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说服 PPT课件
◆认同:指自愿地接受别人的观点,使自己的 态度与他人接近。凯尔曼认为,从个人直觉 到人际吸引的观点可以说明认同与态度形成 的关系。
◆内化:指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 观点,使之成为自己的态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们会主动把自己所赞同的观点、态度与自 己的态度进行协调整合,构成牢固的态度体 系。态度达到内化层次,就成为一种信念
(三)环境因素的影响
• 心理环境:人际关系 人-群关系 团体压力
• 物理环境:声光效应 居家效应 道具效应
1、心理环境
(1)人际关系 • 人际关系对态度改变的影响称为相
容效应。关系密切者之间最易相互 影响,“不看僧面看佛面”、“枕 头风”
(2)人-群关系
• 即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人群关系 对态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群体凝聚力和个人对群体的认同感 ▲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 ▲群体压力
• 估计态度改变后利弊各占一半,一般不会 改变态度。弊多利少更不会改变
• 在对利弊的分析估计中,人们倾向于夸大 弊端,高估风险。
• 付出的代价小,收益大,风险大,部分人 会铤而走险。付出的代价大,即使成功的 把握大,人们会很谨慎。
【例】征兵广告词
• 当兵有两种可能:或打仗或不打仗。不打仗 有什么可怕的呢?打仗也有两种可能:上前 线或不上前线。不上前线有什么可怕的呢? 上前线也有两种可能:受伤和不受伤。不受 上有什么可怕的呢?受伤也有两种可能:轻 伤和重伤。轻伤有什么可怕的呢?重伤也有 两种可能:治得好和治不好。治得好有什么 可怕的呢?治不好也有两种可能:残废和死 亡。残废有什么可怕的呢?有命在嘛;死亡 有什么可怕的呢?死了什么都不知道。
3、说服者的态度
• 说服者常见的心理误区是:有理走遍天下, 无理寸步难行,真理在自己手中,不怕对方 不服。其实压服的结果只会是压而不服。说 服工作不能强迫接受,不能下最后通牒
心理学书籍:《说服心理学》
心理学书籍:《说服心理学》《说服心理学》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心理学经典著作,作者是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
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剖析人类的说服过程,并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技巧,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机制,实现个人和职业生活的成功。
第一章:说服的基本原理本书第一章介绍了说服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社会认同和权威形象。
在社会认同方面,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倾向于与自己所认同的群体保持一致,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归属感需求。
同时,权威形象也是说服的关键因素之一,人们更容易受到权威人士的影响和说服。
通过理解这两个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说服的要领,从而更有效地影响他人。
第二章:心理操纵和说服技巧第二章以心理操纵和说服技巧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人们在进行说服行为时所使用的各种心理策略。
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实验证据,向读者展示了一系列操纵技巧的应用方式和效果。
这些技巧包括情绪操纵、权威性说服、社会认同和诱因创造等。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技巧,读者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对他人的影响力,还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应对他人操纵的行为。
第三章:心理防御机制在第三章中,作者向读者介绍了心理防御机制。
这些机制在人类心理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用以保护自己的心理安全和自尊。
然而,心理防御机制也可能对说服产生阻碍。
通过了解这些防御机制的种类和运作方式,读者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他人的防御反应,并采取相应策略来降低防御反应对说服的影响。
第四章:说服的伦理问题第四章探讨了说服中的伦理问题。
作者提醒读者,在运用说服策略时,务必注重伦理道德,不要滥用说服的力量。
同时,他还提供了一些关于道德说服的指导原则,帮助读者在说服他人的同时做到公正和诚实。
伦理问题是说服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第五章:应用案例分析最后一章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涵盖了不同领域和场景下的说服技巧应用。
通过这些案例的研究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具体地了解不同说服策略的适用场景和效果,为自己的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12个说服任何人的心理学技巧
12个说服任何人的心理学技巧以12个说服任何人的心理学技巧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需要说服他人接受我们的观点或做出某种行为。
而心理学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说服他人。
本文将介绍12个说服任何人的心理学技巧,帮助你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更具影响力。
1. 建立信任建立信任是说服他人的关键步骤。
我们可以通过表现出真诚、友善和诚实的态度来赢得他人的信任。
与人交流时,保持坦诚和透明,以及展示你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都能够增强对方对你的信任感。
2. 找到共同点人们更愿意接受和被说服的观点,是与他们自己的观点相吻合的。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寻找与他人观点的共同点来建立共鸣。
在交流中,可以强调双方的共同价值和目标,从而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3. 利用社会认同人们往往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
如果你能够找到一些与你的观点相同的权威人士或群体,那么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在交流中,你可以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或者提到一些与你观点相同的成功案例,以增加说服力。
