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
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流程

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流程一、前期准备1. 确认患者信息,核对医嘱;2. 了解患者病史、用药情况、过敏史等;3. 洗手、戴手套、口罩等防护措施;4. 准备好需要的器材:穿刺针、导管、注射器、无菌巾等。
二、检查部位1. 确认穿刺部位:一般选择放置在桡动脉或股动脉;2. 检查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如有感染或其他异常应及时处理。
三、局部麻醉1. 选择合适的局麻方法,常用的包括表面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2. 用消毒液消毒穿刺部位;3. 在消毒后待皮肤干燥后进行局部麻醉。
常用方法为注射0.5%利多卡因,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和年龄而定。
四、穿刺置管1. 穿刺时要保持手稳定,避免损伤周围血管和神经组织;2. 穿刺针要与皮肤成30-45度角,并沿着动脉走向插入;3. 当穿刺针进入血管后,要注意抽回针芯,以避免导致血栓形成;4. 插入导管时要保持手稳定,并避免在血管内来回移动导管,以减少损伤血管壁。
五、确认置管位置1. 确认置管的位置:通过X线或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确认;2. 检查导管是否存在漏气、漏血等情况;3. 确认导管是否顺畅通畅,如有阻塞应及时处理。
六、固定导管1. 用无菌巾将导管周围包裹好,保持清洁干燥;2. 使用透明敷料或者绷带将导管固定在穿刺部位。
七、后期处理1.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局部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2. 定期更换敷料和巩固带,避免感染和移位;3. 在拔除导管前做好准备工作,并根据医嘱及时拔除。
总结:动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需要高度技术和经验的操作,操作前需要充分准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检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并且在穿刺和置管过程中要保持手稳定、减少损伤。
在确认置管位置后,要固定导管并及时处理局部情况。
术后要对患者进行细致的监测和护理,及时更换敷料和巩固带,并根据医嘱及时拔除导管。
动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

动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引言动脉穿刺置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监测血压和采集动脉血样。
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操作规范。
本文档旨在提供对动脉穿刺置管操作的规范要求。
操作准备1. 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信息并解释操作过程。
2. 准备适当的设备和材料,包括消毒剂、消毒纱布、动脉穿刺针、导管等。
操作步骤1. 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清洁操作部位。
2. 使用消毒剂彻底清洁动脉穿刺部位,并等待干燥。
3. 戴上适当的清洁手套。
4. 用消毒纱布包裹穿刺针,用手轻轻压住穿刺部位,然后用另一只手将穿刺针插入皮肤。
5. 当感到穿刺到动脉时,继续将穿刺针推进一小段距离,然后稳定住针头。
6. 用一只手握住穿刺针,用另一只手取下穿刺针外侧的保护盖。
7. 快速但轻柔地将导管插入动脉,不得倾斜。
确保导管插入正确的深度,且无血浆泄漏。
8. 当导管插入位时,移除穿刺针,并倾斜导管,放置在合适位置。
9. 用消毒纱布和透明敷料固定导管,并注明置管时间。
10. 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周围部位有无异常反应。
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导管和操作部位。
2. 患者动脉穿刺后,定期检查血压和动脉穿刺部位的情况。
3. 出现任何并发症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并报告相关医疗人员。
结束操作1. 完成操作后,妥善处理已使用的设备和材料。
2. 告知患者有关动脉穿刺置管的注意事项和注意事项。
3. 记录相关操作信息,如置管时间、导管型号等。
结论动脉穿刺置管是一项需要细致操作和严格操作规范的医疗操作。
遵循操作规范能够提高操作安全性和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
所有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动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培训和持续教育。
B超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术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三、B超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术
(二)操作步骤 9. 对穿刺部位皮肤进行局部麻醉后,以45°~60°角插入留置针。 轻微挑动留置针,并调整探头保证针头在屏幕上清晰显影。 10. 针尖向动脉推进过程中,注意倾斜探头,保证针尖一直可见。 每隔一定时间确定针尖位置,保证其一直位于动脉血管上方。
(二)操作步骤 3.穿刺部位的选择:探头在5~13 MHz的频率下开始评估血管。 确保探头左侧所处部位的显影在屏幕左侧。自腕部起,对前臂侧 面进行横向扫描,在桡骨茎及桡侧腕屈肌之间确定桡动脉及伴随 静脉。必要时应用光压鉴别动脉及静脉(静脉是塌陷的,而动脉 是充盈的)。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三、B超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术
(二)纵向定位下置管操作步骤
• 1. 超声探头纵向确定血管位置,桡动脉成像处于屏幕中央位置
后,旋转探头90°。
• 2. 在屏幕中央可见动脉,并确定长轴及血管最大直径处。 • 3. 以15°~30°角进针,使针尖与血管长轴保持平行向前推进。
一、桡动脉穿刺适应证
1. 接受复杂、重大手术,如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或肝移植手术 ,
需持续监测血压变化者。 2.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如严重创伤、多脏器功能衰竭和各类
休克患者。 3. 术中需进行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的患者。 4. 无法测量无创血压者。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三、B超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术
(二)操作步骤
• 10. 留置针插入血管腔后,检查其反应,或有无血液回流,确定
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常规

