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涵洞施工技术总结.

合集下载

涵洞施工技术总结

涵洞施工技术总结

新建南京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NHZQ-I标段(DK12+700~DK13+072.91、DK18+440.91~DK20+384.775)涵洞施工技术总结编制:复核:审核:中铁四局宁杭客运专线工程指挥部第四分项目部2010年11月涵洞施工技术总结一、工程概况新建铁路南京至杭州客运专线NHZQ-I标工程位于南京市江宁区。

中铁四局四分部管段上坊车站里程为DK11+649.81~DK12+700,起点接秦淮河特大桥杭州台,其中有2座涵洞。

区间路基分为两段:分别为DK12+700~DK13+072.91,后接胜利河特大桥南京台;区间路基起止里程为DK18+440.91~DK20+384.775,前接胜利河特大桥杭州台、后接句容河特大桥南京台,其中有8座涵洞。

根据设计要求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路堤与桥台均需设置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入5%水泥进行填筑压实。

基底采用CFG桩加固处理,桩距1.6~1.8m、桩径0.5m,基底设碎石垫层,厚0.6m,内铺设一~两层双向土工格栅。

路基正线均铺设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正线线间距5.0m,设计时速350km/h。

涵洞里程及结构类型:二、施工过程1、涵洞施工工艺流程图涵洞施工工艺流程图2、测量及开挖根据设计图纸,对基坑的轴线及开挖范围进行放样,使用白灰画出开挖轮廓范围。

使用水准仪测量CFG桩截断位置高程,保证截后桩顶标高一致,且锚入垫层内不少于10cm。

使用挖掘机开挖,人工清理基底,开挖过程中挖机不得碰撞CFG 桩。

基坑周围设置排水沟,四角设置集水坑,采用水泵抽除集水井内积水。

3、绑钢筋支模钢筋统一在钢筋加工厂按单根钢筋长度加工成型,运输到施工现场安装就位。

钢筋接头连接采用闪光对焊、双面搭接焊,交叉钢筋采用绑扎固定。

根据不同涵洞型号,对应不同的钢筋参考图纸。

模板采用竹胶板,规格尺寸122cm×244cm×1.5cm,为了增加模板的强度及刚度,在竹胶板上间隔30cm钉上10cm×10cm的木方作为围檩。

涵洞工程施工总结

涵洞工程施工总结

涵洞工程施工总结涵洞工程是指为了解决河道、道路、铁路等交通线路等地方需要占用过水或者液体流动场所而开挖的防水建筑工程。

涵洞是将开挖的隧洞挖掘并支护,主要是为河流通过道路和大型建筑使用的设施,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涵洞工程施工难度大、工序复杂,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将对涵洞工程施工进行总结,以便总结经验,提高效率。

一、工程概况本次涵洞工程施工地点位于某县交通要道上,是连接两个山谷的重要通道。

由于地势起伏,两边山体高差较大,当遇到暴雨时,山上的雨水很可能冲刷道路,造成洪涝等灾害。

因此,设计了一项涵洞工程来解决这一问题。

涵洞总长度约100米,宽度为10米。

二、施工准备在开始施工前,我们对整个工程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安排。

首先,我们根据设计图纸确定了涵洞的位置和尺寸,并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

同时,我们还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勘察,确保安全施工。

为了顺利进行涵洞的开挖工作,我们购买了必要的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破碎锤等,并组织了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

同时,我们还购买了一些必要的材料,如混凝土、钢筋等,以确保施工质量。

三、施工过程1. 场地准备:在正式开挖涵洞之前,我们首先对施工现场进行了清理和平整。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上标记出涵洞的位置和尺寸,为后续的开挖工作做好准备。

2. 开挖土方:接下来,我们利用挖掘机对涵洞进行了第一次开挖,将大块的土方移除,并进行了回填和压实。

在开挖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控制挖掘机的深度和角度,以防止土方坍塌或者损坏挖掘机。

3. 支护结构:当我们开挖到一定深度后,我们开始进行涵洞的支护结构工作。

根据设计方案,我们采用了混凝土支护结构,首先对支护墙进行模板搭建,然后浇筑混凝土,最后进行养护。

支护结构的稳固与否直接影响到涵洞的安全和稳定,因此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视。

4. 涵洞拱顶施工:当支护结构完成后,我们开始进行涵洞的拱顶施工。

我们首先对拱顶进行模板搭建,并浇筑混凝土。

涵洞施工总结六篇

涵洞施工总结六篇

涵洞施工总结六篇涵洞施工总结范文1【关键词】山区涵洞;涵洞位置;因地制宜;立面布置;洞口选型1. 引言涵洞是大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单个工程数量较小,费用低,但对整条道路而言,涵洞分布全线,工程量占着相当比重,是保障路基排水通畅和长期稳定重要构筑物。

