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模铸造各个工序质量管理组织标准规定要求
铸造厂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铸造厂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提高市场竞争力,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铸造产品及其生产过程。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质量第一”的原则,通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产品质量持续改进。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铸造厂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领导、协调、监督本厂质量管理工作。
第五条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质量管理部,负责具体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 制定和修订质量管理制度;2. 组织开展质量教育培训;3. 监督检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4. 处理质量事故和投诉;5. 组织产品质量改进活动;6. 向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质量管理工作情况。
第六条各生产车间、班组应设立质量管理员,负责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 负责本部门产品质量的监控;2. 组织开展质量自检;3. 及时发现并报告质量问题;4. 参与质量改进活动;5. 配合质量管理部开展工作。
第三章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第七条原材料采购控制1. 采购原材料前,应进行市场调研,选择合格供应商;2. 采购合同中应明确质量要求、检验标准、交货期限等;3. 采购原材料时,应严格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第八条生产过程控制1. 生产前,应对生产设备、工艺参数等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2.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稳定;3. 生产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4. 生产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第九条成品检验控制1. 成品检验应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2.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检验技能和知识;3. 检验结果应及时反馈,不合格品应立即隔离;4. 检验合格的成品应进行标识、包装、储存。
第十条质量记录与追溯1. 建立健全质量记录制度,确保质量数据的完整、准确、可靠;2. 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记录,实现产品质量追溯;3. 质量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铸件质量管理制度

铸件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证铸件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避免质量事故发生,制定本质量管理制度,以规范生产管理,保证产品质量。
二、组织机构1. 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铸件质量管理制度,监督检测产品质量,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2.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产品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工作。
3. 设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各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评估和改进质量管理工作。
三、质量控制1.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产品设计、材料选用、工艺生产、检验评定符合相关标准。
2. 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确保产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3. 设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产品质量检测、过程控制、质量评定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四、质量管理1. 对生产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防止质量事故发生。
2. 定期进行产品质量抽检和自检,建立质量档案,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艺流程。
3. 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分析质量不良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五、质量保证1. 严格控制原材料和工艺,保证产品质量。
2. 设立质量追溯体系,对每一批产品进行追溯,便于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3. 保证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六、质量改进1. 对产品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产品的品质。
2.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好的质量产品和服务。
3. 建立反馈机制,收集客户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产品质量。
七、质量检测1. 建立完善的检测体系,对产品的外观、尺寸、性能等进行全面检测。
2. 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3. 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产品质量。
八、质量记录1. 建立质量档案,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检测等相关信息。
2. 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 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记录和总结,及时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效率。
铸造工程质量管理规范

铸造工程质量管理规范一、质量管理体系建立1.1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在铸造工程中,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公司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流程,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1.2设立质量管理部门公司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相关的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部门应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能够有效地监督和管理生产过程。
1.3建立质量管理档案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档案,对每一批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检测都应有详细的记录。
这样可以为产品的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二、员工素质管理2.1员工培训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
只有员工具备了足够的技能和意识,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2.2质量管理培育公司应该对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进行培育,使每个员工都明白自己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和责任。
