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总结!胃肠间质瘤的治疗

合集下载

胃肠道间质瘤诊治指南

胃肠道间质瘤诊治指南

胃肠道间质瘤诊治指南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相对罕见但具有一定复杂性的肿瘤类型。

它起源于胃肠道的间质细胞,这些细胞通常参与胃肠道蠕动和消化过程。

虽然GIST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特别是在诊断和治疗方面。

一、诊断:GIST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导致一些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

因此,及早发现和诊断GIST至关重要。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1. 影像学检查:胃肠道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可以用来检测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扩散情况。

2. 组织学检查:通过胃肠道内镜检查或经皮穿刺活检,可以获取到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从而确定是否为GIST。

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通过对组织样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检测特定蛋白(如CD117、CD34)的表达,这些蛋白在GIST中通常呈阳性表达。

4. 分子遗传学检查:通过对组织样本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可以确定KIT或PDGFRA基因的突变情况,这对于GIST的治疗策略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二、治疗:1. 外科手术:对于局限性GIST,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手术的目的是全切除肿瘤,并保留正常组织的功能。

对于广泛扩散的GIST,手术仅能减轻症状,但无法达到根治的效果。

2. 靶向治疗:由于GIST的细胞表面通常表达KIT或PDGFRA蛋白,因此针对这些分子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如克唑替尼和希罗达等已经被广泛应用。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延缓疾病进展,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然而,部分患者不耐受或出现耐药现象,需要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放疗和化疗:对于切除后出现复发或转移的GIST,放疗和化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选择。

但它们在GIST的治疗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研究来确定其效果和适应症。

三、随访和预后:GIST的预后因多种因素而异。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肿瘤的大小、分级和遗传学特征。

一般来说,肿瘤越大、分级越高、遗传学异常越多,预后越差。

NCCN胃肠道间质瘤中文版指南 2017 V2

NCCN胃肠道间质瘤中文版指南 2017 V2

可以边缘阴性地切除,没有 明显的外科并发症风险
手术 f
或 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疾病
活检 l
病 理结 果 g,h
或 可以边缘阴性地切除,但有
明显的外科并发症风险 m,n
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疾病
见术后治 疗 GIST-6
见术前治疗 (GIST-4)
见 GIST-5
e 术前药物治疗会妨碍复发风险的评估。只有当术前治疗能够减少外科并发症时才推荐使用术前药物治疗来降期。对于计划术前治疗的患者 , 强烈推荐突变检测,以确保肿瘤的基因型是可能对药物治疗有效的。
对于非常小的 GIST(<2cm )参见 GIST-2
影像 b 考虑胸部影像 b 强烈推荐 KIT 和 PDGFRA 基
因突变检测 c
在制定医疗计划时应该进 行基因型分类
原处的或潜在可切 除的疾病 d
不可切除或转移的 疾病
不需要术前药物治 疗e
病变切除 d,f
病理结果 g,h 和风险评估
见术后治 疗
NCCN 指南—胃肠道间质瘤 2017.V2
胃肠道间质瘤
2017 V2——2017.2.8
NCCN 指南—胃肠道恶性间质瘤 2017.V2
GIST 分期按照 2010 年 AJCC 第七版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 T0 没有原发肿瘤证据 T1 肿瘤最大直径≤2cm T2 肿瘤大于 2cm,≤5cm T3 肿瘤大于 5cm,≤10cm T4 肿瘤大于 10cm
NCCN 指南—胃肠道恶性间质瘤 2017.V2
对于非常小胃部 GISTs 的治疗(<2CM)i
初始诊断评估的结果
初始治疗
随访
内镜超声引导下的 细针穿刺 (EUS-FNA) 影像学 b

