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3.3 元素 (第一课时) 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3.3元素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3.3元素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3.3元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元素的符号和名称识别元素,能够根据元素的位置判断其性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元素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2.难点:根据元素的位置判断其性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粉笔、九年级化学教材、元素周期表等。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和复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学习新知(15分钟)•老师向学生解释元素的概念,并以示意图的形式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老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元素的性质,如金属性、非金属性等。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同步练习(20分钟)•老师给学生发放练习册,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检查学生对元素符号和名称的掌握情况。

•学生在书写的同时,教师辅助指导,帮助学生解答疑惑。

4. 拓展应用(25分钟)•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找出几个元素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并进行报告。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总结提升(10分钟)•老师进行知识总结和归纳,并与学生共同检查、订正练习题的答案。

•老师提问学生几个元素的符号和名称,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五、板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3.3元素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2.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元素的符号和名称识别元素- 能够根据元素的位置判断其性质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化学元素的兴趣和好奇心- 增强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1. 导入- 复习上一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2. 学习新知- 解释元素的概念- 展示元素周期表结构- 介绍元素的性质3. 同步练习- 发放练习册-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4. 拓展应用- 小组活动,找出元素的特点和应用领域5. 总结提升- 知识总结和归纳- 检查练习题答案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

人教版九级化学上册3.3元素(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级化学上册3.3元素(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理解元素在化学变化中种类不变;
3.了解元素在自然界大体分布情况;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 发展勤于思考、归纳总结的思维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的概念。

难点:元素的概念和对物质描述。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课题3 元素
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3.3《元素》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3.3《元素》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3.3《元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目标化学观念:了解元素的概念,能够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统一起来科学思维: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

科学探究:能从元素的角度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设计思路《元素》章节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部分,它不仅衔接了前面的原子结构知识,也为后续学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清晰的概念界定、丰富的实例展示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引入,使学生全面了解元素的概念、分类、性质及周期性变化规律。

本章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元素的性质,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材还强调了元素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学生在进入《元素》章节学习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原子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概念,对化学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

然而,元素作为化学学科中的基础概念,其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且元素周期表的内容较为复杂,对学生来说仍是一个挑战。

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或学习方法不当,难以将元素的概念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此外,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存在差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含义;能从元素的角度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四、教学过程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踏上一场奇妙的旅程,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基石——元素。

元素,这个听起来既神秘又基础的词汇,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构成了万物的基础。

想象一下,从浩瀚的宇宙星辰到微小的生命细胞,从坚硬的金属到柔软的织物,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那么,什么是元素呢?它们有哪些特性?又是如何被发现和分类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元素的神秘面纱吧!一、引入新课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的知识。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3.3 元素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化学》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教材,涵盖了九年级的化学知识内容。

本节课为第三章第三节,主要内容为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的命名方式。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元素的基本概念,学会正确命名元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理解:了解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的命名方式。

2.能力与技能:能够正确命名常见元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元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的命名方式。

2.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命名常见元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入元素的概念,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元素是什么。

2. 学习元素的概念•通过讲解和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元素的概念。

•帮助学生理解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构成的物质。

3. 元素的命名方式•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了解元素的命名方式。

•解释元素名称的由来和命名规则。

4.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元素的命名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题来运用所学知识。

5. 拓展与延伸•提供一些拓展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元素的命名方式。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发现更多有趣的元素。

6. 总结与展示•通过课堂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归纳元素的命名方式。

•展示学生在练习中获得的成果。

五、教学资源•《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教学课件•练习题卷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举手等。

2.收集学生在练习中的答案,评估他们对元素的命名方式的掌握程度。

3.通过学生的展示和总结,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成果。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元素的概念和命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通过练习和巩固,学生对元素的命名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入实例、实验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情况。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3.3元素(第一课时)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3.3元素(第一课时)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3.3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2)学生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改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教学难点: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教与学互动设计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某品牌矿泉水标签上标明本品含:硒:0.013,锶0.0596…(单位mg/L)。

这里的硒、锶等是指元素、原子、还是…?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预习导学1、元素是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

(1)元素种类:余钟。

(2)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3)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2、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2)元素符号的意义:、例:N表示的意义有:、通过预习,你对本节课内容有何疑问?。

