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综述及分析
社会保障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及其现状分析

社会保障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及其现状分析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在促进农村发展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本文将重点探讨社会保障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并对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社会保障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社会保障指的是政府和社会各方面为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和提供社会服务而进行的各种行动和措施。
社会保障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农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广大农民的劳动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和劳动力。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可以确保农民在经济困难时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 促进农村消费需求释放。
社会保障可以为农民提供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缓解农民对基本生活所需的压力,从而促进他们的消费需求释放。
农民增加的消费支出将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形成良性循环。
3. 创造社会公平与稳定环境。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可以减少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为社会创造公平与稳定的发展环境。
通过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减少贫困现象的发生,并促进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实现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社会保障在农村的现状分析尽管社会保障在农村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 覆盖范围不广。
相比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相对较窄。
许多农民在医疗、养老、失业等领域依然缺乏有效保障,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更是面临着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困境。
2. 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一般较低,福利待遇相对不足。
农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权益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缺乏对农村地区的特殊需求的重视和及时响应。
3. 制度建设亟待完善。
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实施机制和政策支持。
加强法规建设、完善制度体系以及加大经费投入,都是未来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改善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和建议为了实现社会保障在农村发展中的更大贡献,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
农村社会保障调研报告3篇

农村社会保障调研报告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农村社会保障调研报告3篇【第1篇】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示例郊区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形成了“近郊城市化、远郊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这一明确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发展战略。
XX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调查分析文献综述

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调查分析文献综述一、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意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农村这一特定区域范围内所施行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占我国人口70% 的农村居民大多游离于社会保障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
郭玲霞(2003),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它表明人类对自身认识水平的提高,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
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她认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互助互济的优良道德传统,还可以促进社会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
李葳(2005)认为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受传统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影响, 造成现在我国城乡发展极不平衡, 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荃本建立的同时, 农村社会保障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搜盖范圈窄、层次低,土地保降功能日益下降,缺乏法律保障,管理体制分散,农村社会保障政出多门(钟振强、宋丹兵、吴丽莉,2008)。
具体来讲,在农村社会救助方面,尤其是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救助理念落后,对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缺乏科学的认识,对农民的救助存在着严重的恩赐色彩;救助对象的界定程序不科学,导致该救助的没有得到救助,不该救助的又得到了救助;救助方式单一,救助资源缺乏,以现金救助为主,实物救助为辅,而服务救助和能力救助严重不足;农村社会救助政策依据粗糙,农村社会保障立法整体滞后,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极不适应(张云英,2007)。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面,制度供给短缺,政府尚未计划在短期内给农村提供一个可操作的社保制度安排。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综述

增 强 社 会 成 员 共 同抵 御 重 大 疾 病 风 险 的能 力 。 、 自愿 原 则 2由 逐 步 适 时 走 向法 制 化 的 强 制 实施 。 基 本 医疗 保 障权 是 每 个 公 民基 于生 存 权 之 上 的 ~ 项 基 本 权 利 , 型农 村 合 作 医 疗 作 新 为 一 张 保 护 农 民 获得 大 病 保 障 权 利 的社 会 安 全 网 , 于 低 层 属
第 三 个 角 度 , 足 于 中 国 的 经 济 和文 化基 础 。 为 构 建 立 认 有 中 国 特 色 的农 村 社 会 保 障 体 系 不 能 也 不 应 照 搬 西 方模 式 ,
现 有 关 于 农 村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建 设 的 文 献 , 研 究 角度 各 其
有侧重 :
第 二 部 分 就 是 农 闲 时 候 出来 打 工 的 季节 工 。他 们 所 需 要 的
模式选 择起决定性 作用 。效率优先往往 更加强调 社会保障
制 度 对 经 济体 制改 革 的 配套 作 用 , 公 平 的价 值 取 向更 加 倾 而 向于 将 社 会 保 障制 度 视 为最 重要 的社 会政 策之 一 , 系 到 民 关
成 一 致 意 见 , 后 决 定 家 庭 成 员 一 起 参 加 , 照 参 加 人 数 计 然 按
算 个 人 出 资 部 分 .而 且 ~ 次 性 交 纳 全 年 整 个 家 庭 的 人 员 费 用 , 能 被 视 为 参 加 新 型农 村 合 作 医疗 。这 既 体 现 了家 庭 中 才 有 病 无 病 成 员 的互 助 。 免 逆 向 选 择 , 有 利 于提 高 参 合 率 , 避 也
可 能 性 较 低 。 而 缺 乏 参 加 合 作 医疗 的 积 极 性 。如 果 完 全 由 因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的综述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的综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为了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问题。
