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
书法家王铎书法的特点
书法家王铎书法的特点
王铎书法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独特的笔法:王铎书法注重笔墨之美,他善于运用大而豪放的笔势,笔调洒脱,挥洒自如,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他的字迹线条流畅有力,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 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王铎书法作品多样化,他擅长篆、隶、楷、草各种字体,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书写形式来表现自己的艺术创作意图。
他的作品既有庄重大气的楷书,又有激情四溢的行草,展现出他多样化的艺术表达能力。
3. 深厚的文化底蕴:王铎书法注重研究古代经典书法作品,他深入挖掘古人的笔法墨迹,吸取各家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融入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4. 独具个性的创作意识:王铎书法富有创造性,他不拘泥于传统,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创新。
他的作品不仅传承了传统的笔法技巧,还融入了当代的艺术元素,充满了现代感和个性。
总的来说,王铎书法以其独特的笔法、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个性的创作意识,成为当代书法界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作品精湛雅致,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审美体验。
王铎草书及释文
王铎草书及释文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烟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是明末清初时期的著名书法家。
王铎的草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气势磅礴、笔力遒劲、神韵生动,被誉为“草书之冠”。
以下是一些王铎草书作品及其释文:
1. 王铎《草书册》【珍藏版】高清附释文
王铎《草书册》中的释文如下:
当秋暮,雨烟欲飞,鹤来亭树,携榼登啸,殊开清兴眼明游华林园。
有称此中宜奏盛乐,太子初无言,但咏古今,冲诗曰: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2. 王铎行草书条幅61件及其释文
王铎的行草书条幅作品众多,其中有一件作品为《草书高适诗立轴》,其释文为:
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驎。
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
洛下王铎,孟坚老词坛。
3. 王铎临王羲之帖
王铎临王羲之帖的释文为:
敬豫在彼尚未议还增耿耿得远嘉兴书计今必度喜迟可喻言迟见此子真以日为岁前与(女更)求屏风遂不得答为也不审复何以永日多少看未当采菊不庚寅夏日王铎
这些作品只是王铎草书的一小部分,但已经足以展示其高超的草书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王铎的草书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朝书画家王铎生平简介
清朝书画家王铎生平简介王铎(1592—1652),字觉斯,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
铎的书法作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其绘画作品有《雪景竹石图》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朝书画家王铎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王铎生平简介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
孟津(今河南孟津)人。
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
明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累擢礼部尚书。
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多变,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缢于景山。
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待为东阁大学士。
入清后,他降清,清授予他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
王铎由明朝旧臣变为清廷新贵,在以气节自持的明代遗民眼中是被鄙夷的贰臣,因此,他始终抑郁不乐。
入清之后,王铎做了8年的官,于顺治九年病逝故里。
乾隆帝时,朝廷借敕编《四库全书》之际,查毁了王铎的全部书刊,并将王铎列入《贰臣传》。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
好古博学,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
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
”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王铎因他在明亡之后降清,在气节上颇多可疵之处,故许多人对他的人品常有微词。
但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深受欢迎。
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別,称为“明清调”。
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
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
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王铎书法特点王铎,清朝时期的一个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无论在当时还是如今,都是被大家视作珍宝的。
书法家王铎是谁
书法家王铎是谁书法家王铎的简介王铎(1592年—1652年)孟津(今河南孟津)人。
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
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铎为东阁大学士。
1644年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永历六年(1652年)病逝故里。
