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复习课
短文两篇-复习课件1
古今异义词(抢答)
1、夸父与日逐走 2、饮于河、渭
答案: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河:古义:专指黄河;泛指各种河流
一词多义(抢答题)
1、足:河、渭不足( )不足为外人道 也( ) 《桃花源记》 2、绝:地维绝( ) 夜久语声绝( ) 3、故:故日月星辰移焉( ) 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答案:1、够;值得;2、断;消失;绝; 3、所以;旧、原来.
• 3、背诵短文两篇 • 4、预习《猫》一课。
刑天舞干戚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
之山,乃以乳为目,操干戚以舞。
• 刑天为炎帝近臣,自炎帝败于阪泉,刑天一直伴随左右,居于 南方。蚩尤起兵复仇被黄帝削平,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刑 天吞不下这口气,他一人手执利斧,直杀上中央天帝的宫门之 前。黄帝也不是好惹的,他亲自披褂出战,双方杀得天昏地暗 。刑天终于不敌,被黄帝斩下了头颅。黄帝把它的头颅埋在常 羊山里。没了头颅的刑天却突然立起身来,把胸前的两个乳头 当作一双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持斧,向着 天空猛劈狠砍,战斗不止。
B、 状语后置句式 饮于河、渭 等于“于河、渭饮”。
译为: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三)内容及写法理解 • 1、夸父形象:
• 勇敢追求、死而不已。两篇文 章均表现古代人民探索、征服 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 2、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讨论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1)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 敢于挑战权威。 (2)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 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 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 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 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重点字词解释
1、与日逐走( ) 2、饮与河( ) 3、北饮大泽( ) 4、怒触不周山( ) 5、昔者( ) 6、地维绝( ) 7、故水潦尘埃归( )8.化为邓林
部编版初中语文第17课《短文两篇》复习课件
古今异义
亭亭净植 宜乎众矣
古义:竖立;今义:种植 古义:应当;今义:合适,应当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名词作动词,横生藤蔓,旁生枝茎 形容词作动词,远闻
虚词归纳
而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连词,表转折
பைடு நூலகம்
之 无丝竹之乱耳
助词,取独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
水陆草木之花
助词,的
有仙则名 出名,有名
有龙则灵
神异
斯是陋室
这
惟吾德馨
德行美好
苔谈笑有鸿儒 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往来无白丁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可以调素琴 调素琴:弹琴 调: 调弄
阅金经
佛经
无案牍之劳形 官府文书;形体、躯干
古今异义
惟吾德馨 苔谈笑有鸿儒 无丝竹之乱耳 可以调素琴
古义:德行美好;今义:芳香 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古义:指世俗的东西;今义:丝绸和竹子 古义:调弄;今义:调解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助词,取独
菊之爱 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 加清香,洁净地挺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陋室铭》
刘禹锡
《爱莲说》
周敦颐
文言文复习
自主复习要求:
《陋室铭》
刘禹锡
文言文复习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 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 陋之有?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复习课件(共27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5 . 远 香远益清
远:_形__容__词___作__动__词__,___远__播__。
古今异义词
6. 馨 惟吾德馨 古义:__德__行__美__好____;今义:__馨__香__,__温___馨。 7. 形 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_形__体__,__躯___体__;今义:___形___状__。___ 8. 鲜 陶后鲜有闻 古义:__少__________;今义:____新__鲜__。___
重点句子翻译
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陋? 有什么简陋的呢?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使(我的)耳朵受到扰乱,没有官府的公事文书使(我
4.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 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刘__禹_锡__:__陋__室__不_陋__;__颜__回_:__不__改__其__乐_。__安__贫__乐__道_。_______。
反馈练习2: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牍劳形。
角度 居住环境 交往人物 生活情趣
特点 清幽宁静 高雅博学 闲适恬淡
陋室陋否? 陋 室 不 陋
2.《爱莲说》从哪些角度描写莲的?莲有怎样特点?和君子有何相似处?
