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与压力监测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动脉穿刺置管及动脉压测定

动脉穿刺置管及动脉压测定

动脉穿刺置管及动脉压测定血压是临床最早和最常用的监测指标。

当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袖带听诊血压属间接测压方法,对重危和休克患者以及在低温和体外循环情况下,则不能及时准确动态地反映血压变化。

直接测压法即有创血压(IBP)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有一位叫Stephen Hales的,用导管插入马的股动脉,测定血柱的平均高度为2.8m(9英尺)。

20世纪80年代,由于急救医学、心血管外科及ICU发展的需要,IBP成为重危患者和重大手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主要手段。

这些领域,都离不开麻醉医师的参与,都需要麻醉医师通过准确、及时监测血压,了解病情,参与甚至指导治疗,保障患者或者手术患者安全,对降低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所引起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IBP系通过周围动脉穿刺置管,将周围动脉内的压力通过换能器(压力传感器)与监测仪连接,直接显示出压力波形和参数。

最简易的方法是通过管道与弹簧血压表连接来反映血压数据。

IBP一般可监测动脉血压(AB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和左房压(LAP)。

其测量原理是:首先通过动脉穿刺,将导管置于被测部位的血管内,导管外端直接与换能器相连接。

由于流体具有压力传递作用,血管内压力将通过导管内的液体传递到外部的换能器上,从而可获得血管内实时压力变化的动态波形,通过特定计算方法,获得被测部位血管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

IBP目前已成为重危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主要手段,它可以及时和准确地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且可显示波形。

一般来说,IBP测压值比无创测压值高出5~20mmHg。

(一)周围动脉穿刺置管途径周围浅表动脉只要内径足够,可摸到搏动,结合手术部位和患者体位以及局部动脉通畅情况等综合考虑,均可采用。

总的选择原则是:局部动脉侧枝循环丰富,即使发生局部动脉阻塞亦不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性损伤。

临床上以桡动脉为首选,腋、肱、尺、股和足背动脉等均可采用。

桡动脉穿刺置管术 ppt课件

桡动脉穿刺置管术  ppt课件

PPT课件
8
操作方法
直接穿刺法 穿透法
因穿透法损伤相对较大临床常用直接穿刺法。
PPT课件
9
直接穿刺法:
• 患者平卧位,前臂伸直,掌心向上并适当固定,腕部垫一小枕, 手背屈曲60°。
• 摸清桡动脉搏动,常规消毒、铺巾、戴手套,必要时局麻以免 穿刺时引起桡动脉痉挛,有条件可行床旁B超定位。
• 在腕褶痕上方1cm处摸清桡动脉后,与皮肤成30°角,与桡动 脉平行进针。
• 缓慢的将穿刺针向前推进,当穿刺针指示窗见到鲜红色血液时 即证明导管进入血管内。
PPT课件
10
直接穿刺法:
• 固定金属针芯,先将外套管向前推进,同时金属针芯退出。 • 用胶布或缝线固定。 • 连接压力传感器,加压袋压力保持在300mmHg。 • 用肝素盐水冲洗一次,即可测压。
PPT课件
11
PPT课件
PPT课件
19
并发症及预防
动脉空气栓塞—排尽空气 局部、渗血、出血和血肿—适当加压 局部或全身感染—严格无菌操作
PPT课件
20
谢谢聆听!
PPT课件
21
4
Allen试验
• 受检侧手握拳,然后将手抬至高于心脏水平。 • 检查者紧压受检测腕部尺动脉和桡动脉,此时手掌因缺血变
为苍白色。 • 5秒钟后受检侧手指放松,并将手放回心脏水平。 • 检查者松开尺动脉的同时观察受检者手的血运情况。
PPT课件
5
Allen试验
• 松开尺动脉15秒钟内手掌颜色转红----Allen试验阴性。 • 若15秒后手掌颜色未转红----Allen试验阳性。
西安国际 医学中心
桡动脉穿刺置管术
重症医学科.李欣容

动脉穿刺置管及动脉压测定

动脉穿刺置管及动脉压测定

动脉穿刺置管及动脉压测定血压是临床最早和最常用的监测指标。

当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袖带听诊血压属间接测压方法,对重危和休克患者以及在低温和体外循环情况下,则不能及时准确动态地反映血压变化。

直接测压法即有创血压(IBP)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有一位叫Stephen Hales的,用导管插入马的股动脉,测定血柱的平均高度为2.8m(9英尺)。