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
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
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到考官袁可立的赏识推荐,入翰林院庶吉士。
崇祯十一年(1638年)春,进讲「中庸」「唯天下至圣」章,旁及时事,有「百骨如林」语;崇祯切责其敷衍支吾,不能发挥精义。
铎惶惧,俯伏案前待罪。
明年,任侍班。
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坎坷多艰。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十一岁的王铎曾一度避难于苏州浒墅关袁枢寓所,二人交情笃厚,往来间以诗文书画相唱和。
袁枢之父兵部尚书袁可立的神道碑文和墓志铭就是王铎亲笔撰文书写的。
1644年擢礼部尚书,未到任时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殉国于景山。
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王铎历任东阁大学士、次辅。
顺治二年(1645年),豫亲王多铎克扬州,福王走芜湖,留王铎守江宁,铎同礼部尚书钱谦益等文武数百员出城迎豫亲王,奉表降,寻至京候用。
历任礼部尚书管宏文院学士,「明史」副总裁,殿试读卷官,「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加太子太保,少保,礼部尚书,铎先以二月间祭告西岳、江渎事竣,乞假归里,于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
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荫孙之凤中书舍人。
长子无党,初仕明为指挥同知;入本朝,官山西河东道。
姜瓖叛时,巡抚祝世昌奏其御贼有功,寻迁济东道。
次子无咎,顺治三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
王铎的书法成就王铎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
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 米芾) 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
明代王铎诗词
明代王铎诗词
明代王铎(1497年-1583年),字希孟,号石泉,是明朝时期著
名的诗人。
他的诗词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王铎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著称,被誉为明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
王铎的诗词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山水意境。
他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色和四季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例如他在《春雨》中写道:“春雨乍晴花未放,红杏枝头映日长。
槛前一
树女儿红,院内三春杏子黄。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雨过后
花朵未开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除了山水田园,王铎的诗词也涉及了人生哲理和社会风俗。
他的作品中常常透露出深邃的思考和真挚的感慨。
《四时田园杂兴》一诗中写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春光懒困绕,林泉无限心。
”这首诗表达了对宁静和内心安宁的向往,展示了王铎对人生境界的独特见解。
王铎的诗词作品不仅深受当时文人墨客的喜爱,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风简练、意境深远,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作品被收录在《明文选》、《万历野获编》等重要文选中,并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明代诗人王铎以其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诗词作品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才华和人文关怀。
他的诗词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也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铎《望白雁潭作》高清释文版
王铎《望白雁潭作》高清释文版王铎《望白雁潭诗轴》,自署书于辛巳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51岁所作。
行书,条幅,绫本。
凡四行,共五十八字,纵155厘米,横45厘米,河南博物院藏。
中锋尤多,笔势凝重,实属佳作。
2021年春节,河南博物院展出三件王铎作品:《诗作六首》草书手卷、《望白雁潭作五律》诗轴、摩崖石刻拓片“仙崿”(系浚县大伾山摩崖石刻之一,另有“鹭涛虎岫”、诗歌《再至青坛》,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望白雁潭五律》为行书中堂,155厘米×45厘米,原属河南淮阳晚清秀才段正则收藏,新中国成立后捐给县文化馆,又转于县博物馆,1996年入藏省博。
1982年,曾参加中日联合举办的“王铎书展”,分别在中日两国展出。
同年上海博物馆展出王铎行书诗轴《临王筠寒凝帖》,186.8厘米×50.7厘米。
【原文】不近严州地,稌秔老石田。
狂情耗旅寝,病骨惧秋烟。
樵唱深崖里,天低去雁边。
古潭无定景,姑息为渊玄。
(荆岫杨老词坛正,望白雁潭作,辛巳王铎具草)稌秔(tújīng)指粳稻与糯稻;旅寝(lǚ qǐn)在旅途投宿;樵(qiáo)打柴的人;姑息(gū xī)苟且偷安;具草(jù cǎo)拟稿;起草;释文·欢迎纠正不近严州地,稌秔老石田。
这句诗描述了严州地区的景象,诗人看到的是一片古老的、由石田构成的农田,充满了生命的痕迹和岁月的沉淀。
狂情耗旅寝,病骨惧秋烟。
诗人用“狂情”和“病骨”来形容自己的情感和身体状态。
在旅途中,诗人的情感被消耗殆尽,身体也因为秋天的烟霭而感到恐惧。
樵唱深崖里,天低去雁边。
这两句诗描绘了深崖中的樵夫唱着歌,天空低垂,大雁飞过。
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
古潭无定景,姑息为渊玄。
诗人用“古潭”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而“姑息”则意味着暂时安息,面对人生的困境和无常时,诗人选择暂时安息,以面对更深层次的玄妙和神秘。
《望白雁潭作》王铎/ 行书▼【1】不近严州地,稌秔老石田。
王铎诗词全集
王铎诗词全集王铎是清代文学家之一,以其才华横溢,开创了新的诗词风格,其诗词作品也被称为王派诗歌。
