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基础 最新版(2011版,交通部海事局) 第一章 政治常识
海事法规培训教材(一)共36页
2020/6/9
12
8号令与7号令内容对比
l 增加了新的违章行为 新增第2节违反船舶海上设施检验管理秩序
(机构改革后船检行业管理纳入海事局职责,介 绍增加此节的背景及意义)
新增第1节违反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船舶安全 营运管理秩序(ISM规则在我国实施后的规范。介 绍增加此节的背景及意义)
其他新增的违章行为:如超载等、船舶超航区 航行等。
• 1990年交通部20号令、 21号令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监督管理处罚规定》, 交通部1990年第20号令发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违章处罚规 定》,1990年交通部第21号令发布
• 2019年交通部第7号令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安全监督行政 处罚规定》,2019年10月1日施行,原20 、21号令废止
而2019年7号令提高了处罚额度,对上述行为的处罚分别是溢油 量0.01-0.1吨的,对船舶罚款3000-5000元,对人员罚款300-500元。
-对违章行为的规定不够全面,对某些违法违 章行为无处罚依据,例如船舶超航区航行
-《行政处罚法》生效后的影响,依法赋予当 事人如陈述申辩等权利的规定
2020/6/9
《海事基础》基本法律法规辅导讲义
第四章基本法律法规第一节法学基础知识和宪法一、法的概念、宪法的概念、法的渊源1、法的概念:(1)法是有一定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的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2)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及其实施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和法律秩序的总和;(3)其目的在于维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
2、宪法的概念:宪法是一门具体的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集中表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保障公民的权利,是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3、法的渊源:法的渊源专指法的各种表现形式,即由不同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的各种类别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本法和普通法等。
二、我国的国体和政体:1、国体是指国家的性质即国家的阶级属性,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2、政体:政体是指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1、人民民主专政的对外职能:保卫职能、交往职能。
2、人民民主专政的对内职能:政治统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又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具有特定的对内和对外职能。
具体说来,在对内职能方面主要是: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管理公共事务,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在外对职能方面主要是: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四、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概念: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并依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海事基础》适岗考试(题库)(新)
兰州路海事处海事管理基础知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20题,30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B 。
A、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联系和发展的关系问题2、为全面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治国方针,中共中央于2001年10月颁布了 C 。
A、《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B、《领导人宣言》C、《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C 。
A、与时俱进B、执政为民C、保持党的先进性D、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4、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B 。
A、民族平等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民族团结D、共同发展5、职业道德的作用,概括起来为: D 。
A、调节、批评、教育B、调节、评价、批评C、调节、批评、自我批评D、调节、评价、教育6、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是: B 。
A、阶级性、先进性、继承性B、阶级性、多样性、继承性C、阶级性、先进性、多样性D、阶级性、先进性、针对性7、2004年,直属海事系统执法队伍基本实现“三分开”是指 D 。
A、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分开;现场执法与事后处理分开;行政审批与受理分开B、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分开;现场执法与事后处理分开;违法调查与违法处理分开C、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分开;现场执法与现场处理分开;违法调查与违法处理分开D、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分开;行政审批与受理分开;违法调查与违法处理分开8、《海事行政执法人员守则》中要求海事执法人员廉洁自律,执行海事廉政规定。
做到D ,反腐拒贿,正确行使手中权利,不为自己设定法外权利和免除法定义务。
A、依法行政B、遵章守纪C、示证执法D、秉公执法9、下列职能中,不属于行政管理基本职能的是 C 。
A、教育文化职能B、政治职能C、协调职能D、经济职能10、《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于 A 年8月14日颁布。
A、1993B、1994C、1995D、199611、“很多人主张写作时应当讲究语言形式。
公考海事知识点总结
公考海事知识点总结海事知识是指与海洋相关的法律、政策、规章制度、海洋物理、海洋地质、海洋工程技术、海洋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海事知识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面广,内容多,需要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知识来进行学习和理解。
本文将结合公务员考试的相关要求,对海事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海事类考试。
一、海事法规和政策1. 海洋法海洋法是指国际社会共同制定的海洋事务法律和国家制定的海洋法规。