20世纪80年代,由于急救医学、心血管外科及ICU发展的需要,IBP成为重危患者和重大手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主要手段。

这些领域,都离不开麻醉医师的参与,都需要麻醉医师通过准确、及时监测血压,了解病情,参与甚至指导治疗,保障患者或者手术患者安全,对降低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所引起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IBP系通过周围动脉穿刺置管,将周围动脉内的压力通过换能器(压力传感器)与监测仪连接,直接显示出压力波形和参数。

最简易的方法是通过管道与弹簧血压表连接来反映血压数据。

IBP一般可监测动脉血压(AB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和左房压(LAP)。

其测量原理是:首先通过动脉穿刺,将导管置于被测部位的血管内,导管外端直接与换能器相连接。

由于流体具有压力传递作用,血管内压力将通过导管内的液体传递到外部的换能器上,从而可获得血管内实时压力变化的动态波形,通过特定计算方法,获得被测部位血管收缩压(SBP)、舒张压①BP)和平均动脉压(MAP)。

IBP目前已成为重危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主要手段,它可以及时和准确地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且可显示波形。

一般来说,IBP测压值比无创测压值高出5〜20mmHg。

(一)周围动脉穿刺置管途径周围浅表动脉只要内径足够,可摸到搏动,结合手术部位和患者体位以及局部动脉通畅情况等综合考虑,均可采用。

总的选择原则是:局部动脉侧枝循环丰富,即使发生局部动脉阻塞亦不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性损伤。

临床上以桡动脉为首选,腋、肱、尺、股和足背动脉等均可采用。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与压力监测专家共识培训课件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与压力监测专家共识培训课件
CONTENTS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01
概述
02
适应症与禁忌症
03
穿刺操作
04
注意事项及并发症
05 动脉压波形及影响因素
概 述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具体操作
B超引导下穿刺
确定穿刺点后,移动探头位置使桡动脉成像处于屏幕中央位置。 轻微挑动留置针,并调整探头保证针头在屏幕上清晰显影。
45°~60°
15°~30°
超声横断面定位下置管
超声纵向定位下置管
穿刺操作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适应 1. 症复杂、重大手术,需持续监测血压变化者;
2.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如严重创伤、器官功能衰竭和各类休克患者 ;
3. 术中需要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的患者; 4. 无法测量无创血压者; 5. 指导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持续血药浓度的监测; 6. 需反复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等检查的患者; 7. 在采血困难时,用此方法获得大量血标本; 8. 通过动脉压力波形提供诊断信息; 9. 根据收缩压变异度评价容量治疗的反应。
具体操作
光压鉴别动脉、静脉
超声探头的频率范围 保 持 在 5~13 MHz 。
注意事项与并发症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注意事项
1. 穿刺前应评估近端动脉搏动以证实没有血栓形成; 2. 确定穿刺部位是操作成功的关键,末梢循环不良时应更换穿刺部位