胃肠间质瘤41例的治疗分析

胃肠间质瘤41例的治疗分析
维普资讯
西医学 2 0 0 8年 1 0月第 3 O卷第 1 0 发症状性癫痫 。本组 有 4例表 现为 强直性 痉挛 , 过来 又加 反
1 05 6
忽略低血糖性脑 病 的诊 断 。对有 昏迷 的老年 患者 , 高 昏迷 加深而误诊 为急性脑卒 中。 使 有单侧病理 征阳性 7例 , 双侧病理 征 5例 , 产生脑神经 局灶体
征 的机制 可能是 : 1 低血糖引起反射性交感 神经兴奋致脑血 ()
惕低血糖性脑病 的发生 。要 快速 检测 血糖 , 以便 及 时确诊 救
治, 以防加重脑损伤 , I 弓起不可逆性损害 。 参 考 文 献
管痉 挛 ;2 脑动脉硬化 引起 动脉狭 窄 ;3 低血糖引起 神经 的 () () 选择 性易损 。表现为 局灶神 经症 状时 , 极易误 诊为 急性 脑
有 浸润性 生长 的肠 间质瘤 有必要行 淋 巴结 清扫 口 , ] 本组 空 回
[ ] 王维治. 1 神经病学[ ]北京 : 民 M。 人 卫生出 版社 , 1:42 1 7 . 2 71 7 — 4 1 1 4 [ ] 张蕙芬。 2 现代糖尿病学E]北京: J. 人民卫生出版社, 0 : 5 29 2 4 8 —8. O 2
卒中。发作当时测血糖 < . m o L 2 8 m l 及发病 3d 复查脑 c / 后 T
分析如下 。
3 讨

1 资料 与 方法
胃肠 间质瘤是 消化道 最常见 的 间叶组织 源性 肿瘤 , 具有
1 1 临床 资料 .
本组男 2 4例 , 1 , 女 7例 年龄 3 6 1~ 7岁 , 平均
自身的病理学特点和免疫学表征 , 胃肠道 除平滑肌 肿瘤 、 是 神
经纤维瘤 以外富于表达 C l7的梭形 、 D1 上皮样 和多形 性 细胞

胃肠道间质瘤诊治指南

胃肠道间质瘤诊治指南

胃肠道间质瘤诊治指南1.定义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由突变的c-kit 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PDGFRA)基因驱动;组织学上多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弥漫状图像,免疫组化检测通常为CD117或D0G-1表达阳性。

2.流行病学GIST 临床较为少见,发病率约为1/10万~2/10万,占胃肠道肿瘤的2%~3% ,发病部位从食管到肛门皆可出现,而胃和小肠最为多见,60% ~70%发生于胃部,以胃体、胃窦和贲门部多见,20%~30%发生于小肠,结直肠占5%,食管<5%,近年来在肠系膜、网膜、肝脏及女性阴道等处也发现了间质瘤。

发病年龄多>40岁,男性多于女性。

3.病因研究认为c-kit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是引起GIST的主要原因。

这些功能获得性突变最常位于外显子11(71%),其他外显子,如9、13、14、17不常见,而外显子11突变的患者对伊马替尼的治疗反应。

小部分KIT阴性GIST患者存在血小板原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外显子18点突变或缺失,此部分患者对伊马替尼治疗不敏感。

4.病理解剖4-1GIST 的生长方式GIST 可向腔内和/ 或腔外生长,通常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可有或无包膜,切面灰红或灰白色,较大的肿瘤可发生出血坏死或黏液样变性。

肿瘤生长方式有腔内型:向腔内生长,表面可出现溃疡;壁内型:沿胃肠道管壁内生长,舯物表面黏膜隆起;腔外型:向腔外生长舯物;混合型:腔内、腔外混合生长。

4-2.组织学特点GIST 具有很大的组织学变异,需借助免疫组化来验证诊断。

GIST 呈阳性表达的标记物有:kit(95%)、CD34(60%~70%)、ACAT2(平滑肌肌动蛋白30%~40%)、S100(5%)、DES(结蛋白1%~2%)、角蛋白(1%~2%),其中KIT 是最特异、最敏感的标记物,然而约5%的GIST 为KIT 阴性,且这类患者的一部分可能获益于KIT 靶向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GIST)综合治疗经验分享