本文将以综述的方式,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近年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者通过调研和统计的方式,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参保率、保险费率等基本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研究发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参保率相对较低,保险费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可支配的收入。
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推广,很多农村居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认知程度较低,导致参保意愿不够强烈。
同时,研究者还关注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和效果评估。
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的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和参保能力产生了较大影响。
此外,一些研究还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感等方面进行了评估,发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保障其基本生活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然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缴费意愿和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保险基金的筹集面临困难。
其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设计和运行机制亟待完善,需要更加合理地设置参保条件和待遇标准,加强对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此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和社会风俗习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需要制定出更加贴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政策措施。
基于以上问题和挑战,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需要进一步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其次,需要加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农村居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保意愿。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监督和评估,推动政策的落地和实施,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综述

40—————————— 收稿日期:2010-12-23作者简介:林淑周(1968-),女,福建闽清人,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理论研究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保障研究。
摘要:进入新世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倍受学术界和政府关注,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就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作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72(2011)01-0040-06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和农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学术界对农村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逐步深入。
通过检索期刊网含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论文达到了750多篇,内容涉及: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作用、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
本文试图将近年来学者们在上述问题上的观点进行梳理,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现状综述(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紧迫性和可行性研究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国内的论者们普遍认为现阶段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十分迫切。
论者们[1][2][3][4]一致认为:(1)农村人口老龄化使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显得尤为迫切。
人口数量和老年人增加,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致使农村家庭养老的实际能力弱化,农村中的空巢家庭和独居高龄老人增多。
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迫切需要一种家庭之外的社会化的保障制度。
(2)土地保障能力弱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耕地面积将继续减少,土地的保障功能越来越弱化,加之农业比较利益低、土地承载负重,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相当突出,使土地很难起到真正的保障功能。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完善【文献综述】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完善【文献综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法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完善我的课题是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完善,为了做好毕业论文,我通过查阅与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对撰写论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对相关文献的有关内容作如下分析: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吴小武在《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构想》一文中指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二)资金投入过少;(三).地区发展不平衡。
柏素敏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文中叶住处了同样的问题。
在参阅了其他的文献之后,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的问题研究上学界几乎都指出了同样的问题。
1.1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除对缺乏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等实行“五保”制度外,绝大多数农民没有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其养老、医疗、工伤主要靠自我保障、家庭保障。
1.2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目前,农村保障制度是乡、村两级统筹,造成的主要问题一是苦乐不均,二是保障程度普遍偏低。
有些地方,保障对象的保障金几十年不变,经过几次通货膨胀后,原有保障基本生活的目的也难以达到。
这种状况不仅削弱了社会保障对劳动者的生活保障作用,而且成为集体经济和乡镇企叶进一步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
1.3保障制度的可操作性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救灾体系没有形成科学的等级评价制度;第二,没有一个具体的贫困标准和救济标准,因而评价一个家庭是否贫困时,就只能凭直觉,标准一降再降,受救济的人数逐步减少;第三,确定收入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这是由于农村的特点造成的。
1.4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资金筹措不足,同时难以保证保值增值。
二、社会保障体系发达国家的经验徐嘉辉郭翔宇在《德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借鉴》中指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形成于德国,作为现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保障制度最发达的国家,它的社会保障制度属于一元保障型,是最早以法律形式实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社会保障服务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得到了不断改善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
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多个方面。