动脉穿刺专家共识解读-李树奇

动脉穿刺专家共识解读-李树奇
3.数秒钟后伸开患者手指,观察手指与手掌颜色恢复情况:变红为异常。
Allen试验是Edgar Van Nuys Allen医生于1929年首次提出的,主要是用于诊断手部的 动脉循环是否正常。具体做法如下: 患者同时紧握双手1分钟; 同时按住双手的桡动脉,阻断血液; 患者同时张开双手,比较双手的颜色变化,正常情况发白的手掌应迅速充血变红; 接着测试尺动脉,步骤同上; 患者同时紧握双手1分钟; 同时按住双手的桡动脉,阻断血液; 患者同时张开双手,比较双手的颜色变化,正常情况发白的手掌应迅速充血变红; 接着测试尺动脉,步骤同上;
2.穿透法
进针点、进针方向和角度同上。 当 见 有 回 血 时 再 向 前 推 进 12mm左右,(撤出针芯无回血 即可),然后撤出针芯,将套 管缓慢后退,当出现喷血时停 止退针,并立即将套管向前推 进,送入时无阻力感且喷血, 说明穿刺成功。
带注射器置管前该如何选择?
• 在桡动脉穿刺置管过程中,很多麻醉医生喜欢用“穿透 法”,就是直接穿透桡动脉然后缓慢退套管,见回血后 再置管,而且还喜欢带着注射器,边退套管边回抽。至 于带着注射器退套管的利弊暂不分析,与个人习惯有关。 但当注射器回抽见到回血置管的刹那,有个细节值得注 意,就是当你注射器回抽见到回血的时候,你是直接置 管还是注射器稍微回推一点血再置管?
五 并发症及处理
1.血栓形成 持续冲洗装置可减少栓塞的机会。 2.局部出血和血肿形成 穿刺置管成功后拔除穿刺针, 局部压迫止血3-5min。 3.感染 一般保留3-4天应拔除测压套管,术后发现局部 有炎症表现时,应及时拔除。
六 动脉压波形的变化及意义
1.在不同的动脉段记录血压时,可以看到从主动脉到外周 小动脉,收缩压逐渐增高而舒张压逐渐降低,平均动脉 压也逐渐降低。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与压力监测专家共识参考幻灯片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与压力监测专家共识参考幻灯片
并发症与处 • 血理栓形成 持续冲洗装置可减少栓塞的机
• 会局。部出血和血肿形成 拔除穿刺针,局部加压止血3• 感5mi染n。 一般保留3-4天应拔除测压套管,术后发现局部有
炎症时,应及时拔除。
13
动脉压波形及影响因素
动脉压波形
• 患者在不同的动脉段记录血压时,可以看到从主动脉到外周小动脉, 收缩压逐渐增高而舒张压逐渐降低,平均动脉压也逐渐降低。
4
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 1. 症改良Allen试验阴性;
2. 穿刺部位或附近存在感染、外伤; 3. 凝血功能障碍,机体高凝状态; 4. 有出血倾向或抗凝治疗期间; 5. 有血管疾病; 6. 手术操作涉及同一范围部位;
改良Allen试验
Allen试验
利用监护仪SPO2脉搏波和数字判断 举高穿刺手,双手同时按压尺、桡动 脉,波形和数字消失。放低手,松开 尺动脉,屏幕上出现波形和数字,即 为正常。表明尺动脉供血良好。
冲洗动脉,发现血凝块应抽出,不可注入; 4. 测量取血时应尽量避免空气进入连接管路和血样,若有少许空气进
入,拔针后立即排尽; 5. 注意观察,及时发现血管痉挛、血栓、巨大血肿等并发症,一旦发
现血栓形成和远端肢体缺血时,必须立即拔除测压导管,必要时手 术探查取出血凝块,挽救肢体;
12
注意事项与并发症
• 其他穿刺部位:尺动脉、肱动脉、 股动脉和足背动脉。
• 解剖学位置:桡侧腕屈肌腱和桡 骨下端之间纵沟中,第二掌纹处 可扪及动脉搏动。
• 随着与心脏距离的增加,收缩压 升高,舒张压降低,平均动脉压 逐渐降低。
前臂前部肌肉、血管和神经解剖
3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 1. 症复杂、重大手术,需持续监测血压变化者;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与压力监测专家共识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与压力监测专家共识