4. 利用情感情感对于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能够激发对方的情感,那么他们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你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具有感染力的故事,或者描述一些令人感动的场景,来激发对方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说服他们。
5. 使用积极语言积极的语言能够增加说服力。
避免使用消极的词汇或句子,而是用积极的语言表达你的观点。
比如,你可以说“这个方法非常有效”,而不是说“这个方法不会失败”。
积极的语言可以增加对方接受你观点的可能性。
6. 提供证据人们更容易相信有证据支持的观点。
在说服他人时,提供一些可靠的证据,如研究结果、调查数据或者专家的观点,可以增加你的说服力。
确保你的证据来源可靠,并且能够清晰地解释证据的意义和重要性。
7. 引起兴趣引起对方的兴趣是说服的前提。
在交流中,通过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观点,引起对方的好奇心和兴趣。
你可以使用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趣味性的数据或者新颖的观点,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说服心理学,50条说话技巧
说服心理学,50条说话技巧说服心理学:50 条说话技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良好的沟通能力至关重要。
而掌握有效的说话技巧,更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说服他人,达成自己的目标。
以下为您分享50 条实用的说话技巧,让您在与人交流中更加游刃有余。
一、倾听先行1、给予对方充分的关注,保持眼神交流,身体前倾,展现出您在认真倾听。
2、不要打断对方,等对方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3、用点头、微笑等肢体语言表示您在认同和理解。
二、表达清晰4、说话语速适中,不要过快或过慢,确保对方能够跟上您的节奏。
5、发音清晰,避免模糊不清的发音,让对方能准确理解您的意思。
6、组织好语言,先在脑海中梳理思路,再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三、语言简洁7、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和段落,简洁明了地传达核心观点。
8、去除不必要的修饰词和废话,让您的话语更有力量。
四、肯定与赞美9、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和成就,及时给予真诚的肯定和赞美。
10、从细节入手进行赞美,让对方感受到您的用心。
五、以对方为中心11、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只关注自己想表达的内容。
12、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表达对其感受和需求的理解。
六、提问引导13、通过提问来引导对话的方向,获取更多信息。
14、提问时使用开放性问题,让对方有更多发挥的空间。
七、提供证据和例子15、在阐述观点时,提供相关的证据、数据或实际例子,增强说服力。
16、用生动形象的例子,让抽象的概念更容易被理解。
八、情感共鸣17、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或感受,引起对方的情感共鸣。
18、对对方的情感表示理解和认同,让对方觉得您是“懂”他的。
九、避免争论19、遇到分歧时,不要急于争论,先倾听对方的观点。
20、以平和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避免情绪化的反应。
十、适当妥协21、如果不是原则性问题,适当做出妥协,显示您的灵活性。
22、强调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让对方明白妥协是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
十一、肢体语言配合23、保持良好的姿态和肢体动作,展现自信和亲和力。
说服心理学
一句话:不论是偏见还是“正见”,人的态度 一旦形成,便会持续起作用。赌马的人在下注 前认为一定会赢的只有50%,可下注后,认为 会赢的一下子高达95%,人的本能决定了自己 必须为自己付出的努力作辩解并遵照执行。这 就是委身与持续定律——人们接受他所接受的, 并将之持续下去
“是”的价值
苏格拉底 “最聪明的劝诱法”。其原则是: 与人论辩时,开始不要讨论分歧的观点,而是 着重强调彼此共同的观点,取得完全一致后, 自然地转向自己的主张。
敲定”之所以有效就是基于以上原理。一旦意识到对 我们有利的关键点,或者发现对我们有利的趋势,就 可以用“敲定”来强化对方的观点,以持续影响后面 的陈述。
销售理念中最重要的一点:挖掘消费者内心真 正的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切实的解决方案才 是销售员成功的根本
例如:把梳子卖给和尚
冰箱卖给爱斯基摩人
同样的产品针对不同的客户应该赋 予不同的理念。
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在说服顾客的过程中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引 用尽可能多的事实和数据来达到目的。
案例:卖沙发。
“聪明”和“愚笨”
给两组参加实验的学生随机分配老鼠,告诉其中一组,他们的老鼠是“聪明” 老鼠生的;告诉另一组,他们的老鼠是“笨”老鼠生的。尽管两组老鼠之间并无 区别,但学生却报告,“聪明”老鼠在迷宫成绩上显著优于“笨”老鼠。
——罗森塔尔,1963
行为规律: 认为老鼠笨的学生,总看到老鼠“笨”的一面; 认为老鼠聪明的学生,总看到老鼠“聪明”的一面。
阅读 思考 讨论与分享
寓言故事:北风与太阳
说服的力量就犹如缕缕温暖的阳光,不需外力的强制,便 能达到“不争之德”和“用人之力”。
《说服心理学
《说服心理学《说服心理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说服他人或者被他人说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无论是在工作中试图让同事接受自己的方案,还是在家庭中想要让家人支持自己的决定,又或者在商业谈判中期望对方认可自己的条件,说服的艺术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说服心理学呢?它其实是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策略,改变他人的想法、态度和行为的一门学问。
要理解说服心理学,首先我们得明白人们为什么会被说服。
一般来说,有几个关键的因素。
信息的可信度是一个重要的点。
如果一个人提供的信息来源可靠、准确且有权威,那么就更容易让人信服。
比如说,医生对于健康方面的建议往往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因为医生在这个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
