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的本源 海德格尔
海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读后感
海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读后感通篇读过之后,第一感觉就是,海德格尔不是要解决艺术作品的本源的问题,而是围点打援,点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是什么”,援是对“艺术作品的本源是什么”的传统理解中涉及到的一切。
海德格尔在前言部分,用一种貌似很随意的讨论方法,开始了全文。
在艺术家、艺术作品的循环中,海德格尔提出了艺术是艺术家、艺术作品的来源的可能性。
这里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的确,艺术是艺术家、艺术作品的来源,因为艺术是社会性、关系性的东西,而艺术家、艺术作品都是社会关系的实体化。
实际上,一切实体都是关系的实体化。
然后,海德格尔就说这样一个循环实际上是无解的题外话,海德格尔特别喜欢这种循环,或者说,他特别喜欢创造这种循环,并且让读者不要害怕循环,因为循环里面有好东西。
所以他要从艺术作品无可否认的一个基础开始,也就是艺术作品的物因素。
这种“寻找无可否认的基础”的方法,实际上是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与我们熟悉的现代科学方法不同,任何一门现代科学都不讨论自己的基础,也就是前提和范围。
《艺术作品的本源》读书报告
《艺术作品的本源》读书报告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认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互为彼此的本源,并揭示出二者之间其实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第三方共同的本源——艺术。
他首先从艺术作品入手来探究艺术作品的本质,艺术和真理的关系以及作为艺术本质——真理的来源。
首先,海德格尔区分了纯然物、器具和艺术作品,并通过比较逐渐发现艺术作品的本质。
器具和艺术作品都是物,它们必然承载于一定的物之上,脱离了物,器具和艺术作品都无法显现它们自身。
但与纯然物不同的是,器具之为器具、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不仅仅因为它们是物,还因为它们还具有了物所不具有的属性。
相对于本真的纯然物来说,器具是具有实用的目的性在里面的,器具是为了实用和需要所特别人为制造出来的东西,器具的形式和质料都是基于其实用功能的目的上确立的。
而艺术作品并不是以实用为目的而被创造出来的,并不带有任何的实用目的性。
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不是因为它是有用的,而是因为艺术品中具有了那已经自行设置进了作品中的真理,所以艺术作品是自足的。
但是,器具只是一种功能性的人为制造物,虽然器具的在人为创造的性质上面是与艺术作品类似的,但器具缺乏了艺术品所具有的自足性。
随后,海德格尔选择了凡高的一幅画,对“农妇的鞋”作了分析,他以“农鞋”的为例子,通过对器具的探究逐渐揭示出艺术作品之艺术作品因素,并由之引出艺术作品的本质。
海德格尔认为,器具的存在就在于其有用性中。
一双鞋,只有当它能被穿的有用性得以实现时,才作为鞋本身存在。
因此,器具之器具存在就在其“有用性”之中。
但器具的有用性又植根于更为本质的“可靠性”之中,因为有用性不过是可靠性的本质后果。
因而只有在“可靠性”中,我们才能找到了器具的真实存在,也就是“器具之器具存在”。
“可靠性”不是通过对实物描绘和解释而发现的,而是通过对一幅画的观赏。
那是什么使作品能够把器具之器具的存在显露出来呢?海德格尔说:“在艺术作品中,存在者的真理已被设置于其中了”。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物与作品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物与作品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9.26—1976.5.2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林中路》(Holzwege)海德格尔后期代表作品之一,在当代学术界享誉甚高,业已被视为20世纪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著作。
如其中的第一篇《艺术作品的本源》,原为海德格尔在1935到1936年间所做的几回演讲,当时即激发了听众的狂热的兴趣——此事后被德国当代说明学哲学大师伽达默尔描述为“惊动一时的哲学事件”。
艺术作品的本源(一)——物与作品本源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
使某物是什么以及如何是的那个东西,我们称之为某件东西的本质。
某件东西的本源乃是这东西的本质之源。
对艺术作品的本源的追问就是追问艺术作品的本质之源。
按通常的理解,艺术作品来自艺术家的活动,通过艺术家的活动而产生。
但艺术家又是通过什么成其为艺术家的?艺术家从何而来?使艺术家成为艺术家的是作品;因为一部作品给作者带来了声誉,这就是说,唯作品才使作者以一位艺术的主人身份出现。
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
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
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不可或缺。
但任何一方都不能全部包含了另一方。
无论就它们本身还是就两者的关系来说,艺术家和作品都通过一个最初的第三者而存在。
这个第三者才使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获得各自的名称。
那就是艺术。
正如艺术家以某种方式必然地成为作品的本源而作品成为艺术家的本源,同样地,艺术以另一种方式确凿无疑地成为艺术家和作品的本源。
但艺术竟能成为一种本源吗?哪里和如何有艺术呢?艺术,它还不过是一个词,没有任何现实事物与之对应。
它可以被看作一个集合观念,我们把仅从艺术而来才是现实的东西,即作品和艺术家,置于这个集合观念之中。
即使艺术这个词所标示的意义超过了一个集合观念,艺术这个词的意思恐怕也只能在作品和艺术家的现实性的基础上存在。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艺术作品的本源》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于1935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演讲,被认为是他存在论思想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全文围绕着艺术作品的本源展开,通过对“地质”的探索,深入研究并揭示了存在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从而阐述了他在存在论方面的独特见解。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贯穿他的整个哲学体系。
他认为,人的存在不仅是被动地存在于世界之中,而且是主动地创造和塑造世界的存在。
在他看来,存在不仅是一种“存在于”的状态,更是一种“存在向”的境界。
艺术作为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方式,对于存在本身具有重要意义。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地质(das Ereignis)。
他将地质解释为“发生”,强调艺术作品的本源是在于其作为真实发生的存在。
他认为,艺术作品并不只是简单的物质实体,而是一种表达和解放存在的形式。
通过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存在的本质。
海德格尔将地质与技术进行了对比。
他认为,技术使人们陷入了一种忙碌和形式化的状态,使存在变得边缘化。
相比之下,艺术作品不仅是一种展示和表达,更是一种思考和开放的过程。
艺术家通过创作,使存在显现出来,开启了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空间。
为了更好地揭示地质与艺术作品的关系,海德格尔从陶器入手展开了思考。