主要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环境保护公约》、《外国船舶进入我国领海规定》等法律法规。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法规的内容,并理解其在海事管理中的作用。
2. 海事政策海事政策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海洋事务领域所采取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政策。
主要包括海洋经济政策、海洋资源开发政策、海洋环境保护政策等。
考生需要了解海事政策的背景、基本内容和实施情况,为海事管理提供政策依据。
二、海洋物理和海洋地质1. 海洋物理海洋物理主要研究海洋的物理特性,包括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等物理性质,海洋环流、海洋波浪等。
了解海洋物理知识对于海事活动的安全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2. 海洋地质海洋地质是指海洋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的科学研究。
海洋地形的形成、海底地貌特征、海底地质构造等都属于海洋地质的范畴。
掌握海洋地质知识对于海洋资源勘探和海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三、海洋工程技术1. 船舶工程船舶工程是指船舶的设计、建造、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
了解船舶的基本结构、船舶动力系统、船舶安全设备等内容对于海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 海洋工程海洋工程是指在海洋环境中进行的各种工程活动,包括海上油田开发、海底管道建设、海洋能源利用、海上风电等。
了解海洋工程技术对于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四、海洋环境保护1. 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所制定的法律和规章,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监测规定》等。
了解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于保护海洋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海事法基本知识
海事法基本知识Article 1: 概述海事法是一种特殊领域的法律体系,旨在规范与海上活动相关的法律事务。
它涵盖了海上贸易、船舶操作、海洋环境保护以及海事事故处理等众多领域。
了解海事法的基本知识对于从事海上活动的个人和企业都至关重要。
Article 2: 海事法的起源海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人们开始探索并利用海洋资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事贸易规模的扩大以及船舶运输技术的进步,海事法也逐渐发展起来。
国际海事组织和海事司法体系的建立为海事法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框架。
Article 3: 国际海事法的基础原则国际海事法是海事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基础原则有以下几点:1. 主权与管辖权原则:每个国家对其领土海域拥有主权,并有权在该海域内行使管辖权。
2. 自由航行原则:除非受限于国际公约或相关海事规则,船舶在国际海域上享有自由航行权。
3. 负责与义务原则:国际海事法强调各方在海上活动中应负起其责任,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以确保海上活动的安全与公正。
Article 4: 海事合同海事合同是海事法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船舶运输、国际贸易以及保险等方面。
1. 租船合同:租船合同是当船东将船舶出租给船客,以便用于特定海上活动时签订的合同。
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 货物买卖合同:货物买卖合同是指在船舶运输过程中,买卖双方就货物的交付、数量、品质、运输方式等事项达成的一种合同。
3. 海洋保险合同:海洋保险合同是当航运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免受损失而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
Article 5: 海事事故与责任海事事故是指在海上发生的意外事件,例如船舶碰撞、货物丢失等。
海事事故往往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并追究责任。
1. 船舶碰撞:当两艘船舶在海上相撞时,责任通常由造成事故的一方承担。
国际海事法中有相关规定来确立责任的划分方式。
2. 货物丢失: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如果货物在海上丢失或损坏,船东可能需要对此负责,除非可以证明货物丢失是由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
海事实用型人才教材之VTS值班培训资料
海事实用型人才教材之VTS值班培训资料第一节法规知识一、功能的国际、国内法定义务,我国运行管理的模式(一)功能的国际法定义务(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12条“”、(国际海事组织)A.857(20)决议“指南”、(国际灯塔协会)“手册”等规范了功能的国际法定义务,并敦请各国政府在建立、实施与运行时考虑。
有关国际组织对的确信与重视,不但推进了各国的进展,而且使的国际共识不断完善、细化与更具指导性。
1、提供的服务(1)信息服务是保证船方做出航行决定时能及时获得必要信息的一种服务。
是在固定时间或者认为需要或者应船舶请求时通过信息广播所提供的服务,信息内容涉及船位、意图、目的地、影响船舶航行的变化、已公布信息的变更等。
(2)助航服务是帮助船方做出航行决定并监视其效果的一种服务。
是在已建立正确的标识且在整个过程中能够得到保持的情况下,船舶处于困难的航行或者气象环境中或者存在缺陷或者不足时,应船舶请求或者认为必要时提供的航行建议。
助航服务的开始与结束应由船舶或者进行明确的声明同时被另一方确认。
(3)交通组织服务是为防止区域内出现危险的海上交通局面与提供安全高效的船舶通航而进行的一种服务。
交通组织服务包含建立与运行强制性的管理法规、船位与动态报告、航行计划、交通监控、时空分隔、速度限制与其他认为必要与适当的措施。
航行计划是由当局与船长相互认可的在区域内移动船舶的计划,是交通组织的一个手段,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提供交通效率服务与联合协作服务的重要形式。
当局应规定强制加入航行计划的船舶或者船舶种类,全面说明航行计划对所有船舶或者特殊船舶的信息要求。
(4)联合服务是通过与港口运营、应急服务与相邻的协作,提高区域船舶航行安全与效率的一种服务。
协作是一个连续过程,应建立有关部门间的协作程序。
建立航行计划是与港口营运协作的重要形式,同时数据交换使相邻的协作更为有效。
应急服务的协作应根据事先建立的搜救与污染操纵等应急计划进行。
海事知识小学堂
海事知识小学堂海洋是世界的主人,全球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都受其影响。
海事知识是进行国际海事活动必备的基础知识,下面是海事知识小学堂中文版本800字:一、水运管理方面:1、海港:又称港口,是船舶运输、装卸货物和发生其他船舶贸易活动的主要场所。
2、船舶:是水上的运输工具,多用于客、货运输。
3、船舶分类:根据船舶的长度、型状、货物名称及船舶材料分为轮船、拖轮、渔船、油船等。
4、船舶营运:是指船舶从一个港口到另一个港口,由船东派遣船舶在指定的航线上航行,进行货载运输、客运服务和渔业活动。
5、船舶操作:是指船东及其船舶上员工操作船舶办理海上运输相关活动。
二、保险方面:1、海运保险:是指在船舶运输过程中,由保险公司为船东和其他有关第三方参与者提供的损失和责任保险。
2、海关检查:是指海关为保障国家安全,管理海运活动,检查货船的进港和出港过程。
3、物资补给:指船舶在航行过程中所需的代给物资,如燃油、水、食物等。
三、危险防控方面:1、海难救助服务:指在海上发生船舶故障或险情时,为船舶及船上人员救助、抢险服务。
