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与人论谏书》原文及翻译
《谏论》阅读答案及译文
谏论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
其说盖出于仲尼。
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
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
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
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辩济其诈,吾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
请备论其效。
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
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
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
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
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
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
此理而谕之也。
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而楚不敢图周。
此势而禁之也。
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
此利而诱之也。
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睢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
此激而怒之也。
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
五者,相倾险诐①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
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魏征),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仪不免为游说,无龙逢、比干之心也。
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
(选自苏洵《谏论上》,有删节)【注释】①险诐(bì):不正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顾用之之术何如耳顾:不过B.请备论其效备:准备C.此理而谕之也谕:使&&明白D.悟则明,惧则恭恭:谦逊有礼3.下列全都符合作者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的进谏方法的一项是()(3分)①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
《与人论谏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与人论谏书[唐]杜牧①某疏愚怠惰,不识机括,独好读书,读之多矣。
每见君臣治乱之间,兴亡谏诤之道,遐想其人,舐笔和墨,则冀人君一悟而至于治平,不悟则烹身灭族,唯此二者,不思中道。
自秦汉以来,凡千百辈,不可悉数。
□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
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
夫迂险之言,近于诞妄;指射丑恶,足以激怒。
夫以诞妄之说,激怒之辞,以卑凌尊,以下干上。
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谏畋猎者,畋猎愈甚;谏治宫室者,宫室愈崇;谏任小人者,小人愈宠。
观其旨意,且欲与谏者一斗是非,一决怒气耳,不论其他,是以每于本事之上,尤增饰之。
②今有两人,甲谓乙曰:“汝好食某物,慎勿食。
果食之,必死。
”乙必曰:“我食之久矣。
汝谓我死,必倍食之。
”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
”乙必因而谢之,减食。
何者?迂险之言,则欲反之;循常之说,则必信之。
此乃常人之情,世多然也。
是以因谏而生乱者,累累皆是也。
③汉成帝欲御楼船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谏曰:“宜从桥。
陛下不听,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庙矣!”上不说。
张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
”上曰:“晓人不当如是邪?”乃从桥。
④今人平居无事,朋友骨肉切磋规诲之间,尚宜旁引曲释,使人乐去其不善而乐行其善。
况于君臣尊卑之间,欲因激切之言而望道行事治者乎?故《礼》称五谏,而直谏为下。
(有删减)(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A.夫 B.然 C.则 D.故(2)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谏者为了斗气,常夸大君王的错误。
B.谏者为了斗气,常变本加厉地进谏。
C.君王为了斗气,常夸大自己的本事。
D.君王为了斗气,常变本加厉地去做。
(3)对第②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扣住“常人之情”的“常”进行举例论证,事例典型。
B.以虚构的生活对话,类比臣子的谏诤之道,论证严谨。
C.运用对比,鲜明地突出了谏言夸大而不合常理的危害。
投知己书杜牧文言文翻译
投知己书杜牧文言文翻译翻译:孔子说:“我不埋怨上天,也不责备他人,学习人情事理从而通达仁义之道,了解我的大概只有上天吧!”他又说:“人们了解我是因为《春秋》,人们怨怪我也是因为《春秋》。
