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诗三首导学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上册(汉魏晋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 教案

高二语文上册(汉魏晋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第三册 教案

汉魏晋诗三首教案汉魏晋诗三首魏晋五言诗三首第一课时短歌行一、导语:在《沁园春-雪》里以吐纳风云的气势,睥睨历代君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诚然,以的文治武功,的确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去俯视封建君王。

如果历史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个人只能是魏武帝曹操。

二、解题《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

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

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三、作家介绍: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某某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

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某某北部尉,迁顿丘令。

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某某某某)。

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某某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X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封魏王。

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帝。

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教学目标:1、了解汉乐府和魏晋时期的五言诗。

2、根据作者及相关背景,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第一单元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教案

第一单元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教案

第一单元《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案◆教学目的1、领会五言诗的特点。

2、学习诗中所表现的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高尚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迢迢牵牛星》用平凡意象表达的销魂之情。

2、《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3、《归园田居》悠然自得的心态。

难点:了解三首诗分别用的叠字、铺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1、点拨法。

即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代面。

2、诵读法。

即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重点提示。

3、联系法。

本课的练习设计精要,以练习题为纲,纲举目张。

4、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假如横在牛郎织女间的不是一条又宽又深的天河,而是一条又清又浅的小河但他们仍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时候,你能想象得出他们的别离之恨吗?你们想象中的横戈跃马、驰骋沙场的俊美英雄会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厌恶官场的陶渊明归隐田园后,有将是怎样的生活图景呢?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习有关的三首诗。

二、解题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

是民歌体文人诗,艺术成就颇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惊心动魄,所谓几乎一字千金"。

以后历代文人经常把《古诗十九首》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

其诗语言朴素平淡,着重表现诗人的超凡脱俗,希望挣脱名缰利锁,远离龌龊官场,回归清新自然的闲适之情。

三、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学生初读两熟诗,消除文字障碍。

(2)内容与形式总理。

(3)再读,概括两首诗的内容及形式特点,讨论后明确:《迢迢牵牛星》一诗通过景、物、人、情的转换和交融,层层深入的构思和叠字的恰当运用,使诗作情景并生,哀怨动人。

而《归园田居》诗,则通过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的描写,抒发作者的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闲适之情。

2、具体研习,突出难重点(1)《迢》诗共10句,分三层研习。

汉魏晋诗三首教师

汉魏晋诗三首教师

汉魏晋诗三首(教师用)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曹操的四言诗,陶渊明的田园诗的特点。

2.会分析诗歌的情感,能简单分析诗歌的炼字。

一、课前预习:任务1——走进作者: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

是民歌体文人诗,艺术成就颇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惊心动魄,所谓‘一字千金’”。

以后历代文人经常把《古诗十九首》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

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3.《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

其诗语言朴素平淡,着重表现诗人的超凡脱俗,希望挣脱名缰利锁,远离龌龊官场,回归清新自然的闲适之情。

任务2:正音杼(zhù) 擢(zhuó) 衿(jīn) 呦(yōu) 掇(duō) 陌(mò ) 匝(zā) 暧(ài)二、课堂研讨《迢迢牵牛星》※整体感知:把握诗意。

诗歌抒写牛郎和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相思之苦。

※具体研习:本诗十句之中有六句用叠字组成的形容词开头,它们分别表现什么?有什么效果?答案提示:迢迢:星空距离之远;皎皎:星光之明亮;纤纤:手之修美;札札:织女织布的繁忙之声;盈盈:河水清浅之貌;脉脉:相视时含情之态。

作用:精确描摹事物,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

《短歌行》※整体感知:理清诗歌的脉络。

第一层:从“对酒当歌”到“唯有杜康”,作者借酒抒情,以悲凉的情感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第二层:从“青青子衿”到“鼓瑟吹笙”,抒发对贤才的渴望,表明自己对嘉宾的礼遇。

