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师集体备课(全119页)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合上书本,想一想怎么除的,在草稿本上再算一遍。
自己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
说说今天学的除法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四、作业
先独立试做前两小题。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说说计算方法。
独立做后两小题。
课堂作业:P8(2)
家庭作业:P8(3前三组)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方法310 10 10 10 10 14
4、做P10(6)
先看图,读题。
自己在草稿本上试算。
三、课堂小结
交流。
提问:为什么10顶帐篷还得加上1顶?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日期
课题:除法练习课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1课时,本课第8课时
个人复备栏
丁文年
教学目标:
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日期:
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1课时,本课第6课时
个人复备栏
丁文年
教学目标:
基本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理解不够商1要用0占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不够商1用0占位。
课前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6÷6 99÷6
笔算,指名板演。
重点难点:
进一步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重难点,打好基础。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础题练习
1、做P10(3)
先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观察,并指出错在哪里。
再在书上改正三道题,指名板演。
2、做P8(6)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第一单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第一单元
三、例3通过简单的实验,得出千克与克的进率,主要是三步活动:第一步根据已知的一袋盐重500克,算出2袋这样的盐重1000克;第二步在以千克为单位的盘秤上称这两袋盐的重,看出这些盐重1千克;第三步从1000克和1千克都是这两袋盐的重,得出1千克=1000克。并利用整千数的知识,进行千克与克的简单换算。
本单元教学的建议
1、联系生活实例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热情;
2、设计多项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体会1千克、1克有多重,初步形成千克和克的观念;
3、通过简单的实验,得出千克与克的进率;
4、解决有关物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计量物重的经验。
本单元
每个例题的分析及教学
设想
一、例1用图片呈现出两袋形状与大小都差不多的食品,问学生“这两袋食品中,哪一袋重一些”。这个问题能够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用手掂一掂或者用秤称一称。例题呈现用盘秤称食品的图画,指出“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把教学的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面。应让学生明白:一是“秤是计量物体有多重的工具,人们经常用秤称物重”;二是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需要计量单位,千克是表示物重的一个单位”。
教学时要设计多项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体会1千克有多重,初步形成千克的观念:1.结合用盘秤称物重,让学生知道“千克”。2.用秤称,用手掂或拎,感受1千克有多重。教学千克,不仅要学生知道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它,初步建立比较清晰的1千克的观念。3.反复感知1千克是多重。经过多次这样的操作,感知就会转化成个体的经验,这就形成了1千克的观念。4.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这些物体各有多重,通过这些数量的现实意义,获得对千克的感知。体会千克。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全册)第一单元:认识数字- 课时1:认识数0- 教学目标:通过游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数字0,并能正确书写和快速辨认出0。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0个物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数字0。

2. 操作: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零的概念,识别零的特点。

3. 讲解:讲解数字0的写法和读法,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和发音。

4. 巩固:通过绘制、操纵卡片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准确辨认和书写数字0。

5. 练:布置练题,让学生巩固对数字0的认识。

- 课时2:认识数1- 教学目标:通过举例、绘画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数字1,并能正确书写和快速辨认出1。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1个物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数字1。

2. 操纵:通过操作实物,让学生体验1的概念,理解仅有一个的概念。

3. 讲解:讲解数字1的写法和读法,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和发音。

4. 巩固:通过绘制、操纵卡片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准确辨认和书写数字1。

5. 练:布置练题,让学生巩固对数字1的认识。

- 课时3:认识数2- 教学目标:通过比对、游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数字2,并能正确书写和快速辨认出2。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2个物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数字2。

2. 对比:与数字1进行比对,让学生理解数字2的数量特点。

3. 讲解:讲解数字2的写法和读法,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和发音。

4. 巩固:通过游戏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准确辨认和书写数字2。

5. 练:布置练题,让学生巩固对数字2的认识。

第二单元:认识集合- 课时1:认识空集- 教学目标: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认识空集,并了解空集的概念和特点。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空盒子或,引导学生认识空集。

2. 讲解:讲解空集的概念,以及空集中没有元素的特点。

3. 操作: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空集的概念。

4. 巩固:通过绘制、操纵卡片等活动,巩固对空集的认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全册教案

