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西子湖
苏东坡与西湖介绍
长堤建好后,杭州百姓感戴苏 东坡的恩德,凑钱买了猪肉送到官 府。苏东坡很难拒绝,就把肉切成 小方块形状,用自创的方法烧制这 些肉,再分给百姓吃。
老百姓称之为“东坡肉”
谢 谢 欣 赏
前生我已到杭州,
苏东坡第一次到杭州就觉 到写道:
一庵闲地且相留。
当时是1071年,苏东坡36岁,
王
安 石
出任杭州通判,就是太守助理。
起因是与王安石政见不和、处
境艰难而“自乞补外”。
那时,杭州城因为唐代开凿的 六井己经堵塞,百姓用水困难。苏 东坡协助太守陈述古重新整治六井, 并作《钱塘六井记》一文。
从养鱼、蓄水、灌溉、助航、酿酒等方面指
出整治西湖的必要性,提出“杭州之有 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 也。”
获得皇帝准奏后,苏东坡动员20万 民工疏浚西湖。创造性地用挖出来的草 和泥堆筑一条横贯湖面的长堤,将西湖 水面分东西两部,除了在堤上建六桥九 亭,还种桃柳芙蓉,西湖变得烟水渺渺, 绿波盈盈,美不胜收。杭州百姓深觉感 激,便将堤岸命名为“苏堤”。
苏 东 坡
与
西 子 湖
苏东坡(1037年—1101年)名:轼;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 学家、书画家。他一生在诗、词、文、书、 画等方面有独到的成就。与父亲苏洵、弟 弟苏辙并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 之一。
苏东坡两次任职杭州,合计时间5年左右。在
位的时候,苏东坡想方设法治理西湖,留下了两处 景观、一道佳肴。
而今的苏堤,经过 几代人的维护拓宽,南 起南山路,北至岳王庙 东,长近3公里,宽30 至40米,这里树木遮天 蔽日,林下草如碧丝。 寒冬过后的苏堤杨柳夹
岸,艳桃灼灼。“苏堤 春晓”是西湖十景之首。
中国历史名人苏轼才华横溢的故事
中国历史名人苏轼才华横溢的故事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历史名人苏轼才华横溢的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这豪迈雄放的词,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的词一经出现,就一扫北宋词坛一百多年的靡丽风气,开创了一代新词风。
他创立的宋词豪放派,大大拓展了词的表现方式和内容,打开了宋词健康发展的新局面,使词终于成为一种与诗一样流芳百世的文学体裁。
苏轼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还是北宋时的著名散文家,都名列“唐宋八大家”。
后人把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
苏轼二十一岁那年,和弟弟苏辙进京考试,结果两人同时考中了进士。
当时,主考官是欧阳修,他一心想选拔一些有才能的读书人。
他在试卷中看到一篇论文,题目是《刑赏忠厚论》,写得非常精彩。
他本想把这个考生定为头名,但疑心是自己的门生曾巩写的,怕别人说长道短,就定为第二名。
直到发榜以后,他方才知道原来这篇论文是眉山来的应试青年苏轼写的。
苏轼考取以后,去拜见主考官欧阳修。
欧阳修与他交谈了好一会儿,更加喜欢这个才华横溢、气度不凡的青年了。
事后,他感叹地对人说:“苏轼这青年可说是善于读书,善于用书了,将来他的文章一定独步天下。
”又说:“我应该赶快退避,让他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人们听到了欧阳修这番话,开头很不服气。
后来,大家看到了苏轼的诗文,不得不信服了。
苏轼考上进士以后,开始做官了。
王安石变法期间,他接连两次上书朝廷,认为变法有问题。
当时,正是王安石当政。
苏轼不愿留在京城,就请求去外地做官。
苏轼为官,很关心百姓的疾苦。
他曾在徐州、湖州、杭州等地当过地方官。
每到一地,他总要为当地百姓办一些好事。
他在徐州的时候,黄河在澶州决口,洪水滔天,淹了很多州县。
小学人自然社会苏东坡与西子湖
杭州对苏轼的影响
• 杭州风景对东坡的影响 • 杭州像是苏东坡的第二故乡,不只是杭州的山林湖海之美,也非只是由于杭
州繁华的街道,闳壮的庙宇。杭州的美丽赋予他灵感杭州温柔的魁力浸润他 的心神,他在杭州留下了很多流传千古的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夜 泛西湖》
苏东坡赞誉西湖景色的是
什么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以苏东坡命名的菜肴是什 么?
