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颅压综合症
原发性低颅压性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鼓 励 家属 陪伴 , 减少 不 良的情 绪刺 激 , 要 时给 予镇 必
静 止 痛药 。
克力、 高脂食 物 、 血 管 药 物 等 ) 扩 。对 于 影像 学 异 常
的 患者 , 在 出 院后 1 应 ~2个 月 复查 。对 于行 脊髓 硬 膜 外血贴 治疗 的患 者 , 告 知 治 疗后 可 有 头晕 或 颈 应
解放军护理杂志
21 0 2年 4月 ,9 4 2 (A)
原 发 性 低 颅 压 性 综 合征 患者 的护 理
梅 仕 俊 , 长 国 张
( 州市 第 三 人 民 医院 神 经 内科 , 江 湖 州 3 3 0 ) 湖 浙 1 0 0
【 要 1 目的 探讨 原 发性 低 颅压 性 综 合 征 患者 的临 床 特 征 及 护 理 方 法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20 摘 0 6年 1 2月 至 2 1 0 0年 1 2月 在 湖州 市第 三人 民 医 院神 经 内科 治 疗 的 1 例 原 发 性 低 颅 压 性 综 合 征 (p nae u t ca i y oes n SH)患者 的 临 床 8 s o tno si r rna h p tni , I na l o
因是 硬脑脊 膜 撕 裂继 发 脑 脊 液 漏 。持 续 性 、 位 性 疗 , 1 卧床休 息 , 体 即( ) 采取 平 卧或 头低 足 高位 ; 2 多 ()
的病程 。现将 其 临 床 特 征 及 相 应 的 护 理 对 策 介 绍
如下 。
止 痛 、 静等 治疗 。如治疗 无效 , 用脊 髓硬 膜 外血 镇 采 贴 疗法 , 对脑 脊液 漏 点 进 行 自体 静 脉 血 硬 膜 外 腔 注
士 要 主动 、 极 地 与 患 者 沟 通 , 心 倾 听 患 者 的倾 积 耐 诉, 做好 解释 工 作 , 予 心理 支 持 。对 于 失 眠 患 者 , 给 可 适 当给予 安 眠 药 协 助 睡 眠 。 由于 输 液 量 大 、 间 时
35例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da n s n e t n.Reut ig oi a dt ame t s r sl s:D p n igo l ia efr n ea dlmb u cu e te3 ae t iee ttp so jlS e e dn naci c p roma c n u a p n tr , 5c sswi df rn e fnU ̄ nl r h h y i t
we e d a no e sTHI W i h e p o i ee tteame t lls m p o s we e d s pp ae t i — 1 d y .Co l ins:Th r ig s d a S. t te h l fd r n r t n ,a y tm r ia e r d wih n 3 h f 0 a s ncuso e
【 关键词 】外伤 ; 低颅压 ; 综合症
【 文章编号】10 -67 2 1 )204 -3 【 0539 (0 0 0 -160 中图分类号 】R 5 . 【 611 5 文献标识码 】A
Cl ia ay i o 5 i c li l Hy o e so n s s t a m t I t a r n a p tn i n c S n r me y do
o ds:3 c s s o 5 a e fTHI r n ls d r to pe tv l n h i too i a n ln c lc aa trsiswe e e plr d, O鹊 t u up te S we e a ay e er s c iey a d t ereil gc la d ci ia h r ce itc r x o e S o s m h
o u b u tr T e l c n b u e n t fe i g oss rlm a p ncu e. h y al a e c r d i i r me atrd a n i.
22例小儿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 关键词 ]低 颅压综 合征 ; 脑 脊液 ; 体 位性 头痛
[ 中图分类号 ] R7 4 1 [ 文献标识码 ] B [ 论文编号 ]1 0 0 4 — 0 9 5 1 ( 2 o 1 3 ) O l 一 0 0 9 1 — 0 2
低颅 压综 合征 (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h y p o t e n s i o n s y n d r o me 。 I HS ) 是 指 由于各 种原 因 引起 的侧 卧位 腰部蛛 网 膜下 腔的脑脊液 压力 <6 0 m mH2 0, 以体 位性 头痛 为 特征 的临床综合 征。临床分 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
1 资 料与 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2 2例患儿 中, 女性 9例 , 男性 1 3例 , 年龄 3 ~1 7 岁 。1 1例为病 毒性 脑炎 , 2例 中 一重 度脱 水 , 2例惊 厥持 续状 态, 1例病 因不 明考 虑 为原 发 性 , 2例 鼻 窦 炎, 1 例 脑脊液 鼻 漏 , 3例 重 症 感 染 。其 中 2例 因腰 穿有 脑脊 液渗漏 , 1 o例 为甘露 醇 大量或 长期 使用。
内蒙 占医学杂志 I n n e rMo n g o l i aMe d J 2 0 1 3年第 4 5 卷第 1期
9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2例 小儿低 颅 压综 合 征 的 临床分 析
杨 慧 敏
( 内蒙古妇 幼保健院 儿科 , 内蒙古 呼 和浩特 0 1 0 0 2 0 )
[ 摘要 ]目的 : 探 讨 小儿低 颅压 综合征 的 病 因, 治 疗 及 预防 措 施。 方 法 : 回顾 性分 析 2 0 0 0 ~2 0 1 0年 间我