王铎诗词风格的独特性在于,他强调“道情”相互关联,其诗辞与“意象”相得益彰。
王铎的诗词注重人性的深度表达,并追求自然的美感和审美的升华,以达到思想、情感、美感完美统一的境界。
王铎的诗词被称为“王派”诗歌,因他的风格使得其诗词的品位和影响力相对于其他诗人更为突出。
王派诗歌格调清新,对整个身心都有大有裨益,因此深受文艺爱好者的喜爱。
王铎诗词全集收录了王铎一生的诗词作品,虽然王铎晚年翻译了《李太白全集》和《杜甫全集》,但他的诗词集中多数是寓言诗,这样的诗歌既有韵味又有启示性。
王铎的诗歌中经常出现路中往来的人群形象,这是王铎对社会和人性的态度之一。
在王铎的诗词里,自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他通过对自然的层层描绘,使得自然中的细节成为了诗意表达的重要载体,让读者对自然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王铎诗词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是《水调歌头》。
这首词以“鱼”、“雁”、“柳”三个主题为线索,描绘了一幅自然天成的行囊美景;词中的写法独特,意境优美,深刻地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赞颂。
《水调歌头》被认为是王铎诗词的代表之作,充满了自然现象的美感,而又不失深刻的思想内涵。
王铎不仅注重诗意,而且注重人性和生命的表达,他的诗歌将人性、自然、生命三元素融为一体,达到了自我超越的目的。
总的来说,王铎诗词全集中的诗词作品在美学和文艺方面处于极高的地位,被广泛认为是清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阅读王铎诗词全集对我们了解和欣赏诗歌的独特魅力具有很大的帮助,值得每一个爱好文学之人去品阅。
对王铎行书的研究
对王铎行书的研究
王铎是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的著名书法家,他的行书作品在书法史上
具有重要地位。
以下是对王铎行书的研究:
1. 风格特点:王铎的行书风格独特,以雄强、豪放、痛快著称。
他的
行书作品气势磅礴,线条粗犷有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同时,
他的行书作品中也不乏细腻之处,如笔画的起承转合、结构的疏密变
化等,都展现出他深厚的书法功底。
2. 创新精神:王铎在行书创作中具有创新精神。
他不仅继承了“二王”等前人的书法传统,还广泛汲取了米芾等人的书法精髓,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行书风格。
这种创新精神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就是对传统书法
的突破和自我表达的追求。
3. 笔法技巧:王铎的行书笔法技巧高超。
他善于运用各种笔法,如提按、顿挫、转折等,来表现行书的韵律和节奏。
同时,他也善于运用
墨色变化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这些笔法技巧的运用,使他的行书作
品充满了艺术魅力。
4. 艺术成就:王铎的行书艺术成就极高。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行书风格被后人广泛传承和
发扬,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总之,王铎的行书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创新精神、高超的笔法
技巧和极高的艺术成就。
他的作品不仅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也是我们学习和欣赏的重要资源。
王铎野寺有思全诗注释
王铎野寺有思全诗注释哎呀呀,说起王铎的《野寺有思》这首诗啊,那可真是有点意思。
咱先来说说这“野寺”是啥玩意儿,就是那种在荒郊野外的寺庙呗。
那王铎在这野寺里有啥思呢?嘿嘿,这就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我觉得吧,他可能是在想人生的意义啥的。
就像咱有时候也会发呆,胡思乱想一通,说不定王铎也是这样呢。
也许他看着那野寺的破墙烂瓦,就想到自己的经历,哎呀,人生咋这么难呢!或者他是在思念某个远方的人,说不定是他的好朋友,或者是他喜欢的姑娘呢。
我给你们讲个我自己的故事哈,有一次我去了一个挺偏僻的地方,也有个小寺庙,我在那待了一会儿,就感觉心里怪怪的,好像有好多想法往外冒。
我就想啊,王铎在那野寺的时候,是不是也这种感觉呢?这首诗里的字啊词啊,咱也得好好研究研究。
比如说那个啥,“有思”,这俩字简单吧,可含义深着呢。
可能就是心里有点啥念头,有点啥想法,可又说不清楚。
这多像咱有时候心里乱糟糟的,想说又不知道咋说。
哎呀,我这说得也不一定全对,你们可别全信我哈。
我就是瞎琢磨,瞎白话。
说不定王铎写这首诗的时候根本不是我想的那样呢。
那到底是啥样呢?这可得靠你们自己去琢磨琢磨啦。
这诗的注释呢,就是帮助咱理解的。
就像给咱指条路一样,让咱能更好地明白诗里说的是啥。
但是吧,注释也不一定就完全对,咱还得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去体会。
你们看啊,这诗就像一个谜,等着咱去解开。
可能解得对,可能解得不对,但那又咋样呢?重要的是咱去尝试了,去思考了。
嘿,你们说王铎要是知道咱在这研究他的诗,他会咋想呢?会不会觉得咱挺逗的?哈哈。
哎呀呀,我也不知道我说清楚没,反正你们就凑合着听吧。
要是有啥不明白的,就再去看看诗,再想想,也许就能懂了呢。
我觉得学习这事儿啊,就得靠自己多琢磨,别啥都等别人告诉咱。
你们说对不?。
王铎七言诗四十首欣赏
王铎七言诗四十首欣赏王铎,字君能,南宋文学家,以七言诗为主要创作形式。
他的诗作通常以咏史、抒怀、咏物等题材为主,以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著称。
下面将从王铎七言诗四十首中选取几首进行欣赏,带领读者一起领略王铎的诗歌魅力。
首先,选取《登忠烈祠》作为第一首诗进行欣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忠烈祠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忠烈英雄的崇敬之情。
诗中写道:“铸铜钟,迦白铁,厚重金石铸神灵。
炉集火,宝燎绿,香烟暗合上清明。
”王铎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忠烈祠的庄严肃穆,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崇高意义和历史厚重感。
接下来,选取《送王子初学校书归常州》作为第二首诗进行欣赏。
这首诗以送别王子初学归家为主题,通过对王子初学的期望和祝福,表达了对后代的关怀和教诲之情。
诗中写道:“汉宫离别情无穷,破帽遮颜裹新蓬。
神仙不作泣筵宾,一声仙石恸蓬蓬。
”王铎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王子初学的深情祝福,展示了对家国天下的思考和责任感。
然后,选取《秋日怀旧》作为第三首诗进行欣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色和怀旧之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思念之情。