课堂作业: P4(2)
作业: P4( 1 剩下两组、 3、4、5)
响水县六套中心小学三年级( 1)班数学教案
4
类型:个人初备
练习一(第一课时)
年月

教学目标
巩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 除)的口算和笔算,及除法的验算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及其验算;
突出“先分给每个班 2 筒后,还剩下 1 筒和 2 个羽毛球,该怎么办?”
借借助学具或画图,体会先要分整筒的,分给每班 2 筒,余下的一 筒要和单个的合起来再分。也就是余下 12 个,每班再分 6 个。每 班共分到 26 个。
响水县六套中心小学三年级( 1)班数学教案
9
类型:个人初备
说明, 52÷ 2 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响水县六套中心小学三年级( 1)班数学教案


12
类型:个人初备
年月

练习二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同 时继续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根据算题特点,合理选择算法,逐步增强算法选择的针对性和 自觉性,同时沟通不同算法的联系,体会其内在的一致性,从而在 更高层次上理解算法,提高灵活运用不同算法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 : 幻灯片 教学内容: 一、导入 二、基本题练习 1、做 P11(1) 2、做 P11(2) 3、做 P11(3) 三、讲解思考题 四、布置作业 先看懂要求。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写一写。 选择几题,指名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再用竖式算出结果,做第一组。 根据估计检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 根据笔算判断估计的结果是否正 确。 先看懂题目,独立完成填表。 再观察表格,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自己的发现,使同学们体会到钱的总数不变,能买的本数和单 价之间的变化规律。 先看懂题。 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提问:为什么男孩会多付 8 角钱? 这 8 角钱是几本本子的价钱? 课堂作业: P11(2 剩下三组) 晚自习作业:每课练 P6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编】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编】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精编】(总5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课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2.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根据搜集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二、自主探究谈话: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现在我们先来一起解决其中的两个问题。

1.解决“小女孩要跑多少米”的问题⑴问:求小女孩要跑多少米怎样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算式。

⑵谈话: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计算400×2,结果是多少?再在小组里交流。

⑶班级交流。

谈话:谁来给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学生说出算法,教师板书。

2.尝试解决“小男孩要跑多少米”的问题⑴问:怎样列式?⑵谈话: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结果是多少?⑶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⑷班级交流,总结算法。

3.小结,问:观察上面两题的乘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揭示课题。

三、组织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算,再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算法上的联系,从而促进算法的有效迁移。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回答,再移动卡片,学生抢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每组的三道题之间的联系。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测试前练习)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测试前练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
课题:第一单元——测试前练习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2课时,本课第1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第一单元所学知识,对所学知识加以综合运用。
重点难点:
学生易错题的训练。

1、直接写出得数。
48÷2= 62÷2= 12×3=
66÷3 14×2= 70×2=
同学们做纸盒子,甲组5天做了65个,乙组2天就做了40个,问哪个组做的快些?
一枝铅笔长9厘米3毫米,用了5天后,还剩下6厘米8毫米。平均每天用多少毫米?
以上应用题对小学三年级同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此集中训练一下,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的能力。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2、在90、72、85、51、76、55中,
除以2没有余数的数有:
除以3没有余数的数有:
除以5没有余数的数有:
(重点强调,有些数是可以重复填写的,并不是只填一次)
3、计算题(竖式计算)
58÷3 70÷5 75÷7
68÷4 80÷6 92÷3
4、应用题
要运输一些电脑,第一批有37台,第二批有19台。如果每台电脑装一个货箱,一共至少要多少个货箱?
小超打算买一枝售价是9元4角的钢笔。如果他每天从零花钱里节省5角钱,到少要多节省多少天才够买这枝钢笔?
小丽借了一本童话故事,共150页,她每天看20页,一个星期后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两位老师和54名同学去秋游,组织划船,每条船最多只能坐3人,租18条船够吗?
妈妈付50元钱买3枝水笔,售货员找回14元。平均每枝水笔多少钱?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运算,但对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分数的意义,提高学生对分数的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分数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实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分数的意义,提高学生对分数的运用能力。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分数卡片、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分数卡片、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分水果、分蛋糕等,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加减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分数卡片,呈现一些分数,让学生比较大小。

如1/4、2/5、3/8等。

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大小比较规律,并总结出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分数比较大小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

如“分数接力赛”、“分数抢答”等。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总结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总结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总结一、备课目的和意义1.备课目的通过集体备课,全面了解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内容,掌握教学要点和难点,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2.备课意义集体备课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备课质量;能够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升教学水平;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凝聚力。