胃肠道间质瘤(GIST)综合治疗经验分享
过敏等
严重副作用: 肝功能异常、
骨髓抑制等
处理方法:调 整剂量、更换 药物、辅助治
疗等
胃肠道间质瘤(GIST) 的手术治疗经验
手术适应症:肿瘤位于胃、小肠、结肠等部位,直径小于5cm,无转移迹象,患 者身体状况良好。
手术禁忌症:肿瘤位于重要器官附近,如心脏、肺、肝等,手术风险较大;肿瘤 已经转移,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无法承受手术风险。
展望:新型药物、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等方法的发展
挑战:肿瘤的异质性、耐药 性、复发性等问题
综合治疗策略:多学科协作、 个性化治疗、全程管理
未来研究方向:生物标志物、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在 GIST治疗中的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GIST) 患者的心理支持与 护理
评估方法:使用心理量表进行评估,如SCL-90、SDS等 心理状态: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等 支持方法:心理辅导、家属陪伴、病友交流等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
03
监测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报告 医生
04
协助治疗: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药物注射、伤口 护理等
05
提供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胃肠道间质瘤 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06
协调医患关系:促进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辅导: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理解疾病和治疗过程 情绪调节: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保持积极心态 社交支持: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交流,减轻心理压力 放松训练:教授患者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阿帕替尼:用于治 疗伊马替尼耐药的 胃肠道间质瘤,疗 效尚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如PD-1/PD-L1抑制 剂

胃肠间质瘤科普教育手册阅读笔记

胃肠间质瘤科普教育手册阅读笔记

《胃肠间质瘤科普教育手册》阅读笔记一、胃肠间质瘤概述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种发生在胃肠道的罕见肿瘤,起源于间叶组织,不同于常见的上皮性肿瘤。

它在消化道间叶肿瘤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近年来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胃肠间质瘤可以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胃和小肠。

该病症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等症状。

胃肠间质瘤的发病机制与基因突变有关,尤其是KIT基因(CD的突变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这一突变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肿瘤。

由于其恶性潜能不一,治疗策略和预后也不尽相同。

在诊断方面,胃肠间质瘤通常通过内镜、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进行确诊。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肿瘤的性质和分期。

值得一提的是,胃肠间质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药物治疗。

对于早期局限性的胃肠间质瘤,手术切除通常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而对于晚期或无法手术的患者,药物治疗(如靶向药物)成为重要治疗手段。

在预防与护理方面,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预防胃肠间质瘤的发生有一定帮助。

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胃肠间质瘤的症状与诊断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由于肿瘤影响消化功能,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对于胃肠间质瘤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诊断流程如下:体格检查:通过触诊及其他体检手段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特别是腹部检查。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

影像学检查:通过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病理学检查:通过胃镜、肠镜或手术取得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肿瘤的性质及恶性程度。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确保准确诊断,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胃肠道间质瘤的靶向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的靶向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的靶向治疗*导读:胃肠道间质瘤(GIST)在胃肠道肿瘤中相对少见,发病率约为14.5例/100万人,我国GIST患者约有3万人。

GIST 的特点可以用“难预防、难诊断、难治疗”来概括:其病因至今不明,尚无任何预防措施。

……专家介绍了靶向药物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治疗带来的巨大进步。

GIST在胃肠道肿瘤中相对少见,发病率约为14.5例/100万人,我国GIST患者约有3万人。

GIST的特点可以用“难预防、难诊断、难治疗”来概括:其病因至今不明,尚无任何预防措施。

病程在早期较为隐匿,多无特异性症状,初次确诊时有15%~50%的GIST患者已进入晚期。

手术是唯一有望根治GIST的方法,但有高达50%的患者术后可复发,且复发瘤多生长迅速,并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患者常在短期内需要二次甚至反复手术,因此GIST的治疗多年以来存在瓶颈。

靶向治疗的崛起给GIST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契机。

伊马替尼成为第一个能有效治疗GIST的靶向药物,该药进行一线治疗可使80%~85%的患者获益。

但伊马替尼的耐药问题值得重视,有15%的GIST患者对伊马替尼具有原发性耐药,在进行18~24个月的治疗后另有约42%的患者对伊马替尼产生继发性耐药,这一比例随着疗程延长以每年10%的幅度增加。

