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定性项目性能验证
免疫定性项目性能验证报告---正本
免疫定性项目性能验证报告---正本————————————————————————————————作者:————————————————————————————————日期:1第 1 页 共 17 页免疫定性项目性能验证报告单位名称:河北省儿童医院 科室名称:检验科 实 验 室:免疫实验室仪器名称:STAR-FAME 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 型号规格:STAR LET8CH-FAME 24/30 仪器编号:173000-7552 146003-3441 验证人员:闫红 刘雪超 审核人员:郭映辉 批 准 人:李贵霞验证日期:2016年4月19日-2016年4月24日第2页 共 17 页目 录性能验证结果...................................................... 1 1、 基本信息 ................................................... 3 2、 正确度验证 ................................................. 4 3、 精密度验证 ................................................. 5 4、 检出线验证 ................................................. 9 5、阴阳性符合率 (13)河北省儿童医院检验科 性能验证报告第 3 页 共 17 页1 基本信息1.1 仪器名称:STAR-FAME 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 1.2试剂: 项目 试剂产家 试剂批文 试剂批号 失效期 HBsAg 英科新创 国药准字S1******* 2015125143 2016-12-09 HBSAb 英科新创 国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3401320号 2016016202 2017-01-17 抗-HCV 英科新创国药准字S1*******20151258242016-11-301.3质控品: 项目 生产厂家 批文浓度 批号 失效期 HBsAg北京康彻思坦生物 国制标物号10000958号0.5IU/ml20150400220170407HBSAb 北京康彻思坦生物 国制标物号10001001号 30mIU/ml 201406001 20160602抗-HCV 北京康彻思坦生物国制标物号10001091号 0.5NCU/ml 201511005 20171119第 16 页 共 17 页2 正确度验证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为准;成绩在80%者即为验证通过。
免疫室定量项目方法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
第一章免疫室定量项目方法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1 目的2对免疫室检测项目进行性能验证, 以保证所采用的相关试剂盒的分析性能能满足临床检测的要求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范围适应于免疫室开展的所有检测项目。
4 操作程序4.1 验证前准备仪器设备的准备:4.1.1 根据免疫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程序, 验证前, 实验人员或请仪器厂家工程师对验证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 以确保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在最佳运行状态。
4.1.2 试剂的准备4.1.2.1 试剂盒的准备: 验证前, 确保足够用于验证的同批号试剂盒, 如可能, 可以再适当准备一些另一批号的试剂。
4.2 室内质控品的准备: 按照《免疫室定量项目室内质控管理程序》规定的室内质控品购买和制备方法进行准备。
4.3 免疫室定量项目的验证方法4.3.1 拟验证参数的确定4.3.2 根据试剂盒说明书或行业内(如CLIA´88)要求制定拟验证的性能参数。
免疫室定量项目需要验证的参数包括: 精密度(批内、批间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生物参考区间、干扰、不同方法和仪器间的比对等。
要求检测过程中采取质量控制措施, 尽可能保证检测系统处于一个稳定状态。
4.3.3 批内精密度实验4.3.3.1 标本来源: 浓度分别处于正常和病理水平的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
步骤: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检测方法, 同批次内检测相同的20份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
记录结果并计算均值、标准差和批内变异系数CV(%):表1: 批内精密度检测结果记录4.3.4 批间精密度实验4.3.4.1 标本来源: 浓度分别处于正常和病理水平的室内质控标本。
步骤: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检测方法, 将室内质控标本连续检测20天。
记录结果, 计算均值、标准差和批间精密度CV(%):表2: 批间精密度检测结果记录表4.3.5 正确度验证实验4.3.6 免疫室对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涵盖的项目进行正确度验证, 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为依据, 成绩在80%以上者即为验证通过。
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定性项目性能验证方案
