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师用书

合集下载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一、教材简介:《物理(八年级上)》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共分为五个章节,涵盖了光学、声学等知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基本概念,提高物理思维能力,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意识到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并了解其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2. 培养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掌握常用实验仪器操作方法;3. 增强学生的物理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讲授、演示、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2. 实践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 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

四、教学内容:1. 光是什么?-介绍光线的本质和特性,光线的传播规律,光的反射等内容;2. 看得见的颜色-介绍颜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色光合成等内容;3. 管乐器发声的原理-介绍声音的传播规律和产生机制,声音传播的特点和效应等内容;4. 环保新时尚-介绍新能源及其应用,可再生能源的优点和限制等内容;5. 科学家的足迹-介绍我国古代物理学家的贡献,探讨科学家研究物理的意义和价值等内容。

五、教学重点:1. 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掌握光的成像规律;2. 理解声音的传播规律和产生机制,掌握声音的功率和强度计算;3. 了解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学会使用计算器计算电能、电功率;4. 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5. 学会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加强学习方法的培养。

六、教学建议:1. 积极落实信息技术与物理教育的融合,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2. 引导学生注重学科知识的实践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实验操作的技能;3. 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七、总结:教学物理需要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机械运动学习目标: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掌握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状态的判断。

教学内容:介绍机械运动的概念,解释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探讨参照物的选择对运动状态判断的影响。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状态的判断。

1.2 直线运动学习目标:掌握直线运动的类型和特点,理解速度的概念。

教学内容:介绍直线运动的类型(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解释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直线运动的特点,通过计算练习,让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

第二章:测量长度和时间2.1 长度测量学习目标:掌握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和方法,提高测量精度。

教学内容:介绍尺子和卷尺的使用方法,学习测量直线和曲线长度的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习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

2.2 时间测量学习目标:理解时间单位,学会使用停表和秒表。

教学内容:介绍时间单位(秒、分钟、小时等),学习使用停表和秒表进行时间测量的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的概念。

第三章:速度和平均速度3.1 速度学习目标: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介绍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释速度的单位(米/秒、千米/小时等)。

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速度的变化,通过计算练习,让学生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

3.2 平均速度学习目标: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学会计算平均速度。

教学内容:介绍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释平均速度与总路程和总时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通过计算练习,让学生学会计算平均速度。

第四章:力和运动4.1 力学习目标: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介绍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释力的单位(牛顿、千克力等)。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本书为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对教材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大纲本教材包含以下五个模块:运动规律、力和压力、电磁现象、光学和热学。

其中,运动规律模块主要介绍物体在运动中的基本规律,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万有引力等;力和压力模块主要介绍力学基本原理,如牛顿定律等;电磁现象模块主要介绍电荷、电流、电磁感应等基本概念;光学模块主要介绍光的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基本现象;热学模块主要介绍热量、温度、热传导、热膨胀等基本概念。

教学大纲中,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 强调物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加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2. 深入挖掘学生的天然好奇心,让学生感到物理学乃至整个科学的神秘、迷人和有趣。

3. 鼓励学生多方面探索,了解不同领域的物理学知识,帮助学生在未来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时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二、教学方法1. 抓住物理知识的主线和脉络,通过精讲理论、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

2. 加强实验教学,注意实验环节的重要性,通过亲身体验和操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

3.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提倡尝试和创新。

4. 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模拟实验等,充分结合物理学的图像、符号、数学模型和实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5. 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总结经验、方法、不断优化研究计划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运动规律模块本模块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万有引力等内容,这些知识点都是学生初学物理时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引入生动的案例等方式让学生轻松掌握这些知识点。

针对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知识点,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自己设计模拟实验,比如可以控制滑板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通过观察滑板的位置-时间图和速度-时间图,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性。

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目录关于《探索物理》《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实验本)·物理》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5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供实验地区从2001年9月开始试用。

因为它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因此我们又给这本书取了一个名字:《探索物理》。

一、《课程标准》简介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标准》研制组以过去多年的研究为基础,与教育专家及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研制组进行了反复的研讨,经过一年半的紧张工作,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这个标准继承了建国以来物理教育改革的成果,借鉴了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文化背景的许多国家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是我国中学物理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标准》的主要特点和执行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1、突破学科本位的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我们过去考虑物理课程时,往往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首先想到物理学中有哪些内容,想到物理学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也就是想到哪些知识是所谓的主干知识、哪些知识是初中学生应该学习的、哪些能力是应该训练的……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设计我们的物理课程。

《标准》考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问题的出发点与此不同,它不以物理学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首先考虑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有些在物理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知识,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可能并不强调;有些并不属于物理学的内容,在课程中却又安排在十分显眼的地位;有些在物理学中通常认为很重要的能力,例如演绎的能力,《标准》并不强调。