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常规1.术前准备:-准备所需材料:无菌手套、消毒剂、穿刺针、适当长度的导管、无菌手术刀、生理盐水、透明敷料、无菌纱布等。
-仔细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保手术部位正确。
-告知患者术前需要空腹,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2.选择穿刺部位:-典型的穿刺部位有桡动脉、尺动脉和股动脉,选择时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在选择穿刺部位之前,用无菌手套检查患者的血运情况,避免穿刺过程中出现血管塌陷或血流量不足。
3.进行手术部位消毒:-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手术区域消毒,确保手术区域彻底消毒。
-消毒时从穿刺部位向周围扩散进行,以避免引入细菌。
4.局部麻醉:-使用局部麻醉剂或冷冻喷雾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在给予局部麻醉剂之前,先向患者解释可能的不适感,避免引起患者的紧张情绪。
5.穿刺置管:-拿起穿刺针,将针尖垂直于皮肤,插入预先标记的部位。
-用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针,用中指保持稳定,插入穿刺针依靠脉搏的位置深入血管中。
-一旦确认进入血管,将穿刺针锁定,并小心地将导管插入血管中,将导管推进至所需深度。
-同时,监测穿刺部位出现出血或其他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6.确认管路通畅:-将注射器连接到导管上,抽回一定量的血液,以确保管路通畅,无血栓形成。
-将生理盐水注入导管,观察是否有血液返回,以确定导管位置和通畅情况。
7.固定管路:-使用无菌纱布和透明敷料固定导管,避免导管在移动过程中移位或脱落。
-检查固定情况,确保固定牢固,同时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
8.术后护理:-检查穿刺部位是否出血,以及有无其他异常情况。
-给予患者必要的解释和护理指导,降低患者的不适感,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
注意事项:-进行此操作前,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技术培训,保证技能熟练,并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和感染控制措施。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疼痛感受,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疼痛。
-操作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和纠正。
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

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1. 引言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用于血管通路建立的重要技术。
为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制定本操作规范,以指导医务人员正确进行操作。
2. 操作准备在进行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术前,操作人员应做好以下准备:- 确认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
- 准备好必要的器械设备,如手术用具、置管导丝、局部麻醉药物等。
- 检查消毒物品有效期,确保无菌操作。
- 配置监护仪及必要的药物。
3. 术前准备3.1 患者准备- 解释手术目的和可能的风险,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 记录患者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
- 制定个体化操作方案,根据患者特殊情况确定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
3.2 工作环境准备- 确保手术室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 根据手术需要,调配所需的药物和器械。
- 检查监护仪、导管、注射泵等设备的工作正常。
4. 操作流程4.1 无菌操作- 对手术者、助手和患者进行无菌操作,采取一次性手术衣、手套、口罩和帽子。
- 将手术器械进行器械消毒和包装。
4.2 局部麻醉和穿刺-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通常为桡动脉的动脉剖面处。
- 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使用1%利多卡因或其他局部麻醉药物。
- 用无菌巾包扎住患者其他部位,保持穿刺部位干净。
4.3 穿刺导管置入- 在穿刺切口插入导丝,运用导丝引导管进入血管。
- 引导导管到达适当的位置,如心脏或主动脉水平。
- 固定导管,避免意外脱出或移位。
4.4 结束操作- 确认导管位置是否正确,通过X线或超声等辅助检查。
- 清洁操作部位,消毒并包扎。
- 监护患者的心率、血压等重要生命体征。
5. 操作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安全。
- 需要时运用辅助检查手段确认导丝和导管的位置。
- 遵循消毒灌流穿刺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操作过程中要留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6. 操作并发症及处理在进行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并发症:- 感染:经常更换穿刺部位敷料,注意术后消毒。
动脉穿刺置管术