他指出,在创作陶器的过程中,艺术家不是简单地追求形式的完美,而是与陶器的材料相结合,与其相应的地质特征相联系。
陶器的形成是一种与自然相互对话的过程,艺术家愈发展现了存在的真相。
从陶器的思考扩展到艺术作品的其他领域,海德格尔强调了作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他提出,艺术作品可以说是存在与环境的融合,只有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艺术作品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意义。
这种互动是一种解放和战胜存在困境的方式,是超越技术的存在之道。
此外,海德格尔还强调了艺术在历史中的作用。
他认为,艺术作品不仅与艺术家和观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更是超越历史的存在。
走向艺术作品本身——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及其对形而上学美学的克服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走向艺术作品本身——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及其对形而上学美学的克服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哲学、美学指导教师:***20030501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海德格尔关于艺术与存在的重要著作《艺术作品的本源》的解读,探讨海德格尔现象学与传统形而上学美学对艺术本质的不同考察道路。
海德格尔在文中分三部分“物与作品”、“作品与真理”、“真理与艺术”对艺术的本质进行了探讨,实际是通过三重追问:艺术作品之作品性、与艺术作品本性相关之真理、真理又如何通达现实的艺术作品,获得对艺术本质的规定:艺术的本质在于真理的发生,从而也获得对美的规定:美是真理的自行设入。
这一规定,是海德格尔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在从传统思想的走出中获得的,具体而言,就是对于处于形而上学框架中的感性学美学,尤其是对于作为形而上学美学顶峰的黑格尔美学的走出,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美学道路的克服。
[关键词]现象学形而上学美学艺术本质真理AbstractThepaperattemptstolookintoHeidegger’smasterpieceTheOriginofArtWork,andbydoingso,exploresthedifferencebetweenHeidegger’sphenumenologicalmethodandWesterntraditionalones,whichforHeideggerareusuallyunderthename“metaphysical”.InTheOriginofArtWork,Heideggerdbcussestheessenceofartworkinthreeparts:“ThingandWork”,”WorkandTruth”and“TruthandArt",Thethreepartscanbeunderstandasthreequestions:whattheworknessofartworkis,whatthetruthconcerningartworkisandhowthetruthcomeintoartwork.Heideggerclaimsthattheessenceofartworkistruth,isthecomingbyandabidingoftruth,thatbeautyisthesettingupoftruthintoartwork.Toattainsuchadefinitionfortheessenceofartwork,Heideggermadeaconsciousdepartmgfromtraditionalaesthetics,especiallythatofHegel,whichhealsoclaimstohavebeenthemostcomprehensivethoughinWesternhistoryontheessenceofart.KeyWords:Phenomenology,MetaphysicalAesthetics,Art,Essence,Truth导言在蕊方现代思想史上,海德揍尔关于艺术敬本联所{乍懿艨考窝阐释以及遭际是一件意味深长的事情。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海德格尔说,作品要通过艺术家而释放出来,达到它纯粹的自立。
正是在伟大的艺术中,艺术家与作品相比才是某种无关紧要的东西,他就像一条为了作品的产生而在创作中自我消亡的通道。
我们一般认为,作品是由作家创作出来的,先有作家后又作品。
但是在这里,作家处于被动的地位,关键因素在于作品本身而不是作家。
作品虽然是由作家创作的,但是作品并不依赖于作家而存在,作品以作品本身而存在。
作品之作品存在的两个基本特征就是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它们是休戚相关的,处于作品存在的统一体中。
作品所建立的这个世界,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现实世界。
作品所建立的世界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关于作品建立一个世界,涉及到了如何建立以及建立的世界本质是什么。
作品在自身中开启出一个世界,并且在运作中永远守持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是非对象性的东西,而我们人始终隶属于它。
也就是说,作品建立的世界本质在于命名和决断,我们人也活在其中。
在艺术作品建立的世界中,作品材料的本质显现出来。
如石头在建筑作品中显现,因为建筑作品建立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石头本身得到保存。
在建筑作品敞开的意义世界里,石头意味着硕大和沉重,建筑作品把自身置回到石头的硕大和沉重也即它的本性的命名力量之中。
艺术创作的目的是显现材料的本性,作品把自身置回到万物的本性之中,这样作品才能成为作品。
作品回归之处,作品在这种自身回归中让其出现的东西,我们曾称之为大地。
大地乃是涌现着庇护着的东西。
大就是物自身,作品使物自身显现,使万物各为其物。
作品把大地本身挪入一个世界的敞开领域中,并使之保持于其中。
作品让大地是大地。
也就是作品让万物以其自身方式保存在作品所建立的意义世界中。
大地是本质上自行锁闭者。
制造大地意思就是:把作为自行锁闭者的大地带入敞开领域之中,即把不可揭示性通过艺术作品揭示出来。
大地意含某物自身以及万物自身。
只有当大地作为本质上不可展开的东西被保持和保护之际,大地才敞开地澄亮了,才作为大地本身而显现出来。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一)海德格尔在其著名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载《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中,提出了一个既是美学的、在他看来根本上又是哲学的最深层次的问题,即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然而,经过绕圈子的一场讨论,他在文末的“后记”中却承认这个问题是一个“艺术之谜”,“这里绝没有想要解开这个谜。
我们的任务在于认识这个谜”(第63页);而在“附录”中也谈到:“艺术是什么的问题,是本文中没有给出答案的诸种问题之一。
其中仿佛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而其实乃是对追问的指示”(第69页)。
在这里,我试图通过将海德格尔的观点与马克思的观点作一个比较,来说明海德格尔为什么最终未能解开这个艺术之谜,并对海德格尔的一般美学的思路作出一个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海德格尔在这篇文章中,开宗明义就说道:“本源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
……某件东西的本源乃是这东西的本质之源”;并提出,既然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互为本源,那就必须为双方寻求一个“第三者”,即“艺术”,作为两者的共同本源,“艺术以另一种方式确凿无疑地成为艺术家和作品的本源”(第1页)。