穿刺操作
具体操作
穿透法
进针点、进针方向和角度 同上。当见有回血时再向 前 推 进 5mm 左 右 , 然 后 撤出针芯,将套管缓慢后 退,当出现喷血时停止退 针,并立即将套管向前推 进,送入时无阻力感且喷 血,说明穿刺成功。
穿刺操作
具体操作
B超引导下穿刺
确定穿刺点后,移动探头位置使桡动脉成像处于屏幕中央位置。 轻微挑动留置针,并调整探头保证针头在屏幕上清晰显影。
穿刺操作
物品准备
• 皮肤消毒用品
• 无菌肝素盐水 2.5-5U/ml
BD Arterial Cannula
• 动脉留置针 • 利多卡因等 • 压力传感器
穿刺操作
具体操作
• 患者仰卧位,左上肢外展20-30°,手掌朝上,手指指向穿刺者,将 塑料小枕放置患者腕部,使腕关节抬高5-8cm,保持腕关节过伸状 态。
注意事项与并发症
并发症与处理
• 血栓形成 持续冲洗装置可减少栓塞的机会 • 。局部出血和血肿形成 拔除穿刺针,局部加压止血3• 感5m染in。一般保留3-4天应拔除测压套管,术后发现局部有
炎症时,应及时拔除。
动脉压波形及影响因素
动脉压波形
• 患者在不同的动脉段记录血压时,可以看到从主动脉到外周小动脉 ,收缩压逐渐增高而舒张压逐渐降低,平均动脉压也逐渐降低。
• 解剖学位置:桡侧腕屈肌腱和桡 骨下端之间纵沟中,第二掌纹处 可扪及动脉搏动。
• 随着与心脏距离的增加,收缩压 升高,舒张压降低,平均动脉压 逐渐降低。
前臂前部肌肉、血管和神经解剖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1. 复杂、重大手术,需持续监测血压变化者; 2.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如严重创伤、器官功能衰竭和各类休克患者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与压力监测的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与压力监测的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03
压力监测方法及注意事项
压力监测设备选择
01
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临 床验证的品牌。
02
确保设备具有高精度、 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03
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合适 的监测范围和分辨率。
04
考虑设备的便携性和易 用性,以便于在紧急情 况下快速部署。
压力传感器校准与调零
在进行压力监测前,必须对压 力传感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
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通过穿 刺桡动脉并置入导管,以进行血 液动力学监测或治疗的技术。
目的
该技术主要用于实时监测动脉血 压、采集动脉血样、进行连续有 创血压监测等,为临床诊断和治 疗提供重要依据。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包括各类危重病人、大手术病人、需实时监测动脉血压的病人等。此外,对于 难以进行无创血压监测的患者,如休克、严重低血压等,也可考虑采用该技术 。
禁忌症
主要包括穿刺部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脉管炎、雷诺现象等。对于存在严重 心脑血管疾病或全身状况较差的患者,应谨慎评估风险后决定是否采用该技术 。
操作前准备
患者准备
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和可能的 风险,取得患者配合。对于紧张、焦 虑的患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环境准备
选择安静、整洁、光线适宜的操作环 境。对于危重患者,应在具有抢救设 备的监护室内进行。
04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的 重要性
学员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1
学员对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员在压力监测方面的实践经验与心得体会
3
学员对并发症处理与患者教育方面的认识与提高
展望未来进展方向和趋势
01 桡动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拓展与 优化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及压力监测专家共识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及压力监测专家共识
冲洗动脉,发现血凝块应抽出,不可注入; 4. 测量取血时应尽量避免空气进入连接管路和血样,若有少许空气进
入,拔针后立即排尽; 5. 注意观察,及时发现血管痉挛、血栓、巨大血肿等并发症,一旦发
现血栓形成和远端肢体缺血时,必须立即拔除测压导管,必要时手 术探查取出血凝块,挽救肢体;
注意事项与并发症
并发症与处理
• 穿刺者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自穿刺部位由远至近依次轻放于 患者桡动脉搏动最强处,指示患者桡动脉的走形方向,食指所指部 位即穿刺的“靶点”,穿刺点在桡骨茎突近端0.5cm即第二掌横纹 处,感觉动脉搏动。三指所指路线即进针方向。
三点定位法
穿刺操作
具体操作
直接穿刺法
选好进针点,局麻或全麻 诱导后穿刺。针尖指向与 血流方向相反,针体与皮 肤 夹 角 一 般 为 30°-45° , 缓慢进针,当发现针芯有 回 血 时 , 再 向 前 推 进 12mm 固 定 针 芯 , 这 时 套 管尾部仍有向外搏动性喷 血,说明穿刺成功。
2.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如严重创伤、器官功能衰竭和各类休克患者; 3. 术中需要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的患者; 4. 无法测量无创血压者; 5. 指导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持续血药浓度的监测; 6. 需反复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等检查的患者; 7. 在采血困难时,用此方法获得大量血标本; 8. 通过动脉压力波形提供诊断信息; 9. 根据收缩压变异度评价容量治疗的反应。
• 其他穿刺部位:尺动脉、肱动脉、 股动脉和足背动脉。
• 解剖学位置:桡侧腕屈肌腱和桡 骨下端之间纵沟中,第二掌纹处 可扪及动脉搏动。
• 随着与心脏距离的增加,收缩压 升高,舒张压降低,平均动脉压 逐渐降低。
前臂前部肌肉、血管和神经解剖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与压力监测护理课件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与压力监测护理课件

