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论坛_初中数学校本教材_初中数学校本教材 9849080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论坛材料

初中数学教学论坛材料

初中数学教学论坛材料下面是一份初中数学教学论坛的材料,主要包括与数学教学相关的内容和讨论。

通过本材料,教师们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分享教学方法,并共同探讨数学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一、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可以简要介绍数学教学论坛的目的和意义。

可以从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关键作用入手,强调教师们通过论坛交流可以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从而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

二、数学教学方法分享1. 课堂互动与学生参与通过分享与课堂互动与学生参与相关的教学经验,教师们可以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比如,在小拓展环节中引入数学谜题、游戏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2. 创新教学法应用在这个部分,教师们可以分享他们在数学教学中尝试的创新教学法。

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式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视频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这一部分,教师们可以分享他们在教学中使用视频资源的心得体会。

例如,如何选取合适的视频资源,如何设计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进行讨论,如何将视频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

三、数学教学经验交流1. 针对性教学与个性化辅导教师们可以分享他们在教学中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教学和个性化辅导的经验。

比如,通过分组讨论、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难点和困惑,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 合作学习与团队合作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这部分,教师们可以分享他们在组织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中的经验和教学设计。

例如,如何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分享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何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数学教育的发展与创新1. 融合STEAM教育理念STEAM教育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相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这一部分,教师们可以分享关于如何融合STEAM教育理念于数学教学中的经验和心得。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本教材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本教材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校本教材. 高三数学本教材以高三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探索条件分析、函数论、代数方程联立、集合论、概率与统计及以及数学分析的知识与思维技能。

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尝试,指导学生在精准实践中加强攻克各种专题,以开发有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标,满足学生终生发展的诉求。

第八十中学校本教材高三数学一、教师引导第八十中学高三数学教材是教育部门推出的新教材,旨在帮助高三学生以最有效和最快的方式掌握数学知识。

教师们要对学生发表正确的见解,并采取严格的评估手段来确保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除此之外,教师们也要经常组织讨论、口头练习和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理论和概念。

二、课程内容第八十中学高三数学课程与一般数学课程相同,但是会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包括代数、几何、抽象数学、省考等。

更多的可以详见课程大纲。

三、学习方法高三的数学书本教材是非常重要的,但也不是学习高三数学的唯一方法。

除了正统教育外,学生还可以搜索相关的内容,参加社会活动、完成作业等。

从而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获得数学的知识。

四、提高学习效率高中受教育时期,是大学面前重要的基础,需要强调努力和勤学苦练。

因此,学生应具备学习效率提高的能力,有效利用课余时间。

学生可以采用模块化学习、课堂笔记和及时复习等方法,以最快时间掌握最多知识,达到课程要求。

五、学习态度第八十中学高三数学教材在这之中,学习数学的态度对学生的成就也至关重要。

学生应该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努力学习的决心,培养开放式的学习态度,不论是学习这门学科的手段、方法、思维上的阻碍还是创造的灵感等都应积极进取。

六、创新性思维数学主要强调归纳总结和建立模型,加强过程学习和分析能力,以此来锻炼学生创新性思维方式。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不断思考、推理和分析,来条理分解问题,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

总之,第八十中学高三数学教材是一本十分实用且具有重要意义的课本,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为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和创新性思维方式,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职业构筑坚实的数学基础。

初中数学的校本教研主题(3篇)

初中数学的校本教研主题(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数学教研组决定以“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为主题,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本文将从主题背景、目标与内容、实施策略、预期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主题背景1.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数学素养难以提升。

3. 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校本教研,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三、目标与内容1. 目标(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2)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3)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内容(1)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与内容。

(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

(3)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

(4)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与反思。

(5)初中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四、实施策略1.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1)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新课程理念,掌握新教学方法。

(2)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拓宽教师视野。

(3)鼓励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撰写论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 构建高效课堂,优化课堂教学(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注重教学过程,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3.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案例。

(2)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魅力。

4.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初中数学教研名家论坛(3篇)

初中数学教研名家论坛(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初中数学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

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探讨初中数学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我国初中数学教育事业的进步,特举办此次初中数学教研名家论坛。

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知名初中数学教育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共同探讨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二、论坛主题1.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2.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评价3.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4. 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5. 初中数学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整合三、论坛议程1. 开幕式2. 专家主题报告3. 专题研讨4. 优秀教学案例分享5. 闭幕式四、论坛亮点1. 专家云集: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国内知名初中数学教育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为参会者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2. 内容丰富:论坛涵盖了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各个方面,包括课程改革、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专业成长等。

3. 互动性强:论坛设置了专题研讨环节,参会者可以与专家、学者和同行进行深入交流,分享教学经验。

4. 案例分享:优秀教学案例分享环节,为参会者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五、论坛成果1. 深化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认识,明确改革方向。

2. 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探索初中数学教学的新方法、新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4. 促进初中数学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整合,推动教育现代化。

5. 增强初中数学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我国初中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六、结语初中数学教研名家论坛的举办,旨在为广大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分享的平台,推动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事业的进步。

相信通过本次论坛,参会者将收获满满,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我国初中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第2篇一、前言初中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数学竞赛校本教材[全套共30讲].pdf

高中数学竞赛校本教材[全套共30讲].pdf

高中数学竞赛校本教材目录§1数学方法选讲(1) (1)§2数学方法选讲(2) (11)§3集合 (22)§4函数的性质 (30)§5二次函数(1) (41)§6二次函数(2) (55)§7指、对数函数,幂函数 (63)§8函数方程 (73)§9三角恒等式与三角不等式 (76)§10向量与向量方法 (85)§11数列 (95)§12递推数列 (102)§13数学归纳法 (105)§14不等式的证明 (111)§15不等式的应用 (122)§16排列,组合 (130)§17二项式定理与多项式 (134)§18直线和圆,圆锥曲线 (143)§19立体图形,空间向量 (161)§20平面几何证明 (173)§21平面几何名定理 (180)§22几何变换 (186)§23抽屉原理 (194)§24容斥原理 (205)§25奇数偶数 (214)§26整除 (222)§27同余 (230)§28高斯函数 (238)§29覆盖 (245)§29涂色问题 (256)§30组合数学选讲 (265)§1数学方法选讲(1) 同学们在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或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书上的例题或老师讲解的例题他都能听懂,但一遇到没有见过面的问题就不知从何处入手。