第三层:从“明明如月”到“心念旧恩”,继续写对人才的渴望,写“忧思”的原因。

第四层:从“月明星稀”到“天下归心”,表明自己虚心纳士,竭尽诚心的态度。

高二语文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 教案

高二语文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案 人教版 教案

高二语文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案一、课文悟读《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这首诗一开始就把情景设置在离散后,抒写了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女主人公绵长无助的思念之情。

全诗没有一字一句提到织女如何思念牛郎,但其思念之情已自见。

唧唧的织机声,在苦恋的心灵里一次又一次地回响;清清的银河水,不但未能稀释刻骨的相思,反而使情倍增、愁叠加。

一水之隔,相视而不得语,这种可望不可即难道不是比远而未见更为难受吗?越是强调相隔之近,就越能见出织女的哀怨之深。

《白马篇》年少爱追梦。

《白马篇》展示了诗人的军人梦。

诗人生逢乱世,素有“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功立业之大志,但却没有机会,只好借诗表现他追求政治理想的执著和实现个人抱负的愿望。

诗中的少年,武艺高强娴熟,英勇无比;大敌当前无所畏惧,浑身是胆,冲锋陷阵;只要能保家卫国,哪怕赴汤蹈火,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

本诗塑造了一个为解救国难,为消灭入侵之敌而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的英雄形象,让我们景仰之至,倍受鼓舞。

《归园田居》长期以来,历代文人多把陶渊明看成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浑身静穆的隐逸诗人。

《归园田居》正是其仕宦情结与田园情结激烈碰撞而最后以田园情结获胜的精神产物。

陶渊明曾受老庄、玄学、佛学等思想的影响,而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与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天性一拍即合,加上家境的衰败、社会的动荡、世风的陡变,使他产生了隐逸思想。

他专注于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中体现其生活的快乐和心灵的安慰,体现其生命的变奏,人生的变调;在田园生活中实现其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理想。

二、亮点探究1.《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叠词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探究学习:诗作是让织女的深情通过她的活动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的想像表现出来。

比如,织女整日忙碌在织机上却织不出布帛,说明她被思念折磨而无心织布,那么她又为什么要徒劳地上机呢?恐怕是为了转移注意排遣苦闷。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教案 汉魏晋诗三首 人教版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教案 汉魏晋诗三首 人教版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教案汉魏晋诗三首●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诵读并背诵这3首诗。

3.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鉴赏,熟读成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作借牛郎织女星描写想像画面的奇神和美丽,体会政治家广纳贤才统一天下的宏愿壮志,体会隐逸诗人的恬淡心境、悠然情调。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

●解决办法1.疏通诗句,诵读涵咏。

2.从知人论世和语言技巧人手,把握意象,进入意境。

3.领会意蕴,汲取精神营养。

●学生活动1.第一课时,让学生诵读第一、二首诗,并尝试着从表达技巧上进行鉴赏。

2.第二课时,让学生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从情感深处与《归园田居》产生共鸣。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鉴赏《迢迢牵牛星》、《短歌行》。

●教学步骤一、学习、鉴赏《迢迢牵牛星》1.导入牛郎织女故事。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在中国关于牵牛与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经》中已有提及,但还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傲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

《迢迢牵牛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思牵牛的愁苦心情,借神话故事抒写了夫妇离别相思之情。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模仿民歌所作,是民歌体的文人诗,艺术造诣很高,为历代文人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朗读、感知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3.疏通、理解结合注释,疏通诗句。

4.咀嚼、鉴赏整体鉴赏:景、物、人、情的转换和交融,层层深入的构思,叠字的表达效果。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

叠字“迢迢〞和“皎皎〞兼写牵牛星和织女星,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

这是诗人遥望银河中的牵牛星、织女星。

从远景写起。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诗人视线移到织女星,写织女织布。

《汉魏晋诗三首》导学稿(教师版)

《汉魏晋诗三首》导学稿(教师版)