只有员工都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形成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氛围。
2.3员工奖惩公司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员工奖惩机制,对于质量管理中的表现优秀者进行奖励,对于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人员进行惩罚。
这样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
三、质量控制管理3.1原材料控制原材料是产品的基础,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公司应该建立原材料采购的质量检验流程,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3.2生产过程控制在铸造工程中,生产过程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生产控制流程,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检验和控制,确保产品达到质量标准。
3.3产品质量检测公司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检测系统,对每一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
质量检测应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材质分析等。
3.4质量问题处理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公司应建立专门的质量问题处理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保质量问题不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四、质量监督管理4.1内部审核公司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铸造质量管理制度

铸造质量管理制度铸造质量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管理制度,它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铸造质量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方面:一、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铸造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顾客为中心,以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升为目标,遵循科学、精益、透明、高效的管理理念。
同时要注重人本、绩效、价值和员工发展等原则,建立完备的经验积累、内部控制和持续改进机制。
二、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1.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和组成:质量管理部门是铸造企业的重要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制定和执行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负责产品质量控制、认证评定和检测评估等工作。
质量管理部门的组成应包括负责人、技术人员、检测人员和行政人员等。
2.质量管理的职责和分工:为了保证铸造质量管理的顺畅进行,各职能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分工应明确。
产品管理部门、工艺管理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门、物流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部门之间应有良好的合作机制。
三、铸造质量管理制度1.产品设计制度:要求产品设计要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完善产品规范,严格控制产品设计的流程。
2.原材料采购制度:要求严格控制原材料入库,采用标准化的物料配送管理,确保采购原材料的质量和来源。
3.工艺制度:要求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化制度,加强员工的工艺培训,规范操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4.产品质量检测制度:要求必须采用标准化和科学的检测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制定完善的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规范。
5.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是铸造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原材料、工艺、产品质量等的严格控制和管理,以及建立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等。
6.持续改进制度:持续改进制度是企业铸造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要求制定长期的改进计划和措施,引入新技术和改进方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质量管理的评估和评价1.质量评估要求:质量评估是铸造企业对产品和过程质量的一种管理方式,要求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监控技术,对质量控制的效果和管理水平进行评估。
全套铸造质量管理制度(两篇)

引言概述:全套铸造质量管理制度是针对铸造行业制定的一套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旨在确保铸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客户要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本文将继续讨论全套铸造质量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工艺控制、设备管理、原材料采购、质量检测和人员培训等五个方面,通过细致的分析和阐述,全面展示了铸造行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实施细节。
正文内容:1. 工艺控制在铸造过程中,工艺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关工艺参数和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1 确定合理的铸造工艺参数,包括炉温、炉压、冷却时间等,以确保产品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1.2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包括铸造工艺步骤、工艺控制点和关键工序的控制要求等,以规范铸造操作,减少人为失误。
1.3 实施过程监控,通过对工艺参数的在线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并纠正异常情况,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
2. 设备管理铸造设备是生产过程中的核心资源,保养和管理设备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环节。
2.1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明确设备维护的周期、方法和职责,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
2.2 建立设备台帐,记录设备的规格、型号、安装日期及维修情况等信息,对设备进行分类和编码,方便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2.3 开展设备改进和升级,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及时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原材料采购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对于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保障具有重要作用。
3.1 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建立供应商名录,并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能力进行评估,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3.2 确定原材料标准和采购要求,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和交货时间,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和接收工作。