诗中写道:“大江东去,浩浩汤汤,才子世无凡朋。
”王铎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赋予了诗歌以深邃的意境和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时光易逝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最后,选取《题吴令高禅师院壁》作为第四首诗进行欣赏。
这首诗以题词为主题,通过对禅师院壁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景仰之情。
诗中写道:“水精帖,阴阳卷,烟墨浓香出朴宣。
梵宫寂寂无清乱,金碧传灯畅秋盟。
”王铎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禅师院壁的神秘与庄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智慧之光。
通过对以上四首诗的欣赏,我们可以看到王铎在七言诗创作中的独特风采。
他以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各种题材,使诗歌充满了情感和意境。
王铎的诗作不仅展示了他对历史、家国天下的思考与关怀,还体现了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阅读王铎的七言诗,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独特的艺术才华和人文关怀,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宋代文学的魅力。
王铎青阳山庄五律诗十首
王铎青阳山庄五律诗十首王铎《题青阳山庄五律十首》1.原文引首:1.黄公王屋山庄奇峭幽邃,筑西堂题十首。
经纶崇爵,人可及,青阳之意不可及矣。
2.其一:1.往日京华内,曾谈绿水湾。
清虚观众木,朝夕对空山。
千祀无人往,百年几日闲。
棲真离外事,谁与共追攀。
3.其二:1.入山兴已远,况在草堂中。
烟景浑无间,樵声何自通。
仙书寻性命,石壑见鸿蒙。
不比赤松讬,潇潇霞外风。
4.其三:1.相与息群动,白云任意生。
自然朝市味,不入野人情。
光响泉明灭,棲飞鹤重轻。
逍遥轩冕外,山寂愈无声。
5.其四:1.溪深人不见,红树晚来幽。
已效雌雄剑,还看字母牛。
茶声蒸雪缕,岚气伏床流。
别有冥冥契,何言十二楼。
6.其五:1.来往初无事,不知芳草葳。
狂时诸佛小,醉后数星稀。
身世齐沤海,兵戈任铁衣。
会心何处说,渊黙自依依。
7.其六:1.试思损益卦,谁暇学山家。
定后惟闻鸟,香来不见花。
衣冠邻鼎镬,天地纵龙蛇。
爱汝风尘表,凭虚未有涯。
8.其七:1.无心贪紫翠,只是绿樽开。
瓦缶随时泛,渔舟载梦回。
大明诗客卧,万古月华来。
尚觉郁仪子,天边杂雨雷。
9.其八:1.面面逰中古,山门碧色悬。
道心何止处,吾意已飘然。
霹雳长眉外,丹砂短鬓前。
乾坤福不窄,三叹独林泉。
10.其九:1.山书图未尽,岂但是秦余。
幽谷得玄漠,春风无密疎。
虎龙四体善,琴磬一堂虚。
我亦巢云者,能忘荷药锄。
11.其十:1.君不含灵气,静中那得寻。
诗囊惊鬼胆,禅月见潭心。
衮秀名还累,巢繇趣未深。
寥寥千载峪,感慨系清音。
注释:1.青阳山庄:是汝宁知府黄元功所筑的山庄。
2.经纶崇爵:经纶,指治理国家的才能;崇爵,崇高的爵位。
3.棲真:指栖息于自然,追求真性。
4.轩冕:原指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这里代指为官和爵禄。
5.沤海:比喻事物起灭无常。
6.鼎镬:古代的两种烹饪器具,这里代指危险的处境。
7.郁仪子:传说中的仙人。
8.秦余:一般可理解为与秦朝相关的遗留或余韵。
9.玄漠:指寂静、幽深。
10.巢繇:巢父和许由,都是古代的隐士,这里指代隐居的志趣。
王铎行书古诗十八首
王铎是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家,他的行书风格独特,流畅而有力,深受人们喜爱。
在他的作品中,他也尝试过将古诗与相结合,创作了许多行书古诗。
本文将以王铎行书古诗十八首为标,为您呈现一篇800字至3000文章。
一、《杜甫诗》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流传至今,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启迪。
王铎将杜甫的诗句行书化,以展现他对杜甫诗歌的钦佩和致敬之情。
通过他的行书,我们能够感受到杜甫诗作中的豪情壮志,以及他对社会现实与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
二、《白居易诗》白居易,唐代著名的诗人、家,他的诗作以清新明快、形象生动而闻名。
王铎以他的行书为白居易的诗句增添了一份朴实和灵动,让我们对白居易的诗情意境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三、《苏轼词》苏轼,宋代的文学家,他的词作流传广泛,被誉为“唐宋八”之一。
王铎通过行书将苏轼的词意融入之中,赋予了苏轼词作以另一番韵味和风情。
四、《李白诗》李白,盛唐时期最具传世价值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豪放热情、浪漫奔放而闻名。
王铎以他的行书为李白的诗歌增添了一份旷达和豪情,使得我们对李白的个人风貌有了更加直接的感受。
五、《蘇軾詩》苏轼,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家,他的诗作以超群的才华和广泛的兴趣而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铎以他的行书为苏轼的诗句增添了一份清新和活泼,为我们展现了苏轼的个人力和诗意情怀。
六、《王之涣诗》王之涣,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诗作以其深邃的思考和大气磅礴的风格而知名。
王铎将王之涣的诗句行书化,为我们展示了他的洞察力和文学才华。
七、《辛弃疾词》辛弃疾,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军事家,他的词作以其激情澎湃和立志报国的而著称。
王铎以他的行书为辛弃疾的词意增添了一份雄浑和壮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辛弃疾的个人形象和词作。
八、《杨炯诗》杨炯,唐代官员和文学家,他的诗作以其深沉雄奇的风格与意境而闻名。
王铎以他的行书为杨炯的诗句增添了一份冷峻和峭拔,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体验到杨炯诗歌的独特韵味。
九、《杨亿诗》杨亿,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家,他的诗作以其质朴深沉而著称。
王铎秋兴八首草书带释文
王铎秋兴八首草书带释文(一)王铎简介王铎(1592 - 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
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
在书法史上,王铎以其独特的草书风格而闻名。
他的书法上追“二王”,尤其得力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广泛吸收晋唐以来的诸家法帖之长,形成了自己气势磅礴、笔法多变的艺术风格。