高一语文学科导学稿(教师版)一、课题:《汉魏晋诗三首》(粤教版语文教材《必修1》第四单元)二、教学目标:1、领会五言诗的特点。

2、学习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三首诗分别用的叠字、比喻、铺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三首诗分别用的叠字、铺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背诵、默写。

3、重点字、词:一词多义、通假字、特殊句式。

四、学法指导1.了解诗歌的意义和方法,再仿照朗读示例,大声朗读课文多遍,力求背诵。

2.参照教材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粗知文章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

五、教学课时:3课时(每首1课时)六、学习过程《迢迢牵牛星》一、自主学习1、《古诗十九首》中国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

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昭明文选》。

作者为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也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失意文人仕途碰壁后所产生的生命无常、及时行乐等颓废情绪。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上成就相当突出。

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

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夫妻分离。

2、字音、词义迢迢(tiǎo)皎皎(jiǎo)擢素手(zhuó)机杼(zhù)脉脉(mò)几许:多少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素手:白皙的手间:相隔二、随堂导学探究要点一: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感情《迢迢牵牛星》写的是牛郎织女的愁苦,诗人真正要抒发的感情是什么?【探究整理】这首诗借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牛郎的愁苦心情,比喻思妇与游子的相思,抒发的是人间别离之感。

深深流露出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喟叹,是要表现一种美好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悲凉。

要点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1.《迢迢牵牛星》中叠音词的使用有什么作用?【探究整理】叠音词的使用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

这首诗共运用了六个叠音词:“迢迢”写牵牛星之远,“皎皎”写织女星之明,“纤纤”写素手之细,“札札”写机杼之声,“盈盈”写银河之水,“脉脉”写相视之态。

汉魏晋诗三首(学案)

汉魏晋诗三首(学案)

2015级语文必修一学案汉魏晋诗三首教学目标:1.读懂诗意2.学会鉴赏与分析诗歌的形象与情感重点难点:掌握鉴赏分析诗歌的一般步骤学习过程:一、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迢迢牵牛星》为“五言之冠冕”,请朗诵一遍,感受诗中的情感。

(一)整体感知: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二)逐句赏析:请从景、事(物)、人、情四方面赏读诗歌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描绘织女怎样的形象?3.“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描写了织女怎样的情状与心绪?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表达出怎样的情感?5.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作结有何表达效果?(三)手法归纳:1.起兴:2.叠音词:12015级语文必修一学案(四)背诵二、曹操在你心中是怎样的形象?奸雄?枭雄(骁勇雄豪)?请读此诗《短歌行》,抛开小说里的印象去重新了解曹操。

(一)整体感知:请找出诗眼,请你解读曹操的忧思及愿望。

(二)逐层赏析:1.第一层:从“对酒当歌”到“唯有杜康”。

请在这一层感受曹操的忧愁。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曹操的“忧思”是什么?2.第二层:从“青青子衿”到“鼓瑟吹笙”。

这一层作者抒发自己的什么愿望?3.第三层:从“明明如月”到“心念旧恩”。

这一层继续写思念贤才的渴望,写“忧思”的原因。

(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效果?(2)“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写出诗人怎样的心情?(3)“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四句,表达了怎样的心情?4.赏析第四层:从“月明星稀”到“天下归心”。

(1)这层表明作者怎样的态度?(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勾画出一幅月夜鹊飞图,有何暗喻?22015级语文必修一学案(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汉 魏 晋 诗 三 首》学案

《汉 魏 晋 诗 三 首》学案

《汉魏晋诗三首》学案一、学习目标:1、领会五言诗的特点。

2、学习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三首诗分别用的叠字、比喻、铺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三首诗分别用的叠字、铺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背诵、默写。

3、重点字、词:一词多义、通假字、特殊句式三、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利用早读、晚读,熟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词,完成以下练习,并在书上作好标记。