动脉穿刺置管术
【目的】用于取血做动脉血气分析、血培养,放置动脉插管做直接动脉压监测,进行动脉冲击性注射治疗等。
【部位】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用物准备】治疗盘、碘酒、乙醇、棉球、纱布、镊子、治疗巾、5ml 注射器1支、2%利多卡因10ml,0.9%盐水250ml,10ml注射器1支、动脉穿刺套管针、无菌手套。
【操作步骤】
1.充分暴露穿刺部位,确定动脉走向,扪及搏动最明显处。
2.常规做皮肤消毒、铺巾、戴无菌手套。
3.术者以左手食指及中指固定欲穿刺的动脉,右手持注射器,在两
指间垂直穿入动脉,穿刺成功后,以右手固定针头,保持针头方向及深度,左手以最大速度注射药液及采血。
4.操作完毕迅速拔针,局部用无惧纱布加压不少于5min。
5.如需置管,应选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与皮
肤成15°,平行动脉方向刺入,在回血搏动最明显时,固定针芯,缓缓推进外套管,在推进外套管过程中,应一直有回血。
置入套管后立即接动脉压力传感装置。
动脉置管术操作流程

动脉置管术(Arterial Catheterization)是一种医疗程序,通过插入一根细长的导管(动脉置管)进入主要动脉血管,用于监测动脉压力和采集动脉血样等目的。
以下是一般的动脉置管术操作流程:1. 准备:医护人员必须戴上手套、口罩和无菌隔离衣等防护装备。
检查患者的病历和医嘱,了解置管的目的和相关风险。
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2. 选择插管部位:一般常用的动脉置管部位包括桡动脉(位于手腕内侧)和股动脉(位于大腿内侧)。
选择适当的插管部位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疗需求。
3. 皮肤消毒:使用无菌消毒液(如酒精和碘酒)对插管部位进行彻底的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4. 局部麻醉: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以减轻插管过程的疼痛和不适感。
麻醉药物通常通过皮肤针头注射到插管部位周围。
5.穿刺和插入导管:医护人员使用一根针头穿刺皮肤和血管,并在穿刺后将针头换成细长的导管。
导管会被轻轻推进血管内,直至达到所需的深度。
6. 确认位置和连接设备:一旦导管置入正确位置,医护人员会通过观察导管的血液返回、血流脉搏波形监测设备的显示等方法来确认位置的准确性。
然后,导管会与监测仪器或输液装置连接。
7. 固定导管和绷带:在确保导管稳定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会使用透明敷料或绷带固定导管,以避免导管的移动或脱落。
8. 监测和护理:一旦导管置入,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动脉压力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在导管使用期间,需要定期检查插管部位的情况,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请注意,动脉置管术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术和经验的医疗操作,应由经过培训和资质认证的医疗专业人员进行。
手术过程和细节可能会因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疗机构的偏好而有所不同。
动脉置管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动脉置管技术及操作规程动脉穿刺置管术是指经四肢大动脉穿刺采取动脉血或注入药物以达到诊断或治疗的目的,是危重症治疗和监护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操作评估】1. 熟练掌握动脉穿刺置管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①施行特殊检查,如选择性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等。
②进行连续直接的动脉血压监测,及时、准确反应危重患者血压动态变化。
③旅行某些治疗,如肿瘤患者经动脉注射抗肿瘤药物的区域性化疗。
④通过动脉置管术采集血检验。
(2)禁忌证:①局部感染,溃烂、瘢痕有出血倾向,侧支循环差(Allentest 试验阳性)。
②皮肤病患者。
③躁动不安无法约束的患者。
2.选择置管动脉和置管方法(1)用于动脉压监测和检查:可选择腕部桡动脉,肘部肱动脉,腹股沟处股动脉,足部足背动脉等,以桡动脉为首选,其次为股动脉。
(2)用于肿瘤区域性化疗:可选择股动脉或腋动脉,同时要考虑尽量使导管头接近肿瘤供血区域。
(3)有经皮动脉穿刺置管法和直视下动脉穿刺置管法等。
3. 评估患者(1)全身情况:患者目前病情、治疗、用药情况。
(2)局部情况:评估血管及皮肤组织情况,插管途径有无外伤手术史,插管侧有无放疗史,有无皮肤感染等。
(3)心理状态:有无恐惧、焦虑等,以及合作程度。
(4)健康知识:对疾病与动脉置管的认识。
4. 评估环境是否清洁、符合置管要求,根据情况做好环境准备,置管前半小时停止卫生工作。
5. 评估用物包括用物准备:动脉穿刺置管包括动脉穿刺套管针1根(根据患者血管粗细选择)无菌注射器、针头、无菌手套、无菌治疗巾、消毒弯盘、无菌三通开关及相关导管,1%普鲁卡因液或2%利多卡因,肝素注射液,动脉测压装置,以及胶布,小夹板等其他用物。
6.操作者自身评估评估操作者对动脉置管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
操作者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实施步骤】1. 核对医嘱做好三查七对工作,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意义,减少患者焦虑、恐惧和不适,了解患者对动脉置管的认识和态度,使其配合。
重症医学科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及规程