但由于“艺术”这个词太抽象,它的意思“恐怕也只能在作品和艺术家的现实性的基础上存在”(同上),他又许诺说,他将“在艺术无可置疑地起现实作用的地方寻找艺术的本质”(第2页)。
由此观之,读者一定会以为他将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两个方面来讨论艺术本身的本质问题。
然而接下来,他一直讲的只是艺术作品是什么的问题,而对艺术家如何体现艺术这个本源的问题置之不顾。
在他看来,艺术作品是一独立自存的“纯然物”,作为“物”(Ding),它“物着”(dingt,或译“物起来”);固然,“作品要通过艺术家进入自身而纯粹自立”,但“正是在伟大的艺术中(本文只谈论这种艺术),艺术家与作品相比才是无足轻重的,为了作品的产生,他就像一条在创作中自我消亡的通道”(第24页)。
解读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
解读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思考,并不是把艺术品作为aithesis的对象(即作为感性理解的对象),而是将其从广义上命名为审美体验的对象。
艺术是什么的问题俨然成为他本人及诸多哲学家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海德格尔这里对艺术作品本源的追究被赋予了存在主义立场和现象学方法的意义。
标签:本源;物;艺术作品一、何谓艺术的本源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从“本源”一词切入,“本源”在此意味着:从何和由何,是某物是其所是和为其所是——我们称为其本质或本性。
“物”是海德格尔思想一个重要概念,海德格尔从“物”之本源发问,试图追求艺术作品的本源。
然而,通过对其回归式的思考,我们重新回到了艺术作品本身的本源之中。
艺术作品的产生依赖于艺术家的活动,在此,作者本身第一次以艺术家的身份出现。
我们从未否认“他者”的存在,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两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却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真包含关系。
因此,在两者之前或之外,必存在一个第三者的身份。
我可以暂时将其笼统命名为“艺术”。
对于这个第三者身份(艺术)是作为两者的“本源”而存在的,它是经验的,是超出理性范围的集合概念,原因是它不是一个实在的东西。
基于此原由,我们不得不肯定,真正艺术是建基在艺术品之上的,是概念派生和现实艺术品(亦可将其称之为“物”)的特性集合。
然而,为了排除自我参与中作者本人的差异、尊重及自我言欺瞒。
我们必须介入艺术作品本身(回到存在的存在那里),演示其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容。
海德格尔在其《独白》一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语言仅仅关切于自身,这正是语言的特性,却无人知晓。
”[1]在这个逻辑循环的圈子之中,“思”延伸了它本身的所有表達或从来没有触及到过的地方。
艺术品随处可见,倘若我们将视角一直停留在艺术品本身去表达和自我言说,那么艺术品本身就足够了。
毕竟,我们从没有在现实性角度去扩充和衍生艺术品之外的艺术体验与审美。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可以将艺术品等同于一种符号表达。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摘要】本文将对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美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关注他们对艺术作品本源的看法。
文中介绍了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美学思想,并概述了两者对艺术作品本源的看法。
接着,分别探讨了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对艺术作品本源的理解,比较了两者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通过对比两者的见解,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他们对艺术创作与审美的独特贡献。
结论部分总结了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对艺术作品本源的看法,同时探讨了两位思想家的美学思想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分析对比,可以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关于艺术创作与审美的议题。
【关键词】海德格尔、马克思、美学、艺术作品、本源、比较、共同之处、不同之处、当代艺术、影响。
1. 引言1.1 介绍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美学思想而马克思则更加强调艺术作品的本源在于其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和阶级斗争。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思想觉醒和社会变革的工具,通过揭示社会矛盾和不义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马克思强调艺术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唤起人们的思考和行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对于他们来说,艺术作品不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是一种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表达形式。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我们将具体分析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对艺术作品本源的具体理解,并比较两者的见解。
1.2 概述比较两者对艺术作品本源的看法海德格尔和马克思是两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们都对艺术作品的本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海德格尔强调艺术作品的本源在于其所表达的“真理”,认为艺术作品是一种“揭示”,能够让人们超越日常的表象,直面存在的本质。
而马克思则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出发,认为艺术作品的本源是来自于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通过艺术作品可以看到阶级矛盾和社会变革的火花。
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在对艺术作品本源的看法上存在一些共同之处,他们都认为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引领人们超越日常的经验世界,进入更加深刻的存在领域。
他们也都强调艺术作品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密切联系,艺术作品不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是一种对存在本质的思考和探寻。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艺术作品中的真理所建立的世界