临床免疫学检验的定性项目性能验证方案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是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关键技术要求,是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的前提。
根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发布的《CNAS-GL038: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要求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医学实验室对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在新检验程序常规应用前、检验程序分析性能受影响后(如仪器主部件故障、仪器搬迁、环境失控等)、检验程序的任一要素(仪器、试剂、校准品等)变更等,都要对检验程序的性能进行验证或重新验证,通过验证结果来分析评估该检验程序是否符合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要求并满足临床的诊断需要。
性能验证指标的选择应满足该项目检测的预期用途,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的分析性能参数一般包括:符合率、精密度(重复性)、检出限、临界值、抗干扰能力、血清与血浆结果一致性等。
下面将对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的符合率、精密度(重复性)、检出限和临界值这4个性能指标的验证方案进行介绍解释。
1符合率验证符合率验证的目的是评估该检验程序所检测结果的正确度,有两种验证方案,一是诊断符合率,采用国家标准血清盘或临床明确诊断的阴阳性样品进行比对;二是方法符合率,即与其他分析方法进行比对,包括用候选方法评估已知能力验证或室间质评的样本以及不同方法学或/和相同方法学在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比对。
1.1诊断符合率验证选取国家标准血清盘或临床明确诊断的阴性样本20份(包含至少10份其他标志物阳性的样本)、阳性样本20份(包含至少10份浓度在cut-off值和2-4倍cut-off值之间的弱阳性样本,1份极高值阳性样本),随机分组分批检测样本,以国家标准血清盘或临床明确诊断的样本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候选检验程序所检测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如表1,表1诊断符合率验证金标准合计+-候选检验程序+a b a+b -c d c+d合计n1n2n 诊断符合率计算:诊断灵敏度=[a/n1]×100%诊断特异性=[d/n2]×100%诊断符合率=[(a+d)/n]×100%验证通过标准:要求计算得出的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不低于厂商检验方法声明。
定性免疫学检验的性能验证与质量控制
ISO15189实验室认可系列培训讲座
结果判断-4
用该方法检测,C50-20%的样本检测结果一致,C50+20%的样本不一定能得到一致 结果;需要用高于C50更大百分率浓度的样本(如+30%)进行补充试验。
xx
ISO15189实验室认可系列培训讲座
检出限的验证
n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是指检测方法可检 测 出 的 最 低 被 测 量 浓 度 , 也 称 检 测 低 限 ( lower limit of detection ) 或 最 小 检 出 浓 度 ( minimum detectable concentration),有时也称为分析灵敏 度(analytical sensitivity)。 n如前所述,分析物浓度位于C5-C95区间之外(小于 C5或大于C95)时,候选方法对同一样本的重复性检 测将得到相同结果。因此,C95代表了某一试剂可以 测出的最低被测量浓度。
xx
ISO15189实验室认可系列培训讲座
筛查试验
n筛查试验用于检测整个人群或部分人群中分析物的 存在情况。
n一般而言,筛查试验应当具有较高的临床敏感性( 即临床检出率大于95%),对其特异性的要求(和阳 性预测值)则取决于对各种因素的综合考虑。
如粪便隐血检测
xx
ISO15189实验室认可系列培训讲座
n这里的C50指的是一个处于试剂检测临界点的样本浓 度,其一旦确定,是不变的。 n试剂盒CUT-OFF值指的是一个判断某一次测定结果的 由阴性和阳性对照信号值按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信号 值,每次测定都会有所差异。
xx
ISO15189实验室认可系列培训讲座
C5 浓度的定义
n一份样本,在多次重复实验中有95%的几率获得阴性 结果时该分析物的浓度。
免疫定性项目性能验证
9,500
500
4,500
85,500
95%
1%感染率
检出(+) 未检出(-)
950
50
4,950 94,050
95%
95%
95%
950/[950+4950]=16% 9500/[9500+4500]=67.9%
85500/[85500+500]=99.4 %
9.9%
Clinical Laboratory and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
精选课件
17
性能验证前的准备
应熟悉待验证的试剂或系统 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样本的处理和储存、
试剂的处理和储存、合理的检测方案、对结 果合理的解释以及系统的质量控制等。 制定质量保证计划 确定患者样本的数量及强弱(评价重复性) 确定比较的方法
精选课件
6
2、定性实验的临床分类
筛查实验:如便潜血、TP 诊断实验:如微生物学培养与细菌鉴定 确认实验:对以上已做出的检验结果进行验
证和确认
精选课件
7
3.几个重要概念
筛查试验:临床上筛查方法通常用于检测整个人
群(或者人群中的特定部分)中特定指标的情况。 例如对需输血患者样本做HIV血清学试验。
临床免疫定性检测 的性能验证
精选课件
1
高速列车性能验证
空气动力学 速度 车体转向架运行 固定、悬挂的零部件强度 稳定性 舒适感 故障率 ……
精选课件
2
测定系统的关键要素
方法学
试剂
操作程序
测定系统
校准品
仪器
第3页
精选课件
3
医学检验为什么需要“性能验证”?