3.3 建立原材料质量跟踪和追溯体系,对于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批次管理和质量记录,确保每一批原材料的质量可追溯。
铸造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铸造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与范围为规范铸造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确保铸造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铸造工程的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工程监理、技术员、操作员等。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2.1 质量目标(1)保证铸造工程项目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合格水平。
(2)持续改进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铸造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2.2 质量管理原则(1)依法合规: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2)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积极探索铸造工程质量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3)全员参与:强调全员共同参与,每个员工都是质量管理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4)严格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各个环节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和检查。
2.3 质量管理体系铸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1)组织结构:明确铸造工程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2)技术管理:建立科学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铸造工程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过程符合要求。
(3)质量控制: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铸造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4)培训管理: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5)责任追究: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机制,对于质量问题严肃处理,确保问题不断发生。
第三章质量管理流程3.1 工程洽谈阶段(1)项目接洽:对客户提出的需求进行详细了解,明确项目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2)方案设计:根据客户需求和技术要求,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
(3)备案登记:对方案设计进行备案登记,确保方案合理、可行。
3.2 施工过程管理(1)工程监理:严格按照方案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监督,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要求。
(2)质量检验:对关键环节和重要部位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3)质量反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反馈、处理,并做好记录。
铸造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铸造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铸造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引言铸造生产过程概述铸造是通过将熔融金属或合金注入预先制作好的模具中,然后进行冷却凝固得到所需形状的工艺。
铸造生产过程主要包括模具制作、熔炼与浇注、冷却凝固和后处理等环节。
质量控制措施铸造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模具制作的质量控制模具的准确度要求高,尺寸精确、表面光滑,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模具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要合理,以保证模具的耐磨性和寿命。
2. 熔炼与浇注的质量控制熔炼时要严格控制熔炼温度和熔炼时间,保证金属或合金的成分均匀,不产生气体和夹杂物。
浇注时要控制浇注温度和速度,避免产生气孔、夹渣和缩松等缺陷。
3. 冷却凝固的质量控制控制冷却速度和冷却方式,以避免产生组织缺陷,如晶粒过大、晶界不清晰等。
控制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避免产生应力和变形。
4. 后处理的质量控制清理杂质和缺陷,如夹渣、气孔等。
进行热处理、表面处理或机械加工,以改善产品的性能和表面质量。
质量控制方法为了有效控制铸造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设计质量控制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应考虑产品的铸造性,合理设计产品的几何形状和壁厚,减少可能出现的缺陷和变形。
2. 工艺参数控制对每个工艺环节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如熔炼温度、浇注温度和速度等。
在铸造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温度、压力和流速等参数,进行及时调整和控制。
3. 检测和检验使用各种检测设备和仪器,如X射线探伤仪、超声波检测仪等,对产品进行无损检测,以发现和排除可能存在的缺陷。
进行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检验,如拉伸试验、硬度测试和成分分析等。
4. 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过程的质量记录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控和追溯,提高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结论铸造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可以有效避免铸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和变形,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铸造工厂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铸造工厂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的高质量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生产、检验、销售等环节,涉及所有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质量第一”的原则,强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成立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质量管理工作。
第五条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以下机构:1. 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质量管理制度,组织质量培训,协调各部门质量管理活动。
2.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3. 检验部:负责产品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4. 销售部:负责客户满意度调查,收集客户反馈,提高产品质量。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1. 质量管理部:(1)制定和修订质量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并监督执行;(2)组织质量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3)负责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4)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确保其持续有效。