低颅压最好的治疗方法
低颅压最好的治疗方法低颅压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通常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低颅压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低颅压最好的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轻度低颅压的患者,可以通过休息和补充充足的水分来缓解症状。
适当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补充水分可以增加脑脊液的体积,从而提高颅内压力。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低颅压治疗方法。
例如,利用咖啡因等刺激性药物可以帮助提高颅内压力,从而缓解低颅压的症状。
此外,医生可能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其他药物,如血管收缩剂,以帮助提高颅内压力。
另外,对于一些严重的低颅压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包括脑脊液穿刺或植入脑脊液引流管等方法,以帮助提高颅内压力,从而缓解症状。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一些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如针灸、按摩、瑜伽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症状,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总的来说,低颅压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症状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还应该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以帮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针对低颅压症状,患者可以选择休息、补充水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辅助治疗等多种方法。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所述的治疗方法能够对低颅压患者有所帮助。
小儿低颅压综合征58例
初步经验 , erf m 支架 专 为 细微 的颅 内血 管设 计 , N uoo r 具有 超
薄、 自膨胀释放的特点 , 且柔顺性极好 , 比冠脉支架更 易在血 管内操作 , 对血管壁 的损 伤较少 。该 支架还设 计有 亲水涂 层 , 近、 远端有铂金标记并且在透视 下清 晰可见 , 便使用 , 方 治疗效
[ ] Y v z G ykS S a i ,t 1 Wigsa e tytm i eed - 3 au ei ,at e a. n pns n s t no K, eI t s e nh
v s u a r ame t o n r e a il a e r s : l ia x e i n e wi a c l rt t n f ita r n a n u y ms c i c le p re c t e n h
9 -9 . 91 9 8
反应性增生 , 促进瘤颈 的内膜覆盖 , 于一些微小 动脉瘤 , 对 甚至 能够达到解剖愈合。本组治疗 中有 6例微小 动脉瘤仅施行 了单 纯支架植入手术 , 未栓塞动脉瘤腔, 支架植入后造影 即显示 瘤体
内血流速度减慢 , 半年后复查 4例动脉 瘤消失 , 2例瘤体也 明 余 显缩小 。但是 , 对于瘤体较大的动脉瘤 , 单纯支架植入不能完全
的临床 资料 。结果
液压 <6 m H O 1m 2 0 0 8k a , 补液 治 疗 均痊 愈 。结 论 0m 2 ( m H 0= .9 P ) 经
回顾性分析 5 例 小儿低 颅压综合征 患儿 8
小儿 低 颅 压 综 合征 预 后 良好 , 因 以 继 发 病
小儿低颅压综合征 9 . %为继发 , 31 临床表 现为体位性 头痛及呕吐 , 腰椎 穿刺术 示侧 卧位 脑脊
以三叉神经痛为主症的低颅压综合征1例
l 发 病 。本 例 患 者 在 接 受 放 射 总 剂 量 14G 0年 2 y
l 后 双 眼发 病 , F 0年 F A检 查 显 示 双 眼 底 处 于 慢 性 缺 血缺 氧状 态 , 与颈 部 血 管造 影 显 示 颈 总 动 脉 闭 塞 相
眼全视 网膜光凝 , 双眼虹膜新生血管未见减退 , 视力
维普资讯
海 军 总 医 院学 报 20 0 2年第 l 第 2期 5卷
l5 2
总 剂 量超 过 5 y 可导 致 眼底 病 变 , 0G 就 常在 放 疗 后 2
~
炎, 患者 视 力 予 后差 , 治疗 主要 针对 原 发 颈动 脉 阻 塞 疾 病 。本例 患 者 双 侧 颈 动 脉 完 全 闭 塞 , 成 侧 枝 循 形 环 , 予 抗凝 剂 和 抗血 小 板聚 集剂 保 守 治疗 , 行 双 给 并
清 抗 B ( 姆 病 ) 体 值 正 常 。脑 干 听 觉 诱 发 电 位 B莱 抗 ( A P 报告 正 常 。颅 脑 磁 共 振 成 像 ( I 示 : . B E) MR ) _ 加 r
权 和 T 加权 像 均 可 见 桥 脑 局 部 有 一 条 索 状 低 信 号 2
暗 区( 流空 现象 ) T 加 权 像 显 示 双 侧 底 节 约 多 个 点 ;
进 一 步恶 化 , 于 激 光 术 后 2月 双 眼相 继 出 现 并 发 并 性 白内 障 , 力 降 至光 感 。 视
颈 动 脉 狭 窄 是 放 疗 后 一 个 严重 的并 发 症 , 发 继 引 起 的 眼缺 血综 合 征 治疗 棘 手 , 例 报 道 提 示 对 于 本
一