因此临床迫切需要二线靶向治疗选择。

在近年来的多项临床研究中,舒尼替尼治疗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能耐受的GIST显示出确切、显著的疗效。

一项Ⅲ期临床研究的中期分析显示,舒尼替尼二线治疗GIST的PFS即较安慰剂显著延长达3倍以上(27.3周对6.4周,P0.001),该研究基于伦理考虑提前揭盲,安慰剂组患者可选择换用舒尼替尼,在此情况下舒尼替尼组的OS仍显著优于最初应用安慰剂者。

根据这项研究,舒尼替尼在多个国家获批用于GIST的二线治疗。

在2008年公布结果的一项开放性临床研究中,1117例GIST接受舒尼替尼二线治疗的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和OS分别达到41周和75周。

胃间质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胃间质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胃间质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般来说胃间质瘤治疗的方法是比较的多的,当下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所以好多人都很容易出现一些胃肠消化疾病,而这些肿瘤对人体健康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那么怎么治疗呢?
1、化疗
传统的化疗GISTs当作平滑肌肉瘤治疗,常用方案为阿霉素+顺铂(AD方案),临床缓解率&lt;10%,疗效不佳。

2、靶向治疗
伊马替尼:伊马替尼是c-kit激酶活性抑制剂,已于2000年第一次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不能根治手术的病人,也有用于
高危GISTs的报道。

应用方法为400~800mg/天,连续12~24
个月。

据Ⅱ期临床研究PR达63%,SD达20%;Ⅲ期临床研究尚缺乏远期随访报道,但据报道6月的PFS超过70%。

伊马替尼用于GISTs新辅助化疗,也有小样本成功的报道。

以上就是对胃间质瘤治疗方法简单介绍,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在此劝告大家生活中一经发现此病的症状,一定要马上就医,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胃间质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胃间质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胃间质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胃间质瘤(GIST)是一种罕见的胃肠道间质肿瘤,最佳的治
疗方法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恶性程度和患者的整体情况。

以下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对于小而局限的GIST,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通过手术可以完全切除肿瘤,提供明确的病理学诊断和分期信息。

对于大型或恶性的GIST,也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以减
轻症状或控制疾病进展。

靶向治疗:对于高危或转移性GIST,靶向治疗是关键。

口服
给药的分子靶向药物,如Imatinib(吉非替尼),可抑制
GIST细胞生长和扩散。

多数患者对Imatinib有良好的反应。

对于不能耐受或进一步进展的患者,还可以考虑使用Sunitinib (舒尼替尼)或Regorafenib(雷帕替尼)等其他靶向药物。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GIST中的应用相对有限,但可用于术
前或术后辅助治疗,减少肿瘤的复发风险。

随访及监测:对于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血液检验和相关检查是必要的。

这有助于发现肿瘤的复发或转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对于特殊情况下无法手术切除或对药物治疗抗药的患者,个体化治疗可能是一种选择。

例如,可以考虑尝试其他靶向药物或参加临床试验。

总之,胃间质瘤的最佳治疗方法取决于多个因素,并应由专业的医疗团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定。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预后至关重要。

间质瘤的治疗方法

间质瘤的治疗方法

间质瘤的治疗方法间质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它通常发生在肺部、肾脏、肝脏、胃肠道等器官的间质组织中。

间质瘤的治疗方法因病情不同而有所不同,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方式。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治疗方法的具体内容。

手术治疗是治疗间质瘤的常见方式。

对于早期发现的间质瘤,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手术可以彻底清除肿瘤组织,降低复发的风险。

对于一些局部进展的间质瘤,手术也可以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手术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因为手术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的位置和大小等因素。

放疗是一种常用的局部治疗方法,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间质瘤患者。

放疗可以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组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放疗通常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局部晚期肿瘤的控制以及减轻症状。

放疗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也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在进行放疗治疗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化疗是一种通过药物治疗肿瘤的方法,适用于全身性的间质瘤或转移性肿瘤。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的方式进入患者体内,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化疗通常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与手术、放疗等其他治疗方式联合应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然而,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患者在接受化疗治疗时常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肿瘤治疗方法,它通过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靶向药物通常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能够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