免疫定性检测项目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
免疫定性检测项目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规范免疫室定性检验程序,对选用的检验方法采用同行公认的评价、确认、评审,以保证免疫室定性检验程序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求。
2适用范围免疫室定性检测项目。
3性能验证内容操作者熟悉检验程序和评价操作程序,对操作程序校准为最佳状态,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验证。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验证:精密度、符合率、最低检出限。
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出具分析报告,将原始数据、分析报告及性能验证报告共同归档。
4各性能参数验证操作程序4.1性能验证前准备请厂家工程师对酶标仪的滤光片、读板速度、温度控制系统、操作系统菜单进行校验,使仪器各项功能使用均正常。
4.2精密度4.2.1 批内精密度:按试剂说明书操作,检测配套高、低两个浓度水平的质控品,各重复测定20次。
计算均值和SD、CV值,要求CV≤10%。
4.2.2 批间精密度:按试剂说明书操作,检测配套高、低两个浓度水平的质控品,每天每个浓度重复测试4次;连续测试5天,得到20次实验数据,计算均值和SD、CV值,要求CV≤15%。
4.2.3 统计分析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CLSI)EP12-A及EP15-A2文件。
4.3 符合率4.3.1实验方法采用国家标准血清盘、临床诊断明确或其他分析方法的阴阳性标本。
选取至少20个阳性标本,阳性样本浓度高低不等,具有代表性,选取至少20例阴性标本。
待检方法与参比方法同时进行检测,实验需带上质控血清。
4.3.2数据处理实验中如果质控血清不在控,该次实验应重复;每次实验,应立即记录所有原始检测数据并复核,以早期发现分析系统及人为误差的来源。
一旦发现某些结果是由可解释的误差引起的,则应将其记录下来,同时,这些结果不能用于数据分析。
如不能确定误差产生的原因,则保留原始结果。
如果比较方法不是100%准确,可以用“金标准”“参考方法”来检测在检测和比较方法间产生差异的样本。
根据下表计算总符合率。
敏感性=[A/(A+C)]×100%特异性=[D/(D+B)]×100%符合率=[(A+D)/(A+B+C+D)] ]×100%4.3.3结果分析与判断统计分析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CLSI)EP9-A2文件判断标准:阴阳性总符合率≥95%4.4 检出限(定性项目)4.4.1 实验方法:用标定浓度的定值阳性质控品按原倍、1:2、1:4、1:8、1:16、1:32的比例系列稀释并检测,每个浓度检测两孔取平均值。
定性免疫学检验的性能验证与质量控制
检出限的验证方法
样本选择:评估试剂分析灵敏度所使用的样本,如 检测项目有国家参考品,则可使用国家参考品或经国 家参考品标化的参考品进行检测,如没有国家参考品 ,则使用可以溯源或量化的样本,如国际标准物质, 或与国际标准物质溯源的样本。 验证方法:处于测定下限浓度( C95 )的样本,重 复检测20次,应至少有18次以上为阳性反应。
精密度评估的基本原则(2)
评估精密度时,应至少评估两个浓度水平样本的精 密度。 所选样本浓度应在测量范围内有医学意义,即至少 有一个浓度在医学决定水平左右,在定性测定,即为 接近临界水平的浓度。
批内精密度的评估
评估方法:三个不同浓度的样本,在一个测试批内 重复进行至少20次检测,计算所得S/CO值的均值和SD ,计算批内CV%。 质量控制:检验时应同时至少测一个质控品。 判断结论:应≤试剂说明书所标明的批内变异。 ELISA的批内变异CV%应≤10%。
(三)准确度验证
验证方法及指标: 以与临床诊断、金标准方法和标准血清盘的检 测比较来评价,常以敏感性(包括临床敏感性)/ 特异性(包括临床特异性)和阳性符合率/阴性符 合率来表示。
临床特异性和临床敏感性
临床敏感性:在患有明确临床疾病的患者中,其检 测结果呈阳性或者超过正常值范围的比率 (即出现 阳性结果和确定患者患病)。 临床特异性:在没有特定临床疾病的患者中,其检 测结果呈阴性或者在正常值范围内的比率。
(一)不精密度的验证
纯定性试验:采用浓度接近临界值的分析物作为检 测材料,不宜采用阴性低值或强阳性样本来评价定性 检测方法的不精密度。 量值化定性试验:以COI(cut-off Index)或S/CO 比值作为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评价指标。
纯定性测定不精密度的评估方法
免疫室定量项目方法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