看来,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能在竞赛中有所作为,首先得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学习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题讲解一、从简单情况考虑 华罗庚先生曾经指出: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而又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

从简单情况考虑,就是一种以退为进的一种解题策略。

初中数学教研组论坛主题(3篇)

初中数学教研组论坛主题(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

为进一步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本教研组特举办以“探索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主题的论坛活动。

二、论坛主题阐述1. 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数学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空间想象思维等。

(2)数学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探究问题、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数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合作等品质。

2.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1)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关注实践应用: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4)加强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论坛内容安排1. 主题讲座邀请知名数学教育专家、优秀教师进行主题讲座,分享他们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为参会教师提供有益的启示。

2.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展示他们在探索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教学成果。

3. 分组研讨参会教师根据分组,围绕以下议题进行研讨:(1)如何将数学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2)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4)如何加强数学德育教育?4. 经验分享邀请优秀教师在论坛上分享他们在数学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为参会教师提供借鉴。

四、预期成果1. 提高教师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明确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向。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 《生活与数学》序言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 《生活与数学》序言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生活与数学》序言一、把握数学的生活性——“使教学有生活味”《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这说明数学来源于社会,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社会生活与数学关系密切,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把握数学的美育性——“使教学有韵味”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 美作为现实的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性、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

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点。

简练、精确是数学的美。

数学的基本定理说法简约,却又涵盖真理,让人阅读简便却又印象深刻。

数学语言是如此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凭借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和简洁性,我们就可以表达和研究数学思想,这种简洁性有助于思维的效率。

数学很讲究它的逻辑美。

数学的应用是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可学习数学还能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尤其是几何的证明讲究前因后果,每一步都要前后呼应,抽象的数学也显示它模糊的美。

抽象给我们想象的余地,让我们思维海阔天空,给学生留有了思索和创新的空间。

抽象的数学不正展示它的魅力吗?数学上有很多知识是和对称有关的。

对称给人协调,平稳的感觉,像圆,正方体等,它们的形式是如此的匀称优美。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完整版)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完整版)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生活与数学》序言一、把握数学的生活性——“使教学有生活味”《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这说明数学来源于社会,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社会生活与数学关系密切,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把握数学的美育性——“使教学有韵味”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 美作为现实的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性、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

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点。

简练、精确是数学的美。

数学的基本定理说法简约,却又涵盖真理,让人阅读简便却又印象深刻。

数学语言是如此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凭借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和简洁性,我们就可以表达和研究数学思想,这种简洁性有助于思维的效率。

数学很讲究它的逻辑美。

数学的应用是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可学习数学还能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尤其是几何的证明讲究前因后果,每一步都要前后呼应,抽象的数学也显示它模糊的美。

抽象给我们想象的余地,让我们思维海阔天空,给学生留有了思索和创新的空间。

抽象的数学不正展示它的魅力吗?数学上有很多知识是和对称有关的。

对称给人协调,平稳的感觉,像圆,正方体等,它们的形式是如此的匀称优美。

不同版本教材知识点设置的比较研究—以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为例

不同版本教材知识点设置的比较研究—以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为例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各地出现了各有特点的数学教材,教材的编写者有不同的思路,因此教材在各个方面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比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教学与进行教学研究.通过对人教版、北师大版、苏科版中的“平行四边形”部分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帮助对该部分知识点的全面把握,以便更好地把握数学教材内容,优化教学设计.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对不同版本初中数学教材从结构、引入、探究及习题设置进行了比较,从而发现三个版本教材的特色以及各自的异同点.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数学教学建议.关键词平行四边形教材对比人教版北师大版苏科版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et of knowledge points in different editionsof textbooks—— A case study of Parallelogram in junior middle school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mathematics textbooks wit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have appeared in various places. The compilers of the textbooks have different ideas, so there are certain differences in various aspects of the textbook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versions of teaching materials is helpful to teacher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arallelogram" section in the people s education press, th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Soviet section press, so as to help us grasp the knowledge points of this section in anall-round way, so as to better grasp the contents of the mathematic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ptimize the teaching design.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Statistic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tructure, Introduction, exploration and problem setting of different edition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s, thus discovered three edi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tic as well as respectiv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is subject,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re provided.Key words Parallelogram textbook comparison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Edition Suke edition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引言 (1)1绪论 (1)1.1问题的提出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1国外研究概况 (1)1.2.2国内研究概况 (2)2研究对象、研究维度、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2.1研究对象 (2)2.2研究维度 (2)2.3研究思路 (2)2.4研究方法 (3)3平行四边形内容设置的比较研究 (3)3.1教材内容结构比较 (3)3.2引入的比较 (5)3.3探究活动的比较 (12)3.4习题的比较 (14)4初中不同版本数学教材比较的实证研究 (16)4.1问卷调查对象 (16)4.2问卷调查数据整理 (16)4.3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17)5结论 (17)5.1三个版本教材的横向比较 (17)5.2三个版本教材的纵向比较 (18)6建议 (18)6.1内容结构方面 (18)6.2引入方式方面 (18)6.3习题设置方面 (19)6.4探究活动方面 (19)结语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附录 (23)引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促进了教材的优化 [1]P10.结合不同的地域特点和教育现状,国家支持相关部门编写不同特征的教材,不同教材的编写思路决定了教材在各个方面也会存在一定差异[2]P59-66.目前有很多专家学者对不同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进行了对比研究,很多一线教师也在关注不同教材下同一知识点的异同点.目前各种教材是怎样设计的,有什么样的优缺点、异同点,编写意图是什么?这些有待作进一步研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选用和使用教材是值得每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未来从事教育事业的毕业生,我结合自身学习的理论经验和实习期间的实践教学经验,对人民教育出版社[3]P41-67(以下简称人教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P135-140(以下简称北师版)、江苏风凰科学技术出版社[5]P56-90(以下简称苏科版)三个版本教材中“平行四边形”的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内容分析和统计分析法,并且结合一定的实践经验,通过对不同教材进行比较,希望可以深入的理解教材,找到不同之处,取长补短,对初中数学教材进行优化与反思.1绪论1.1问题的提出教科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载体[6].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去研究教材,新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有哪些特点,现在各种教材是怎样设计的,有什么样的优缺点、异同点?这些有待作进一步研究.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它在教材中有着呈上启下的作用.研究发现,这部分研究较缺乏,因此,本文通过对三个版本初中数学教材中“平行四边形”部分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现在对教材的研究较多,研究的方面也很多,作者搜集了大量的资料,通过分析整理,对国内外已有的教材对比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概括.1.2.1国外研究概况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因为我们不断与国外教材进行比较研究,比较研究大多是对某一个具体的模块进行具体的分析比较,从而找出国内外教材之间的差异.2002年, Hoyles等学者,借助TIMSS这种手段对多国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比较,分析了这些国家的数学教科书与学生的成绩测试以及评价结果,对异同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7]P61-P65;2006年,梁贯成等学者对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教材进行了多方面比较,同时也对比了中澳数学教材中的价值观和中新数学教材的知识架构等等[8]P32-34;2007年,范良火等学者通过对三个国家的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中的“问题解决步骤的呈现方式”进行比较,发现这三个国家在这方面的异同点,同时也提供了建议[9]P61-75;2013年,曹一鸣等人对不同国家初中数学的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和图形与几何的整体布局进行了比较[10]P29-36。