二、备课内容及安排1.备课内容本次备课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全面分析,共分为数学知识点梳理、教学难点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教学资源的收集和利用等几个方面。

2.备课安排备课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进行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梳理;针对教学难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收集和利用相关教学资源。

三、备课过程及成果1.备课过程(1)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梳理全面梳理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知识点,按照课本的章节和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和分类。

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后续备课工作做好准备。

(2)教学难点的深入分析针对每个单元的教学难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可能出现的学生理解困难和容易犯的错误,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教学策略。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分析和研究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4)教学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收集与数学教学相关的优质教学资源,如教学视瓶、教学案例、课件等,并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具有吸引力。

2.备课成果通过本次集体备课,各位老师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教学目标和重点;针对教学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积累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研究了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对教学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四、备课心得和建议1.备课心得本次集体备课使我深刻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通过大家的交流和讨论,解决了许多备课中遇到的疑惑和困难;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如何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但是,学生对于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理解它们的特点,能够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理解它们的特点,能够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难点:学生对于周长和面积的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公式计算周长和面积。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能够交流和分享,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教具(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计时器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教室的黑板、桌椅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板书,呈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集体备课记录内容(一)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集体备课记录内容(一)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集体备课记录内容(一)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集体备课记录内容1. 引言本次备课旨在讨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中关于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教学内容。

我们将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教学目标•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能够通过竖式运算法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

•掌握将除法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的方法。

3. 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概念介绍。

•竖式运算法的应用。

•除法计算结果的验证方法。

•案例教学法:通过呈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意义和应用。

•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合作能力。

•手工制作法:通过手工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相关的教具,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4.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准备包含教学案例和计算示例的课件,以便向学生展示和讲解。

•教具准备:准备足够的计算纸、计算器等教具,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5. 教学步骤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兴趣,并复习相关的知识点。

案例讲解在课件中呈现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并进行相关的讲解和解答。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和答题,鼓励互相合作和交流,提高解题的思路和效率。

教师点拨根据学生的讨论和解答情况,教师对正确解题方法进行点拨和说明,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计算纸练习学生使用计算纸进行练习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指导和辅导。

结束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学生们的学习收获和进步。

6.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解答和练习情况,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评价,并记录相关的评价内容,以便今后的教学调整和改进。

7. 参考资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包含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练习题。

全册教案(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案(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案(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和责任。

在本教案中,我将详细介绍我在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依据,主要涵盖第一单元至第五单元的内容。

具体章节和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加减法运算内容: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进位与退位的理解。

2. 第二单元:数的认识内容:整数的概念,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数的比较大小。

3. 第三单元:几何图形内容: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分类,图形的变换。

4. 第四单元:计量单位内容: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单位之间的换算。

5. 第五单元:概率与统计内容:简单事件的概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图表的制作。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认识中的数的比较大小,几何图形中的图形的变换,计量单位中的单位换算,概率与统计中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教学重点:加减法运算的掌握,整数的认识,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计量单位的理解,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思考。

2.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内容,设计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 设计一道加减法运算题目,并给出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课程背景三年级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三年级数学上册是一个重要的起点,本册为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是对这一册课程的全面介绍。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数的读法、写法、比大小,初步认识单位、量和较复杂的图形。

•体验和发现数学中的巧思,感悟数学的美。

•学会有效地表达数学语言,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计划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第1课十以内的数(一)能正确念、写、比较10以内的数第2课十以内的数(二)能正确念、写10以内的数和10第3课数的组成与分解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及其应用第4课每十的进位能正确念、写、比较数到99,了解每十的进位第5课从百的认识开始认识百,了解数的位值第6课百以内的数(一)能正确认识100以内的数,会比较第7课百以内的数(二)能正确认识和使用100以内的数第8课一百以内数的巧合等特点探究数的巧合等特点第9课二位数加减计算(一)能正确使用加、减法计算带进位、带退位的情况第10课二位数加减计算(二)能正确使用加、减法计算数到99带进位、带退位的情况第11课带有0的数探究带有0的数及其应用第12课题感课感受数学中的巧思和美感第13课扯旗游戏培养合作意识,感受数学的趣味性第14剩全课提升数学思维能力课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讲授:通过讲解知识点的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演示:在讲授的基础上,通过展示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练习:通过课堂练习、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巩固、加深学习成果,同时在实践中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游戏:通过游戏、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交流、合作和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在各种形式的练习和应用中的表现。