”这是由于圣明贤德的人秉持本心处事,不会顾虑普通人的是非评断,柱厉叔侍奉莒敖公,莒敖公不赏识他,等到莒敖公遇到危难,柱厉叔用死来报答他。
不赏识我就罢了,反而要用死来报效他,大概是怨恨已经在他心中积聚很深了。
豫让对赵襄子说:“智伯用对待国士的方式对待我,我一定要用国士的方式报答他。
”这就是忠烈而坚守大义的人,有才能又感激他人的赏识,毫不顾念自己的生死。
行为没有特别坚决明确,才能没有丝毫用处,心神不宁地请求别人赏识,别人赏识他却不能够有所报答,不赏识他就发怒,这是普通人的心态。
成为圣明贤德守义忠烈的人,已经不能够做到了,我比一般人特别的地方在于严格详究自己。
我详究自己的行为,详究自己的才能,都没有超过一般人,也不要求别人赏识,如果已经有人赏识,那就躲藏避开,只害怕赏识过重,自己思量大概是没有什么可以酬报的地方。
如果有其他的事由,不得不请求他人赏识,如果不被赏识,也不会埋怨愤恨,在妻子和孩子面前表现出来,这和一般人相比,只是严格详究自己并求得赏识罢了。
大和二年,我参加进士科考试。
那时,先前考中的学子认为我品行好,可以和我交往亲近,认为我学业优异,可以和我一同修习,因此他们宣扬称赞我,争相把我看做知己的不下二十人。
我近来十多年都转徙在天下间,经常因为家里的事情短暂的来到京城,事情结束就返回。
曾经那些对我宣扬称赞的知己,大多已经荣显富贵了,我没有到他们家里一次。
为什么呢?这十多年来,品行没有进步,学业没有修习,半夜常常揣度思量,心中有愧疚,不知道要用什么说辞作为我拜见知己们的资本。
还是暗暗地躲过避开,只要免于挨饿受冻就暗自庆幸吧。
昨天李巡官到来,忽然告诉我您的意图,似乎您知道我的姓名,或许想要来日将我纳入门下。
您是当世功绩卓著,受人尊敬,品德崇高的人,我能得到短暂的拜见的机会,能够陪伴宴饮游乐,也是十分荣幸的事了,况且来日想在榻席上接待我,和其他几位英才并列吗?没有一丝一毫攀附的机会,却得到您特别的赏识,我认真思量,应该以什么样的才能满足您的要求,应该以什么样的主张才能报答帮您的恩德。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杜牧《与人论谏书》原文及翻译
杜牧《与人论谏书》原文及翻译杜牧原文:某疏愚于惰,不识机括,独好读书,读之多矣。
每见君臣治乱之间,谏诤之道,遐想其人,舐笔和墨,冀人君一悟而至于治平,不悟则烹身灭族,唯此二者,不思中道。
自秦、汉以来,凡千百辈,不可悉数。
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
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
夫迂险之言,近于诞妄;指射丑恶,足以激怒。
夫以诞妄之说,激怒之辞,以卑凌尊,以下干上。
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谏畋猎者,畋猎愈甚;谏治宫室者,宫室愈崇;谏任小人者,小人愈宠。
观其旨意,且欲与谏者一斗是非,一决怒气耳,不论其他。
今有两人,甲谓乙曰:“汝好食某物,果食之,必死。
”乙必曰:“我食之久矣,汝谓我死,必倍食之。
”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
何者?迂险之言,则欲反之;循常之说,则必信之。
此乃常人之情。
是以因谏而生乱者,累累皆是也。
汉成帝欲御楼船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谏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庙矣。
”上不说。
张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
”上曰:“晓人不当如是邪?”乃从桥。
近者宝历中,敬宗皇帝欲幸骊山,时谏者至多,上意不决。
拾遗张权輿伏紫宸殿下,叩头谏曰:“昔周幽王幸骊山,为犬戎所杀;秦始皇葬骊山,国亡;玄宗皇帝宫骊山,而禄山乱;先皇帝幸骊山,而享年不长。
”帝曰:“骊山若此之凶邪?我宜一往,以验彼言。
”后数日,自骊山回,语亲幸曰:“叩头者之言,安足信哉!”今人平居无事,朋友骨肉切磋规诲之间,尚宜旁引曲释,使人乐去其不善而乐行其善。
况于君臣尊卑之间,欲因激切之言而望道行事治者乎?故《礼》称五谏,而直谏为下。
(有删减)译文:我因懒散,才识粗浅、为人愚笨,不懂治世的机巧之心,只是喜欢读书,读了很多书。
每每读到君王与大臣、太平与动荡间,进谏的方式,(就)遥想那些进谏的人,对着墨舔着笔(书写谏言),希望君主能一下子醒悟从而达到天下太平,(如果君主)不醒悟就(情愿)自己被杀,家族被灭,只有这两种(方式),不思考折中的办法。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 作业 (3)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20分)与人论谏书[唐]杜牧某疏愚于惰,不识机括,独好读书,读之多矣。
每见君臣治乱之间,谏诤之道,遐想其人,舐笔和墨,冀人君一悟而至于治平,不悟则烹身灭族,唯此二者,不思中道。
自秦、汉以来,凡千百辈,不可悉数.。
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
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
夫迂险之言,近于诞妄;指射丑恶,足以激怒。
夫以诞妄之说,激怒之辞,以卑凌尊,以下干.上。
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谏畋猎者,畋猎愈甚;谏治宫室者,宫室愈崇;谏任小人者,小人愈宠。
观其旨意,且欲与谏者一斗是非,一决怒气耳,不论其他。
今有两人,甲谓乙曰:“汝好食某物,果食之,必死。
”乙必曰:“我食之久矣,汝谓我死,必倍食之。
”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
何者?迂险之言,则欲反之;循常之说,则必信之。
此乃.常人之情。
是以因谏而生乱者,累累皆是也。
汉成帝欲御楼船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谏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庙矣。
”上不说。
张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