中学数学学科校本课程的建设思路分析

中学数学学科校本课程的建设思路分析
校本课程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对 于 改 进 传 统 教 学 模 式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学数学教学实 践 中,由 于 思 路 和 理 念 上的限制,学生对于 课 堂 的 参 与 度 并 不 高,校 本 课 程 旨 在 转 变这种教学局面,通 过 引 入 现 代 教 学 技 术 和 教 学 手 段,提 升 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教 学 效 果. 随 着 现 代 教 学 改革的推进,校本课 程 在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空 间 越 来 越 大,通 过 引入校本课 程 教 学 模 式,可 以 提 升 学 生 在 教 学 中 的 主 体 地 位,通过自主研判 和 探 索 知 识,提 升 综 合 教 学 效 果. 在 中 学 数学教学实践中,校 本 课 程 的 应 用 既 是 一 种 理 念 创 新,同 时 也是一种策略创新,既 可 以 提 升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也 能 锻 炼 教师的现代教学能 力,提 升 教 学 综 合 水 平,对 于 教 学 现 代 化 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取 校 本 课 程 教 学 模 式,可 以满足当代学生的多元化需求,现代学生 对 于 知 识 和 课 堂 教 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 也 对 传 统 教 学 提 出 了 要 求 和 挑 战,在 这样的背景下,校本 课 程 有 着 广 泛 的 应 用 空 间,同 时 也 有 积 极的教学价值. 二 、中 学 数 学 教 育 存 在 的 基 本 问 题
关 键 词 :中 学 ;数 学 ;校 本 课 程 ;思 路
在理工学科体 系 中,数 学 是 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也 是 提 升 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 通过实施有效的校 本 教 研,寻 求 数 学 学 科 的 创 新 教 学 策 略, 可以提升中学数学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满 足 学 生 越 来 越 多 元 的 学 习 需 求 ,也 能 适 应 当 代 数 学 学 科 的 发 展 趋 势 . 一 、校 本 课 程 对 中 学 数 学 教 育 的 重 要 意 义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的反思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的反思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的反思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校数学教育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却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难题。

当前的数学校本课程在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上存在着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部分学校数学校本课程的编制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无法真正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生活。

一些学校在数学课程的实践中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普遍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也给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有待提高,需要更加引入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对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进行研究和反思,不仅有助于促进数学教育的改进和提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对数学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数学校本课程的实践效果评估和案例分析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初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通过实践效果评估和案例分析,总结反思经验教训,为未来的课程开发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发现数学课程开发中的不足之处,找到合适的改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促进数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我们也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课程开发策略的优劣,总结成功经验,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旨在推动初中数学课程的优化与创新,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让更多学生受益于优质的数学教育。

2. 正文2.1 课程开发的重要性课程开发是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尤其对于初中数学这门学科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课程开发可以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相匹配,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初中数学课本电子版下载

初中数学课本电子版下载

初中数学课本电子版下载篇一:人教版初中数学电子书目录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2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实验与探究填幻方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1.4 有理数的乘除法观察与猜想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1.5 有理数的乘方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1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 整式阅读与思考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2.2 整式的加减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2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3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4.2 直线、射线、线段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4.3 角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4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观察与猜想看图时的错觉5.2 平行线及其判定5.3 平行线的性质信息技术应用探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4 平移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5第六章实数6.1 平方根6.2 立方根6.3 实数阅读与思考为什么√2不是有理数数字活动小结复习题6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1 平面直角坐标系阅读与思考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7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1 二元一次方程组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阅读与思考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8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 不等式阅读与思考用求差法比较大小9.2 一元一次不等式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9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实验与探究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10.2 直方图信息技术应用利用计算机画统计图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10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11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1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12第十三章轴对称13.1 轴对称13.2 画轴对称图形13.3 等腰三角形13.4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13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 整式的乘法14.2 乘法公式14.3 因式分解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14第十五章分式15.1 分式15.2 分式的运算15.3 分式方程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15篇二:初中数学免费教材横垛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题(第一章)(命题校对张正军)(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入下表内,每题3182008年北京2004年雅典1988年汉城1980年莫斯科ABCD(第1 题图)2. 下列各数中,成轴对称图形的有()个(第2题图)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70o,则它的底角是( )A、70oB、55oC、60oD、70o或55o4.小明从镜子中看到对面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A)21:10 (B)10:21(C)10:51(D)12:01 5.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3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A、7cmB、3cmC、7cm或3cmD、5cm(第5题图)6.如图,D是?ABC中BC边上一点,AB=AC=BD,则∠1和∠2的关系是().(A)∠1=2∠2 (B)∠1+∠2=90°(C)180°-∠1=3∠2 (D)180°+∠2=3∠17. 将5、如图,梯形ABCD中,AD∥BC,角线AC、BD交于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对A、1对B、2对C、3对D、4对(第7题图)AB=CD,对共有()8.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E∥DC,∠B=60o,BC=3,△ABE的周长为6,则等腰梯形的周长是B ()A 、8B 、10 C12 D 16A D C E(第8题图)9. 如图,在Rt△ABC中,?ACB?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连DE,CE.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A.ED∥BC B.ED⊥AC C.?ACE??BCED.AE?CE(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第12题图)10.已知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点C 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为A.7 B.8C.9D.1011.桌面上有A、B两球,若要将B球射向桌面任意一边,使一次反弹后击中A球,则如图所示8个点中,可以瞄准的点的个数是A.2 B.4 C.6 D.812.下列语句:①如果两个图形全等,那么这两个图形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②等腰梯形的两底角相等;③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等于48°,则其顶角为42°;④在△ABC中,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⑤在等腰?ABC中,若∠B=700,则∠C=700;⑥如果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的对称线段所在直线相交,那么这个交点一定在对称轴上.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第二部分解答题(共114分)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140,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应该为.14.如图,是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等腰梯形密铺成的。