同时涵洞的设计还与地方农田水利浇灌有着亲密关系,直接影响沿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对于发挥大路建设社会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科学合理地设计涵洞是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整条道路平安、稳定和正常运营的关键环节之一。

实践中涵洞设计重要性往往被忽视,施工中涵洞设计变更严峻影响路基施工的连续性,涵洞设计施工不合理睬给道路的使用留下隐患。

对于目前涵洞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涵洞结构的选型,涵洞位置、立面布置及洞口构筑物的选择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2. 涵洞结构形式的选择涵洞应依据所在大路的使用功能、等级和进展需要,根据适用、经济、平安和美观的原则进行设计。

结构类型的选择应考虑地质条件,施工力量,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养护。

1)石拱涵能充分利用自然石料,造降低,施工技术简洁,经久耐用,养护费用低,但基本采纳人工砌筑,施工速度慢,建筑高度较大,对地基要求高,适用于高填方地区,路基工程中已较少采纳。

2)管涵一般采纳混凝土结构,钢筋用量较少,便于预制,施工速度快,但损坏后修理和养护较困难。

若地基消失不匀称沉降,管涵易消失开裂,渗水,不利于路基稳定。

管涵一般采纳无压流过水,与地方浇灌渠相接时较多采纳。

近年来,部分工程采纳波纹管代替钢筋混凝土管。

波纹管由若干块成品波纹钢片拼接而成,施工速度快,可适当变形,以适应路基不匀称沉降。

波纹管建筑高度大,波纹间易淤积泥沙,不利于水流快速排解,不适于在长流水沟渠处设置。

3)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应用范围最广,其构造简洁,自重较轻,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不高,维护便利,适用于不同路基填筑高度。

钢筋混凝土盖板多采纳现场预制,工厂化施工,速度快,质量有保证。

涵洞施工工作总结_市政施工工作总结

涵洞施工工作总结_市政施工工作总结

涵洞施工工作总结_市政施工工作总结自2021年6月份开始,我所参与的涵洞施工工作已经完成。

在这段期间,我参与了涵洞施工的各个环节,从工程计划到现场施工,最后完成了涵洞工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我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对我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

一、施工计划施工计划是施工工作的基础。

在计划阶段,我们需要了解工程的基本信息,包括涵洞的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土壤力学性质等。

在了解这些信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设计出合适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周期,制定施工计划,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准备在开始施工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这包括建立施工现场,购置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保证材料供应,安排施工人员等。

在施工准备工作中,我们还需要确认施工计划的可行性,确保相关工作的质量和安全符合相关规定。

三、施工过程施工过程是涵洞工程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达到预期。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施工安全和环保工作,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问题。

四、验收和整改当涵洞工程施工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验收和整改。

通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的验收,确认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符合相关的规定。

如果存在不符合要求的问题,我们需要及时进行整改,直到达到验收标准为止。

五、经验总结总之,通过参与涵洞工程的施工工作,我深刻认识到了一个好的计划和管理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也学习到了如何更好地规划、施工和管理市政施工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为市政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涵洞工作总结

涵洞工作总结

涵洞工作总结
在城市建设和交通规划中,涵洞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项目。

涵洞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畅通,对于防洪排涝和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涵洞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在我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

首先,在涵洞建设中,我们团队注重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我们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进行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也重视了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其次,我们团队在涵洞建设中也注重了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在涵洞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及时解决了一些涉及到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的问题,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另外,我们团队也注重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我们组织了一些涵洞建设的相关培训课程,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了施工的有序进行。

最后,我们团队在涵洞工作中也积极探索了一些新的施工技术和工艺。

我们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我们团队在涵洞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为城市建设和交通规划做出更大的贡献。

涵洞施工小结(实用资料)

涵洞施工小结(实用资料)

涵洞施工小结(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涵洞施工小结DK1046+387,DK1053+500框架涵施工小结一、工程概况DK1088+387,DK1093+500区段内共有九座钢筋混凝土框架涵~为排洪、立交而设.1、DK1088+830 1-2.5m框架涵~该涵中心统一里程为K1052+563.65,施工中心里程为DK1046+830,~长28。

10横延米~位于直线上。

涵洞地基加固处理采用CFG桩~要求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0。

18MPa~基底换填0。

6m碎+砂垫层。

涵洞与线路正交。

本涵出、入口铺砌采用35cm厚M10浆砌片石~下铺10cm厚碎石垫层~垂裙采用M10浆砌片石。

2、DK1047+675。

32 1—2。

0m框架涵~该涵中心统一里程为K1053+378.97,施工里程为DK1047+675.32,~长46.50横延米~位于直线上.基底挖除地表土~换填A、B料.涵洞与线路斜交66?。

