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学制、代码专业所在系:中文系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代码:050101 标准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在中等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的创新型师资和后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的教育管理人才;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文秘公关、编辑出版、行政管理、新闻传播等专门人才;同时,向高等院校输送硕士研究生生源.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基础教育师资以及相关职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一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德修养;2。
具有正确的文艺观、审美观、语言文字观和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3.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能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在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富有创新精神;4.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熟悉教育法规,具有良好的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和较高的汉字书写水平,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从事语文教学和教研工作及班主任工作;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领域;6.掌握一门外语,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7。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功能,同时熟悉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具备中学语文教学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并能在文化、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以及教育与教学实践能力的系统训练与培养,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积极上进,善于合作;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奉献精神。
2. 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趣味和鉴赏力;具有一定的哲学、宗教、历史和自然科学素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了解相关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知识,具有较高的逻辑思辨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3. 初步具备本专业所需的外语基本知识,具有听、说、读、写、译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
4. 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文学赏析能力、写作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懂得基本教育教学规律,具备语文教学工作能力和班主任工作能力。
5. 具有正确的语言文字观,具有运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释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基本能力;6. 具备较为系统、扎实的中外文学史基本知识,熟悉中外作家作品,具有较强的作品分析和鉴赏能力;7. 具有运用科学的文学观念和原则分析和评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基本能力;8. 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比较扎实的教育科学理论素养,了解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高起专)
汉语言文学专业高起专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代码:050101二、专业层次:高起专三、入学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应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参加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合格。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需要,能熟练地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思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开阔的文化视野,身心健康、人格健全,能在基础教育部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机构等,从事教学、文秘、宣传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五、培养规格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一)知识要求1.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了解哲学、历史学、逻辑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3.了解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等工具性知识。
(二)能力要求1.具有感悟语言文学现象的能力。
2.具有运用所学知识鉴赏文学作品和相关文化现象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倾听、阅读、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及思维能力。
(三)素质要求1.思想品德素质: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2.身体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学科专业素质: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4.创新创业素质: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
六、学制最低修业年限2.5年,最高修业年限5年。
七、学习形式学习形式以非脱产为主,采取灵活多样的线上(含直播教学)与线下教学形式实施教学。
八、总学时、学分总学时1620学时、学分90学分九、毕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取得规定的学分,达到毕业要求规定,准予毕业。
十、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职业能力拓展课和实践教学四部分组成,总课时1620学时,其中自学学时1310学时,面授学时310学时。
十一、教育教学活动进程安排表(见表)十二、教学实施保障1.教材选用。
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文学培养方案旨在培养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人才。
具体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熟练运用汉语语言的能力;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化的深入理解;3.培养学生具备批评和研究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能独立进行文学研究;4.培养学生具备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的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汉语语法-古代汉语-文学基础理论-文学鉴赏与评论-社会语言学-口语表达与写作2.专业课程-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文学与社会-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研究方法3.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以下选修课程:-文化与文学-文学作品分析-小说创作-诗歌创作-戏剧创作-影视文学-文化遗产与文学-媒体与传播文学三、实践环节1.实习学生在大学期间需参与相关企业、机构或院校的实习活动,以加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2.研究项目学生在大四时需参与文学研究项目,深入研究其中一文学或文化领域,进行独立的研究和论文撰写。
四、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方面。
2.期末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
3.实践评价对学生实习和研究项目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以下领域的就业:1.高校、中学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3.文化机构和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与展示工作;4.研究机构的研究员或助理研究员。