二、交流探究【分析思考】观察下表中几种不同的碳原子表格一6 7 8从上表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请填写在表格二中格二【填空】1.原子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都是 ,这样的原子都是 。

2.原子中的 都是6,而 、 不同,是不同的 。

【归纳】元素概念:具有相同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的种类由 决定。

【阅读】P 图 资料,找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和两种金属元素。

【小结】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 、 、 。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为 、 、 、 。

【思考交流】1.根据P 页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小结:反应前后,分子 ,元素种类和原子种类 。

2.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补锌”、“加碘”的广告,这里的“铁”、“钙”、“锌”、“碘”指的是什么?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阅读】阅读课本 页— 页,完成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使用元素符号?国际上对元素符号是怎样规定的?2.识记课本75页常见的元素名称和符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周期表》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周期表》课程教学设计
在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找到元素的名称、符号、序号等,另外还蕴含很多的信息,是学习化学非常重要的工具,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元素周期表》
聆听
自然的过渡到今天要讲的内容。
活动2聆听故事
探寻足迹
简单介绍19世纪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一起观看门捷列夫探寻元素周期表的历程。
观看视频
惊讶!
不可思议......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一)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方式,提出疑惑的方法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进行学习,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
(二)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规律的认识活动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三)通过对元素周期表中规律的研究及运用,体验到元素周期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通过对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等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
(二)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在科学实践中作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生活、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结构和规律的认识
附件2
《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学校名称
课例名称
《元素周期表》
教师姓名
学段学科
初中化学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章节
第三单元课题3
年级
九年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一)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运用元素周期表查阅元素的基本信息。
(二)掌握元素周期表的一些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 元素(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 元素(第1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 元素(第1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第3章第3节,主要讲解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性质和元素周期表的组成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元素的基本概念以及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涉及的重点是元素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难点是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和元素周期表的组成。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元素的概念,包括元素符号、性质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组成;–掌握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能够正确地给定元素写出其符号;–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组成,包括周期、族和周期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运用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使学生对元素和元素周期表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练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和性质;–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周期规律。

2.教学难点:–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周期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有关化学元素的内容,试探学生对元素的理解。

2. 学习新课步骤一:元素的概念和性质1.通过展示元素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元素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元素的性质。

2.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元素的基本性质,如原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

步骤二: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1.讲解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包括元素名称的缩写和拉丁文名称的转换规则。

2.通过多个实例,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掌握元素符号的命名方法。

步骤三: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周期规律1.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组成,包括周期、族、主族和副族的概念。

2.通过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布局。

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3.3 元素(第一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3.3 元素(第一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甘宁初中化学备课组
5.下列物质是由分子、原子、 离子构成的。铁由铁原子构成, 钠离子和氯离子 氯化钠由 构成, 水分子 水由 构成 氧气由 氧过本节课 的学习,你收获了 什么?
甘宁初中化学备课组
3.不同种元素间的本质区别 是原子的( B ).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甘宁初中化学备课组
4.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 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 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和钨两种 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A ) A. 核内质子数目 B. 核内中子数目 C. 核外电子数目 D. 相对原子质量
甘宁初中化学备课组
甘宁初中化学备课组 理解元素概念时的注意事项 1、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 2、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总称(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 个体的关系)
甘宁初中化学备课组
合作交流2 根据P59页讨论化学反应 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分 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 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 生了变化?
课题3 元素 (第一课时)
元 ? 素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合作交流1、观察下表中几种不同的碳原子 表格一 质子数 核外 相对原子 原子种 (核电 中子数 类 电子数 质量 荷数)
甘宁初中化学备课组
6 7 8 6 6 6 12 13 14
碳原子 6 碳原子 6 碳原子 6
从上表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请填写在表格二 中 碳原子 结论
合作交流4
甘宁初中化学备课组 课堂检测
1. 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 “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 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 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D ( )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3.3元素(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3.3元素(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 3 元素(第一课时)
课题 教材版本 授课班级 一.教学设计导航图 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九年级二班 课型 章节 授课人 新授课 第三单元第 3 题(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内容概括 自我评价 教学重难点 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二.教学分析 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发 现过程和对新知识的体验与探索,将认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引导学生懂得合作、讨 论与交流,实践与探究,查阅资料等多种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以此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 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是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元素概念。 在原子结构信息的引导下, 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点, 然后导出元素概念;再次呈现两组原子结构信息,让学生练习,并巩固元素的定义;接着自学 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 元素组成的”认识观;通过阅读元素符号的表格,归纳元素的简单分类;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 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最后,通过字母组合游戏、元素与健康、物质中 的元素组成练习来加深本节课知识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一)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策略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不同化学教学内容及化学学科特征开展不同形式的探究式教 学,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是 学习者主动地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直觉外在信息, 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本节课的学习中,先引发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学生在初中的高一的时候,就已经对原子 的结构有了基本的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此为起点,加深学生对原子结构理解,帮助学 生继续完善原子结构的知识网络。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教学流程 复习提问:原子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回顾小结:原子的结构 微观粒子 讲授新课: 三、元素(板书) 讲解:通过对原子的进一步认识,讲授元素的概念 投影:原子的结构图与元素的定义。 1、元素的定义(板书) 提问:如何确定元素的种类?