东坡肉、东坡鱼......
东坡肉/东坡肘子
东坡豆腐 东坡羹
东坡凉皮 东坡饼
看了这么多菜,同学们是 不是就更清楚了苏轼在杭 州真的发明了很多好吃的。 下次我们去西湖时,也一 定要去尝尝苏轼发明的美 食~
杭州对苏轼的影响
• 杭州佛教对东坡的影响 • 在杭州任职期间,佛学对苏轼的思想和心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佛学
里面向善的思想。 • 苏轼他屡次遭到贬谪,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隐退官场,放弃百姓,放弃国家,
苏轼与杭州
第一次
第二次
苏东坡第一次到杭州任职的时间 是公元1069年,那一年苏东坡三 十六岁,任的官职是通判,这是 地位在知州官之下的地方官。苏 东坡到任以后,致力于西湖水利 和杭州城市发展的调查研究,西 湖的疏浚取决于六井的畅通,苏 东坡决定首先对杭州的六井进行 大规模的通畅修复。
公元1070年,修复六井工程刚刚开工,苏东 坡就被调离杭州。这一走,连苏东坡自己也 没有想到,十六年后的公元1086年,五十四 岁的他又第二次来到杭州任知州。
苏东坡与西子湖
目录
CONTENTS
0 1
苏轼人物 介绍
0 2
苏东坡与 苏堤春晓
0 3
苏东坡诗 词
苏轼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 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 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历史治水名人。
【古诗词】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意思及作者
【古诗词】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意思及作者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出自《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是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
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
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
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
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
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豪放词派的代表。
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
唐宋八大家之一。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经典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
【经典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处】出自北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释义】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俏丽无比。
【解析】原诗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
”诗的意思是:在晴日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闪耀着粼粼的金光,景致奇丽;在阴雨的气象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独特的美。
假如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阴沉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漂亮无比。
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位于杭州市之西,自宋代开端通称西湖。
欧阳修曾把杭州和扬州比拟:“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苏东坡更是开门见山地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而古往今来,只有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才写出西湖的生成丽质跟动听韵味,被公推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西湖千古绝唱。
中公民间自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宋代大词人柳永的一阙《望海潮》把杭州的景观着实铺陈了一番:“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荣。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错落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竞豪君。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炱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据说:“此词流播,金主(完颜)亮闻歌,怅然有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因而,北宋消亡之时,众怨难归,由于西湖有一个“西子”的美称,硬是把“祸国”的污水泼向西湖,把西湖作为灭国的祸首。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苏东坡与西子湖
1、指名学生介绍苏东坡的生平。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2、说说苏东坡在杭州做了哪些好事?他这样做为了什么?