艺术教育•186 【参考文献】[1] 海德格尔.林中路.商务印书馆.2018年12月第1版.第1页.[2] 海德格尔.林中路.商务印书馆.2018年12月第1版.第29页.[3] 海德格尔.林中路.商务印书馆.2018年12月第1版.第29页.[4] 海德格尔.林中路.商务印书馆.2018年12月第1版.第30页.[5] 海德格尔.林中路.商务印书馆.2018年12月第1版.第30页.[6] 海德格尔.林中路.商务印书馆.2018年12月第1版.第31页.[7] 海德格尔.林中路.商务印书馆.2018年12月第1版.第32页.[作者简介:刘丽莹,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艺术作品中的真理所建立的世界内容摘要 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是海德格尔的著名论说。
其中对于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而区别于器具与作品的观点内涵颇为深刻。
本文旨在对海德格尔一文中,艺术作品、真理、世界三者间的推论进行浅析。
关键词 艺术作品;真理;世界本源一词在此指的是,一个事物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
某个东西如其所是的是什么,我们称之为它的本质。
在《艺术作品的本源》文章开始之初,海德格尔就划定了接下来所探究的问题范围。
追本溯源的过程采用了一定的思考方式,在思考的探究过程中进行尝试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思维进行推理的过程。
海德格尔将“艺术”看作是一个集合观念,并将艺术家和作品置于这个集合观念之中开始了自己的论述。
这是该文章最大的一个前提。
从艺术这个集合观念为基点,探讨的是仅从艺术而来的现实的东西,即被称为艺术作品的具有客观实在的物质形象的事物。
海德格尔开始就带有定义倾向地将作品概括为“符号”。
艺术作品是制作物与艺术作品之所以存在的作品因素进行了结合,成为了这种“符号”。
在关于“符号”与其真理的论述中,海德格尔通过使用“神庙”这一个具体的例子,对这一抽象的概念做出了解释。
首先发问,如果作品处于任何一种关系之外,那它还是作品吗?脱离开关系之后,作品更多地倾向在了物和物因素的层面。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摘要】本文旨在比较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美学思想对艺术作品本源的理解。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本源在于其揭示出世界的意义和真理,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
而马克思则将艺术作品本源置于社会关系和生产方式中,视之为一种反映社会现实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通过对两者思想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二者在对艺术作品本源的理解上存在一些差异与共通之处。
海德格尔注重艺术作品的存在意义,马克思则更侧重于作品与社会的关系。
最终,本文得出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对艺术作品本源有着不同的视角和启示,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海德格尔、马克思、艺术作品、本源、美学思想、比较、分析、异同点、启示、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艺术作品是人类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结晶,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历史和情感内涵。
海德格尔和马克思作为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在对待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上有着各自独特的见解。
海德格尔强调艺术作品的本源源自于其与人类存在的关系,认为艺术作品是一种揭示人类存在意义的方式;而马克思美学思想则更注重艺术作品与社会现实的关联,将其视为反映社会矛盾和批判现实的工具。
本文将对海德格尔和马克思美学思想在艺术作品本源上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二者所呈现的异同点,并从中寻找对我们当代艺术审美与人类存在意义的启示。
通过对这两位思想家的探讨,我们或许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奥秘所在,以及人类对于美与存在的永恒追求。
2. 正文2.1 海德格尔对艺术作品的本源理解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本源在于它的“真相性”或“真理性”。
他将艺术视为一种揭示真相的方式,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对世界的解释和揭示。
在他看来,艺术家通过作品所展现的世界,能够让人们重新审视现实并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
海德格尔强调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揭示性”,他认为艺术不仅仅是为了美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它所呈现的真理和存在。
第六节《艺术作品的本源》
3.在当代,这样的艺术作品接受者还存在吗?人们都忙切近的生存现 实,仿佛解决了手头的事务就能安顿存在的根基一样。海德格尔追问 艺术作品的本源,是追问艺术的本质,而艺术的本质是真理的发生。 这在本质上是在真正追问人的存在基根,及其存在的可能性。如此这 般,我们才能了解一点人的存在的意义。但存在的意义在这个时代已 经被事先给出来了,那就是对物的占有,谁占有的越多谁就越有意义。 我们已经沦落如此不堪的境地恐怕海德格尔也没有办法了。
艺术是真理的发生
真理之生发在作品中起作用,而且是以作品的方式起作用。因此, 艺术的本质先行就被规定为真理之自行设置入作品。 P59
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意象肯定是唯一的,因为不如此就不能开始一 个新开端。这个新开始对应着人们在某一领域的新形象,新时空。这 个“新”意味某种细致关联的启示和建立,在一定意义上它之前处于 人们的视线之外。艺术作品总能带来了第一次出现的东西。虽然它也 许早已经隐伏在生活某处。
第六节 《艺术作品的本源》
海德格尔对凡高《农鞋》的分析 艺术作品建立世界,制造大地 艺术作品是对真理的设置;艺术是真理的发生 艺术创造与保存 艺术与历史
Hale Waihona Puke 凡高的《农鞋》海德格尔对凡高《农鞋》的分析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 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寒风料峭 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与滞 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 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 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馈赠,表征着大地冬 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 性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 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报战栗。这器具属于 大地(Erde),它在农妇的世界(Welt)里得到保存。 正是由于这种保存的归属关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现而得 以自持。 《林中路》P18-19
浅析海德格尔的_艺术作品的本源_
思 想 史 上 长 期 占 统 治 地 位 的 对 物 的 三 种 思 考 活·读 书·新 知 三 联 书 店 出 版 , 2005 : 242 .
和解释:一是把物当作埋藏在众属性之下的 [3]海德格尔,孙周兴编译.海德格尔选集[M].
承 担 者 ,主 体 、实 体 、自 体 、质 料 ;二 是 把 物 当 上 海 : 上 海 三 联 书 店 出 版 , 1996 : 254 .
