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知道的管理学十二大著名法则附解释
管理定理
常用管理原理管理中最常用的十二大管理定律:一、木桶定律:所谓“木桶理论”也即“木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
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对这个理论,初听时你会觉得怀疑:最长的怎么反而不如最短的?继而就会是理解和赞同了:确实!木桶盛水的多少,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那块最长的木板,而是那块最短的木板。
因为长的板子再长也没有用,水的界面是与最短的木板平齐的。
“决定木桶容量大小的竟然不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其中最短的木板!”这似乎与常规思维格格不入,然而却被证明为正确的论断。
“木桶理论”可以启发我们思考许多问题,比如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的重要性。
在一个团队里,决定这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个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落后者。
因为,最短的木板在对最长的木板起着限制和制约作用,决定了这个团队的战斗力,影响了这个团队的综合实力。
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让短板子达到长板子的高度或者让所有的板子维持“足够高”的相等高度,才能完全发挥团队作用,充分体现团队精神。
二、霍桑效应: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
三、二八法则:一是“二八管理法则”。
企业主要抓好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员工,以提高企业效率。
二是“二八决策法则”。
抓住企业普遍问题中的最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决策,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应。
三是“二八融资法则”。
管理者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营的重点项目,以此不断优化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是“二八营销法则”。
经营者要抓住20%的重点商品与重点用户,渗透营销,牵一发而动全身。
总之,“二八法则”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关键人员、关键环节、关键用户、关键项目、关键岗位。
管理学中的21项法则
管理学中的21项法则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2、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
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
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
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4、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
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
这是何故呢?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
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5、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6、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
管理学中的十大管理理念
管理学中的十大管理理念一、素养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
点评: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提出者: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点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二、统御刺猬理论: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点评: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鲦鱼效应: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
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提出者: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点评:1、下属的悲剧总是领导一手造成的。
2、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
雷鲍夫法则: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5、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6、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7、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8、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点评:1、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2、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洛伯定理: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洛伯点评:如果只想让下属听你的,那么当你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
三、沟通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点评: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
费斯诺定理:人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十大经典管理学定律
十大经典管理学定律:
1. 彼得原理:指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导致无所作为。
2. 酒与污水定律: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3. 木桶定律:水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由最长的木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