穿刺置管技术
培训内容应包括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操 作步骤、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置管后护理
培训内容应包括桡动脉置管后的护理 要点,如固定、清洁、消毒等,以及 如何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
培训方法
可以采用理论授课、视频演示、模拟 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使学员全 面掌握桡动脉置管操作技术。
在桡动脉置管过程中,应确保压力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异常处理
若发现桡动脉内的压力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处理。如出现低血压症状, 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如出现高血压症状,应及时给予降压药物。同时,应保持患 者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因缺氧而加重病情。
桡动脉穿刺置管的具体步骤
麻醉
消毒
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铺无菌巾 。
定位
在穿刺点周围注射适量的麻醉药 。
穿刺
用穿刺针在已消毒的部位以30°~ 60°的角度进行穿刺,有突破感后 拔出针芯,缓慢将导管送入血管 内。
固定
触摸桡动脉搏动,选择搏动最强 点作为穿刺点。
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用无菌敷 料覆盖。
操作后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压力监测的原理与意义
压力监测原理
通过压力传感器将动脉内的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经由 监护仪进行放大和显示,以实时监测动脉内的压力变化。
压力监测的意义
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诊断循环系统的异常情况,如低血压、高 血压、休克等,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有助于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和抢救措施。
压力监测在桡动脉置管中的应用方法
提供参考。

置管期间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出血
在置管过程中应轻柔操作,减 少血管损伤,置管后应适当压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与压力监测的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与压力监测的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穿刺点选择
通常选择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即腕横纹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 点。
消毒范围
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至少15cm 的区域进行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环境。
穿刺针选择与进针角度
穿刺针选择
根据桡动脉直径和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穿刺针,一般使用20-22G的 穿刺针。
进针角度
与皮肤呈30°-45°角进针,注意避免进 针过深或过浅,以免损伤血管或导致 穿刺失败。
正常压力波形识别
01
正常桡动脉压力波形呈现出规律的波动,波峰和波谷清晰可辨 。
02
通过观察波形的形态、振幅和频率等特征,可以判断患者的血
压状况。
正常波形是判断患者血压是否稳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03
异常压力波形分析
异常波形可能表现为波形消失、振幅减小、频率 改变等特征。
异常波形的出现可能提示患者存在低血压、高血 压、心律失常等病理状况。
禁忌症
该技术的禁忌症包括桡动脉搏动消失或严重硬化、局部感染或炎症、雷诺现象、 凝血功能障碍等。此外,对于不合作或躁动不安的病人,也应谨慎选择该技术。
操作前准备
病人准备
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取 得合作。对于紧张不安的病人, 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同时,评 估病人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
,以确保操作安全。
避免并发症的操作建议
避免反复穿刺
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避免在同一部 位反复穿刺,以减少血管损伤和局部 血肿的发生。
定期检查导管通畅性
置管后需定期检查导管通畅性,及时 发现并处理导管堵塞、打折等问题。
预防感染
穿刺和置管过程中需严格无菌操作, 定期更换敷料和消毒穿刺点,以降低 感染风险。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与压力监测的专家共识解读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与压力监测的专家共识解读

的患者。
9. 需根据收缩压变异度评价容量治疗反应的患者。
三、操作
1. 直接穿刺法
2. 穿透法
3. B超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术
四、注意事项
1. 穿刺前应评估近端动脉搏动以证实没有血栓形成。 2. 确定穿刺部位是操作成功的关键,末梢循环不良时,应更换穿刺部位。 3. 注意无菌操作,管理好动脉通道,尽量减轻动脉损伤,经常用无菌肝素
液需要。 7. 术后需长期输液或静脉抗生素治疗,以及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8. 需经中心静脉导管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 9. 需暂时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10. 其他 如预计术中出现空气栓塞发生率较高或需要抽吸气栓等。
压监测都没有区别。
(3)坐位:可置于耳后,以反映大脑部位血压。
5.导管内气泡 监测系统中加入0.1ml的小气泡会引起动脉血压增加, 0.5ml的 大气泡会产生低血压假象。
6. 传感器的位置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时,压力传感器应平齐第四肋间 腋中线水平,即相当于心脏水平,低或高均可造成压力误差。有 研 究表明,当压力传感器低于心脏时,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 当心脏跳动频率一定时,血压的升高与高度差成正比;当压力传 感器高于心脏时,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
水冲洗动脉(或用无菌肝素水加压至300mmHg持续冲洗),发现血凝块 应抽出,不可注入。 4. 测量取血时应避免空气进入连接管路和血样;若有少许空气进入,要立 即排尽。 5. 注意观察,及时发现血管痉挛、血栓、巨大血肿等并发症,一旦发现血 栓形成和远端肢体缺血时,必须立即拔除测压导管,必要时可手术探查 取出血凝块,挽救肢体。
二、监测前评估
(一)适应证 1. 术前存在严重创伤、脱水、休克、失血量较大、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等。 2. 行较大手术、手术复杂或时间长、预计术中有体液或血液丢失。 3. 手术本身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显著改变。 4. 术中需施行血液稀释或控制性降压。 5. 在难以评估尿量的情况下(如肾衰竭患者),需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容量评估。 6. 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困难或患者需要迅速补充血容量,而外周静脉通路不能满足补