情感共鸣也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当我们能够触动他人的情感,让他们在情感上与我们产生共鸣,那么说服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比如,一个慈善组织在呼吁捐款时,如果能够讲述那些受助者令人心酸的故事,往往能引发更多人的慷慨解囊。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逻辑论证。
清晰、合理且有条理的论证能够让人觉得你的观点是有依据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比如在讨论一个政策的可行性时,通过列举具体的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会比单纯的主观判断更有说服力。
了解了人们被说服的原因,接下来我们看看一些常见的说服策略。
互惠原则是经常被运用的一种。
简单来说,就是先给予对方一些好处,让对方产生一种“亏欠感”,从而更愿意听从你的建议或者接受你的请求。
比如,在推销产品时,先给潜在客户提供一些免费的样品或者试用装,他们可能就会因为觉得欠了你一份人情而更倾向于购买你的产品。
社会认同也是一个强大的说服工具。
人们往往会参考周围人的行为和选择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比如,在网上购物时,如果看到一款产品有大量的好评和高销量,我们就会更有可能购买它。
稀缺性原则同样有效。
当人们觉得某个东西是稀缺的、难得的,就会更想要得到它。
比如,商家打出“限量版”“限时折扣”等口号,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说服心理学,50条说话技巧
4
三个重点: 1. 一开始就订立明确的实现目标 2. 聚焦在对方的想法与心情上,思考可实现目标的方法 3. 执行最有效的战略与战术
by何巧
第一部分:制造好感的12个心理技巧
1. 说“谢谢”能迅速取悦情绪化的人 2. 提问时“限定选项”,逼使敌方做出选择 3. 正面资讯留到“最后说”,说服力立刻增加 4. 借用上位者的称赞,让爱抱怨的人闭嘴 5. 告诉对方“你最特别”,能得到重要的情报 6. 两种开场白话术,瞬间打开话匣子(请教、借东西) 7. 强调“大家都这么想”,轻松取得共识 8. 先给对方“失去感”,他就会乖乖妥协 9. 抢先提供情报,轻松赢得对方信任 10.偶尔示弱,是让对方信服你的高招 11.善用对方不想放弃的心理(沉没成本) 12.讲道理也不能忘记人情的说话方式
5
by何巧
第二部分:操控他人行动的12种催眠话术
1. 找出共通点,悄悄拉拢对方的心 2. 边吃饭边谈话,点头说好的几率最高 3. 嘴巴甜一点,说服结果就会不一样 4. 先重复,再回答,谎言就不怕被拆穿 5. 用好条件套牢,无法中途反悔 6. 暗示“这是常识”,反对意见就会变少(如您所知…) 7. 违反常理是吸睛铁则,人就是喜欢新鲜事(标题党) 8. 杀价谈条件,先猜出对方的底线 9. 搬出重量级理由,让人无法拒绝(都是为了XXX) 10.同情、义气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筹码(低姿态、悲伤的故事) 11.经验告诉我们,先让步的人才是最后的赢家(先让人拒绝) 12.有求必应的骨牌式提问法(一开始就说好)
8
by何巧
第五部分:化解人际压力的8个处世策略
1. 不伤和气、不得罪人的拒绝三步骤(道歉、拒绝、理由) 2. 10秒钟,平息对方怒火的应对话术(请对方保持冷静) 3. 掌握三件事,抢回谈判主导权(有意识地缓慢深呼吸、舒缓 全身肌肉放松肩膀和手臂、睁开眼睛眯成缝隙,像远眺般看 着对方;or保持沉默) 4. 巧妙拒绝主管命令,你该这这么说(立即回复、准备善意谎 言) 5. 处于劣势时,提问反击杀伤力最大(你这是什么意思?) 6. 适时装傻让谈判模式回到原点(打太极不正面回应) 7. 回避热烈追求的成熟逃脱术 8. 一句我都懂,让下属甘心卖命
说服别人的心理学技巧
说服别人的心理学技巧1、不论报酬或任务的性质是什么,被奖励的人并没有比不期望任何回报的人做得更好。
2、奖励只能在短期内奏效,从长期来看反而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3、为了鼓励人们做更多他们喜欢的事,你可以偶尔在他们完成任务时给予些意外的奖赏,或者赞美他们的劳动成果。
4、要想驱动别人做一些他们厌烦的事,适度的奖赏在一开始是不会奏效的,还要加以鼓励,激励他们继续下去。
5、面试能否成功,至关重要的是应聘者是不是一个令人愉悦的人。
那些设法使自己能够迎合面试官的应聘者,得到工作职位的可能性非常高。
6、要获得梦寐以求的工作,表现得令人愉悦比具备相关的资格条件和足够的工作经验更为重要。
7、面试时,可事先将自己的缺陷、弱点展现出来。
8、聚光灯偏见:无论是因为发型丑陋,还是在集体讨论中出丑,感到尴尬的人都倾向于夸大自己犯的错所引起的关注度。
9、实现完美面试的三个步骤:①记住,受人喜欢要比你的资历和工作经验更重要,因此,你需要:●找到所应聘的公司真正让你喜欢的地方,适当表达自己的观点。
●自然地跟面试官沟通,表达真诚的赞美。
●聊一些与工作无关但你与面试官都感兴趣的话题。
●表现出对他们的兴趣。
询问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以及你所应聘的职位对公司的整体发展有何影响。
●对应聘的职位与公司表现出足够的热情。
●保持微笑,并与面试官保持眼神交流。
②当你在某些方面确实存在不足时,不要等到面试快结束了才说出来。
相反地,你要在面试初始阶段就开诚布公地告诉面试官。
同时也要记住,对于你的优点,应保持谦虚,最好是在面试的最后阶段才提起。
③如果你犯了一些看似很严重的错误,千万不要反应过度。
实际上,你犯的错远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引人注意,过度的反馈和道歉,反而会吸引更多关注。
因此,适度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就当什么也没发生一样继续进行之前的谈话。
10、如果你想在会议上给其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坐在中间的椅子上。
11、人们在看一个集体的时候,总是下意识地认为“重要的人坐在中间”,这种现象叫作“中间位置”效应。
10个心理学技巧助你有效地说服别人
10个心理学技巧助你有效地说服别人生活中,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都很努力地打拼,日复一日,绝不懈怠。
但相较于其他人,似乎总有一些人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们或许会将他们的成功仅仅归因于运气好,但其实更可能是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这些人之所以看起来万事都称心如意,也许正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运用说服别人的技巧。
心理学法则暗藏于一切人际交往中,了解这些法则,就能让它们为你所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呈现10个心理学技巧——“说客”们常用它们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它们都来源于对真实生活的观察和研究,其有效性已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反复验证。
广告商、销售员以及政客们都已经沿用这些技巧数十年,那么,你也快来加入“说服行动”吧,就趁现在!10.人们看似思虑周全的行为中也包含盲目性(因为,因为,因为它真的管用!试试吧!我已经试过,你也值得拥有,因为它真的很管用!)有时,你若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给他一个理由,即使这个理由毫无意义。