靶向治疗在一些特定类型的间质瘤患者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成为了治疗间质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总的来说,间质瘤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会有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出现,为间质瘤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和机遇。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现状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现状

转移/ 复发GS 疗效显著 .使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 的应 用目益 受到重视。 I T I sr c 1 at it t a s o Iu r G S ) s mo r i t egs o tsn lrc mee c y a t se C r n t am n ic d s Ab ta t G s o e i l t ma tmo ( I T i at r i n e i t at i et a t t sn h m li u . ur t r t e t n l e r n sn r u o g a dnh r n i a s e e u
段 ,根 治 切 除 术 后 5 生 存 率 可达 3 % ~6 % ,但 年 2 3
如 何 降 低 根 治 性 切 除 术 后 的 复 发 率 一 直 是
不 能 切 除 或 切 除 边 缘 肿 瘤 细 胞 残 留 者 , 中 位 生 存 GI T 疗 领 域 的 难 点 和 热 点 。 目前 学 者 们 对 于 S 治
叶组织 的肿 瘤 ,占消化 道 间叶肿瘤 的大部 分 。 目 需行 根治性 切除 。任何 术式 的切缘 都必须 无肿瘤 5 S 前 治 疗 方 法 主 要 有 两 种 :手 术 和 伊 马 替 尼 分 子 靶 累及 。术后 8 %的患者最终 会复发 、转移 ,GI T
向 治 疗 。手 术 切 除 是 局 限 性 GI ST的 主 要 治 疗 手 对 放 疗 、化 疗 均不 敏 感 。
作 者 简介 :尹 承 倩 ,主 要 从 事 各 种 恶性 肿 瘤 的 综合 治疗 。E r, -ni a l
ynh0 6 1 5cm。 i q 1 @ .0 c 2 6 收 稿 日期 :2 1 0 —2 ;接 受 日期 :2 1 0 —2 0 6 5 2 02 7 0

胃肠间质瘤基因检测与治疗

胃肠间质瘤基因检测与治疗
胃肠间质瘤(GIST) 基因检测与治疗
பைடு நூலகம்录
CONTENTS
1 GGISIST介T的绍 介绍
2 GIST的诊断
3 GIST的治疗
GIST介绍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 道原始间叶组织的肿瘤,有别于胃肠道肌源性或神经源性的肿瘤。形态复杂,是 一类具有恶性潜能的肿瘤。
主要用途
变异类型
肿瘤靶向化疗用药
SNV
Indel
CNV
Fusion
AKT1
ALK
FGFR2
HRAS
PDGFRA
PIK3CA
信号通路2基因
NOTCH1
SMAD4
CDA CYP19A1 MTHFR UGT1A1
CYP3A4 DHFR MDR1
靶向基因
BRAF
EGFR
KIT
KRAS
RET
ROS1
化疗基因
CYP2C8
分子分型
大多数病例具有c-kit 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多肽(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活化突变。 KIT:~80% PDGFRA:5-10% Wildtype(others):10-15%
Huss S, et al., Mod Pathol. 2013 Jul;26(7):1004-12.
检测周期
10个工作日
样本要求
外周血、肿瘤组织、胸水、腹水
适用肿瘤类型: 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甲状腺癌、卵巢癌、 肾癌、胃癌、胃肠道间质瘤等10多种肿瘤类型。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发表时间:2013-07-16T16:35:42.077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何程祖[导读] 胃肠道间质瘤的两种主要治疗方法分别是药物分子靶向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可以说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5]。

何程祖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人民医院530400【摘要】目的探究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方法以及有效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用性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54 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诊断并采用手术治疗方法。

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出腹部胀痛、不适,采用MRI 和CT 作为重要影像学帮助检查,通过手术治疗之后,免疫组化检测CD34和CD117 呈阳性率分别为55.6%和92.5%,手术治疗后一、三、五年内存活率分别是93.7%、84.8%、77.7%。

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在临床表现上没有特异性症状,因此进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难度,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切除,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癌;临床诊断;治疗前言胃肠道间质瘤在临床医学上还属于一种比较新的概念,该疾病源自于胃肠道间叶组织中的软组织出现肿瘤,大约占整个胃肠道肿瘤体积的1%[1]。