初中数学校本教研论文(3篇)

初中数学校本教研论文(3篇)

第1篇摘要: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初中数学校本教研的背景、意义、策略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我国初中数学校本教研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研究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

因此,加强初中数学校本教研,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二、初中数学校本教研的背景与意义1. 背景(1)教育改革的需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研究模式,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2)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校本教研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3)学校发展的需求。

校本教研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意义(1)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校本教研,教师可以了解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3)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校本教研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三、初中数学校本教研的策略1. 构建校本教研团队(1)选拔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教师组成教研团队。

(2)明确团队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

(3)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

2. 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1)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2)开展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拓宽教师视野。

3. 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1)收集、整理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

中学数学教研论坛(3篇)

中学数学教研论坛(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推动数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全国各地中学数学教师纷纷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以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本论坛旨在为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分享的平台,共同探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推动中学数学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二、论坛主题1.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2.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3. 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4. 中学数学教育评价改革与创新5. 中学数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三、论坛内容1.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1)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2)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4)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实践2.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与方法(2)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技巧(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4)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互动3. 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1)中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2)中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3)中学数学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4)中学数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成长4. 中学数学教育评价改革与创新(1)中学数学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2)中学数学教育评价方法的创新(3)中学数学教育评价结果的应用(4)中学数学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与反思5. 中学数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研究(1)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2)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3)信息技术对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4)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评价的融合四、论坛形式1. 主题报告:邀请知名中学数学教育专家进行主题报告,分享他们在中学数学教学、教育评价、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2. 分组讨论:将参会教师分为若干小组,针对论坛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分享教学经验,提出创新观点。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初中数学校本教材的发展与展望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初中数学教育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更多学校开始关注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弥补统编教材的不足。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校本教材的发展和未来趋势。

一、初中数学校本教材的发展1、校本教材的出现:最初,统编教材几乎垄断了所有的数学教育,然而,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意识到,一个统一的教材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这一背景下,校本教材应运而生。

2、校本教材的开发:学校开始组织教师团队,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

这一过程不仅注重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还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3、校本教材的使用:开发完成后,校本教材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使用校本教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初中数学校本教材的特点1、针对性强:校本教材的开发是基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具体的教学需求进行的。

2、灵活性高:校本教材的使用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3、更新速度快: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校本教材也可以随时进行更新和改进,以适应新的教学需求。

三、初中数学校本教材的未来展望1、深入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数学校本教材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加速。

更多的学校将参与到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中,推动数学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2、技术结合:未来的数学校本教材将更加注重与新技术的结合。

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为教学提供更精准的指导。

同时,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也将被引入到数学教育中,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直观的学习体验。

3、实践导向:未来的数学校本教材将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

初中数学90学时主题论坛

初中数学90学时主题论坛

初中数学90学时主题论坛
【中英文实用版】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我国,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我们举办了一场为期90学时的主题论坛。

本次论坛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平台,让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家长共同探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分享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论坛涵盖代数、几何、函数与方程、统计与概率等多个方面的核心知识点,以讲座、经验分享、教学策略探讨等形式进行。

在90学时的论坛中,我们将邀请各学科专家进行精彩讲座,分享数学教育的前沿动态和实用技巧。

同时,论坛还将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心得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此外,参与者还可以就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进行深入交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参加本次论坛的方式多样,既可以线上报名,也可以线下参会。

为确保论坛的顺利进行,请各位参与者提前了解论坛主题和日程,携带相关证件,并遵守论坛纪律,积极参与交流。

总之,本次90学时主题论坛将为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提供一个难得的学习、交流和成长的机会。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数学教育的盛宴,为推动我国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初中数学90学时主题论坛

初中数学90学时主题论坛

初中数学90学时主题论坛
初中数学90学时主题论坛的主题可以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主题:
1. 整数与分数:讨论整数与分数的基本概念,比较大小,四则运算等。

2. 代数表达式:学习如何建立代数表达式并进行简化、展开与因式分解。

3. 直线与角:研究直线的性质、角的分类与度量方法。

4. 图形与几何运动:学习关于平面图形的性质、分类以及运动变化。

5. 几何的计算:介绍利用几何知识进行计算的方法,如面积、体积和长度的计算。

6. 统计与概率:了解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7. 图表与函数:学习如何读取、制作和解读图表,同时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8. 方程与不等式:探讨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讨论二元一次方程组等内容。

9. 平面与空间向量:介绍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并学习一些几何问题的向量解法。

10. 数列与数项:研究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探索数列的性质与求解数项的方法。

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兴趣,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主题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

同时,还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小组合作和展示成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校本课程》序言一、把握数学的生活性——“使教学有生活味”《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这说明数学来源于社会,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社会生活与数学关系密切,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把握数学的美育性——“使教学有韵味”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 美作为现实的事物和现象,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艺术作品等属性总和,具有:匀称性、比例性、和谐性、色彩变幻、鲜明性和新颖性。

作为精神产品的数学就具有上述美的特点。

简练、精确是数学的美。

数学的基本定理说法简约,却又涵盖真理,让人阅读简便却又印象深刻。

数学语言是如此慎重的、有意的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凭借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和简洁性,我们就可以表达和研究数学思想,这种简洁性有助于思维的效率。

数学很讲究它的逻辑美。

数学的应用是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可学习数学还能训练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尤其是几何的证明讲究前因后果,每一步都要前后呼应,抽象的数学也显示它模糊的美。