4. 洛伯定理: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5. 纳尔逊原则:没有困难的事情,你不值得去解决。
6. 雷鲍夫法则: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1.最重要的四个字是“敬重同意”。
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我们所有的人共有一个”。
3.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建议,开诚布公”。
7. 氨基酸组合效应:指组成人体蛋白的8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7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
8. 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9. 氨基酸失衡理论:团队成员搭配不良或过于绝对平均主义会造成内耗丛生,无法达到1+1>2的效果。
10. 特雷默定律:每个人的才华虽然高低不同,但一定是各有长短,
因此在选拔人才时要看重个人专长、而非全能,在用人体制上要勇于破除“完美主义”,用人之长、容人之短。
12个著名的管理法则
12个著名的管理法则一、木桶法则: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要使木桶多盛水(提高水桶的整体效应),需要的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长度,而是下工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些木板,这就是管理上有名的“木桶”法则。
企业管理也是如此,要提高企业的效益,就必须狠抓薄弱环节,否则单位的整体工作就会受到影响。
人们常说“取长补短”,即取长的目的是为了补短,只取长而不补短,就很难提高工作的整体效应。
二、“一分钟”管理法则:目前,西方许多企业纷纷采用“一分钟”管理法则,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具体内容包括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及一分钟惩罚。
具体地说:1、“一分钟目标”,就是要求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主要目标和职责随时记在一张纸上,每一个目标及其检验标准都应该在250个字内表达清楚,一个人在一分钟内能读完。
这样不仅便于每个人明确自己为何而干、如何去干,而且还可以据此定期检查自己的工作业绩;2、“一分钟赞美”,就是领导要花费不长的时间,及时对员工的业绩加以赞美,这样可以促使每位员工明确自己所做的事情、更加努力地工作,起到一种激励和鞭策作用,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不断向完美的方向发展;3、“一分钟惩罚”,是指对于应该做好但却没有做好的事情,领导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及时批评,指出其错误,然后提醒他,你是如何器重他,不满的是他此时此地的工作。
这样可使做错事的人乐于接受批评,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避免类似错误的再度发生。
: P7 w# l5 r5 E. c! p: {* c& r% D三、“热炉”法则:“热炉”法则不仅形象地阐述了规章制度的权威性,而且活灵活现地描述了惩处所需掌握的原则:(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这就是惩处的警告性原则。
领导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8 m" S. s5 |* e0 H9 T* J; [+ ^# g六、“刺猬”法则:“刺猬”法则讲的是: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
管理的“12原则”
管理的“1/2原则”“现在的员工真不好管理”、“人不对,就先换人”……,这是很多管理者的无奈和抱怨。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也不断面对着这样的迷茫和怨气,并过多地将责任和问题归于员工,幻想通过“说教”来改变员工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收效甚微。
目前,对这个问题,我慢慢可以以更加淡定的心情来对待了,因为我发现:当出现问题时,往往是公司的问题,而不是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的问题――员工所表现出来的负面言行不过是公司问题的病症而已,绝不是病因或病根。
什么是“1/2原则”当业务或员工身上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一半以上是公司的问题,剩下的一半中又有一半以上是管理者的问题,特别是员工直接上级的问题,最终剩下来的才是员工的问题,这就是管理者处理问题的“1/2原则”。
这个原则有两点重要含意:一,如果解决好了公司和管理层的问题,剩余的问题就很少和很小了,甚至都不是问题了;二,先解决公司和管理层的问题,再解决员工的问题。
除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上,“1/2原则”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帮助管理者调整心态。
管理者经常与员工谈心态的问题,但经常忽略了自己的心态问题;管理者也经常谈改变别人很难,要从改变自己而去影响他人,但同样忽略了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员工的重要性。
由于习惯于将问题外推而缺乏反省,我们的管理工作越来越没有成效。
由于总认为员工有问题,我们会沮丧、会气愤、会有受挫感,心想“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员工”、“为什么自己这么倒霉”、“为什么自己的苦口婆心他们听不进去”。
想想看,一个心态失衡的管理者有多大可能性做出正确的决定,更可能象一个“愤怒的小鸟”,撞得头破血流,甚至自己抑郁成疾也说不定。
相反,如果意识到问题首先在公司和管理层这里,我们还会厌恶员工牢骚满腹吗?我们还会抱怨员工上网购物或按点下班的不思进取吗?我们是不是会这样想:是什么造成他们这么呢?为什么公司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呢?先解决公司的问题其次,1/2原则让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源。
“公司生病,员工吃药”是管理中的常态。
十大法则
世界著名的管理法则一、木桶法则: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要使木桶多盛水(提高水桶的整体效应),需要的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长度,而是下工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些木板,这就是管理上有名的“木桶”法则。
企业管理也是如此,要提高企业的效益,就必须狠抓薄弱环节,否则单位的整体工作就会受到影响。