3、做好基础知识练习中重点词语(二)学习要点《迢迢牵牛星》1、文学常识《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未年文人诗作,代表五言诗最高成就.(1)特点:(2)评价: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誉它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在《诗品》中称它为一字千金。

2、有关七夕、乞巧、牛郞织女的故事3、《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三、、研习课文,问题思考:第一部分:第1 ----- 6 句。

1、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起兴有何作用?借事托物点明了描写的对象表现了什么?表现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情景,借喻人间夫妻相处异地、不得相聚的现实生活。

2、第三至六句表面上是描写织女织布的情状,她由于与牛郎不得相聚,因而终日以泪洗面,织布不成。

其深层含义则是暗示多情的妻子因思念丈夫而魂不守舍,心绪不宁。

第二部分:第7 ——10 句。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与前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照应,描写牵牛星和织女星相隔的银河又清又浅,相距又有多远呢?河水既清且浅,本可涉水而过,相聚有期。

第九、十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交代了织女痛苦的缘由,抒发了织女心中咫尺天涯的哀怨。

2、主旨:借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发了现实生活中男女情人咫尺天涯的哀怨,表达了渴望夫妻团圆的愿望。

3、写作手法: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叠音词。

迢迢是写牵牛星之远,皎皎是写织女星之明,纤纤是写素手之细,札札是写机杼之声,盈盈是写银河之水清澈,脉脉是写相视含情脉脉之态。

2024汉魏晋诗三首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2024汉魏晋诗三首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2024汉魏晋诗三首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汉魏晋时期的社会背景及诗歌特点。

2.分析三首诗歌的作者、主题及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三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与欣赏。

2.汉魏晋时期诗歌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难点词语解释。

2.诗歌的艺术手法分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古诗十九首·其一》1.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这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诗歌。

请大家先简单了解一下作者及背景。

2.作者简介《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佚名,据传为东汉末年的一位女子所作。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执着。

3.诗歌解析(1)诗歌内容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词语解释青青: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园中葵:园中的向日葵。

朝露待日晞:早晨的露水等待太阳升起。

阳春布德泽:春天的阳光洒满大地,给予万物生机。

焜黄华叶衰:秋天到来,植物枯萎。

百川东到海:比喻时光流逝,岁月如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时不努力,老年时只会感到悲伤。

4.诗歌欣赏这首诗以向日葵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感慨。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时光流逝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5.作业布置请同学们课后熟读并背诵这首诗,并思考诗中的寓意。

第二课时:《观沧海》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十九首·其一》,今天我们来学习曹操的《观沧海》。

请大家先了解一下作者及背景。

2.作者简介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这首诗作于曹操北征乌桓途中,表达了作者对壮阔景象的赞美和对事业的追求。

3.诗歌解析(1)诗歌内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一体化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一体化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一体化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一体化教案教学设计1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一体化教案教学设计诗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漫长的历史留给我们无数的佳作。

其中,汉魏晋时期的诗歌以自然、豪放、清新脱俗著称,被人们奉为诗词的代表之一,也是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阶段。

教师若能将传统文化启蒙和现代教育诉求以及学生兴趣融合得恰到好处,在课程中注入自己的教育“元素”,也许能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懂得真正的欣赏,真正的感悟,真正的“爱上诗歌”!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汉魏晋诗三首教学案一体化。

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三首诗:【《临洮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自古红颜多薄命,羌管悲凉更数秋。

悬崖百丈,乱水千回,越奔越勇搏浊流。

一挥手、六尺神州共立,千秋功业——惟我独尊!【《古风》】千载奇文,离骚古风。

独竿横翠溪,举手摘星辰。

清夜皎月,皓然见桂林。

峥嵘岩石相砌,仙人处处相因。

良辰美景,相逢是天份。

流景梦回,归来意气纯。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以上三首诗分别出自《滕王阁序》、《离骚》和《离咸阳送张籍之京》。