其主要有胃肠道平滑肌瘤、神经鞘瘤还有平滑肌肉瘤等, 该病发病不限年龄段,男性发病率较高与女性[2]。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3年2月到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病人,其中男性患者34 例,女性患者20 例,患者年龄均在36~75 岁,平均年龄为53 岁。

病人临床表现症状为:腹部胀痛、下腹不适为主,表现出该症状者25 例(46.3%);首发症状表现为黑便者20 例(37.0%);经过辅助体检查看出现肠道肿瘤者3 例(5.5%),腹部出现包块者4 例(7.4%),2 例出现肠梗阻(3.8%).肿瘤位置:位于胃器官者23 例;位于小肠者18 例;位于结直肠者9 例;位于肠系膜或腹膜后者4 例。

胃肠间质瘤规范化手术原则及注意要点_梁寒

胃肠间质瘤规范化手术原则及注意要点_梁寒

文章编号:1005-2208(2015)04-0391-04DOI: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5.04.13胃肠间质瘤规范化手术原则及注意要点梁寒【摘要】胃肠间质瘤(GIST)的手术原则是尽量完整切除病灶(R0)。

绝大部分胃间质瘤可以采取局部或楔形切除术。

位于贲门周围的间质瘤,如果局部切除可能造成贲门狭窄,可以采取近端胃切除术。

胃小弯的间质瘤可以酌情采取远端胃切除术,胃间质瘤病例极少需要采取全胃切除术。

发生于胃大弯侧的间质瘤可以酌情采取联合脾、胰尾或横结肠切除。

十二指肠间质瘤尽量采取局部切除,小肠间质瘤操作时避免肿瘤破裂,必要时可以采取联合脏器手术。

直肠间质瘤原则上应该避免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转移复发GIST在靶向治疗有效的基础上手术干预可能使病人获益。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外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Surgical manage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LIANG Han.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ical Surgery,Tianjin Cancer Hospital,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ancer,Key Laborary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herapy,Tianjin300060,China Abstract The principle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is removing the tumor as completely as possible(R0).The majority of gastric stromal tumor can be removed with local or wedge excision.Proximalgastrectomy is a choice for stromal tumor locating at the cardia since local resection may cause cardia stenosis.Distal gastrectomy is suitable for stromal tumor locating at lesser curvature of gastric antrum.Total gastrectomy is rare for gastric stromal bined spleen,tail of pancreas and transverse colon resection may necessary for R0surgery of greater curvature of gastric antrum.Local resection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duodenal stromal tumor.Operation procedure must be carried out carefully for 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in order to avoid tumor bined resection is a right choice when tumor involved surrounding organs or structure. In principle,low anterior instead of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is the only recommend procedure for rectal stromal tumor.Selected patients with recurrence or metastatic GIST who have controlled disease to TKI therapy can benefit from surgical resection.Keywords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urgery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特征性表达CD117的非上皮来源胃肠道间叶原性肿瘤。

胃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PPT课件

胃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PPT课件

恶性危险度

< 5 cm 低 无到少有 < 5/50HPF 非浸润性 无

> 5 cm 高 较明显
> 5/50HPF 可侵犯临近结构 常有
注:HPF = 高倍镜视野,400 ×(高放大显微镜)
20
各危险度组的总体生存率
Estimated proportion surviving
1.0
Risk Groups
function)变异,它导致了c-kit蛋白结构的改变,反过 来引起了受体的非配体依赖性活化,不可调节的c-kit活 性被认为可产生不可控制的信号传导,从而导致细胞增 生加速和/或凋亡的减少,最终导致含有c-kit突变的细 胞产生了生存优势。
6
GIST中KIT的突变
KIT
PDGFRA
Overall mutation frequency: 87.2%
PET扫描:目前还没有被大多数医师接受
17
GIST定义:
发生于胃肠道的有c-kit/CD117阳性表达,并 常有CD34表达的间叶性(间质性或结蒂组织) 肿瘤,同时具有特异性的组织学特点。当胃肠肿 瘤的组织学特点和临床表现与GIST一致时,ckit/CD117染色阳性可确定诊断。
﹡所有组织学和临床特点都应由一个有经验 的病理学家来评价并做出正确的诊断。
Kindblom等提出了卡哈尔细胞的概念 (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s)
1998年,在几乎所有GISTs中都发现了ckit蛋白(受体酪氨酸激酶)的表达
2
卡哈尔细胞(ICCs)
胃肠道内的卡哈尔细胞(ICCs)在胃肠道肌 层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他们作为肌肉的 起搏系统来控制内脏运动,调节胃肠蠕动。 目前认为ICCs是GISTs起源的细胞类型。更 深入的研究表明ICCs与间质瘤细胞在免疫组 化及显微结构上有许多重要的相似之处,它 们都是CD117(+)及CD34(+)的细胞。由于 这些原因,GIST也偶尔称为胃肠起博细胞肿 瘤(GIPACT)。

