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中国农业政策观念的变迁与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中国农业政策观念的变迁与选择
王常伟顾海英
2012-12-19 15:38:22 来源:《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3期
【内容提要】农业政策观念作为农业政策的导向与引领,关乎农村的定位、农民的发展与农村整个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维持着生产观念的主基调,虽然对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有一定的作用,但也造成了农产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基于现实环境考量,生产观念由于产量目标的单一性已不适合我国,但产量让位于生态的后生产主义也不符合我国的现实,我国应吸纳后生产主义中合理的内容,采取多目标约束的农业政策观念。就具体政策来看,建议如下:首先,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其次,强化农业生态环境政策;第三,农村政策的完善;第四,关注农民“人”的发展;第五,地区农业政策观念的差异化。
【关键词】生产主义后生产主义农业政策观念
受生产力的制约,几千年来,提供充足的农产品几乎占据了农业的全部内涵,直到20世纪90年代,农业“后生产观念”提出后,农业功能的多元性才引起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的广泛讨论,并进而引发西方农业政策的变革。但我国当时由于受到经济至上主导思想的约束,特别是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大饥荒后,产量主导的农业政策观念占有绝对支配地位,因此,当时关于农业政策观念变革的讨论并没有引起我国的太多关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对农业功能的认知也逐步加深,农业政策也开始由汲取型向支持型转变。外部条件的改变促使我们
对农业的定位进行重新思考,即重新审视与选择农业政策观念的基调与方略。当前,虽然农业的多功能性已得到了学者的普遍认同,[1]但在农业生产主义与后生产主义的选择上,认识依然比较模糊,对于政策将如何导向我国农业的发展,是沿袭传统的生产主义导向还是向后生产主义转变,则缺少整体的考虑与必要的研究。
一、农业后生产观念的提出
欧盟作为一个发达的经济体,一直对农业进行着较强的支持或管制,在20世纪50年代便制定了共同农业政策(CPA)。基于对近几十年来欧盟农业变化现实的观察,欧洲学者最早提出了农业生产观念(productivism)与后生产观念(Post-productivism),并指出欧盟及其它发达国家的农业已从生产观念进入后生产观念。
1.生产观念
根据Wilson等对前人研究的总结,[2]农业生产观念主要表现为:以粮食产量的最大化确保国家或地区的自给为主要目的;农业在社会中占有较强的支配权;具有一个规模不大,但强有力、紧密的农业政策团体;强大的政府及自上而下的农业政策结构;农业发展依靠提高外部投入及大型机械等技术,而这些往往造成过度耕作区的环境退化。Ilbery等认为,农业生产主义的特征可以总结为集约化、规模化与专门化。[3]简单来说,生产观念可以表述为在政府支持下,通过集约、工业化驱动和专业化的生产方式,达到产量增长和产出最大化的目的。
[4]
2.后生产观念
农业的后生产观念是与生产观念相对的概念,Nick等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提出后生产观念的五个主要特征:从重视农产品的数量到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农业多样性的增加与非农就业的增加;通过对农业环境的关注降低单位投入并提高农业可持续性耕作;农业生产形式的多样化;政府支持下的环境规制与重构。[5]Wilson等总结出农业后生产阶段的六个指标,即从注重农业政策调整到重视乡村发展;重视有机农业技术;反都市中产阶级价值观与环境态度的兴起;环境非政府组织得以参与决策的制定;从事多元经营;由农业生产转为对地方的消费(把农业活动看作生活消费方式)。[6]Ilbery等认为后生产主义的特征为降低土地利用强度、分散化农地利用及农业的多样化。[7]
二、生产观念:我国农业政策变迁中的主基调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温饱问题的制约及对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生产观念一直作为政策导向支配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实践。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农业政策基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49-1978年:温饱压力下的“以粮为纲”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并在全国实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加之在这一时期,政府引导农民大规模兴修水利,农业基础生产设施得到恢复,农业生产超过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但好景不长,1953-1956年,国家开始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刚刚获得土地的农民,失去了生产的自主权,
在集体分配制度下,生产积极性受到一定制约。1958年5月,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农业出现“大跃进”,生产严重违反了自然规律,我国农业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十年“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对农业生产组织、农村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农业产出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1953-1978年这一时期,我国农业基本处于“以粮为纲”单目标政策的指导下。尽管如此,由于农业生产组织制度安排上的失误,造成了我国农业增长缓慢甚至倒退,极端的生产主义政策观念并未能解决“吃饭问题”。
2.1978-2005年:增收激励下的过度经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分析了农业生产的形势,提出了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搞上去的方针。之后,发源于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农民再一次获得生产上的主导权。1979年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决定》,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生产主义观念下的农业政策使农民追求产量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到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40730.5万吨,基本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温饱问题。之后,基于对当时粮食供求形势的判断及财政压力,中央放松了对粮食产量的激励,粮价下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出现了粮食产量下降的情形,这种波动同样出现在了2000年初。但波动之后,中央很快又意识到产量的重要意义,特别是2003年后,以产量为主导的农业政策不断被强化,粮食增长的势头得以保持。总体来看,基于对农村稳定及社会发展的考虑,这一时期的政策开始关注农民收入,以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多元化就业渠道的建立、劳动力流动管制的解除、农业税收的减免等政策手段,引导农民通过保证粮食产量、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等方式来增加收入。但由于农产品产量与其收入直接挂钩,农民在生活的压力下,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