经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经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经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中国专家共识要点经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TEVAR)是治疗主动脉瘤的常用方法之一,适应症包括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破裂等。

近年来,TEVAR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形成了一套专门的操作技术和治疗流程。

下面是经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中国专家共识的要点。

一、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1.术前评估应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主动脉病变的类型和程度、有无合并症等方面的内容。

2.术前准备包括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等基本检查,以及CTA (全程螺旋CT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

二、器械和设备准备1.必备器械和设备包括手术台、彩色多普勒超声、X光透视机、介入包括导管、导管穿刺针、导丝、扩张球囊、支架等。

2.必备药品包括麻醉药、镇痛药、抗生素等。

三、手术操作要点1.穿刺部位选择应在桡动脉远段,避免损伤动脉分支。

2.麻醉方法可选择静脉麻醉或局麻。

3.穿刺时要注意导丝的选择和正确放置,保证器械顺利进入。

4.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评估导丝进展情况,以及术中血流状态和血管狭窄程度。

5.X光透视机可用于引导器械的放置和操作,确保正确位置和正确放置扩张球囊、支架等器械。

6.术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血气动力学等生命体征。

7.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

四、术后处理和随访1.术后处理包括导管的拔除和伤口的处理。

2.术后随访主要通过CTA或MR的影像学检查。

初次随访应在手术后1个月进行,以后每6个月进行一次,至少随访3年。

3.随访内容包括主动脉瘤的大小和形状、支架情况、主动脉瘤的扩张情况、术后并发症等。

以上是经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中国专家共识的主要要点。

这些要点涵盖了TEVAR手术的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器械和设备准备、手术操作要点、术后处理和随访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要点对于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非常重要,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然而,这些要点并不是详尽无遗的,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动脉穿刺置管及动脉压测定

动脉穿刺置管及动脉压测定

动脉穿刺置管及动脉压测定血压是临床最早和最常用的监测指标。

当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袖带听诊血压属间接测压方法,对重危和休克患者以及在低温和体外循环情况下,则不能及时准确动态地反映血压变化。

直接测压法即有创血压(IBP)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有一位叫Stephen Hales的,用导管插入马的股动脉,测定血柱的平均高度为2.8m(9英尺)。

20世纪80年代,由于急救医学、心血管外科及ICU发展的需要,IBP成为重危患者和重大手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主要手段。

这些领域,都离不开麻醉医师的参与,都需要麻醉医师通过准确、及时监测血压,了解病情,参与甚至指导治疗,保障患者或者手术患者安全,对降低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所引起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IBP系通过周围动脉穿刺置管,将周围动脉内的压力通过换能器(压力传感器)与监测仪连接,直接显示出压力波形和参数。

最简易的方法是通过管道与弹簧血压表连接来反映血压数据。

IBP一般可监测动脉血压(AB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和左房压(LAP)。

其测量原理是:首先通过动脉穿刺,将导管置于被测部位的血管内,导管外端直接与换能器相连接。

由于流体具有压力传递作用,血管内压力将通过导管内的液体传递到外部的换能器上,从而可获得血管内实时压力变化的动态波形,通过特定计算方法,获得被测部位血管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

IBP目前已成为重危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主要手段,它可以及时和准确地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且可显示波形。

一般来说,IBP测压值比无创测压值高出5~20mmHg。

(一)周围动脉穿刺置管途径周围浅表动脉只要内径足够,可摸到搏动,结合手术部位和患者体位以及局部动脉通畅情况等综合考虑,均可采用。

总的选择原则是:局部动脉侧枝循环丰富,即使发生局部动脉阻塞亦不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性损伤。

临床上以桡动脉为首选,腋、肱、尺、股和足背动脉等均可采用。

桡动脉穿刺操作与压力监测专家共识

桡动脉穿刺操作与压力监测专家共识
桡动脉穿刺操作与压力 监测专家共识
作者:
目录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桡动脉穿刺操作流程
03
桡动脉穿刺技术要点
04
桡动脉压力监测规范
05
桡动脉穿刺并发症预防与处
06
桡动脉穿刺操作培训与质量