”上曰:“晓.人不当如是邪?”乃从桥。
近者宝历中,敬宗皇帝欲幸.骊山,时谏者至多,上意不决。
拾遗张权輿伏紫宸殿下,叩头谏曰:“昔周幽王幸骊山,为犬戎所杀;秦始皇葬骊山,国亡;玄宗皇帝宫骊山,而禄山乱;先皇帝幸骊山,而享年不长。
”帝曰:“骊山若此之凶邪?我宜一往,以验彼言。
”后数日,自骊山回,语亲幸曰:“叩头者之言,安足信哉!”今人平居无事,朋友骨肉切磋规诲之间,尚宜旁引曲释,使人乐去其不善而乐行其善。
况于.君臣尊卑之间,欲因激切之言而望道行事治者乎?故《礼》称五谏,而直谏为下。
(有删减)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千百辈,不可悉数.数:计算,查点B.以卑凌尊,以下干.上干:冒犯,干犯C.晓.人不当如是邪晓:知道,明白D.敬宗皇帝欲幸.骊山幸:君王到某地游玩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纳谏而.悔过行道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C.此乃.常人之情而后乃.今将图南D.况于.君臣尊卑之间以老于.户牖之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历史上进谏的人多,而纳谏的人少,原因是进谏者给人以“以卑凌尊,以下干上”之感,不仅被谏者难以接受,进谏者也往往遭受不幸。
天津市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1
天津市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阅卷人一、选择题组(共9分)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
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
人们____地为他倾倒。
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过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子女。
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此整日里____、哀哀切切,困惑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____。
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
他的才华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提出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
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蔓地从中国文化史中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____。
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身不由己蓬头垢面停滞失色B.身不由己不修边幅停止失重C.不由自主不修边幅停止失重D.不由自主蓬头垢面停滞失色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大家气度,什么叫做天才诗人B.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C.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大家气度,什么叫做天才诗人D.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还由于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
古诗文阅读训练 -参考答案
古诗文阅读训练参考答案古诗文阅读训练(一)1.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翻译: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胡贼攻打城池。
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如今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应该做的吗?‛胡贼到了之后,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
‛胡贼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外出打仗的军队,整个城都因此获救。
2.蔡洪赴洛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翻译:蔡洪来到洛阳,洛阳当地的人对他说:‚官署刚刚成立,百官都在招募下属,在出身卑微的人当中寻找英俊奇特的人才,在山野隐士中征俊杰。
你是吴楚之地的读书人,亡国之人,有什么特殊才能来参加征召呢?‛蔡洪回答:‚夜明珠不一定出产在黄河里;一手握不下的壁玉也不一定非要采自昆仑山中。
大禹生在东夷,文王生在西羌。
圣贤之士的诞生地,不必是一个固定的地方。
从前武王讨伐纣王,把商朝愚顽的百姓迁到了洛阳,莫非各位就是那些刁顽之民的后代吗?‛3.司马徽别传尝有妄认徽猪者/便推与之/后得其猪/叩头来还/徽又厚辞谢之/刘表子琮往候徽/遣问在不/会徽自锄园/琮左右问/司马君在邪/徽曰/我是也/琮左右见其丑陋/骂曰/死佣/将军诸郎欲求见司马君/汝何等田奴而自称是邪。
劝谏艺术文言文翻译
夫劝谏者,国之栋梁,民之楷模也。
然劝谏非易事,须具仁心、勇志、智术,方能成就大业。
是以余今日欲论劝谏之道,以启后人。
盖闻古之圣君贤臣,皆以劝谏为重。
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斯言也,劝谏之要也。
夫劝谏者,风也;被谏者,草也。
风行草偃,劝谏之力可见矣。
夫劝谏之道,首在诚意。
孔子云:“与人为善,莫大乎诚。
”劝谏者,必以诚待人,方能感动人心。
诚者,劝谏之本也。
是以劝谏者,当先正己,而后正人。