(一)笔法特点1. 丰富多变的线条- 王铎在草书中运用了丰富的笔法,其线条粗细变化极为明显。
在书写过程中,他常常通过提按来改变线条的粗细。
例如,在笔画的起始处轻轻提笔,使线条纤细如丝,而在笔画的转折或需要强调的部位重重按笔,使线条粗壮厚重,这种粗细对比强烈的线条增加了作品的节奏感。
- 他的线条还具有很强的立体感,通过中锋、侧锋的灵活转换来实现。
中锋行笔时,线条圆润饱满,如“锥画沙”,使笔画富有内在的力量;侧锋的运用则增加了线条的变化和灵动性,使字体的姿态更加丰富。
2. 独特的笔画形态- 王铎的草书笔画形态独特,其撇画常常舒展飘逸,如长枪大戟,有一种横扫千军的气势。
捺画则或含蓄内敛,或开张奔放,与撇画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 他的钩画也别具一格,有的钩画短小精悍,如蜻蜓点水,有的则夸张延伸,似神龙摆尾,这些独特的笔画形态使他的草书充满了个性魅力。
(二)结构特点1. 欹侧多变- 王铎的草书结构不以平稳为追求,而是充满了欹侧变化。
他常常打破常规的重心平衡,使字的重心偏移,有的字向左倾斜,有的字向右倾斜,但又能通过笔画的相互搭配和呼应,使整个字在不平衡中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这种欹侧多变的结构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2. 疏密对比- 在结构布局上,王铎善于运用疏密对比。
他会将字的笔画集中在某个区域,形成密不透风的效果,而在另一些区域则留出大片空白,造成疏可走马的感觉。
例如,在一个字中,他可能会将中心部分的笔画写得紧密,而将四周的笔画伸展出去,与相邻字的空白相互呼应,这种疏密对比不仅体现在单个字上,也体现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使整个作品的空间感更加丰富。
明对联-王铎
明对联王铎王铎(1592-1652), 字觉斯, 号嵩樵、十樵、小樵、石樵, 又号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 别署烟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 明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会盟镇人。
出生于小地主家庭, 幼时家境十分贫寒, 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
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 博学好古, 工诗文。
书法与董其昌齐名, 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
累擢礼部尚书, 待为东阁大学士;入清后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 加太子少保。
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
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 博学好古, 工诗文。
书法与董其昌齐名, 有“南董北王”之称。
累擢礼部尚书。
其时身逢乱世, 仕途多变。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 崇祯帝自缢于景山。
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 待为待为东阁大学士。
降清后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 加太子少保。
由明朝旧臣变为清廷新贵, 在以气节自持的明代遗民眼中是被鄙夷的贰臣, 因此始终抑郁不乐。
入清之后做了8年的官, 做官格外谨小慎微。
为官以清流自居, 虽非复社中成员, 亦非东林党人, 但其交往之好友、亲戚多为党社之人, 如吕维祺、黄道周、倪元璐等, 所受影响自然很大。
一生行事与阉党有冲突, 对东林多同情, 但并不投靠党社以欺压他人。
好古博学, 诗文书画皆有成就, 尤其书法独具特色, 世称“神笔王铎”。
书法与董其昌齐名, 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
尤工真、行、草书, 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 笔力雄健, 长于布局。
用笔出规入矩, 张弛有度, 却充满流转自如, 力道千钧的力量。
行草笔法大气, 劲健洒脱, 粗犷豪放, 淋漓痛快, 不失法度, 既发扬了明代草书气势奔放、直抒性灵的特点, 又矫正了线条粗率的弊病。
在结构方面, 以奇险取胜, 节奏对比强烈。
笔画结构十分敏感, 创造出不少新的构成方式。
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 “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 觉斯则全讲势, 魏晋之风轨扫地矣, 然风樯阵马, 殊快人意, 魄力之大, 非赵、董辈所能及也。
王铎书法及释文欣赏
王铎书法及释文欣赏王铎,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其书法风格独特,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
他的书法深受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历代书法大师的影响,学古而不拘泥,自出胸臆。
在书法史上,王铎与董其昌一派的严谨秀逸之风有所不同,他取法高古,大胆创新,与当时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形成鲜明对比。
他的行草书尤为出色,恣肆狂野,挥洒自如,用笔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
他的空间切割完全具有次序观念,即使在如此狂放变幻的草书中,也能锤炼出冷静、有条不紊的效果,展现出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
王铎的书法成就是多方面的。
他学古且能自出胸臆,展现出坚实的“学古”功底。
他的行草书作品恣肆狂野,挥洒自如,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
他的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
这些都使得他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欣赏一下王铎的一幅行草书作品《自书石湖等诗五首》。
这幅作品以行草书写了五首诗,字迹流畅自然,笔力雄健有力。
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王铎的书法风格和特点。
《自书石湖等诗五首》释文石湖物心流水会,草外即平皋。
怀土佳兵厌,占云挟雨高。
学狂希羽客,引笑佐溪毛。
幽影皆为象,前滩响莫涛。
瓜州大慈庵夏望吾择慈庵寂,焚香起正心。
杖因江稻植,山在寺门寻。
楚越中区抱,金焦大壑深。
紫天开素气,鸦路意阴阴。
贺九山村已遇枇杷熟频过碌石园。
远柯兼瀑影,古凸自柴门。
骨傲仍多性,兰衰尚有根。
昌阳飞半腹,石穴共寒温。
问牧斋拂水山崖欲履虞山迳,还赊六尺筇。