免疫室定量项目方法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1 目的对免疫室检测项目进行性能验证,以保证所采用的相关试剂盒的分析性能能满足临床检测的要求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适应于免疫室开展的所有检测项目。
3 操作程序3.1 验证前准备3.1.1 仪器设备的准备:根据免疫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程序, 验证前,实验人员或请仪器厂家工程师对验证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以确保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在最佳运行状态。
3.1.2 试剂的准备3.1.2.1 试剂盒的准备:验证前,确保足够用于验证的同批号试剂盒,如可能,可以再适当准备一些另一批号的试剂。
3.1.2.2 室内质控品的准备:按照《免疫室定量项目室内质控管理程序》规定的室内质控品购买和制备方法进行准备。
3.2 免疫室定量项目的验证方法3.2.1 拟验证参数的确定根据试剂盒说明书或行业内(如CLIA´88)要求制定拟验证的性能参数。
免疫室定量项目需要验证的参数包括:精密度(批内、批间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生物参考区间、干扰、不同方法和仪器间的比对等。
要求检测过程中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尽可能保证检测系统处于一个稳定状态。
3.2.2 批内精密度实验3.2.2.1 标本来源:浓度分别处于正常和病理水平的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
3.2.2.2 步骤: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检测方法,同批次内检测相同的20份混合的新鲜临床标本。
记录结果并计算均值、标准差和批内变异系数CV(%):表1:批内精密度检测结果记录项目:3.2.3 批间精密度实验3.2.3.1 标本来源:浓度分别处于正常和病理水平的室内质控标本。
3.2.3.2 步骤:按照临床标本相同的检测方法,将室内质控标本连续检测20天。
记录结果,计算均值、标准差和批间精密度CV(%):表2:批间精密度检测结果记录表项目:3.2.4 正确度验证实验免疫室对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涵盖的项目进行正确度验证,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为依据,成绩在80%以上者即为验证通过。
免疫定性实验性能验证
1、符合率 ——(2)方法符合率验证
2)验证方案: 选取: 10份阴性样本(包含至少5份其他标志物阳性的样本) 10份阳性样本(包含至少5份弱阳性样本,1份极高值阳 性样本) 注:弱阳性样本浓度在CUT-OFF值和2-4 倍CUT-OFF之间
共20份样本,随机每4份分成一组。 采用参比方法和候选方法均每天按照患者样本检测程序进行
性能验证的合格标准及验证人员
试剂盒说明书指标(先决条件!) 国际和/或国内标准 性能实验验证只能由本实验室人员在自己的场地、使用
自己的检测系统进行,厂家的数据、外单位的实验室 测定结果、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结论、科技成果等均不 能替代,只可做参考。
评价前的准备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 熟悉待评价的试剂或系统 掌握样本和试剂的处理和存储过程 按厂商的要求进行,注意基质效应 定性实验需进行阴性和阳性质控物测定
×100%
13、似然比(LR) 表达的是患某种疾病的患者所测定不同结果范围中,
患该病与不患该病的比值。在只有阳性、阴性结果时, 一般分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两种。
阳性似然比:真阳性率( TPR)与假阳性率(FPR)的 比值即为阳性似然比(+LR)。可用以描述当某就诊者的该 诊断性试验结果为阳性时,其患病与不患病的机会比。 显然阳性似然比的值越高,检验结果阳性时,诊断为某 病的概率越大,该检测方法确诊疾病的能力就越强。其 阳性似然比的计算公式为:
1、符合率 ——(1)诊断符合率验证
金标准(诊断准确度标准)
疾病
非疾病
候选实验
a(+,阳性)
b(+,阳性)
a+b
c( -,阴性) d( -,阴性)
c+d
n1
免疫定性项目性能验证
3.敏感性
取10-20份已知真阳性的样本,用常规检测方法检测,计算检测阳 性的样本占样本总数的比例。
样
验
本
证
来
方
源
法
: :