初一语文《短文两篇》复习课教案
年级
科目
课题
课型
节数
时间
主备人
初一
语文
短文两篇
复习课
1
6月日
桑燕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今异义词,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知识,品味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什么是神话?神话故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神话的含义: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4)地维绝()
3、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4、朗读并背诵课文。
三、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提问本课词语意思及句子翻译。
2、互相提问课文背诵。
3、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4、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质疑释疑
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2)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五、达标测评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从前)
怒而触不周之山(碰,撞)
地维绝(绳子)(断)
故日月星辰移焉(兼词,于此)
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pptx课件
消散
tuí
坠落 指人间
共同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都
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季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潜游在水中的鱼
实是/欲界之仙都。
神仙生活的美好世界,或指天堂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 欣赏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 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 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 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 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 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 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 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比较两篇短文在句式、节奏、用词等方面的不同之 处。
骈文这,两魏篇晋短以文来在产行生文风的格一上种有文很大不同。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人,《答 体主,要谢又特中称 点书骈 是书俪 以》文 四带、 六有四句骈文六式的文为特。主点其,,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 讲究感对较仗强,;因间句用式散两句,两参相差对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多用寻常词汇,浅 犹如显两易马懂并,驾但齐为驱了,形式故的称整为齐骈,选词用字颇多斟酌。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康乐:谢灵运。他好游水、善营园林,容貌出众、可至高位而多次归隐田
园。他是 六朝文人心目中“雅好自然”的典范,他还长于赋诗,堪称山水 诗的宗匠。
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短文两篇复习课件
3.作者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
答:作者描写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 彩,充满无穷生机。
山水相映之美 色彩配合之美 晨昏变化之美 动静相衬之美
4.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 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答: “乱”字写出了猿鸟鸣的状态,突出了猿鸟之多; “竞”字写出了鱼儿跃的情态,争相跳跃,静中有 动,写出了山林中热闹欢乐的气氛。
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 的 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 得很清楚。深巷中狗的叫声像豹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 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 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僮仆已入睡, 多想从前你与我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 清澈流水的情景。
竞:争相
(4)古来共谈
共:共同
(5)实是欲界之仙都 实:实在
欲界:人间
★文言虚词
1、山川之美
结构助词“的”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的人
山 川 之 美, 古 来 共 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高 峰 入 云, 清 流 见 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 岸 石 壁, 五 色 交 辉。
14.示例:①夕阳要落山了,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②如果 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 水的闲事)相邀呢?
15.示例:“猿鸟乱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吠声如 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
16.示例:甲文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乙文 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 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 里雉鸟在清晨呜叫,这些景色离现在不远了,(您)能和我一起 游玩吗?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邀请你当作闲 事吗?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
短文两篇复习PPT课件
温馨提示:自主思考——互助交流(学友说
给师傅听,师傅纠正补充. )
13
第五步 谈收获
这节课我学会了……
我想对我的师傅/学友说……….
我的学友表现……….
温馨提示:可从知识、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等角度回答.
14
.
15
复习
短文两篇
《陋室铭》《爱莲说》
.
1
第一步 巩固基础
环节1 师友检查
1、背诵课文,掌握易错字 2、掌握重点词语解释和翻译
自主复习——互助检查
温馨提示:学友说给师傅听,师傅 强调易出错地方。
环节2 教师指导
• 一、按原文填空
• 1、斯是陋室,
(
)
• 2、(
),
草色入青帘。
• 3、无丝竹之乱耳,
(
)
• 7、《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描写“陋室” 环境雅致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主人“交往 之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二、先解释红色词语,然后翻译句子
温馨提示:自主思考——互助交流(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说给
师傅听,师傅纠正补充)
.
11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 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 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 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 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 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 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第11课《短文二篇》+复习课件(共4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
色了。
理清课文结 构
一、总写。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二、分写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四季之景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晨昏之景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三、总写 抒情 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 ,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 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八年级上册
复习课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答复
谢征,作者的朋
信
友。中书,是
谢征的官职。
“书”是一种什么样 的文体?
