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II )卷

合集下载

23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23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一,基础知识:1按课文填空()冰坚弗之()德()望尊()疑质理遇其()足肤()裂负()()()以()拥()()袍(2,解释加点词: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寓逆旅:无从致书以观:计日以还: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四支僵劲不能动:同舍生皆披绮绣:3,翻译: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衣E,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F,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阅读(一):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无从致书以观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2,翻译下面的句子。

(1) 余幼时即嗜学。

—(2)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4) 不敢岀一言以复・(5)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在原文中划分层次并概括每一层的意思。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益慕圣贤这道。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4,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阅读(二):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5.23 送东阳马生序 每课一练2(苏教版八年级下)

5.23 送东阳马生序 每课一练2(苏教版八年级下)

第二十三课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一〔甲〕《送东阳马生序》〔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

”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朕(zhèn):皇帝自称。

1.选文采取对比的句式阐明道理。

如文中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同我的作对比,将今日大学生优越的条件同我的对比,说明的道理。

2.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

〔甲〕文写宋濂的故事;〔乙〕文写宋濂的故事。

3.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 (2)色愈恭,礼愈至至:(3)濂具以实对具: (4)间问群臣臧否臧否: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语必须准确译出。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诚然,卿不朕欺。

5.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

6.找出表现作者幼时守信用的句子。

7.作者将自己求学时的“勤且艰”告诉马生,用意是什么?二〔甲〕《送东阳马生序》[乙]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1.解释下列短语。

①援疑质理:②临池学书:③晚乃善: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②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3.宋濂求学与王羲之学书的“吃苦”精神各表现在哪里?(摘文中原句回答)你怎么看这种学习精神?4.宋濂对“乡之先达”持怎样的态度?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5.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我的概括:6.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我的感悟:7.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我的看法:8.文中哪些词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9.对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A卷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A卷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故余虽愚yú朱缨宝饰yīngB . 足肤皲裂jūn皆被绮绣qǐC . 右佩容臭xiù以衾拥覆qīnD . 缊袍敝衣wēn持汤沃灌wò2. (2分)“以”的意思判断有误的是()。

A . 朝夕设色以娱游人。

(以:用来)B . 茗饮以为酒。

(以为:当作)C . 皆相视以为笑。

(以为:认为)D . 以其境过清(以为)3. (2分)对本文《马说》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 . 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作者强调伯乐的重要性。

C . 文章以“马”为喻,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

D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两句,前一句表示反问语气,后一句表示推测语气,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4. (2分)加线词的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其真无马耶B . 吾恂恂而起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C . 岂若若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桓侯故使人问之D . 又安敢毒耶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5. (2分)选出与例句中加线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以为妙绝()A . 群响毕绝B . 络绎不绝C . 绝处逢生D . 千古绝唱6. (2分)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 .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C .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D .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7. (2分)对下面文段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含解析)苏教版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弱冠之年 B.冠军 C.冠冕堂皇 D.冠心病答案:C解析:分析:C项“冠”读guān,其他都读guàn。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当余之.从师也B.戴朱缨宝饰之.帽C.岂他人之.过哉D.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答案:A解析:分析:A项“之”为主谓之间,助词,无意。

其余三项均为助词“的”。

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常手借抄来之书,隆冬时节,十指冻僵仍毫不懈怠,足见“我”求学之“勤”.B.遇师斥责,表情更恭顺,理解更周到,没有争辩一句,足见“我”求学之“诚”.C.寒冬大雪,身背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足见“我”求学之“艰"。

D.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答案:D解析:分析: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乐”,而不是求学之“精”。

故答案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答案:C解析:分析:A.动词,亲手;名词,手这个器官B。