本涵出入口铺砌采用35cm厚M10浆砌片石~下铺10cm厚碎石垫层~垂裙采用M10浆砌片石。

3、DK1048+841。

5 1—2.0m框架涵~该涵中心统一里程为K1054+575.15,施工里程DK1048+841.5,~长38。

33横延米~位于直线上.基底换填0。

6m碎+砂垫层。

本涵洞与线路斜交135?.本涵出入口铺砌采用35cm厚M10浆砌片石~下铺10cm厚碎石垫层~垂裙采用M10浆砌片石。

4、DK1050+375 1-2。

0m框架涵~该涵中心统一里程为K1056+108。

65,施工里程为DK1050+375,~长32。

62横延米~位于直线上.涵洞地基加固处理采用CFG桩~要求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力?0.18MPa~基底换填0.6m 碎+砂垫层。

本涵洞与线路正交~本涵出入口采用35cm厚M10浆砌片石~下铺10cm 厚碎石垫层~垂裙采用M10浆砌片石。

5、DK1051+138 1—3。

涵洞年度工作技术总结(3篇)

涵洞年度工作技术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涵洞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设施,在保障道路畅通、减少自然灾害对交通的影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年度,我单位在涵洞养护、维修和管理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年度工作技术总结如下。

二、工作概述1. 养护工作(1)制定养护计划。

根据年度养护任务,结合涵洞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养护计划,确保涵洞设施正常运行。

(2)加强日常巡查。

加大巡查力度,对涵洞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涵洞安全。

(3)开展专项养护。

对部分病害严重的涵洞进行专项养护,如清淤、加固、更换涵洞部件等,提高涵洞使用寿命。

2. 维修工作(1)及时修复损坏。

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损坏涵洞,立即进行修复,确保道路畅通。

(2)加强技术指导。

对涵洞维修工程进行技术指导,确保维修质量。

(3)提高维修效率。

优化维修流程,提高维修效率,缩短维修周期。

3. 管理工作(1)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涵洞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2)加强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养护、维修和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3)强化责任落实。

明确各级人员责任,确保涵洞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三、工作成果1. 涵洞设施完好率提高。

通过加强养护、维修和管理,涵洞设施完好率较去年同期提高了5%。

2. 道路畅通率提高。

涵洞设施的正常运行,有效保障了道路畅通,道路畅通率提高了8%。

3. 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涵洞安全事故发生率较去年同期降低了10%。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涵洞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2)养护、维修和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2. 改进措施(1)加大资金投入,对老化严重的涵洞进行改造或更换。

(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养护、维修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3)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五、结语本年度,我单位在涵洞养护、维修和管理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保障道路畅通、减少自然灾害对交通的影响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涵洞设施管理水平,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涵洞施工方案总结首件工程总结报告(精选5篇)

涵洞施工方案总结首件工程总结报告(精选5篇)

涵洞施工方案总结首件工程总结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涵洞施工方案总结首件工程总结报告涵洞施工方案总结首件工程总结报告(一)、施工方案涵洞基础:采用挖掘机开挖两边坡按1:0.5取值,基础开挖底宽为涵洞混凝土基础宽度两边各加0.5m施工作业空间。

基础开挖到离基底约有5~10cm时,则采用人工修整。

确保不扰动基底地质层。

人工修整完后,对基底轴线、高程、平面尺寸进行自检,然后报驻地办验收,并对基底进行承载力试验,若基底承载力小于设计基底承载力,则上报监理给予处理。

钢筋由加工厂制作。

现场绑扎。

混凝土由搅拌站搅拌,用混凝土罐车运送到施工现场。

(二)、基础施工1、测量:基底验槽合格后,测量人员用全站仪放样出涵洞中心轴线、边线,并安装基础模板。

2、立模:基础模板采用木胶板,一次成形,每节立模长度为3m。

基础模板宽7.44m,厚1.0m。

为了防止模板受到混凝土内应力的影响而变形,保证涵洞基础的线形与美观,在模板纵向每50cm加竖向肋骨一根,横向因为高度只有一米,所以就在上中下各加一条横向肋骨。

两侧模板采用对拉螺栓对拉,并用顶托支撑。

模板内涂刷脱模剂并安装严密,严禁使用废机油。

3、沉降缝:涵洞每6m设置沉降缝1道,按设计位置设置,做到两端竖直、平整,上下贯通,沉降缝的填塞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混凝土浇筑:基础采用C25混凝土现浇而成。

砼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当混凝土到现场时,检查其坍落度、均匀性等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砼振捣应充分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现象为止。