2. 生产部:(1)制定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计划,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质量要求;(2)组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3)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标识、处理和记录;(4)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3. 检验部:(1)制定检验规程,确保检验工作规范、准确;(2)对产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3)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标识、处理和记录;(4)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
4. 销售部:(1)收集客户反馈,了解客户需求,为产品改进提供依据;(2)对客户投诉进行调查和处理,提高客户满意度;(3)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维护良好合作关系。
第三章质量管理流程第七条原材料采购:1. 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生产工艺要求,选择合格的供应商;2. 采购合同中明确质量要求,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标准;3. 收货时,检验部门对原材料进行验收,确认质量符合要求。
铸造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内容

铸造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了提高铸造工程质量,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保障生产安全,特制定本质量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铸造工程的所有阶段,包括设计、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验、包装运输等全过程,并适用于所有参与铸造工程的相关部门和人员。
二、质量目标1.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保障生产安全,防止发生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3.持续改进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三、组织机构1.成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管理铸造工程的质量工作。
2.设立质量监督员岗位,负责监督和检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3.设立质量改进小组,定期开会研讨并改进质量管理工作。
四、质量管理1.质量控制:在每个生产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每一道工序质量符合要求。
2.质量检验:设立专门的质检部门,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
3.质量记录:建立完善的质量档案,记录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检验结果。
五、质量改进1.定期召开质量改进会议,分析质量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建立质量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和意见。
3.制定质量改进计划,逐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
六、员工培训1.定期组织员工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2.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改进工作。
3.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七、责任追究对生产中发生的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进行彻底调查,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八、附则本制度经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审定并正式实施,如有变动需经相关部门审批后生效。
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铸造品质管理制度

铸造品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铸造品质的管理,确保生产出合格的铸造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铸造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质量管理,包括铸铁、铸钢、铸铝、铸铜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执行范围包括所有铸造生产部门和相关质量管理部门,对所有与铸造产品质量相关的活动和环节均适用。
第四条公司铸造产品的质量管理,应当依据客户需求、国家标准和公司内部标准等要求进行。
第五条本制度应当与公司其他相关管理制度相衔接,保证管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第六条公司对本制度的解释权和修订权归公司董事会或经理部门。
第七条本制度应当由公司相关部门全面执行,并接受公司内部审查和外部审核。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第八条公司应当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确保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第九条公司应当制定铸造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的选用、生产工艺参数、铸造设备的使用规定等。
第十条公司应当建立质量管理档案,包括产品质量标准、检测评定依据、质量检测记录等。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控制措施、质量检测方式等。
第十二条公司应当对铸造产品进行全程的跟踪与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建立产品质量溯源体系,确保能够追溯产品的生产加工流程和质量检测记录。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应急处理措施,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流入市场。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建立质量管理评价制度,对产品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和持续改进。
第三章生产管理第十六条公司应当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包括采购过程中的供应商评估、原材料抽检等。
第十七条公司应当建立严格的生产作业规范,确保操作人员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生产加工。
第十八条公司应当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设备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第十九条公司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应当及时进行处理,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不经过下道工序。
熔炼工序质量标准

熔炼工序质量标准1、复盖剂用量常纯铝锭按正比例投料50—100kg/炉废料越多、越差,投入量越大2、熔炼温度和静置炉温度合金系列:735℃—770℃且≤770℃纯铝系列:730℃—760℃且≤760℃3、取样温度 730℃—750℃4、熔体氢含量小于0.15ml/100gAl。
5、化学成份应符合规定标准及有关技术协议。
铸轧工序质量标准1、铸轧板的同板差最大不超过0.08mm,中部凸度最大不超过0.12mm。
2、铸轧板不允许有裂纹、气道、腐蚀、热带等有害缺陷。
3、铸轧卷端面应整齐、工艺裂边不超过10mm,错层不超过25mm,头尾五圈错层不得超过40mm。
4、一般卷、带板材坯料晶粒度三级以下,允许有局部四级,深冲用材晶粒度要求二级以下。
5、铸轧板宽度偏差为+15mm、-5mm。
检查程序与方法1、配料必须按工艺要求进行,炉料应搭配使用并进行配料计算,计算结果填写在生产卡片的专用栏内。
2、装炉前认真审核生产卡片各项要求,做到料卡相符合。
3、熔炼过程必须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进行,熔炼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应认真填入生产卡片。