重症医学科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范及规程(一)适应证1.重度休克及危重患者需经动脉输液或输血,以争取时间,提高血压,改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2.危重及大手术患者需直接作动脉血压监测。
3.需动脉采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气分析和动脉血乳酸浓度的测定等。
4.经动脉穿刺施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或注射抗肿瘤药物,行区域性化疗。
(二)禁忌证1.有出血倾向。
2.穿刺局部有感染或皮肤损伤。
(三)术前准备1.向患者或家属说明穿刺的目的,征得其同意。
2.术者戴帽子、口罩。
3.器械准备:动脉穿刺留置针、肝素盐水、无菌手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注射器)。
(四)穿刺径路1. 桡动脉:患者腕部伸直,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穿刺点位于手掌横纹上1~2cm 的动脉搏动处。
2.肱动脉:患者上肢伸直稍外展,掌心向上,穿刺点位于肘横纹上方的动脉搏动处。
3.股动脉:患者仰卧,下肢伸直稍外展,穿刺点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cm的动脉搏动处。
(五)操作步骤1.根据路径选择相应体位。
2.消毒麻醉。
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酒、酒精严格消毒皮肤,消毒范围大于孔巾。
术者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注射器抽取肝素盐水,冲洗导丝及导管,铺无菌孔巾,并用2%利多卡因作局麻。
3.穿刺(1)触摸所选动脉,最好用2~3个手指沿着动脉的行走方向按放,以确定动脉的位置、走向,并固定动脉。
(2)穿刺桡动脉及肱动脉时,针头与皮肤呈45°~60°;股动脉穿刺时,针头与皮肤呈90°。
慢慢向动脉搏动方向刺入。
如有鲜红色血液从针尾流出,针头已进入动脉内。
如无血液流出,可慢退针,直至有鲜红色血液涌出。
如仍不能进入动脉,则完全拔出穿刺针,重新穿刺。
4. 置管:固定穿刺针的同时,将导管送入动脉内。
退出穿刺针。
5.术后处理: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六)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消毒面积较静脉穿刺广。
2.动脉穿刺术仅于需动脉采血检查及动脉冲击性注射疗法时使用。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

禁忌症
❖ 局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动脉近端梗阻、雷 诺现象和脉管炎
动脉置管部位
❖ 1.桡动脉 最常用,穿刺较容易,管理较方便。但在穿刺前应做Allen 实验,手掌颜色一般在5s以内恢复为正常,长于15s应为禁忌。
❖ 2.股动脉 穿刺和置管都较容易,尤其对小儿更有优越性。但护理较 困难,置管时间较长易发生感染。
若手掌颜色10s之内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间存 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即Allen试验阴性,可以经桡动脉进行介入治疗, 一旦桡动脉发生闭塞也不会出现缺血;相反,若10s手掌颜色仍为苍 白,Allen试验阳性,这表明手掌侧支循环不良,不应选择桡动脉行 介入治疗。
桡动脉穿刺置管方法
❖ 1.病人平卧,上肢外展,掌侧朝上,腕背部垫一小枕,四肢固定使腕 部呈背屈抬高30~45度。
❖ 3.腋动脉 离主动脉近,侧支循环丰富,穿刺置管都较容易,适用于 较长时间置管。但导管固定较困难,容易发生扭折。
❖ 4.足背动脉和尺动脉 所测收缩压偏高,而舒张压偏低。
Allen试验方法步骤
❖ 1.术者用双手同时按压桡动脉和尺动脉; ❖ 2.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和张开手指5~7次至手掌变白; ❖ 3.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继续保持压迫桡动脉,观察手掌颜色变化。
适应症
❖ 1.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主动脉手术,主动脉反搏者 ❖ 2.术中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和需大量输血输液者 ❖ 3.合并有近期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冠心病及瓣膜疾病,
心力衰竭病史,COPD,肺动脉高压,代谢紊乱等需要手术治疗者。 ❖ 4.心肺复苏后期治疗,严重创伤,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者 ❖ 5.控制性降压或需持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者 ❖ 6.不能行无创测压者
并发症
动脉穿刺与置管技术操作规范