这三首诗可以说是汉魏晋诗歌的代表之作。

每首诗词文采斐然,表达了作者的不同情感、情怀,其中贯穿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而我们需要的,是从中理解、提炼出数学、语言、科学等相关知识所在的共同点,考虑如何整合各种知识和信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启发性的课程学习体验。

一、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1)了解汉魏晋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2)掌握三首汉魏晋诗歌的朗诵技巧和欣赏方法。

(3)掌握中华文化的基本概念,了解汉魏晋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文学风貌以及历史背景。

(4)学习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阅读、鉴赏绝妙的诗歌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艺术形式,提高他们的感觉、思考力,激发想象和创造力。

《汉魏晋诗三首》学案

《汉魏晋诗三首》学案

《汉魏晋诗三首》学案一、学习目标1、体会《古诗十九首》、曹操四言诗、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风格特点。

2、分析三首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情感;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思想内容。

3、鉴赏三首诗中各具特色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如叠字、用典、情景交融等。

4、品味《迢迢牵牛星》中情趣盎然的语言及委婉动人的别离之感;感受曹操“忧”而奋发、慷慨旷达的思想情感;领悟陶渊明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精神品格;5、背诵并默写三首诗。

二、课时安排:3课时三、学习内容及程度第一课时《迢迢牵牛星》一、知识链接1、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与《古诗十九首》牛郎织女故事:《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诗,全篇由五字句构成。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男子从征服役,家庭破裂、夫妻分别,那些有抱负的文人也因混乱的时世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所以《古诗十九首》主要内容就是抒写仕途碰壁后产生的人生苦闷和厌世情绪(游子诗)以及离别相思之情(思妇诗),主题主要是感喟生命短促、坎坷和向往爱情的忠贞,希望夫妻团聚,怨恨虚度青春。

《迢迢牵牛星》是其中艺术成就颇高的一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 五言之冠冕”。

2、加点字词解释迢迢:皎皎:擢:札札:机杼: 零: 章: 脉脉:二、分析与鉴赏1、《迢迢牵牛星》全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联系此诗的写作背景)?2、这首诗在语言、手法上有何特别之处?三、拓展迁移《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思考:请从思想内容、诗词立意两个方面分别比较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的异同。

第二课时《短歌行》一、疏通字词障碍注音:譬如:呦呦:子衿:鼓瑟:可掇:越陌:度阡:三匝:解释:当歌:几何:何以:沉吟:相存:不厌:二、整体感知:1、在《短歌行》中曹操抒发了什么情感呢?从诗中寻找线索。

2、诗人为什么有这种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

《汉魏晋诗三首》学案

《汉魏晋诗三首》学案

《汉魏晋诗三首》学案《汉魏晋诗三首》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曹操的四言诗、陶渊明的田园诗等汉魏晋诗的特点。

2.会分析诗歌的情感,能简单分析诗歌的炼字。

3.品味《迢迢牵牛星》诗中的爱情美,《短歌行》中的曹操的慷慨之气,《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

【重点和难点】1.《迢迢牵牛星》中用平凡的意象表达的刻骨铭心的感情。

2.揣摩《短歌行》中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3.体悟《归园田居》中作者回归田园悠然自得的心态。

4.鉴赏三首诗各具特色的艺术手法。

5.会分析诗歌的情感,能简单分析诗歌的炼字。

【学法指导】1.了解诗歌的意义和方法,再仿照朗读示例,大声朗读课文多遍,力求背诵。

2.参照教材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粗知文章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诗歌是心灵对现实的最纯洁的回答。