抽象给我们想象的余地,让我们思维海阔天空,给学生留有了思索和创新的空间。

抽象的数学不正展示它的魅力吗?数学上有很多知识是和对称有关的。

对称给人协调,平稳的感觉,象圆,正方体等,它们的形式是如此的匀称优美。

正是由于几何图形中有这些点对称、线对称、面对称,才构成了美丽的图案,精美的建筑,巧夺天工的生活世界,也才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自然美,多彩的生活美。

中学数学的美育性,除了上述一些方面,还有其它美妙的地方,只要我们用心挖掘和捕捉,就会发现数学蕴涵着如此丰富的美的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美的素材,在学生感受美的同时既提高教学质量,又使教学韵味深厚。

第一章兴趣数学第一节七桥问题(一笔画问题)18世纪时,欧洲有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城哥尼斯堡,那里有七座桥。

如图1所示:河中的小岛A与河的左岸B、右岸C各有两座桥相连结,河中两支流间的陆地D与A、B、C各有一座桥相连结。

当时哥尼斯堡的居民中流传着一道难题:一个人怎样才能一次走遍七座桥,每座桥只走过一次,最后回到出发点?大家都试图找出问题的答案,但是谁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七桥问题引起了著名数学家欧拉(1707—1783)的关注。

他把具体七桥布局化归为图所示的简单图形,于是,七桥问题就变成一个一笔画问题:怎样才能从A、B、C、D中的某一点出发,一笔画出这个简单图形(即笔不离开纸,而且a、b、c、d、e、f、g各条线只画一次不准重复),并且最后返回起点?欧拉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图是不能一笔画出的图形。

这就是说,七桥问题是无解的。

这个结论是如何产生呢?如果我们从某点出发,一笔画出了某个图形,到某一点终止,那么除起点和终点外,画笔每经过一个点一次,总有画进该点的一条线和画出该点的一条线,因此就有两条线与该点相连结。

如果画笔经过一个n次,那么就有2n条线与该点相连结。

因此,这个图形中除起点与终点外的各点,都与偶数条线相连。

如果起点和终点重合,那么这个点也与偶数条线相连;如果起点和终点是不同的两个点,那么这两个点部是与奇数条线相连的点。

综上所述,一笔画出的图形中的各点或者都是与偶数条线相连的点,或者其中只有两个点与奇数条线相连。

图2中的A点与5条线相连结,B、C、D各点各与3条线相连结,图中有4个与奇数条线相连的点,所以不论是否要求起点与终点重合,都不能一笔画出这个图形。

欧拉定理:如果一个图是连通的并且奇顶点的个数等于0或2,那么它可以一笔画出;否则它不可以一笔画出。

练习:你能笔尖不离纸,一笔画出下面的每个图形吗?试试看。

(不走重复线路)图例1图例2图例3图例42四色问题人人都熟悉地图,可是绘制一张普通的政区图,至少需要几种颜色,才能把相邻的政区或区域通过不同的颜色区分开来,就未必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

这个地图着色问题,是一个著名的数学难题。

大家不妨用一张中国政区图来试一试,无论从哪里开始着色,至少都要用上四种颜色,才能把所有省份都区别开来。

所以,很早的时候就有数学家猜想:“任何地图的着色,只需四种颜色就足够了。

”这就是“四色问题”这个名称的由来。

四色问题又称四色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四色问题的内容是:“任何一张地图只用四种颜色就能使具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

”用数学语言表示,即“将平面任意地细分为不相重迭的区域,每一个区域总可以用1,2,3,4这四个数字之一来标记,而不会使相邻的两个区域得到相同的数字。

”(右图)这里所指的相邻区域,是指有一整段边界是公共的。

如果两个区域只相遇于一点或有限多点,就不叫相邻的。

因为用相同的颜色给它们着色不会引起混淆。

数学史上正式提出“四色问题”的时间是在1852年。

当时伦敦的大学的一名学生法朗西斯向他的老师、著名数学家、伦敦大学数学教授莫根提出了这个问题,可是莫根无法解答,求助于其它数学家,也没有得到答案。

于是从那时起,这个问题便成为数学界的一个“悬案”。

一直到二十年前的1976年9月,《美国数学会通告》正式宣布了一件震撼全球数学界的消息: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两位教授阿贝尔和哈根,利用电子计算机证明了“四色问题”这个猜想是完全正确的!他们将普通地图的四色问题转化为2000个特殊图的四色问题,然后在电子计算机上计算了足足1200个小时,作了100亿判断,最后成功地证明了四色问题,轰动了世界。

这是一百多年来吸引许多数学家与数学爱好者的大事,当两位数学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的时候,当地的邮局在当天发出的所有邮件上都加盖了“四色足够”的特制邮戳,以庆祝这一难题获得解决。

2麦比乌斯带每一张纸均有两个面和封闭曲线状的棱(edge),如果有一张纸它有一条棱而且只有一个面,使得一只蚂蚁能够不越过棱就可从纸上的任何一点到达其他任何一点,这有可能吗?事实上是可能的只要把一条纸带半扭转,再把两头贴上就行了。

这是德国数学家麦比乌斯(Möbius.A.F 1790-1868)在1858年发现的,自此以後那种带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麦比乌斯带。

有了这种玩具使得一支数学的分支拓朴学得以蓬勃发展。

3分割图形分割图形是使我们的头脑灵活,增强观察能力的一种有趣的游戏。

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分割图形的题目──分割正方形。

在正方形内用4条线段作“井”字形分割,可以把正方形分成大小相等的9块,这种图形我们常称为九宫格。

用4条线段还可以把一个正方形分成10块,只是和九宫格不同的是,每块的大小不一定都相等。

那么,怎样才能用4条线段把正方形分成10块呢?请你先动脑筋想想,在动脑的同时还要动手画一画其实,正方形是不难分割成10块的,下面就是其中两种分割方法。

练习:想一想,用4条线段能将正方形分成11块吗?应该怎样分?5数学故事(1)奇特的墓志铭在大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墓碑上,镌刻着一个有趣的几何图形:一个圆球镶嵌在一个圆柱内。

相传,它是阿基米德生前最为欣赏的一个定理。

在数学家鲁道夫的墓碑上,则镌刻着圆周率π的35位数值。

这个数值被叫做。

”鲁道夫数”。

它是鲁道夫毕生心血的结晶。

大数学家高斯曾经表示,在他去世以后,希望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一个正17边形。