“因为”这个词语是一个有说服力的句子中相当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帮助你不过举手之劳时,别人更不会拒绝。
这是因为人们习惯于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做出特定的反应。
当遇到有人请求帮他一点小忙时,人们通常会下意识地默认这样一个心理思维情境——“别人找我帮一个小忙,也给出了理由,所以我应该帮助他”。
由于人们在处理信息时并不能时刻保持警觉,因此给他一个理由比这个理由本身真实与否更加重要。
为了验证这个心理学法则,我们来看看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艾伦·兰格(Ellen Langer)的一项实验研究——“人们看似深思熟虑的行为中也包含盲目性:论带有催眠作用的语言信息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在该实验中,研究人员从以下三个问题中随机挑选一个来寻问正在复印机前排队等候复印文件的人。
第一个问题只是简单的求助:“你好,打扰一下,我有5页文件,可以让我先复印吗?”;第二个问题里加了起催眠作用的理由:“你好,打扰一下,我有5页文件必须要复印,可以让我先来吗?”;第三个问题里加了实质性的理由:“你好,打扰一下,我有5页文件要复印,很急用,可以让我先来吗?”。
社会心理学-说服
社会心理学-说服社会心理学-说服1、说服的途径说服到处都有,本身是没有什么好坏之分的,例如“教育”或者“灌输”,不过人们喜欢把自己认可的东西叫做教育,而不认可的东西叫做灌输,说服的途径分为“中心途径”和“外周途径”。
用说服的中心途径,也就是关注论据。
如果论据有力且令人信服,那么人们就有可能被说服。
但有时论据的有力与否并不重要。
有时我们完全不可能在某种动机的引导下去仔细的思考。
如果我们忙于其他的事情而没有关注于信息,那我们就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去仔细推敲信息所包含的内容。
此时我们会使用说服的外周途径,也就是关注那些可能令人不假思索就接受的外部线索,而不考虑论据是否令人信服。
当人们转移了注意力或者没有足够的动机去思考的时候,熟悉易懂的表达比新异的表达更具有说服力。
譬如,8月初的亳州会议上,对于乡镇网点开发的重要性,刘总以“否则你有朝一日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座空城”进行阐述,就引起了商家的共鸣。
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我们到一个新城市找餐厅吃饭,选择哪一家呢,最常用的策略就是看哪一家的人多就选择哪家,这就是采用外周线索。
如果吃完以后我们根据口味、价格、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决定下次还来不来,就是采用中心途径。
在营销过程中,无论是导购还是广告,最终目的是说服顾客购买我们的产品。
那我们采用何种说服途径呢?我们对于食品、饮料、烟草和衣服这一类商品的看法往往是基于感觉而不用基于逻辑。
这些产品的广告通常都使用外周线索,明星代言、优美的广告等感性手法是常采用的策略。
而对汽车、摩托车这种高价值的耐用品,顾客的决策将是理性的,需要综合各种信息来进行评判,FABE是最常用的四步骤策略,无论在导购时还是电视广告。
以上策略是针对那些乐于思考、或有能力进行思考的人,而那些没有能力思考的、即使是那些乐于思考的人有时候也使用外周线索来形成自己的初步观点,譬如相信专家。
对于一些农村用户,让他自己全面评价一辆摩托车的性能很困难,他采取什么策略呢?看周围有没有人买的、找车托、到熟人那里买等,这些都是外周线索。
《说服心理学
《说服心理学《说服心理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说服他人是一项常见但又颇具挑战的任务。
无论是在工作中试图说服客户接受提案,还是在家庭中劝说家人做出某个决定,有效的说服能力都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是说服心理学?它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说服心理学,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改变他人的想法、态度和行为的学问。
它并非仅仅依靠强硬的逼迫或者花言巧语,而是基于对人类心理和行为规律的深刻理解。
要想成功地说服他人,首先需要建立信任。
没有信任,再多的言辞都可能显得空洞无力。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陌生人突然向你推销一种昂贵的产品,并声称它有诸多神奇的效果,你会轻易相信吗?大概率不会。
但如果是一位你信任的朋友向你推荐,你可能就会更愿意去考虑。
所以,在试图说服别人之前,先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
这可以通过真诚的交流、展现自己的可靠性以及关心对方的需求来实现。
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动机也是说服的关键。
每个人在做出决策时,都有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如果我们能够洞察这些,就能更好地调整我们的说服策略。
例如,如果对方最关心的是节省时间,那么我们在说服时就要重点强调我们的提议能够如何高效地解决问题;如果对方更注重性价比,那我们就要详细说明产品或方案在价格和性能方面的优势。
情绪在说服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们往往在情绪激动或者紧张的时候,更容易做出冲动的决定。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故意去激发对方的负面情绪来达到说服的目的。
相反,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平和的氛围,让对方能够以理性和冷静的心态来思考我们的观点。
同时,适当运用情感共鸣,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理解他们的感受,也能增加说服的成功率。
提供清晰、有力的证据和案例也是说服的重要手段。
空洞的理论和承诺往往难以让人信服,而具体的事实和数据则更有说服力。
比如,在推荐一款减肥产品时,如果只是说“这个产品效果很好”,远不如列举出使用该产品后成功减肥的具体人数和他们的减肥成果更能让人动心。
说服心理学,50条说话技巧
说服心理学,50条说话技巧说服心理学,50条说话技巧1.确定目标:在与他人交流之前,明确你想要达到的目标。
2.赢得信任:建立信任是成功说服他人的关键。
3.了解受众:了解你的受众,包括他们的价值观、兴趣和需求,以便能更好地说服他们。
4.使用积极语言:使用积极的措辞和语言,让你的观点更加吸引人。
5.通过故事说话:使用故事来传达你的观点,让受众更容易理解和记住。
6.使用有说服力的证据:提供可靠的证据来支持你的观点,使其更具说服力。
7.引用权威人士:引用专家或权威人士的观点和研究结果,增加你的说服力。
8.利用情感:情感是说服他人的强大工具,利用它来触动他们的情绪和共鸣。
9.使用个人经历:分享你的个人经历,让受众感受到你的观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10.引发好奇心:引发受众的好奇心,让他们想进一步了解你的观点。
11.提出具体的建议:提供具体的建议和行动步骤,让受众知道如何采取行动。
12.引发怀疑:引发受众的怀疑和思考,让他们对自己的观点产生质疑。
13.避免使用太多技术术语: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让受众难以理解的技术术语。