六、教师讲述“东坡肉”的故事,学生评价苏东坡。
七、课外延伸:学生课外阅读《西湖民间故事》、《杭州史话》等书籍。
(5)、他开河:杭州中贯运河,舟行市中。但长期以来,地方官贪图方便,引引潮水入河,海潮每至,泥沙淤积,漕河失利,舟行困难,不得不三年一淘,劳民伤财。苏轼亲自视察杭之水系后,带领人民疏浚茅山、盐桥二河各十余里,水皆深八尺以上,是几十年来浚河从未达到的深度。又根据精通水利的苏坚的建议,在两河间筑堤闸,控制河水与潮水。自后潮不入市,河道不淤,舟楫常行。
第单元第课
上课时间月日星期
课时
第课时
课题
苏东坡与西子湖
课型
坡在杭州的主要政绩,感受苏东坡对民生的关怀,对杭州历史的文化的深刻影响。
2、了解、诵读苏东坡描写杭州西湖的诗文,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恒久魅力。
3、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崇敬之心。
4、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人交流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
(3)、他治病:元佑四五年灾荒之际,瘟疫流行,杭州是水陆交会的地方,疫疾死亡率比别处都高。苏轼派人作稀粥、药剂,救活了很多人。考虑到杭州重镇,苏轼捐了五十两黄金,加上公费,合起来办了一个病坊,叫做安乐坊,收纳贫困病人,为其治病。苏轼亲率医生分坊治病,得医而愈者千余人。
(4)、他修湖:苏轼元佑四年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之时,西湖的沼泽化已经十分惊人了。苏轼主持的这次疏浚工程是规模空前的,他拆毁湖中私围的葑田,全湖进行了挖深,把挖掘出来的大量葑泥在湖中偏西处筑成了一条沟通南北的长堤,后人称为苏公堤。又在全湖最深处即今湖心亭一带建立石塔三座,禁止在此范围内养殖菱藕以防湖底的淤浅,后来演变成“三潭印月”。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思及赏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思及赏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思及赏析饮湖上①初晴雨后苏轼水光潋滟②晴方好③,山色空蒙④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⑤,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②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显得美。
④空蒙:细雨迷茫的样子。
⑤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一女。
西湖上水波荡漾,天气晴好,朦胧的山色让细雨也显得富有奇趣了。
我最愿意将西湖比做西施,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流露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西湖之美】提到赞美西湖的诗,当属白居易和苏东坡的作品最为有名。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雨后》写的则是烟雨蒙蒙的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西施比西湖,不仅因为二者同在古越之地,同有“西”字,更主要的是二者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需刻意装扮,随时都能展现独具风韵的美来。
很少有人目睹过西施的真面目,但是描写她美貌的名句不可胜数,用这样的美一女来比喻西湖,顿时让人联想到那些对美一女的赞美,“西子湖”就这样成了西湖的别称。
【赏析】一个形象的比喻可以胜过千言万语的描绘。
一个人的亲身经历是有限的,但是聪明的作家总能找到贴近生活的比喻,将玄妙遥远的事情解释得明明白白。
我们运用比喻的时候,要抓住两者之间的相似一性一,只有准确的比喻才是有效的。
想一想,除了西施,还能有什么更能形容西湖之美?【启示】西湖有白堤,传说是白居易在杭州当官的时候修建的。
苏东坡成为杭州的长官之后,也效仿前人的做法,不仅写下了赞美西湖的名作,还为当地修建了苏堤,解决当地百姓的饮水和洪涝的问题,留下千古美名。
也许我们不能写出苏白那样的好诗,但为社会贡献一点力量,每一个人都能做到。
古诗写意——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写意——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写意——饮湖上初晴后雨章校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她叫西湖,是因它在杭州的西面;她又叫西子湖,是因苏东坡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
一轮春日,跌入西子湖,泡出湿漉漉的情绪,一时,水光潋滟,碧波荡漾。
天宇好似被水洗过的一样,也水淋淋地打开了情窦。
湖岸,万千柳条,浣着波光,一种亲柔,一如西子的手在召唤。
一梭古意的船,织就江南的梦幻。
那船上可是苏东坡在饮茶?是不是他在将自己的诗心放入到波光里漂洗?青出山蓝,湖清水丽,曲院荷风,灵隐幽静,南屏晚钟清越激扬,龙井香茗悠味绵长,怎不叫人记忆,那春秋时代越国的大美女西施?春阳忽然就没了,一把雾雨从天宇飘飘摇摇飞下。
但见烟雨蒙蒙,远山近水,亭台楼榭,恍如披上一层白纱,时隐时现。
白雨跳珠船上,空蒙湖天眸子。
微微荡荡湖水,朦朦胧胧山影,不经意一瞥,说不出的妩媚惬意。