提升
Part One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Two
桡动脉穿刺操作流 程
操作前准备
确认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 准备手术器械和药品 消毒手术部位 核对手术包的有效期和灭菌情况
固定方法:穿刺成功后, 需用胶布或绷带妥善固定 桡动脉,防止移位或脱落 ,确保监测的准确性。
拔针与压迫止血
拔针时机:在动脉血流量减少 、管腔缩小的情况下拔针
压迫力度:适度用力,以不出 血为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压迫止血:拔针后立即用无菌 纱布或棉球加压压迫,避免出 血和血肿形成
添加标题
压迫时间:持续压迫5-10分钟 ,确保止血效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定 期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 痛等感染征象
添加标题
假性动脉瘤:穿刺后应定期检 查桡动脉搏动情况,发现异常 及时处理
Part Six
桡动脉穿刺操作培 训与质量提升
培训计划与实施
培训内容:桡动脉解 剖、操作流程、并发 症处理等
培训目标:提高桡动 脉穿刺操作技能和理 论知识
处理原则:一旦发现异常 压力,应立即停止操作, 重新评估患者情况,并采 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处理方法:根据具体情况 ,可采取调整导管位置、 重新校准压力监测设备、 给予药物治疗等措施。
注意事项:在处理异常压 力时,应保持镇静,避免 盲目操作,同时加强患者 监护,确保患者安全。

动脉穿刺置管及动脉压测定

动脉穿刺置管及动脉压测定

动脉穿刺置管及动脉压测定血压是临床最早和最常用的监测指标。

当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袖带听诊血压属间接测压方法,对重危和休克患者以及在低温和体外循环情况下,则不能及时准确动态地反映血压变化。

直接测压法即有创血压(IBP)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有一位叫Stephen Hales的,用导管插入马的股动脉,测定血柱的平均高度为2.8m(9英尺)。

20世纪80年代,由于急救医学、心血管外科及ICU发展的需要,IBP成为重危患者和重大手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主要手段。

这些领域,都离不开麻醉医师的参与,都需要麻醉医师通过准确、及时监测血压,了解病情,参与甚至指导治疗,保障患者或者手术患者安全,对降低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所引起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IBP系通过周围动脉穿刺置管,将周围动脉内的压力通过换能器(压力传感器)与监测仪连接,直接显示出压力波形和参数。

最简易的方法是通过管道与弹簧血压表连接来反映血压数据。

IBP一般可监测动脉血压(AB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和左房压(LAP)。

其测量原理是:首先通过动脉穿刺,将导管置于被测部位的血管内,导管外端直接与换能器相连接。

由于流体具有压力传递作用,血管内压力将通过导管内的液体传递到外部的换能器上,从而可获得血管内实时压力变化的动态波形,通过特定计算方法,获得被测部位血管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

IBP目前已成为重危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主要手段,它可以及时和准确地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且可显示波形。

一般来说,IBP测压值比无创测压值高出5~20mmHg。

(一)周围动脉穿刺置管途径周围浅表动脉只要内径足够,可摸到搏动,结合手术部位和患者体位以及局部动脉通畅情况等综合考虑,均可采用。

总的选择原则是:局部动脉侧枝循环丰富,即使发生局部动脉阻塞亦不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性损伤。

