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事件 公开课教案
初中数学《随机事件》教案
初中数学《随机事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能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2. 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概念。
教学难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卡片、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确定事件,如掷骰子出现的点数、抽奖活动中获奖等。
2. 提问:除了确定事件,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事件?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如何?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必然事件:定义、特点、举例。
2. 不可能事件:定义、特点、举例。
3. 随机事件:定义、特点、举例。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
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加深对随机事件的理解。
四、练习巩固(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对随机事件的理解。
2. 教师选取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随机事件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随机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确定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讲解环节,通过举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
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分组讨论和回答问题,加深对随机事件的理解。
练习巩固环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对随机事件的理解。
总结与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整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概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随机事件》教案公开课
《随机事件》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概率初步》第一节“随机事件”。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事件的独立性;学会运用树状图和列表法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分析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列表法、树状图等方法分析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概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事件的独立性。
难点:如何运用列表法、树状图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卡片。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一个足球比赛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比赛中的随机事件,如“进球”、“犯规”等。
2. 新课导入(1)介绍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独立性。
3. 例题讲解(1)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判断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
(2)通过树状图和列表法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7页的练习题1、2、3。
(2)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5. 小结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以及事件的独立性。
2. 结合例题,展示列表法和树状图的绘制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教材第17页的练习题4、5。
2. 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事件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列表法、树状图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其他随机事件的例子,并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针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趣味性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机事件》教案公开课
《随机事件》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第三章第一节“随机事件”。
主要内容涉及随机事件的定义、分类以及随机事件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随机事件的分类及运算。
2. 能够运用随机事件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随机事件的运算及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分类及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彩票抽奖、抛硬币等实际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中的共同特点。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随机事件的定义: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强调随机性、不确定性和可观察性。
(2)随机事件的分类: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将随机事件分为三类: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3)随机事件的运算:讲解并举例说明随机事件的并、交、补运算。
3.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彩票抽奖中随机事件的运算。
(2)讲解抛硬币游戏中随机事件的运算。
4.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两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与展示(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随机事件的定义、分类、运算。
2. 例题解答步骤。
3. 小组讨论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三个随机事件,并判断它们的类型。
(2)某班有30名学生,其中有10名男生和20名女生。
随机选取3名学生,计算至少有一名男生的概率。
2. 答案:(1)答案不唯一,例如:中奖、晴天、遇到老朋友。
(2)P(至少有一名男生)= 1 P(三名女生)= 1C(20,3)/C(30,3) ≈ 0.784。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随机事件的定义、分类和运算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应用方面仍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1)探讨随机事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保险、投资等。
《随机事件》教学设计与反思5篇
《随机事件》教学设计与反思5篇第一篇:《随机事件》教学设计与反思《随机事件》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正确认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并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情感与态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体验中去感受数学,喜欢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并掌握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变化规律。
难点:1、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2、探究随机事件可能性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口袋、小球、扑克牌、骰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篮球比赛前,有这样一位新裁判员想以抽签方式决定两支球队的进攻方向,他准备了三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