动词,担心,忧虑;名词,祸患,灾难。

C。

跟从,跟随。

D。

比得上;你。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

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

( )A.或.遇其叱咄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或.王命急宣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若.为佣耕,何富贵也答案:A解析:分析:A.均为“有时”的意思.故选A。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二十三 送东阳马生序苏教版课后练习第十二篇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二十三 送东阳马生序苏教版课后练习第十二篇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苏教版课后练习第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划线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俟其欣悦(等待)言和而色夷(平和)B、援疑质理(询问)色愈恭,礼愈至(周到)C、穷冬烈风(严寒)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终于)D、以中有足乐者(内心)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遗留)【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面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B、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C、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D、小惠未遍民弗从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手自笔录虽人有百手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故患有所不辞也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太守归而宾客从也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若为佣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线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 ) 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B、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选出带点字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 )A、媵人持汤沃灌B、有司业、博士为之C、县官日有D、腰白玉之环【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录毕,走送之走:跑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敲门C、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D、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录毕,走送之______②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______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______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解释加线词语。

以书假余______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_____ 援疑质理______ ______ 礼愈至______ 俟其欣悦______ 腰白玉之环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给下面划线的手注音。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二十三 送东阳马生序特色训练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二十三 送东阳马生序特色训练 苏教版

第二十三课送东阳马生序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①既加冠.()②主人日再食.()③右备容臭.()④父母岁有裘葛之遗.()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D.余则/ 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3.指出下列“之”的用法与例句不一样的一项是()例句:非天质之.卑。

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B.县官日有廪稍之.供C.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D.不必若余之.手录4.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①走.送之古义:今义: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今义:③尝趋.百里外古义:今义:④日再.食古义:今义:5.解释下列句中“以”字的具体用法。

①计日以.还:②以.衾拥覆:③以.中有足乐者:④生以.乡人子谒余:⑤撰长书以.为贽:⑥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6.给下列省略句,补上省略的字。

①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

②余立侍[ ]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③撰长书以[ ]为贽,辞甚畅达。

二、同步解读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手指不可屈伸,弗以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动不能动,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下) (8)doc初中语文 (1)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下) (8)doc初中语文 (1)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下)(8)doc初中语文 (1)一,基础知识:1,按课文填空〔〕冰坚弗之〔〕德〔〕望尊〔〕疑质理遇其〔〕〔〕足肤〔〕裂负〔〕〔〕〔〕以〔〕拥〔〕〔〕袍〔〕衣2,讲明加点词: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寓逆旅:无从致书以观:计日以还: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四支僵劲不能动:同舍生皆披绮绣:3,翻译: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E,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一〕: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咨询。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讲明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益慕圣贤这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余幼时即嗜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达标系列同步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达标系列同步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达标系列同步练习一、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嗜学(shì)硕师(shuò)逾约(yú)冻馁(něi)B.叱咄(duō)裘葛之遗(yí)俟(sì)烨然(yè)C.负箧(qiè)缊袍(yùn)廪稍(lǐn)为贽(zhì)D.撰(zhuàn)容臭(xiù)皲裂(jūn)媵人(yìng)二、解释加粗的实词在句子中的意思1.无以致书以观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3.援疑质理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5.父母岁有裘葛之遗6.非天质之卑三、翻译下列句子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2.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四、下列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D.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一)①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②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是可谓善学者矣。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文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稍厦朝谒A.shà shà cháo yèB.shāo shà zhāo yèC.shào xià cháo yìD.shāo xià zhāo yì2.选文①共两句,第一个长句又有四个分句,分别从四个方面与课文中的第一部分形成对比,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一下是怎样形成对比的,前一句与后一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

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苏教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一、自主练习⒈给加点的字注音。

嗜学〔〕加冠〔〕叱咄〔〕负箧〔〕曳屣〔〕皲裂〔〕烨然〔〕媵人〔〕⒉讲明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游〔〕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咨询〔〕③色愈恭,礼愈至〔〕④卒获有所闻〔〕⑤负箧曳屣〔〕⑥烨然假设神人〔〕二、阅读延伸〔一〕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味道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假设神人;余那么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

⒊从文中找出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

⒋翻译以下句子。

①弗之怠。

②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③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

⒌«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是什么意思?⒍加点的实词讲明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负箧曳屣,行深山巨〔庞大〕谷中B.媵人持汤〔热水〕沃灌C.无鲜肥〔肥肉〕味道之享D.不知口体之奉〔奉献〕不假设人也⒎〝之〞作为结构助词,取消主谓之间独立性的一项为哪一项〔〕A.当余之从师也B.寓逆旅主人,日再食〔之〕C.戴朱缨宝饰之帽D.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⒏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