六、总结通过以上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本文学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文学理论素养和文化素养,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同时,通过实践环节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为具备批判意识和创造力的优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规格1.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50101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2.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关怀和身心素质,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力,能在文艺、新闻、高校、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及文化、宣传、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3.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从专业角度看,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有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文字观和比较扎实丰厚的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功。
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从事中文应用和研究所必要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以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技能。
(2)初步掌握中文学科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比较敏锐地发现和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基本懂得如何处理有关信息并开展研究,具备撰写一定水平的科研论文的能力。
(3)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能规范地使用汉语言文字,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达到四级标准;能比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达到规定的等级。
(5)具有职业迁移的智能基础和自我发展的潜在能力。
经过较短时间的学习、培训或实践,基本能适应职业岗位和社会角色转换的需要。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追求新知的热情和良好习惯,具备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
4.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相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5.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6.学制及学分要求学制:4年学分要求:修满160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32学分,学科基础教育课程49学分,专业教育课程54学分,实验实践教育课程15学分, 综合素质教育课程10学分。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中等学校语文教学、教学研究及其他教育工作的能力,能在中等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培养具备文秘、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机构从事研究、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文秘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中等学校或到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从事教育教学及研究、管理工作;也可到文化宣传、编辑出版、新闻媒体等机构从事语言文字和相关管理工作。
二、培养规格1、知识结构要求(1)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文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2)掌握教育教学理论、文秘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
(3)掌握文学欣赏和语言文字应用领域相关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中国语言文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景。
(5)了解相关的经济、行政、教育等法规。
2、能力结构要求(1)具备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阅读、演讲、写作的基本能力。
(2)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及相关的研究能力。
(3)具备从事文秘工作、管理工作及相关的研究能力。
(4)具备熟练操作现代办公设备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
(5)具有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的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1)具有良好的治学态度,善于思考,勇于进取,具有求实、创新的责任意识。
(2)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及较好的自学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主要课程:写作、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等。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师范方向:课内总学时数为2582学时,总学分数为158.5 学分。
其中:必修课程1798学时、112学分;选修课程784学时、46.5 学分。
文秘方向:课内总学时数为2590学时,总学分数为159 学分。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文(三篇)
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范文(____字)第一部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文学修养,具备较强的汉语文献研究和文学批评能力,以及一定的汉语教学和传媒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第二部分:培养要求1. 专业基础知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汉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理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写作规范等内容,并能够进行基本的文学创作和批评。
此外,还要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并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2. 专业选修课程学生需要选修一系列的专业选修课程,以提高自己在文学理论、文艺批评、文化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能力。
其中包括文学作品的阅读与理解、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文学研究方法与技巧等课程。
3. 实践教学学生需要参加一定量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文化交流和社会实践等方面。
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可以加深对文学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批评眼光。
4. 海外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学校鼓励学生参加海外学习项目。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交换学生项目、短期游学项目、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了解国际文化和文学的最新发展动态,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5. 汉语教学和传媒工作能力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汉语教学和传媒工作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选修相关的教学和传媒课程,了解教学和传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和传媒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汉语基础知识:包括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2)中国文化与文学史:介绍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了解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动态。
(3)文学理论与方法:包括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专业课程(1)文学作品阅读与解析: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介绍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批评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与特殊素质全面发展,具备正确的专业观念和良好的专业品格,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汉语言写作能力,掌握文化宣传、文字编辑或文学创作的方法,能在办公室、新闻传媒、文艺创作等领域从事公文写作、新闻写作或文艺创作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一)就业目标文秘、文宣人员;新闻编辑;文艺创作人员;自主创业。
(二)职业发展目标专业作家;专业编剧。
二、培养规格(一)专业核心素质要求1. 具备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厚实的人文学科知识;2. 写作基本功扎实,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3. 掌握公文写作、新闻写作、文字编辑或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4.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及专业前沿动态;5.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