因为他是在完成了正17边形的尺规作图后,才决定献身于数学研究的……不过,最奇特的墓志铭,却是属于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

他的墓碑上刻着一道谜语般的数学题:“过路人,这座石墓里安葬着丢番图。

他生命的1/6 是幸福的童年,生命的1/12是青少年时期。

又过了生命的1/7他才结婚。

婚后5年有了一个孩子,孩子活到他父亲一半的年纪便死去了。

孩子死后,丢番图在深深的悲哀中又活了4年,也结束了尘世生涯。

过路人,你知道丢番图的年纪吗?” 丢番图的年纪究竟有多大呢?设他活了X岁,依题意可列出方程。

这样,要知道丢番图的年纪,只要解出这个方程就行了。

这段墓志铭写得太妙了。

谁想知道丢番图的年纪,谁就得解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而这又正好提醒前来瞻仰的人们,不要忘记了丢番图献身的事业。

在丢番图之前,古希腊数学家习惯用几何的观点看待遇到的所有数学问题,而丢番图则不然,他是古希腊第一个大代数学家,喜欢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现代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如移项、合并同类项、,方程两边乘以同一因子等等,丢番图都已知道了。

他尤其擅长解答不定方程,发明了许多巧妙的方法,被西方数学家誉为这门数学分支的开山鼻祖。

丢番图也是古希腊最后一个大数学家。

遗憾的是,关于他的生平。

后人几乎一无所知,既不知道他生于何地,也不知道他卒于何时。

幸亏有了这段奇特的墓志铭,才知道他曾享有84岁的高龄。

(2)希腊十字架问题图上那只巨大的复活节彩蛋上有一个希腊十字架,从它引发出许多切割问题,下面是其中的三个。

(a)将十字架图形分成四块,用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有无限多种办法把一个希腊十字架分成四块,再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下图给出了其中的一个解法。