②日再食。

⒐本段总结这部分文字乃至整个段落的一句是什么?⒑应如何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二〕熟读精思〔节选〕朱熹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躯体,对书册,详缓①看字,子②细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右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那么不待解讲,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甲〕到,〔乙〕到。

八年级语文送东阳马生序 同步练习(二)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送东阳马生序 同步练习(二)苏教版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二)一、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dài()。

2.或遇其叱.()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负箧曳.()xǐ()行深山巨谷中。

4.足肤jūn()裂而不知。

5.媵.()人持汤沃.()灌,以qīn()拥覆,久而乃和。

二、解释句中的加点词1.余幼时即嗜.学 2.以是人多以一书假.余3.益.慕圣贤之道 4.未尝稍降辞色.5.故.余虽愚 6.卒.获有所闻三、填空本文作者,代文学家。

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本文是作者送给同乡后学的一篇(文体),目的是。

虽然当时作者在京城做大官,在文坛上名声也很响,但他并没有板着脸对后学者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了自己的经过,突出所遇到的两大困难,即、和克服这两大困难的经过,令人感动和信服。

四、选择题1.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常到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录,算好日子尽快回家。

)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尝试着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C.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D.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旅店服侍的人,拿热汤灌给我喝了,再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起来。

)2.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弗之怠”,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该为“弗怠之”。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表明作者害怕和假人师、假名人一起游玩。

C.“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这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很谦虚,同时也表明他的学习取得了成功,对后学有勉励作用D.“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里的“中”指“心中”、“内心”。

五、课文内容理解请用你自己的话说说先达教授学问时的情形。

如果他做你的老师,你喜欢吗?为什么?答:六、课内阅读巩固余幼时即嗜学。

苏教版八下第23课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

苏教版八下第23课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

二十三《送东阳马生序》练习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俟.( ) 烨.然( ) 缊.( )绮.绣( ) 媵.人( ) 屣.( )叱咄..( ) 皲.裂( ) 嗜.学( )硕.师() 容臭.( ) 廪.稍( )负箧.(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无从..致书以观( )(2)弗之怠.(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尝.趋百里外( )(5)援疑质.理( )(6)礼愈至.( )(7)缊.袍敝.衣( )( )(8)略无慕艳.意( )(9)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无冻馁.之患矣(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 __________________(2)媵人持汤沃灌 __________________(3)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____________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媵人持汤.沃灌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2)走.送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3)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4)或.遇其叱咄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5)卒.获有所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6)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注意词类活用情况。

(1)腰.白玉之环 __________________(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__________________(3)不必若余之手.录 __________________(4)戴朱缨宝饰....之帽 __________________(5)日.再食 __________________6.学完《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后,某校八年级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苏教语文八下5.23《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2

苏教语文八下5.23《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2

《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2重点、难点分析1. 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2. 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新课讲解1. 序: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

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2. 作者介绍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

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等。

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

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

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

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

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

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

著有《宋学士文集》。

3. 字音:叱(chì)咄(duō)负箧(qiè)曳(yè)屣(xǐ)皲(jūn)裂媵(yìng)人衾(qīn)容臭(xiù)烨(yè)缊(yùn)袍敝衣冻馁(něi)撰长书以为贽(zhì)4. 重点词句翻译(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每:时常。

假借:同义词连用,可译为“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3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下列句中的“/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余幼时/即嗜学
B . 益慕圣贤/之道
C . 腰/白玉之环.
D . 门人弟子/填其室
2. (2分)下列加下划线的“以”字与“具以情告”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 . 以光先帝遗德。

C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D .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3. (2分)读课文《捕蛇者说》,对“安敢毒耶”理解不当的是()。

A . 回应上文作者的提问(若毒之乎)。

B . 用反问句委婉表示捕蛇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好处。

C . 这个问答出人意料,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而不伤”的色调,蕴含更加深刻。

D . 暗示了不敢怨恨捕蛇一事,是因为赋敛之毒有甚于蛇。

4.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与例句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A .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C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 . 既克,公问其故。