人们常说“取长补短”,即取长的目的是为了补短,只取长而不补短,就很难提高工作的整体效应。
二、“一分钟”管理法则:目前,西方许多企业纷纷采用“一分钟”管理法则,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具体内容包括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及一分钟惩罚。
具体地说:1、“一分钟目标”,就是要求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主要目标和职责随时记在一张纸上,每一个目标及其检验标准都应该在250个字内表达清楚,一个人在一分钟内能读完。
这样不仅便于每个人明确自己为何而干、如何去干,而且还可以据此定期检查自己的工作业绩;2、“一分钟赞美”,就是领导要花费不长的时间,及时对员工的业绩加以赞美,这样可以促使每位员工明确自己所做的事情、更加努力地工作,起到一种激励和鞭策作用,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不断向完美的方向发展;3、“一分钟惩罚”,是指对于应该做好但却没有做好的事情,领导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及时批评,指出其错误,然后提醒他,你是如何器重他,不满的是他此时此地的工作。
这样可使做错事的人乐于接受批评,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效果,避免类似错误的再度发生。
三、“热炉”法则:“热炉”法则不仅形象地阐述了规章制度的权威性,而且活灵活现地描述了惩处所需掌握的原则:(1)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这就是惩处的警告性原则。
领导者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警告或劝戒不要触犯规章制度,否则会受到惩处。
(2)每当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这就是规章制度的权威性。
也就是说只要触犯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
职场中12种经典实用的管理方法
职场中12种经典实用的管理方法一、价值创造1、二八原则(帕累托法则)“总结果的80%是由总消耗时间中的20%所形成的。
” 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事务优先次序的准则是建立在“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的原理的基础上。
二八定律可以解决的问题:时间管理问题、重点客户问题、财富分配问题、资源分配问题、核心产品问题、关键人才问题、核心利润问题、个人幸福问题等等。
意义:启示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出头绪,把资源用在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上。
二、战略方向1、SWOT分析法意义:帮您清晰地把握全局,分析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把握环境提供的机会,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威胁,对我们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鱼骨图分析法(5M因素分析法)5M因素包括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人”指的是造成问题产生人为的因素有哪些;“机”通俗一点就象战斗的武器,通指软、硬件条件对于事件的影响;“料”就如武器所用的子弹,指基础的准备以及物料;“法”与事件相关的方式与方法问题是否正确有效;“环”指的是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意义:使用鱼骨图能够集中于问题的实质内容,而不是问题的历史或不同的个人观点;以团队努力,聚集并攻克复杂难题;辨识导致问题或情况的所有原因,并从中找到根本原因;分析导致问题的各原因之间相互的关系;采取补救措施,正确行动。
三、战术层面1、PDCA循环Plan:制定目标与计划;Do:任务展开,组织实施;Check: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Action:纠正偏差,对成果进行标准化,并确定新的目标,制定下一轮计划。
意义: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pdca循环,都需要计划、实施、检查结果,并进一步进行改进,同时进入下一个循环,只有在日积月累的渐进改善中,才可能会有质的飞跃,才可能取得完善每一项工作,完善自己的人生。
2、5W2H法意义:做任何工作都应该从5W2H来思考,这有助于我们的思路的条理化,杜绝盲目性。
你必须知道的社会生活中十二大著名法则
1、马太效应;2、手表定理;3、不值得定律;4、彼得原理;5、零和游戏原理;6、华盛顿合作规律;7、酒与污水定律;8、水桶定律;9、蘑菇管理;10、奥卡姆剃刀定律;11、二八法则;12、钱的问题。
1、马太效应《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
”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 5锭。
”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5座城邑。
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著,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
看看我们周围,就可以发现许多马太效应的例子。
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
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比别人投资多10倍的人,收益也多10倍。
这是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
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的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2、手表定理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
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
记住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
常见的管理学中的法则