符, 推测 其 双 眼发 病 与放 疗所 致 颈 动 脉 闭塞 有关 , 但 是不 排 除放 疗直 接 损 害眼部 血 管 。 眼缺 血综 合 征 系由颈 动 脉阻 塞 或狭 窄所 致 脑 和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临床综述:自发性低颅压病例介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无法保持直立,合并颈部僵硬,听力受损,恶心及光敏感等症状。
医院最初诊断为偏头痛(因既往有偶然性偏头痛相关症状病史),予相关药物治疗后头痛反复发作。
几经周折,最终通过磁共振检查确诊为自发性低颅压(SIH)。
行硬膜外血补片治疗后头痛即刻缓解,可保持直立。
两个月之后头痛停止,听力恢复正常。
下面将从自发性低颅压概念、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
1.概念低压性头痛因脑脊液压力低或容量小所致,可表现为自发性或促发性(例如腰椎穿刺术后或神经外科手术后等)。
在没有明显促发因素的情况下,低压性头痛被称之为自发性低颅压。
此类头痛往往与体位有关,平躺位缓解而直立位加剧。
体位相关性可能是由于脑脊液通过硬脑膜裂孔损失造成,这会导致大脑重力性向下移位,引起疼痛敏感结构受到牵拉或变形。
另外,大脑静脉和静脉窦反射性扩张也可能导致疼痛。
2.流行病学自发性低颅压较为罕见,主要发病人群为年龄40-60岁之间的女性。
随着影像学技术以及对疾病认识的发展,自发性低颅压诊断率较过去增加。
目前尚无关于其发病率的全面的流行病学资料,预计每年发病率为0.02‰-0.05‰。
3.脑脊液漏大多数自发性脑脊液漏发生于脊椎,很少发生于颅底。
另外,脑脊液漏一般发生于神经根袖,最常见为胸椎神经根袖,其次为颈椎,腰椎较为罕见。
但是,脑脊液漏位置往往无法明确界定。
4.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包括马凡综合症、多囊肾、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等影响结缔组织的疾病,在遭受轻微创伤的情况下,这些患者的硬外膜可能发生撕裂。
但是,绝大多数患者无危险因素。
5.临床表现体位性(直立性)头痛是颅内低压的标志。
头痛往往呈渐进性(也有骤发可能性),直立数分钟后头痛剧烈程度达顶峰,但躺下15分钟内疼痛缓解。
头痛严重程度不一,许多轻度头痛病例可能终生未被诊断。
另外,头痛范围往往涉及额部和枕部,呈搏动性头痛,有时也会出现颈部疼痛,其它症状包括颈部僵硬、恶心、呕吐、复视、视力模糊以及耳鸣或听力改变。
低颅压综合征
疼痛科 孙晶Logo • 青年女性,曾在某诊所行腰部神经阻滞,数日后出现显
著体位性头痛,坐立、站位时头痛明显,平卧后头痛减 轻 • 无头晕、恶心、呕吐、耳鸣,无四肢不适 • 静脉滴注生理盐水3天后头痛症状减轻,来我科门诊复诊 • 诊断:低颅压综合征
• • • • • • • • • •
4、外科手术治疗
• 保守治疗和硬膜外治疗无效者 • 术前明确漏口位置、判断是否存在憩室是关键 • 浸血的明胶海绵、纤维蛋白封固剂压迫填塞;复杂的憩室
可用外科缝合或夹闭
1000~2000ml/d) • 脑血管扩张剂:CO2吸入,通常5%CO2和95%O2混合, 每小时吸入5~10min • 药物:咖啡因、麻黄素、罂粟碱等 • 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10mg ivdrip qd
2、自身血硬膜外注射疗法(Epidural blood patch,EBP)
• 起效快,治愈率高,100% • 血液机化形成血凝块,有效填塞破损处,阻止CSF外漏;
• (2)脑组织结构移位:表现为中脑导水管开口位置下移、
小脑扁桃体下疝、脑干腹侧压向斜坡。桥前池明显狭窄、 视神经视交叉受牵拉而向下移位;鞍上池消失、脑垂体受 压。上述现象均提示脑干向下移位,统称“下垂脑” (sagging brain)。 • (3)硬膜下积液和硬膜下血肿:低颅压引起的硬膜下积液 可累及额顶部,无占位效应。低颅压时小静脉代偿性扩张 ,血液中水分外渗形成硬膜下积液,若小静脉破裂则形成 硬膜下血肿。
脊膜膨出伴脑脊液漏等) 典型体位性头痛 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60mmH2O MRI检查 CT检查 除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鉴别诊断
1、高颅内压综合征
• 颅内压增高时可导致头痛、呕吐,多在活动站立后减轻,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误诊分析
mid an ssi r e ord c h c u rn eo s ig o i. to sT eciia aao ae fmida n ssa d mitet ns s ig o i n od rt e u eteo c re c mid an s Meh d h l c d t f7 c sso s ig oe n srame t f s n l
自发性低 颅压综合征误诊分析
董 茂 顺
( 大理州人 民医院 , 云南
大理 ,7 0 0 6 10 )
【 要 】 目的 探讨 c发性低 颅压综 合征 的临床特 点及误 诊原因 , 少误 诊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 年 4月 ~ 21 摘 a 减 05 00
年 4 门诊收治的误诊误治的 7 自 月 例 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结果 7 例早期 分别误诊为蛛 网膜下腔出血 、 病 毒性脑膜炎 、 偏头痛。结论 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 因, 提高认识 , 仔细分析病情 , 是减少误诊 的关键 。
MR 平扫可发现双侧脑室稍变窄 , 例轻度脑组织肿 胀 , I 3 双
侧 脑室 内 、 纵裂池 、 脑表 面条状等 T 长 r 1 r 2等 F A R信 号 LI 影, 小脑幕增厚 , 硬膜 下积液 , 额部脑组织下移 , 例视交 叉 1 向下移位 , 4例增强时 3例发现的大脑表面 、 小脑表 面的硬 脑膜 、 小脑幕 、 前后 纵裂池 的等 T 1长 等 F I 号影 A L R信
什么是低颅压综合征?
什么是低颅压综合征?