人人爱用小家碧玉词儿,是说江南女子秀美、柔情。
但我说西湖是超尘脱俗的仙子,优雅着大方着展示着美丽。
看那苏堤隐约,荷花奇出,不由想起西湖雨的浪漫传说。
那是许仙的一个艳遇,给人间的一段故事。
那细雨中的断桥,的确断了,虚幻着缺失着一段浪漫的情趣。
有人说,世上最美丽华贵的是西湖,世上最风情万种的是西子。
亦晴亦雨,淡妆浓抹,西湖与西子,天然本色,婀娜多姿。
美丽,晴也西湖,雨也西湖;美丽,笑也西子,哭也西子。
潋滟水光,是西子浓艳的粉脂;空蒙山色,是西子淡雅的妆饰。
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
运实入虚,欲把西湖比西子;升华哲理,淡妆浓抹总相宜。
世界美丽,是因万物美丽:夏花灿烂,秋叶静美。
苏轼治水
苏轼治水千古一东坡!说起苏轼苏东坡,差不多地球人都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文学家,但许多人却未必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文学艺术巨匠,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水利专家。
或许是苏轼在文学艺术上光芒太盛,人们对他其他方面(如兴修水利)的“闪光点”常常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其实,苏轼不仅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文学艺术领域成就了得,作为官员的他还善于治理一方,特别是在兴修水利方面更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屡有创举,令人刮目。
(一)徐州治水“学而优则仕”,这是绝大多数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挥之不去的情结,苏东坡也一样,骨子里长满了走上仕途建功立业的渴望,只是命运多舛,开一代豪放文风、领袖文坛的苏学士在官路上走的一直踉踉跄跄。
事实上,通才如苏轼,真正施展自己的行政才能,是在不惑之年以后。
此前,苏轼曾任杭州通判(一州的副长官)之类辅佐官员,虽尽心竭力,不辱使命,却始终不能从事具有建设性的重要工作。
在密州(治在今山东诸城)知州任上,虽为一方大吏,但因所辖之地偏远贫困,且苏轼上任时“旱蝗相仍,盗贼渐炽”,其所作所为无非是抗旱、灭蝗之类的“灭火”之事,依然没有逞才的广阔天地。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42岁的苏轼就任徐州知州。
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智饿其体肤……一不留神,孟夫子的话便应验到苏轼身上,等待这位新知州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一场滔天的洪水。
这年七月,黄河决于澶州曹村(今河南濮阳西),汹汹洪水“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夺泗入淮,如脱缰野马,直扑徐州城。
徐州城外,汪洋一片,水深九米多,高出城中平地丈余。
面对汹汹洪水,城内人心惶惶,许多富户大贾争相逃离。
在此危难关头,苏轼作为徐州的知州,没有弃城逃离,而是义无反顾地担当起率领全城军民防洪抗灾的责任。
大水围城,人心惊恐,面对危难,苏轼没有慌乱,而是镇定自若,一派大将风度。
他大声疾呼:“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与城池共存亡,言之铿锵,无所畏惧,让慌恐的百姓吃下了第一颗“定心丸”。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蒙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淡妆浓抹一作:浓妆淡抹)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赏析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
美酒。
开始天气晴朗,不大工夫竟然阴了天,下起雨来。
这样,饮酒未尽,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
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西湖无论是晴是雨无时不美。
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
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
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
关于西湖的传说
关于西湖的传说说起西湖,有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平易近间故事,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西湖的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西湖的传说篇一关于“西湖”这个名称,最早起头于唐朝,在唐之前,西湖有武林水,明圣湖,金牛湖,龙川,钱源,钱塘湖,上湖等名称,到了宋代,苏东坡守杭时,他咏诗歌颂西湖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诗人别开生面地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美人西施,因而,西湖又多了一个“西子湖”的雅号。