动脉穿刺【适应证】1.凡需要确定或排除呼吸或代谢性酸碱失衡者;2.对代谢性或呼吸性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评估;3.判断有无低氧血症及缺氧的严重程度和氧疗效果的监测;4.收集机械通气前的重要病理生理指标,为通气过程中通气指标的调整、脱机以及插管、拔管提供重要依据。
【禁忌证】无特殊禁忌证。
若病人凝血功能异常,在穿刺后适当延袄局部压迫时间可防止发生出血。
【操作方法及程序】5穿刺部位通常选用挠动脉(也可选胧动脉或股动脉),采血量为3〜病人手心向上,腕关节轻度过伸,扪及挠动脉搏动,选择动脉搏动最强处为进针点。
6.碘酊、75%乙醇消毒局部皮肤,将注射器抽取少量肝素溶液,使之与针头及管壁充分接触后推出多余的肝素溶液。
7.左手示指及中指扪及槎动脉搏动。
右手持空针由远端沿血管走行,从示指与中指之间垂直或与皮肤呈30°角进针。
针头一旦穿入动脉,血液可随动脉压力自动压人针管,一般不必抽吸。
若使用塑料针管时则须回抽。
8.采血后立即用橡皮塞或其他物品封堵针头。
用双手来回搓滚注射器5S15s,使肝素溶液与血样充分混合。
9.在拔除针头后,用力压迫穿刺点数分钟,其力度以摸不到脉搏为准。
【注意事项】1.塑料注射器可影响血样的氧分压,而且易进入气泡,穿刺一般采用玻璃注射器。
10注射器内存留过多的肝素溶液可使所采血样的PaO2升高和PaCo2降低,而直接影响碳酸氢盐的测定。
11采取的血样应尽快送检。
若不能立即检查,可放入冰箱内(4~10°O保存,2h 内检测不至于影响结果。
假如不能尽快进行血气分析测定,或在较高的温度下放置时间过长,可因氧气被白细胞、血小板、网织红细胞消耗造成PH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12假如需在同一部位多次或频繁采取动脉血样,应考虑动脉置管。
动脉置管【适应证】1.用于严重创伤和多脏器功能不全,以及其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2.大量出血病人拟行手术时;3.各类休克、严重高血压及其他危重病人围手术期;4.术巾需进行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的病人;5.低温麻醉的病人;6.须反复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等检查的病人。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与压力监测护理课件

穿刺置管技术
培训内容应包括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操 作步骤、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置管后护理
培训内容应包括桡动脉置管后的护理 要点,如固定、清洁、消毒等,以及 如何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
培训方法
可以采用理论授课、视频演示、模拟 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使学员全 面掌握桡动脉置管操作技术。
在桡动脉置管过程中,应确保压力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异常处理
若发现桡动脉内的压力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处理。如出现低血压症状, 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如出现高血压症状,应及时给予降压药物。同时,应保持患 者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因缺氧而加重病情。
桡动脉穿刺置管的具体步骤
麻醉
消毒
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铺无菌巾 。
定位
在穿刺点周围注射适量的麻醉药 。
穿刺
用穿刺针在已消毒的部位以30°~ 60°的角度进行穿刺,有突破感后 拔出针芯,缓慢将导管送入血管 内。
固定
触摸桡动脉搏动,选择搏动最强 点作为穿刺点。
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用无菌敷 料覆盖。
操作后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压力监测的原理与意义
压力监测原理
通过压力传感器将动脉内的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经由 监护仪进行放大和显示,以实时监测动脉内的压力变化。
压力监测的意义
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诊断循环系统的异常情况,如低血压、高 血压、休克等,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有助于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和抢救措施。
压力监测在桡动脉置管中的应用方法
提供参考。
置管期间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出血
在置管过程中应轻柔操作,减 少血管损伤,置管后应适当压
动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

