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探究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教科版《科学》实验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可读性强,以其独特的风格与魁力吸引着众多的科学老师。大家在近两年的使用教材过程中,明显感到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中体现了《科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要求,突出了以学生亲历探究为主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师生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而成长,科学课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我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和交流研讨中,觉得还有些问题很值得我们共同商榷。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重问题提出,还是重解决问题

探究应该从问题开始。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能启发学生思维,提出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有的问题提出虽然可能超出常规要求,却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思路更宽广。课堂上了解学生在已有经验中生成的真实问题,可以使教学活动从学生的需求中走出来,也就是使教学内容成为学生需要不断发展的一部分,这样,教师就能较准确地找到探究的切入点。通过近二年的教学调研,发现似乎很多教师明白了这一点,但在具体运用上出现了偏差。

我曾听过《我来造一张纸》这样一节课。上课开始教师提出了“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提出了“我想知道怎样造纸?”“我想知道用什么造纸?”“我想知道是谁发明了造纸?”“我想知道造纸厂怎样造纸?”等23个问题,看到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很浓,又切入到了教材内容上,教师异常高兴,表扬了学生后,就指导学生经历“制浆──灌浆──滤水──压干成纸”的过程,随后教师又讲解了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和发展;最后又让学生提出问题:“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孩子们就提出了“老师,我想造一张红色纸,怎么造?”“老师,工厂造纸和我们课堂上一样吗?”“照相纸怎么造?”“蜡光纸怎么造?”“卫生纸怎么造?”等18个问题。当学生提完问题后,在教师又一次鼓励了学生提问的热情后就下课了。

从以上例子中不难看出,这位教师在课堂上重视了学生提出问题,却忽视了提问的引导,忽视了解决“我来造一张纸”的过程。在科学探究中,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这一点没错,教师应在学生提出了与教材设计的问题相同后,鼓励他们尽可能地从不同的方面来提出问题,在学生得出各种问题的基础上,再指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整理、分类,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的研究方法和进行研究所需要的条件,并选出典型的、利用现有条件可进行探究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其探究的过程,课堂上解决不了的可在课后继续探究。这样做既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又让他们兴趣盎然、探究愿望强烈。如果只是刻意追求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不引领学生探究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由选择研究方向,容易导致放任自流或作秀作戏的形式主义。相反,教师如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适时引导、从扶到放、循序渐进并注意提问质量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科学探究也就会事半而功倍,明快而高效。

二引导学生探究要程序,还是要体验

学生要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做为教师,当然要注重学生的探究体验,但在我看到的一些课堂上却不尽然。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了解空气》时,他一方面极力想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另一方面又对学生做实验是那样的不放心。每次实验前他都进行演示,让学生注意这,注意那。给人的感觉是他就像一位细心呵护婴儿的保姆,让学生缩手缩脚,无法展开探究。更让人遗憾的是,在汇报“纸的奇遇”活动时,有位学生说,他按老师介绍的方法,把塞入纸团的杯子放入水中又拿出来后,纸湿了(与实验预期效果相反),这位老师并没有询问学生怎样操作的实验,而是忙于解释这位学生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结果是越解释学生越糊涂。

上例中,这位教师的错误就在于:他没有把学生真正当成是探究主体,没关心到学生的亲身感受,只想把自己辛苦做出来的“菜”硬塞到学生嘴里,他应该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那位学生,我最想了解什么?最渴望老师给我什么帮助?笔者认为:老师不能因为在教学的某一环节上,学生的探究想法和自己教学程序设计不一致时,就显得惊慌,惟恐意外的出现破坏了自己预设的程序。新课程要让我们重视的是学生的探究体验啊!不让探究何谈体验?

科学学习是师生互动、不断生成的探究过程,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会提出许多老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课堂上也会常常出现许多难以完全预设的情况,甚至会频频“失控”。教师只要把握好“放”与“扶”的度,正确摆正程序和体验的关系,合理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科学,那么虽然出现程序的“失控”,但学生亲历了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目标也就可以实现。

三探究是注重过程,还是注重结果

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主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一切都是现成的。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说明,现成的讲解。我们常讲“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因此,“过程”比“结论”更有具体的意义:它能唤起探索与创新的欢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它能展现思维和方法,教会人怎样学习。

有位教师在教学《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一课时,准备了锣、鼓、音叉、槌子、吉他、二胡、手风琴、收录机等大量的器材,又让学生准备了尺子、口琴、橡皮筋、竖笛等物品。一上课这位教师就让学生动手,使锣、鼓、尺子、橡皮筋发出声音,接着又使音叉、槌子发出响声,最后全班再听吉他、二胡、手风琴、收录机、竖笛发出的声音。在学生如此自主探究了30分钟后,教师才让学生汇报、交流了声音的不同特点。对学生来说的确热热闹闹的玩了一节课,但他们只知道了各种材料所发出的声音不同,却不知道声音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样的探究虽打破了传统的教学,但过于强调过程,而忽视教师的作用,又偏失了结果。

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来说,所谓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要的结论而必须经历的主要程序。无庸置疑,科学探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具有统一性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假设、验证、分析、综合等多样化的过程,没有求异的思维过程和多样化的认知,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那么具有统一性的结论学生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教育的评价是一种价值的判断,任何不注重教学结果,不注重教学质量的改革,肯定得不到全社会的认同。科学课的质量评价不仅要能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且还要促进科学课程自身价值的提升和科学教学质量的衔接。所以说:教师在引领学生科学探究中必须既重结果,也重过程。

四分小组学习不能等于合作学习

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转变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方式。把学生分若干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既可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密度,又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因此被教师广泛使用。但在课堂上发现,不少教师僵化地理解合作学习,片面地追求着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

下面是一位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完成“磁铁能吸哪些物体”的实验。只听老师提出要求:“同学们,老师已为大家准备了磁铁、铜钥匙、铁钥匙、回行针、大头针、小铁钉、牙签、橡皮、塑料尺、纸片、棉线等材料,请大家自由组合,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并将实验结果向全班汇报。”话音一落,学生们就组成几个小组坐到一起忙开了。只见有的小组里在做实验;有的小组在讨论;有的……而有的小组却鸦雀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