思君偕寤语,似共万溪松。
桂酒留华榭,天门落古镛。
可知头尽皓,更得扰玄龙。
丙戌五月朔,王铎书。
王铎诗词全集
王铎(约660年—约720年),唐代初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字夷甫,号稚史。
他在唐朝初年曾任过太子洗马、秘书郎等职务,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而被贬到了岭南地区。
在岭南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成为了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以下是王铎诗词的几首代表作:1.《送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岭南春色》:万物生光彩,百花争艳春。
山色苍翠烟霞里,水声潺湲石涧深。
此时无声胜有声,梅子黄时日日晴。
阴寒不改阳关路,飞鸣空谷响溪砧。
3.《过华山》:登高远望,天地一碧,九峰翠色,万壑千岩。
峰巅云雾,江河悠悠,行客驻足,目眩神游。
岁月如流,人事如梦,世事如棋,往来皆空。
4.《独游居庸关》:关山连叠峰,黄叶落纷纷。
马蹄声碎石,人影在寒云。
忆昨扶桑日,长夜梦江滨。
醉来愁不醒,此恨何时尽!以上是王铎的几首代表作,可以通过相关的诗词集或者文学选集来阅读他的其他作品。
王铎的诗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清新自然:王铎的诗歌清新自然,富有生命力和灵性。
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通过具体的形象和细致的描写,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情感真挚:王铎的诗歌情感真挚,表达出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感慨。
他常常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感受到他的心灵。
意境深远:王铎的诗歌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和警示意义。
他常常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生经历,表达出对世事的思考和对命运的反思,让读者对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音韵优美:王铎的诗歌音韵优美,富有韵律和节奏感。
他善于运用韵律和音韵,使诗歌更加优美和动人。
他的诗歌常常具有严谨的格律和流畅的节奏,让人不仅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还能够享受到音乐的愉悦。
思想独立:王铎的诗歌思想独立,不受传统和权威的束缚。
他常常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精神,挑战传统的观念和价值,让读者感受到他的独特魅力和思想深度。
王铎昨服散帖释文
王铎昨服散帖释文“昨服散差可,然不过欲呕,胸中嘈烦耳。
五六日来,消息小差,始得眠食,不知当复何似?颇小觉损,而未能全愈。
此亦如人饮酒,但使半酣为佳。
卿可敕诸公,时见存念。
府舍已近,不烦过也。
”如果您想进一步深入学习此帖相关知识,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书法艺术角度1. 笔法特点- 笔画之间的连带自然流畅,像“散差可”等字之间,牵丝映带使字与字之间气脉贯通。
2. 结构特色- 整体结构较为宽博,单个字内部空间布局疏密有致。
例如“然”字,上半部分较为紧凑,下半部分的四点水则有舒展之感,形成对比。
- 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明显,通过笔画的长短、高低错落来营造一种和谐的整体感。
3. 章法布局- 在章法上,字距与行距的处理独具匠心。
字距较密,行距相对较宽,这种布局使得整幅作品在视觉上有纵向的延伸感,同时又不失透气感。
- 墨色的浓淡变化也为章法增色不少。
从浓墨的开篇字到逐渐出现的淡墨字,如音乐中的旋律起伏,富有节奏感。
二、历史文化背景角度1. 关于“服散”文化- 在魏晋时期,服散之风盛行。
“散”多为五石散之类的药物。
当时的文人雅士流行服散,认为其有养生、美容等功效,但实际上五石散有一定的毒性。
- 王铎在帖中提到服散后的身体反应,这反映了当时社会风尚对文人生活的影响。
从他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服散后身体不适的种种症状,侧面体现了这种风尚背后隐藏的健康风险。
2. 王铎的生活与社交背景- 王铎身处特定的历史时期,他的社交活动频繁。
帖中的“卿可敕诸公,时见存念”等语句,反映出他与周围人的交往关系。
- 他在当时的官场和文化圈中有一定的地位,这种书信帖文也是当时文人之间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这些文字可以探究当时文人之间的互动模式和文化氛围。
王铎著名的一首诗
王铎著名的一首诗
摘要:
1.介绍王铎及其诗歌成就
2.概述王铎的一首著名诗
3.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和内涵
4.总结王铎诗歌的价值和影响
正文:
王铎,字觉斯,号伯安,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诗人。
他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被誉为“明代诗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婉约、清新著称,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这众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中,有一首诗尤为著名,被誉为王铎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诗句、独特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和赞誉。
它就是王铎的《登鹳雀楼》。
这首诗原文如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中以鹳雀楼为背景,通过描绘黄河奔腾入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壮志豪情、胸怀壮志的豪迈情怀。
诗中的意境深远,令人遐想,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同时,这首诗还具有很强的哲学内涵,启示人们要有高远的目标和胸怀,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功。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诗中对仗工整,用词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次,诗人以景喻志,将自己的抱负和豪情寓于诗句之中,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志