4、如需补料,要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成分调整,并将调整情况填入生产卡片补料栏内。
5、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及有关要求进行熔体精炼静化。
6、每次重新立板后或接班后都要进行同板差测量,发现不合格品要及时处理,并如实记录在生产卡片中。
7、每生产完一卷料后,要在尾部切取试片,进行同板差凸度检查,并将检查项目填入生产卡片,将试片送试验室做低倍及晶粒度检查。
8、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包括表面、端面。
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上标记,或做废处理,同时在生产卡片上注明。
9、每个铸轧卷必须用蜡笔标上合金牌号、厚度、炉号、熔次号、规格、班组、重量、做到印记清晰,并与生产卡片相符。
10、检查方法及用具⑴温度:热电偶测量、仪表在线连续监测,或间歇测量。
⑵氢含量:便携式快速分析仪检测、抽测。
⑶厚度及板差:中凸度,用测厚千分尺检查,逐卷检查,随机在线抽检,每次立板后切取一周试样检查。
铸造工厂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确保铸造产品质量,规范生产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铸造生产部门及相关部门,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成品检验等环节。
第三条组织机构与职责1. 质量管理部:负责全工厂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指导与协调工作。
2. 生产部:负责铸造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3. 技术研发部:负责新产品研发、工艺改进及产品质量提升。
4. 采购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和质量把控。
5. 设备部:负责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二章原材料管理第四条原材料采购1. 采购部应根据生产计划,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质量要求,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2. 采购的原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第五条原材料入库1. 原材料入库前,应进行数量、规格、外观等检查,确保符合要求。
2. 入库的原材料应按照类别、规格、批次进行分类存放,做好标识。
第三章生产过程管理第六条生产过程控制1. 生产部应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过程有序进行。
2.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
3. 生产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生产,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第七条设备管理1. 设备部负责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生产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止生产,联系设备部进行处理。
第四章成品检验第八条成品检验1. 生产部应按照质量标准对成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2. 成品检验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性能检验等。
第九条不合格品处理1. 不合格品应及时隔离存放,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2. 对不合格品进行返工、返修或报废处理,确保产品质量。
第五章质量改进与培训第十条质量改进1. 质量管理部应定期组织质量改进活动,提高产品质量。
2. 生产部、技术研发部等部门应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
铸造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铸造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铸造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铸造产品质量和企业整体竞争力,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铸造工程的所有阶段,涵盖设计、生产、检验、运输等全过程。
第三条铸造工程质量管理应遵循“科学规划、严格控制、全员参与、不断改进”的原则,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用户需求。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健全铸造质量管理体系,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第五条公司应加强对铸造技术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质量意识。
第六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检验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
第七条公司应积极开展质量管理评估活动,定期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第八条公司应建立健全质量跟踪监测机制,及时掌握产品质量信息,发现问题迅速处理,保证产品整体质量。
第二章铸造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九条铸造工程质量管理应强调规范操作,确保每个环节符合标准要求。
第十条铸造工程质量管理应做好质量文档的管理,确保文件齐全,归档完整。
第十一条铸造工程质量管理应加强对原材料的把关,确保合格原材料的选用。
第十二条铸造工程质量管理应加强生产过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处置。
第十三条铸造工程质量管理应加强产品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规定标准。
第十四条铸造工程质量管理应加强售后服务,及时处理用户投诉,改善产品质量。
第十五条铸造工程质量管理应加强对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良好运转。
第十六条铸造工程质量管理应加强团队协作,形成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氛围。
第十七条铸造工程质量管理应开展质量管理宣传,提高员工质量管理意识。
第三章铸造工程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第十八条公司应建立质量管理职责制度,明确各岗位质量管理职责。
第十九条公司应建立质量管理流程,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每个环节可控。
第二十条公司应建立质量管理检查制度,对各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第二十一条公司应建立产品检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铸造质量管理制度

铸造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铸造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维护企业信誉,树立品牌形象,制定本《铸造质量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铸造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环节和人员。
三、质量管理职责1.公司质量部负责全面负责组织和实施铸造质量管理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监督和管理。
2.各部门负责自己业务范围内的质量管理工作,具体负责人要做好日常管理和监督。
四、质量管理文件1.公司要编制必要的质量管理文件,确保质量管理要求得以明确和有效执行。
2.质量管理文件要定期进行评审、更新和完善。
五、内部审核1.公司应定期开展内部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符合标准和要求。
2.内部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审核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内部审核结果要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培训与教育1.公司要加强对员工的质量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新员工要进行入职培训,明确工作职责和质量管理要求。