3.3.1元素 元素符号教案(表格式)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3.3.1元素 元素符号教案(表格式)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课题3元素
第1课时元素元素符号
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本课时的重点是元素概念的建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描述物质组成的方式,逐步形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为形成元素观打下基础,知道元素符号的意义,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
本课题是联系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联系的桥梁,总结元素、微观粒子等与物质的关系,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本单元的知识,本课题要求学生学习的概念比较抽象,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也比较多。

学情分析
学生对物质的宏观描述还不全面,不能准确地描述物质的组成。

已有知识及方法: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再分,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原子的构成(质子、中子、电子);知道从微观的角度描述水等简单物质的组成的方法。

未知知识及方法:元素的概念;用元素表示物质;元素符号。

教学目标
1.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

2.了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3.初步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密切关系。

4.了解元素概念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核心素养
1.通过元素概念的建构,学会从一类事物中得出共同特征,从而获取概念的能力。

2.通过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认识事物。

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含义。

难点:理解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符号的含义。

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教学反思。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3 元素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3 元素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物质、原子、分子之间的关系,就是让学生明确这些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
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4、达标检测的习题设计有梯度的,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学生课堂反应的效果特别好。尤
其是最后一道题,学生在分析讨论中,形成了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的思想,为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有利于知识点间的衔
课题名称: 3.3 元素
设 计 者:贾玉君
单 位: 牙克石市第七中学 授课年级:九年级
章节名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3.3 元素
1.认识氧、碳、氢、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课标要求 2.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1.学生了解元素的含义,知道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关系 2.学生明确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记住并会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符 号;
2、班级里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准确书写元素符号。分析原因是课堂
上我部分的时间安排比较少。改进措施是:采取生生互助的方式,“成包
9
到户”,让小组中掌握好的同学及时督促和考查掌握不扎实的同学。
10
教学难点
元素概念的理解,27 种元素符号的准确记忆。
学生课前 需要做的
1.查找常见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 2.收集有关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资料
准备工作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归纳总结、分析对比、讨论交流练习反馈等;
充分利用教材、自制元素卡片、辅助多媒体教学
接。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
1、教学后我感觉在元素、分子、原子、物质 4 个术语的辨析和联系
上,不好掌握。尽管结合着例子讲,但是从学生反应上看,还是觉得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3.3 元素》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3.3 元素》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3.3元素》教学设计2.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教科书3.化学分子结构模型 6套【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导入教师活动1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含氟牙膏,可以帮助预防龋齿;同学们长身体,高钙奶肯定也没少喝;家里做饭用的加碘食盐。

这其中加的碘、氟、钙指的是什么呢?学生活动1 【认真聆听、思考】这些指的是元素活动意图说明:从生活的常用品入手建立元素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引发学生的思考:元素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加的不是分子、原子、粒子呢?环节一:微观建模,初识元素教师活动1【旧知回顾,导入课程】你对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与物质的构成有哪些认识?【引导】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的小,肉眼难观测。