14.确保清晰表达:确保你的观点清晰明了,没有歧义。
15.使用比喻和类比:使用比喻和类比来解释复杂的概念,使其更易理解。
16.针对个体利益:强调你的观点对个体的利益和福祉的重要性。
17.引起共鸣:与受众的情感和观点产生共鸣,使他们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18.回应异议:预先准备好回答受众可能有的异议和质疑。
19.强调紧迫性:强调采取行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使受众更愿意接受你的观点。
20.利用社会认同:强调他人已经采取行动的事实,以增加受众的社会认同。
21.多样化说法:通过不同的角度和途径来表达你的观点,让受众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22.使用问答法:使用问答的方式来引导受众思考和解决问题。
23.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来说服他人,让他们看到你的观点的可行性。
24.表达尊重和理解:表达对受众的尊重和理解,使他们更愿意接受你的观点。
说服 心理学名词
说服心理学名词说服:心理学名词,人们通过沟通来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的方式。
一、概念通过运用各种信息来改变别人的态度所作的努力。
二、说服的路径说服的双过程模型认为说服是通过两种路径——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中的其中一种实现。
1.中心路径中心路径是发生在个体有能力而且有动机去仔细认真听取和评价说服信息时的加工方式。
当人们在为即将到来的假期预订酒店时,使用中心路径的人也许会搜索好评率,会阅读一些旅行顾问的评论,以及评估每个备选项的优点。
这是更加具有分析性的方法。
理查德·佩蒂( Richard Petty)及其同事认为,相比起通过边缘路径形成的态度,从说服的中心路径中发展起来的态度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同时对其他的说服也会有较强的抵抗力,也会对认知和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
2.边缘路径边缘路径与中心路径相反。
它发生在个体缺乏能力和动机去仔细认真听取和评价说服信息的时候,这时个体仅受外在线索的影响。
还是用之前为假期预订酒店的例子,一个采取边缘路径的人也许只会根据酒店网页上的照片、听起来有趣的酒店名字或者其他外部因素来决定预订哪家酒店。
这种方式更多地使用肤浅的信息来作决定。
边缘路径加工的可能结果是出现一些跟我们直觉相反的效果。
如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逻辑薄弱的论证,但这个论证是以一种吸引人的方式呈现的,如让我们去购买一辆华而不实的跑车,这时如果我们采用边缘路径来进行信息加工的话就有可能被说服。
此外,如果论证太过强硬,同时我们采取中心路径来加工信息,那么即使消息来源的可信度很低,这个消息仍然可能说服我们。
采取中心路径进行加工后形成的观点更能抵御变化。
这是因为当人们有足够的认知资源来考虑事情的时候,他们除了依靠信息之外还依靠自己的思考。
人们越是深入思考某件事,他们由此形成的态度就越能抵御变化,毕竟这件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然而,要记住态度和实际行为之间的联系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果我们一定要快速作出决定,那么即使通过边缘路径获取的信息也能使行为发生改变。
说服心理学,50条说话技巧
说服心理学,50条说话技巧说服心理学,旨在通过言语和非语言的方式来影响他人的信念、态度和行为。
下面是50条有效的说话技巧,帮助你在不同场合下获得更好的说服效果。
1:使用积极的动词和形容词,如“成功”、“优秀”的效果比“不失败”、“不糟糕”更好。
2:强调个人经验和实例,人们更倾向于相信亲身经历。
3:使用明确而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专业术语。
4:使用肯定的语气,给人带来自信和可信的印象。
5:使用故事和案例来支持你的论点,人们更容易接受有趣的故事。
6:借助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增强你的说服力。
7:引用权威的来源和专家的观点,增加你的说服力。
8:利用对比和类比来说明你的观点,提供更直观的理解。
9:引用数据和研究结果来支持你的观点,增加你的可信度。
10:讲故事时使用第一人称,让听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11:使用具体的数字而不是抽象的概念,提供更可信的信息。
12:避免使用否定的词语,使用肯定的语句来表达你的观点。
13:使用恰当的声调和语速,使你的讲话更具吸引力。
14:使用直接而有力的语言,让你的观点更加明确。
15:给予听众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接受你的观点。
16:使用直接的问题来引起听众的思考和共鸣。
17:针对听众的需求和利益来调整你的说话方式。
18:使用感官词语来描述场景和经历,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你的观点。
19:对待异议时保持冷静和理性,尊重不同的观点。
20:使用社交证据和群体效应来支持你的观点,人们更易受同伴影响。
21:使用宽容和善意的语言,使人感到舒适和接纳。
22:提供简单明了的解决方案,让听众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议。
23:使用积极的虚拟语气,展示一个理想的未来场景。
24:对话期间保持注视和积极的身体姿势,传达自信和自信的形象。
25:对待否决时不要放弃,尝试使用更有效的论据进行说服。
26:尽量避免使用否认式的问题,改用正面和开放式的问题。
27:听取他人的观点和意见,表现出尊重和关注,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28:强调与听众的相似点和共同点,增加亲和力和认同感。
心理学书籍:《说服心理学》
心理学书籍:《说服心理学》心理学书籍推荐:《说服心理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书籍推荐:《说服心理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内容简介这本书包括最有影响力的方法、策略,以及说服技巧。
这种沟通说服的能力是一种可以应用于个人和商业生活各方面的技巧。
这些策略和技巧被全球各大型企业所采用——现在你也将学会使用!作者简介凯文·霍根,博士,心理学博士,美国著名公共演说家、营销大师、催眠术与身体语言研究专家。
他积累了25年从事销售和人际沟通研究的经验,并经常在CNN、福克斯、BBC等新闻栏目中传授技巧。
作为一位国际知名专家,他还在明尼苏达圣托马斯管理中心教授销售中的影响力与说服力技巧,同时为政界领袖和全球500强企业做过大量咨询与演讲,如波兰政府领导、波音公司、微软、星巴克、3M等。
他还在“百万圆桌会议”上发表过演讲。
凯文写作了19本书,其中最畅销的是《说服心理学》,其他著作有:《说向巅峰——改变生活的沟通秘诀》、《穿过敞开之门——自我催眠的秘诀》、《推销你自己:销售中的新心理学》、《无法跨越——人际沟通中的8大障碍》等。
凯文博士目前与妻子和两个孩子定居于明尼苏达州伯恩斯维尔。