奇妙的是,任何两条切割直线,只要与图上的直线分别平行,也可取得同样的结果,分成的四块东西总是能拼出一个正方形。

(b)将十字架图形分成三块,用它们拼成一个菱形;(c)将十字架图形分成三块,用它们拼成一个矩形,要求其长是宽的两倍。

第二章最完美的数完美数又称为完全数,最初是由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的信徒发现的,他们注意到:数6有一个特性,它等于它自己的因子(不包括它自身)的和: 6=1+2+3,下一个具有同样性质的数是28, 28=1+2+4+7+14接着是496和8128.他们称这类数为完美数.欧几里德在大约公元前350-300年间证明了:若2n-1是素数,则数2n-1[2n-1] (1) 是完全数.两千年后,欧拉证明每个偶完全数都具有这种形式.这就在完全数与梅森数(形式为12n的素数)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到1999年6月1日为止,共发现了38个梅森素数,这就是说已发现了38个完全数.1:完全数是非常奇特的数,它们有一些特殊性质,例如每个完全数都是三角形数,即都能写成n(n+1)/2.6=1+2+3=3*4/228=1+2=3+4+5+6+7=7*8/2496=1+2+3+4+...+31=31*32/2 ....2n-1(2n-1)=1+2+3+...+(2n-1)=(2n-1)2n/22:把它们(6除外)的各位数字相加,直到变成一位数,那么这个一位数一定是1;它们都是连续奇数的立方和(6除外),22(23-1)=28=13+3324(25-1)=496=13+33+53+7326(27-1)=8128=13+33+53+73+93+113+133+153.... 2n-1(2n-1)=13+33+53+...+(2(n+1)/2-1)33:除了因子1之外,每个完全数的所有因子(包括自身)的倒数和等于1,比如:1/2+1/3+1/6=11/2+1/4+1/7+1/14+1/28=1 ....4:完全数都是以6或8结尾的,如果以8结尾,那么就肯定是以28结尾.注意以上谈到的完全数都是偶完全数,至今仍然不知道有没有奇完全数,如果真的存在奇完全数.第三章有理数的巧算有理数运算是中学数学中一切运算的基础.它要求同学们在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法则的基础上,能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迅速地进行运算.不仅如此,还要善于根据题目条件,将推理与计算相结合,灵活巧妙地选择合理的简捷的算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运算能力,发展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1.括号的使用在代数运算中,可以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去掉或者添上括号,以此来改变运算的次序,使复杂的问题变得较简单.例1计算:分析中学数学中,由于负数的引入,符号“+”与“-”具有了双重涵义,它既是表示加法与减法的运算符号,也是表示正数与负数的性质符号.因此进行有理数运算时,一定要正确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尤其是要注意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注意在本例中的乘除运算中,常常把小数变成分数,把带分数变成假分数,这样便于计算.例2 计算下式的值:211×555+445×789+555×789+211×445.分析直接计算很麻烦,根据运算规则,添加括号改变运算次序,可使计算简单.本题可将第一、第四项和第二、第三项分别结合起来计算.解原式=(211×555+211×445)+(445×789+555×789)=211×(555+445)+(445+555)×789=211×1000+1000×789=1000×(211+789)=1 000 000.说明加括号的一般思想方法是“分组求和”,它是有理数巧算中的常用技巧.例3在数1,2,3,…,1998前添符号“+”和“-”,并依次运算,所得可能的最小非负数是多少?分析与解因为若干个整数和的奇偶性,只与奇数的个数有关,所以在1,2,3,…,1998之前任意添加符号“+”或“-”,不会改变和的奇偶性.在1,2,3,…,1998中有1998÷2个奇数,即有999个奇数,所以任意添加符号“+”或“-”之后,所得的代数和总为奇数,故最小非负数不小于1.现考虑在自然数n,n+1,n+2,n+3之间添加符号“+”或“-”,显然n-(n+1)-(n+2)+(n+3)=0.这启发我们将1,2,3,…,1998每连续四个数分为一组,再按上述规则添加符号,即(1-2-3+4)+(5-6-7+8)+…+(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所以,所求最小非负数是1.说明本例中,添括号是为了造出一系列的“零”,这种方法可使计算大大简化.2.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先来计算(100+2)×(100-2)的值:(100+2)×(100-2)=100×100-2×100+2×100-4=1002-22.这是一个对具体数的运算,若用字母a代换100,用字母b 代换2,上述运算过程变为(a+b)(a-b)=a2-ab+ab-b2=a2-b2.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重要的计算公式(a+b)(a-b)=a2-b2,①这个公式叫平方差公式,以后应用这个公式计算时,不必重复公式的证明过程,可直接利用该公式计算.例4计算 3001×2999的值.解 3001×2999=(3000+1)(3000-1)=30002-12=8 999 999.例5计算 103×97×10 009的值.解原式=(100+3)(100-3)(10000+9)=(1002-9)(1002+9)=1004-92=99 999 919.例6计算:分析与解直接计算繁.仔细观察,发现分母中涉及到三个连续整数:12 345,12 346,12 347.可设字母n=12 346,那么12 345=n-1,12 347=n+1,于是分母变为n2-(n-1)(n+1).应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得n2-(n2-12)=n2-n2+1=1,即原式分母的值是1,所以原式=24 690.例7计算:(2+1)(22+1)(24+1)(28+1)(216+1)(232+1).分析式子中2,22,24,…每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平方,若在(2+1)前面有一个(2-1),就可以连续递进地运用(a+b)(a-b)=a2-b2了.解原式=(2-1)(2+1)(22+1)(24+1)(28+1)×(216+1)(232+1)=(22-1)(22+1)(24+1)(28+1)(216+1)×(232+1)=(24-1)(24+1)(28+1)(216+1)(232+1)=……=(232-1)(232+1) =264-1.例8 计算:分析在前面的例题中,应用过公式(a+b)(a-b)=a2-b2.这个公式也可以反着使用,即a2-b2=(a+b)(a-b).本题就是一个例子.通过以上例题可以看到,用字母表示数给我们的计算带来很大的益处.下面再看一个例题,从中可以看到用字母表示一个式子,也可使计算简化.例9计算:我们用一个字母表示它以简化计算.1.观察算式找规律例10某班20名学生的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请计算他们的总分与平均分.87,91,94,88,93,91,89,87,92,86,90,92,88,90,91,86,89,92,95,88.分析与解若直接把20个数加起来,显然运算量较大,粗略地估计一下,这些数均在90上下,所以可取90为基准数,大于90的数取“正”,小于90的数取“负”,考察这20个数与90的差,这样会大大简化运算.所以总分为90×20+(-3)+1+4+(-2)+3+1+(-1)+(-3)+2+(-4)+0+2+(-2)+0+1+(-4)+(-1)+2+5+(-2)=1800-1=1799,平均分为 90+(-1)÷20=89.95.例11计算1+3+5+7+…+1997+1999的值.分析观察发现:首先算式中,从第二项开始,后项减前项的差都等于2;其次算式中首末两项之和与距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都等于2000,于是可有如下解法.解用字母S表示所求算式,即S=1+3+5+…+1997+1999.①再将S各项倒过来写为S=1999+1997+1995+…+3+1.②将①,②两式左右分别相加,得2S=(1+1999)+(3+1997)+…+(1997+3)+(1999+1)=2000+2000+…+2000+2000(1000个2000)=2000×1000.从而有 S=1000 000.说明一般地,一列数,如果从第二项开始,后项减前项的差都相等(本题3-1=5-3=7-5=…=1999-1997,都等于2),那么,这列数的求和问题,都可以用上例中的“倒写相加”的方法解决.例13计算 1+5+52+53+…+599+5100的值.分析观察发现,上式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是它前面一项的5倍.如果将和式各项都乘以5,所得新和式中除个别项外,其余与原和式中的项相同,于是两式相减将使差易于计算.解设S=1+5+52+…+599+5100,①所以5S=5+52+53+…+5100+5101.②②—①得4S=5101-1,说明如果一列数,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都相等(本例中是都等于5),那么这列数的求和问题,均可用上述“错位相减”法来解决.