有一年,山东的巧匠鲁班,带着他的小妹,到杭州来,他们在钱塘门边租两间铺面,挂出“山东鲁氏,铁木石作”的招牌,招牌方才挂出,上门来拜师傅的便把门坎都踏断了鲁班挑挑拣拣,把一百八十个心灵手巧的年青后生,收容下来做徒弟。
鲁班哥妹的手艺巧极了,真是巧夺天工:凿成的石狗会管门,雕出的木猫会捉老鼠,一百八十个门徒经他们一指点,个个都成了高手。
一天,鲁班哥妹正在细心给徒弟们教糊口,突然一阵黑风刮过,马上天上乌云乱翻,原来有一个黑鱼精到人世来作祟啦,黑鱼精一头钻到西湖中心,杭州一个三百六十丈的深潭潭,它在深潭潭里吹吹气,杭州满城鱼腥臭,它在深潭潭里喷喷水,北山南山下暴雨,就在这一天,湖边的杨柳折断了,花朵干枯了,大水不竭往上涨。
鲁班哥妹带着一百八十个门徒,一齐爬上了宝石山,他们朝山下望望,只见前面一片汪洋,全城的衡宇都泡在臭水里,男女老小都逃到西湖四周的山头上,湖中心,转着一个老年夜老大的漩涡,漩涡傍边翘起一只很阔很阔的鱼嘴巴,鱼嘴巴越翘越高,慢慢地露出整个年夜鱼头,鱼头往上一挺,陡然飞起一朵乌云,升到天上,乌云飘呀飘呀,飘到宝石顶上,渐渐落下来,里面钻出一个又黑又丑的后生。
黑后生转动圆鼓鼓的斗鸡眼珠,朝鲁妹瞟瞟:“哈,漂亮的年夜姑娘,你做的啥行当,”。
鲁妹说:“你问姑娘啥行当,姑娘是个巧工匠,”。
黑后生把鲁妹从头看到脚:“对了,对了,我看你亮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想必能绫罗绸缎巧裁剪,走,跟我去做新衣,”。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苏轼的名作——《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西湖是一个令人无限神往的地方,它仿佛汇聚了天地间的灵气,以绝美的胜景以无限的风情倍受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青睐,不知留下过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无怪乎西湖又被叫做西子湖,确实是以倾国倾城的美色让人不得不为之倾倒。
而西子湖这个精彩的别称,就来自于宋代大诗人苏轼苏东坡的一首西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写于苏轼在杭州为官期间。
苏轼担任杭州通判是在宋神宗熙宁四年到熙宁七年,也就是公元1071年到1074年。
这段时间,可以说是苏轼一生中最愉悦的回忆之一了。
熙宁六年,也就是公元1073年的初春,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苏轼刚好从一场小病中康复。
苏轼的好朋友——杭州知州陈襄(陈襄(1017~1080)北宋理学家、“海滨四先生”之首,仁宗、神宗时期名臣。
字述古,因居古灵,故号古灵先生,与郑穆、陈烈、周希孟并称“古灵四先生”,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进士及第,历官枢密院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提举进奏院,后又兼侍读,提举司天监,兼尚书都省事等。
其人公正廉明,识人善荐,著有《古灵集》二十五卷传世。
)就盛情邀请苏轼一同前往城外去踏青散心,恰好有人送来了上好的官酒,苏轼就提出不如前往西湖吧。
两人就在湖上共饮美酒、共赏美景。
刚开始的时候天气还是非常晴朗的,景色宜人,但没过多久就突然下起雨来了。
要是换了别人也许就会扫兴而归,苏轼却不同,雨中的西湖同样让他赞赏不已,于是便有了《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两首诗歌。
我们在这儿赏读的就是广为流传的第二首。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对晴、雨两种不同风光的描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潋滟”是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而“空蒙”则是形容细雨迷蒙的样子。
西湖是三面环山的,一水绕城。
四年级人自然社会第10课 苏东坡与西子湖 优秀教学课件
第10课苏东坡与西子湖教学目标:1.了解苏东坡在杭州的主要政绩,感受苏东坡对民生的关怀及对杭州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
2.了解、诵读苏东坡描写杭州西湖的诗文,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恒久魅力。
3.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崇敬之情。
4.通过课内外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人交流的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苏东坡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一、景点引入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苏堤春晓”吗?(学生交流)这个景点是西湖十景之一(出示图片、视频欣赏)2.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物就和“苏堤春晓”有关。
(出示课题)3.苏堤是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而命名的。
在他出仕入仕的一生里,他一直与杭州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
二、苏轼与苏堤1.请你阅读书本23-24页,读一读相关内容。