对墙身部分进行预埋钢筋,以便基础与墙身更好的相结合。

混凝土基础分段浇筑时,多做一组试块。

当混凝土达到2.5MPa 时,则进行涵洞基础模板的拆除与墙身模板的安装。

(三)、墙身施工:涵身C15片石混凝土在施工前,应准确计算砼、片石的具体数量。

涵洞洞身采用分段一次浇灌成形的施工方法。

涵洞墙身模板的安装时,墙身模板沉降缝按设计位置设置,做到两端竖直、平整,上下贯通,沉降缝的填塞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涵洞工程施工总结

涵洞工程施工总结

涵洞工程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本次工程为XX地区某道路的涵洞施工项目,主要包括新建和改建涵洞共计7处,涵洞形式主要为圆管涵和盖板涵,设计目的是为了方便工程排水、泄洪及周围农田的灌溉。

工程总造价约为XX万元,施工周期为XX个月。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在施工前,我们对施工图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并熟练掌握施工要点。

对于图纸中的错误,及时向监理工程师反映,经监理单位核查确认后由设计单位进行调整修改。

2. 试验准备:我们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等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试验,为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3. 场地准备:我们对施工场地进行了清理,保证了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4. 施工组织: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明确了施工流程、施工顺序和施工责任。

三、施工过程1. 基坑开挖:我们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底的方式进行基坑开挖,保证了基坑的尺寸和质量。

2. 基础施工:我们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了基础施工,包括垫层施工、基础浇筑等,保证了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 管节预制:我们对管节进行了预制,包括管节的制作、养护等,保证了管节的质量和安装的准确性。

4. 管节安装:我们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了管节的安装,包括管节的定位、连接等,保证了涵洞的结构稳定性和密封性。

5. 管节接缝处理:我们对管节接缝进行了处理,包括接缝的填充、密封等,保证了接缝的防水性能。

6. 台背回填:我们对台背进行了回填,包括回填材料的选用、回填施工等,保证了台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施工管理1. 质量控制:我们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进行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计划的制定、质量检查的实施等。

2. 进度管理:我们按照施工组织计划进行了施工,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3. 安全管理: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教育的实施、安全检查的进行等。

五、施工总结本次涵洞工程施工,我们在技术、管理、施工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程质量得到了业主和监理的一致好评。

涵洞施工总结

涵洞施工总结

框架桥施工总结1.编制范围成绵乐客运专线框架桥工程,DK39+077.5 2-7*4.55米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桥。

2.工程概况本框架桥位于DK38+900-DK41+700段路基内,中心里程为DK39+077.5,设计形式为分离式双孔,净空宽7m,净高 4.55m。

框架桥主框架长度为54.66米,为排洪排污而设。

框架桥临近既有宝成线,箱身位臵处有既有T型梁桥一座,桥下有污水。

主要工程内容:围堰施工、基坑开挖、主体工程施工(基础、基础以上)、防护工程、附属工程工程特点:本框架桥临近既有线,桥位处流水较大,需采用围堰导流污水,同时采用防护桩防护既有线。

3.技术标准铁路等级:I级;设计速度:200km/h,基础设施速度目标值250km/h;正线线间距:4.6m~4.8m;最小曲线半径一般采用3500m,困难地段采用1700m;最大坡度:20‰;到发线有效长度采用650m;牵引种类:电力;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列车类型:8辆编组电动车组4.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 挖基挖方(无水/有水)m33787/27342 箱身C40抗侵蚀钢筋砼(L1)m32292.5C30抗侵蚀砼(L1)m3481.83 出入口C30抗侵蚀砼(L1)m3306.4 C30砼m332.5 M10浆砌片石m356.94 箱内护面C30砼m3153.15 防水层甲种防水层m2942丙种防水层m27286 回填土方m3487级配碎石m334055.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工程地质条件桥位处地表下0~2m为人工填筑土(粉质黏土)σ0=0.10MPa,其下为卵石土σ0=0.40MPa,要求箱体基底至于卵石土上,下伏基岩为泥岩夹砂岩σ0=0.40MPa。

2)水文地质条件桥位处地表水类型为:HCO3-.CL- -Na+.Ca2+型,在环境作用类别为化学侵蚀环境及氯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L1。

涵洞施工工作总结_市政施工工作总结

涵洞施工工作总结_市政施工工作总结

涵洞施工工作总结_市政施工工作总结经过数月的施工,本次涵洞施工工作已圆满结束。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着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原则,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

在此,我将对本次施工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

1. 安全施工在本次施工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贯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设立了专门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设立安全警示牌、设置警戒线、配备专职安全员等。

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我们成功预防了一系列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管理和协调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管理和协调的作用,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我们建立了周密的施工计划,明确了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我们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了工程进展顺利。