动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一)适应症1.危重病人监测:各类严重休克、心肺功能衰竭等。
2.重大手术监测:如体外循环及其他心血管手术、低温麻醉、控制性降压、器官移植等。
3.术中需要反复抽取动脉血标本作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等。
(二)穿刺途径常用桡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其次是尺动脉、肱动脉。
由于桡动脉部位表浅,侧支循环丰富,为首选。
股动脉较粗大,成功率较高,但进针点必须在腹股沟韧带以下,以免误伤髂动脉引起腹膜后血肿,足背动脉是股前动脉的延续,比较表浅易摸到,成功率也较高。
肱动脉在肘窝上方,肱二头肌内侧可触及,但位置深,穿刺时易滑动,成功率低,并且侧支循环少,一旦发生血栓、栓塞,可发生前臂缺血性损伤,一般不用。
三)桡动脉穿刺插管术1.定位:腕部桡动脉在桡侧屈腕肌腱和桡骨下端之间纵沟中,桡骨茎突上下均可摸到搏动。
2.Allens试验:用本法估计来自尺动脉掌浅弓的侧枝分流。
观察手掌转红时间,正常人5~7秒,平均3秒,<7秒表示循环良好,8~15秒属可疑,>15秒血供不足。
>7秒者属Allens试验阳性,不宜选桡动脉穿刺。
3.工具:1)20G(小儿22G、24G)静脉留置针;2)开皮用18G普通针头;3)肝素冲洗液(~5μ/ml肝素);4)测压装置包括三通开关,压力换能器和监测仪等。
4.穿刺方法:有间接穿刺法、穿透法。
1)直接穿刺法:摸准动脉的部位和走向,选好进针点,在局麻下(或诱导后)用20G留置针进行动脉穿刺。
针尖指向与血流方向相反,针体与皮肤夹角根据病人胖瘦分歧而异。
一般为15~30°,对准动脉缓慢进针。
当发现针芯有回血时,再向前促进1~2mm,牢固针芯而向前推送外衣管,后撤出针芯,这时候套管尾部应向外喷血,说明穿刺成功。
(2)穿透法:进针点、进针方向和角度同上。
当见有回血时再向前推进左右,后撤针芯,将套管缓慢后退当出现喷血时停止退针,并立即将套管向前推进,送入无阻力并且喷血说明穿刺成功。
5.电子测压方法:需压力装置、冲洗控制开关、压力传感器、管道及监测仪。
桡动脉穿刺置管直接测压操作规范

桡动脉穿刺置管直接测压操作规范
1.适应症
⑴严重低血压、休克以及循环功能不全等其他需要反复测量血压的病人。
⑵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大血管手术等。
⑶需反复行动脉血气分析的病人。
2.禁忌症
⑴局部感染。
⑵尺动脉平行循环和掌浅弓不良者。
3.操作方法
⑴病人体位:仰卧,左上肢外展于托手板上,腕部垫高,使手腕背伸,拇指维持外展,胶布固定其余四指。
⑵穿刺点:桡骨茎突旁,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⑶皮肤常规消毒,局部浸润麻醉。
⑷左手食指触摸桡动脉搏动点,右手持套管针(成人用20G,长约
4.5cm),针干与皮肤呈30°-45°角,缓慢进针,见有鲜红血液涌入套管针内,表示内针已经进入动脉内,将套管针稍放平,再向前推进约2mm,使外套管也进入动脉内。
此时,右手固定内针,左手捻转外套管入动脉内。
拔出内针,有搏动性血液自套管喷出,证实套管位置良好。
⑸连接测压装置,妥善固定导管。
动脉穿刺置管操作规程