为了更好的认识物质,我们今天就以这个小球作为原子,来搭建这4种分子。

【引导】同学做的很不错,那我们再进一步用这些小球表示相应的物质。

【提问】上述物质都是有许许多多的分子构成,远比我们做展示的多。

你们能数清楚,这些分子中有多少个原子吗?那有几类原子知道吗?【引导】刚才我们经历了原子→分子→物质,虽然用的原子数量多,但总体来讲也就3类。

在化学中我们通常把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为元素。

学生活动1【任务一】学案上构建分子、原子和离子与物质的构成的关系图。

【任务二】用不用颜色小球表示出下列物质的分子。

氧气分子(O2) 二氧化碳分子(CO2) 水分子(H2O) 甲烷分子(CH4)【任务三】用不同颜色的小球表示出下列物质。

氧气(O2)二氧化碳(CO2)水(H2O)甲烷(CH4)【认真聆听,思考回答】不能数清楚原子。

可以知道有3类原子。

【思考回答】所以刚才所用的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因此本环节从微观粒子的角度,通过学生使用化学分子结构模型小球自主搭建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过程,再继而将原子归类引出元素定义,即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个宏观概念。

3.3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3.3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3.3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化学元素,学习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2.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及其基本特点;3.掌握通过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标识元素,并能够根据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确定元素的基本属性;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了解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特点;2.教学难点:掌握通过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标识元素,并能够根据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确定元素的基本属性。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2.出示元素周期表,提问学生关于元素周期表的问题,例如:元素周期表是怎么排列的?元素周期表有几个周期?有什么特点?第二步:学习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1.讲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和命名规则,例如:元素符号是用来标识元素的缩写,一般由元素名称的英文首字母组成。

2.示范几个元素符号的命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律。

3.给学生发放元素符号的练习册,让学生自行完成符号的命名练习。

第三步: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特点1.通过投影仪或白板,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图。

2.解释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则,包括周期、族和原子序数等概念。

3.指导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的位置和特点,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特点。

第四步:学习通过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标识元素1.引导学生通过元素周期表上不同元素的位置,找出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的对应关系。

2.教学示范几个元素的标识方法,并让学生通过练习书写元素的符号和序数。

第五步:实验探究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1.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自然材料,例如:矿石、土壤、水等。

2.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假设:这些自然材料中是否包含某些元素?3.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选择合适的方法提取和检测元素,记录实验结果。

4.学生小组展示实验结果,让全班学生共同探讨和总结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

3.3元素(第1课时元素、元素符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3.3元素(第1课时元素、元素符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3.3元素(第1课时元素、元素符号)》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不同的物质都由哪些基本成分组成?”(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元素的奥秘。
5.分析你所在地区的土壤、水体中可能存在的元素,并说明这些元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示例答案:土壤中可能存在的元素有氮(N)、磷(P)、钾(K)等,它们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水体中可能存在的元素有氯(Cl)、硫酸盐(SO4^2-)等,过量时可能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生存。
教学反思
在本次《3.3元素(第1课时元素、元素符号)》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掌握程度较好,但在理解元素在物质组成中的作用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思考了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元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提前准备好本节课所需的化学教材,包括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本,提前预习《3.3元素(第1课时元素、元素符号)》的内容。
2.辅助材料:
-收集并整理与元素、元素符号相关的图片、图表、动画等多媒体资源,以便于课堂上展示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元素在物质组成中的作用等。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 元素(第一课时) 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 元素(第一课时) 教案

课题2 元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2)不向困难低头,相信随着知识的积累,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逐步积累化学用语,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教学重点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教学难点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对比分析法、互动学习法等。

学法对比观察法、查阅资料法、分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等。

教学模式:探究式。

教学过程课前3分钟演讲: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课件展示]播放补钙、补锌广告以及三鹿奶粉事件资料。

师:刚才提到的钙、锌、氮,指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元素。

那么什么是元素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遨游奇妙的元素王国吧![板书]课题2 元素元素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师:我们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我们周围存在着千千万万种物质。

这些物质中你最熟悉的物质有哪些?学生回答后,以学生熟知的O2、H2O、CO2为例进行分析。

[提问引导]这些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什么原子?[学生回答]氧原子。

[评价反思]说的很对。

这些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那么这些氧原子是同一类原子吗?原子的种类是由什么决定的?[讨论交流]原子的种类是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的。

