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调查问卷、访谈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发展而来的,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它为语文课程改革指明方向,利于促进语文教师素养的发展,且能够提高学生终身发展水
平。这一理念视野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鲜明的特征——阅读资源丰富、教学方法多
样、学生思维活跃、教学内容新颖和学习状态自主。调查发现,当前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
着阅读内容局限于课本、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思维刻板、教学内容老套以及学生学习习惯
差,缺乏自主性等问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定位的小学阅读教学观,提出综合选取阅读资
源、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创新教学内容及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等策略,
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小学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当今社会,核心素养是一个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研究核心素养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融入这一理念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的必经之路。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实施,人们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视角更为广阔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依旧火热,世界各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都努力地在课程体系中融入核心素养,我国也正在进行相关研究并研制相应的课程标准,目的在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2]。在我国的社会大背景下,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教学理念还比较新颖,在实践中,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阅读教学存在的许多问题仍然有待探索研究。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阅读教学可以说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语文教学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一、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与关键内容。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运用方式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3]。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4]。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5]。
1.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侧重点在于语言作为一种工具载体来实现其他目标的作用,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中具有基础性。要实现目标,首先要掌握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的基本技能,
再逐渐实现语文积累和语文知识的发展。因而从语文学科来看,语言作为载体,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听、说、读、写等技能,是指向终身发展的能力,听可视为形成倾听能力,如是否听清楚老师提出的要求;说是一种表达能力,如与同学日常对话是否流利自如,亦可延伸为课前的演讲技能、应变反应能力等;阅读按照表现形式可划分为朗读、默读、诵读等,朗读考察的是小学生的语音、语调、重音、儿化音等发音方法及情绪感受,默读指向的是高年级有速度地读文章,读思结合,考察理解能力,熟读成诵即是诵读能力的表现;写可以看作写作,也可以看作是写字,写作或称为写话,其具体表现为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写字考察的内容就更丰富,包括汉字结构、笔画、笔顺等。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在心理学领域,思维是人们利用语言形成客观事物的一种广义和间接的反映形式。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思维发展应该包含语文的常规思维、语文的分析思维以及语文的迁移思维。语文的常规思维中应该包括完成日常的语文学习要求和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看法。如在日常语文课程结束时是否习惯性地进行复习整理语文知识及完成相应的语文作业。而语文的分析思维是以逻辑思维作为基础的,小学生的年龄在 6-12周岁,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易受到外部事物的影响和干扰,因而在此阶段要养成小学生在思维上的习惯,注意教育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去主动思考问题。具体来说,如在阅读文章时分析人物形象、在语文学习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帮助等都属于分析思维的范畴。迁移思维是将语文学习获得的知识迁移到其他学科乃至生活领域的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总体目标与内容里第一点就提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6]。可见审美要求的提出由来已久,但却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点。语文的学习离不开经典的文学作品,汉字、诗词、散文、小说无一不是美的体现。经典的文学作品谓之经久不衰,究其根本在于美感的存在,人物形象的美感和环境、心理的描写之美,都是可以学习和积累的。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上,鉴赏美然后创造美,是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重塑。
4.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字面含义上来理解,这一维度包含的是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的发展两个方面。对我们国家来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保留和传承这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之外,不能局限于本民族文化,还要展望世界的,因为国外的优秀文化知识也需要学习和发展,同时,自然文化和生活文化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对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主要囊括四个内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世界优秀文化知识、日常生活文化、大自然的文化 [7]。
(三)语文核心素养的意义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当下的阅读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重知识轻能力。语文核心素养可以帮助人们转变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改变教师的语文教学观,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还关注学生能力以及学生人格的培养,旨在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8]。
1.有利于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