“书” 即书信,一种应用性 文体,古代书信多记事陈情, 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
陶弘景
介绍作者
陶弘景,字通明,自 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 间文学家、道教思想家、 医学家。好读书,喜道 术。遍游名山大川。陶 弘景一生纵情山水,修 身养性,留下许多经典 作品,有《陶隐居集》 等。
实在是人间仙境。 青葱的林木和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
课文理解题。
1、《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
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
境界清新的句子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坠落
4、夕日欲(颓 ),(沉鳞 )竞跃。 潜游在水中的鱼 5、未复有能( 与 )其奇者。 指欣赏
二、本文运用了什么结构?运用了什么写法来表现山川之美?
总—分—总的结构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写法 三、文中哪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
第11课《短文二篇》复习课件(共46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 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 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 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短文记的是元丰六年十月,描绘了在承天寺 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同时抒发了自己壮志难 酬的苦闷心情 。
❖ 答案: 寻找;不久;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
❖
词类活用
❖ 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译为:散步
古今异义词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古义:只;今义:但是,表示转折关系 的连词 闲人:古义:清闲的人;今义:指与事无关 的人,多含贬义 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
❖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4.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总领全文的语句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文章又以“实是欲界之仙都”收束全文。
知识小链接
《出师表》
• 1、表:(议论文)奏议的一种。奏议。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
疏、表、对策等。
《马说》《爱莲说》
• 2、说:(议论文)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
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
二、重点字词
M1 山川之美 美丽
01
,美
.
好
美
为宫室之 华丽
美
1 舟吾我首妻者之尾美 认…零为…数 1 长约八消散美
7 分才有美不奇外 美好
短文两篇复习课(共15张PPT)
2、借助于“乃”“是”“为”“则”“为此”“则悉”岳“阳本”楼等词之构大成。观也。
加2、点读词课的下意注义释相,同积的累一文项言是词(语,)同桌口头臣互本提。布衣。
2、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并学会迁移运用到课外文言文中。
①不蔓不枝
②青树翠蔓
一、文学常识与课文理解。
1、能够正确地背诵和默写课文。
A、她虽然在娱乐场工作,但出淤而不染,极为自爱。
陈胜者,阳城人也。
夫战,勇气也。
环滁皆山也。 1、《陋室铭》作者是 (朝代)诗人 (人名),《爱莲说》作者是 (朝代)哲学家
。
(人名)
一、文学常识与课文理解。
判断句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能够正确地背诵和默写课文。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尝遗余核舟一
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战,勇气也。
2、借助于“乃”“是”“为”“则”“为”“悉”“本”等词构成。
3、《爱莲说》还写到了菊和牡丹,是为了
莲的高
洁。
二、默写
1、斯是陋室,
。
2、无丝竹之乱耳,
。
3、予谓菊,
;莲,
。
4、《陋室铭》中表现主人居室环境清幽的句子
是:
,
。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是
,
。
5、从生长环境方面描写莲的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
文言词语——其他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
❖ 2、斯是陋室 这
❖ 3、惟吾德馨
香气,文中指品德高尚
❖ 4、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 5、无案牍之劳形
官府的文书
使……劳累
多
5、从生长环境方面描写莲的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课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2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课学生:初三四班课堂实录:【明确复习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共述)1.突破背诵默写的重难点2.重点字词回顾3.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培养迁移阅读能力4.了解相关的古文化知识【强调复习方法】(师导引学生明确)1.动笔、动脑、动口2.尝试回顾法【复习内容及步骤】一、小组1讲解《陋室铭》前半部分(两个同学上台,一个组织复习,一个准备板书。
)(一)交代复习内容,请大家诵读第一部分(二)提问式复习文学常识1.本文的作者是?简介及相关作品?重点区别“梦得”与“孟德”(板书内容:刘禹锡梦得)2.本文文体?简介?(板书内容: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是用韵的。
)(三)梳理思路,突破背诵难点1.请各组5号板演易错字、难写字:陋室惟馨苔痕;纠错,并释义。
2.以简笔画的形式,梳理前六句思路,引导学生背诵;交代文眼“德馨”及在文中的作用。
3.总结“则”字初中阶段的用法和含义(学生板书,有误)①于是,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②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③是,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④却;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四)老师评价补充1.带领同学们一起挑错。
“则”字总结的板书②和④的意项应合并在一起;为例句3增加一个意向“如果”最后正确板书为:①于是,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②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却;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③是,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④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初中古文体知识总结归纳复习不能只是“有一说一”,需要归纳总结,这样才可能举一反三。
这一课复习,我们完全可以把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古文体总结出来,形成初步体系。