常见的管理学中的法则常见的管理学中的法则1、酒与污水定律;及时清除烂苹果2、首因效应;避免凭印象用人3、格雷欣法则;避免一般人才驱逐优秀人才4、雷尼尔效应;以亲和的文化氛围吸引和留住人才5、适才适所法则;将恰当的人放在最适合的位置上6、特雷默定律;企业里没有无用的人才7、乔布斯法则;网罗一流人才8、大荣法则;企业生存的最大课题就是培养人才9、海潮效应;以待遇吸引人以事业激励人10、奥格尔维定律;善用比我们更优秀的人11、光环效应;全面正确的认识人才12、不值得定律;让员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工作13、蘑菇管理定律;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14、贝尔效应;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15、南风法则;真诚温暖员工16、同仁法则;把员工当合伙人17、互惠关系定律;爱你的员工他会百倍的爱你的企业18、蓝斯登定律;给员工快乐的工作环境19、柔性管理法则;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法则20、坎特法则;管理从尊重开始21、波特定律;不用总是盯着下属的错误22、刺猬法则;与员工保持适当距离23、热炉法则;在规整制度面前人人平等24、金鱼缸效应;增加管理的透明度灵活有效的激励手段25、鲶鱼效应;激活员工队伍26、马蝇效应;激起员工的竞争意识27、罗森塔尔效应;满怀期待的激励28、彼得原理;晋升是最糟糕的激励措施29、保龄球效应;赞赏与批评的差异30、末位淘汰法则;通过竞争淘汰来发挥人的极限能力31、墨菲定律;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32、垃圾桶理论;有效解决员工办事拖沓作风33、比马龙效应;如何在加压中实现激励34、横山法则;激励员工自发的工作35、肥皂水的效应;将批评夹在赞美中36、威尔逊法则;身教重于言教37、麦克莱蓝定律;让员工有参加决策的权力38、蓝伯格定理;为员工制造必要的危机感39、赫勒法则;有效监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40、激励倍增法则;利用赞美激励员工41、倒金字塔管理法则;赋予员工权利42、古狄逊定律;不做一个被累坏的主管沟通是管理的浓缩43、霍桑效应;让员工将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44、杰亨利法则;运用坦率真诚的沟通方式45、沟通的位差效应;平等交流是企业有效沟通的保证46、维尔德定律;有效地沟通始于倾听47、踢猫效应;不对下属发泄自己的不满48、雷鲍夫法则;认识自己和尊重他人49、特里法则;坦率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崇尚团队合作精神50、华盛顿合作定律;团队合作不是简单的人力相加51、木桶定律;注重团队中的薄弱环节52、苛希纳定律;确定最佳管理人数53、凝聚效应;凝聚力越大,企业越有活力54、懒蚂蚁效应;懒于杂物才能勤于动脑55、蚁群效应;减掉工作流程中的多余56、飞轮效应;成功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努力57、米格——25效应;整体能力大于个体能力之和决策是管理的心脏58、吉德林法则;认识到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59、手表定律;别让员工无所适从60、皮尔斯定律;完善培养接班人制度61、羊群效应;提升自己的判断力不盲目跟风62、自来水哲学;大批量才能产出廉价商品63、松下水坝经营法则;储蓄资金以应对不时之需64、巴菲特定律;到竞争对手少的地方去投资65、吉格勒定律;设定高目标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66、卡贝定律;放弃有时比争取更有意义67、布利丹效应;成功始于果敢的决策68、普希尔定律;再好的决策也经不起拖延69、沃尔森法则;把信息与情报放在第一位70、哈默定律;天下没有坏买卖71、隧道视野效应;不能缺乏远见和洞察力72、青蛙法则;时刻保持危机意识73、坠机理论;依赖英雄不如依赖机制74、奥卡姆剃刀定律;不要把事情人为的复杂化75、帕金森定律;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创新是企业的生命76、达维多定律;不断创造新产品淘汰老产品77、路径依赖;跳出思维定势78、跳蚤效应;管理者不要自我限制79、比伦定律;失败也是一种机会竞争决胜的智慧与策略81、犬獒效应;让企业在竞争中生存82、零和游戏原则;在竞争与合作中达到双赢83、快鱼法则;速度决定竞争成败84、马太效应;只有第一没有第二85、生态位法则;寻求差异竞争实现错位经营86、猴子——大象法则;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成也细节败也细节87、破窗效应;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问题88、多米诺效应;一荣难具荣一损易俱损89、蝴蝶效应;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90、海恩法则;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91、王永庆法则;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打好营销这张牌92、凡勃伦效应;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93、100-1=0定律;让每一个顾客都满意94、鱼缸理论;发现客户最本质的需求95、长鞭效应;加强供应链管理96、弗里施法则;没有员工的满意就没有顾客的满意97、250定律;不怠慢任何一个顾客98、布里特定律;充分运用广告的促销作用99、尼伦伯格法则;成功的谈判双方都是胜利者100、韦特莱法则;从别人不愿做的事做起。
管理学中著名的12管理理论(一)
巧用管理学理论,学做智慧型管理者——三中2013年智慧型团队建设项目活动方案在组织的建设中,我们普遍倡导建设学习型团队。
但是,学以致用、学有所用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能够开拓思维、举一反三、推陈出新才是学习的效果。
狭义的学习不应该是我们的目的,通过学习,把所学灵活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把队伍的活力在管理中得到绽放,使团队的创造力在生产管理氛围中得到演绎延辗,使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和高效执行力充分释放,这才是我们团队建设的真正目的。
所以团队建设需要升级,在“学习型团队”建设的基础上,以过程持续改进为促进手段,打造真正能够适应企业未来发展战略需求的新型“智慧型团队”。
一、项目设计选用管理学中著名的12条理论,每学期学习2-3条理论,利用2-3年时间,完成理论的学习。
在组织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管理工作实际学以致用。
以达到改善学校管理策略,学做智慧型管理者的目的。
二、参与对象和时间利用中心组学习时间,中心组成员全员参与。
三、项目实施流程1、分工准备将12条理论逐年分解给所有中层以上干部,精心准备。
2、主讲制度由准备者主讲,其他管理者有感而发,再由主讲者汇总意见,修改讲稿。
正式稿通过校园内网与其他管理者分享并存档。
四、主讲要求1、主讲者认真研读与本主题相关的管理学理论,力求深入浅出地讲清该理论是什么?有什么特色?2、该理论在一般管理工作的应用。
3、如何运用该理论来改善学校现行的管理做法,至少举一例分析。
4、主讲时间为15分钟左右。
智慧型团队是以不折不扣完成上一级组织目标任务为己任,具有决策和行动的相对独立性,擅于通过任何途径持续学习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各种精神理念和知识系统,具有融合适应于当时环境又先进于普遍理念的思想境界,能够不断修正团队前进方向、根据环境需要灵活调整工作策略和管理战术,并最终通过团队执行力表现队伍整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始终给人以充满活力、具有很大发展潜能的人才集合,三中必将贯彻始终。