动脉穿刺置管操作规程(一)操作目的:1、直接监测患者血压2、需采集动脉血液标本或某些特殊检查3、急救时需加压输血输液4、用于区域性化疗(二)适应症1、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主动脉手术、主动脉反搏者。
2、术中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和需大量输血、输液者。
3、合并有近期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冠心病及瓣膜疾病、心力衰竭史、COPD、肺动脉高压、代谢紊乱等急需手术治疗者。
4、心肺复苏后期治疗、严重创伤、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者。
5、控制性降压或需持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者。
6、不能行无创测压者。
(三)禁忌症局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动脉近端梗阻、雷诺现象(Raynaud’s syndrom)和脉管炎(Buerger’s disease)(四)操作准备1、动脉置管部位:桡动脉(最常用)、股动脉、腋动脉、足背动脉和尺动脉2、在作桡动脉插管前应测试尺动脉供血是否畅通。
清醒患者可用Allen试验法测试。
对于不能配合的患者如幼儿、意识不清和全麻后患者,可采用多普勒血流检测仪或手指体积描记图以判断手掌部的血流供应及平行循环供血情况。
遇有尺动脉血供不足,应避免作桡动脉插管。
3、治疗盘内放置:无菌持物钳浸于消毒溶液罐内,2-2.5%碘酊,70-75%酒精或安尔碘等消毒液,无菌纱布及罐、消毒棉签,0.1%肾上腺素、笔、砂轮,注射器、针头、抗凝剂、试管、弯盘、注射器针头回收器,需要时备输液或输血用物(五)操作过程A、以最为常用的桡动脉穿刺置管术为例:1、准备洗手、戴口罩。
2、核对床号、姓名、治疗项目等,向患者或者家属解释动脉穿刺置管的相关内容。
3、常选用左侧桡动脉,成人用20G的Teflon或Vialon外套管穿刺针,长约3.2~4.5cm。
4、穿刺时患者仰卧,左上肢外展于托手架上,腕部垫高使腕背伸,拇指保持外展,消毒铺巾,保持无菌技术。
5、穿刺者右手示、中指与拇指持针,于腕横线桡骨茎突旁桡动脉搏动最清楚处进皮。
在左手示、中指摸清桡动脉搏动行踪的引导下向着动脉进针。
有创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程

有创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规程【目的】对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危急重症、大手术等需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患者提供动态且精准的血压值。
【评估】1、病情及治疗情况(患者有无凝血功能障碍、有无血液传染性疾病)。
2、意识状况及肢体活动能力。
3、患者及家属对动脉穿刺置管术的认知和合作程度。
4、穿剌部位的皮肤及动脉情况(ALLEN试验〕。
【准备】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心电监护仪、无菌弯盘、动脉穿刺针、注射器(2ml、10ml)、透明敷贴、输液贴、无菌纱布、碘伏棉球、洞巾、无菌手套、无菌持物钳、治疗巾、小软枕、加压袋、传感器、10u/ml稀肝素液1瓶、250ml生理盐水1瓶、胶布、手消液、污物缸、锐器盒、护理记录单、记号笔、管道标识、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
环境:清洁、安全、光线适宜,避免人员走动,利于无菌操作。
患者:体位一平卧位,桡动脉予术肢外展,腕关节下垫小枕,使之背屈60 。
;股动脉穿刺予术侧下肢伸直略外展、外旋,臀下垫一薄枕使穿刺侧臀部稍抬高,并注意保暖,必要时备皮;足背动脉穿刺予双腿自然伸直放平,轻压足背,使足背与踝关节成一直线以让足背动脉更加平直。
【方法】(以桡动脉穿刺为例)处理医嘱,查看知情同意书→核对、告知、评估患者,测量双上肢无创血压、行ALLEN试验→手消—洗手、戴口罩→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身份→摆放合适体位,铺治疗巾→选择穿刺点→手消→传感器排气、加压至300mmHg,连接心电监护仪→打开弯盘,将无菌物品放入包内,取碘伏棉球,抽稀肝素液→戴无菌手套→消毒皮肤→注射器抽吸稀肝素盐水后与动脉穿刺针连接、排气→铺洞巾→再次核对床号、姓名→确定动脉走向后在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固定穿刺点动脉于两指间→右手持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角进针→见鲜血搏动状涌出后,将针放低,与皮肤呈10°角,再向前推进2mm→送入外套管→左手固定住外套管同时压迫桡动脉→右手拔出钎芯→将压力传感器与管相连接,旋紧→查看动脉波形,确认置管在位→再次消毒皮肤→妥善固定→撤洞巾、脱手套→注明穿刺日期、时间及责任者,贴管道标识→妥善固定流量控制器于患者右心房平齐位置→校零→再次观察波形和动脉血压→交待患者注意事项→整理床单元→手消→记录→携用物回治疗室,处置用物→洗手、摘口罩【评价】1、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除顾虑,取得配合,并做相关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知晓动脉穿剌置管的注意事项。
医院手术室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