己不正,焉能正人?己不正,何以服人?次在勇志。
勇者,劝谏之胆也。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劝谏者,必怀勇志,方能无畏于权贵,无惧于逆境。
然勇者非匹夫之勇,乃智勇双全之勇。
智勇者,方能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使被谏者心悦诚服。
再者,劝谏之道,贵在智术。
孔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劝谏者,当具智术,方能知所言为何,所行何为。
智术者,劝谏之术也。
夫智术之用,在于因人、因事、因时,相机而行。
或以直谏,或以婉言,或以故事,或以寓言,皆可收效。
又有四忌,劝谏者宜谨记之:一忌直言。
直言易招怨,反遭忌恨。
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劝谏者,宜以委婉之言,使人自省。
二忌激怒。
激怒易生乱,反成祸端。
孔子曰:“怒者,其色厉也,其言伪也。
君子不怒。
”劝谏者,宜以平和之心,使人深思。
三忌谄媚。
谄媚易失德,反遭轻视。
孔子曰:“君子不谄。
”劝谏者,宜以正直之姿,使人敬仰。
四忌固执。
固执易失和,反致事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劝谏者,宜以变通之策,使人信服。
总之,劝谏之道,乃是一门艺术。
艺高人胆大,技高人胜。
劝谏者,当以仁心为本,以勇志为翼,以智术为舟,以四忌为帆,方能乘风破浪,抵达彼岸。
吾辈宜效仿古之圣贤,以劝谏为己任,为国家、为民族、为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
如此,则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百姓安居乐业,共筑美好未来。
(《论劝谏之道》译文)劝谏之道,是国家栋梁,民众楷模的体现。
知人善任文言文翻译
知人善任文言文翻译知人善任比喻只有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才能最合理地选用他人。
下面就随店铺一起去阅读知人善任文言文翻译,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知人善任文言文:“高祖置酒雒阳南宫。
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
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知人善任文言文翻译:鞠咏做进士,凭借文学功底跟从王公化基学习,到王公主管杭州,咏及第,升咏做大理评事,主管杭州仁和县。
鞠咏将到任,先把书和自己作的诗寄给王公,来感谢往常对自己的激励,现在又做官吏,借此可以文字互相娱乐,王公不答应。
到了咏到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也不加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
鞠咏大失所望,于是不再把他当作知已,而专门学习做官吏的事,那以后,王化基升为参知政事,没有把咏推荐,有人间原因,回答说:“凭咏的才能,不用担心将来不显达,担心的是盛气骄人,我所以压抑他,来成全他的德行罢了。
”鞠咏听到以后,开始把王化基当作真正相知的朋友。
如何做到知人善任:要慧眼识人在选人的过程中,要求管理者要摘掉有色眼镜,尽可能以平和的心态、立足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来对待人才的识别和引进。
选人要与具体工作任务以及工作任务的发展相互结合,合理确定工作任务对人之专长的需求。
要理性育人企业要舍得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只有合理投入才能有合理的回报,同时要打通人才的内部成长通道,为每一位做出贡献的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并与员工共同设计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与友人论门人书阅读附答案及翻译
与友人论门人书阅读附答案及翻译与友人论门人书阅读附答案及翻译与友人论门人书顾炎武伏承来教,勤勤恳恳,闵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学之无传,其为意甚盛。
然欲使之效曩者二三先生,招门徒,立名誉,以光显于世,则私心有所不愿也。
若乃西汉之传经,弟子常千余人,而位富者至公卿,下者亦为博士,以名其学,可不谓荣欤,而班史乃断之曰:盖禄利之路然也。
故以夫子之门人,且学干禄。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而况于今日乎?今之为禄利者,其无藉于经术也审矣。
穷年所习不过应试之文,而问以本经,犹茫然不知为何语,盖举唐以来帖括之浅而又废之。
其无意于学也,传之非一世矣,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惟贫而不能徙业者,百人之中尚有一二。
读书而又皆躁竞之徒,欲速成以名于世,语之以五经则不愿学,语之以白沙、阳明之语录,则欣然矣,以其袭而取之易也。
其中小有才华者,颇好为诗,而今日之诗,亦可以不学而作。
吾行天下见诗与语录之刻,堆几积案,殆于瓦釜雷鸣,而叩之以二南、雅颂之义,不能说也。
于此时而将行吾之道,其谁从之?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若徇众人之好而自贬其学,以来天下之人,而广其名誉,则是枉道以从人,而我亦将有所不暇。
惟是斯道之在天下,必有时而兴,而君子之教人有私淑艾者,虽去之百世而犹若同堂也。
所著《日知录》三十余卷,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惟多写数本以贻之同好,庶不为恶其害己者之所去,而有王者起,得以酌取焉,其亦可以毕区区之愿矣。
夫道之污隆,各以其时,若为己而不求名,则无不可以自勉。
鄙哉硁硁所以异于今之先生者如此。
高明何以教之!注:帖括:唐宋科举士子为对付科举死记硬背经书的一种方法。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年学,不至于谷。