上面分别写有1、0、0,在看不到纸签上的数字情况下,让其中一方队长从三根纸签中任意地抽取一根,抽到数字是1的纸签则拥有选择权,抽到数字是0的纸签则选择权给对方。
[师生行为]结合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队长会去抽吗?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谈谈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学完本节课内容后用严谨的数学知识可以解答。
[设计意图] 从篮球比赛中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二、活动1:猜牌游戏1、展示四张红桃A,然后洗牌抽出一张,让学生猜这张是什么A?问可能是黑桃A吗2、展示红桃A、黑桃A、方块A、梅花A各一张,然后洗牌抽出一张,猜是什么A?[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互动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归纳出在一定条件下判断事件发生的结果有三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
活动2:投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每位学生掷10次并记录每次向上一面骰子的点数。
问:(1)通过实验推断老师任意的投掷一次骰子而向上一面可能出现哪些点数?(2)出现的点数大于0。
(3)出现的点数会是7。
(4)出现的点数会是4。
25随机事件教案
25随机事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
2.学习如何确定随机事件的概率。
3.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和概念。
二、教学重点:1.随机事件的概念。
2.随机事件的发生与否判断。
3.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确定随机事件的概率。
2.如何用计算方法确定随机事件的概率。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事件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事件的发生与否是确定的。
2.学习随机事件的概念:(1)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随机事件的概念。
(2)用抛硬币和掷骰子的实验解释随机事件的概念。
3.随机事件的发生与否判断:(1)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判断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与否。
(2)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随机事件的发生与否。
4.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1)介绍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2)讲解频率的概念并与概率做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概率计算方法,如计算抛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
5.小结与实践:(1)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完成相关习题。
(2)通过实践案例让学生运用概率计算方法确定随机事件的概率。
五、教学评价方法:1.课堂讨论。
2.小组活动。
3.习题练习。
六、教学资源:1.教案复印件。
2.抛硬币和骰子等实验工具。
3.相关教学PPT和教学视频。
七、教学延伸:2.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概率背后的数学原理和更复杂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A版)第四章“概率”的第三节“随机事件的概率”。
具体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以及如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能区分不同类型的随机事件。
2. 掌握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了解如何通过频率估计概率。
3. 学会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频率与概率的关系,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随机事件,并正确计算其概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抛硬币、掷骰子等),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随机现象,并提出问题:如何描述这些随机现象?2. 知识讲解(1)随机事件的定义: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随机事件。
(2)频率与概率:讲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来估计概率。
(3)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3. 例题讲解例题1:抛一枚硬币,求出现正面的概率。
例题2:掷一个骰子,求出现偶数的概率。
4. 随堂练习练习1:投掷两个骰子,求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
练习2: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3个蓝球,求从中随机取出一个球,得到红球的概率。
六、板书设计1. 随机事件的定义2.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3. 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4. 例题与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抛一枚硬币,求出现反面的概率。
(2)掷一个骰子,求出现奇数的概率。
2. 答案(1)出现反面的概率为0.5。
(2)出现奇数的概率为0.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随机事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
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公开课教案-随机事件
四、应用练习巩固新知
(1)牛刀小试
(2)我思我进步
(3)罚免守株待兔
五、摸球试验:袋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
六、练习
七、课堂自测
八、小节
九、作业:
板书设计:
26.1.1随机事件(第一课时)
5、体验从事物的表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及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现象。
重点
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
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教具
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教具辅助
时间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问题情境
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1)在地球上,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2)某人的体温是100℃;(3)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4)水往低处流;(5)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6)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7)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
2.引发思考
我们把上面的事件(1)、(4)、(5)、(7)称为必然事件,把事件(2)、(3)、(6)称为不可能事件,那么请问: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又是不可能事件呢?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二、引导两个活动,自主探索新知
活动1:5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的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
1、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练习: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教案