3. 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我们加强了对各项工程的监督和检验,严格按照规范和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及时发现并处理了一些质量问题,确保了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4. 施工技术创新在本次施工过程中,我们注重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我们积极引进新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我们也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我们提高了施工的水平和能力。

本次涵洞施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

下面是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导致延误施工进度。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工作中的细节管理,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

2. 施工现场的人员组织和指挥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工人之间的工作协调不畅。

下一步,我们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加强人员组织和协调,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对于一些技术性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研究和学习,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涵洞总结

涵洞总结

框架涵技术总结一.工程概况新建九景衢铁路JQJXZQ-5标一分部本工程位于DK128+400~DK139+578.46段范围内共有涵洞7座,分别为DK128+416、DK129+725、DK131+542、DK132+180、DK132+315、DK136+719、DK136+767,其中盖板涵3座,累计115.05延长米,框架涵4座,累计87.92延长米。

二.施工过程1.施工准备(1)施工前必须认真核对该涵洞施工图和地质资料,包括涵洞基础、涵身、盖板等具体细部尺寸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原设计情况,并根据水文和地质条件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分析研究地质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硬岩稻田软泥等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2)认真熟悉图纸、施工规范,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及交底,并进行安全质量教育。

(3)测量放线:测量人员对涵洞进行定位放线,并将控制桩引至路边加以保护。

在临近位置布设两个水准点,以备施工时使用。

所测控制桩均应稳固可靠,一直保留到工程结束。

2.基坑开挖(1)根据技术人员放样出的涵洞中线桩、涵洞基础大小、现场地质情况和放坡要求及基坑底的工作宽度(每边至少放宽100cm),确定基础开挖位置,用石灰撒出开挖边线,现场测量原地面标高,计算出基坑下挖深度,并在开挖边线旁打好标高控制桩。

(2)基坑开挖出的弃土不得妨碍开挖基坑及其他工作,弃土应堆放在远离基坑位置,必须堆放在基坑附近时,弃土堆坡脚距基坑顶缘的距离不小于基坑的深度。

(3)基坑挖到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停止机械开挖,改由人工清底、平整。

遇有地下水,应在四周加设排水沟及集水井,及时进行抽水,防止基底被水浸泡。

(4)基坑开挖应不间断地进行,以防止基坑暴露时间过长。

当基底达到设计标高时应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时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填写基坑工程检查证,合格后,技术人员应对合格基坑进行拍照,作为以后的竣工文件照片,并立刻组织劳动力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基坑换填(1)级配碎石换填采用分层回填,机械配合人工,要求回填均匀、密实,打夯机及时夯实。

框架箱涵施工总结

框架箱涵施工总结

1 工程概况 (2)2 施工准备 (2)2.1“三通一平”准备 (2)2.2劳动力分配及施工任务划分 (2)3 施工工艺 (4)3.1测量放线 (6)3.2基础开挖 (6)3.3基础施工 (6)3.3.1 CFG桩施工 (6)3.3.2挖基及CFG桩处理 (6)3.3.3基础垫层 (7)3.3.4涵洞基础砼 (7)3.4绑扎底板及梗肋钢筋 (7)3.5安装底板及梗肋模板 (9)3.6混凝土施工 (9)3.7灌筑底板及梗肋混凝土 (10)3.8绑扎边墙及顶板钢筋 (10)3.9制作安装框架涵身外模 (11)3.10灌筑边墙及顶板混凝土 (12)4 接缝处理 (13)4.1施工缝处理 (13)4.2防水层及沉降缝 (13)5 附属工程 (14)6 涵洞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4)7 质量控制及检验 (15)参考文献 (17)摘要涵洞是公路或铁路与沟渠或道路相交地方的构筑物,使之从下部穿行而过不影响上部行车。

按使用类型不同可分为交通涵和过水涵,作用与桥相同,但一般孔径较小,形状有箱形、管形及拱形等。

涵洞是道路构造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设计与该公路的等级、使用任务、性质和将来的发展需要相适应,本施工段位于平原地带,涵洞分位于菜地及农田等开阔地段,地下水位比较丰富,对于基础的开挖与处理都有着不同于其他的地方。

测量放线后的清理、平整场地,将杂物必须运至指定弃土场堆弃,因为当地的雨水较多,涵洞施工时将附近的水流改移,防止水流倒流入基坑内,钢筋堆放在预制场地,位置要较原地面高出50cm,红砖铺底且配备雨布等一些列措施防水。

1 工程概况本段DK333+213.4~DK351+100中涵洞共40座,孔径为1-2m的有7座;1-3m 的有8座;1-4m的有16座;1-5m的有3座;1-6m的有6座;共计884.86横延米,详见“表1.1涵洞信息一览表”(见下页)。