(二)非专业核心素质要求执着追求、刻苦勤奋、热爱创作。
三、培养模式与特色(一)培养模式实行开发内化教学模式1.专业素质培养模式(1)“一对一”指导;(2)强化阅读训练;(3)强化素材积累;(4)强化写作训练;(5)核心专业课程小班教学;(6)名家讲坛;(7)学生习作互评;(8)工作室模式:与东西方文化公司合作,配备二个工作室,一个是文学创作工作室,一个是影视创作工作室。
2.非专业素质培养模式(1)在专业素质教育中渗透非专业素质教育;(2)在专业素质教育的测评中体现非专业素质教育的要求;(3)“思政课”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特色理论课程实行开发内化教学;(4)实训项目和思想品德素质加强测评环节;(5)素质导师强化对学生的“五导” (观念引导、品格引导、知识引导、能力引导、方法引导);(6)成功内省;(7)成功案例库;(8)成功论坛;(9)头脑风暴。
(二)培养特色1.专业素质优势扎实的文字基本功和写作能力;广博的人文知识;独特的写作风格;丰富的创作灵感。
2.非专业素质优势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执着的创作激情。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具有较高中文修养和扎实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人才,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的能力,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以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熟练运用汉语语言,能够进行独立的文学研究和创作。
2.了解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和现状,有较强的批评分析能力,能够研究和解读文学作品。
3.具备较强的文献检索和研究方法,能够开展独立的学术研究,具备一定的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创作能力。
4.具备较强的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够适应大众传媒和文化产业需要的汉语文字工作。
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语言学、文学原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
2.专业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批评、作品研究、修辞学等。
3.选修课程:古代汉语鉴赏、现当代文学批评、比较文学、民间文学、古代诗词、小说、戏剧等。
三、培养方式1.教学方式上,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经典文本的解读、文学评论的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和创作能力。
2.实践环节上,学生应参与文学社团的组织和活动,参与学术研讨会和论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文学创作比赛,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四、评价方式1.课堂学习成绩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和成绩等因素进行评价,包括日常作业、考试成绩等。
2.实践能力评价:通过文学创作作品的质量、论文的撰写和学术研究的成果等进行评价。
3.综合评价:根据学生的学术成果、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等进行综合评价。
五、人才培养政策1.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和创作活动。
2.为优秀学生提供科研机会,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学术会议和文学出版等活动。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才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1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技能和方法,能够胜任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广泛的人文知识、较高的文学素养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古今汉语和中外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新成就,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在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富有开创精神。
3.具有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较高的审美能力,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及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4.掌握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国家教育法规;具有熟练的教师基本技能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课程意识、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能独立设计和实施信息技术教学,开展教学研究.5。
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能讲流利的普通话,达到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以上水平;掌握1门外语,达到国家公共英语考试四级水平或其他语种相同水平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获得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具有较强的三笔字书写能力和较高的简笔画绘画水平.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了解汉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7、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国防基本知识,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要求。
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理论基础和广泛的文化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来说,培养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具备深入研究汉语言文学的能力。
2.具备广泛的文化素养,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在汉语言文学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培养内容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等方面的知识。
2.文化素养的培养。
包括文化史、哲学、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3.实践能力的培养。
包括文学创作、文学翻译、文学编辑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三、培养方式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方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
2.实践教学。
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具备实践能力,能够在汉语言文学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3.科研教学。
通过科研教学,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汉语言文学领域中做出重要贡献。
四、培养方法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方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包括讲授、讨论、研究、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获得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2.个性化的培养方法。
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发挥优势。
3.国际化的培养方法。
通过国际化的教学和交流,让学生了解国际汉语言文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五、培养评价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评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术成果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写作理论与写作训练。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三、学制与毕业学分学制: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为3-6年学分:166+(6)学分四、授予学位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注:专业见习安排在3-6学期,利用课堂和课外时间,主要以观摩教学案例与讨论等形式进行。
为23.9%;2.创新学分是个性化选择,可折算院系选修课学分,故实践课程学分未包括创新学分(2学分)。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周学时计划分配表(四)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及学分分配表1、公共基础课程2、通识教育课程3、专业课程注:1.*标注的为专业核心课程。
2.院系选修课程必须修满12学分。
4、实践课程注:1.学年论文可作为毕业论文的前期基础;2.学生以在校期间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均为第一作者)、获得的省级(含省级)以
上比赛奖项等申请创新学分(2学分),如同一内容已计入素质拓展学分,则不重复计算。
学生在本科阶段只能申请一次创新学分,可折算学院选修课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