《随机事件》教案第一篇:《随机事件》教案《随机事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数学思考目标: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教学难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教学过程<活动一> 【问题情境】摸球游戏三个不透明的袋子均装有10个乒乓球.挑选多名同学来参加游戏.游戏规则每人每次从自己选择的袋子中摸出一球,记录下颜色,放回,搅匀,重复前面的试验.每人摸球5次.按照摸出黄色球的次数排序,次数最多的为第一名,其次为第二名,最少的为第三名.【师生行为】5个白色的乒乓球和5个黄色的教师事先准备的三个袋子中分别装有10个白色的乒乓球;乒乓球;10个黄色的乒乓球.学生积极参加游戏,通过操作和观察,归纳猜测出在第1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不可能的,在第2个袋子中能否摸出黄色球是不确定的,在第3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必然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归纳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特点.【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自然而然地引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够巧妙地实现从实践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活动二> 【问题情境】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是随机事件? 1.通常加热到100°C时,水沸腾; 2.姚明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命中;3.掷一次骰子,向上的一面是6点;4.度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5.经过城市中某一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6.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7.太阳东升西落;8.人离开水可以正常生活100天; 9.正月十五雪打灯; 10.宇宙飞船的速度比飞机快.【师生行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问题,使问题情境更具生动性.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进一步夯实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特点.在比较充分的感知下,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教师在学生完成问题后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大量地存在着随机事件.【设计意图】引领学生经历由实践认识到理性认识再重新认识实践问题的过程,同时引入一些常识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数学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活动三> 【问题情境】情境15名同学参加讲演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下从签筒中随机地抽取一根纸签.情境2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在具体情境中列举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必然发生的事件和随机事件.【师生行为】学生首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观点和小组其他同学交流,并提炼出小组成员列举的主要事件,在全班发布.【设计意图】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2 <活动四> 【问题情境】请你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师生行为】教师引导学生充分交流,热烈讨论.【设计意图】随机事件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到大量丰富多彩的实例,使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进一步深化对随机事件的理解与认识.<活动五> 【问题情境】李宁运动品牌打出的口号是“一切皆有可能”,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师生行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合作,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判断能力.【设计意图】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现实世界,初步感悟辩证统一的思想.小结你学会了什么?第二篇:随机事件教案随机事件教学设计教学者:冯跃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以及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规律性.2.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统计定义.过程与方法:通过概率统计定义的形成过程,提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归纳过程,掌握对实验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概念的形成过程,渗透归纳思想,优化思维品质,体会“实践出真知”的含义,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点:了解随机现象及其概率的意义.教学难点:概率定义的形成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学习指导:学会学习【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由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随机事件(优质课教案)
随机事件(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相关术语;2.掌握随机事件的基本性质和操作;3.能够运用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随机事件的定义和性质;2.随机事件的运算和概率计算方法;3.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owerPoint课件–白板、彩色粉笔–教学素材:纸牌、骰子、硬币等2.学生准备:–笔、纸–计算器(选用)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标题:“随机事件”,引导学生对“随机事件”一词进行猜测和思考。
2.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收集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涉及的相关术语。
第二步:概念解释1.通过教师引导,对随机事件进行定义和解释。
2.引导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基本性质,并用简单例子说明。
3.教师提供多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尝试从中找出随机事件。
第三步:随机事件的分类1.教师讲解随机事件的分类方法,包括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可能事件等。
2.给出具体例子,让学生根据分类方法进行判断。
第四步:随机事件的运算1.介绍随机事件的运算方法,包括事件的并、交和差。
2.通过使用纸牌、骰子、硬币等教具,让学生亲身操作,体验运算方法的实际操作。
第五步:概率计算1.引导学生了解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通过示例,讲解概率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算的能力。
第六步:实际问题的应用1.教师设置一系列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随机事件和概率的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展示解决过程和结果。
五、教学拓展1.布置书面作业:设计自己的随机事件题目,计算概率并进行解答。
2.提供额外资源:推荐阅读相关的数学科普书籍、数学网站等,加深对随机事件和概率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评价1.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学生互动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评价。
2.收集学生的书面作业,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概率计算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随机事件》教案公开课
《随机事件》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第三章第一节《随机事件》。
详细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的分类、随机事件的运算、条件概率及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掌握随机事件的分类及运算。
2. 掌握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理解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随机事件的独立性。