临床诊断的阳性病人血清; ○ 厂家提供的阳性对照; ○ 决定性参考方法检测阳性的样本; ● 以上阳性样本来源紧张时,可以进行稀释(如2:3,3:4这样稀释)
验证厂家提供的试剂参数能否在本实验室得到重现。
什么时候进行性能验证
使用新的检测试剂或系统时;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更易于操作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更经济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更换检测试剂或系统时。 更换新的试剂或系统意义:
更高的检测性能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更能满足实验室测定要求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一.定性临床应 用与分类
1%感染率
检出 (+) 未检出 (-) 检出 未检出(-) (+)
9,500
500
950
50
4,500
85,500 4,950 94,050
95%
95%
95%
95%
950/[950+4950]=16% 9500/[9500+4500]=6 7.9%
85500/[85500+500]= 94050/[94050+50]=99
4.特异性
一.验证方法:选取20份正常健康人血清(一般取自健康体检者),计算其检测阴性结果所占百分率。
2. 样本来源:体检样本,体检者确认符合要求后即可.
二.NOTE:部分项目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阳性率也很高,此类项目特异性验证很难执行,建议引用厂家说明 书. 三.比如麻疹病毒IgG,CP-IgG,MP-IgG等一系列病毒抗体IgG.因为很难确认体检者既往是否有过感染 史,而IgG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长.因此很难收集到真正意义上的阴性样本.
免疫定性项目性能验证报告 - 正本
免疫定性项目性能验证报告单位名称:河北省儿童医院科室名称:检验科实验室:免疫实验室仪器名称:STAR-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型号规格:STAR LET8CH-FAME 24/30仪器编号:验证人员:闫红刘雪超审核人员:郭映辉批准人:李贵霞验证日期:2016年4月19日-2016年4月24日目录性能验证结果 (1)1、基本信息 (3)2、正确度验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精密度验证 (5)4、检出线验证 (9)5、阴阳性符合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基本信息仪器名称:STAR-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试剂:质控品:2 正确度验证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为准;成绩在80%者即为验证通过。
附件: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成绩表标本来源:卫生部临检中心批号:项目名称:HBsAg项目名称:HBsAb项目名称:抗-HCV3 精密度验批内精密度:3.1.1 实验方案:选择低值、中值质控品,连续检测20次,记录并保存原始检测数据,计算SD、CV值。
3.1.2 检测要求:批内精密度<15%。
3.1.3 结果HBsAg批内精密度中值样本X= s= cv=%HBsAb批内精密度中值样本X= s= cv=%HCV批内精密度中值样本X= s= cv=%批间精密度:3.2.1 实验方案:选择低值、中值质控品,每天重复测定5次,连续进行4天,记录并保存原始检测数据,计算SD、CV值。
3.2.2 检测要求:批间精密度20%3.2.3 结果HBsAg批间精密度中值样本X= s= cv=HBsAb批间精密度中值样本X= s= cv=HCV批间精密度中值样本X= s= cv=4 检出限验证实验方案:根据康彻斯坦定值标准物浓度(见下表)的实际情况进行1:1,1:4,1:8,1:16稀释检测,各浓度一次做3个孔,然后计算出预测临界点(C50),并重复检测20次进行验证C50;在此基础上,制备高于临界浓度20%和低于临界浓度20%的样本分别测定20次,记录阴性及阳性结果数。
CNAS-GL038:2019 免疫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2020 年9月1日第一次修订)