谷:俸禄。
B.其无藉于经术也审矣。
审:明白。
C.而叩之以二南、雅颂之义。
叩:考查。
D.则是枉道以从人。
枉:歪曲。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顾炎武不招徒授学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①夫子之门人,且学干禄。
文言文之 翻译中容易以今律古的30个实词
3.亲 主父曰:“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
收,宾客弃我,我厄日久矣。”(节选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译文:_父__母__不__把__我__当__儿__子__看__,__兄__弟__们__不__肯__收__留__我__,__宾__客__抛__弃__我__。__ (2)不是所有的“亲”都是“亲人”意,如上文中的“亲”就是“_父__母_”意。
参考译文 种放与母亲一起隐居在终南山豹林谷的东明峰。淳化三年,陕西转
运使宋惟干提到种放的才能操行,皇帝下诏派人召见种放。他的母亲抱 怨说:“我常劝你不要聚集学生讲授文学,你既然已经隐居了,还写文 章干什么?如果你真的被人知遇而不能够安定闲适地生活,我就离开你 (隐居)进入大山深处。”种放称有病没有动身。他的母亲全部拿出他的 笔、砚烧掉,与种放转移居住在深山偏僻、很少有人到达的地方。宋太 宗称赞他的气节,诏令京兆府赐给他钱让他供养母亲,不强行改变他的 志向,有关官吏每年按时令抚恤慰问。
2.险 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
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夫迂险之言,近于诞妄; 指射丑恶,足以激怒。(节选自杜牧《与人论谏书》) 译文:_都_因__为__进__谏__的__话__迂__腐__,__耸__人__听__闻__,__抨__击__缺__点__、__弊__端__,__(_从__而__)_造__成__ _这_个__样__子__。___ (2)不是所有的“险”都是“险恶”意,如上文中的“险”就是“_耸__人__ _听__闻___”意。
13.物 傅祗字子庄,早知名,以才识明练称。及赵王伦辅政,以为中书监,
常侍如故,以镇众心。祗辞之以疾,伦遣御史舆祗就职。王戎、陈准等 相与言曰:“傅公在事,吾属无忧矣。”其为物所倚信如此。
文言文后人粪土视之翻译
时有某士,生于乱世,长于末世,眼见世态炎凉,人心不古,感慨万分。
一日,与友论及古时贤人,士曰:“昔之贤人,其言行举止,无不令人敬佩。
今之世人,多以粪土视之,何也?”友答曰:“此乃时也,世也。
古之贤人,以其高尚之德,广博之才,照耀千古,故后人景仰之。
今之人,多趋炎附势,名利之心过重,道德之心淡薄。
是以,贤人之德,不为世人所重,反被视为粪土。
”士闻言,沉思良久,曰:“诚如君言。
昔之时,士为知己者死,今之时,利欲熏心,道德丧尽。
古人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今之世,伯乐何在?千里马又何在?”友笑曰:“伯乐固在,然非昔日之伯乐。
昔之伯乐,能识千里马之才,惜之养之,使之展翅高飞。
今之伯乐,多阿谀奉承,附和世俗,以求一己之利。
千里马固在,然非昔日之千里马。
昔之千里马,日行千里,为国家效力,今之千里马,或被埋没,或被驯服,终为世俗所役。
”士叹曰:“然则,吾辈当如何自处?”友答曰:“吾辈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者,正己之德,使之高尚;齐家者,和睦邻里,弘扬道德;治国者,为国家出谋划策,为民谋福;平天下者,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士闻言,肃然起敬,曰:“君言甚善,吾辈当以此为志,奋发向前,虽被世人粪土视之,亦无悔矣。
”自是之后,士与友相勉以德,虽身处乱世,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世人虽多以粪土视之,然士与友之德,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永垂不朽。
嗟乎!世道虽险,人心虽恶,然贤人之德,如不灭之火,照亮人间。
后世子孙,当以贤人为楷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道德之光,照耀千秋万代。
虽被世人粪土视之,然其德行,终将流芳百世,传颂不衰。
文言文谤书翻译
嗟乎!天下之乱,莫大于人心之不古。
自古圣贤,莫不修德以齐家,治国以平天下。
今世之人,道德沦丧,礼义扫地,皆因风俗之变,人心之变也。
吾闻有谤书者,其辞锋犀利,言辞激烈,颇能触动人心。
今录其一二,以警世人之心。
一曰:“今之世,道德日衰,风俗日下。
士大夫以权谋为能,百姓以货利为生。
贤者不居其位,愚者不退其位。
此乃天下之大患,岂可不忧?”二曰:“官场之中,贿赂公行,贪污盛行。
上行下效,以致风俗日败。
官吏不以民为念,百姓不以国为忧。
如此国家,岂能长久?”三曰:“今之学校,徒有其名,而无其实。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今之师,不以道为尊,不以业为重,惟利是图。
学生亦然,读书不求甚解,但求一纸文凭。
如此教育,岂能培养出有用之才?”四曰:“风俗之变,始于妇人。
妇人者,国之根本也。
今之妇人,轻浮薄行,不以礼法自重。
夫君不尊,子道不严。
以致风俗败坏,人心不古。
”五曰:“国家之乱,皆由外夷侵扰。
边患未除,国力日衰。
今之君臣,不以边防为重,不以民安为本。
如此国家,岂能自立于世界?”《谤书》译文(现代文):唉!天下的混乱,没有比人心不古更大的了。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修养德行来管理家庭,治理国家来使天下安定。
现在的人,道德衰落,礼义扫地,这都是因为风俗的变化,人心的变化。
我听说有篇谤书,其言辞锋利,激烈动人,很能触动人的心灵。
现在摘录其中一二,以警示世人的心灵。
一是说:“现在的世界,道德日益衰落,风俗日益败坏。
士大夫以权谋为能事,百姓以货利为生。
贤者不居其位,愚者不退其位。
这是天下的大患,怎能不忧虑呢?”二是说:“官场之中,贿赂公行,贪污盛行。
上行下效,以致风俗日益败坏。
官吏不以民众为念,百姓不以国家为忧。