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标准》是以物理学的内容作为素材,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而不是向学生全面地介绍物理学。

《标准》非常强调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

它在“课程目标”中有一节专门给出了这方面的详细而具体的要求,例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师用书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师用书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师用书1. 课程简介八年级物理上册是中国教育部制定的中学物理教育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涵盖力学、光学、声学和热学等基础物理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观察分析和实验探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目标本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3. 教学内容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共分为七个单元,包括:•单元一: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单元二:力和运动•单元三:压强和浮力•单元四: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单元五: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单元六: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单元七:人的声音和声音的传播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有详细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内容结合具体的实例和案例,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实验演示和实践操作。

4.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前导知识激活:通过提问、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重温和复习前面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示范引导:通过教师的演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观察分析能力。

•概念引入:通过生动形象的图表、案例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建立物理思维模式,促进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探索和思考。

•自主学习: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外独立阅读和实践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性质解释:通过有趣的示意图、实例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认知能力。

5.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旨在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含配套光盘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含配套光盘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含配套光盘教学用书信息:教学用书名称:初中物理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人教版配套光盘:含配套光盘导言: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而教学用书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能够为教师提供全面、系统的教学内容和资源。

其中,《初中物理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作为人教版物理教材的配套教学用书,准确满足了教学的需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全面的教学资源。

一、教学用书内容概述《初中物理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是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物理教学用书,主要适用于八年级学生。

该教材分为7个单元,内容涵盖光、声、电等物理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非常详细,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实验操作的指导以及例题的讲解和习题的提供,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并亲身体验实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印象。

1. 系统性强:教材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编排,内容连接紧密,逐步推进,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物理知识框架。

2. 知识详尽:教材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点都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概念、实验、习题等,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物理知识。

3. 生动易懂:教材在讲解物理理论的同时,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例,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实践操作:教材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操作指导,还配备了光盘,里面包含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实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学习。

5. 综合评价:每个单元末尾都设置了综合评价,通过大题和综合题,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应用能力。

三、配套光盘使用1. 多媒体资源:光盘内包含了与教材内容相符的多媒体资源,包括PPT讲解、动画演示、实验视频等,可以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2. 实验操作:光盘中的实验视频可以帮助学生观看实验演示,对实验的步骤和操作进行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纯word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纯word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纯word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物理的认知水平。

2.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物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电路基本概念第二单元:电流的基本规律第三单元:电路中的电阻和测量第四单元:串、并联电路第五单元: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第六单元:物理光学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物理规律。

2.导入法: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和实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并从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4.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探究问题、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如电流、电压和电阻等。

2.了解电源、导线、开关等电路元件的作用和特点。

3.掌握串、并联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了解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

教学难点:1.掌握电路中的复杂问题解决方法,如解电路的电流、电势差、电阻等。

2.了解电路元件的选择和电路的设计方法,以及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3.掌握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节电路基本概念一、引入1.引导学生回顾中学阶段所学习的电学知识,如电流、电压、电阻等。

2.通过图示和实验,让学生初步认识电路,并了解电路中元件的作用和特点。

二、电路基本概念1.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元件组成的通路。

2.电流:由正极到负极的电荷流动。

单位:安培A。

3.电压: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电路的能量。

单位:伏Volt。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一、教案内容:第1章:机械能1.1 动能1.2 势能1.3 机械能守恒定律第2章:声音与振动2.1 声音的产生2.2 声音的传播2.3 乐音与噪声2.4 振动与波第3章:光的传播与反射3.1 光的传播3.2 光的折射3.3 光的反射3.4 透镜及其应用第4章:光的折射与透镜4.1 光的折射现象4.2 透镜的分类与特点4.3 凸透镜成像规律4.4 眼睛与眼镜第5章:电磁现象5.1 电流与电路5.2 电压与电阻5.3 欧姆定律5.4 电磁铁与电磁波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能的概念,掌握动能、势能的计算方法,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2. 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反射规律,了解乐音与噪声的定义,认识振动与波的关系。

3. 掌握光的传播、折射和反射规律,了解透镜的分类与特点,学会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4. 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认识电磁铁与电磁波的性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声音、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电磁现象。

2. 难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光的折射与反射规律,欧姆定律的计算,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实验演示、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3.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全册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六、教案内容:第6章:力的作用与运动6.1 力的概念与作用6.2 牛顿运动定律6.3 摩擦力与重力6.4 压强与浮力第7章:温度的测量与热量7.1 温度的概念与测量7.2 热量与热传递7.3 热机与热效率7.4 生活中的热量现象第8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8.1 物质的性质8.2 物质的变化8.3 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8.4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9章:天体与宇宙9.1 宇宙的起源与结构9.2 恒星与行星9.3 地球与月球9.4 天体运动规律第10章: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0.1 机械与电气10.2 光学与声音10.3 热学与力学10.4 现代科技与物理七、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学会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纯word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纯word版)[