C/VASCNAS-GL038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Guidance of Verification of Qual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 used in the Clinical Immunology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前言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对CNAS-CL0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2-A004:201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关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实验所做的具体解释和指导,供医学实验室和评审员参考使用。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1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医学实验室对临床免疫学(泄性)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实验活动,也可供评审员在现场评审过程中参考使用。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医学实验室使用的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方法,其他专业领域使用的定性检验程序/方法可参考使用。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也称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方法,在本抬南中统一称为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以下简称“检验程序”),包括纯定性免疫检验、半世量(滴度)的免疫检验和叹定疑方式报定性结果的免疫检验等各项检验活动。
本文件适用于医学实验室采用的经确认的检验程序。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部分)适用于本指南。
WS/T416-2013《干扰实验指南》WS/T494-2017《临床定性免疫检验重要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WS/T505-2017《定性测定性能评价指南》WS/T514-2017《临床检验方法检出能力的确立和验证》3术语和定义对于本标准,GB/T29791.1-2013(ISO18113-1:2009,IDT)中的定义适用,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免疫定性项目性能验证报告 - 正本
免疫定性项目性能验证报告单位名称:河北省儿童医院科室名称:检验科实验室:免疫实验室仪器名称:STAR-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型号规格:STAR LET8CH-FAME 24/30仪器编号:173000-7552 146003-3441验证人员:闫红刘雪超审核人员:郭映辉批准人:李贵霞验证日期:2016年4月19日-2016年4月24日目录性能验证结果 (1)1、基本信息 (3)2、正确度验证 (4)3、精密度验证 (5)4、检出线验证 (9)5、阴阳性符合率 (15)河北省儿童医院检验科性能验证报告1 基本信息1.1 仪器名称:STAR-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1.2试剂:1.3质控品:2 正确度验证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为准;成绩在80%者即为验证通过。
附件: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成绩表标本来源:卫生部临检中心批号:项目名称:HBsAg项目名称:HBsAb项目名称:抗-HCV3 精密度验3.1 批内精密度:3.1.1 实验方案:选择低值、中值质控品,连续检测20次,记录并保存原始检测数据,计算SD、CV值。
3.1.2 检测要求:批内精密度<15%。
3.1.3 结果HBsAg批内精密度中值样本X= 0.798 s= 0.029 cv=3.6%HBsAb批内精密度中值样本X= 1.278 s= 0.061 cv=4.8%HCV批内精密度中值样本X= 0.794 s= 0.048 cv=6.1%3.2 批间精密度:3.2.1 实验方案:选择低值、中值质控品,每天重复测定5次,连续进行4 天,记录并保存原始检测数据,计算SD、CV值。