2、污染防治:指采取技术、管理等措施,有效防止和减少水域污染现象。
3、顺风引航:指船只在大海行驶中,受到一定强度的风吹浪涌而产生航行困难时,能够及时使用引航船、顺风参调船等进行引导,从而安全顺利的完成任务。
四、水运行政方面:1、航行许可:指海底港办理的对船舶在海洋作业中所必需的各项许可证书。
2、船舶登记:是指将船舶注册到特定海港中,由当地海关进行登记,并发放登记证书。
3、航行道路: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划定,为国际航行的船舶标志的航行路线,命名为航行道路。
4、航行规则:是指防止在海洋中船舶发生误碰或碰撞的一系列规则,用以维护船舶的安全。
五、非法活动的处置:1、海上搜救:是指当在国际水域发现海上扰乱行为或其他危险情景时,立即启动搜救行动,以免误伤损失。
2、海上抗击:指当船舶被海盗袭击或其他危害严重影响航行安全时,应采取军事行动或法律措施进行抗击,以保护海域的安全。
海事基础最新版(2011版,交通部海事局)第四章海事文化建设
海事基础最新版(2011版,交通部海事局)第四章海事文化建设第一篇:海事基础最新版(2011版,交通部海事局) 第四章海事文化建设第四章海事文化建设第一节海事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核一、海事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总体要求,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针,引导并调动全国海事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海事文化建设,培育并弘扬与海事事业发展相适应、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融合、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海事文化,持续促进每一位海事工作人员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海事事业的持续发展,全面提升海事事业发展的品质。
2.总体目标(1)形成具有鲜明海事特征,以先进价值理念为核心的海事文化体系;(2)提升符合发展要求、以全面履职为基础的海事综合能力;(3)营造出充满生机、和谐有序,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的海事人文环境;(4)树立起系统内外广泛认同,以不辱使命、为民负责、服务社会为标志的海事社会形象。
二、海事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海事文化是推动海事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影响并决定着每个海事人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加强海事文化建设,对于凝聚并激励广大海事干部职工,以高昂的士气、饱满的热情、规范的行为,为实现海事新发展的共同愿景而自觉拼搏奉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海事文化的基本理念秉承海事文化发展的历史底蕴,把握海事事业的特有属性和发展趋势,海事文化的基本理念应该体现使命、责任、服务、形象等方面的内容。
①使命:让航行更安全,让水域更清洁;②责任:依法行政,有效履职;③服务:卓越服务,服务社会;④形象:公正廉洁,文明高效。
四、海事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海事文化是海事实践活动中自然形成并不断被提炼、升华和发展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海事特色的,被海事人员广泛认同并自觉践行的内在精神追求、价值理念及外在气质特征。
海事调查基础知识91页PPT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海事调查基础知识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海事基础 最新版(2011版,交通部海事局) 第五章 行政机关公文处理
第五章行政机关公文处理第一节概述一、公文的定义公文是指现代社会的合法组织在其公务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对外发出的公务文书。
二、公文的分类1.按行文关系划分(1)上行文,即向具有隶属关系,或虽无隶属关系,但在职权上受其领导、管理的上级机关的行文。
(2)平行文,即级别相等的机关和单位之间,或者既不隶属、又无职权上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的级别不相等的机关或单位之间的相互行文。
(3)下行文,即向具有隶属关系,或虽无隶属关系,但在职权上属于被管理的次级机关的行文。
2.按保密要求划分(1)普通件,即不涉及国家秘密和组织内部秘密,因而没有保密要求。
(2)保密件,即涉及国家秘密或组织内部秘密公文。
属于国家秘密的公文分为三个等级:①绝密件:涉及国家核心秘密,保密期限不超过30年,特殊情况下可规定为长期。
②机密件:涉及国家重要秘密,保密期限不超过20年。
③秘密件:涉及国家一般秘密,保密期限不超过10年。
3.按办理时限划分(1)平件,即按正常速度和程序办理的公文,一般办理时限不超过7天。
(2)急件,即事关重大,必须以最快速度运转的公文,应随到随办,不得超过24小时。
三、公文的种类1.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使用命令的主体是国家各级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机关,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不使用命令这一文种。
2.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3.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一般以国家机关的名义公布,企事业单位不适用公告这一文种。
4.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5.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6.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海事基础最新题库资料答案附后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一、单项选择题
1.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A)。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运动和静止规律
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B)。
A、民族平等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团结
D、共同发展
3.2009年初,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
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这项改革有利于(C)。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C)。
A、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B、以人为本。
海事基础-原版
1政治常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四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六是坚持改革开放;七是坚持以人为本。
2职业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国家人事部颁布的《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主要内容如下: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公务员行为规范有政治性、特定性、层次性、严肃性、适变性等特性。