的 本 性 又 是 什 么 呢 ?它 与 真 理 的 关 系 又 如 何 个 艺 术 世 界 。所以 ,艺 术 熟悉的艺术作品考察 入在作品中发生的真理,从而使人在与艺术
入 手 。通 常 人 们 都把 艺 术 作 品 看 作 物 ,海 德格 作 品 的 共 在 中 达 到 无 蔽 之 澄 明 。海 德 格 尔 对
海德格尔选择了凡高的一幅画,对农妇的鞋
作 了 分析 。海 德 格 尔 认 为 ,器 具 的存 在 就 在 于
其有 用 性 中 。一 双 鞋 ,只 有 当它 能 被 穿 的 有 用
性得 以 实 现 时 ,才 作 为 鞋 本 身 存 在 。因 此 ,器
具 之 器 具存 在 就 在 其“有 用 性 ”之 中 。但 器 具
作 品 是 什 么 ,首 先 必 须 搞 清 楚 艺 术 作 品 不 是 的 有 用 性 又 植 根 于 更 为 本 质 的 “ 可 靠 性 ”之
什 么 ,那么 艺 术 作 品 不 是 什 么 呢 ?首 先 ,艺 术 中 , 因 为 有 用 性 不 过 是 可 靠 性 的 本 质 后 果 。
作 品 不 是 对 现 成 事 物 的 模 仿 ,例 如 凡 高 所 画 “凭 借 可 靠 性 ,这 器 具 把 农 妇 置 入 大 地 无 声 的
-170-
最新-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
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一个比较一海德格尔在其著名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载《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中,提出了一个既是美学的、在他看来根本上又是哲学的最深层次的问题,即什么是艺术作品的本源?然而,经过绕圈子的一场讨论,他在文末的后记中却承认这个问题是一个艺术之谜,这里绝没有想要解开这个谜。
我们的任务在于认识这个谜第63页;而在附录中也谈到艺术是什么的问题,是本文中没有给出答案的诸种问题之一。
其中仿佛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而其实乃是对追问的指示第69页。
在这里,我试图通过将海德格尔的观点与马克思的观点作一个比较,来说明海德格尔为什么最终未能解开这个艺术之谜,并对海德格尔的一般美学的思路作出一个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海德格尔在这篇文章中,开宗明义就说道本源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
……某件东西的本源乃是这东西的本质之源;并提出,既然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互为本源,那就必须为双方寻求一个第三者,即艺术,作为两者的共同本源,艺术以另一种方式确凿无疑地成为艺术家和作品的本源第1页。
但由于艺术这个词太抽象,它的意思恐怕也只能在作品和艺术家的现实性的基础上存在同上,他又许诺说,他将在艺术无可置疑地起现实作用的地方寻找艺术的本质第2页。
由此观之,读者一定会以为他将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两个方面来讨论艺术本身的本质问题。
然而接下来,他一直讲的只是艺术作品是什么的问题,而对艺术家如何体现艺术这个本源的问题置之不顾。
在他看来,艺术作品是一独立自存的纯然物,作为物,它物着,或译物起来;固然,作品要通过艺术家进入自身而纯粹自立,但正是在伟大的艺术中本文只谈论这种艺术,艺术家与作品相比才是无足轻重的,为了作品的产生,他就像一条在创作中自我消亡的通道第24页。
这种没有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的观点对后来的现象学美学和解释学美学的?跋,亦可译作被创作,毕竟也是一个撇不开的重要问题。
基于“存在论”的艺术本源——读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的本源》
无线 C B T C移动闭塞 系统克 服 了传统 的基 于轨 道 电路 的 信号系统 的不足 , 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类型 、 各 种车速 的列 车 , 由于移动闭塞系统基本 克服 了准移动 闭塞 和固定 闭塞 系统对
车信息跳变的缺点 , 从而提 高 了列 车运行 的平 稳性 , 增加 了乘
想要追 问艺术 的本 性 , 必须先 要抓 住艺术 作 品 , 作 品是艺
术 中现实 的基 础。当艺 术被落 实为作 品时 , 进一步需 要思及 的
的选 择的结合 的统 治 , 都 建 基于 这种 功 用性 上 。 ” ( 第3 0~3 1
页) 由此可见 , 物的一种存在方式开始显露出来 : 器具 的特性。 “ 器具 ” 作 为某种 有用 性 而被人 工 制作 出来 的东 西 , 它 既 是物又不只是物 , 因为 它还 具备 功用 性 ; 器 具 是半 艺术 作 品 。 因为它没有艺术作 品的自足性 。海德格尔认 为 , 器具 在纯然物 与艺术作 品之 间拥有 一种 独特 的 中 间地位 , 借 助 于器 具 的存 在, 启发我们思考物之物 的因素和艺术 作品之作 品因素。海德
在 。存 在 把 真 理 置入 作 品 。 艺 术在 本 质 上是 真 理 显 露 的 一 种 方 式 。 关键词 : 艺术 作 品 ; 物性 ; 真理 ; 存 在 艺 术 作 品 与 物 性
一
、
我们的基本特性 , 存在 之物 闪现于 我们面 前 , 因而现 身从 而成
为了这种存在之物 。建构活动和物质 的选择 , 因而质料 和形式
的 区 间最 小 运 行 间 隔 分 别 为 1 2 0 s 、 1 0 0 s 和9 0 s , 而 运 行 间 隔 的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海德格尔说,作品要通过艺术家而释放出来,达到它纯粹的自立。
正是在伟大的艺术中,艺术家与作品相比才是某种无关紧要的东西,他就像一条为了作品的产生而在创作中自我消亡的通道。
我们一般认为,作品是由作家创作出来的,先有作家后又作品。
但是在这里,作家处于被动的地位,关键因素在于作品本身而不是作家。