3.定期组织员工参加相关的质量管理培训和学习交流会议。
七、质量控制1.公司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2.对于关键工序和重点产品,要实施特殊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3.定期对生产线和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
八、质量问题处理1.如果发现质量问题,要立即停止生产,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
2.对于已出厂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要及时向客户做出解释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3.对于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九、质量管理评价1.公司要定期进行质量管理评价和绩效考核,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量化和评估。
2.对于评价结果不理想的部门或个人,要进行整改和培训,提高其质量管理水平。
3.基于评价结果,要及时调整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十、法律法规遵守1.公司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质量标准要求。
铸造厂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铸造厂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保障用户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铸造产品,包括铸铁件、铸钢件、铸铝件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建立一套完整、严密、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和用户要求。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产品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厂产品质量管理的决策、监督和协调工作。
第五条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以下职责:1. 制定和修订产品质量管理制度;2. 组织实施产品质量检验;3. 监督检查产品质量控制措施的执行;4. 组织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5. 负责产品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6. 组织员工质量教育培训。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1.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2. 技术部门:负责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供技术支持;3. 质检部门:负责产品入库、出厂检验,确保产品质量;4. 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外协件的质量控制;5. 销售部门:负责产品质量的售后服务和用户投诉处理。
第三章产品质量标准第七条产品质量标准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第八条产品质量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1. 外观质量:表面光滑、无砂眼、裂纹等缺陷;2. 尺寸精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3. 材料性能:符合材料标准要求;4. 硬度:符合硬度标准要求;5. 无损检测:无裂纹、夹杂等缺陷。
第九条产品质量标准应根据产品特性和用户要求进行修订。
第四章生产过程控制第十条生产过程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在生产过程中,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品产生;2. 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控制;3. 持续改进:不断改进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第十一条生产过程控制措施:1. 原材料检验: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2. 生产过程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对关键工序进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3. 出厂检验:对出厂产品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特种铸造主要工序质量控制

特种铸造主要工序质量控制一、熔模铸造主要工序质量控制熔模铸造是指用易熔材料如蜡料制成模样,在模样上包覆若干层耐火涂料制成型壳,熔出模样后经高温焙烧即可浇注合金液的铸造方法。
图11-20 熔模铸造过程示意图熔模铸造过程如图11-20所示。
其过程主要工序包括:模料、涂(浆)料和硬化剂制备、制熔模、制壳和制芯、脱蜡和焙烧、合金熔炼和浇注、铸件脱壳、清理和后处理等。
熔模铸造过程工序对熔模铸造铸件的质量影响和影响程度可参见第13章的表13-8。
因此,严格控制熔模铸造过程工序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通常,应严格按企业制定的熔模铸造技术要求检验蜡模与型壳质量,不但应按规定检查蜡模的几何形状和指定的重要尺寸以及型壳的表面质量,而且还应注意检查:1)压型是否有合格证。
2)模料成分和配比是否正确。
3)模料熔化温度和时间。
4)模料压制温度和保持的时间、压力是否正常。
5)模料存放温度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6)检查蜡模表面质量。
7)检查蜡模的组合正确性和焊接质量。
8)检查组合蜡模是否有粘料、机械损伤、变形、杂物等缺陷。
9)模组的存放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10)模组表面是否脱脂干净。
11)硬化剂的配制是否符合要求。
12)各种粉、粒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13)粘结剂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14)涂料成分和配制百分比是否符合要求。
15)检查涂料的物理工艺性能。
16)检查模组表面油脂是否除净。
17)检查模组的涂料层数和涂料层是否均匀。
18)型壳在涂制涂料后到熔失蜡模的停留时间是否过长或过短。
19)检查模组涂料层是否有落脱和裂纹。
20)检查模组熔失时间及熔失后型壳的表面质量。
21)蜡模熔失后是否按规定的时间送低温烘烤。
22)型壳烘烤的时间和温度是否正确。
23)型壳的存放时间和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24)型壳的焙烧温度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熔模铸造中蜡模与型壳检验项目及检验范围见表11-40。
表11-40 熔模铸造中蜡模与型壳的检验项目及检验范围(续)二、金属型铸造主要工序质量控制金属型铸造是指在重力作用下将熔融金属浇入金属型获得铸件的方法。
铸造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铸造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铸造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铸造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标准,以供参考。
1.质量控制概述1.1 目的和范围本章节介绍质量控制的目的和范围,明确质量控制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在整个铸造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施的质量控制措施。
1.2 质量控制流程本章节详细描述铸造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材料准备、模具制备、熔炼浇注、冷却和清理等环节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标准。
2.材料准备质量控制2.1 材料选择本章节介绍材料选择的原则和标准,包括原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等要求。
2.2 材料检验本章节详述材料检验的方法和标准,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化学成分分析等。
3.模具制备质量控制3.1 模具设计本章节介绍模具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包括模具结构、内腔形状等方面的质量控制。
