可靠、能够以 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 们,那么汉朝的振兴,就可以计算着日期来 等待了。
第一部分(1-5): 分___析__天__下___形__式__,___提__出__建___议__。__ 寓情于议 第二部分(6-7) : 追__忆___往__事__,___陈__述__理___由__。__ 寓情于叙 第三部分(8-9) : 分__清___责__任__,___表__明__决___心__。__ 抒发感情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此”指: ①_五__月__渡__泸__,__平__定__中__原____,② __北__定__中__原__,__兴__复__汉__室__。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则治臣之罪,任务 成效
九年级上古诗词理解性默写整理
九年级(上)古诗理解背诵1《出师表》①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②"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文中的两句“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一致。
③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④写出先汉兴隆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⑤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⑥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⑦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出师表》中作者为刘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应该广开言路,其原句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2《望江南》:1 词中写思妇晚妆初罢即登楼望江,等待征人归来的词句是: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2 词中通过眼前中所见,烘托出一种空旷无聊、怅然若失之感的词句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3 词中表现思妇看到与丈夫昔日分手之处,愈觉神伤的词句是肠断白蘋洲。
4 词中与柳永的“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这句话意境相似的词句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5 1.《望江南》中与《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近的诗句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3《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1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矛盾心理)的诗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 词中以南归大雁去而不留反衬边地荒凉的词句是衡阳雁去无留意。
3 词中通过渲染战时的肃杀气氛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的词句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 词中道出将士彻夜无眠的感伤之情的词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是长烟落日孤城闭6《渔家傲秋思》核心部分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形象具体结合原文
《出师表》中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是: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忠义形象。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目的是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
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
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上半部分,分析当时不容懈怠的政治形势,阐述开张圣听、内外同法、亲信贤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希望后主励精图治,迅速改变龟缩于西南一隅的被动局面;下半部分,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缅怀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表明此次北伐务求成功的雄心壮志。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
蜀汉建兴元年(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
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建兴五年(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
由于此文是奏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
由于诸葛亮要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因而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许国的经过。
又由于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无限忠诚,披肝沥胆相待,因而言词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
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
具体地说,前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部分重在动之以情。
总的是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
全篇文字从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辟,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师表诸葛亮——背颂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官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韦、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一、译文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
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
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无道理的话,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
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实、情志意念忠贞纯正的人,因而先帝才选留下来辅佐陛下。
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去施行。
这样一定能够补正疏失,增益实效。
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了解通晓军事,当年试用,先帝曾加以称赞,说他能干,因而经众人评议荐举任命为中部督。
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军伍团结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憾恨的。
侍中郭攸之、费,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
坦直,能以死报国的节义臣子,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则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先帝不介意我的卑贱,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
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
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只恐怕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
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
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兵器充足,应当鼓励和统率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消灭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至于掂量利弊得失,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董允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并取得成效,如果不取得成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上告先帝的神灵。
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言论,那就责备郭攸之、费、董允等人的怠慢,公布他们的罪责。
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从善的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话。
二、课文分析:
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具体地说,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第三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三、主题主旨: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刘褝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明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情感和“北伐中原”的决心。
四、词语解释
1、崩.殂死(皇帝)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实在;时
3、盖.追先帝殊遇
..原来是;优待,厚遇4、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5、恢弘
..善恶
..志士之气发扬扩大6、陟罚臧否
7、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示;治8、是以
..先帝简拔因此
9、以遗.陛下给予10、悉.以咨.之都;询问
11、亲.贤臣,远.小人亲近;疏远12、痛恨
..于桓灵也痛心遗憾
13、躬.耕亲自14、猥.自枉屈降低身份
15、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16、由是感激
..感动,激动
17、遂许
..先帝于是;答应18、二十有.一年“有”通“又”,表余数
19、夙夜
..忧叹早晚20、恐托付不效.实现
21、深入不毛
..比喻才能平庸
..不长草(的地方)22、庶竭驽钝
23、托臣以以讨贼兴复之效.重任24、以彰.其咎.表明,显扬;过失
25、咨.诹善道询问26、临表涕零
..流下眼泪
五、句子翻译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家会有司论其刑赏。
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忠心耿耿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
4、必能使行和睦,优劣得所。
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6、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因此我很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
7、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陛下也应自行谋划,以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
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因此临死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了。
9.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六、关键问题
1、本文中诸葛亮主要向刘备提出了哪三条建议?其中核心的一条是什么?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其中“亲贤远小”是三条建议中的核心。
2、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3. 请从课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4. 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报先帝、忠陛下。
5. 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为了汉室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