2. 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的分类及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抛硬币的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思考硬币正反面出现的概率问题,从而引出随机事件的概念。
2. 新课导入:(1)讲解随机事件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随机事件。
(2)介绍随机事件的分类: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3)讲解随机事件的运算:并、交、差、补。
(4)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5)讲解随机事件的独立性,让学生理解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
3. 随堂练习:(2)计算给定条件下的条件概率。
(3)判断两个事件是否相互独立。
六、板书设计1. 《随机事件》2. 内容:(1)随机事件的定义(2)随机事件的分类及运算(3)条件概率(4)随机事件的独立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计算给定条件下的条件概率。
(3)判断两个事件是否相互独立。
2. 答案:(1)略(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彩票中奖概率、天气预报准确性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随机事件教案第一课时
随机事件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随机事件的特点。
2. 学会判断随机事件,能列举生活中的随机事件。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随机事件的定义。
2. 随机事件的特点。
3. 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举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判断生活中的随机事件。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
2. 投影仪。
3. 教学PPT。
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生活中的一些随机事件,如掷骰子、抽扑克牌等。
2. 教学策略:通过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3.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并进行分享。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关于掷骰子的故事,引出随机事件的概念。
2. 讲授新课:* 定义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 特点: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发生的具体结果事先无法确定。
* 举例:掷骰子、抽扑克牌、天气预报等。
3. 巩固练习:给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判断是否为随机事件。
4. 归纳小结:总结随机事件的定义和特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报告和口头反馈的方式进行评价。
2. 提供反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随机事件的概念。
八、作业布置1. 列举生活中的5个随机事件。
2. 判断以下事件是否为随机事件:a) 明天是晴天。
b) 下周是国庆节。
c) 今天是周三。
3. 阅读教材,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九、教师自我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随机事件的概念和特点。
在评价和反馈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于随机事件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指导。
同时,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随机事件教案
随机事件教案教案主题:随机事件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随机事件及其背后的概率概念。
2. 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的随机事件,并使用适当的概率术语进行描述。
3. 掌握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方法。
教学重点:1. 随机事件的定义和特征。
2. 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3. 根据概率定义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随机事件的基本概念和概率计算方法,并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举例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例如投掷硬币、扔骰子等。
2. 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与确定性事件的区别。
讲解(15分钟):1. 定义随机事件:将随机事件定义为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多个不同结果之一的事件。
2. 解释随机事件的特征:结果不确定、可能性相等、多次实验具有相似性等。
3. 提供更多的随机事件例子,并引导学生描述这些事件的特征和可能性。
实践(20分钟):1. 学生小组合作练习:给出几个简单的随机事件,要求学生讨论事件的特征,并估计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2. 分享和讨论:学生小组分享他们的估计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比较。
概率计算(20分钟):1. 引入概率的概念:将概率定义为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 讲解概率的计算方法: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样本空间的关系进行计算,概率 = 有利结果数 / 总结果数。
3. 提供概率计算的例子,并与学生一同进行计算练习。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随机事件的概念、特征和概率计算方法。
2. 强调随机事件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分析随机事件。
3. 鼓励学生提出与随机事件和概率相关的问题,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拓展活动:1. 学生可进行更复杂的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练习,如多次投掷硬币时正面朝上次数的概率等。
2. 学生可自行设计并开展随机事件实验,并计算实际概率与理论概率的差异。
2024年《随机事件》教案公开课
2024年《随机事件》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第二章第一节“随机事件”。
具体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分类及运算;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及其关系;条件概率及独立事件的判断与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掌握随机事件的分类及运算。
2. 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学会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能判断独立事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分类及运算;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随机事件的本质,掌握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抛硬币、掷骰子等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例题讲解(1)讲解随机事件的定义,通过实例说明随机事件的分类及运算。
(2)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举例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3)引入条件概率,讲解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如何判断独立事件。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并进行分类。
(2)给定几个事件,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为独立事件,并计算条件概率。
六、板书设计1. 随机事件的定义、分类及运算。
2.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及关系。
3. 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4. 独立事件的判断与计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5个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并进行分类。
(2)给定两个事件A、B,判断它们是否为独立事件,并计算条件概率。