•学生在测试中的得分情况。

•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

新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

个人初备案二次备课课时第 1 课时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授课类型新授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教学挂图教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出示图画,谈话:⑴同学们,田老师画了三幅画,你们想看看吗?⑵问:看了这三幅画后,你想说什么?⑶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板书课题)2、举例谈话: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吗?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

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发现特征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⑴猜想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你发现了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学生汇报。

⑵验证谈话:同学们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办法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是不是真的具有这些特点。

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分组活动。

⑶交流、总结问: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讲述:我们把相对着的边叫做对边,相邻的两条边叫做邻边。

问:你是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指名回答。

⑷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的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⑸问: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指名回答并板书。

问:你是怎样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⑹小结: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的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教时第课时日期月日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理解满十进一,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掌握笔算中的进位法则。

2. 引导学生由复习迁移、类推到新知的学习。

3.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难点:分清进位与不进位的情况,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常规性积累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34×2 3×21说一说笔算过程?同桌互说指明学生流利表达核心过程一.探索新知1. 出示情境图,解决问题怎样求白天鹅有多少只?指名:求白天鹅多少只就是求2个48是多少?列式:48×2=2.探索48×2=呈现资源:(1)摆小棒图的。

(2)乘法分配律计算的。

(虚线框)(3)列竖式计算的。

(一般)在理解十位上是9的基础上,交流竖式算法。

试一试“4×152=”竖式怎样列?说一说乘的顺序交流:乘十位上的5得多少?20个十怎样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找到数量关系,列式计算,讨论算法。

独立思考,可以选择摆小棒,本子上算一算。

说一说自己或是他人怎么算的?这样写的同学,解释自己十位上为什么写9?生生提醒,先写三位数乘一位数。

同桌交流请学生说乘的顺序,先互说再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列出算式:48+48=96(只)48×2=96(只)追问1:摆出的小棒原来只有8捆,得数十位上为什么会是9?依次递进交流资源学生介绍算法:计算48×2=,先用2乘个位上的8,得16,再用2乘十位上的数4,积是80,再16加80等于96。

指名:说一说乘的顺序。

4乘个位上的数、再用4乘十位上的数,最后用4乘百位上的数。

选择第3小题,说一说笔算过程。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主讲人:王尧华参与人:低年级组数学教师第一单元除法一、教材说明: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和笔算。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整十数和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基础上展开教学,为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内容分四个部分:整十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的验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穿插安排两个练习,最后安排复习和实践活动。

本单元的教学要突破过去就计算讲计算,过分强调提高学生计算技能的思想,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除法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从教材的安排上还能看出,本单元特别加强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单元知识结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1、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①一位数除整十数口算;②不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③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验算方法;2、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十位上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带余数、不带余数)3、商末尾为0的一位数除两位数4、一位数除两位数总结5、“农村新貌”附加内容的学习三、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意义和算理。

2、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和验算。

3、能估算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商。

4、使学生掌握带余数或者不带余数的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及笔算方法。

(二)数学思考:能运用生活经验对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运算进行描述。

(三)解决问题:1、能运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运算,解决生活自己身边的简单问题。

2、能与同学合作,讨论数学学习中的问题。

(四)情感态度: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3、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数学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学生需要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除法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对除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进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时,可能会存在计算错误或对运算规律的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运算习惯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掌握除法运算的规律,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运算的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意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例题、练习和游戏等。