目录序言上篇说服模式第一章影响力第二章结果导向型思维第三章说服规律第四章说服技巧第五章非言语沟通方式的影响第六章情报——如何获取与使用第七章沟通方式:信息的准备第八章你的内在力量第九章瞬间亲和力第十章有力地陈述让一切变得简单第十一章一直追问第十二章共赢第十三章说服结构第十四章你就是一位说服大师第十五章成为说服大师的技巧附录:本书部分术语说服他人的沟通心理学的基本方法说服他人的沟通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景:你在与别人争论某个问题,分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就是不能说服对方,有时还会被对方“驳”得哑口无言。
(完整版)说服心理学,50条说话技巧
(完整版)说服心理学,50条说话技巧说服心理学 50 条说话技巧1、引起共鸣:使用与对方相似的经历、观点或情感,让对方感到被理解和接纳。
2、使用社会证据:引用研究、调查或统计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3、引入权威人士: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或意见,增加自己观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4、制造紧迫感:强调现在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激发对方的行动意愿。
5、使用好听的词语:使用积极、正能量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增强对方对观点的认同感。
6、反驳对方观点:找出对方观点的漏洞和不足,并提出有力的反驳论据。
7、运用情绪化的语言:使用情感化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激发对方的情感共鸣和认同。
8、采用问答式对话:运用问答形式的对话,让对方主动参与,并通过问题引导对方得出正确结论。
9、强调对方的利益:明确告诉对方,采纳自己观点将带来的利益和好处。
10、提供解决方案:不仅指出问题,还要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增加对方采纳的可能性。
11、创造共同目标:和对方一起设定共同的目标,通过共同努力达成目标来增加合作意愿。
12、使用权衡法:对比出不同选择的优势和劣势,帮助对方做出明智的决策。
13、引起好奇心:通过展示一些悬念或引人注目的事物,引起对方的好奇和兴趣。
14、赞美对方:适时地表达对对方的赞美和认可,让对方感到被重视和尊重。
15、引发情感共鸣:讲述具有感染力的故事或情感故事,引发对方的共鸣和共情。
16、提供明确的证据:通过详细提供事实和证据,增加对方对观点的接受和认同程度。
17、提供成功案例:引用成功案例,展示采纳自己观点的成功经验和效果。
18、推动有序思考:提出有条理的问题,引导对方进行系统性的思考和分析。
19、建立信任关系:与对方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对方更愿意接受自己的观点。
20:强调自己的专业知识:展示自己在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增加对方对自己观点的信任。
21、引发亲和力:通过与对方分享共同爱好、兴趣或价值观,增加对方的好感和亲近感。
心理学教你如何说服他人
心理学教你如何说服他人
(1)注意力转移法:人类的大脑是无法同时处理过两件事的,当你的注意力被某件事占据时,你做的其他事情全都是下意识的。
(2)以父之名:所有人潜意识中都会倾向于相信长辈给出的建议或忠告。
哪怕他们的关系很不好,这是根植于童年时期的心理定势。
(3)点头:如果你想让人们同意你的观点,那么你在应该在说话的时候点头。
“点头”会给对方一种心理暗示,意思是“我说的都是真的”(4)温暖:人天生会趋向于温暖而厌恶冰冷的事物,温暖可以降低他人的戒备心理。
当你和他人握手时,如果你的手足够温暖,可以显著的推动友好的气氛,而如果你的手是冰冷的,则会引发相反的效果。
同样,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下与他人交流,更容易取得共识。
(5)避免否认心理对于大多数人,想要明确的说出“不”都是困难的,这是由于人们的同理心所致。
所以大多数人,都不会明确而直接的拒绝他人(通常是拐弯抹角的)。
当然,这会破坏你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得用在关键时刻。
结语:这5种心理学小技巧,可以帮你更好的说服他人。
《说服心理学
《说服心理学——如何影响他人按你的方式思考》——读后感《说服心理学——如何影响他人按你的方式思考》是由凯文。
霍根(美)写的关于说服心理方面的书.主要是从说服模式和说服技巧展开的;这种沟通说服的能力是一种可以应用于个人和商业生活各方面的技巧。
说服模式说服模式的基础是“共赢哲学”;基本原则包括“结果导向性思维、掌握说服规律、掌握说服技巧、理解非语言沟通”;准备过程包括“收集情报、信息编译、专注自我”;陈述过程包括“瞬间亲和力、有力陈述、一直追问”;最后的结果则是达到“共赢”。
✧结果导向型思维劝说过程中使用结果导向型思维的步骤:1.在这个过程中,我最想得到什么?2.其他人想得到什么?如果我不知道,那他可能想要什么?3.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接受的底线是什么?4.这个过程中将会出现什么问题?5.我该如何对待每一个人,如果可能的话,将麻烦变成对他人有益的东西?6.我该如何推动过程进展,最终达成结论?✧九个说服规律:1.互惠规律——当某人给予你某种可知的价值时,你要立即带着给予对方回馈的想法报答。
2.对比规律——当两个事物相对有所不同时,如果我们从时间和空间上将其放在一起时,将会看到更多的不同之处.3.友谊规律-—当某人请你做某事,而你又觉察到他是在为你着想时,就会喜欢他这种为你考虑利益的做法,也就会有强烈的动力去满足其要求。
4.期望规律—-当某个你信任或尊敬的人期望你去完成一项任务或给出一个结果时,你都会满足其愿望,无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5.关联规律——人们通常都倾向于认可我们喜欢或尊敬的人所认同的产品、服务、观念等。
6.一致规律——当某个人以语言或文字来表明自己关于某个问题的观点和立场时,即使在势不可挡的相反证据面前,也会强烈坚持自己的信念,无论准确与否。
7.稀缺规律——当某个人觉察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数量有限时,就会认为自己所向往的物品在价值上要超过那些数量充足的物品.8.从众规律——大多数人都爱赞同已被其他多数人,或与某个人同龄的群体中多数人所接受的提议、产品或服务等。
心理学与说服技巧
心理学与说服技巧
《心理学与说服技巧》
一、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的学科,是研究人们思维行为的原因与原理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情绪、思维、交往、行为、反应等等,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探索,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的心理活动及其伴随的行为。
二、说服技巧
1、弄清心理
要想说服别人,首先要对对方的思想、情绪以及价值观等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把握到别人的心理,根据对方的心理特点来安排自己的说服策略,才能有效地说服别人。
2、恰当采用夸大策略
对于想要说服别人的话,要使用夸大策略,让对方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意见的优点,使其更有动力去接受。
3、找准理由
在说服过程中,要找准合理的理由,也就是说,要能够充分认识别人心理,能够找准有力的理由去支持自己的观点,使其更有说服力。