党中央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交通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甘当公仆.热爱交通。
忠于职守。
依法行政。
团结协作。
风纪严整。
接受监督。
廉洁奉公。
海事系统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行为准则:围绕中心,热情服务;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秉公执法,坚持原则;清正廉洁,一尘不染。
海事工作基础(基本业务知识)
第五章海事工作基础第一节基本法规一、了解海事法规框架体系及其子系统的基本内容《海事法规体系框架》共分为5个方面的法规子系统,以相对比较理想的结构和分类设定了海事法规体系,即:水路交通安全法规系统,船舶法规系统,船员法规系统,防治船舶污染环境法规系统,海事综合法规系统。
该法规体系中,每个子系统都对应1部或若干部法律;在法律之下,按照主要管理事项或者相对比较独立的事项,提出了相应的配套行政法规;在行政法规之下,按照主要业务分类、重要事项或相对比较独立的事项,提出了相应的配套部门规章。
《海事法规体系框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2001年第18次局长办公会议审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文件发布。
直属海事系统提出立法建议和编制海事立法计划和海事立法发展规划,应当符合《海事法规体系框架》的有关要求。
一、水路交通安全法规系统(一)法律 1、水上交通安全法(待制定)(二)配套的行政法规1、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待制定)2、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待修订)3、海上搜寻救助条例(待制定)4、沉船沉物打捞条例(待修订)5、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待修订)6、船舶引航条例(待制定)7、通航水域测绘条例(待制定)8、航标条例(待修订)(三)配套的部门规章:1、海上通航水域安全监督管理规定;2、内河通航水域安全监督管理规定;3、海上避碰规则;4、内河避碰规则;5、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实施规定;6、船舶报告制实施规定;7、通航水域水上水下施工与作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8、沉船沉物打捞管理规定;9、船闸通航安全管理规定;10、水上航行警告和航行通告管理规定;11、水上遇险与安全通信管理规定;12.非机动船舶航行规则;13、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14、水上交通事故统计规则;15、海上搜寻救助实施规定;16、船舶引航安全监督管理规定;17、通航水域测绘管理规定;18、海区航标管理规定;19、内河航标管理规定。
二、船舶法规系统(一)法律 1、船舶法(待制定)(二)配套的行政法规1、船舶登记条例(待修订)2、船舶和水上设施检验条例(待修订)3、船舶签证和安全检查条例(待制定)4、小型船舶管理条例(三)配套的部门规章:1、船舶登记管理办法;2、船舶升挂国旗管理规定;3、船舶签证管理规则;4、船舶安全检查规则;5、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6、船舶日志管理规定;7、客船安全监督管理规则;8、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则;9、公务船管理规定;10、小型船舶管理规定;11、船舶水上过驳作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12、公司船舶安全与防污染资质管理办法;13、船舶检验管理办法;14、船舶检验机构资质管理规定;15、船舶检验人员资格管理规定。
2008海事基础复习要点
第一章政治常识第一节基础理论知识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常识(一)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组成1、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它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我们的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问题。
3、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的概念: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又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识的概念: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5、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运动的概念: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而不仅仅是某种具体的运动形态。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规律的概念:是指物质运动过程本身而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就可以实现预期的目的;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
但是,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消极、被动、毫无作为的,而是可以通过实践去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掌握规律,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谋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政治常识第一节我国的政治制度一、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国家职能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家对内职能主要有:①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②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③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④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⑤搞好社会公共服务。
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有:①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②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三、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所谓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指一个国家中哪个阶级占统治地位,哪些阶级居于被统治地位。
简言之,国体就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所谓政体,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也叫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宪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体作了如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具有重要作用,政体又有相对独立性。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决定了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反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马克思主义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即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二、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①世界观的内涵: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