临床上以桡动脉为首选,腋、肱、尺、股和足背动脉等均可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与并发症
并发症与处 理 • 血栓形成 持续冲洗装置可减少栓塞的机
会。 • 局部出血和血肿形成 拔除穿刺针,局部加压止血35min。 • 感染 一般保留3-4天应拔除测压套管,术后发现局部有 炎症时,应及时拔除。
动脉压波形及影响因素
动脉压波形
• 患者在不同的动脉段记录血压时,可以看到从主动脉到外周小动脉, 收缩压逐渐增高而舒张压逐渐降低,平均动脉压也逐渐降低。 • 通过动脉波形可以粗略估计循环状态。在心室快速射血期,形成动 脉波形的上升支。心排血速度快,输出量大则上升支的斜率和幅度 大。心室舒张,动脉血压继续下降形成下降支。在舒张期开始,由 于主动脉瓣的关闭,在下降支中形成一个切迹。外周阻力大时,下 降支下降速度较慢,切迹位置较高,反之亦然。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与压力监测 专家共识 (2017)
——中华麻醉在线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神经外科中心 神经创伤重症科 曾慧君
2019/3/24
C
ONTENTS
01
概 述
02
适应症与禁忌症
03
穿刺操作
04
注意事项及并发症
05
动脉压波形及影响因素
概 述
• 桡动脉是最常用的动脉穿刺部位, 通常选用左侧桡动脉。 • 其他穿刺部位:尺动脉、肱动脉、 股动脉和足背动脉。 • 解剖学位置:桡侧腕屈肌腱和桡 骨下端之间纵沟中,第二掌纹处 可扪及动脉搏动。 • 随着与心脏距离的增加,收缩压 升高,舒张压降低,平均动脉压 逐渐降低。
前臂前部肌肉、血管和神经解剖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 1. 症 复杂、重大手术,需持续监测血压变化者;
2.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如严重创伤、器官功能衰竭和各类休克患者;
3. 术中需要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的患者;
4. 无法测量无创血压者; 5. 指导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持续血药浓度的监测; 6. 需反复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等检查的患者; 7. 在采血困难时,用此方法获得大量血标本; 8. 通过动脉压力波形提供诊断信息; 9. 根据收缩压变异度评价容量治疗的反应。
具体操 作
穿透法
进针点、进针方向和角度 同上。当见有回血时再向 前推进 5mm 左右,然后撤 出针芯,将套管缓慢后退, 当出现喷血时停止退针, 并立即将套管向前推进, 送入时无阻力感且喷血, 说明穿刺成功。
穿刺操作
具体操 作
B超引导下穿刺
确定穿刺点后,移动探头位置使桡动脉成像处于屏幕中央位置。 轻微挑动留置针,并调整探头保证针头在屏幕上清晰显影。
三点定位法
穿刺操作
具体操 作
直接穿刺法
选好进针点,局麻或全麻 诱导后穿刺。针尖指向与 血流方向相反,针体与皮 肤 夹 角 一 般 为 30°-45° , 缓慢进针,当发现针芯有 回 血 时 , 再 向 前 推 进 12mm 固定针芯,这时套管 尾部仍有向外搏动性喷血, 说明穿刺成功。
穿刺操作
45°~60°
15°~3刺操作
具体操 作
光压鉴别动脉、静脉
超声探头的频率范 围 保 持 在 5~13 MHz 。
注意事项与并发症
注意事 1. 项 穿刺前应评估近端动脉搏动以证实没有血栓形成;
2. 确定穿刺部位是操作成功的关键,末梢循环不良时应更换穿刺部位;
3. 注意无菌操作,管理好动脉通道,尽量减轻动脉损伤,用肝素盐水
冲洗动脉,发现血凝块应抽出,不可注入; 4. 测量取血时应尽量避免空气进入连接管路和血样,若有少许空气进 入,拔针后立即排尽; 5. 注意观察,及时发现血管痉挛、血栓、巨大血肿等并发症,一旦发 现血栓形成和远端肢体缺血时,必须立即拔除测压导管,必要时手 术探查取出血凝块,挽救肢体;
动脉压波形及影响因素
影响动脉压测定正确性的因 素 • 动脉留置针的位置不当或堵塞
• 压力传递和换能装置
• 传感器和仪器故障
• 动脉传感器的校零 • 导管内气泡 • 传感器的位置
桡动脉穿刺置管操作与压力监测 专家共识 (2017)
——中华麻醉在线
“无他,唯手熟尔”
谢谢!
穿刺操作
物品准 备
• 动脉留置针 • 皮肤消毒用品 • 利多卡因等 • 无菌肝素盐水 2.55U/ml
• 压力传感器
BD Arterial Cannula
穿刺操作
具体操 作
• 患者仰卧位,左上肢外展20-30°,手掌朝上,手指指向穿刺者,将 塑料小枕放置患者腕部,使腕关节抬高5-8cm,保持腕关节过伸状态。 • 穿刺者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自穿刺部位由远至近依次轻放于 患者桡动脉搏动最强处,指示患者桡动脉的走形方向,食指所指部 位即穿刺的“靶点”,穿刺点在桡骨茎突近端0.5cm即第二掌横纹处, 感觉动脉搏动。三指所指路线即进针方向。
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 1. 症 改良Allen试验阴性;
2. 穿刺部位或附近存在感染、外伤;
Allen试验
3. 凝血功能障碍,机体高凝状态;
4. 有出血倾向或抗凝治疗期间; 5. 有血管疾病; 6. 手术操作涉及同一范围部位;
改良Allen试验 利用监护仪SPO2脉搏波和数字判断 举高穿刺手,双手同时按压尺、桡动 脉,波形和数字消失。放低手,松开 尺动脉,屏幕上出现波形和数字,即 为正常。表明尺动脉供血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