间质瘤的治疗方法

间质瘤的治疗方法

间质瘤的治疗方法间质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通常出现在肺部、肾脏、膀胱、肠道等部位。

治疗间质瘤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

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手术是治疗间质瘤的常见方法之一。

对于早期发现的间质瘤,手术可以完全切除肿瘤,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对于一些局部进展的患者,手术也可以减轻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然而,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对于一些晚期患者或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手术可能并不适合。

放疗是另一种治疗间质瘤的方法。

放疗利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组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放疗通常用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或者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进行局部控制。

放疗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长期照射可能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因此需要慎重选择适用患者。

化疗是通过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进入血液循环,从而杀死全身的肿瘤细胞。

化疗常常用于晚期间质瘤患者,或者对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

然而,化疗药物会对正常细胞产生毒副作用,导致恶心、呕吐、脱发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

靶向药物可以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

靶向治疗通常对特定类型的间质瘤有效,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

靶向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价格较高,需要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肿瘤的分子特征进行个体化选择。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还有一些新的治疗手段正在不断发展,如免疫治疗、介入治疗等。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为间质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也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和研究。

总的来说,治疗间质瘤的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总结!胃肠间质瘤的治疗
胃肠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约占全消化道肿瘤的 1%~3%, 发病率约为 (11~14.5) /100 万。

可发生消化道任何部位,依次为:胃(60~70%)、小肠(20~30%)、结直肠(约 5%)、食管(<5%)。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中位发病年龄为 40~60 岁,40 岁以前发病较少,但发病年龄越小恶性程度越高;男女发病差异不明显。

1
治疗原则
① 肿瘤发生于胃,直径≤ 2 cm ,无症状,且无不良因素(边界不规整、溃疡、强回声及异质性)者,应定期随访。

胃间质瘤的 CT 表现
最大面积 6 × 6 cm,有手术干预指征
②肿瘤发生于胃之外的部位,由于恶性程度较高,均应手术切除;特殊部位的GIST,如直肠、胃食管结合部、十二指肠,由于联合脏器切除的风险增加,一经发现应尽早手术。

③ 不能切除的局限性胃肠间质瘤,或接近可切除但切除风险较大,可能严重影响脏器功能者,宜先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待肿瘤缩小后
再行手术。

④ 对于复发或转移的肿瘤:
a、能手术切除的尽可能切除;
b、应用分子靶向药物后仍进展的复发性肿瘤,不考虑手术;
c、减瘤手术仅限于患者能耐受手术且能提高生存质量时。

⑤ 引起完全性肠梗阻、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无效的消化道大出血以及肿瘤自发破裂引起腹腔大出血时,可考虑急诊手术。

⑥ 肿瘤破裂是胃间质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术中要遵循「非接触、少挤压」的原则,且必须使用「取物袋」,以避免肿瘤破裂播散。

2
手术治疗方法:
传统开腹手术
手术目标是实现切缘肿瘤细胞阴性和保护肿瘤假性包膜完整,避免术中肿瘤破裂造成转移。

缺点:切口大、对脏器功能损伤明显、术后恢复时间长等
单纯腹腔镜手术
无论肿瘤大小,只要腹腔镜切除能达到切缘无癌细胞的完整切除均可行腹腔镜治疗。

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
优点:① 放大作用,有利于术者准确定位病灶,进行精细的解剖操作;② 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等。