3.2.2 检测要求:批间精密度20%3.2.3 结果HBsAg批间精密度中值样本X=0.68 s=0.08 cv=11.16HBsAb批间精密度中值样本X=1.58 s=0.20 cv=12.55HCV批间精密度中值样本X=0.77 s=0.07 cv=8.804 检出限验证4.1实验方案:根据康彻斯坦定值标准物浓度(见下表)的实际情况进行1:1,1:4,1:8,1:16稀释检测,各浓度一次做3个孔,然后计算出预测临界点(C50),并重复检测20次进行验证C50;在此基础上,制备高于临界浓度20%和低于临界浓度20%的样本分别测定20次,记录阴性及阳性结果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几个重要概念
阳性预示值:即测定为阳性的标本实际上为阳 性的可能性。 =[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 阴性预示值:则为一份给出阴性结果的样本实 际上为阴性的可靠性。 = [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
临床诊断(金标准) 总计
阳性
阳性 验证方法 A
阴性
B A+B
阴性
总计
“预示值”对临床检验结果影响
预示值对一个有95%敏感性和95%特异性的 试剂检测结果的影响(100,000人)
结 果 + - 10%感染率 检出 (+) 9,500 4,500 未检出 (-) 500 85,500 950 4,950 1%感染率 检出(+) 未检出(-) 50 94,050
敏感性 (TP/[TP+FN])
验证的内容: 1.正确度(准确度) 2.精密度 3.敏感性 4.特异性 5.CUTOFF值验证 6.其他(需要时)
涉及免疫定性检测评价方法标准
EP15A2 EP17A EP12
医学实验室精密度和准确度的确认 检出限与定量限的评价 定性检测评价
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Clinical Laboratory and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
批间重复性的验证
高、中、低三个浓度的样本,在10天以上时间 内单次(孔或管)重复进行20批检测,计算所 得S/CO值的均值和SD,计算批间CV%。 判断结论:应≤试剂说明书所标明的批间变异。 ELISA的批间变异CV%应≤15%。
3. 敏感性
1)验证方法:
取10-20份已知真阳性的样本,用常规检测方法检测,计
这里的临界点指的是一个处于试剂检测临界 点的样本浓度,其一旦确定,是不变的。 试剂盒CUT-OFF值指的是一个判断某一次测 定结果的由阴性和阳性对照信号值按一定公 式计算出来的信号值,每次测定都会有所差 异。
(1) CUT-OFF重复性验证
CUT-OFF的重复性(同时包含测定下限 的验证) 批内变异的验证
特异性 (TN/[TN+FP])
95%
95%
95%
95%
阳性预示值 TP/[TP+FP]
阴性预示值 TN/[TN+FN]
950/[950+4950]=16%
9500/[9500+4500]=67.9% 85500/[85500+500]=99.4 % 94050/[94050+50]=99.9%
二.定性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
选取40份(20份)样本,最好阴阳性各半 ↓ 随机盲法重新分号 ↓ 检测样本 ↓ 将所有检测结果汇总填表 ↓ 计算评价性能指标
2. 精密度验证
1)批内精密度:同一份样本在同一批次内平行重复检 测10次.然后计算均值,SD和CV. 2)批间精密度:同一份样本连续检测10天,每天平行 检测双孔.然后计算均值,SD和CV.
1. 准确度验证
1)检测已知值的参考物质
室间质评材料 (卫生部或者CAP)
厂商提供的已赋值的参考材料 分析用参考方法或决定方法定值的材料。
2) 方法比较试验:样本数为10-20个,两种方法 同时测定同样的样品,用KAPPA检验方法分析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比如HBV酶免法和发 光法比对)
CLSI EP12-A2 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Approved Guideline
3.几个重要概念
确认试验:确认试验用于验证筛查试验或者诊 断试验结果。如果确诊试验证实了之前的检测 结果,临床医生即可作出诊断。确认试验通过 设计使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时甚至以牺牲 敏感性为代价)以及高阳性预测值。免疫印迹 试验就是一种用于HIV血清学试验等筛查试验 之后的确认试验。
临界点的定义
同样一份样本,在多次重复实验中各有
50%的几率获得阳性或阴性的结果时该
分析物的浓度。
CLSI EP12-A2 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Approved Guideline
临界点(CUT-OFF)与试剂盒判断值 (CUT-OFF值)的区别
性能验证的合格标准从何而来?