3.2 模具加工本章节详细描述模具加工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模具尺寸精度、表面光洁度等方面。
4.熔炼浇注质量控制4.1 熔炼操作本章节介绍熔炼操作的要求,包括熔炼温度、保持时间、熔炼材料配比等方面的质量控制。
4.2 浇注操作本章节详述浇注操作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铸型预热、浇注速度、浇注温度等方面的要求。
5.冷却和清理质量控制5.1 冷却过程质量控制本章节介绍冷却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冷却时间、冷却速率等方面的要求。
5.2 清理过程质量控制本章节详细描述清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清理方法、清理剂的选择等方面。
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的解释说明。
2.YYY法律名词:YYY的解释说明。
熔模铸造厂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熔模铸造厂的管理,确保生产、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的规范运行,提高企业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熔模铸造厂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
第三条熔模铸造厂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确保生产安全、环保、质量。
二、组织机构第四条熔模铸造厂设立厂长、副厂长、生产部、技术部、质量部、安全环保部、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
第五条各部门职责:(一)厂长:全面负责熔模铸造厂的生产、安全、环保、质量等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
(二)副厂长:协助厂长工作,负责分管部门的管理工作。
(三)生产部:负责生产计划的编制、实施、调度,生产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生产成本的核算。
(四)技术部:负责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推广,生产工艺的改进,技术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五)质量部:负责产品质量的检验、监控,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质量改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六)安全环保部: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安全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环保设施的运行与管理。
(七)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福利等工作。
三、生产管理第六条生产计划:(一)生产计划应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原材料供应等因素编制,并报厂长审批。
(二)生产计划应包括生产任务、生产时间、生产数量、质量要求等内容。
(三)生产计划一经确定,各部门应严格执行。
第七条生产调度:(一)生产调度应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进度。
(二)生产调度应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生产调度应及时向上级汇报生产情况。
第八条生产设备:(一)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二)生产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三)生产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四、质量管理第九条质量检验:(一)质量检验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进行。
(二)质量检验应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各个环节。
熔模模具管理制度

熔模模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熔模模具的使用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责任部门1. 生产部门负责熔模模具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包括熔模模具的购置、维护、保管和报废等。
2. 质量部门负责对熔模模具的质量进行检验和监督,确保熔模模具符合要求。
三、熔模模具的购置1. 确定需购买的熔模模具种类和数量。
2. 对比不同厂家的熔模模具,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3. 签订购销合同,明确熔模模具的规格、用途和价格等信息。
4. 支付货款,确认交货日期。
四、熔模模具的使用1. 使用前应对熔模模具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2. 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合理安排熔模模具的使用,避免资源浪费。
3.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熔模模具,提高生产效率。
五、熔模模具的维护1. 定期对熔模模具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和检修等。
2. 对熔模模具的磨损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3. 对长时间停用的熔模模具进行养护,确保其性能稳定。
六、熔模模具的保管1. 熔模模具的存放应符合防火、防潮、防尘的要求,避免损坏。
2. 不使用的熔模模具应妥善存放,防止受潮、生锈或损坏。
3. 熔模模具的使用记录应详细登记,便于查询和管理。
七、熔模模具的报废1. 熔模模具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修复时,应及时报废。
2. 报废的熔模模具应进行标识和分类存放,便于后续处理。
3. 报废的熔模模具应及时清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八、考核和奖惩1. 对熔模模具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合格使用和管理熔模模具的工作人员进行表扬和奖励,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以上就是熔模模具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希望各部门和职员认真执行,确保熔模模具的正常使用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谨做如上规定,特此立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模铸造各个工序质量管理标准要求
㈠配置蜡料
⑴工艺质量标准:
1稀蜡全熔温度:70~90℃,严禁超过90℃。
2根据蜡模质量或酸值分析结果,酸值应为10.5如达不到时须补加适量的硬脂酸。
3稀蜡要纯净,不得有杂物。
4蜡料配比:
表1
附注:正常生产时采用三、四种配比。
⑵质量检验要求:
1经常测量蜡液温度,不准超过90℃。
2每周至少两次化验旧料和已配好蜡在蜡料中的酸值。
3每批蜡料必须有合格化验单。
㈡压制蜡模
⑴工艺质量标准:
1稀蜡温度:65~80℃。
2稠蜡保温水温;48~50℃。
3压送稠蜡的压力:1.5~4公斤/厘米2 。
4不允许水分和过多的空气混入稠蜡内。
5稠蜡应呈搅拌均匀的膏状,温度应保持在45~48℃。
6蜡模冷却水温:14~24℃;冷却时间:10~60分钟。
⑵质量检验要求:
1俢除分型面上的飞边和注口余头。
2用稀蜡填补注蜡口处的缺肉处并修理光滑。
3用毛刷清扫或用压缩空气吹除蜡件表面的蜡渣。
4自检蜡模质量要求达到“四不”:即不缩、不裂、不涨、不
洼陷,“两无”即:无飞边、无蜡屑。
5容易变形的蜡模要摆放整齐,易损坏的蜡模不允许在吹洗
蜡模机口吹洗。
㈢模组装配
⑴工艺质量标准:
1室温:18~28℃,(最高不得超过30℃)
2蜡模之间的间距:5~15mm.
3根据质量要求,选择适当的蜡棒,按照工艺参数表的规定,焊正角度和方向。
4焊缝要严密,装配要均匀,不得有蜡滴、蜡渣、灰尘。
⑵质量检验要求:
1装蜡模前发现蜡模上有蜡渣或灰尘过多不许装配。
2焊缝要密实,间距应均匀并符合工艺规定。
3蜡模上不准烫伤或有蜡滴,也不准有灰尘或蜡屑。
㈣涂料模壳
⑴工艺质量标准:
1涂料液配制的标准参数:
①原水玻璃:模数M=3.1~3.5 比重ν=1.38~1.4
②工艺参数:见表2
2涂料配制工艺标准:
①用比重计先将配好的水玻璃测量,不符合规定的水玻璃不许配
料。
②按重量比将粉状料加入搅拌机与水玻璃混合直至搅拌均匀,无
疙瘩后方可停止搅拌。
③搅拌后镇静二小时,再进步均匀后测量其粘度,符合要求后
方准送至制壳线用于生产。
3硬化水的配置标准
硬化水是将1/4的氯化铵溶于3/4的水中配置而成,氯化铵水中的溶解度见表3.
每100克溶液内含无水氯化铵的克数表3
4石英砂标准要求:
①沙粒度标准
面Ⅰ层用牌号45,面Ⅱ层用牌号75,二、五层用牌号28,
三、四层用牌号12.