低颅压综合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侧卧位腰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压力在0.59kPa(60mmH2O)以下,以体位性头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
低颅压综合症一般是由于脑体积的减少、脑脊液的减少或脑内血液量的减少形成颅内总的体积减少而使颅压下降,并且造成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其独特的临床表现近来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有许多问题至今还未阐明。
临床上此综合症并不太少见,常见于未能认识而误诊,临床上常分为症状性低颅压和原发性低颅压。
颅内低压起病可很急骤,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其临床特点是头痛剧烈,呈全头痛或枕颈额颞持续性胀痛或无固定位置痛,可向项肩放射。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05%
易感人群:无特殊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癫痫
治疗常识就诊科室:内科神经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愈率:85%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温馨提示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例如:洋葱、胡椒、辣椒。
低颅压综合征症状起因
低颅压综合征症状起因*导读:低颅压综合征症状是怎么引起的?引起低颅压综合征症状的疾病有哪些?(一)脑体积减少失水或恶病质状态如脑实质水分的丧失,脑体积缩小;脑脊液生成减少;血液浓缩,血液渗透压增加,脑萎缩。
(二)脑脊液减少1、脑脊液漏出腰穿或脊膜术后可以由于脑脊液从针孔漏出以及局部脉络丛血管反射性痉挛和控制脊液产生的下丘脑中械的紊乱。
颅脑外伤或颅脑术后,手术或外伤导致脑循环量减少或颅底骨折,形成脑脊液外漏和局部脑脉丛血管的反射性痉挛。
脊膜膨出伴有脑脊液漏的患者。
2、其他感染或感染后变态反应性慢性软脑膜炎和脑脉络膜室管膜炎;休克状态;有人报道巴比妥类慢性中毒可出现低颅压综合征。
机理由于引起低颅压综合征的原因较多,机理复杂,认为颅内低压常由以下三方面原因引起。
(一)体积减小1、失水或恶病质状态此时颅内低压是由以下三种因素形成:1脑实质水分的丧失,脑体积缩小。
2脑脊液生成减小。
3血液浓缩,血液渗透压增加,因而对脑脊液的吸收增加。
2、脑萎缩一般不造成颅内低压。
因脑萎缩是一慢性过程,其减少的体积,逐渐被脑脊液的增加所代替。
(二)脑脊液减少1、脑脊液漏出腰穿后,由于脑脊液从针孔连续漏出以及局部脉部脉络丛血管反射性痉挛和控制脑脊液产生的下丘脑中枢的紊乱,可以产生低颅压。
2、颅脑外伤或颅脑术后由于手术或外伤导致脑循环量减少和局部脉络丛血管的反射性痉挛,引起颅内低压,常伴有意识障碍。
此外,脑外伤可致脉络丛绒毛基质出血,继后在绒毛基质纤维化阶段则出现颅内低压。
因此,脑外伤后的低颅压综合征往往是脑外伤后期的主要症状之一。
3、感染或感染-变态反庆性慢性软脑膜炎和脑脉络膜室管膜炎由于患者脑室脉络丛绒毛基质发生纤维化,脉络丛上层常萎缩,在绒毛基质中胶原纤维和嗜银纤维增生,胶原纤维和绑毛小动脉发生透明性变,因而,绒毛小动脉管腔常狭窄或闭塞。
绒毛血管之外,有纤维被膜形成。
由于上述病理改变,使脑脊液的生成减少,而造成颅内低压。
4、中毒有人报道慢性巴比妥类中毒出现了低颅压综合征,其发病机理不明。
低颅压综合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低颅压综合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低颅压综合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侧卧位腰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压力在0.59kPa(60mmH2O)以下是以体位性头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低颅压综合征一般是由于脑体积减少、脑脊液减少或脑血量减少,导致颅内总体积减少,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其独特的临床表现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澄清。
这种综合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常见于未被理解和误诊,临床上常分为症状性低颅压和原发性低颅压。
颅内低压常由脑实质体积减少、脑脊液减少和脑血管床体积减少引起,具体如下:一、脑实质体积减小颅内低压是由大脑实质性水分流失和大脑体积减少引起的;脑脊液产生减少;血液浓缩和血液渗透压增加导致脑脊液吸收增加。
二、脑脊液减少1、脑脊液泄漏:由于脑脊液从针孔连续泄漏、局部脉络丛血管反射性痉挛和控制脑脊液引起的下丘脑中枢紊乱,可产生低颅压2、颅脑创伤或颅脑手术后:脑循环减少,局部脉络丛血管反射性痉挛引起颅内低压,常伴有意识障碍。
此外,脑创伤可导致脉络丛绒毛基质出血,在绒毛基质纤维化阶段出现颅内低压,因此脑创伤后的低颅压综合征往往是脑创伤后期的主要症状之一。
3.感染或感染反庆慢性软脑膜炎和脑脉络膜室管膜炎:由于患者脑脉络丛绒毛基质纤维化,上脉络丛经常萎缩在绒毛基质中,胶原纤维和嗜银纤维增生,胶原纤维和绑毛小动脉发生透明变化,因此绒毛小动脉腔经常狭窄或闭塞,绒毛血管外有纤维被膜形成。
颅内低压是由上述病理变化引起的。
4.中毒:据报道,慢性巴比妥类中毒有低颅压综合征,发病机制不明。
5.原发性颅内低压:原发性低颅内低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确。
根据文献报告,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脉络丛脊液生成减少或吸收过多、神经根解剖异常、脉络丛血管痉挛、下丘脑功能障碍等。
6.休克:任何原因引起的休克都可以减少脑血流量,从而降低脑脊液压力。
三、脑血管床体积减少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时,脑血管床的体积减少,颅内压显著降低,患者往往精神迟钝。
低颅压综合征79029课件
h
3
低颅压的病因
自发性: 可能与脉络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CSF 分泌障碍、 蛛网膜颗粒吸收过度等有关
继发性