2.交流:你从书本中了解了苏东坡的什么事情?3.出示苏东坡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苏东坡”。
眉州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4.有一个很有趣的说法——苏轼被称为“杭州的老市长”,从刚才阅读的书本内容中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组织民工铲杂草、挖淤泥,并修筑了一条横跨西湖南北的长堤,又在堤上修筑了六座拱桥。
)故事拓展:苏东坡来杭州当太守时,发现西湖长久不治,湖泥淤塞,就感慨上书,认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决定要学唐朝诗人白居易,疏浚西湖,为杭州人做件好事。
疏浚西湖的告示张贴出来了,可苏东坡却被一件事难住了:疏浚出来的葑草湖泥堆放在何处呢?如果堆在西湖四岸,既妨碍交通,又污染环境;如果挑运到远处去,费工费事,何年何月才能将西湖疏浚好?愁得苏东坡三天三夜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稳。
第四天,他决定到西湖四周走走,看看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件事。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全诗赏析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全诗赏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全诗赏析之【原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作者:苏轼(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全诗赏析之【注释】:1、湖:即杭州西湖。
2、潋滟(liànyàn):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3、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4、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5、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先施,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
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6、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全诗赏析之【译文】:译文一:西湖水光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动着,波光粼粼,看起来美丽极了。
山色在云雾的笼罩下。
半明半暗,隐隐约约,雨中的西湖也显得非常奇妙。
想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
空蒙的山色是她淡雅的装饰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怎样装扮都那么美丽。
译文二: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全诗赏析之【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杭州西湖历史背景简介400字
杭州西湖历史背景简介400字
杭州西湖,是中国著名的自然风景区,毗邻浙江省杭州市市区,
是中国五大湖泊之一。
这里每年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到来,被誉
为“人间天堂”。
西湖历史悠久,早在23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人
居住在此。
其名源于汉代时期,西湖又名西子湖,根据传说,古代有
一位美丽的女子名叫西施,与杭州资本家的故事,令人动情,这也成
为了西湖的一个重要元素。
西湖名扬天下,最早记载西湖美景的文献,是南北朝时期陶渊明
的《归去来兮辞》中所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代诗人白居易去世后,其葬在西湖的草堂,也成为
了西湖上的重要景点之一。
唐代以来,西湖一直是人才辈出、文化繁荣的地方。
宋代文人苏
东坡曾在此任过杭州知州,游历东南亚,发掘了许多西湖文化的珍品。
西湖还是中国南方喜爱的文人墨客的创作之地,至今在西湖畔仍多处
遗留有各类碑、塔、亭、台、石刻、青砖、青瓦残片等文化遗产。
其
中的雷峰塔、白堤、长桥等至今仍是西湖八景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
20世纪初,西湖进行了重建、保护和改造等工作。
经多次改装,西湖景区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公园,并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总之,杭州的西湖气象万千,人文背景底蕴极为丰厚,是一带一
路最具特色的文化地标之一,同时,它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
重要节点之一,扮演着贯通东西方民族友谊和文化互鉴的桥梁作用。
简述苏轼的一生
哎,提起苏东坡,那真是个传奇人物,走遍了大江南北,留下了无数佳话。