每个人都有世界观,但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
②哲学的内涵: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第二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
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
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
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具有如下特点:1)科学性和革命性。
①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人类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
2)实践性和阶级性。
①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理论依赖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②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作斗争服务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1)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活动的物质性和辩证运动揭示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和辩证性,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两种哲学传统获得了统一,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法被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成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相互渗透和转化,这就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揭示了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使人们对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为人类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成为自己历史的主人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它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精髓的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集中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2)精髓的含义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所在;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拓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也是它的强大功能。
3)相互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因此,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科学的世界观,它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它能够指导我们实事求是地认识客观世界,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辩证法的原则,指导我们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社会现象和过程。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导向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也指导我们正确地把握自我、规范人生,正确理解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自己在社会上和自然界中的位置,为人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起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它告诉我们,虽然个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但单个人不能孤立地存在。
因此,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明确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论思想,同时又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辩证法思想。
(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做好一切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第三节毛泽东思想概论一、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毛泽东思想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是历史的必然。
这种必然性具体表现在:①毛泽东思想的产生适应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变革的客观需要。
②毛泽东思想的产生适应了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领导中国革命的迫切需要。
③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必然结果。
④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开辟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重要新道路,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等一系列独创性的经验作出的理论上的概括,从而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和科学体系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①毛泽东思想在许多领域发展了马列主义,同马列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②毛泽东思想以独创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主要有六个方面: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3)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2.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