2. 答案:(1)示例:抛硬币正面朝上、掷骰子点数为6、购买彩票中奖、通过考试、下雨。
(2)根据题目给定的情况,判断A、B是否为独立事件,并给出计算过程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随机事件的定义、分类及运算掌握情况较好,但对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随机事件(优质课教案)
随机事(优质教案)21随机事教材分析本节提出了必然事,不可能事,随机事的概念,并用枚举、实验、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形成对随机事的特点及定义的理性认识,是一节“概率”的起始。
学生学会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去认识身边随机现象。
在新程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对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意识的培养。
本节掌握得如何,直接关系“概率”整个知识体系的“坚实”性。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①理解必然事、不可能事、随机事的概念。
②会根据经验判断一个简单事是属于必然事、不可能事、还是随机事。
数学思考①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②从事的实际情形出发,会分析事发生的可能性。
解决问题能根据随机事的特点,辨别哪些事是随机事,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的合作。
情感态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难点随机事的特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是随机事。
知识重点随机事概念的形成教具准备多媒体、、口袋和小球(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欣赏(结合动画欣赏)播放一段天气预报,“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被引申为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具有偶然性,人们不能事先判定这些事情是否会发生?但是随着人们对事发生可能性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许多偶然事的发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题:随机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创设情境观察实例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常识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感性上接受“必然事”、“不可能事”的概念。
探索分析解决问题问题一名同学参加讲演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序号1,2,3,4,。
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下从签筒中随机地取一根纸签,考虑以下问题:①抽到的序号有几种可能的结果?②抽到的序号小于6吗?③抽到的序号会是0吗?④抽到的序号会是1吗?问题二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①可能出现哪些点数?②出现的点数大于0吗?③出现的点数会是7吗?④出现的点数会是4吗?注意强调二个问题中的第④个问题的结果是否确定?有什么共同特点?在一定条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称为随机事(randevent)从扔硬币、掷骰子和玩扑克等简单的机会游戏,到复杂的社会现象;从婴儿的诞生,到世间万物的繁衍生息;从流星坠落,到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我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这两次试验较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即可回答,但我们要的并不只是学生的答案,更注重的是学生是否经历了猜测、检验等过程。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随机事件的概率》。
具体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随机事件的概率及其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 学会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并能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难点:如何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抛硬币实验教师通过抛硬币实验引入随机事件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随机事件的规律。
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判断题,让学生判断给出的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并说明原因。
4. 概率计算方法的讲解教师讲解如何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计算方法。
5. 例题讲解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解决,并讲解解题过程。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判断给出的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并说明原因。
2. 计算题:计算给出的随机事件的概率。
3. 应用题: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深入学习随机事件的相关知识,拓展延伸。
《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到此结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25.1 随机事件(省优质课的教案)
25.1 随机事件(省优质课的教案)1. 简介本节课是省优质课的教案,主要内容是介绍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以及通过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与应用。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学目标•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随机事件的表示方法和表达方式•能够通过实例进行随机事件的分析和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 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的理解•随机事件的表示方法和表达方式的掌握•实例的分析和计算3.2 教学难点•随机事件的表达方式的运用•复杂实例的分析和计算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回想和总结上一节课学到的概率相关知识,例如概率的定义、事件的定义等。
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思考。
4.2 理论探究通过简单的例子向学生介绍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理解事件的两个基本性质:互斥性和包含性。
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互动,加深学生对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4.3 示例分析给出一个实例,例如掷骰子,通过分析这个实例,引导学生掌握随机事件的表示方法和表达方式,例如事件的集合表示、事件的并、交和余等。
4.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小组或个人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和分析。
通过讨论和解答问题,加强学生对随机事件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5 拓展延伸提供一些更复杂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应用更高级的随机事件的概念和性质。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应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回顾课堂所学,总结随机事件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7.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2024年《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
2024年《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数学教材《概率与统计》第二章《随机事件的概率》第1节。
内容包括:随机事件的定义,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随机事件的定义,能区分不同类型的随机事件。
2. 掌握事件的关系与运算,能正确进行事件的并、交、补运算。