向。
最后,这首诗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和教育意义,为人们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向前的人生态度。
王铎的《登鹳雀楼》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的价值和影响深远。
不仅在当时广为传颂,而且在后世也被无数文人墨客所传颂和赞誉。
王铎草书《唐人诗九首
王铎草书《唐人诗九首》
王铎,作为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以其独特的草书风格闻名于世。
他的草书作品《唐人诗九首》是其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笔走龙蛇,矫健豪放,气吞山河,字里金生”。
在这幅作品中,王铎运用了丰富的笔墨变化,通过浓淡干湿的不同表达方式,将唐代诗歌的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得淋漓尽致。
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跳动、流淌,如同山泉般灵动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技法上,王铎运用了独特的“连绵草”写法,使得字与字之间形成了一种不可分割的整体感,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
这种写法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更使得诗歌的情感得以更加淋漓尽致地表达。
此外,王铎在创作中还注重对唐代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他通过自己的笔墨,将唐代诗歌的意境、情感、哲理等元素融为一体,使得作品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总的来说,《唐人诗九首》是王铎草书的巅峰之作,不仅代表了其个人的艺术成就,更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珍品。
这幅作品以其深邃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
号嵩樵、十樵、石樵、痴庵、东皋长、痴庵道人、烟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兰台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云岩漫士等。
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的著名书法家。
明天启二年(1622),三十岁的王铎举进士及第,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少詹事。
弘光元年(1644),南明弘光帝任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次辅(副丞相)之职。
次年入清,授礼部尚书。
顺治九年(1652)病逝于孟津,享年六十一岁,赠太保,谥曰“文安”。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
王铎的书法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主要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各家,学米芾有乱真之誉,展现出其坚实的“学古”功底,学古且能自出胸臆,梁巘评其“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之苍老劲健,全以力胜”。
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其“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
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
在我国书法史上,董其昌一派的严谨秀逸之风曾在明末清初盛行,而王铎取法高古,与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相抗衡,大胆创新,开创一代书风。
他是书法史上一位杰出的革新人物。
青年时代的王铎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很早就有了反思潮的奇倔胸怀,在他的《拟山园选集》中的《文丹》中,集中表露了他惊世骇俗的审美观。
他最大的成就是在于他超迈雄奇的行草书。
他的行草书,恣肆狂野,挥洒自如,用笔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
马宗霍称“明人草,无不纵笔以取势者,觉斯则拟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如不尽,非力有余者未易语此。
”林散之称其草书为“自唐怀素后第一人。
”并不为过。
有人以他的线条与明代另两位草书家徐渭、祝枝山作比:则他的遒劲既有异于徐渭的粗放,也有别于祝枝山的生辣,至于文征明、董其昌则更不在话下。
此外,他在结构处理上的构成意识也是前所未有的。
空间的切割完全具有次序观念,具有强有力的理性处置效果——在如此狂放变幻的草书中锤炼出如此冷静、有条不紊的效果,实在是出人意外同时又使人对他的能力敬佩不已。
如果说从张芝、张旭、怀素、黄山谷直到徐渭,草书的发展是以用笔的丰富顿挫为准矩,而在结构处理上则一放再放,抒泄无遗的话,那么王铎则成功地阻遏住这种一发不可收拾的洪流,他用冷静的理性把这匹脱缰的野马笼住,纵横取势,变化多姿,不落俗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收奇效于意想之外。
他在笔墨上的创新也是具有开拓性的,他的线条遒劲苍老,含蓄多变,于不经意的飞腾跳掷中表现出特殊个性,时而以浓、淡甚至宿墨,大胆制造线条与块面的强烈对比,形成一种强烈的节奏,不能不说他这有意无意之中的创举是对书法形式夸张对比的一大功绩。
在他以前,还没有人能象他那样主动地追求“涨墨”效果。
王铎的书法对中国书法后来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甚至也波及到海外书坛,特别给东瀛书法影响颇深。
王铎亦擅画,山水宗荆(浩)、关(仝),丘壑伟俊,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
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
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
尝与人云“画寂寂无余清,如倪云林一派,虽有淡致,不免枯乾赢,病夫奄奄气息,即谓之轻秀,薄弱甚矣,大家弗然。
”又云“以境界奇创,然后生以气晕,乃为胜,可奈造化。
”临古帖王铎《草书临古帖轴》绢本。
纵201.3厘米,横55.4厘米。
无署年。
凡三行,共42字。
烟台市博物馆藏。
这幅作品虽说是临作,但对于终生浸淫于“二王”的王铎来说,精确的临摹已经毫无意义,除了以意志来使文字连绵外,一种对时代有敏锐感应的发想不自觉的奔泻而出,一发不可收。