这些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养老保险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制度,解决了农村居民养老保障问题。
农村居民可以在工作时每月缴纳一定比例的工资作为养老保险金,退休后可以享受相应的养老金待遇。
医疗保险是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中国政府通过建立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了医疗费用报销和医疗服务的保障。
农村居民可以参加医疗保险计划,享受低费率的医疗保险服务,大大降低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的风险。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也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这些保险制度,农村居民可以在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特殊情况下得到经济补偿和医疗服务的保障,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健康得到保障。
在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差异。
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居民仍然面临较低的保障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来提高保障水平。
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增加,如何确保在流动过程中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权益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现实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需要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保障水平,实现保障的均等化。
需要建立起农村居民之间和城乡之间社会保障的衔接机制,确保农民在流动过程中享受到应有的保障服务。
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在新时期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中,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农村社会保障的全面建设,以及保障农民的社会权益,我国政府和学者们积极探索和研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下文将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农村社会医疗保障和农村社会教育保障三个方面,对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进行描述和分析。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研究,可以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政府通过逐步建立起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供养老人供养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保障了农民的基本养老需求,还促进了老龄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村社会医疗保障是保障农村居民医疗权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政府通过建设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等医疗保障制度,不仅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提高了农民的卫生健康水平,改善了医疗资源的配置,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农村社会教育保障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教育保障体系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政府通过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农村义务教育法以及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不仅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给农村学生,还鼓励了农民发展教育产业,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
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

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低保等多种保障措施,但在实际运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水平不够广泛和高效。
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不足等原因,很多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农民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其次,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机制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的管理体制相对分散,不同地区的保障政策和实施方法存在差异,导致农民对保障政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
同时,农村保障管理机构的能力和效率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更好地满足农民的保障需求。
第三,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提供,并没有真正实现社会化、多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模式。
在制度设计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符合国情的保障模式和机制,以提高保障的可持续性和效率。
最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很多农民对于保障政策和实施方法的了解和获取
仍然存在困难。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民的信息化素养和保障政策的传达和宣传效果。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在政策制定、管理机制、制度设计和信息化建设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实现对农民的全面、有效和可持续的保障。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在当今社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如何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
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措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农村居民在疾病、意外等突发事件中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和救助,因此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至关重要。
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涵盖面窄。
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集中在城市,覆盖面较小,农村居民的保障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是保障水平低。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各项政策和待遇相对落后,很难满足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
三是管理落后。
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很难适应当下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村社会保障的完善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在农村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权益。
二是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保障水平。
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提高各项政策和待遇,使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保障水平。
三是改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保障服务。
农村社会保障的经费保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需要足够的经费支持。