4、巧妙运用社会证据
在说服过程中,可以运用社会证据,通过引用某种社会现象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其更加具有说服力。
5、精心设计话语
说服别人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要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就要恰当地编排合理的语言,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以便更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其被对方更彻底的理解和接受。
心理学与说服技巧
心理学与说服技巧在现代社会中,说服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
无论是在商业领域、政治领域、还是个人生活中,说服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心理学与说服技巧密不可分,心理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使我们更加有效地说服他人。
先来了解一下心理学基础知识。
人类的大脑是由两个半球组成的,左半球主要控制逻辑思考、分析和语言能力等,右半球则主管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才能。
通过了解这些,我们可以更好地在说服别人时选择合适的方式。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些心理学与说服技巧。
1. 社会证据社会证据是指通过统计数据、研究报告和目击证人等方式来证明某个观点的正确性。
人们通常更愿意相信社会证据,因为它们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
在说服别人时,我们可以引用一些相关的研究报告或者统计数据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2. 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是指通过情感上的共鸣来说服他人。
我们通常会更愿意相信那些与我们情感共鸣的人或者观点。
在说服别人时,我们可以试着与对方建立情感联系,比如通过讲述故事、分享经历等方式来引起对方的共鸣。
3. 礼貌技巧礼貌技巧是指在说话和交往中表现出尊重和礼貌的技巧。
人们通常更愿意听取有礼貌的人的建议,因为这样的人给人留下的印象更加好。
在说服别人时,我们可以试着使用礼貌语言、注意对方的情绪等方式来表现出尊重和礼貌。
4. 多样化选择多样化选择是指在提出建议时,提供多个选择,以便对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人们通常更愿意选择自己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在说服别人时,我们可以试着提供多个选择,以便对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5. 逐步升级逐步升级是指在提出建议时,先提出较小的要求,逐步升级到更大的要求。
这样可以帮助对方逐步接受我们的建议,并逐渐认同我们的观点。
在说服别人时,我们可以试着先提出一些小的要求,然后逐步升级到更大的要求。
以上是几个比较基本的心理学与说服技巧,当然还有很多其它技巧可以使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说服别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衰减效应的内在原因,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重复接受刺激的神经区域所产生的钝化。
这种钝化使得神经对重复性的外界刺激变得反应迟钝。
人们俗话说的…审美疲劳‟,就是这种钝化的体现。
因此,富裕后的人们即便天天吃大餐,对美味的感觉也变得淡漠;正所谓…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当然,这种钝化在停止刺激一段时间后是可逆转的。
在解决这种重复刺激所带来的衰减时,人们只要多换换花样,用一些新鲜的刺激就可以带来新的快乐。
但也存在一种情况,即便新鲜的刺激也无法带来新的快乐。
那就是快乐荷尔蒙的存储短期内耗尽时。
下面我们看另一种衰减。
第二种衰减是与享乐机制相逆的一种具有保护性的反馈机制。
当人在一顿美餐从饥饿到饱足的过程中,从开始的香甜美味感觉让人情不自禁狼吞虎咽,到饱足后看见食物就起腻。
这种感觉上的变化,即非因为神经末稍的钝化,也非因为荷尔蒙的存储显著下降,而是因为与产生饥饿感的神经中枢相对应的有一个饱食中枢,饱食中枢在胃部撑满后,会接到信息,并产生对食物起腻的感觉,以使人不致于饱食过量,撑坏身体。
除了食欲外,人在其他方面的欲望也有类似的负反馈机制,以保护身体不被过量的纵欲所伤害。
第三个原因,快乐荷尔蒙源物质的存储量与敏感度的关系。
你知道,既然长期禁欲者能将一段时间内的快乐荷尔蒙积累到某一时间释放,人体内的快乐荷尔蒙当然是可存储的。
人们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与快乐荷尔蒙存储量的变化关系密切。
快乐荷尔蒙的存储,前面说过,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座水库。
当这座水库水位较高,甚至溢出时,这时,释放快乐较为容易,较少的外界刺激,就可以带来强烈的快感释放。
比如,人在贫穷时期,偶尔才能吃一回肉,那么吃肉的感觉特别美味,带来强烈的愉悦满足感。
这和贫穷时期人们的荷尔蒙水库排放机会少,因而水库经常处于满溢状态有关。
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满足各种欲望的机会较多,荷尔蒙水库经常被排放,水位就经常处于较低状态,水位越低,排水量越少。
同样的消费,同样的外界刺激,所汲取的快乐就远比不上水库较满时的状态。
举个例子,新婚蜜月,夫妻的甜蜜快乐感觉达到一个高位。
人们在蜜月期,初尝性的甜蜜,甘之如饴,免不了如小孩吃糖果般放纵。
但是人们之所以将其称为蜜月,也是因为这种甜蜜的高峰期一般也不过一两个月,快乐荷尔蒙在蜜月之后存储显著下降,之后会因此而在快乐释放时感觉相应变淡。
但夫妻分开一段时间后,荷尔蒙存储回升,因此再相聚时性的体验又得以重温新婚时的强烈欢愉,就会出现小别胜新婚的别样甜蜜。
而对于吸毒者来说,持续吸毒一段时间后,同样的毒品剂量所带来的快感大不如前,道理也是同样……”听着造物主的话,我心中暗自思忖,难怪人们的欲望总是填不满。
根本原因在于快乐荷尔蒙的生成有限且恒定,又怎能满足人追逐无穷快乐的欲望呢。
那些商人,开始时也许一年收入一百万就很兴奋,但这种兴奋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之后就变淡了。
对于从政的人来说,之前当上了科长也许很兴奋,但一年之后,还是科长,但这种兴奋已经荡然无存。
对于情人来说,之前如胶似漆,但半年之后,可能就索然无味。
这也是朝三暮四者喜新厌旧的原因吧。
看来无论对于吸毒者,还是商人,官员,纵情之人,要想在经常满足的状态下维持之前的快乐与满足,只有加大刺激,加大对荷尔蒙水库的排放量了。
因此,吸毒者需要把剂量翻倍,商人把目标年收入尾数加了一个零,官员则忙着职位升迁。
看来欲望才是世界真正的统治者,而欲望的统治和其他**统治相比也不例外,同样伴随着欺骗和愚弄呵。
造物主的话语还在继续,我连忙集中注意力听他说下去,“欲望的机制有如漩涡般令人难以抗拒。
愈是经常地,卖力地释放荷尔蒙水库中的快乐荷尔蒙,这水库中的水愈是降到更低的水位而释放愈少,对外界的刺激愈是反应淡漠,需要更大的刺激才能有所收获。