本课中的三首诗歌,A.千里迢迢(tiáo)皎洁(jiǎo)纤细(qiān)守拙(zhuō)阡陌(qiān mò)B.擢拔人才(zhuó)机杼(zhù)呦呦(yōu)屋檐(yán)羁鸟(jī)C.对酒当歌(dàng)譬如(pì)吐哺(fǔ)鼓瑟(sè)挈阔(qì)D.慨当以慷(kǎi)樊笼(fán)暧暧(ài )子衿(jīn) 拾掇(duō)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纤纤擢素手(引、伸出) 相去复几许(距离) 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 羁鸟恋旧林(束缚)B.人生几何(多少) 何时可掇(拾取)方宅十余亩(方形的) 榆柳荫后檐(遮蔽)C.终日不成章(经纬线交织成的幅面) 暧暖远人村(昏暗、模糊)少无适俗韵(迎合) 虚室有余闲(指房间,也指人的内心)D.慨当以慷(音节助词,无义) 枉用相存(问候) 天下归心(人心归服) 但为君故(只)7.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迢迢牵牛星》中“终日不成章”是写织女思念心切,心烦意乱,以至行为失常。

《汉魏晋诗三首》教案5

《汉魏晋诗三首》教案5

汉魏晋诗三首一教学目的:1 知识: 学习体会汉魏晋时期五言诗体裁式样更新、题材内容广泛、表现技巧丰富的特点及与《诗经》四言诗和《楚辞》骚体诗的区别;2 能力: 分析理解三首诗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感情及其表现的手法和技巧3 情感: 1).感受《迢迢牵牛星》作者在穷潦哀愁中,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牛女双星,反映社会的混乱、黑暗现实,表达诗人苦闷、哀怨、忧愤的思想感情。

2).感受《短歌行》的作者曹操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在诗中表达的慷慨激昂的情绪和在混乱的现实中建功立业的艰难以及诗人坚定的信心。

3).感受《归园田居》作者在诗中着力描绘的对农村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的厌恶之情。

二教材分析:1 地位作用: 注意体裁上与《诗经》四言诗和《楚辞》骚体诗的区别。

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间,开始不受文人重视。

但五言乐府的流行推动了文人创作五言诗。

两汉时期文人多写辞赋,写五言诗并不多,流传下来的就更少。

但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人五言诗最繁荣的时期,流传的作品也很多2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学习《迢迢牵牛星》要注意体会叠音词的运用和押韵情致,以及由此而表达出的景中情和情中景;学习体会《短歌行》通过低昂回旋的意象、复杂多端的感慨来抒情的手法。

学习《归园田居》要注意理解诗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现辞官归隐、重返自然的悠然自得的心态,体会其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三设计理念:1 教法2 学法。

串讲—诵读—练习法四教学媒体: 1 传统媒体; 2 现代媒体,主要是以现代媒体为主。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引入: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五言诗为古代诗歌体裁。

全篇由五字句构成。

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

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

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

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

17.《汉魏晋诗三首—短歌行》导学案(教师版)参考答案

17.《汉魏晋诗三首—短歌行》导学案(教师版)参考答案

阳山中学高一年级语文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导学案(20180920)1.了解《短歌行》以及曹操基本知识。

2.能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诗歌,理解诗歌的“诗眼”和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全诗,理解《短歌行》用典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4.体悟曹操思贤若渴及统一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能用现代汉语准确地翻译诗歌,理解诗歌的“诗眼”和感情层次;理解《短歌行》用典和比喻等修辞手法。

【学习方法】诵读、交流【学习过程】【预习案】一、生字与词语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譬.( pì)衿.(jīn )呦呦.(yōu )笙.( shēng )瑟.(sè)掇.( chu ò)阡.( qiān )匝.( zā)哺. ( bǔ ) 契.(qì)阔谈宴.(yàn )2.解释词语。

当歌:应当放声高歌几何:多少何以:用什么但为:只是因为沉吟:低声吟诵相存:问候我契阔:聚散,此指久别重逢不厌:不满足,厌通“餍”二、整体感知1.感知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2.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自读全诗读时要尽量以“曹操的身份”来朗读(2)个别学生朗读(师生点评)(3)老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的内容(4)解题:从文题就可看出本文属歌行体,一般篇幅较长,本诗共三十二句,每四句为一章,每两章为一节,共分八章四节。