当前,我国已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城乡统筹制度,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政府应逐步提高财政支出比例,完善财政保障制度,实行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为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应出台更加完善的政策和法规,明确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规定和责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为农村居民提供法律保障。
试论我国农民社会保障下探讨及研究报告

试论我国农民社会保障下探讨及研究报告摘要:农民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一致,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探讨了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并对未来农民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引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流失问题,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
本部分主要介绍我国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的普遍问题。
二、我国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在本部分,我们对我国农民社会保障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与分析,主要包括农民参保情况、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失业保障和住房保障等方面。
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我们发现:1.农民参保率低,参保覆盖面不广。
2.农民养老保障仍存在缺陷,普遍存在着养老金水平低、养老金支付困难等问题。
3.农民医疗保障水平较低,医疗费用负担重。
4.农民失业保障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职业培训和求职辅导机制。
5.农民住房保障问题突出,农村住房条件差,住房困难问题长期存在。
三、改进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在本部分,我们提出了改进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包括:1.加强农民社会保障意识,提高参保率。
2.改善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提高养老金水平,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支付。
3.加大农村医疗保障力度,扩大农村医保政策覆盖范围。
4.完善农民失业保障机制,提供更多的就业培训和求职辅导服务。
5.加大农村住房保障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住房条件,解决住房困难问题。
四、未来农民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展望在本部分,我们对未来农民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1.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农民参保意愿。
2.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打破农村和城市之间的隔离。
3.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农民就业能力。
4.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农产品定价机制的衔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民社会保障存在许多问题,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政策的完善,农民社会保障的问题将会得到逐步解决。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1.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首先,近年来,国家增加了农村民政社会保障的投入,但其增加的速度远远低于物价上涨的速度.其次,烈军属优待,五保供养采取农村负担的方式与优待金,五保供养经费调整的需求不相适应,农村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变革,使烈军属优待,五保供养由原来生产队集体经济负担变为一家一户农民负担.各地普遍执行了优待金,五保供养金的乡镇统筹办法.这种做法对于烈军属优待,五保供养政策的落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单纯实行农民负担,不利于增加统筹金额,难以提高优抚和五保供养标准.2.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1998年虽达18745个,却仅占全国乡镇位数的3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仅占24%.没有建立社会保障机构的地区,尽管集体也以公益金和合作医疗基金的形式向农民收取社会保障费用,但由于个人缴纳的公益金只是赡养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社会供给性差,而且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农民没有积极性.大部分乡镇企业和114经济论坛2004?24私有企业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是空白的,这种情况使国家无法对农村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极不适应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3.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全国虽有1100个县开办养老保险,但参加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0%.积极推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解决了部分群众”病有所医”的问题,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与集体在保健医疗上的依附关系,医疗保障只是社区化,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这种状况不仅削弱了社会保障对劳动者的生活保障作用,而且成为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4.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难以保证保值增值.就全国而言,目前尚未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政策的法律框架,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致使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约束,资金使用存在较大风险,无法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5.社会保障管理分散.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是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条块之间既无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无统一的管理办法.从管理机构上看,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村职工的社会保障统筹和农村养老归劳动部门管理,医疗保障归卫生部门和劳动者所在单位或乡村集体共同管理,最低生活保障和优抚救济归民政部门管理.一些部门,乡村也制定了社会保障办法和规定,对义务兵,独生子女,村组干部,民办教师和残疾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都有相应的指导意见,管理也各自为政,造成了条块分割.由于这些部门所处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同,在社会保障的管理和决策上经常发生矛盾,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使目前的参保率呈下滑趋势,有些地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已处于停顿与半停顿状态.二,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思路1.增强社会保障意识.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村居民认识到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既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认识到由低层次的家庭自我保障进而转变为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在今后将主要不是靠国家财政拨款,而是按权利与义务对等,效益与公平兼顾的原则,由社区积累和个人投保为主来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增强自我保障意识.2.多渠道筹措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国家投入资金,用于救灾,特困户生活救济和优抚补助;为了弥补国家投入的不足必须开辟新税源,征收社会保障税;要建立个人账户;要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如商业性养老保险;要通过有关政策和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强化农村集体对保障资金的投入;要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和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性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3.