创伤:颅底骨折、硬脑膜撕裂等 先天异常:脑膜憩室 脱水:频繁呕吐;大量使用脱水药、利尿剂、限制液体摄入等 医源性:腰穿、脑室或椎管引流放液过多
脊髓造影和硬膜外麻醉、颅脑或脊柱手术等操作不当损伤硬脊膜 结缔组织病:马凡综合征、 多囊肾、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等 其他:感染、糖尿病昏迷、尿毒症、休克、营养不良、 安眠药中毒、 头颅放疗、蛛
h
14
硬膜外 血贴
即向脊髓硬膜外间隙注射自体静脉血,通过增加CSF容量,压迫硬膜囊,同时形成 血凝块阻塞脑脊液漏出口
注射的入口通常选择腰大池,首次治疗的注入量一般为 10-35ml,如果未成功可以 注入更大量到 100ml,患者在注射后需以头低脚高位休息30~60min
适用于腰穿后头痛和自发性低颅压性头痛
茶碱 机制:与咖啡因类似 用法:300mg/次,3 次/ d
h
13
药物 治疗
皮质醇激素 机制:水钠潴留,减轻脑脊液中细胞及蛋白渗出后所致的炎症反应,减少血管渗漏
抗脉络丛血管痉挛:首选前列腺素E1和尼莫通
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20ml
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20ml
对于腰穿后低颅压,可吸入5%CO2和95%O2混合气体,每小时5-10ml
低颅压的临床表现
体位性头痛
通常在站立位后 15min内出现或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 部位可以在额部、枕部或全头部。 性质呈轻至中度钝痛或搏动样痛,少数病例会出现雷击样、震动性头痛。
机制可能为 ① 由于 CSF 减少,对脑实质的衬垫作用减弱或消失,患者坐立位时脑组织因重力作 用向下移位,使颅内血管、颅底脑膜的痛觉纤维、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等 痛敏结构受到牵拉或压迫产生疼痛; ② 低颅压导致颅内血管(主要是静脉)的扩张和血管移位而造成头痛; ③ CSF减少,激活腺苷受体产生头痛。
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病例-低颅压综合症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病例13:男,39岁,头痛20天现病史:男性,39岁,20天前于出差途中突发剧烈头痛,卧位时完全缓解,直立、行走时加重,不伴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无视物模糊,无肢体力弱,无二便障碍,无发热。
当地医院行头颅CT检查及外周血检测,均未见异常,给与对症治疗(具体不详),头痛无明显缓解,遂来我院就诊。
起病后无发热,无大量失水。
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否认中耳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史。
追问病史,发病前无头面部感染。
神经系统专科查体:精神智能状态:意识清楚,言语流利,时间、空间定向力、计算力正常,理解判断力、近记忆力正常,情感反应正常,查体可配合。
颅神经:Ⅰ:未查。
Ⅱ:双眼视力、视野粗测正常,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楚。
Ⅲ、Ⅳ、Ⅵ:上睑无下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眼动充分,未引出眼震。
Ⅴ:双侧面部针刺觉对称,双侧角膜反射灵敏,下颌反射未引出。
Ⅶ:面纹对称,闭目有力。
Ⅷ:双耳听力检查正常。
Ⅸ、Ⅹ:悬雍垂居中,双侧软腭抬举力正常对称,咽反射存在。
Ⅺ:转颈、耸肩对称有力。
Ⅻ:伸舌居中,无舌肌萎缩、纤颤。
运动系统:肌肉容积正常,四肢肌张力适中,四肢肌力5级。
共济运动:双侧指鼻、轮替、跟膝胫实验稳准,Romberg征阴性。
步态:检查不合作。
反射:四肢腱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感觉系统:深浅感觉正常对称。
脑膜刺激征:阴性。
辅助检查:1 发病后2 天行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50 mm H2O,白细胞38个/ml,蛋白、糖、氯化物也均正常。
2发病当天急诊行颅脑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3发病后2天行颅脑磁共振检查可见硬脑膜广泛强化,静脉窦充盈扩张明显,但窦内未见血栓影。
发病后5 d复查头颅磁共振,可见乙状窦,横窦和矢状窦内有血栓信号,且出现硬膜下积液,MRV显示:左横窦、左乙状窦显影不佳,增强MRI示硬脑膜强化依然明显(图10-1)。
图10-1头颅磁共振检查:A:增强磁共振加权像,示硬脑膜广泛强化(箭头);B:(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冠状位T 在正常范围,增强MRI横轴位T1加权像,示双侧横窦过度充盈,明显扩张(箭头);C:冠状位T2加权像,示左侧横窦、乙状窦内长T 血栓信号(箭头);D:横轴位T 加权像,示双侧额叶、顶叶硬膜下积液(箭头);E:冠状位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示,左横窦、左乙状窦显影不佳 。
浅谈低颅压综合征磁共振成像的临床探讨
行无敏 :足癣 ,修剪 指趾 甲时 ,不能 太靠 近皮 肤 ,以免损 伤
甲沟皮 肤 而导 致感 染 。 3 . 运 动疗 法 换药 期间 ,每 日麻 观 察忠 肢 的 『循 环 , 32 f Ⅱ
种 中草药 , 民间 常J 于 治疗外 伤 它 能刺 激 局部皮 肤 虹管 扩 { j
张, 促进 局 部血液 循 环及 新 陈代谢 ,具有 消炎 止痛 、去腐 生 肌
表 3 低 颅 压综 合征 影像 学 检查
・
16 ・ l
21 0 0年 1 2月 学 术版 FT 月 总第 2 3 : 2 期
C i el hn H a h a t
・
临床 研 究 ・
1 治 疗 方 法 全 部 痫 例 采 取 去 枕 平 卧或 头 低 J l . 4 脚高 卧 位 , 天服 加 食盐 的温 水 2 4 ,并 每天 静滴 生理盐 水 或林 格 每 — L
吐 、脑 膜刺 激征 明显 ,继发 组 以局灶 体 征 明显 ( 见表 1 。头 ) 痛 l 例 为枕 郜痛 ,9例 为额 部痛 ,5例为 全头 痛 ,4例 为两灏 】 部 痛 ,3例为偏 头痛 。辅助 检 查 中,发现 自发性 组脑 脊液 压 力
在 5 .0 2 居 多 ,继 发性 组脑 脊液 压力 多在 5 mmH O O7 mm H O 0 2 以下 。 自发性 组部 分腩 脊液 见 白细 胞 、血 性脑 脊 液 f 见表 2 。 ) 影 像学 检 奄继 发性 组 多 见脑 实 质灶 , 白发性 组可 见广 泛脑 膜硬