5.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又何间焉立有间
B . 公问其故并驱如故
C . 肉食者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 . 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6. (2分)朗读下面文言语句,句中语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京中/有善口技者
B . 入则无法/家拂士
C . 陈太丘/与友期行
D .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7.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满坐寂然(坐:同“座”)
B . 妇抚儿乳(乳:喂奶)
C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中间)
D . 会宾客大宴(会:适逢)
8. (2分)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B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D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9. (2分)选出与例句中加线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以为妙绝()
A . 群响毕绝
B . 络绎不绝
C . 绝处逢生
D . 千古绝唱
10. (2分)下列“之”的用法与例句不一样的一项是()
例句:非天质之卑
A .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B . 不必若余之手录
C .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D .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11. (2分)下列划线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不足为外人道也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B . 相与步于中庭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C . 出淤泥而不染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 . 复前行,欲穷其林其真不知马也
12.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及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郑人有欲买履者楚人有涉江者
B . 而置之其坐反归取之
C . 先自度其足遽契其舟
D . 而忘操之而剑不行
13. (2分)下面句中加线“是”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 . 是炎帝之少女
B . 吾尝疑乎是
C .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D . 由是感激
14. (2分)读课文《于园》,“至于园可无憾”是因为()
A .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而于园“奇在磊石”,是“诸园亭”的代表。

B . 于园本是富人于家的,“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有幸观赏,自然“无憾”。

C . 瓜洲的园亭大同小异,看了于园足矣,多看无益。

D . 于园主人待客热忱,去后一定会让你感到没有遗憾。

15. (2分)下列句子中和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 . 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低耳以请;
C .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D . 寒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1分)
16. (1分)《一条大河》作者________,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鸭绿江文学月刊社主编、社长。

主要作品:小说集《人情》;散文集《西部生命》、《上帝广场》、《表述空间》、《没有初恋》;纪实文学集《黄河悲歌》;纪实长篇《中国钢琴梦》、《钢琴时代》等。

17. (5分)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注】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
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注】竖:憧仆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亡一羊,何追之者众?
②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8. (5分)指出本诗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义。

19. (5分)读《口技》,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请问文中的哪些内容属于侧面描写?
20. (5分)假如农夫听了蛇的话后,知道和解是没有希望的,决定和蛇斗争到底,请求你帮他出谋划策,你会替农夫想出什么办法来制服毒蛇?
三、阅读理解 (共3题;共32分)
21.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① ,窃入学舍,听诸②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③之。

已而复如初。

母日:“儿痴④如此,曷⑤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⑥映长明灯⑦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注释】①垄上:田埂上。

②诺:许多。

③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④痴:此指入迷。

⑤曷:通“何”,为什么。

⑥执策:策通“册”,拿着书。

⑦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灯。

(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窃入学舍________ ②辄默记________
③儿痴如此 ________ ④冕因去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3)看了王冕的读书故事,你有何启示?
22. (5分)翻译:
五十弦翻塞外声
23.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犬牙差互 ________
②隶而从者 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以”字含义是“因为”的有()
A . 全石以为底
B . 卷石底以出
C . 以其境过清
D . 因以为号焉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作者初见小石潭的心情是“________”,游览到最后,作者的心情起了变化:“________”。

(横线可填入原文句子)
(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第1段由远及近叙述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绘声绘形绘色,写出了小石潭水清、石奇、树绿的特点,展示了小石潭的美。

B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话,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写了水的清澈,侧面则写了鱼在水中嬉戏。

C . 第3段描写了小石潭的岸势和源头,设喻贴切,突出了溪流的曲折有致,溪岸的峭拔多姿,以及溪源的神秘莫测。

D . 本文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如第4段写小石潭“寂寥无人”“其境过清”,正是作者政治受挫遭贬谪后忧伤心情的自然流露。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1分)
16-1、
17-1、
18-1、
19-1、
20-1、
三、阅读理解 (共3题;共32分)
21-1、
21-2、
21-3、
22-1、
23-1、
23-2、
23-3、
23-4、2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