②砂子必须保持清洁,不得混有其它杂物,并严格按工艺要求
分别储存。
5涂制模壳标准要求:
①在涂制前用浓度0.1~0.2%洗涤剂水清洗蜡模组,以除去
蜡模上的油和蜡屑,清洗后的蜡模组须晾干方能进行涂
料。
②把准备好的蜡模组缓慢旋转地浸入配制好的涂料液中,然
后徐徐提起,并转动着仔细检查涂料质量,但动作要迅速,
控件时间不能过长,当涂料质量无问题时,方能撒上精选
的石英砂。
③涂完面层后,需自然干燥及硬化均根据室温而定见表4:
表4
采用本表参数一定要根据具体零件及气候条件而定,保证表面层模壳既能干燥好,又不开裂。
③对于一、二层难涂或易堆积的蜡件,须用毛刷点刷或用压
缩空气吹除,力求不放过一个气泡。
④在各层涂料、撒砂、硬化、干燥过程中,操作者要认真负
责,发现异常时及时处理解决。
㈡质量检验要求:
1硬化水温、风温及涂料粘度须根据气温的变化随时加以调节,并详细如实的在做好记录,确保涂料质量。
2 每三个月需清理硬化槽的杂物,并清理涂料槽及干燥室。
3 硬化水每班都要补加氯化铵,以保证其浓度合格为准,克超加之饱和状态。
硬化水要每天取样送化验室,化验氯化铵浓度必须合格。
4 室温在10℃以下时不允许涂料作业。
㈤脱蜡
㈠工艺质量标准:
1 脱蜡水温:93~98℃,严禁沸腾。
2 脱蜡水NH4CL浓度:5~10%。
3 脱蜡时间:根据零件大小和出蜡情况,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
㈡质量检验要求:
1 每天取样化验脱蜡水NH4CL浓度。
2 每次脱蜡都要检查水温,质检员每班抽查1~2次。
3 浇口杯的浮砂脱蜡前后要清理干净。
㈤焙烧
㈠工艺质量标准:
1焙烧炉温度:1000±40℃.。
2模壳焙烧时间:120~180分钟。
3 清除浇口杯处浮砂、赃物。
4 焙烧车上铺一层底砂,一个焙烧车只能装相同材质的件。
5 模壳断裂、破损的经修补后才能焙烧。
㈡质量检验要求:
1 模壳焙烧要均匀,不允许有黑点。
2 控制炉温操作者要经常观察炉内温度情况,并且每小时要填写一次炉温记录。
㈥浇注
㈠工艺质量标准:
1 根据模壳的材质熔炼钢水。
①根据模壳的材质要求配制所需炉料。
镀锌、密封管型料严禁加入
炉内。
②当炉料全熔,炉内钢水温度加热至1530℃左右时,扒渣、脱氧、
然后取炉前样分析化学元素含量。
③根据分析报告单调整化学成分。
④当炉内温度合适、成分合格、脱氧正常后出钢水。
⑴对于易产生冷隔、浇不足的零件,应高壳温、高钢水温度、大
流量浇注
⑵对于易产生皮下气孔的零件,应高壳温、高钢水温度,细流
温浇。
⑶对于易产生热裂的零件,应高壳温,低钢水温度浇注。
⑷对于易产生缩孔。
缩松的零件,应低壳温。
低钢水温度浇注。
⑤出钢水时取样化验并做记录。
㈡质量检验要求:
1 检查模壳、钢号、炉次是否一致。
2 认真填写好原始记录。
㈦落砂清理
㈠工艺质量标准:
1铸件浇注两小时后方可落砂清理。
2 有特殊要求的铸件要和炉次对号,严禁乱放。
3 清理时不得损伤铸件,严防变形和锤伤。
4 铸件上的壳砂要清理干净,但死角、盲孔、允许有少残砂。
㈡质量检验要求:
1 检查铸件有无裂纹、变形和打伤。
2 检查铸件上的残留壳砂量。
㈧磨浇口
㈠工艺质量标准:
1 铸件浇口要磨平,浇口的残留量不得超过其要求。
2 磨浇口时不得损伤铸件本体。
3不同材质的铸件不得混杂。
4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砂轮机。
㈡质量检验要求:
1 检查铸件浇口磨得是否符合要求。
2 不同材质的铸件是否有混杂。
㈨铸件热处理
㈠工艺质量标准:
1 铸件入炉前炉温不低于600℃。
2 正火件出炉后空冷,不许喷水或吹风强制冷却。
3 按铸件技术要求和工艺参数严格控制加热和保温时间。
4 铸件的加热、保温时间要做好记录。
㈡质量检验要求:
1 检查铸件是否达到硬度和金相组织要求。
2 经常检查温度,做到仪表记录、指针、炉膛三对照。
㈩抛丸喷砂
㈠工艺质量标准:
1 热处理的铸件须冷之45℃以下,才能装入抛丸机喷砂清理。
2 喷砂时间的长短应根据铸件的特点具体掌握。
3 抛丸过的铸件不得有氧化皮及粘附的壳砂。
4 能互相咬合的铸件不能装一起抛丸喷砂。
㈡质量检验要求:
检查铸件抛丸清理的是否干净。
(十一)铸件检验
㈠工艺质量标准:
1 根据质量要求逐件检验铸件。
2容易变形的铸件要校正至合格尺寸。
3 检出的气孔、砂眼铸件焊补后必须重新热处理。
4 检出的废品件送大炉熔炼,以免混淆。
5 有特殊要求的铸件要进行防锈处理。
6 合格品送成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