质子数相同就属于同类原子。

[课件展示]粒子名称共同含有的原子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氧分子(O2)氧原子8水分子(H2O)氧原子8二氧化碳分子(CO2)氧原子8师:这些分子中的氧原子都是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因此是同类原子。

化学上把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如质子数为8的一类氧原子总称为氧元素。

)[课件展示]一组氢原子的动画。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3.3元素(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3.3元素(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小组合作
1.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小组合作,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元素是什么?为什么元素是化学变化的基础?”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2.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元素的本质特征。
3.鼓励学生自主寻找答案,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激发他们的思考。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3.3元素(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3.3元素(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以“原子结构与元素概念”为主题。这一课时是学生从初中化学过渡到高中化学的重要阶段,对于他们来说,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概念是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石。
在课程开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原子结构的基本知识,如原子核和电子云。然而,他们对元素的概念及其分类、周期表的排列等方面的理解还较为模糊。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元素的概念,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5.教学内容的逻辑性:我按照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的顺序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呈现出逻辑性和连贯性。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课题3 元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课题3 元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元素【新课引入】这里的“铁”“氟”“钙”指的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这里的“铁”“氟”“钙”指的是元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元素》。

【温故知新】前两节课我们已经从微观世界认识了物质的构成,人类对物质的研究是多元的,科学家还引领我们从另一角度认识物质,就是我们“早有耳闻”的“元素”角度。

人们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现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其实只有一百多种,就像可拼写出数十万个英文单词的字母只有26个一样。

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CaCO3),而碳酸钙是由碳、氧、钙这三种元素组成的。

那什么是元素呢?怎样理解物质是元素组成的呢?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

【学生活动】分析下列分子的构成。

(1)氧分子由构成。

(2)二氧化碳分子由和构成。

(3)水分子由和构成。

【学生讨论并展示】氧气由大量氧分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由大量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由大量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教师引导】这三种分子当中都含有氧原子,里面氧原子的质子数都是8,他们统称为氧元素,化学上,将质子数(核电荷数)都为8的一类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学生活动】想一想:它们属于哪种元素?它们的质子数都是,属于。

它们的质子数都是,属于。

【师生总结】质子数(核电荷数)均为1的一类原子属于氢元素,质子数(核电荷数)均为6的一类原子属于碳元素。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同一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可能中子数是不同的,只要这质子数相同,科学上就将这些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归为一类,统称元素,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教师引导】交流讨论:电子数能决定元素的种类吗?【学生讨论并展示】钠原子和钠离子都是11个质子,他们都是钠元素,但是电子数不一样,说明电子数不能决定元素的种类。

【师生总结】元素的种类与电子数无关,由质子数决定。

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及其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化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元素,元素是一种由原子组成的纯净的物质,它在化学反应中是不可以被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就是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半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等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一些深入探讨。

一、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的化学性质是指元素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其中包括元素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沸点等)和化学性质(如化合价、化合能、反应性等)。

比如,氧气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可以起到氧化剂的作用,而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则比较稳定,能够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或共价键。

二、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金属元素是一类在化合物中往往以阳离子形式存在的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对比较稳定,而且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等特点。

金属元素在工业、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铝元素可以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等机械设备,铁元素可以用于制造钢铁、铸件等物品。

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非金属元素是指化合物中通常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对较为活泼,并且不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质。

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如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

非金属元素在生活、工业、科学研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氮元素可以用于制造肥料、氧气可以用于医疗领域。

四、半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半金属元素是一类介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元素,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都比较特殊。

比如,硅元素既可以表现出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如可形成硅酸盐),又可以表现出金属元素的性质(如导电、导热等)。