医院手术室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1.适应证(1)各类大手术,需监测动脉压及做血气分析者。
(2)严重创伤和重危患者手术、救治时。
(3)低温麻醉和控制性降压。
2.解剖特点腕部桡动脉位于桡侧屈腕肌腱和桡骨下端之间的纵沟内。
桡动脉构成掌深弓、尺动脉构成掌浅弓。
两弓之间存在侧支循环,掌浅弓的血液99%来自尺动脉。
3.用物准备(1)动脉穿刺针(套管针):成人用20G,小儿用22G,测压装置1套(包括压力换能器的圆盖、三通开关、延长管及输液器和加压袋(或输液泵)。
(2)50ml注射器或输液袋,内配有肝素生理盐水(肝素1~2U/ml),常规消毒皮肤、用物常规使用局部麻醉药物等。
(3)托手板及垫高手腕部用的垫子、绷带、输液贴。
4.操作步骤(1)患者平卧,上臂外展(常选用左手),固定托手板上,腕下放垫子,背屈或抬高60°。
(2)操作者左手中指摸及桡动脉搏动,示指在其远端轻轻牵拉,确定穿刺点(在搏动最明显处的远端约0.5cm)。
(3)常规消毒铺巾及局部麻醉,操作者戴无菌手套。
(4)穿刺桡动脉,套管针与皮肤呈30°角,对准中指摸到的桡动脉搏动方向,直刺入动脉,观察回血。
(5)抽出针芯,如有血喷出,可顺势推进套管,血外流通畅表示穿刺置管成功。
(6)如无血流出,可将套管压低呈15°角,并后退套管,直至尾端有血畅流为止,然后再将导管沿动脉平行方向推进。
(7)连接测压系统,用输液贴固定。
(8)取出腕下垫子,用肝素盐水冲洗1次,即可测压。
5.注意事项(1)穿刺成功后,固定要牢靠,以防套管滑出。
(2)若穿刺失败,须换另一侧,必须将腕部进行加压包扎,以防溢血而引起皮下血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发症的预防
1.必须做Allen实验。 2.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反复穿刺。 3.采用持续肝素液冲洗,肝素为2~4U/ml,冲洗速度为2~3ml/h。 4.发现凝血块应抽出,不可注入, 5.置管时间一般为5~7天,如发现远端血液循环不好时应及时更换穿 刺部位、
谢谢聆听!
禁忌症
局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动脉近端梗阻、雷 诺现象和脉管炎
动脉置管部位
பைடு நூலகம்
1.桡动脉 最常用,穿刺较容易,管理较方便。但在穿刺前应做Allen 实验,手掌颜色一般在5s以内恢复为正常,长于15s应为禁忌。 2.股动脉 穿刺和置管都较容易,尤其对小儿更有优越性。但护理较 困难,置管时间较长易发生感染。 3.腋动脉 离主动脉近,侧支循环丰富,穿刺置管都较容易,适用于 较长时间置管。但导管固定较困难,容易发生扭折。 4.足背动脉和尺动脉 所测收缩压偏高,而舒张压偏低。
桡动脉穿刺置管方法
1.病人平卧,上肢外展,掌侧朝上,腕背部垫一小枕,四肢固定使腕 部呈背屈抬高30~45度。 2.在桡骨茎突内侧触及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选其远端约0.5cm处为 穿刺点。 3.常规消毒后,以20或22号套管针与皮肤呈30度角,向桡动脉直接 刺入。 4.见针尾有血液流出,即可固定针芯并将套管针向前推进,然后将针 芯退出。
南京市大厂医院
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操作规范
李楠
适应症
1.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主动脉手术,主动脉反搏者 2.术中可能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和需大量输血输液者 3.合并有近期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冠心病及瓣膜疾病, 心力衰竭病史,COPD,肺动脉高压,代谢紊乱等需要手术治疗者。 4.心肺复苏后期治疗,严重创伤,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者 5.控制性降压或需持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者 6.不能行无创测压者
桡动脉穿刺置管方法
5.如果针已经穿过动脉后壁,可先将针芯退出,以注射器与套管针相 连接并边回抽边缓慢后退,直到回抽血流通畅后再向前推进。 6.穿刺成功后与冲洗装置相连,并固定。
并发症
1.血栓形成和栓塞引起的远端缺血坏死。与置管时间、套管针的粗细 及原有疾病等有关。 2.局部血肿,皮肤坏死和感染。 3.假性动脉瘤。
Allen试验方法步骤
1.术者用双手同时按压桡动脉和尺动脉; 2.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和张开手指5~7次至手掌变白; 3.松开对尺动脉的压迫,继续保持压迫桡动脉,观察手掌颜色变化。
若手掌颜色10s之内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间存 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即Allen试验阴性,可以经桡动脉进行介入治疗, 一旦桡动脉发生闭塞也不会出现缺血;相反,若10s手掌颜色仍为苍 白,Allen试验阳性,这表明手掌侧支循环不良,不应选择桡动脉行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