主要用于排洪灌溉、立交。

涵洞基础位于平原地带,地下水位比较丰富,地质按层深分为粉质黏土、粗圆砾土、细砂、黏土深度不一。

涵洞施工工作总结范文_施工总结范文

涵洞施工工作总结范文_施工总结范文

涵洞施工工作总结范文_施工总结范文本次涵洞施工工程总计历时三个月,经过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施工团队积极进取,协作配合,规划有序,安全保障工作有力,克服了诸多困难,最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本次工程任务。

现有如下总结:一、工作成果1、本次工程工期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进度较快,质量较高,完美达成预期效果。

2、施工过程中克服了多种困难,如设计变更、沉降、地质条件等,但通过施工方案调整、技术革新和人员合理调配,一一得到解决。

3、采用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法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工人人身安全,保障现场安全。

4、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塑造了公司品牌形象,提升了公司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二、工作过程1、前期规划在施工前,我们通过对项目的需求、形势、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和考虑,研究并制定了施工方案,明确了各个环节的任务和责任,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确保了施工顺利开展。

施工团队在执行过程中,积极配合,协调各方面资源,通过现场督查、管控和安全控制等措施,确保了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

3、安全管理施工现场针对各种施工环境风险和人员作业风险,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要求,加强对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了每个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工作亮点1、坚持科学规划和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攻关,实施信息化、智能化施工。

2、套用“6S管理”的操作模式,实行现场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

3、制定了周密的应急预案,有效应对突发状况,保障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四、工作展望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参考本次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继续优化施工环节、加强技术攻关,压实安全责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涵洞施工工作总结_市政施工工作总结

涵洞施工工作总结_市政施工工作总结

涵洞施工工作总结_市政施工工作总结我在涵洞施工项目中担任了实习生的角色,在这个项目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

在工作中,我参与了涵洞的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结构施工、防水处理和管线施工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从中掌握了相关技术和方法,并加深了对施工流程和管理的认识。

现在,我将对这个项目进行总结,分享我的感悟和经验。

一、工作内容1.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整个涵洞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利用了三种地基处理的方式,分别是挖坑夯实、钻孔灌注桩和人工碎石桩。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2.基础施工基础是涵洞施工中的基础,其稳定性和承载性对整个涵洞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采用了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进行基础施工。

在施工中,注意到了多种问题,比如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和压实方法等方面的操作和处理。

3.结构施工结构施工是涵洞施工中比较复杂的一个环节,涉及到各种构建技术和方法。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拼装的方式进行结构施工。

该方式有许多特点,如施工方便、质量可靠等。

在施工中,我们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工艺和方法。

4.防水处理防水处理是涵洞施工中必须关注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涵洞的运行和使用。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采用了多层防水材料、灌浆和密封接头等方式进行防水处理。

在操作上,我们要注意到不同材料的特点和处理方法,并注意到工程和效果的关系。

5.管线施工管线施工是涵洞施工中的另一个大环节,它涉及到各种管线的架设和连接。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处理了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管等各种管线。

在处理管线时,我们要注意到设计要求、材料特点、管线位置等问题。

二、工作经验在这个涵洞施工项目中,我获得了许多经验和技能,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应用在实际施工中,我们要运用到许多专业技术和方法,如地基处理、基础施工、结构施工、防水处理和管线施工等。

涵洞施工工作总结_市政施工工作总结

涵洞施工工作总结_市政施工工作总结

涵洞施工工作总结_市政施工工作总结在涵洞施工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作用,按照规划和设计方案,采用科学合理的工艺和方法,成功完成了施工任务。

通过这次施工工作,在涵洞施工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但我们通过经验总结和改进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我们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工程量清单进行材料选用和施工进度安排,确保了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我们加强了施工现场管理,确保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在施工中,我们注重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及时解决了涵洞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确保了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

我们注重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的合格性和安全性。

我们加强了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通过培训,我们提高了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确保了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我们加强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我们注重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环境友好型的材料和设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我们采取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在涵洞施工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施工现场的环境复杂,导致施工条件的限制和不确定性增加。

二是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和经验总结解决。

三是施工进度的紧张性,需要加强施工组织和协调。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强了施工现场的管理,加强了施工条件的控制和改善。

二是加强了技术研究和技术交流,及时解决了技术难题,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三是加强了施工组织和协调,合理安排施工流程,确保了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通过这次涵洞施工工作,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们按时完成了施工任务,保证了工程的顺利交付和使用。

我们掌握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提高了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

我们也得到了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认可和好评,为今后的施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涵洞施工总结[1]

涵洞施工总结[1]

涵洞施工总结涵洞施工总结DK1907+278处1-4米框架箱涵施工总结1.编制范围武广客运专线5标段涵洞工程,DK1907+2781-4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