半金属元素在半导体、光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3.3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3.3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7.注重评价与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口头提问、实验报告、小组展示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8.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查阅资料、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减少对学生的依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该作业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深入了解各类元素的特点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信息整理能力。
3.设计一道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并给出解答。
通过设计题目,学生可以站在出题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加深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找出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日常用品,并分析其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分配一个特定的任务。例如,一组研究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用途,另一组探讨非金属元素的特点。每个小组需要合作完成一份简短的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样的讨论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够加深他们对元素性质和分类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旨在巩固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理解。我会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和简答题。这些题目将涵盖元素符号的书写、元素周期表的解读、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我会鼓励学生在纸上独立完成,并在完成后进行小组间的互相批改和讨论,共同找出正确答案。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工具,理解其结构对于掌握元素知识至关重要。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元素周期表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如何运用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
2.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元素符号的书写是化学基础技能之一,但学生在掌握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重点在于让学生熟练记忆元素符号,并掌握正确的书写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元素(第一课时)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元素的概念,
(2)将物质的宏观组成同物质的微观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识别“集合与元素”,在已有抽象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更抽象的概念——元素。

(4)增强学生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媒体展示分子模型,让学生巩固知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在此基础上,结合文本叙述,让学生明白:用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可描述物质的组成,从而导出元素概念,用元素概念也可描述物质的组成。

(2)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习,让学生了解地壳的元素组成、生物细胞里的一些元素。

(3)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用分子、原子、离子描述组成物质都可用元素概念来描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2)通过生活中一些物质所含元素的确定,增强学生对自然知识的兴趣。

4教学重点:化学元素的概念。

教学难点:化学元素的概念,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关
【导入新课】有质量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通过前面的学习,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从这个的角度看,把物质世界看成是一整体,我们说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氧气、氢气、氧化汞、二氧化碳等都是物质,由哪些原子可构成这些物质?
【媒体展示】
氧气分子
氢气分子
氧化汞
二氧化碳分子
【学生讨论回答】构成氧气、氢气、氧化汞、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原子。

【教师小结】氧气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氢气分子由氢原子氧化汞由氧原子和汞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由氧原子和碳原
子构成。

同种原子的质子数都是一定的。

氢原子:1个、氧原子:8个、碳原子:
6个、汞原子:80个。

【媒体展示】
1、组成贝壳、鸡蛋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贝壳鸡蛋壳石灰石
碳酸钙是由碳原子、氧原子、钙原子构成的
2、海水里的原子
海水的主要成分是水,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水分子是由氧原子、氢原子构成的。

海水中还有钠离子、镁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等。

钠离子、镁离子、钾离子、氯离子都是带电荷的,它们是核内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3、金属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
【引导学生熟悉所示物质的原子组成】
【教师讲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里,原子的质子数是稳定的、化学变化不能改变原子的核内质子数。

碳原子、氧原子、钙原子、铁原子、钠离子、镁离子、钾离子、氯离子都是具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

把具有一定质子数的原子称作元素,我们说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不一样,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称作一种元素。

现在已发现的元素有100多种。

【学生看课本回答】一个氧的原子、一个氢的原子各有多少个质子?
【教师小结】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总称氢元素,质子数为8的一类原子,总称氧元素。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氧气、二氧化碳的元素组成是有区别的,它们的性质不同,但它们都含有氧元素。

碳酸钙是由碳、氧、钙三种元素组成的,虽然组成元素中有氧元素,碳酸钙的性质又不同于氧气、二氧化碳。

所以,化学元素虽然只有100多种,但物质可以有若干多种。

从元素的角度看物质的组成,这100多种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称作一种元素;也可以说: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称作一种元素。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学生讨论】P59页“讨论”内容
【教师小结学生讨论的结果】
【教师引述】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是不一样的,有的多,有的少。

【学生读图3-17,并讨论】
【教师小结并讲述】
在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质量分数接近50%,其次是硅元素。

有些元素的含量很少。

自然界中,由100多种元素可组成几千万种物质。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元素概念,前面学习过原子、分子、离子等概念。

用“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等概念,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物质的组成。

【媒体展示图3-18】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3-18】
【教师引述】每种物质里的元素,对物质化学性质都有影响。

在生物细胞里,有多种元素,不同的元素的含量也不一样。

生物细胞里的元素组成总样?
【学生读表3-3讨论】
板书计划
一、元素
具有一定质子数的原子总称元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称作一种元素。

已发现组成物质的元素有100多种。

二、从化学的角度看,可用元素、原子、分子、离子等概念来描述物质的组成
课后练习
1、化肥碳酸氢铵里有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氮原子。

从元素的角度看,这种化肥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2、有甲、乙、丙三种元素,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种物质可能有多少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