苏东坡的足迹遍布华夏,从南到北,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他的故事,最值得回味的,还得是这几个地方:眉山:少年成名苏东坡10岁那年,父亲苏洵给他起了个响亮的名字。
打那以后,苏洵就对他严加管教。
严到什么程度?苏东坡后来回忆说,自己做梦都梦见父亲考他《春秋》。
开封:金榜题名开封是苏东坡的成名之地。
20岁那年,他参加了那场星光熠熠的进士考试,得了个第二名。
有人说,他本该是第一,但因为文章太好,被主考官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学生的,结果被压到第二。
凤翔:官场起步苏东坡在凤翔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
在那儿,他写下了《和子由渑池怀旧》,里面有句“人生到处何所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成了千古名句。
杭州:西湖美景在杭州,苏东坡修了条长堤,就是后来的“苏堤春晓”。
他还建了三座小石塔,演变成了“三潭映月”。
苏东坡还给西湖起了个小名,叫“西子湖”。
密州:词坛巨匠39岁那年,苏东坡在密州写下了《江城子》,一首记梦,一首出猎,两首词都成了经典。
还有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中秋词的巅峰之作。
徐州:抗洪英雄42岁那年,苏东坡在徐州抗洪,带领百姓保住了城池。
百姓为了感谢他,送来了肉,苏东坡就做了红烧肉回赠,这就是东坡肉的来历。
黄州:文学巅峰苏东坡在黄州写下了《赤壁赋》和《定风波》,这两篇作品,一篇感叹历史,一篇寻找洒脱,都成了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庐山:诗兴大发47岁那年,苏东坡游庐山,留下了七首诗,包括那首著名的《题西林壁》。
惠州:美食家59岁那年,苏东坡被贬惠州,他用羊脊骨做出了美食,这就是后来的羊蝎子。
儋州:生蚝美味62岁那年,苏东坡再贬儋州,他第一次吃到了生蚝,觉得特别美味。
常州:人生终点苏东坡在常州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光。
他在这里递交了退休报告,最终在这里离世。
苏东坡的一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都是过客。
他的一生,充满了顺境与逆境,入世与出世,激情与虚幻,儒、佛、道的碰撞,最终达到了超然的人生境界。
东坡居士的西子湖
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54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作为杭州乃至整个烟水江南的名片,西湖是无数文人墨客心理上的故乡。
白居易可能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
在他流连于洛阳酒席宴会的落寞晚年里,念念不忘的地方只有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但如果要在历史长河那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中选取一位对西湖文化影响最深、在心性上最符合西湖风貌的名士,恐怕还要算苏东坡。
他在诗中感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又在文中赞叹:“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
”苏东坡与西湖相识甚早。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拜相,立即开始实施变法。
新法的制定因过于激进,急于求成,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引起了司马光、苏轼等人的反对。
苏轼的反应尤为激烈,他在这一年连续写了《上神宗皇帝书》《再上皇帝书》等奏章,阐述了新法的弊端和自己的不满。
反对新法人士与支持新法人士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形成新旧两个党派。
新旧党派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甚至出现恶意中伤、挟私报复等行为。
一只冷箭终于射向了苏轼。
时任侍御史的谢景温向神宗报告,苏轼在丁忧返蜀期间,贩运私盐。
正当爪牙们准备给苏轼治罪的时候,司马光连夜面见神宗,替苏轼辩解。
经过彻查,实无其事,苏轼才逃过一劫。
年轻的苏东坡第一次感受到了官场的险恶,于是选择远离朝中复杂的纷争,自请外任。
第二年,苏东坡如愿来到杭州任职。
这一年他34岁。
他在这里度过三年轻松愉快的时光。
很多年以后,当他饱经人生风雨、看尽世事浮沉之时,他还要回到西湖边再住上两年。
或许是在文学造诣上声名太盛,人们往往忘了苏东坡其实是一个实干家。
他并不如后世影视作品中展现那样,整日饱览杭城的风景,饮酒赋诗,而是在经过周密调查研究之后,着手治理西湖。
如果不是因为他彻底疏浚了西湖,西湖绝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神采。
自宋初开始,因疏于对西湖的管理,元祐年间的西湖已“遂堙塞其半”。
西湖淤塞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活及生产。
苏轼面对困难乐观的诗句
苏轼面对困难乐观的诗句:(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谁能躲得过人生的悲欢离合?没人!谁能改变月亮的阴晴圆缺?没人。
宇宙变化多端,造就生物多样性。
人生悲欢离合,绘就生命斑斓色彩。
变,是永恒。
不变,亦是永恒。