汉魏晋诗三首 导学案(教师用)

汉魏晋诗三首 导学案(教师用)

化州市第一中学高一级语文导学案(教师用)17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曹操的四言诗、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2、学生能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境、分析修辞格、体会情景交融、分析诗歌语言特征等。

3、品位《迢迢牵牛星》中的爱情美,《短歌行》中曹操的慷慨之气,《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1.《迢迢牵牛星》用平凡意象表达的销魂之情。

2.《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3.《归园田居》悠然自得的心态。

难点:了解三首诗分别用的叠字、铺叙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学法指导】1.点拨法。

即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代面。

2.诵读法。

即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重点提示。

3.联系法。

本课的练习设计精要,以练习题为纲,纲举目张。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学习《迢迢牵牛星》一、课前预习1、《古诗十九首》介绍《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无名氏文人创作的五言诗,从思想内容上可分为游子诗和思妇诗。

游子诗中常常流露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感慨,这是失意士人在社会大动乱前夕内心苦闷的表现。

思妇诗则是东汉末年文士游宦他乡漂泊异地的写照。

常用的艺术手法有融情于景或运用比兴。

《古诗十九首》标志着五言诗歌形式从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

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2、疏通字词、翻译﹙见课本﹚二、研读诗歌1、请同学们自行鉴赏诗歌,逐句分析诗句内容。

诗句描写内容赏析迢迢牵牛星写景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从远景皎皎河汉女写景写起,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

纤纤濯素手写人、状形纤纤,写手之修美;轧轧,写织布之声。

视线移札札弄机杼写事、摹声到织女星,先人后事,形声生情。

终日不成章写事揭示出现实和愿望的矛盾,由事﹙不成章﹚而人泣涕零如雨写人之悲伤﹙情﹚﹙零如雨﹚,再到人之忧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魏晋三首》导学案(教师版)高一导学案学科:语文编号:5编制人: 审核人:学生班级:姓名: 小组号:评价:《迢迢牵牛星》一、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十九首》,了解五言诗的特点。

2、体会《迢迢牵牛星》中叠词使用的妙处;学会分析诗歌的情感。

3、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欣赏诗歌。

ﻫ二、教学重难点1、体会《迢迢牵牛星》中叠词使用的妙处;学会分析诗歌的情感。

(重点)2、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欣赏诗歌。

(难点)三、教材助读《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

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古诗已形成一种特定含义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发展成为一种新诗体,后人有不少拟古作品。

《迢迢牵牛星》预习案一、翻译诗句,注意加点词的意义。

诗句:迢迢..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牵牛星,皎皎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译文:(看那天边)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虽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迢迢牵牛星》探究案一、诗句中反复使用叠词有什么作用。

答:迢迢形容牵牛星之遥远,皎皎形容织女星之明亮,纤纤形容手之细长,札札形容织布之忙碌,盈盈形容水波之晶莹,脉脉形容注视之含情。

叠词的作用是增强了诗的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也使感情表达得更缠绵悱恻。

二、《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答:诗作是让织女的深情通过她的活动、情态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的想像表现出来的。

比如,织女整日忙碌在织布机上却织不出布匹,说明她被思念折磨而无心织布,那么她又为什么要徒劳地上机呢?恐怕是为了转移、排遣苦闷。

隔河相望,河汉的清浅和并不宽阔强化着见面的渴望,当然也就增加了见不了面的无奈。

同样,在见面的阻隔只有“盈盈”一水时,“不得语”就差不多是不可忍受了。

三、本诗的创作目的是什么?参考一:抒写了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之苦,突出表现了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东汉时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参考二:此诗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比喻思妇与游子的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

同时,流露出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悲凉。

《短歌行》一、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及本诗的创作背景;2.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3.品味作品用典、比兴等艺术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诵读、讨论、点拨,合作探究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领会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