比如:本课就涉及了两种文体: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是用韵的;说,《爱莲说》《马说》,一种议论文体,相当于现代的杂文;记,就多了,可以记人、记事、记景、记物,例如《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核舟记》《记承天寺夜游》等;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中文体,如《出师表》;序,文体名,亲友离别,赠别规勉,《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一篇赠序;《与朱元思书》,书信;《五柳先生传》,传记。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复习课 课件
;莲花——品德高尚,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牡
丹——追求富贵的高傲之人。
3.文章主旨概括 《陋室铭》通过对所居陋室主人、事物、环境的描写,
极力写“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安贫乐道的 人 生态度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爱莲说》一文通过对莲花的高尚品质的描写,赞美了 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表达了作者不慕名 利与洁身自好的处事态度,委婉地讽刺了追名逐利、趋 炎附势的恶浊世风。
上颂扬了“惟吾德馨”。引用孔子的话,隐含以“君子”
《爱莲说》借花抒情,托物言志,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
子的坚贞气节,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
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的生活态度。文中分别赋予菊、牡丹和莲特定的象征意
义,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作了精辟的概括:
菊迎风斗霜,独放幽香,象征孤高自傲、避居山林的 “隐
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
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而更加清
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
(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对于莲的喜爱,与我相同的还有什么人呢?
2.重点难点分析
(1)《陋室铭》一文中,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入手来揭示 “陋室不陋”的原因的? 点拨:通过描写居室环境、来往客人、日常生活揭示 “陋室不陋 ”的原因:①幽美清雅的环境,反映室主人 宁 静淡泊的心境;②学问渊博的来客,表明室主人高雅脱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
第11课《短文二篇》复习课件(共3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答题
1.
①晓雾将歇 ②月色入户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 ④但少闲人如吾 两人耳
2.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隐含着什么感 情?
自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奇丽景 色的了,但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妙处, 带有自豪之感,也有与谢灵运比肩之意。
小结
❖ 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作者酷爱自
然、归隐山林、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
一、总写。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二、分写
四季之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晨昏之景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三、总写 抒怀 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复习二 《记承天寺夜游》
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闲人”理解?
• 1、二人的政治处境,贬谪之人无职无权, 内心悲凉。
• 2、夜游时的心境,悠游自如。 a.不能修齐治平只能闲游赏月的自嘲
自慰;
b.只有富有雅趣之人才能欣赏到的自 许意味。
这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小结
❖ 这篇小品文通过写“月”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 艺术境界,通过写“闲”,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 心境: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 步的悠闲、自我排遣的达观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将“月”“闲”融为一体,深沈含蓄,精美传神。 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月光洒在地面上比作积水, 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交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 清澈透明,竹柏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 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 的美妙境界。
10.《短文两篇》复习课件
看注释、通文意
高兴的样子
思考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
门
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
将要
走动
游乐
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的人
于是,就
寝,相与步于中庭。
一起
散步
原来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交叉错杂纵横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罢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全、都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潜游在水中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的鱼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欣赏自Leabharlann 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山 川 之 美, 古 来 共 谈。
译一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高 峰 入 云, 清 流 见 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 岸 石 壁, 五 色 交 辉。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 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 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
4、任选一角度分析本文写景的技巧:
提示:视角、动静、时间、修辞等 角度分析。
从“看”的角度说说,作者写景采 用了哪几种视角?