床 上此 综 合症 并不 太少 见 , 见于未 能 认识 而误 诊 , 常 临床 常
分为症 状性 低颅 压 原 发性低 颅 压 。 1 临床 资 料 1 一般 资料 1 选 取我 院 2 0 . 2 l 年 5月收 治的 3 例 患 者 I ,男 0 3午至 0 0 2 } t
低颅压综合征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编辑版ppt
6
低颅压综合征的MRI表现
低颅压综合征的MRI表现有其特征性:
1、平扫表现:硬脑膜增厚,T1WI呈稍 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静脉窦和 脑静脉扩张;
2、增强扫描表现:增厚的硬脑膜弥漫性、 均匀、线样强化,幕上、幕下均可受累, 但侧裂池、脑干表面的脑膜一般无强化;
编辑版ppt
14
MRV
编辑版ppt
15
典型病例
编辑版ppt
16
病例一
女,41岁,体位性头痛20天,立位时头痛 明显,严重时伴恶心呕吐。卧位好转。
编辑版ppt
17
编辑版ppt
18
编辑版ppt
19
编辑版ppt
20
编辑版ppt
21
病例二
女,33岁,头痛伴恶心、呕吐1周,头痛与 体位有关,直立时出现头痛,平卧后缓解, 头痛发作时伴恶心、呕吐,吐胃内容物, 非喷射性,病程中无发热,无面部、肢体 麻木,无肢体抽搐,无眩晕,饮食差,大、 小便正常。
编辑版ppt
7
低颅压综合征的MRI表现
3、垂体淤血致垂体增大。 4、脑下垂,小脑扁桃体下疝,桥前池和鞍上池变
窄,脑室缩小,视交叉变平或下移,后颅窝结构 拥挤。 5、硬膜下积液,约占10%,多为双侧,额顶部最 多见。 6、硬膜下血肿,如有皮层静脉、桥静脉破裂则发 展为硬膜下出血。
编辑版ppt
特点: 1)表现为薄、均匀而光滑的脑膜强化; 2)多局限于手术野附近,也可呈弥漫性脑膜
强化;
3)一般在1~2年逐渐好转消失,也可永久 存在。
编辑版ppt
37
编辑版ppt
38
Chiari Ⅰ型畸形
肥厚性硬脑膜炎与低颅压综合症的鉴别
症状
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 癫痫、精神异常、肢体瘫 痪等神经系统症状。
低颅压综合症的病因与病理
病因
低颅压综合症通常由脑脊 液生成减少、吸收过度或 漏出引起。
病理
该病会导致颅内压降低, 影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和 脑组织的功能。
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眩晕 、耳鸣等,以及颈项强直 、克氏征阳性等神经系统 症状。
低颅压综合症的治疗与预后
药物治疗
预后
低颅压综合症患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 ,如补充体液、使用升压药物等,以 缓解症状。
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治疗,病情可以 得到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影响生 活质量。
手术治疗
在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情况下 ,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脑脊液分流 术等。
THANKS感谢观看02CATALOGUE
症状与体征
肥厚性硬脑膜炎的症状与体征
01
02
03
04
头痛
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常出现持 续性头痛,通常在枕部或额部 ,并可能伴有恶心和呕吐。
脑神经受累
肥厚性硬脑膜炎可能影响脑神 经,导致视力问题、复视、面
瘫等症状。
颅内压增高
肥厚性硬脑膜炎可能导致颅内 压增高,表现为视乳头水肿、
头痛加剧等症状。
癫痫发作
约30%的肥厚性硬脑膜炎患 者可能出现癫痫发作,通常为
部分性发作。
低颅压综合症的症状与体征
头痛
低颅压综合症患者通常 出现剧烈头痛,常在直 立位时加重,躺下后减
轻。
恶心和呕吐
低颅压综合症患者可能 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
颈项强直
低颅压综合症患者可能 出现颈项强直,即颈部 肌肉紧张,头部难以屈
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吃什么好?
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吃什么好?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饮食保健,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的食疗方。
得了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吃什么好,同时又不能吃什么呢?
*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吃什么好?
*适宜食物:花生,芹菜,菜花
*忌吃食物:大蒜,辣椒(红、尖、干),油条,红茶,腊肉(烟肉)
*一、食疗方:
1、外伤后低颅压综合症吃哪些什么食物对身体好?
饮食清淡,富有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2、外伤后低颅压综合症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辛辣刺激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吃什么好,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不能吃什么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饮食保健、食疗方面的问题,请继续关注疾病库频道,或者在站内搜索“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找到更多扩展资
料,希望上面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它症状 除了头痛之外,患者还可伴有恶心、 呕吐、眩晕、耳鸣、视力障碍、视野缺损、复 槐、畏光、听力改变、颈项僵直等。低颅压时 脑在颅腔中的相对位置的改变,使脑干腹部受 压.影响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出现恶心、呕 吐、眩晕、耳鸣及听力下降等症状。脑移位还 牵拉视神经,引起视力障碍 ,复视,视野缺损 等症状和体征。约23%的患者可出现视觉障碍。 脑移位还可出现小脑扁桃体下疝,甚至产生 Chiari’s畸形.压迫颈神经.所以会出现颈项牵 拉感、僵硬和颈强直.