这样的国家,怎能长久呢?”三是说:“现在的学校,徒有其名,而无其实。
教师,是传授道德、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现在的教师,不以道德为尊,不以学业为重,只图利益。
学生也是如此,读书不求甚解,只求一张文凭。
这样的教育,怎能培养出有用的人才呢?”四是说:“风俗的败坏,始于妇人。
与人论谏书 文中应对极言直谏采取谨慎态度使用的论证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与人论谏书文中应对极言直谏采取谨慎态度使用的论证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应该对本文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
在本文中,标题为"与人论谏书",我们将讨论与他人讨论、交流谏言的重要性和相关的论证方法。
我们将重点探讨在直接采取谏言时应该采取谨慎态度,并探讨一些论证方法。
通过论证和讨论,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有效与人进行谏言交流和讨论的技巧和方法。
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论谏书可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和思维方式。
然而,由于谏言涉及到触及他人的观念和行为,因此采取谨慎态度非常重要。
因此,本文将介绍和探讨在与他人论谏书时应该如何恰当地使用谨慎态度,并提供一些论证方法以支撑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借鉴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我们将探讨一些论证方法,包括证据论证、逻辑论证、事实论证等,以帮助我们在与他人论谏书时更有力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如何在交流中保持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共情能力,以确保我们的谏言能够被他人理解和接受。
最后,在本文的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要点,并就谏书的态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与人论谏书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通过谨慎态度和恰当的论证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展开开放的讨论和交流,从而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到与人论谏书的重要性和谨慎态度的必要性,并学习一些有效地使用论证方法的技巧,以提高自己在与他人论谏书时的沟通和影响力。
1.2文章结构2.正文2.1 第一个要点在撰写与人论谏书时,使用谨慎态度的论证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做可以确保我们的谏言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接受。
下面将介绍几种针对极言直谏的谨慎论证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采用客观中立的立场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毫无疑问,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可能会引起争议和反对。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以客观和中立的态度来陈述问题。
通过明确指出事实、数据和情况,我们能够增加自己观点的可信度,提高论证的成功率。
《唐才子传·杜牧》原文及翻译
《唐才子传·杜牧》原文及翻译《唐才子传·杜牧》原文及翻译唐才子传,唐五代诗人简要评传汇集。
撰者元代辛文房,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
今天我们来看看《唐才子传·杜牧》原文及翻译。
《唐才子传·杜牧》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
善属文。
大和二年韦筹榜进士,与厉玄同年。
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策蹇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
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
其人,王佐才也。
”因出卷,?|笏朗诵之。
郾大加赏。
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
”曰:“不得,即请第五人。
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
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
”后又举贤良方正科。
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
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
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
兵法戎机,平昔尽意。
尝以?拘??更历将相,而已困踬不振,怏怏难平。
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
诗情毫迈,语率惊人。
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杜““小杜“以别之。
翻译杜牧,字牧之,京城长安地区人。
擅长写文章。