于是,我们会看到,所谓欲壑难填的现象:感官欲望愈是经常被满足的人,愈觉得空虚难耐,蠢蠢欲动,需要更多的刺激来填补他们感官与心灵的空虚。
吸毒者可以说是这类人群的极端化典型。
”我想到古代中国皇帝和古罗马鼎盛时期的奢侈之风,许多现象不言自明,禁不住感慨,“难怪古代的中国皇帝穷奢极欲,一顿饭上菜百道,却食之乏味。
乾隆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还要在巡游之际寻花问柳,这正是因为那些后宫的女人难以给他们带来强烈的感觉呵。
他们自以为得到了很多,可重复的只是纵欲的行为,却无法重复强烈的感觉。
因此只好到后宫之外去寻找刺激。
古人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着不如偷不着。
人们明白这种现象,却不明白其中只是如此简单的设计。
尊敬的造物主,人类的聪明还是比不上您的智慧呵!”造物主摇了摇头,“并非如此,实际上许多人也意识到这一点,比如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曹雪芹,李叔同,美国的洛克菲勒。
这些人在浮华之后看清了欲望不能给人带来额外快乐感觉的真相,宁愿选择物质简朴但精神充实愉快的生活。
因此,在面对欲望的海市蜃楼时,最重要的不是智慧,而是不被虚荣所引诱,不自欺欺人的诚实态度。
当然,在欲望的山峰登顶成功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是带着羡慕神情,不明真相的围观者。
而当登顶者发现他们只是被欲望所愚弄,也大多沉默不语。
因为发现自己的大部分人生被欲望所欺骗,实在不是什么值得宣扬的事情。
也有少数人,会发出“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的感叹,来描述欲望并没有带来之前所预期的持久欢乐。
”“这么说来,欲望很象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那两个骗子。
”我插了这么一句。
“没错,有些身处欲望之巅的人,明知自己并没有从欲望中获得预期的持久强烈快乐,但在虚荣心的唆使下和那位赤身露体的皇帝一样装出很享受的样子。
当他们大量吃喝,大量发生性关系却早已感觉淡漠,仍然自欺欺人地装作陶醉,四处炫耀,最终被愚弄和伤害的不仅是他们自己,人类过度地追求欲望,少数人消耗了大多数能源和资源,结果则是整个地球环境与生态的灾难。
”说到这儿,造物主的神情变得冷峻。
“在这颗星球上,人类究竟是一种害虫还是一种益虫呢,我有时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你说呢,记者先生。
”我一时语塞,不知该说什么好,一阵难堪的沉默。
我不禁为自己的同类感到羞愧。
是呵,人类到处给地球上的昆虫贴害虫益虫的标签,但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究竟算是害虫还是益虫呢?别说对于其他的生物缺乏起码的人道,用种种残忍的手段虐养虐杀家禽家畜,就是同类之间的自相残杀,战争,犯罪也是无时不在。
对于地球,人类竭泽而渔,任意妄为,各种污染把这颗原本美丽的星球弄得污烟瘴气。
妄自尊大的人类呵,你究竟是害虫还是益虫呢?造物主看出了我窘态,微笑说道,“记者先生,请不要介意,人类是我一手设计,人类的不完美,就是我的不完美。
我们刚才说到哪了?”“哦,我们刚才说到欲望享受过程中的衰减效应。
”“好,我们接着聊。
”“神经区域对重复性刺激的钝化所带来的敏感度下降;人从欲望中汲取的快乐随着快乐荷尔蒙存储显著下降而减少;人体为避免过量纵欲伤害身体而启动的负反馈机制。
这三点经常混合作用,而非单独发生,它们带来了满足欲望过程中的习惯与适应现象。
我们看看极端禁欲者们的痛苦衰减效应。
前面说过,极端禁欲的苦修者们,他们之所以能够维持禁欲的生活,是因为有经常的精神愉快集中释放快乐荷尔蒙,这是他们的禁欲能够长期维持的根本原因这一。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禁欲和苦修所带来的痛苦,在初期非常强烈,带来大量痛苦荷尔蒙的释放,但到后期,一是神经区域对相同的刺激产生的钝化;二是随着痛苦荷尔蒙存储的减少,抑制的发生也自然减少,痛苦的感觉也就变淡了。
人们通常把这个解释为习惯或适应。
而真正的原因和对享乐的习惯与适应一样,是因为荷尔蒙的产量恒定,当消耗经常大于支出,在苦修中可供释放的痛苦荷尔蒙愈来愈少,吃苦的感觉自然也就愈来愈淡了。
由此,荷尔蒙的消耗与支出达到新的平衡。
身处战争与灾难中的人们,开始时惊慌,恐惧,焦虑不安,痛苦的感觉强烈,仿佛天塌地陷,到了世界末日一般。
但久而久之,人们脸上的表情往往不再是惊惧不安,而是冷漠与麻木。
这同样体现抑制的衰减效应。
一是神经区域对恐惧悲伤不安的刺激形成了钝化,相同的刺激难以达到起初的效果。
二是痛苦荷尔蒙的储存在前期释放得太多,后期人们虽然同样生活在战火与天灾带来的死亡威胁与混乱生活中,但因为痛苦荷尔蒙存储太少,人们的负面情绪缺乏物质基础,也就逐渐趋于平静。
当然,随着荷尔蒙的持续产出,人们的恐惧不安也不会完全消除。
在这种天灾人祸里,如果保持忙碌的抑制性活动,比如象医生护士忙着抢救伤员,有些人忙着处理战争或灾难中的事务,士兵忙于进攻或以防御。
这些人的精神反而最容易保持平静与淡漠,甚至对死亡的恐惧也相当淡漠。
因为他们的痛苦荷尔蒙在这些抑制性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释出。
没有多少剩下的痛苦荷尔蒙可用于负面情绪。
精神上最为紧张焦虑的人,往往是那些因为恐惧而什么也做不了的人。
事实上当他们真正忙碌起来,紧张的情绪就会大大缓解。
人们在面对生活或工作中的困难与压力也同样如此,愈是逃避而什么都不做,愈是精神上的压力重重。
面对困难,迎难而上,随着时间流逝,抑制的衰减效应显现,即便那些困难无法克服或逾越,人们也逐渐变得可以平静面对,对于坚持还是另择出路作出明智的选择。
”“举杯消愁愁更愁,看来饮酒解忧,不如做事解忧呵。
”我附和道。
“没错,但是人们在忧虑愁苦之时,往往对于工作,运动等抑制类活动感觉格外排斥。
因为,在坏情绪的阴云笼罩之时,人本身就处于痛苦荷尔蒙的释放状态,表现得无精打采。
在此时进行抑制类活动,往往使人的抑制体验产生一个痛苦叠加的短期小高峰。
此时人的心理会更难以接受,就象一个正为了失恋而悲伤的人,让他再去劳动或工作,对他来说只觉得苦不堪言。
甚至会使他产生“我的命怎么这么苦?”的瞬间感觉。
但这种不减反增只是短时间的现象。
一旦进入抑制类活动的状态之后,原先的坏情绪会逐渐减少,被抑制类活动带来的艰辛与苦涩感所替代。
抑制的此起彼伏效应,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很多日常生活的烦恼。
而抑制的衰减效应,让我们知道,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对人最大的阻碍是在心理上,一旦克服心理畏惧,开始动手之后,困难对人们的阻碍作用就小多了。
困难之所以使人逃避,和上面所说的坏情绪使人排斥抑制类活动是一个道理。
困难带给人的精神压力本身使人处于负面情绪,再去动手解决困难意味着短期内又叠加解决困难的劳动所带来的艰苦体验。
但一旦动手之后,因困难带来的心理压力就大大降低,被解决困难时的艰辛与苦涩感所取代。
而这种开始时的艰辛与苦涩感也会随着衰减效应快速减少。
转念想想,人类对爱情在拥有和失去时自相矛盾的表现,不也正是这种荷尔蒙存储量不同对人感情体验的影响吗。
当人们在拥有爱情时,常常感觉淡薄,所以不知珍惜。
一旦失去,快乐的释放机会骤减,快乐荷尔蒙的存储量增加,对恋人的回忆又会引起快乐荷尔蒙的大量释放,恋爱的感觉又倍增。
因此,人们往往会有“失去方知珍惜”和“距离产生美”的感叹。
造物主听了我这番话,笑着说道:“你看,珍惜和不珍惜,并非人的理智问题,而是人的感觉随着荷尔蒙储量的不同而变化,而人的行为,又总是在跟着感觉走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