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2.1.工程概况该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位于DK1907+180~480段路基内,中心里程为DK1907+278,设计形式为1-4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

主要工程内容:基坑开挖、主体工程施工(基础、基础以上)、防护工程、附属工程工程特点:DK1907+278设涵路过渡段,全段路基基底采用压力注浆加固。

2.2.地质概况2.2.1.地质概况低山区,地势较陡,自然坡度15~30°,植被极发育。

谷地较开阔,大多已辟为水田,谷地中部发育一小河沟。

山坡地面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Q4el+dl)之紫红~棕黄色粉质黏土,硬塑,厚7.6~12m。

谷底表层为黏土,褐灰,褐黄色,软~硬塑,厚7~12m。

下伏基岩为石炭系(C1)灰岩,深灰色~灰黑色,中厚层状,弱风化。

地表溶沟、溶槽发育,物探电法探测局部岩溶发育,线岩溶率约10%。

岩层产状:267°∠30°,节理不发育。

2.2.2.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较发育。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2.3.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量见《DK1907+2781-4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主要工程数量表》。

3.施工总体方案3.1框架箱涵3.1.1施工流程测量放线→基础施工→涵身施工→附属工程施工→防水层施工→涵背回填3.1.2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施工前认真复核图纸,无误后清理场地,测量放样,同时做好其它开工所需要准备工作。

(2)基坑处理及开挖①明挖基础施工②PHC管桩基础施工PHC管桩施工见《武广客运专线XXTJV标DK1901+261.72~DK1908+200段岩溶路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⑶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按设计规格、尺寸、形状在加工厂加工成型,现场绑扎;涵身钢筋布置较密,要求钢筋加工、安装尺寸准确,钢筋接头类型及安装时接头相错量符合规范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涵洞施工技术总结
一、工程概况
中铁十二局集团京沪高铁四标段项目经理部十四工区负责施工的
DK843+632.5 (1-1.5m钢筋混凝土倒虹吸,DK843+200(1-1.5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
涵,DK843+636(1-2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DK845+070.28(1-4.5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DK845+530(1-2.0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DK846+127(1-2.5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全部位于蚌埠高速站内。

混凝土均使用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框架主体为C35钢筋混凝土,出入口翼墙、排水侧沟、路面防磨层及帽石为C30混凝土,框架主要受力构件采用HRB335钢筋,一般箍筋及构造钢筋采用Q235钢筋。

框架涵洞于2008年9月25日开工,2010年12月25日完工。

二、施工方法
2.1施工技术方案
框架桥分二阶段施工,第一阶段进行地基处理,主要施工CFG桩,第二阶段进行
框架主体施工,先施工底板和边墙踢脚,再施工边墙和顶板。

内模采用碗扣式钢支
撑、116型工字型钢纵梁、方木横梁支撑体系和桁架式大块组合钢模板。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钢筋接长采用闪光对焊,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设计图纸现场绑扎严禁漏绑。

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同等抗压强度等级混凝土垫块,垫块与钢筋绑扎牢固,并相互错开。

框架结构混凝土施工采用模筑法浇筑,混凝土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准确计量,集中拌合,用混凝土输送车运送混凝土,采用汽车泵泵送混凝土到灌注部位。

为确保施
工质量,采用斜向水平推进法施工,上层与下层浇筑水平距离保持2m左右,且从底部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且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

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应插入下层5~10cm左右,间隔小于其作用半径,不得漏捣和重捣,边振边逐渐提高振捣棒,并避免碰撞模板。

浇筑过程中,设专人负责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墩身预埋
钢筋的稳定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浇至设计标高后,振捣时观察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浆、水平有光泽即可缓缓抽出振捣棒,防止混凝土内产生空洞。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顶面进行修整。

抹平定浆后,再一次收浆压光,表面用无纺布进行覆盖,洒水养生,时间不少于14天。

当混凝土达到75%的设计强度后拆除全部模板。

2.1.1 CFG桩施工
CFG桩复合地基采用长螺旋钻机施工,钻至设计标高后向孔中泵送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等材料加水拌合的混合料,CFG桩施工完毕后,按有关规定对桩体进行低应变检测和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设计和验标要求。

2.1.2框架工程
2.121施工方案
基坑为明挖基础,开挖时采用挖掘机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机械抽水,基础开挖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加筋褥垫层铺设。

该框架桥采用就地制作现浇的方法。

框架结构采用大块组合钢模现浇,碗扣式满堂支架搭设,先浇筑底板,待底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再浇筑边墙及顶板, 边墙一次性浇筑在倒角以上,两边施工缝不设在同一水平面上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输送车运输,浇筑采用泵车泵送入模,振捣棒振捣,覆盖浇水养生。