是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状元韦筹那一榜的进士,与厉玄是同一年考中的进士。
当初没有考取进士的时候,他来到东都洛阳(参加进士科考试)。
当时任主考官的礼部侍郎是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骑跛足驴慢腾腾地来拜见崔郾说:“您凭着崇高德行,巨大声望,为圣明的君王选举人才,我怎敢不略给予如微尘滴露般的微小帮助。
以前我偶然见到十几个文士,情绪极其兴奋激昂,一起读一卷文章。
我看了文卷,是进士杜牧的《阿房宫赋》。
此人有辅佐君王的大才。
”于是就拿出《阿房宫赋》的文卷,把笏插在腰带上,(腾出手来双手持卷)朗读起来。
崔郾大加赞赏。
吴武陵说:“请您点他为头名状元。
《谏论下》原文及与翻译
《谏论下》原文及与翻译《谏论下》原文及与翻译原文夫臣能谏,不能使君必纳谏,非真能谏之臣;君能纳谏,不能使臣必谏,非真能纳谏之君。
欲君必纳乎,向之论备矣;欲臣必谏乎,吾其言之。
夫君之大,天也;其尊,神也;其威,雷霆也。
人之不能抗天、触神、忤雷霆,亦明矣。
圣人知其然,故立赏以劝之,传曰“兴王赏谏臣”是也。
犹惧其选耎阿谀,使一日不得闻其过,故制刑以威之,《书》曰“臣下不正,其刑墨”是也。
人之情非病风丧心,未有避赏而就刑者,何苦而不谏哉?赏与刑不设,则人之情又何苦而抗天、触神、忤雷霆哉?自非性忠义,不悦赏,不畏罪,谁欲以言博死者?人君又安能尽得性忠义者而任之?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
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
”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
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
”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
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
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
君之难犯,犹渊谷之难越也。
所谓性忠义、不悦赏、不畏罪者,勇者也,故无不谏焉。
悦赏者,勇怯半者也,故赏而后谏焉。
畏罪者,怯者也,故刑而后谏焉。
先王知勇者不可常得,故以赏为千金,以刑为猛虎,使其前有所趋,后有所避,其势不得不极言规失,此三代所以兴也。
末世不然,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
间或贤君欲闻其过,亦不过赏之而已。
呜呼!不有猛虎,彼怯者肯越渊谷乎?此无他,墨刑之废耳。
三代之后,如霍光诛昌邑不谏之臣者,不亦鲜哉!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诚如是,欲闻傥言而不获,吾不信也。
译文能进谏的大臣,却不能使国君接受自己的谏言,算不上真正能进谏的大臣。
能纳谏的国君,却不能使大臣劝谏自己的过失,就不是真正能纳谏的国君。
大臣想让国君接受谏言(该怎么做),我先前已经阐述得很详细了。
某闻木在山马在肆原文及翻译
某闻木在山马在肆原文及翻译
一、原文:
某闻木在山,马在肆,遇之而不顾者,虽累千万人,未为不材与下乘也。
及至匠石过之而不睨,伯乐遇之而不顾,然后知其非栋梁之材,超逸之足也。
以某为公之宇下非一日,而又辱居姻娅之后,是生于匠石之园,长于伯乐之厩者也。
于是而不得知,假有见知者,千万人亦何足云!今幸赖天子每岁诏公卿大夫贡士,若某等比,咸得以荐闻。
是以冒进其说,以累于执事,变不自量己。
(节选自韩愈《为人求荐书》)
二、翻译:
我听说树木在山间,马在集市上,看到它们而不予理睬的即使每天达到千万人,但并不能说它们就是无用的树木或者下等的马。
等到匠石路过那树木而不瞟它一眼,伯乐遇见那马也不回头看看它,然后才知道那树木不能用来做栋梁,那马不是骏马。
我在您门下不止一天了,而又与您有亲戚关系,算是生长在匠石园中的树木,养在伯乐马厩中的马。
在这里我不被您知晓,如果被千万人知晓,那我就没有什么值得说的了。
现在有幸皇上每年要公卿大夫们推荐人才,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推荐为皇帝所知。
因此冒昧地进呈此说,以此劳驾于您,也不权衡一下自己。
三、点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牧《与人论谏书》原文及翻译
某疏愚于惰,不识机括,独好读书,读之多矣。
每见君臣治乱之间,谏诤之道,遐想其人,舐笔和墨,冀人君一悟而至于治平,不悟则烹身灭族,唯此二者,不思中道。
自秦、汉以来,凡千百辈,不可悉数。
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
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
夫迂险之言,近于诞妄;指射丑恶,足以激怒。
夫以诞妄之说,激怒之辞,以卑凌尊,以下干上。
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谏畋猎者,畋猎愈甚;谏治宫室者,宫室愈崇;谏任小人者,小人愈宠。
观其旨意,且欲与谏者一斗是非,一决怒气耳,不论其他。
今有两人,甲谓乙曰:“汝好食某物,果食之,必死。
”乙必曰:“我食之久矣,汝谓我死,必倍食之。
”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
何者?迂险之言,则欲反之;循常之说,则必信之。
此乃常人
之情。
是以因谏而生乱者,累累皆是也。
汉成帝欲御楼船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谏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庙矣。
”上不说。
张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
”上曰:“晓人不当如是邪?”乃从桥。
近者宝历中,敬宗皇帝欲幸骊山,时谏者至多,上意不决。
拾遗张权輿伏紫宸殿下,叩头谏曰:“昔周幽王幸骊山,为犬戎所杀;秦始皇葬骊山,国亡;玄宗皇帝宫骊山,而禄山乱;先皇帝幸骊山,而享年不长。
”帝曰:“骊山若此之凶邪?我宜一往,以验彼言。
”后数日,自骊山回,语亲幸曰:“叩头者之言,安足信哉!”