试剂盒说明书 国际和/或国际标准
性能验证前样本的准备
质控品:使用商品化质控物进行,包括阴 性和阳性。
样本的采集和保存:采集时间、保存方式 等必须保证一致性。
CLSI EP12-A2 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Approved Guideline
方法比较用样本数量
取决于评价者的目的。作为最低要求,检 测要持续到至少用比较方法获得50个阳性 样本。
并且至少用比较方法获得50例阴性样本以 确定此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
CLSI EP12-A2 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Approved Guideline
C
A+C
D
B+D
C+D
N
敏感度 = 100%×[A/(A+C)] 特异性 = 100%×[D/(B+D)] 相关样本的患病率 = 100%×[(A+C)/N] 阳性预测值(PVP) = 100%×[A/(A+B)] 阴性预测值 (PVN)= 100%×[D/(C+D)] 方法效率(正确率) = 100%×[(A+D)/N]
批间变异的验证
验证步骤
制备足够40次重复检测的3份样本:分别 为处于临界浓度、高于临界浓度20%和低 于临界浓度20%的样本。 重复检测样本40次,确定每一份样本结果 为阳性和阴性的百分比。 评价临界浓度是否准确?评价+20至20%的浓度范围是否包含于、位于或者超 出这种方法的95%区间?
特异性验证(干扰)
特定病原体以外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样本。 含有干扰性物质的样本:类风湿因子(RF) 阳性、含异嗜性抗体、溶血、脂血、高胆红 素样本。 结果判断:非特定病原体感染患者样本均应 为阴性。含一定浓度干扰物质的样本检测应 为阴性。
5. CUT-OFF重复性和测定下限验证
CUT-OFF重复性验证:样本浓度应接近临 界值。不宜用阴性或强阳性样本。 批内和批间变异验证:高、中和低三个浓度 (与试剂盒说明书中所述相适应)
临床免疫定性检测 的性能验证
高速列车性能验证
空气动力学 速度 车体转向架运行 固定、悬挂的零部件强度 稳定性 舒适感 故障率 ……
测定系统的关键要素
方法学 试剂
测定系统
操作程序
校准品
仪器
第 3页
医学检验为什么需要“性能验证”?
评价检测系统是否满足临床检测和认 可组织的要求(ISO15189);
不同C50重复检测次数与检出 阳性数的关系
阳性结果
重复性 检测总 次数 次数 百分比 真正百分比 样本的实际 浓度
20 40 100
10 20 50
50% 50% 50%
30%-70% 35%-65% 40%-60%
C30-C70
临界点(CUT-OFF)的重复性指的是什么?
是为正在评价的检测试剂或系统建立分 析物的临界浓度(C50),并且确保临界
算检测阳性的样本占样本总数的比例。
2)样本来源:
临床诊断的阳性病人血清; 厂家提供的阳性对照; 决定性参考方法检测阳性的样本;
以上阳性样本来源紧张时,可以进行稀释(如2:3,3:4 这样稀释)
4. 特异性
1)验证方法:选取20份正常健康人血清(一般取自
健康体检者),计算其检测阴性结果所占百分率。
CLSI EP12-A2 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Approved Guideline
3.几个重要概念
诊断试验:通常用于临床怀疑某种特定疾病或 状况是否存在的诊断性定性试验。例如各种微 生物培养就是用于检查感染情况的诊断试验。 临床上对治疗的要求,诊断试验应具有很 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果诊断试验后还进行 确认试验,那么诊断试验的特异性要求可以稍 微降低。
CLSI EP12-A2 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Approved Guideline
(2) 测定下限的验证
处于测定下限浓度(如临界点浓度 +20%)的样本,重复检测20次, 应至少有18次以上(>90%)为阳性 反应。
浓度±20%的范围处于95%区间内。
CLSI EP12-A2 User Protocol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 Approve剂的“临界点”
检测试剂或系统的说明书可能会注明分析 物的临界浓度。 如果临界浓度未知,则可以将阳性样本进 行一系列稀释,然后将他们进行重复检测 以确定能够获得50%阳性和50%阴性结 果的那个稀释度。这一稀释度的分析物浓 度即为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