• 仰视:“高峰入云”
• 俯视:“清流见底”
10.《短文两篇》复习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陶__弘__景___),字 (通明 ) ,号( 华阳隐居),( 南朝齐、梁)时期 著名的(医学家)、( 思想家 ),( 文学家 )人称 ( 山中宰相 )。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书__信___,又叫 “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 记事陈情。
短文两篇复习课学教案
①《陋室铭》选自,作者,字,
代诗人、哲学家。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②《爱莲说》选自,作者,字,号,代哲学家,本文体裁是,这是一种
的文体。
(二)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馨()鸿儒()调素琴()dú()蕃()yū()泥zhuó()涟()xiè()
逸()噫()鲜()
(三)、重点字词解释
1、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
5、莲,花之君子者也。
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二、千古名句我会背
(五)理解课文内容,用课文中的语句填空:
1、《陋室铭》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2、《陋室铭》表明陋陋室铭》运用类比手法的句子。
4、《爱莲说》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5、《爱莲说》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是__________。
3、德馨:4、鸿儒:
5、白丁:6、劳形:
7、可爱者甚蕃:8、妖:
9、亵玩:10、鲜:
自主复习板块二:学生借助资料书快速背诵课文翻译,然后学生之间开展挑战赛进行检测,看谁背最快最准确!
(四)重点句子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文中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 意愿。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 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 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 揭示作品的主旨。
《陋室铭》中作者将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通过对陋室 环境的描绘表现出来。 《爱莲说》中作者则是把自己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借助对莲的品格的描 写表现出来。
重点词语:
1.惟吾德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2.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3.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4.可以调素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5.阅金经:指佛经。 6.无丝竹之乱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7.无案牍之劳形:案牍,指官府公文。劳形,指身体劳累。 8.可爱者甚蕃:甚,非常。蕃,多。 9.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污秽)。
短文两篇复习课
《陋室铭》 《爱莲说》
文言文的复习方法
重点强化法
分类整理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重点强化能使复习更有 针对性。因为考试必定有个重点,从知识体系来讲,把握重 点也是把握全局的关键,只有对重点内容重点复习,才能对 细节问题产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从记忆过程讲,重点记忆 有利于把握整体格局。
文言文复习什么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结构助词,的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主谓之间取独,不译
“之”字用法的一般规律
(1)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时,“之”的用法一般为代词,作它前面 动词的宾语。 (2)“之”用作动词时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 跟一个地点名词,如“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广陵”;前面有人名或人称 代词,如前面例句中的“孟浩然”。整个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 式。 (3)①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前面例句中的“使”)时,“之” 多作结构助词,可解释为“的”。 ②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 之间时,“之”多不译。③当“之”用在时间副词后面时,作用多为凑足 音节,可不译。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文言文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时、名、地、评、作) (2)知道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3)正确翻译浅易文言文中一些重要句子。 (4)解说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5)初步领悟古诗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文学常识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字梦得,被 誉为“诗豪”,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作者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字茂叔, 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界开山鼻祖。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二程的老师。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 一种文体。 说:古代一种可说明,可叙述,可描写,也可以议论的文体,都是 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相当于现代的杂文。
衬托是34;烘云托月"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爱莲说》中作者是托“莲花”这个物来言自己的“高洁”这个志,可 是文中不仅写了莲,还写了“菊花”和“牡丹”,写它们的目的就是为 了衬托出莲的高洁品质,但是二者衬托的角度不同,写菊花是正衬,牡 丹则是反衬。
10.濯清涟而不妖:濯,洗。妖,艳丽。 11.香远益清:更加。 12.亭亭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13.不可亵玩焉:靠近玩赏。亵,亲近而不庄重。 14.予谓菊:以为,认为。 15.花之隐逸者也:避世隐居,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
争奇斗艳。 16.花之君子者也:指品德高尚的人。 17.陶后鲜有闻:少。 18.宜乎众矣:应该。
重点句子:
1.何陋之有?(倒装句) 译:有什么可简陋的呢? 2.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省略句) 译: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 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判断句) 译: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重点内容:
1.主题思想: 《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坚贞高 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 利的世风的批判。 2.表现手法: ①托物言志:《陋室铭》《爱莲说》 ②衬托:《爱莲说》
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名作动,出名,有名。 2.苔痕上阶绿:方位名词作动词,蔓上。 3.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4.不蔓不枝:蔓,名作动,横生藤蔓。枝,名作动,旁生
枝茎。
一词多义(虚词“之”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主谓之间取独,不译
之 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