如一位日本学者所言----“羲之是只不死鸟”----王铎的这幅作品----让我们重新领悟到经典的无穷魅力。
大凡学书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最初走近帖里很难,最后则很难走出帖外。
王铎一面据于古典,另一方面则并未失去本来就不应该失去的“自由”。
完全属于大胆写意一派。
看惯了自文徵明乃至董其昌那些明智而宁静的大人技艺的人们,一见到王铎的作品,就好像正在享受悦耳的轻音乐一般。
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
”释文:得万书委曲备半使人慨阮新妇勉身得雄甚善骑殊尝喜也家月末当至上亦俱去太峰老乡丈王铎点击图片浏览高质量图片)。
草书高适诗立轴行书五绝立轴王铎《行书赠单大年家丈立轴》绫本纵234cm,宽56cm,自署书于丁亥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
凡五行,共101字。
行书五言诗轴约书于辛卯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绫本。
凡三行,共58字。
纵213.5cm,横43cm。
山西省博物馆藏。
王铎行书忏诗之三轴绫本行书纵240厘米横49厘米深圳历史文物博物馆藏王铎为明末清初人,诗文书画皆有成就。
尤以书法见称,工行草,宗二王,于时风中另树一帜,对日本近世书坛影响很大。
此轴写五言诗一首,用笔圆浑沉厚,结构稳中有险。
本幅上有清人朱之赤鉴藏印记。
王铎《杜子美赠陈补阀诗》(五十六岁作)自署书于丁亥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行书·,绫本。
凡三行,共58字。
纵203cm,横5lcm 开封市博物馆藏。
王铎《行草书七律诗轴》(五十七岁作)自署书于戊子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
绫本,凡四行,共六十八字。
旅顺市博物馆藏。
行草五言律诗轴绫本纵262厘米、55厘米。
上海朵云轩藏释文: *花然旅意,客裔酌虚亭。
寇惊离人歇,萧音入雨灵。
杏桃春内冷,天地夜来青。
可耐酬明生,钟山有茯苓。
樊君相邀。
翔南老亲翁正。
王铎立轴临张芝帖立轴王铎《草书扇面》无署年。
草书。
金笺。
凡十八行,共七十四字。
纵16.5cm,横51.5cm。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释文以奉对一兄以释岂汝可言未知集聚何但有慨叹各慎使自前天(女更)试求屏风遂不得答为也别疏具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予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石老袁亲翁王铎临淳化阁帖无名氏法帖扇面纵53cm 横18cm 美国纽约杨思胜私人收藏小楷跋张复画山水扇面扇面纵53cm 横18cm 美国纽约杨思胜私人收藏七律太行顶星船驿作扇面纵51cm 横17.5cm 美国纽约杨思胜私人收藏七律步杜甫秋兴之七韵作扇面纵51cm 横17.5cm 美国纽约杨思胜私人收藏七律登太行最高处驿作扇面纵51cm 横17.5cm 美国纽约杨思胜私人收藏七律步杜甫秋兴之七韵作扇面纵51cm 横17.5cm 美国纽约杨思胜私人收藏七律广陵怀古二首作扇面纵51.5cm 横17.5cm 美国纽约杨思胜私人收藏七律广陵怀古二首作扇面纵51.5cm 横17.5cm 美国纽约杨思胜私人收藏偕友登中岳天中阁作扇面纵51.5cm 横17.5cm 美国纽约杨思胜私人收藏偕王龙友登太室绝顶扇面纵51.5cm 横17.5cm 美国纽约杨思胜私人收藏雨中无事扇面纵53cm 横18cm 美国纽约杨思胜私人收藏临古法帖扇面赠张抱一草书诗卷王铎《赠张抱一草书诗卷》(局部)自署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
绫本。
草书。
自作诗七律五首·凡七十五行,共3636字。
长469cm,高26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卷中七律五首,有三首见於《拟山园选集》(台湾学生书局)。
《登岳庙天中合看山同友》,载集中七律卷九,题作《登岳庙天中阁看山感时》,原为二首,卷中所书为第一首。
《频入》,载集中七律卷三,卷中所书之“待醍醐”,集中作“醉醍醐”。
《汴京南楼》亦载集中七律卷三。
另两首虽不见於集中,然同书五律卷三有《湛虚、静原游牛首》、《燕子矶湛虚招同静原》、《上天开岩同湛虚、静原》三首,与卷中《牛首山同湛虚、静原》—诗显然是同时之作。
湛虚,即张镜心,字孝升,湛虚为号,明天启进士,累官至兵部尚书,是王铎的挚友。
见於《拟山园选集》(台湾学生书局)及《拟山园初集》中的与张镜心有关的诗作多达五十首以上。
张镜心亦曾为王铎的《拟山园初集》作序,与王铎以“年弟”相称,盛赞王铎诗文“浩乎哉如烟海,修辞之家,未之有也。
”与湛虚同游的静原,除上列几首诗外,《拟山园初集》五律卷四有《送户曾屈静原之金陵》一首,此诗约作於崇祯八年,知静原屈姓,曾官户曹之职,先於王铎一年来到南京。
卷中第一首《张抱一公祖招集湖亭》,从诗意看,是王铎在“湖亭”的即兴之作。
张抱一,名培,浙江平湖人,擅写山水,兼通医道。
卷中以“公祖”称之,应是某地的地方官。
款署“崇祯十五年三月夜”,可知与“壬午春莫书於怀州公署”的行书五律长卷乃同时所书。
王铎自崇祯十三年冬月由北京奔至怀州为父服丧,到书写这件长卷时,已在怀州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是年夏季,王铎曾携家人一度返里,然未过多少时日,又受到农民义军的冲击,复携家人乘舟沿黄河东下,其时方在夏末。
这是王铎草书长卷中迄今所见较早的一件。
参考《拟山园选集》(台湾学牛书局)《拟山园初集》(崇帧十年刊本)《书道艺术·九》(日本中央公论社)(高文龙文)(文字参考荣宝斋出版刘正成主编的《中国书法全集》王铎卷)(图片由得意忘形提供)释文……锦瑟琪华待醍醐。
汴京南楼夷门萧瑟俯晴空,万事欷献向此中。
梁苑池台新萑苇,宋家艮岳老苔丛。
牧人壕外时驱犊,猎骑天边晚射鸿。
旧月多情依汴水,滔滔东去更朦胧。
崇祯十五年三月夜洪洞同邑弟王铎具草抱翁公祖教正行楷王维诗《行楷王维诗》卷,纸本,纵21cm,横165.5cm,27行,行字不等。
此卷楷书录唐代诗人王维《济州过赵叟家宴》、《春过贺员外药园》二诗,后有行书自题一段,释文:書綾卷鮮書楷法者,即華亭玄宰亦未之觀也。
癸未十二月過履吾老親翁琴言齋,筆墨研皆精良,挑燈書二卷,俱楷。
時同上党郭漱六山陰未五溪。
明月秣騾入紫團峰及西崖諸勝。
時酒甚釅,蘇門泉聲沸響,在吾几席。
識於後,將來一披覽,於書道有進,定嫌此欲唾於卷上。
奈何,奈何。
王鐸。
末款“王铎”,左钤“王铎之章”、“大宗伯印”。
此卷书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作者时年51岁。
本幅钤有“秘晉齋印”、“溥侗之印”及引首处所钤“秘晉齋”等藏印三方,说明此卷曾藏荣郡王绵亿处,后归溥侗所有。
后纸有清代郜焕元跋一段,又清陈宝琛观款一。
钤“遠春堂”、“煥元私印”等印三方。
未见著录。
王铎楷书并不多见,他在跋中亦云:“書綾卷鮮書楷法者。
”此卷书法雄健,取法颜柳,结字不求工整,大小欹侧,皆出于法度之外,但通篇观之,则气韵生动,古拙庄重。
诗后行草书自题一段,更是流畅自然,尽现王铎书风之本色。
(撰稿人:马季戈)资料来自故宫博物院网站行书李贺诗二首释文:神仙曲碧峰海面藏灵书,上帝拣作仙人居。
清明笑语闻空虚,斗乘巨浪骑鲸鱼。
春罗书字邀王母,共宴红楼最深处。
鹤羽冲风过海迟,不如却使青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