目录关于《探索物理》致同学们科学之旅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三、声音的特性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五、声的利用参考资料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颜色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看不见的光参考资料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二、生活中的透镜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四、眼睛和眼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参考资料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参考资料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流和电路二、串联和并联三、电流的强弱四、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五、家庭电路参考资料关于《探索物理》《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实验本)·物理》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5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供实验地区从2001年9月开始试用。

因为它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因此我们又给这本书取了一个名字:《探索物理》。

一、《标准》简介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标准》研制组以过去多年的研究为基础,与教育专家及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研制组进行了反复的研讨,经过一年半的紧张工作,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这个标准继承了建国以来物理教育改革的成果,借鉴了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文化背景的许多国家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是我国中学物理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标准》的主要特点和执行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1、突破学科本位的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我们过去考虑物理课程时,往往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首先想到物理学中有哪些内容,想到物理学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也就是想到哪些知识是所谓的主干知识、哪些知识是初中学生应该学习的、哪些能力是应该训练的……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设计我们的物理课程。

《标准》考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问题的出发点与此不同,它不以物理学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首先考虑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有些在物理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知识,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可能并不强调;有些并不属于物理学的内容,在课程中却又安排在十分显眼的地位;有些在物理学中通常认为很重要的能力,例如演绎的能力,《标准》并不强调。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八章第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师用书版免费下载详解演示文稿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八章第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师用书版免费下载详解演示文稿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C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D列车向左运动是突然刹车
第32页,共35页。
6.一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1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
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
物体(
)。 D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
B.立即匀速下落
C.由于惯性,物体以1 m/s的速度匀速上升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 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11页,共35页。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物体不受一切外力,一定保持静止 B.物体处于运动状态,一定是受了外力作用 C.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八 章第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师用书
版免费下载详解演示文稿
第1页,共35页。
优选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八章第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师
用书版免费下载
第2页,共35页。
两种观点 谁是孰非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动。不受力而一直运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作用,物体
3、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我们常常利用惯性。
投篮
掷铅球
第26页,共35页。
跳远
紧固 锤头
第27页,共35页。
也要避免惯性带来的危害
雨雪天减速
开车系安全带
第28页,共35页。
第29页,共35页。
巩固练习
1.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纯word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纯word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纯word版)[一、教材概述《物理(八年级上)》是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全国中小学教科书统编版教材。

该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模块,分别是物理实验、力学、电学和光学,每个模块又包括若干个章节,共计21个章节。

整本教材涉及的物理知识点主要围绕物理规律、物理实验方法、物理量的测量和换算以及物理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致力于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全面、准确的物理学知识体系。

本教材适用于普通初中的物理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发展其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并加强学生对物理问题实际应用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物理知识,包括物理规律、物理实验方法、物理量的测量和换算以及物理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2.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包括使用物理实验装置和仪器、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的能力。

3.掌握物理问题的求解方法,包括物理量的计算和换算、科学探究和实际应用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思维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复杂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学生对物理学的理解和尊重,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物理学学科的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

2.通过学习物理学知识,在学生中树立严谨认真、求实创新的学习态度和品质。

三、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材适用于普通初中物理课程,总共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模块一:物理实验(包括重力实验、摩擦力实验、弹性势能实验、电路实验等等)模块二:力学(包括力、压强、浮力、运动学、牛顿定律等等)模块三:电学(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欧姆定律等等)模块四:光学(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等等)(二)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系统化地讲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并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深度和广度。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纯word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纯word版)[

目录关于《探索物理》致同学们科学之旅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三、声音的特性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五、声的利用参考资料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颜色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看不见的光参考资料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二、生活中的透镜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四、眼睛和眼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参考资料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参考资料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流和电路二、串联和并联三、电流的强弱四、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五、家庭电路参考资料关于《探索物理》《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实验本)·物理》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5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供实验地区从2001年9月开始试用。

因为它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因此我们又给这本书取了一个名字:《探索物理》。

一、《标准》简介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标准》研制组以过去多年的研究为基础,与教育专家及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研制组进行了反复的研讨,经过一年半的紧工作,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这个标准继承了建国以来物理教育改革的成果,借鉴了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文化背景的许多国家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是我国中学物理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标准》的主要特点和执行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1、突破学科本位的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我们过去考虑物理课程时,往往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首先想到物理学中有哪些容,想到物理学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也就是想到哪些知识是所谓的主干知识、哪些知识是初中学生应该学习的、哪些能力是应该训练的……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设计我们的物理课程。