作品虽然是由作家创作的,但是作品并不依赖于作家而存在,作品以作品本身而存在。
作品之作品存在的两个基本特征就是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它们是休戚相关的,处于作品存在的统一体中。
作品所建立的这个世界,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现实世界。
作品所建立的世界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关于作品建立一个世界,涉及到了如何建立以及建立的世界本质是什么。
作品在自身中开启出一个世界,并且在运作中永远守持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是非对象性的东西,而我们人始终隶属于它。
也就是说,作品建立的世界本质在于命名和决断,我们人也活在其中。
在艺术作品建立的世界中,作品材料的本质显现出来。
如石头在建筑作品中显现,因为建筑作品建立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石头本身得到保存。
在建筑作品敞开的意义世界里,石头意味着硕大和沉重,建筑作品把自身置回到石头的硕大和沉重也即它的本性的命名力量之中。
艺术创作的目的是显现材料的本性,作品把自身置回到万物的本性之中,这样作品才能成为作品。
作品回归之处,作品在这种自身回归中让其出现的东西,我们曾称之为大地。
大地乃是涌现着庇护着的东西。
大就是物自身,作品使物自身显现,使万物各为其物。
作品把大地本身挪入一个世界的敞开领域中,并使之保持于其中。
作品让大地是大地。
也就是作品让万物以其自身方式保存在作品所建立的意义世界中。
大地是本质上自行锁闭者。
制造大地意思就是:把作为自行锁闭者的大地带入敞开领域之中,即把不可揭示性通过艺术作品揭示出来。
大地意含某物自身以及万物自身。
只有当大地作为本质上不可展开的东西被保持和保护之际,大地才敞开地澄亮了,才作为大地本身而显现出来。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读后感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读后感
一开始接触这篇文章,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到处都是弯弯绕绕的迷宫。
海德格尔一上来就抛出那些关于艺术作品本质的深刻问题,真的是让人措手不及。
他那种思考方式,就像是拿着一个放大镜,把我们平时看艺术作品时那种模模糊糊的感觉,放大到了一个超级细致的程度。
而且他还提到艺术作品让大地显现。
这让我想了好久,后来我觉得就像是那些古老的雕塑作品,比如古希腊的大理石雕像。
这些雕像看起来就像是从大地里生长出来的一样,它们本身就带着大地那种质朴、厚重的感觉。
大理石的纹理,那种粗糙与细腻相间的质感,就像是大地的肌肤一样,而雕像的形状则像是从大地深处被挖掘出来的某种神秘力量的象征。
不过海德格尔的文字有时候真的是很绕。
他的句子就像是一串串长长的链条,一环扣着一环,你要是在中间某个环节没跟上,那就完了,后面的内容就像在听天书一样。
我读的时候就经常要停下来,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就像整理一团乱麻一样。
但是一旦你能稍微理解他的一点想法,就会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
就好像你在黑暗中摸索了很久,突然看到了一丝光亮。
你会开始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博物馆里高大上的油画,还是街边小店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手工艺品。
你会发现它们背后都有着一种更深层次的力量在推动着它们成为艺术作品。
海德格尔论艺术作品的本源
海德格尔论艺术作品的本源摘要:艺术作品的本质是将存在者之存在的真理自行射入作品之中,也即通过艺术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蕴含在存在者之存在那里的世界与大地的原始争执的记忆。
这种真理是通过艺术家作为历史性的此在对存在之真理的倾听和参与完成的。
关键词:艺术存在的真理世界大地原始争执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开篇就对本文的主题进行了充分的界定:“本源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
使某物是什么以及如何是的那个东西,我们称之为某件东西的本质。
某件东西的本源乃是这件东西的本质之源。
对艺术作品的本源的追问就是追问艺术作品的本质之源”1。
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探讨的核心话题可以分解为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艺术作品的本质是什么?二是这种本质如何实现自身,即它的来源是什么,或者说艺术作品是如何成为艺术作品的?一、艺术作品的本质海德格尔首先回答的是第一个问题。
通常人们要规定一个名词的含义都是采用属加种差的方法,海德格尔在定义艺术作品的本质时也是采用了这种方法,海德格尔是将“艺术作品”这一概念和它的上位概念“物”、同属不同类的概念“器物”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中来充分界定艺术作品的本质。
首先,艺术作品当然是一种物。
海德格尔说,如果我们从艺术作品的未经触及的现实性角度去观赏它们,同时又不自欺欺人的话,就必将看到,这些作品就是自然现存的东西,与物的自然现存别无二致。
一幅画挂在墙上,就像一支猎枪或一顶帽子挂在墙上。
人们运送艺术作品,就像从鲁尔区运送煤炭,从黑森林运送木材一样。
战役中的士兵把荷尔德林的赞美诗与清洁用具一起放在背包里,贝多芬的四重奏被存放在出版社的仓库里,就像地窖里的马铃薯一样。