③
④
硬膜外静脉的扩张:在轴位及正中矢状位上可 显示出胸腰段硬膜外静脉的扩张。 脊膜的广泛强化:局限性的硬膜外积液,也可 有轻度强化,可能与脑脊液漏造成的造影剂外 溢有关。 上述所有MRI征像均会随着治疗后病情的好转 而改善或消失。
3.
脊髓池造影 脊髓池造影是将同位素注入蛛
网膜下腔;然后在半小时、1小时、6小时、12 小时、24小时各用Y照相机拍照.观察同位素 在不同时相的分布情况.分析脑脊液的流动状 况。由于它可观察脑脊液动态情况,所以它是 了解原发性低颅压发病机制的最理想的方法。 目前提出原发性低颅压的三个可能的发病机制: ①脑脊液生成减少;②脑脊液吸收过多,⑧脑 脊液外漏。国外学者发现原发性低颅压患者中 一部分患者出现同位素的外漏,说明脑脊液外 漏,而另一部分则显示同位素过早地出现在膀 胱和肾脏,提示胞脊液吸收过快。
②
局部脑结构的移位:低颅压时脑脊液的水垫 作用消失,脑组织下沉,引起局部脑组织移 位,表现为中脑导水管开口位置下移、小脑 扁挑体下疝、脑干腹侧压向斜坡。桥前池明 显狭窄、视神经视交叉受牵拉而向下移位; 鞍上池消失、脑垂体受压。上述现象均提示 脑干向下移位,统称为“下垂脑”(sagging brain)。
四、实验室检查
1.
腰穿 脑脊液压力<50毫米水柱,甚至低得放 不出,须用注射器抽吸才能抽取到脑脊液。所 以当腰穿中有两个明显的突破感而又没有脑脊 液流出时,应用注射器试抽。
2. 细胞学检查 除了原发病所致的脑脊液改变 外,原发性低颅压患者白细胞、红细胞、蛋白 可轻至中度升高,低颅压时,硬脑膜充血扩张,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细胞和蛋白可漏出到 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中可见到红细胞和蛋白。 病程长者还可见到脑脊液变黄。脑脊液淋巴细 胞增多可能表明在脑脊液漏出部位的局限性炎 症或有时它是对红细胞存在的一种反应.而非 感染的征象。这在国外的报道中已得到证实。
赞同CSF过度吸收的学者认为:放射性核索脑 池造影时,示踪剂在膀胱内的过早积聚说明了 CSF过度吸收的存在,但当有脑脊液漏存在时, 也可出现上述情况.而且CSF的吸收率与蛛网 膜下腔和引流静脉之间的流体静压有关。当蛛 网膜下控压力过低时(<60mmH20),则失去 丁CSF吸收的动力,因此认为过度吸收至少在 CSF压力<60MH20时不是SIH的原因。
3.外伤后低颅压, Leriche报告此型约占l 6%,多 于外伤后1—2小时之内出现,亦可在2—3天 后出现,头痛重,可有意识改变 4.腰穿后低颅压, 发生率约32%一55%。颅压正 常或偏低者易出现。腰穿后数小时到数日出 现,意识障碍少见,病程约1周,可持续2— 3周。
5.
腰神经袖撕裂 少见。在原发性低颅压患者中, 有些可能是因为剧烈活动、咳嗽或被忽略的跌 倒等引起脊神经根袖的撕裂。另外还有一种脊 膜缺陷——Tarlov囊,它的囊膜很薄,极小的 外伤都能导致囊膜的破裂。所致症状多出现于 臀部跌落后1—2天、除头痛外,腰背及下肢后 侧疼痛较明显。
一、SIH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938年Schaltenb rand首次报道并提出了 SIH的三个可能发病机制:⑦CSF的产生过 少:②CSF的过度吸收*③脑(脊)膜小的撕 裂造成的CSF漏. 有学者认为脉络丛功能紊乱将导致CSF产 生过少可能引起低颅压和脑、脑膜充血: 至今为止.支持这一理论的唯一证据就是 SIH病人CSF蛋白和红细胞含量增加。
三、不同病因引起的低颅压 临床特点不同
1.
2.
原发性低颅压,突然发生,亦可缓慢开始.病 程从2周到3至5个月不等。头痛可剧烈.意识 障碍不明显。 颅脑手术后低颅压,发生率占颅脑手术的0.8%, 常在术后数小时至数天发病,起病快,可有明 显的意识障碍.原发神经损害征加重,颅骨缺 损区的头皮内陷.所以当术后患者出现无法解 释的昏述或病情好转后出现上述改变,应考虑 到此征。
③
硬膜下积液和硬膜下血肿:低颅压引起的硬膜 下积液可累及额顶部,没有占位效应。它的形 成与硬脑膜的特殊结构有关。硬脑膜中的硬脑 膜边缘细胞层缺乏胶原纤维,结构较疏松、薄 弱。低颅压时其中的小静脉代偿性扩张,血液 中水分外渗形成硬膜下积液,若小静脉破裂则 形成硬膜下血肿。
脊髓MRI
①
②
硬膜外积液:可为节段性全脊髓的硬膜外积液。 这些积液可能是由于局部发生脑脊液漏或脊膜 息室形成的。积液的位置可以是位于脑脊液漏 或脊膜息室形成的水平,也可在其上或其下。 在T1WI上,积液信号与CSF相同, T2WI上高于 硬膜外脂肪的信号,而在质子加权上.积液呈 高信号,高于CSF,可能由于积液内含有蛋白成分, 使膜外积液常形成一占位,位于椎管后部,可 见轻微的占位效应。 神经根解剖的异常:于轴位上显示清晰。在 T2WI上可见神经根束膜的异常扩张(Tarlov’s囊 肿的存在)。沿神经根表面的异常高信号,可能 为脑脊液成分。
a.