2.学习材料:为学生准备练习题和游戏道具。

3.教学环境:布置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确保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妈妈买了一袋水果,里面有24个苹果,如果每个小朋友分3个苹果,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例如,出示一道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如58除以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列式的时候是怎样思考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填一填,然后让学生利用线段图说一说如何解答题目。
3.做“想想做做”第3-5题。
说说每题是怎样想的
四、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的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指一指
刚才大家画柳树时画了几个几棵?、摆柳树时摆了几个几棵?
这题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随机板书:
求:6是2的几倍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谁能把比较的结果说一说?
如果我们将蓝花看成一份,那么黄花可以怎么分?
圈一圈
再比较
想:6里面有几个2 (3个2)
所以:6是2的3倍。
3.体会加深“倍”的意义
因为8里面有4个2,所以8是2的4倍。所以红花是蓝花的4倍。
随机板书:求:8是8的几倍
观察图
选择条件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媒体呈现:
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集体备课
主备人:
课 题
第4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问题
执教日期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
1.紧密联系倍的概念和乘法运算的意义,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2.通过实物操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能力。
3.探索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3.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难点
学会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圆片、小棒
课时划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问题设计)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一、建立关系,提出问题。
1.出示情境图(例3)
3.总结规律。2×3= 20×3= 200×3=
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4.综合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1.出示例2情景图。
2.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48×4≈200(元)
50
三、共同概括, 巩固提升
1总结口算的方法: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会口算整十、 整百数乘一位数,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问题设计)
1.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A、20+20+20=60
问: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提出大问题: 怎么口算呢?
20×3=
学生口头列式
20×3=?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2.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遇到错题,找找错误的原因,并督促改正。
板书设计:
媒体呈现:
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集体备课
主备人:
课 题
第二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
执教日期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在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提高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活动(问题设计)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一、口算训练。(想想做做第5题)
20×6= 4×80=
600×9=5×700=
50×6= 3×800=
二、激趣导入
1.拍一拍
学生拍拍表示一倍的次数,老师有节奏地拍出表示几倍的次数。
①生1拍:××。老师拍4个2下。
②生2拍: ×××。老师拍3个3下。
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
(1)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4个2根。
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 )倍。
(2)第一行摆4个圆片。
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第三行摆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
谈话:生活中有好多有关“倍”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
问:你是怎么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问:看了图,你知道了什么?
谁能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独立思考,
动手画一画,或摆一摆。
小组交流。
学生列式并口答。
学生独立解答
学生独立解答
板书设计:
媒体呈现:
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集体备课
主备人:
课 题
第5课时:练习一
执教日期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和思考,进一步掌握不整十、整百数乘一位的方法;能熟练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出示情景图,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初步比较一下三个数量。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鸡只数是鸭的几倍? 鸡只数是鹅的几倍?鸭只数是鹅的几倍?
3.练习一第9题。
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4.巩固加深。
(1)出示练习一第8题
(2)联系书包价钱是文具盒的5倍,思考:求书包比文具盒贵多少元,还有什么其它的方法可以解答。(适当渗透“差倍”的概念。)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一、建立关系,提出问题。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二、尝试探究,展示分享。
想:8里面有几个2 (4个2)
所以:8是2的4倍。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板书课题)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
指名回答,8÷2=4
三、共同概括, 巩固提升
小结: “说的非常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一般用除法来计算。”那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加深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
进一步理解“倍”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加深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
进一步理解“倍”的数量关系。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
第五课时
1.出示情景图
谁能说一说上下两题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分组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提出一个关于“倍”的问题。
(青菜是白菜的多少倍?)
3.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可以直接列除法算式解答。
(二)完成练习一第4、5题。
四、求一个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练习。
1.练习一第6题。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练习一第7题。
蓝花:2朵 黄花:6朵 红花:8朵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
2.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1)除了用多和少来比较两种花的数量,我们还可以像学习除法那样将它们分成一份一份地比较。
二、尝试探究,展示分享。
师:“你圈出了几个几?为什么把2个圈一份呢?(黄花的只数是2)你知道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了吗?”
四、回顾反思,问题延伸
1.想想做做第1、2、3、4题。
2.寻找生活中的倍数问题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数学问题,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同学们回去可以想一想,然后把想到的问题告诉爸爸、妈妈或者是老师听,好不好?
学生操作
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操作。并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汇报:
你把每几朵圈成一份?(蓝花的朵数是2朵)。
4.引导学生感悟到美源于生活,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加深“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
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小棒
课时划分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问题设计)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一、操作导入
1.按要求摆一摆,说一说
开火车
口答
拍一拍
2.谈话:大家表现得真棒,说明大家学习地非常努力。敢不敢迎接更大的挑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然后说一说如何测量线段的长度。
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
2.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
3.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1)观察图,
执教日期
执教班级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和思考,更加明确“几倍”和“几个几”之间联系,进一步认识倍。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本质含义。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小棒
课时划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五、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一第10、11题。
六、全课小结。
白菜有多少棵?青菜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