例14计算:分析一般情况下,分数计算是先通分.本题通分计算将很繁,所以我们不但不通分,反而利用如下一个关系式来把每一项拆成两项之差,然后再计算,这种方法叫做拆项法.解由于所以说明本例使用拆项法的目的是使总和中出现一些可以相消的相反数的项,这种方法在有理数巧算中很常用.练习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1+3-5+7-9+11-…-1997+1999;(2)11+12-13-14+15+16-17-18+…+99+100;(3)1991×1999-1990×2000;(4)4726342+472 6352-472 633×472 635-472 634×472636;(6)1+4+7+ (244)2.某小组20名同学的数学测验成绩如下,试计算他们的平均分.81,72,77,83,73,85,92,84,75,63,76,97,80,90,76,91,86,78,74,85.第四章归纳与发现归纳的方法是认识事物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一种重要思考方法,也是数学中发现命题与发现解题思路的一种重要手段.这里的归纳指的是常用的经验归纳,也就是在求解数学问题时,首先从简单的特殊情况的观察入手,取得一些局部的经验结果,然后以这些经验作基础,分析概括这些经验的共同特征,从而发现解题的一般途径或新的命题的思考方法.下面举几个例题,以见一般.例1如图2-99,有一个六边形点阵,它的中心是一个点,算作第一层;第二层每边有两个点(相邻两边公用一个点);第三层每边有三个点,…这个六边形点阵共有n层,试问第n层有多少个点?这个点阵共有多少个点?分析与解我们来观察点阵中各层点数的规律,然后归纳出点阵共有的点数.第一层有点数:1;第二层有点数:1×6;第三层有点数:2×6;第四层有点数:3×6;……第n层有点数:(n-1)×6.因此,这个点阵的第n层有点(n-1)×6个.n层共有点数为例2在平面上有过同一点P,并且半径相等的n个圆,其中任何两个圆都有两个交点,任何三个圆除P点外无其他公共点,那么试问:(1)这n个圆把平面划分成多少个平面区域?(2)这n个圆共有多少个交点?分析与解(1)在图2-100中,设以P点为公共点的圆有1,2,3,4,5个(取这n个特定的圆),观察平面被它们所分割成的平面区域有多少个?为此,我们列出表18.1.由表18.1易知S2-S1=2,S3-S2=3,S4-S3=4,S5-S4=5,……由此,不难推测S n-S n-1=n.把上面(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得到S n-S1=2+3+4+…+n,因为S1=2,所以下面对S n-S n-1=n,即S n=S n-1+n的正确性略作说明.因为S n-1为n-1个圆把平面划分的区域数,当再加上一个圆,即当n个圆过定点P时,这个加上去的圆必与前n-1个圆相交,所以这个圆就被前n-1个圆分成n部分,加在S n-1上,所以有S n=S n-1+n.(2)与(1)一样,同样用观察、归纳、发现的方法来解决.为此,可列出表18.2.由表18.2容易发现a1=1,a2-a1=1,a3-a2=2,a4-a3=3,a5-a4=4,……a n-1-a n-2=n-2,a n-a n-1=n-1.n个式子相加注意请读者说明a n=a n-1+(n-1)的正确性.例3 设a,b,c表示三角形三边的长,它们都是自然数,其中a≤b≤c,如果b=n(n是自然数),试问这样的三角形有多少个?分析与解我们先来研究一些特殊情况:(1)设b=n=1,这时b=1,因为a≤b≤c,所以a=1,c可取1,2,3,….若c=1,则得到一个三边都为1的等边三角形;若c≥2,由于a+b=2,那么a+b不大于第三边c,这时不可能由a,b,c构成三角形,可见,当b=n=1时,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只有一个.(2)设b=n=2,类似地可以列举各种情况如表18.3.这时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总数为:1+2=3.(3)设b=n=3,类似地可得表18.4.这时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总数为:1+2+3=6.通过上面这些特例不难发现,当b=n时,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总数为: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因为当b=n时,a可取n个值(1,2,3,…,n),对应于a的每个值,不妨设a=k(1≤k≤n).由于b≤c<a+b,即n≤c<n+k,所以c可能取的值恰好有k个(n,n+1,n+2,…,n+k-1).所以,当b=n时,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总数为:例4设1×2×3×…×n缩写为n!(称作n的阶乘),试化简:1!×1+2!×2+3!×3+…+n!×n.分析与解先观察特殊情况:(1)当n=1时,原式=1=(1+1)!-1;(2)当n=2时,原式=5=(2+1)!-1;(3)当n=3时,原式=23=(3+1)!-1;(4)当n=4时,原式=119=(4+1)!-1.由此做出一般归纳猜想:原式=(n+1)!-1.下面我们证明这个猜想的正确性.1+原式=1+(1!×1+2!×2+3!×3+…+n!×n)=1!×2+2!×2+3!×3+…+n!×n=2!+2!×2+3!×3+…+n!×n=2!×3+3!×3+…+n!×n=3!+3!×3+…+n!×n=…=n!+n!×n=(n+1)!,所以原式=(n+1)!-1.例5设x>0,试比较代数式x3和x2+x+2的值的大小.分析与解本题直接观察,不好做出归纳猜想,因此可设x等于某些特殊值,代入两式中做试验比较,或许能启发我们发现解题思路.为此,设x=0,显然有x3<x2+x+2.①设x=10,则有x3=1000,x2+x+2=112,所以x3>x2+x+2.②设x=100,则有x3>x2+x+2.观察、比较①,②两式的条件和结论,可以发现:当x值较小时,x3<x2+x+2;当x值较大时,x3>x2+x+2.那么自然会想到:当x=?时,x3=x2+x+2呢?如果这个方程得解,则它很可能就是本题得解的“临界点”.为此,设x3=x2+x+2,则x3-x2-x-2=0,(x3-x2-2x)+(x-2)=0,(x-2)(x2+x+1)=0.因为x>0,所以x2+x+1>0,所以x-2=0,所以x=2.这样(1)当x=2时,x3=x2+x+2;(2)当0<x<2时,因为x-2<0,x2+x+2>0,所以(x-2)(x2+x+2)<0,即x3-(x2+x+2)<0,所以x3<x2+x+2.(3)当x>2时,因为x-2>0,x2+x+2>0,所以(x-2)(x2+x+2)>0,即x3-(x2+x+2)>0,所以x3>x2+x+2.综合归纳(1),(2),(3),就得到本题的解答.练习七1.试证明例7中:2.平面上有n条直线,其中没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即每两条直线都相交),也没有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直线通过同一点.试求:(1)这n条直线共有多少个交点?(2)这n条直线把平面分割为多少块区域?然后做出证明.)3.求适合x5=656356768的整数x.(提示:显然x不易直接求出,但可注意其取值范围:505<656356768<605,所以502<x<602.)第五章生活中的数学(储蓄、保险与纳税)储蓄、保险、纳税是最常见的有关理财方面的数学问题,几乎人人都会遇到,因此,我们在这一讲举例介绍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以增强理财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处理简单财务问题的数学能力.1.储蓄银行对存款人付给利息,这叫储蓄.存入的钱叫本金.一定存期(年、月或日)内的利息对本金的比叫利率.本金加上利息叫本利和.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本利和=本金×(1+利率经×存期).如果用p,r,n,i,s分别表示本金、利率、存期、利息与本利和,那么有i=prn,s=p(1+rn).例1设年利率为0.0171,某人存入银行2000元,3年后得到利息多少元?本利和为多少元?解i=2000×0.0171×3=102.6(元).s=2000×(1+0.0171×3)=2102.6(元).答某人得到利息102.6元,本利和为2102.6元.以上计算利息的方法叫单利法,单利法的特点是无论存款多少年,利息都不加入本金.相对地,如果存款年限较长,约定在每年的某月把利息加入本金,这就是复利法,即利息再生利息.目前我国银行存款多数实行的是单利法.不过规定存款的年限越长利率也越高.例如,1998年3月我国银行公布的定期储蓄人民币的年利率如表22.1所示.用复利法计算本利和,如果设本金是p元,年利率是r,存期是n 年,那么若第1年到第n年的本利和分别是s1,s2,…,s n,则s1=p(1+r),s2=s1(1+r)=p(1+r)(1+r)=p(1+r)2,s3=s2(1+r)=p(1+r)2(1+r)=p(1+r)3,……,s n=p(1+r)n.例2小李有20000元,想存入银行储蓄5年,可有几种储蓄方案,哪种方案获利最多?解按表22.1的利率计算.(1)连续存五个1年期,则5年期满的本利和为20000(1+0.0522)5≈25794(元).(2)先存一个2年期,再连续存三个1年期,则5年后本利和为20000(1+0.0558×2)·(1+0.0522)3≈25898(元).(3)先连续存二个2年期,再存一个1年期,则5年后本利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