今人平居无事,朋友骨肉切磋规诲之间,尚宜旁引曲释,使人乐去其不善而乐行其善。
况于君臣尊卑之间,欲因激切之言而望道行事治者乎?故《礼》称五谏,而直谏为下。
(有删减)
译文:
我因懒散,才识粗浅、为人愚笨,不懂治世的机巧之心,只是喜欢读书,读了很多书。
每每读到君王与大臣、太平与动荡间,进谏的方式,(就)遥想那些进谏的人,对着墨舔着笔(书写谏言),希望君主能一下子醒悟从而达到天下太平,(如果君主)不醒悟就(情愿)自己被杀,家族被灭,只有这两种(方式),不思考折中的办法。
自秦、汉以来,大概有成百上千的人,不能全部计算。
然而激切进谏从而激发政乱、发生灾祸的情况,比比皆是,接受进谏从而悔改、奉行正道的,不能达到百分之一。
为什么呢?都因为进谏的话迂腐、耸人听闻,抨击缺点、弊端,(从而)造成这个样子。
迂腐、耸人听闻的话,接近荒诞狂妄;抨击缺点、弊端的话,能够激起人的愤怒。
那些荒誕狂妄、激怒别人的话,(让)地位卑
微的人凌辱地位尊贵的人,下级冒犯上级。
因此,进谏不要杀人,杀人更多;进谏不要打猎,打猎的情况更盛;进谏不要大修宫室,宫室修得更加高大;进谏不要任用小人,小人更加得宠。
看在位者的意图,(似乎)想要和进谏者一争谁对谁错,一争脾气谁大谁小,其他方面就不管了。
现今有两个人,甲对乙说:“你爱吃某种食物,注意不要吃了,真的吃的话,一定会死。
”乙一定说:“我吃它很久了,你说我死,(我)一定要加倍吃它了。
”甲如果对乙说:“你喜欢吃某种食物,最好少吃,如果多吃的话肯定会生病。
”乙必定因而感谢他,减少进食。
为什么呢?迂腐、耸人听闻的话,就(让人)想抵触它;遵循常理的话,就必定相信它。
这是大家的心理。
因此因进谏却发生政乱的情况,比比皆是啊。
汉成帝想乘大船通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进谏说:“应该从桥上过,陛下不答应的话,我自杀用鲜血来溅你的
车轮,陛下就不得入庙祭拜祖先。
”皇上不高兴。
张猛说:“我听说皇上圣明大臣就忠直,乘船危险,走桥安全,圣明君主也不该冒危险,御史大夫的话可以听取。
”皇上说:“开导人不应当像这样吗?”于是从桥上走。
较近的宝历中,敬宗皇帝想要到骊山去游玩,当时进谏的人很多,皇上主意没定,拾遣张权輿跪拜在紫宸殿下,磕头进谏说:“以前周幽王到骊山游玩,被犬戎或杀害;秦始皇埋葬在骊山,国家灭亡;玄宗皇帝在骊山修建宫室,从而安禄山叛乱;前皇帝游玩骊山,寿命不长。
”皇帝说:“骊山有像这样危险吗?我应该前往一次,来验证他的话。
”数天后,皇帝从骊山回来,告诉自己的身边亲近宠幸的人:“叩头人(张权輿)的话,哪里值得相信!”
如今人们平常相处没有纷争,朋友亲人讨论规劝教诲时,还应该从侧面引导委婉解释,让人乐于抛弃他不好的方面,并且乐于发扬他好的方面。
更何况在君与臣、尊与卑之间,
想要通过激切、率直的谏言,(从而)希望大道施行、国家太平吗?所以,《礼》中谈到五种进谏的方式,直谏是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