3. 理解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掌握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
难点:事件的并、交、补运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抛硬币、掷骰子、抽签等实际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活动中包含的随机现象。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通过示例使学生理解并区分不同类型的随机事件。
讲解事件的关系与运算,通过例题使学生掌握并、交、补运算。
3. 概率定义及其性质(10分钟)引出概率的定义,讲解概率的三个性质。
结合具体例子,使学生理解概率的含义。
4.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10分钟)介绍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如何求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5. 随堂练习(5分钟)出示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下列事件是否为随机事件,并说明理由。
抛掷两枚硬币,求得到两个正面的概率。
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求得到红桃的概率。
(3)某班有30名学生,其中有男生18名,女生12名。
随机选取3名学生,求选取的学生中至少有一名女生的概率。
2. 答案:(1)略。
(2)1/4;1/4。
(3)19/2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随机事件的定义、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掌握较好,但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上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随机事件》教案1
《随机事件》教案2教学内容随机事件.教学目标1.能正确区分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2.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教学过程设计1.回顾随机现象问题1 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是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1)某一天天气预报北京第二天有雨,结果第二天北京下雨;(2)将一小勺白糖放入一大杯温水中,并用筷子不断的搅拌,白糖溶解;(3)物体(比如一小段粉笔或石块)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4)两个正数相加,(在运算正确的前提下)结果是负实数;(5)购买1张彩票,中奖.师生活动:先给时间让学生分析,然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2)(3)是必然发生的,(4)是不可能发生的,(1)(5)是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设计意图】引导回顾小学学过的随机现象.2.理解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问题2 5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下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1)抽到的序号有几种可能的结果?(2)抽到的序号小于6吗?(3)抽到的序号会是0吗?(4)抽到的序号会是1吗?师生活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让学生做一下试验,再得出结论:(1)数字1,2,3,4,5都有可能抽到,共有5种可能的结果,但是事先无法预料一次抽取会出现哪一种结果;(2)抽到的序号一定小于6;(3)抽到的序号不可能是0;(4)抽到的序号可能是1,也可能不是1,事先不能确定.【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哪些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哪些是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件.问题3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1)可能出现哪些点数?(2)出现的点数大于0吗?(3)出现的点数会是7吗?(4)出现的点数会是4吗?师生活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让学生做一下试验,再得出结论:(1)从1到6的每一个点数都有可能出现,所有可能的点数共有6种,但是事先无法预料掷一次骰子会出现哪一种结果;(2)出现的点数一定大于0;(3)出现的点数不可能会是7;(4)出现的点数会可能是4,也可能不是4,事先不能确定.引导学生总结问题2和问题3中试验的共同特点: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试验,每次试验的结果不确定.再给出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必然会发生.例如,问题2中“抽到的数字小于6,问题3中“出现的点数大于0,这样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相反地,有些事件必然不会发生.例如,问题2中“抽到的数字是0,问题3中“出现的点数是7,这样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确定性事件.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件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事先无法确定.例如,问题2中“抽到的数字是1,问题3中“出现的点数是4,这两个事件是否发生事先不能确定.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体会哪些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哪些是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同时引导学生总结问题2和问题3中试验的共性,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体会随机性.3.练习、巩固随机事件的判定问题4袋子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1)这个球是白球还是黑球?[(2)如果两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出,那么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师生活动:给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用人教版电子教材中附的摸球实验进行验证,然后师生得出结论:(1)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是两个随机事件.一次摸球可能发生“摸出黑球”,也可能发生“摸出白球”,事先不能确定哪个事件发生.(2)由于两种球的数量不等,所以“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的大小不一样,“摸出黑球”的可能性大于“摸出白球”的可能性.【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判断随机事件,进一步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体会随机性.追问:能否通过改变袋子中某种颜色的球的数量,使“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小相同?师生活动:先给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师生得出结论:可以,只要让袋子中装的黑球和白球数量一样,就可以使得“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小相同.【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为下一节学习概率做准备.练习教科书第129页练习第1,2,3题.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小组交流,并评价.【设计意图】练习题1是再次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练习题2是巩固随机事件的概念,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4.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你能说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和联系吗?(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吗?【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把握本节课的核心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能正确区分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5.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25.1,第1题.五、目标检测设计1.下列事件:[来源:Zxxk.Com](1)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意抽出一张,结果是红桃;(2)两个负数的商小于0;(3)去看球赛随意买了一张票,座位号是偶数;(4)抛向空中的篮球会下落;(5)明天刮大风;(6)篮球队员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未投中;(7)度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其中______ 是必然事件;________ 是不可能事件;_______ _随机事件.【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能否正确区分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2.在一个口袋里有5个红球,5个黄球,任意摸一个,则( )A.只能摸到一个红球 B.只能摸到一个黄球C.可能摸到一个红球D.不可能摸到一个红球【设计意图】巩固随机事件的概念.3.一个箱子放了4个红球,3个蓝球,2个白球,一人摸一个球,摸到________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黑球是事件.【设计意图】巩固随机事件的概念,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024年《随机事件》教案公开课