建立和健全三项制度.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保险三项制度是重点.4.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一是要抓好单项法规的建设,如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法,农民医疗社会保险法,农村工伤社会保险法,农村扶贫法与灾害救济社会保险法和农村残疾人保险法等等.二是要抓好地方性法规的建设,鼓励与提倡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保障办法.5.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应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以便统一政策标准,降低管理成本.同时要实行社会保险行政管理与基金管理分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基金管理部门负责基金的收付和基金的操作.要建立保险监督机构,以保证政策的实施和基金的合理运用,确保基金的保值和增值.6.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建设.当前,应尽快建立以县为龙头作指导,以乡为主体搞服务,以村为基础抓落实的救灾扶贫,医疗预防保健,优抚安置,老年保障,残疾人保障和婚丧改革等6个保障服务网络.要发动社会力量,广辟筹资渠道,发展和兴建一批新的社会保障服务实体和设施.在充分利用现有服务设施的基础上,通过挖潜,更新和改造,在保障项目上,内容,标准及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与提高,逐步实现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化,实体化,规范化,制度化,使其真正发挥保障服务作用.(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社科部,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口庞引巧张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在咱们这个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像那根断了的绳子,虽然拼凑着,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说到这,不禁让人想起那些大妈们在广场舞中扭来扭去,动作幅度大,但就是不知如何收尾。
农村的社会保障,哦,真是让人感到心酸。
很多人一提起这事儿,脸上就露出那种“哎呀,真是烦”的表情。
可不,这事儿真得好好聊聊。
咱们得说说这农村的医疗保障。
真是个大问题。
大多数老百姓一到看病,心里就开始打鼓:这钱得花多少?医保报销能不能到位?有些人看病前得先掏空钱包,等着医保的“福利”,这心情就像买了一张不灵的刮刮乐。
虽说国家越来越好,但村里那点儿医保报销,顶多就是杯水车薪,根本挡不住那飞涨的医疗费用。
说白了,农村老百姓还是觉得,看病就像是个赌徒,心里忐忑,结果往往还得自掏腰包。
再说说养老保障。
这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大家都知道农村的养老保险水平低,很多老人到头来就指着儿女过日子。
这可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谁不想在老了以后,能靠自己,安享晚年。
可现实是,很多老年人的养老金就像那过期的酸奶,喝了让人心里别扭。
想想看,辛辛苦苦一辈子,最后居然只能靠着微薄的养老金过日子,心里能不凉吗?农村的失业保障。
这一块儿简直是空白。
随着年轻人都往城市跑,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大伙儿都想着,哎,我去城里打工,挣点钱多好。
可一旦出事,失业了,回到农村就成了“无家可归”的感觉。
根本没有什么能让他们安心的保障,失业之后怎么办,谁来接着喂这口饭?让人心里不禁一阵发凉。
解决这些问题,咱可得好好想想对策。
得加大对农村医疗的投入。
不是光说空话,得真金白银地砸进去。
建立健全的医保体系,别让大伙儿看病都得捂着钱包。
增加对农村老人的关爱,不光是养老金的提高,还得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别让他们觉得自己像被遗忘的角落里的植物。
咱得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
农村的土地多得很,资源也不少。
给年轻人提供优惠,让他们带着新思想、新技术回来,能搞点事业,既能解决就业问题,还能把村里的经济搞上去。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展分析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展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和权益,相关政策不断完善,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来分析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展。
一、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近年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得到了不断完善,建立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来源。
政府对参保人员给予一定的补贴,提高了农村养老保障水平。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老年人的关爱力度,提高了农村养老保障的社会效益。
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农村医疗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农村医疗保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政府推动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可及的医疗服务,并为贫困家庭提供医疗救助。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卫生设施和医疗服务的投入,提高了农村医疗保障的覆盖率和质量。
三、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为了解决特困农村群体的生活困难,我国不断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特困农村居民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
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特困群体的帮扶力度,促进了农村社会救助的落实和完善。
四、农村失业保障制度的建设农村失业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在这方面不断加大建设力度。
政府推动建立农村劳动者失业保险制度,为农村失业人员提供了一定的生活补贴,减轻了他们的生活压力。
同时,政府还推动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失业保障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性和完善综合以上几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性和完善程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建立了一套覆盖面广泛、保障水平较高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
六、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然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政策执行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服务覆盖面不广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解决。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综述及分析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综述及分析【摘要】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本文通过对近10年的篇名含有“农村社会保障”的文献的分析,梳理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力求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实践。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工;被征地农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近10年的篇名含有“农村社会保障”的文章,达1000篇有余。
通过对上述文章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社会保障整体制度研究;二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研究;三是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研究。
本文着重讨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1.整体研究状况1.1农村社会保障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分析讨论农村社保制度。