b.
c.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中脑导水管与切迹线的关系 和有否小脑扁桃体下疝来判定是否有移位及严 重程度。脑移位为可逆性的,当症状改善后脑 移位也会好转或消失. 小脑扁桃体下疝:一般为轻度,平枕骨大孔水 平或仅下疝几毫米。对于长期有脑脊液漏的病 人,下疝更加明显可达十毫米以上。 桥脑移位:桥脑前移变扁,俯在斜坡上,相应 桥前池狭窄或闭塞。 间脑受压、移位。
六、组织学检查
硬脑膜无明显的炎症反应。电镜下可观察到硬 脑膜从内到外分为三层:硬脑膜边缘细胞、硬 脑膜外层、硬脑膜层。硬脑膜边缘细胞层缺乏 胶原纤维,缺乏牢固的细胞间的联系,伴巨大 的细胞外空间,使这层细胞结构疏松、薄弱。 这就是硬磺下积液和硬膜下血肿的病理基础。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
腰穿脑脊液压力<60毫米水柱,体位性头痛,即 直立15min内出现头痛或头痛加重,平卧后30min 内改善或消失。是所有病人最典型的表现,开始头 痛可能是急性的、剧烈的,也可能逐渐加重;弥漫 性全脑头痛或局限于额部、顶部或枕部并向整个头 颅放射。发病初期可能有颈、背、胸部疼痛。头痛 前可能有某种预兆,如恶心和呕吐等。伴发症状有 恶心呕吐、颈强直和颈部触痛、畏光、恐声、厌食、 周身不适、眩晕、耳鸣、听觉听觉过敏、复视、视 力模糊或视野缺损和神经根症状如手臂麻木,,排除 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即成立。
低颅压综合征
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IH
一般概念
当腰穿压力<60厘米水住时所产生的一 系列临床病症,称之为低颅压综合征. 主要表现是具持征性的头痛:站立时出 现或加重,卧垃时减轻或消失,还可伴 有恶心、呕吐及视觉障碍和听觉障碍.
低颅压综合征分症状性与原发性 (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IH) 症状性多继发于腰穿、脊髓造影和脊髓麻醉 后,脑室或椎管的过度引流、脊神经根袖的 撕裂、颅脑外伤(伴或不伴脑脊液外漏)、颅 脑手术、脱水、静脉输入高渗液体后、休克、 恶液质、过度换气、尿毒症、严重全身感染、 慢性巴比妥中毒、脑膜脑炎、糖尿病性昏迷。
CSF的生化检查中.大多数病人有蛋白、红细胞、 白细胞的轻度升高.脑脊液黄变。白细胞升高以 淋巴细胞为主,这被认为是对脑脊液漏的一种局 部炎症反应,而蛋白与红细胞的升高与脑膜血管 扩张和脑膜撕裂有关。但CSF的培养均为阴性, 没有感染和肿瘤转移的征像: 虽然CSF压力测定可明确诊断,但对于脑脊液漏 引起SIH的病人.腰穿将再一次造成一个脑脊液 漏的机会,因此有人认为当其它辅助检查及临床 表现可以明确诊断时.CSF腰穿可不必进行.
五、影像学检查
1.
2.
头颅CT 大多数学者报道低颅压患者;头颅 CT正常。有些学者报告侧脑室,第三、四脑 室、基底池和皮层沟回极狭窄。在临床症状消 失后此征象消失。说明这种改变是低颅压所引 起的暂时的可逆现象,可能与脑水肿有关。强 化扫描脑膜无增强与CT的敏感性较低有关。 有人报告约10%的患者头颅CT出现硬膜下血 肿。 MRI 头颅MRI
临床检查可发现病人有心动过缓、眼球震颤、 展神经麻痹、双鼻视野缺损、颈强直及轻度意 识障碍。 SIH脑脊液检查时许多病人卧位腰穿测不到 CSF开放压力,而立位开放压力也常小于 40mmH20:但在一些有脑脊液漏的病人中CSF 压力可在正常范围内。这些病人在治疗后随着 症状的好转.CSF压力有所上升但仍在正常范 围内.因此认为CSF的量比其压力对病人的影 响更大,对于同一个病人其CSF压力有时也可 能是变化的.这预示着脑脊液漏可能是间断性 的。
d.
e.
视交叉移位:可见视交叉的扭曲、拉直上拾、 下移等表现,这正是视力症状的原因之一。同 时可见鞍上池、脚间池的狭窄或闭塞。 导水管移位:正常情况下.中脑导水管上口位 于切迹线(前床突至大脑大静脉、下矢状窦与 直窦交汇点间的连接)以上1.0mm或以下 0.6mm。当导水管上口位于切迹线以上1, 4mm或以下1.8mm均被认为异常。在SIH病 人中,由于低颅压而致脑结构的移位可引起导 水管位置异常。
目前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脑脊液漏为SIH的 主要原因. 轻微外伤、用力过度、椎体骨刺均可造成 硬脑(脊)膜的撕裂,特别是在那些硬膜、蛛 网膜比较脆弱而形成脊膜囊肿的病人中更 为常见。 Nhomakorabea
有的学者认为这种撕裂与结缔组织病变有关。 有报道SIH的病人合并甲状腺功能紊乱,甲状 腺素被认为有维持正常结缔组织结构的功能, 因此甲低患者可有先天性脑(脊)膜憩室或后天 性脑(脊)膜憩室破裂。另外脑(脊)膜憩室破裂 也见于有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的病人:如马凡综 合征(marfan’s syndrome).埃勒斯当络斯综合 征(Ehlers-danlos syndrome).这可能说明胶原 纤维与弹力纤维的异常与脑脊液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