2024年《随机事件》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数学教材《概率与统计》第二章《随机事件与概率》第一节《随机事件》。
教学内容包括:1. 随机事件的定义与分类;2. 事件的并、交、补运算及其性质;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能对实际问题进行分类;2. 使学生掌握事件的并、交、补运算,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运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与分类,事件的并、交、补运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
难点:随机事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事件运算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概率与统计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彩票、抛硬币等),引导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
2. 新课内容:(1)随机事件的定义与分类:介绍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举例说明;(2)事件的并、交、补运算:讲解并、交、补的定义,通过例题讲解运算性质;(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介绍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并通过例题讲解计算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列举身边的随机事件,并进行分类讨论。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随机事件的定义与分类;2. 事件的并、交、补运算;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4. 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下列事件是否为随机事件,并说明理由;(3)已知事件A、B,求A∪B、A∩B、A'的概率。
2. 答案:见课后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彩票、保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1 随机事件
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概率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重点);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难点).
一、情境导入
在一些成语中也蕴含着事件类型,例如瓮中捉鳖、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和水中捞月所描述的事件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事件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类型一】必然事件
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5个黑球和3个白球,这些球的大小、质地完全相同,
随机从袋子中摸出4个球,则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一个是白球
B.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一个是黑球
C.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两个是黑球
D.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两个是白球
解析:∵袋子中只有3个白球,而有5个黑球,∴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因此选项A是不确定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也可以3黑1白、2黑2白、1黑3白,不管哪种情况,至少有一个球是黑球,∴选项B是必然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为1黑3白,∴选项C是不确定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或1白3黑,∴选项D是不确定事件,故选B.
方法总结:事件类型的判断首先要判断该事件发生与否是不是确定的.若是确定的,再判断其是必然发生的(必然事件),还是必然不发生的(不可能事件);若是不确定的,则该事件是不确定事件.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
【类型二】随机事件
下列事件:①随意翻到一本书的某页,这页的页码是奇数;②测得某天的最高气
温是100℃;③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数字是2;④测量四边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其中是随机事件的是________(填序号).
解析:书的页码可能是奇数,也有可能是偶数,所以事件①是随机事件;100℃的气温
人不能生存,所以不可能测得这样的气温,所以事件②是不可能事件,属于确定事件;骰子六个面的数字分别是1、2、3、4、5、6,因此事件③是随机事件;四边形内角和总是360°,所以事件④是必然事件,属于确定事件.故答案是①③.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
【类型三】 不可能事件
下列事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打开电视机,中央一台正在播放新闻
B .我们班的同学将来会有人当选为劳动模范
C .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D .太阳从西边升起
解析:“太阳从西边升起”这个事件一定不会发生,所以它是一个不可能事件.故选
D.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
探究点二:随机事件的可能性
在形状、大小、颜色都一样的卡片上,分别画有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
矩形、等腰梯形这五个图形,画面朝下随意放在桌面上,小芳随机抽取一张卡片.用P 1、P 2、P 3分别表示事件(1)“抽得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2)“抽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抽得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按可能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A .P 3<P 2<P 1
B .P 1<P 2<P 3
C .P 2<P 3<P 1
D .P 3<P 1<P 2
解析:∵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中心对
称图形是平行四边形、菱形和矩形,P 1=35
;轴对称图形是等边三角形、菱形、矩形和等腰梯形,P 2=45;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菱形和矩形,P 3=25,∵25<35<45
,∴P 3<P 1<P 2.故选D.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的是可能性的大小,熟知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9题
三、板书设计
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必然事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性事件.
随机事件:无法事先确定一次试验中会不会发生的事件.
2.随机事件的可能性
一般地,表示一个随机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叫做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记作P (A ).
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对身边事件发生的情况作出判断,通过实测理解掌握定义,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