2.1.2.2技术措施
2.1.2.2.1框架模板支架
框架桥支架系统采用1.5m*1.0m组合钢模配30cm*1.5m模板,碗扣式满堂支架搭设。

碗扣式满堂脚手架作为现浇箱涵的支架,立杆纵横间距均为600mm步距为1200 mm,立杆下配置底托,顶配置顶托以调整高度。

满堂支架自一端开始沿纵向每隔6m断面处用普通钢管设置横向剪力撑,沿纵向通长用普通钢筋设置纵向剪刀撑4 道均匀布
置。

顶板底模采用钢模,下配置60X100木枋次梁。

沿涵长方向通长布置, 间距为
250mm小枋次梁垂直放在方木主梁上,主梁采用100X50方木,沿涵横向通长布置。

置在上顶托槽内,主次梁的接头处均应放置在有支撑点的位置并用扒钉连接牢固。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有专人巡视支架,随时注意观察支架的变形,并根据情况做好加固措施。

2.122.2加强测量、试验、检测等基础性技术工作
调遣技术水平高、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组成精干的测量、试验、检测队伍,项目部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做到了工作有标准,检查按标准,同时装备先进的测量、试验、检测仪器,保证了各项检测检验据符
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用科学的手段保障了工程质量。

2.1.2.2.3加强基础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
基础开挖后,请设计、监理进行了检查签证。

基础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均已通过三级签证,上道工序检查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施工中对每道工序进行了严格检查。

三、工程质量病害防治
3.1工程中防腐蚀结构的施工要点
3.1.1为保证钢筋位置正确,混凝土保护层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的垫块定型同等
抗压强度等级混凝土垫块,不得采用石子作垫块,严禁使用短钢筋作为垫块。

3.1.2混凝土的养护方法不但对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有一定影响,而且也影响到混凝土的中性化速度。

如果混凝土早期养护不良,混凝土表面就会迅速干燥。

由于水泥水化的
程度不够充分,致使混凝土的渗透性增大。

因此混凝土施工时应进行养护方案设计,科学进行养护。

3.1.3外加剂的添加必须按规定掺加,严禁不加或过量掺入
3.1.4加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管理。

混凝土必须充分捣固,对混凝土振捣后的表面工序也需要认真对待,压实表面对混凝土的抗腐蚀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施工中,我们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对施工用的原材料严格按技术条件要求进行检验、通过大量试验确定科学的配合比。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计量偏差、水灰比、坍落度在要求范围。

3.2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问题十分突出,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降低水化热、防止混凝土开裂,为此,我们拟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3.2.1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选用低水化热水泥;采用中粗砂和连续级配碎石,运用双掺技术在混凝土中掺加
缓凝型高效减水剂和掺和料,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可泵性,延长缓凝时间,减慢水泥水化热释放速度,推迟和降低混凝土内部的升温峰值;采取洒水降温的方法,降低混凝土骨料、拌和水、拌合机及混凝土运输车搅拌筒的温度,以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采用连续薄层斜面推移的方法灌筑混凝土,并采取二次振捣的方法加快混凝土热量散发,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分布均匀。

3.2.2排出混凝土内部的热量,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将循环冷却水管预先埋设在混凝土内部,根据结构尺寸分层曲折布置,每层上下
设进出水口,并在结构不同位置和不同深度留出测温孔。

混凝土灌筑后立即通冷水循环散热,定时测温,待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15°C时停止注水。

在炎热的夏季可以用帆布、湿麻袋等遮挡模板隔热、在寒季用棉被或吸光材料
(如黑塑料围裹模板保温,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对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蒸汽养护,保证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
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超过15°C。

323进行温度监测,控制内、表温差
以集成温度传感器作为感温元件,合理布设测温点,实行温度连续监测,同步收集数据,全面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分布状况及温度梯度变化情况,定性、定量地指导施工,控制降温速率、内外温差,达到控制裂缝出现的目的。

324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对原材料的质量加强检验、控制,所用原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规定的要求,计量偏
差必须控制在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原材料按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检验,采用自动化电子计量系统计量。

加强混凝土拌和物的质量控制,保证拌和物的匀质性、施工的连续性。

加强混凝土养护,采取必要的保温、隔热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及混凝土表面与空气的温差。

保证桥梁达到规定的强度、刚度所采取的措施。

3.2.5计量和检验
加强计量和检验工作,原材料必须经进货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各种检验要求按其检验程序及标准操作,测出的各种数据做原始记录,并将各种原始数据存档以便为质量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

各种计量和检验器具,定期送到计量部门校验,并妥善维护,正确使用,超过误差决不使用。

326混凝土养护
为减少混凝土硬化和干燥收缩引起的裂缝,按期达到设计强度,在浇筑后一定时
间内使混凝土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润状态,混凝土终凝后就开始养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