2、诗歌中运用用典、比兴等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艺术特色。

四、教材助读1、曹操,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坛领袖和重要诗人。

三国志说他: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鲁迅先生曾誉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北征乌桓,统一了北方。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天,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饮马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在江上设酒置乐,款待文武众将,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

年过半百的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2、短歌行“汉旧歌”。

乐府有长歌短歌之分,一般认为指歌声长短而言。

短歌一般节奏短促,适于抒发忧愁、苦闷的情绪,长歌一般比较热烈、奔放。

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短歌行》预习案一、解释加点词语。

1、何以..解忧:以何,凭什么。

2、但.为君故:只。

3、枉用相.存:偏指我。

4、枉用相存.:问候。

5、山不厌.高:满足。

《短歌行》探究案一、忧字出现多次,你认为忧的是什么?结合诗句分析。

答: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暂,贤才难遇,功业未建,天下未定。

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康之酒真的能解诗人之忧吗?答:不能。

李白有诗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唐代诗人罗隐也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酒即使能让人忘却忧愁,也只能是暂时忘却,而不可能从根本上除去,比如曹操忧人生短暂,杜康之酒并不能延长其人生。

三、诗人这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是直接抒发出来的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诗句作分析。

答:⑴引用《诗经》⑵妙用比喻⑶巧用典故《归园田居》教学目标:1、把握全文“归”为线索,通过诗中的意象来分析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2、体会诗中流露出的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和感受田园生活乐趣的欢愉。

3、学习写景方法。

教学重难点:把握诗歌意象,欣赏诗歌的意境,体会平中有奇,淡中有味的语言特色。

知人论事,知人论文,作者简介:ﻫ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今九江)人。

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

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但是,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

后又时隐时仕。

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

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ﻫ陶渊明既是隐逸诗人也是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直接影响到唐代的田园诗派,唐代的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归园田居》练习案一、整体感知。

阅读诗歌,用诗中词、句回答: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答:1、尘网、樊笼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3、归向园田4、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探究案一、作者运用了多角度结合的写景方法,试结合例句分析说明。

答:1、动静结合的手法:“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静景。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是动景。

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

2、远近结合的手法:“远人村”,“墟里烟”远景。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鸡鸣桑树颠。

”是近景。

3、“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是从视觉角度写。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是从听觉角度写。

二、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诗中田园风光美的特点。

答:恬静幽美、清新宜人、自然成趣、和谐安祥。

三、“无尘杂”“余闲”“返”体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追求?答: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得自由和独立,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四、有人说陶渊明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你是怎么认为的呢?答:古有“学而优则世”之说,本来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若从这个角度看,陶渊明似乎是消极避世的。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陶渊明的归隐是对污浊现实社会绝望后作出的一个超脱的选择。

他坚持高尚的志趣是对黑暗的反叛,具有积极意义。

这就是人生的有舍有得,他为了追求田园生活,追求自由的高洁品格,他选择了舍弃。

《汉魏晋诗三首》训练案一、阅读《杳杳寒山道》,回答下列问题。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1、找出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

答:“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2、赏析诗中叠字艺术效果。

答:叠字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中,不知时间变化,分辨不出春去秋来的感受,表达他冷漠孤寂的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融为一体。

使用叠字,增强了它的音乐美;借助于音节的复沓,使人读起来感到和谐贯串,回环往复。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ﻫ步出夏门行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中的景物有何特点?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ﻫ答:有波澜壮阔、气势宏大的特点。

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解析:“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渺的样子。

虽是秋风萧瑟,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2、“歌以咏志”,请简要说说诗人的“志”是什么?ﻫ答:结束当时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进而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简要分析第三、四句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效果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第三句勾画的飞燕衔泥的动态美景与第四句勾画的鸳鸯悠然自适地静睡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表达了作者对春景的喜爱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