也就是说无论多么伟大的艺术品,它必然承载于一定的物之中,对没有艺术眼光的人来说,它就是纯然的一个物,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完全可以把艺术品当成一个物来运作,人们可以搬运它,悬挂它,出售它。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艺术作品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物的因素,在建筑品中有石质的东西,在木刻中有木质的东西,在绘画中有色彩的东西,在语言作品中有语音,在音乐作品中有声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孙周兴译--------------------------------------------------------------------------------本源一词在这里指的是,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
使某物是什么以及如何是的那个东西,我们称之为某件东西的本质。
某件东西的本源乃是这东西的本质之源。
对艺术作品的本源的追问就是追问艺术作品的本质之源。
按通常的理解,艺术作品来自艺术家的活动,通过艺术家的活动而产生。
但艺术家又是通过什么成其为艺术家的?艺术家从何而来?使艺术家成为艺术家的是作品;因为一部作品给作者带来了声誉,这就是说,唯作品才使作者以一位艺术的主人身份出现。
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
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
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不可或缺。
但任何一方都不能全部包含了另一方。
无论就它们本身还是就两者的关系来说,艺术家和作品都通过一个最初的第三者而存在。
这个第三者才使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获得各自的名称。
那就是艺术。
正如艺术家以某种方式必然地成为作品的本源而作品成为艺术家的本源,同样地,艺术以另一种方式确凿无疑地成为艺术家和作品的本源。
但艺术竟能成为一种本源吗?哪里和如何有艺术呢?艺术,它还不过是一个词,没有任何现实事物与之对应。
它可以被看作一个集合观念,我们把仅从艺术而来才是现实的东西,即作品和艺术家,置于这个集合观念之中。
即使艺术这个词所标示的意义超过了一个集合观念,艺术这个词的意思恐怕也只能在作品和艺术家的现实性的基础上存在。
或者事情恰恰相反?唯当艺术存在而且是作为作品和艺术家的本源而存在之际,才有作品和艺术家吗?无论怎样决断,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都势必成为艺术之本质的问题。
但由于艺术究竟是否存在和如何存在的问题必然还是悬而未决的,因此,我们将尝试在艺术无可置疑地起现实作用的地方寻找艺术的本质。
艺术在艺术作品中成其本质。
但什么和如何是一件艺术作品呢?什么是艺术?这应从作品那里获得答案。
什么是作品,我们只能从艺术的本质那里获知。
任何人都能觉察到,我们这是在绕圈子。
通常的理智要求我们避免这种循环,因为它与逻辑相抵触。
人们认为,艺术是什么,可以从我们对现有的艺术作品的比较考察中获知。
而如果我们事先并不知道艺术是什么,我们又如何确认我们的这种考察是以艺术作品为基础的?但是,与通过对现有艺术作品的特性的收集一样,我们从更高级的概念作推演,也是同样得不到艺术的本质的;因为这种推演事先也已经有了那样一些规定性,这些规定性必然足以把我们事先就认为是艺术作品的东西呈现给我们。
可见,从现有作品中收集特性和从基本原理中作出推演,在此同样都是不可能的;在哪里这样做了,也是一种自欺欺人。
因此我们必得安于绕圈子。
这并非权宜之计,亦非缺憾。
走上这条道路,乃思之力量;保持在这条道路上,乃思之节日——假设思是一种行业的话。
不仅从作品到艺术的主要步骤与从艺术到作品的步骤一样,是一种循环,而且我们所尝试的每一个具体的步骤,也都在这种循环之中兜圈子。
为了找到艺术的本质,找到在作品中真正起支配作用的东西,我们还是来探究一下现实的作品,追问一番:作品是什么,它如何成其为作品。
每个人都熟悉艺术作品。
人们在公共场所,在教堂和住宅里,可以见到建筑和雕塑作品。
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艺术作品被人收集起来展览。
如果我们从这些作品的未经触及的现实性角度去观赏它们,同时又不自欺欺人的话,就必将看到,这些作品就是自然现存的东西.与物的自然现存并无二致。
一幅画挂在墙上,就像一支猎枪或一顶帽子挂在墙上。
一幅油画,比如说凡·高那幅描绘一双农鞋的油画吧,就从一个画展周游到另一个画展。
人们寄送作品,就像从鲁尔区运出煤炭,从黑森林运出木材一样。
战役中的士兵把荷尔德林的赞美诗与清洁用具一起放在背包里,贝多芬的四重奏被存放在出版社的仓库里,就像地窖里的马铃薯一样。
所有艺术作品都且有这种物因素。
要是它们没有这种物因家一成为什么呢?但是,我们或许不满于这种颇为粗俗和肤浅的艺术见解。
虽然发货人或博物馆里的清洁女工可能按这种艺术作品的观念行事,我们却必须把艺术作品看作人们体验和欣赏的东西。
不过,即使享誉甚高的审美体验也摆脱不了艺术作品的物因素。
在建筑物中有石质的东西,在木刻中有木质的东的,在绘画中有色彩的东西.在语言作品中有话音.在音乐作品中有声响。
在艺术作品中,物因素是如此稳固,以至我们毋宁反过来说;建筑物存在于石头里,木刻存在于木头里,油画在色彩里存在,语言作品在话音里存在,音乐作品在音响国存在。
这是当然的罗——人们会这样附和。
肯定会。
然而,在艺术作品中这种不言自明的物因素究竟是什么呢?对这种物因素的追问很可能是多余的,也许还会造成混乱,因为艺术作品远不只是物因素。
它还是某种别的什么。
这种别的什么就是使艺术家成其为艺术家的东西。
当然,艺术作品是一种制作的物,但是它所道出的远非仅限于纯然的物本身。
作品还把别的东西公诸于世,它把这个别的东西敞开出来。
所以作品乃是比喻。
在艺术作品中,制作物与这别的东西结合在一起。
“结合”一词在希腊文中叫бυμβáλλειυ。
作品乃是符号。
①比喻和符号给出一个概念框架,长期以来人们都是在这一视角中去描绘艺术作品的、但在作品中唯一的使这别的东西敞开出来,并把这别的东西结合起来的东西,仍然是艺术作品的物因素。
看起来,艺术作品中的这种物因素仿佛是一个屋基,那别的东西和本真的东西就筑居于其上。