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变与不变。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人生不能完美,就如月亮不能常圆。
懂了这道理,该放下的,就该放下;该释怀的,就该释怀。
然后,来一个真心地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在滔滔不绝的岁月长河中,有多少风流人物,湮没于其中?站在赤壁之上,遭受打击的苏东坡,依然豪情万丈:千古风流人物皆如此,我的挫折,又算的了什么呢?(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美如画,究竟有多少豪杰,在此策马奔腾,激扬文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对江山与英雄的理解,与千年前的苏轼,遥相呼应。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只要心不老,何来人老珠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就算一介老夫,也可大发“少年狂”。
况且,还能挽满月的雕弓,能射天狼。
这“老夫”之勃勃豪情,是否令少年汗颜?(6)一点浩然气,千秋快哉风。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豪放词代表人物,果然名不虚传。
浩然大气,千里雄风。
东坡居士的胸襟气度,快意人生,尽在此句中。
(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身在庐山中,又怎能看得清庐山真面目?处于漩涡中,又怎能辨得清旋涡的方向?置身事外,远离漩涡,才能拥有洞察全局的能力。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此理。
(8)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岁月如梭,人生匆匆。
一生的旅程,到底是啥样子?应该像飞鸿在雪泥中留下的痕迹。
雁过留声,人过留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提春晓
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春晓
苏提春晓
苏提春晓
苏堤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的湖中大堤,是大诗人苏 东坡任杭州地方官时为治理西湖而建,俗称为“苏公 堤”,因其春景迷人,也被称为“苏堤春晓”。苏堤全 长近三公里,中间是一条柏油路,两边柳树成荫。在这 里可缓步行走,欣赏三潭印月、雷峰塔等西湖美景,也 可以骑上自行车体验一把“湖中疾行”。 苏堤禁止汽 车通行,步行是常见通行方式,边走边看但不作停留的 话,通常用不了1个小时就可走完。骑自行车逛苏堤感 觉也不错,但节假日人多的时候最好不要骑上去,否则 会总想着避开人群。西湖边有不少租自行车的点,如果 嫌租公共车辆手续麻烦,也可在苏堤北端的私营租车店 租借,租金为每小时5-20元不等。 苏堤由南向北有映 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座石桥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日),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 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 “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 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 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 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 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 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 调歌头· 中秋》、《念奴娇· 赤壁怀古》、 《赤壁赋》等。
饮湖上初睛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请同学们把苏东坡的1首诗读一读,试着把这 1首诗背一背。
小游戏: 请把黑板上的18张纸条中的6张纸条拼成一首诗。
东坡肉,杭州名菜,流行于浙江。相 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所创制 。制作方法: 将五花肉切成大块,用葱姜垫锅底,加上 酒、糖、酱油,用水在文火上慢焖即可。 东坡肉是杭州名菜,用猪肉炖 制而成。其 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慢火, 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一般 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 ,一半为肥 肉,一半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腻, 带有酒香,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 形不碎,十分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