消化内镜治疗
NCCN 指南建议,出现症状或超声内镜高危因素的小胃肠间质瘤(< 5 cm)应尽早行消化内镜切除
缺点:① 手术切缘阴性无法保证;② 较大的胃肠间质瘤病灶处理较难;③ 循证医学证据不明
A、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可切除浸润深度较浅且仅达黏膜层的病灶。

不过由于 GIST 多起源于黏膜肌层和固有层,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受切除深度所限,目前较少用。

B、内镜黏膜剥脱术
适用于直径≤ 5 cm、腔内性、无邻近器官侵犯和转移、包膜完整的固有肌层肿瘤的切除。

C、内镜下黏膜挖除术
是内镜黏膜剥脱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技术,适用于直径<3 cm 的 GIST,与之相比,更能满足完整切除病变的要求。

D、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不受病变深度限制,适用于起源于固有肌层深层或与浆膜层紧密粘连的胃间质瘤。

双镜联合治疗
指消化内镜和腹腔镜技术联合应用。

对于较小的黏膜下肿瘤,内镜治疗具有高检出率、定位准确、微创伤等优势; 对于较大的深层病灶,腹腔镜技术具有病灶清除完整、操作视野清楚、术后身体功能恢复快等特征,单独使用存在一定的缺陷,联合应用能取长补短。

A、内镜辅助腹腔镜治疗
适用于直径较大、起源于固有肌层、腔外生长型且不易在内镜下切除的 GIST。

B、腹腔镜辅助内镜治疗
适用于腔内型、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以及单独内镜治疗风险较大的 GIST。

5
危险度分层
术后中高危患者推荐进行靶向药物治疗(优先度:伊马替尼> 舒尼替尼 > 瑞格非尼)。

图源:自制
6
随访
低危患者
每 6 个月进行 CT 或 MRI 检查,持续 5 年。

中、高危患者
前 3 年:每 3 个月进行 CT 或 MRI 检查。

3~5 年:每 6 个月随访 1 次。

5 年后:每年随访 1 次。

* 文中图片为丁香公开课提供,感谢授权。

腹腔镜下胃间质瘤手术,怎样做到「非接触、少挤压」避免肿瘤破裂播散?怎样快速找到病灶,干净流畅的剥离出瘤体,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分险?
丁香公开课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田艳涛主任医师,用手术实拍 + 全程讲解 + 技巧总结的教学方式,7 节视频课从基础手术流程到复杂问题解析,手把手教你各类型胃间质瘤的腹腔镜手术操作!课程已完结,可以随时观看,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详细课程信息,还能入群与老师交流经验哦~
策划 | 张洁
投稿|****************
参考资料(上下滑动查看):[1] Fletcher CDM, Bridge JA, Hogendoorn PCW, et al.WHO classfication of tumours of soft tissue and bone[M].4th ed, Lyon:LARC Press, 2013:164-167.[2] Du CY, Zhou Y, Song C, et al.Is there a role of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 responding to imatinib: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trial in China[J].Eur J Cancer, 2014, 50 (10) :1772-1778.[3] 冯兴宇, 黎人杰, 张鹏, 陈韬, 邱海波, 周永建, 杜春燕, 尹晓南, 潘放, 郑国良, 孙晓卫, 余江, 陈志京, 赵岩, 刘秀峰, 李健, 张波, 周烨, 黄昌明, 周志伟, 李国新, 陶凯雄, 李勇. 基于中国多中心数据的胃来源胃肠间质瘤外科治疗现状分析[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11):1258-1264.[4] 李龙泉, 王永庆, 马明, 黄田, 梁元, 张惠芸, 黄绦壁, 孙蔚明, 王玉平. 胃肠道间质瘤治疗进展 [J]. 医学综述,2021,27(08):1539-1544.[5] 沈琳, 曹晖, 秦叔逵, 叶颖江, 李健, 王坚, 张波, 汪明, 高志冬. 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 (2017 年版)[J].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18,4(01):3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