其观点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总体上对健全或完善农村社保制度进行思考,二是提出了建立我国农村社保制度的基本思路或构想,三是关注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农村社保制度的构建,四是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环境下的农村社保制度建设问题,五是从具体角度分析了立法、财政支持、土地产权制度对农村社保制度的影响和作用,六是讨论了农村社保制度的责任主体及其框架建设和现实选择问题。
其他论文还涉及到农村医疗保障,特别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以及农村生育保障问题。
此外,还有几篇是基于上海浦东、贵州贵阳以及福建的实证研究,不仅提出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对供求关系进行了研究。
1.2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关于农民工社保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社会保障的热点、焦点话题。
归纳起来,有如下观点:一是从总体上对农民工的社保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要妥善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和社保问题;二是具体分析在解决农民工社保问题,特别是建立农民工社保制度时遇到的障碍和挑战;三是提出了构建农民工社保制度的基本思路或对策,如“以土地换社保”、“以实物换保障”等;四是强调农民工社保制度的建立要有法律作保证,关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和权益缺失问题的研究。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分析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分析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了总人口的大部分。
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政策一直较为薄弱。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视,农村社会保障政策逐渐成为的焦点。
本文将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政策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未来发展和改进措施。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主要由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但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渐解体。
此后,国家开始重新构建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以解决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贫困等方面的保障问题。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主要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问题,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1)全覆盖:未来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将逐步实现全覆盖,确保所有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相应的保障。
(2)提标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标准将逐步提高,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保障需求。
(3)多元化:未来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将趋向多元化,不仅包括基本保障,还将拓展到商业保险、社会救助等多个领域,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1)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通过实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得到了加强,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2)减轻了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政策的推行,有效减轻了农村居民的经济负担。
(3)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使得他们能够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保障水平较低: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保障需求。
(2)部分地区落实不到位:在一些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浅议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分析综述

浅议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分析综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探索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发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并综述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现状、问题、发展趋势及未来的可行策略等方面。
一、现状分析
当前,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水平低:由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起点较晚,很多地方的农民还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标准也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农民的保障需求。
2.保障范围窄:农村社会保障的保障范围比较窄,农民只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而其他诸如失业保障、工伤保障、生育保障等方面的保障往往缺乏。
3.缺乏可持续性: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而这种方式缺乏可持续性,长期来看难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二、问题分析
当前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问题: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依靠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缺乏自主筹资,难以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综述及分析【摘要】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本文通过对近10年的篇名含有“农村社会保障”的文献的分析,梳理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力求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实践。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工;被征地农民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近10年的篇名含有“农村社会保障”的文章,达1000篇有余。
通过对上述文章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研究重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社会保障整体制度研究;二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研究;三是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研究。
本文着重讨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1.整体研究状况
1.1农村社会保障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分析讨论农村社保制度。
其观点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总体上对健全或完善农村社保制度进行思考,二是提出了建立我国农村社保制度的基本思路或构想,三是关注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农村社保制度的构建,四是分析了社会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环境下的农村社保制度建设问题,五是从具体角度分析了立法、财政支持、土地产权制度对农村社保制度的影响和作用,六是讨论了农村社保制度的责任主体及其框架建设和现实选择问题。
其他论文还涉及到农村医疗保障,特别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以及农村生育保障问题。
此外,
还有几篇是基于上海浦东、贵州贵阳以及福建的实证研究,不仅提出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对供求关系进行了研究。
1.2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关于农民工社保问题的研究,是近年来社会保障的热点、焦点话题。