《标准》考虑课程目标、课程容等问题的出发点与此不同,它不以物理学本身的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首先考虑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有些在物理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知识,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可能并不强调;有些并不属于物理学的容,在课程中却又安排在十分显眼的地位;有些在物理学常认为很重要的能力,例如演绎的能力,《标准》并不强调。

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 教师用书版 免费下载

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 教师用书版 免费下载

巩固训练
1、用50N的力将重为20N的物体紧压在竖 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 竖直向上 。 20 为_______N ,方向是_______
2 、缝衣针表面磨得光滑是为了减小摩擦 _____ ;急 刹车时,紧握闸把是通过增大压力 _____方法来增大 摩擦;在机器的转动部位装有滚珠轴承, 它可以变______ 滑动 摩擦为_____ 滚动 摩擦来减小摩 擦。
探究:探究静摩擦力的变化
器材:木块,砝码一盒,弹簧测力计,木板。
实验结论:静摩擦力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 当拉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移动,拉力 突然减小。
补充:静摩擦力不但大小随外力而变化,方 向也随外力方向变化而变化,且有最大值。 最大静摩擦力:(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刚刚开始 运动时的拉力) 静摩擦力的范围: 0<Ff≤Fmax
你感到摩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力? 作用在哪?作用方向如何?
一、摩擦力(F摩)符号:f
单位:牛
N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 叫滑动摩擦力。 a.两个物体接触且有压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
b.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 的趋势
c.接触面不光滑
3.摩擦力的方向:
自由辩论: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摩擦力?怎样增大和减小它们呢?
你认为摩擦力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认为摩擦力越大越好的是正方,认为摩擦力越小 越好的是反方,老师是主持人。正反双方在辩论 时,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正反双方,一次一人 发言,各举一例,自由辩论。
三、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在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 走 路
2、如图所示,同一水平面上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 各一个.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 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 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的步 骤现象和结论.

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目录关于《探索物理》 (2)致同学们 (7)科学之旅 (8)第一章声现象 (13)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4)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8)三、声音的特性 (19)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21)五、声的利用 (23)参考资料 (25)第二章光现象 (31)一、光的传播颜色 (33)二、光的反射 (37)三、平面镜成像 (39)四、光的折射 (43)五、看不见的光 (46)参考资料 (47)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50)一、透镜 (51)二、生活中的透镜 (52)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54)四、眼睛和眼镜 (57)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58)参考资料 (60)第四章物态变化 (63)一、温度计 (64)二、熔化和凝固 (67)三、汽化和液化 (69)四、升华和凝华 (72)参考资料 (74)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78)一、电流和电路 (79)二、串联和并联 (81)三、电流的强弱 (83)四、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85)五、家庭电路 (87)参考资料 (90)关于《探索物理》《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实验本)·物理》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5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供实验地区从2001年9月开始试用。

因为它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因此我们又给这本书取了一个名字:《探索物理》。

一、《课程标准》简介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标准》研制组以过去多年的研究为基础,与教育专家及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研制组进行了反复的研讨,经过一年半的紧张工作,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这个标准继承了建国以来物理教育改革的成果,借鉴了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文化背景的许多国家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是我国中学物理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标准》的主要特点和执行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1、突破学科本位的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我们过去考虑物理课程时,往往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首先想到物理学中有哪些内容,想到物理学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也就是想到哪些知识是所谓的主干知识、哪些知识是初中学生应该学习的、哪些能力是应该训练的……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设计我们的物理课程。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教师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教师版

教师版八年级上第一章机械运动一、知识点的复习(采取问答形式,复习的同时初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什么,时间单位是什么?长度单位是:米时间单位是:秒2.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分别是什么?测量长度:直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秒表。

测量时间:秒表。

3.误差可以避免吗?怎样减少误差?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少。

多次测量去平均值可减少误差。

4.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5.刻度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错误与误差的不同。

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

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7.长度的单位有哪些及单位间进率。

8.时间单位有哪些及进率。

9.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第2节,第3节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知识点二:物体和质点1、质点: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忽略物体自身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成一个没有质量的点,我们称之为“质点”。

当我们在研究某物体时,如果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物体看成质点。

知识点二:参考系参考系:1.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2.任何物体都可以做参考系。

但是,为了简单方便地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通常取地面或者和地面保持相对静止的物态为参考系。

3.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4.运动时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

5.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知识点三:坐标系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需要在坐标轴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知识点四:时间和时刻时刻:表示某个瞬间的时刻,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点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