而且,艺术家以他的手工活所真正地制造出来的不就是艺术作品中的这种物因素吗?我们的意图是找到艺术作品的直接的和全部的现实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其中找到真实的艺术。
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弄清作品的物因素。
为此,我们必须相当清晰地认识物究竟是什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艺术作品是否是一件物,别的东西正是附着于这物之上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决断,这作品是否根本上就不是物,而是那别的什么。
物与作品物之为物,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当我们这样发问时,我们要弄清楚物之存在,亦即物之物性(die Dingheit)。
这就是说,要了解物之物因素。
为此,我们必须来看看那一切存在者所属的领域,长期以来,我们把它称为物的领域。
路边的石头是一件物,田野上的泥块是一件物。
瓦罐是一件物,路旁的水井是一件物。
但罐中的牛奶和井中的水又是什①“符号”(Symbol)亦可译作“象征”——译者么呢?如果把天上的白云,田间的蓟草,秋风中的落叶,森林上空的苍鹰都称为物的话,那么,牛奶和水当然也不例外。
所有这一切事实上都必须称为物,哪怕是那些不像上面所述的东西那样显示自身的东西,即不显现出来的东西,人们也以物命名之。
这种本身并不显现出来的物,即一种“自在之物”,如果按康德的看法,乃是世界整体,这种物甚至是上帝本身。
在哲学语言中,自在之物和显现之物,或干脆说一切存在者,统统被叫做物。
如今,飞机和收音机成了与我们最接近的物了,但是当我们谈到最终的物时;我们想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最终的物乃是死亡和审判。
物这一字眼在这里大体上是指任何一种非无的东西。
在此意义上,艺术作品也是一种物,因为它毕竟是某种存在者。
然而这种物的概念至少在眼下对我们毫无帮助。
因为我们意图把具体物之存在方式的存在者与具有作品之存在方式的存在者划分开来。
此外,把上帝称为一物,也颇使我们过意不去。
同样地,对田地上的农夫,锅炉前的火夫,课堂里的教师以物相称,也颇令我们踌躇。
人可不是物。
不错,我们把一位因过于年少,无力应付自己所面临的事务的小姑娘称为小东西。
但这仅仅是因为,在这里,人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丧失,只好去寻求那构成物之物因素的东西了。
我们甚至不敢贸然把森林旷野里的鹿,草木丛中的甲虫和草叶称为物。
我们宁可把一把锄头、一只鞋、一把斧子、一座钟称为物。
但即使是这些东西也不是纯然的物。
能纯然称得上物的只有石头、上块、木头,自然界中无生命的东西和用具。
自然物和用具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
这样,我们就从一切皆物(物=res=ens=存在者),甚至最高的和最终的东西都是一物这一最广的范围,回到纯然的物这一狭小圈子里来了、“纯然”一词在此是指纯粹物,直接是物,仅此而已。
可是“纯然”一词也几乎带有贬义,指那些仅只是物的东西。
纯然物即本真的物,这物是连用具也排除在外的。
那么,这种本真的物的物因素又在哪里呢?物的物性只有从它们那里才能得到确定。
这一确定才使我们能够描绘物因素本身。
有了这番准备以后,我们才能描绘那几乎可以触摸的作品的现实性,才能描绘其中所包含着的那别的什么。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自古以来,只要存在者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一提出来,在其物性中的物就作为赋予尺度的存在者一再地突现出来。
由此我们必然就在传统对存在者的解释中与物之物性的定义相遇了。
所以,我们只需查证落实这种关于物的既有认识就行了、无需对物的物因素作乏味的探究。
物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我们从不认为它们有任何值得怀疑之处。
对物之物性的解释员穿了西方思想的全过程,这些解释早已成为不言自明的东西,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广为应用。
这些解释概括起来有三种。
例如,一块花岗岩石是一纯然物。
它坚硬、沉重、有长度、硕大、不规则、粗糙、有色、部分暗淡、部分光亮。
我们能发觉这块岩石的所有这些特征。
我们把它们作为认识它的标记。
而这些标记意味着这块岩石本身具有的东西、它们就是岩石的属性。
享物具有这些属性。
物?当我们现在说物时,我们想的是什么呢?显然,物不仅仅是若于特征的集合,也不是那些特征的集合赖以出现的属性的总和。
人人都自以为知道,物是那个把诸属性聚集起来的东西。
于是人们大谈物的内核。
据说,希腊人已经把它称为根据了。
在他们看来,物的内核当然是作为根基并永远置于眼前的东西。
而物的特征则被叫做гáбυμβεβηКóгɑ,[1]即,总是随时随地地与内核一起出现和产生的东西。
这些称呼不是随随便便的名称。
它们道出了如今已隐而不显的东西,这就是希腊人关于在场状态意义上的存在者之存在的基本经验。
而正是根据这些规定,对物之物性的决定性解释从此以后才得以确立,使西方对存在者之存在的解释得以确定下来。
这一解释始于罗马——拉丁思想对希腊词语的吸取υποκειμευου成了一般主体;υπòστɑστζ成了实体,συμβεβηκσζ成了属性。
从希腊名称向拉丁语的这种翻译绝不是一件毫无后果的事情——确实,直到今天,也还有人认为它是无后果的。
实际上,在字面上看起来具有保存作用的翻译背后,隐藏着希腊经验向另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渡。
罗马思想接受了希腊的词语,却没有继承相应的同样原始的由这些词语所道说出来的经验,即没有继承希腊人的话。
西方思想的无根基状态即始于这种转渡。
按流行的意见,把物之物性规定为具有诸属性的实体,似乎与我们关于物的朴素观点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