归纳起来,有如下观点:一是从总体上对农民工的社保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要妥善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和社保问题;二是具体分析在解决农民工社保问题,特别是建立农民工社保制度时遇到的障碍和挑战;三是提出了构建农民工社保制度的基本思路或对策,如“以土地换社保”、“以实物换保障”等;四是强调农民工社保制度的建立要有法律作保证,关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和权益缺失问题的研究。
1.3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被征地农民(失地农民)是指因经济发展、城镇建设或公共事业需要被依法征占土地后,由于土地改变使用权而失去基本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目前还停留在呼吁阶段,即从总体上进行思考,强调为被征地农民建立社保是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的根本途径。
由于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生存基础,因此,在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保障农民就业、生活、医疗、养老等体系之前,土地必将是“农民社保的载体”和“农民家庭最基本的经济基础”。
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进而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被征
地农民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而且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如何解决被征地农民“种地无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卢海元基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的分析,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与社保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进行了可操作性构想。
此外,也有人提出了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保制度的原则以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金的设立与管理问题。
2.简要评述
2.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研究
2.1.1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建设重点的讨论
第一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保机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农村原有的集体保障机制和土地保障制度受到冲击,农村家庭的保障功能被大大削弱,这将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非常重要和迫切。
第二种观点认为,根据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基本模式是以农民家庭自筹保障为主、国家保障和集体保障为辅,首先把重点放在社会救助保险和福利服务的层面上,重点是救灾救济、养老保险和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服务。
第三种观点认为,现阶段中国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责任重点应当集中在强
化政府责任、完善家庭保障,同时,还可以考虑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1.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选择讨论
对于现阶段怎样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当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最佳路径的选择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观点。
第一种,分类分层。
依据不同类型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设计和分类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该考虑到农村居民的分层,制度设计因分层化后对象的性质、需求不同而有所差别。
第二种是建立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刻不容缓。
李迎生认为目前要做到社会保障体系完全实现统一是不可能的,他设计了一个“有差别的统一”的城乡整合模式。
第三种观点,建立弹性、创新制度。
2.2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2.1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归口问题
农民工的社保问题作为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时期内被排除在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之外,理论界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讨论异常的激烈,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农民工社保的“统”与“独”。
“独”派基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以及传统农民的工作、职业性质和需求的区别,提出建立独立于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社保模式。
“统”派又有将其纳入城市社保体系和农村社保体系之分。
2.2.2农民工养老保障问题
鉴于农民工数目庞大和短期内其转移潮流不可能停下来的事实,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也成为学者们关心的焦点。
卢海元(2005)提出了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缴费门槛较低、缴费方式灵活、可随人转移的弹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想。
徐赛嫦(2003)认为,应
该建立“混合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2.3农民工的其他社会保障及保障权益问题
依照《劳动法》以及现有的各项城镇基本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农民工与其他类型的职工一样应当参加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等社会保险项目,即现有制度并未排斥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
2.3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卢海元(2007)提出以被征地农民为突破口,建立城乡统一的国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对于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险的问题,国内专家学者基本达成一致,认为现阶段应该采取“以土地换保障”、“以土地换就业”、“以土地换长期收入”的方法,建立以就业为支撑的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但是,至于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专家学者又持有不同的意见。
李扬、陈文辉(2005)认为,现阶段在农村适宜推广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经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
这种模式考虑我国农村和农民的现实情况,有利于将政府行政手段和商业保险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党国英(2004)提出,建立“国家失地农民保障基金”。
宋斌文、荆玮(2004)提出实行“三方”付费制,倾向于给失地农民建立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模式应是个人账户式的完全积累制,采取“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
成德礼、董克用(2004)提出,吸收失地农民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即“农转工”。
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统筹层次。
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主要存
在以下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应纳入城乡统筹层次。
并按照城市和农村人口统一标准建立社会保障,此举顺应了政府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
第二种认为,不应完全纳入城乡统筹层次,应有效地区分失地农民这一群体,从而加以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卢海元.创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产品换保障.求是,2004,(3).
[2]成得礼.城乡结合部北京市‘失地农民’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经济科学,2004,(4).
[3]徐赛嫦.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析.社会保障制度(人大复印资料),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