附1: 管理学中著名的12条管理理论托里三中2013年3月管理学中著名的12条管理理论1、鲶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
管理学常用的法则
管理学常用的法则管理学是关于组织和管理人员、资源和活动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存在着一些常用的法则和原则,旨在指导管理者在组织中做出决策和执行任务。
以下是管理学常用的法则。
1.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由劳伦斯·彼特(Laurence Peter)提出的这一原理指出,人们在组织中的晋升是基于他们之前的工作表现。
然而,当他们达到一定的无能力的职位时,就不再晋升。
因此,组织中存在着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职位的风险。
2.帕累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也被称为80/20法则,这个法则认为,80%的结果来自于20%的原因。
在管理中,这意味着80%的效果来自于20%的工作,因此,在决策和分配资源时,应将重点放在这20%的工作上。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此理论,认为人类有一系列的需求,按照层次排列,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个理论指导管理者了解员工需求,以便提供适当的激励和奖励。
4.墨菲定律(Murphy's Law):这个定律认为,如果有可能出错的事情,那么它就会出错。
在管理中,这意味着管理者应该做好应对风险和应急情况的准备,以及在计划和执行过程中考虑到可能的失败。
5.派克森定律(Parkinson’s Law):这个定律认为,工作会膨胀到填满可用的时间。
在管理中,这意味着任务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因此,管理者应该设定适当的期限,并提供适当的压力和监督。
6.费尔(Peter F. Drucker)的管理原理: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是现代管理学的先驱之一,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管理原理,如目标管理、知识工人管理、管理创新和经营效率等。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组织。
不可不知的12大经典管理学定律
不可不知的12大经典管理学定律说起管理,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距离管理很远。
比如,有人会说,自己是一个职场小白,或者是一个全职妈妈,或者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人,既不当官,又不当家,而且没什么野心。
所以,就不需要管理。
其实,这是我们很多人对管理的一种误解。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需要管理。
为什么这样说?首先对个人而言,欲望是无限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就需要管理。
无论是在事业拐点、情感抉择等重要的时刻,还是在一次谈判、一次与家人朋友的沟通中,只要我们需要做出判断,只要我们身边有人,就需要管理。
可以说,管理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一项生存技能。
如果没有管理,我们的人生就只能被推着走。
同样,对企业来说,管理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
这是因为组织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而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性和认识、能力、追求等方面的不同。
我们会发现,当组织在确立目标、建立利益分配关系、进行协调分工的时候都会遇到相应的一些问题,比如人与人之间如何协调、如何发挥个人能动性等。
然而,组织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如何进行决策从而实现组织利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对资源进行一个合理的配置。
所以,在这样的过程中,企业就产生了管理的需求。
通过管理,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开展活动,改善工作,更有效地满足客户需要,提高效果、效率、效益。
管理既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思考方式,它在我们整个的工作当中,甚至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生活过程当中,都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不过,我们需要清楚了解的是,管理不是上令下达,而是让我们说的每句话有作用;管理不是搞好关系,而是允许冲撞,有效沟通;管理也不是控制所有,而是在不确定的世界里,保持自身的确定性,在失控中自控。
回顾管理在中国企业中的发展史,我们会看到,在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人际关系训练被看作是一个组织成功的关键。
50年代的时候,目标管理被组织视为解决管理问题的新方法。
60年代,分权化又被称为是最佳方法。
管理学上的各类定律及法则
管理学上的各类定律及法则墨菲定律、二八法则、马太效应、手表定理、“不值得”定律、彼得原理、零和游戏、华盛顿合作规律、酒与污水定律、水桶定律、蘑菇管理原理、的问题、奥卡姆剃刀等13条是左右人生的金科玉律。
一、墨菲定律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这句话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
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下面是墨菲定律的一些变种或推论。
人生哲学1.别试图教猫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猫不高兴?2.别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瓜?3.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因为没有你,太阳明天还是一样从东升上来?4.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5.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
处世原理6.你若帮助了一个急需用的朋友,他一定会记得你——在他下次急需用的时候。
7.有能力的——让他做;没能力的──教他做;做不来的──管理他。
8.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你准时到,却还要等;迟到,就是迟了。
9.你携伴出游,越不想让人看见,越会遇见熟人。
爱情意义10.你爱上的人,总以为你爱上他是因为:他使你想起你的老情人。
11.你最后硬着头皮寄出的情书;寄达对的时间有多长,你反悔的时间就有多长。
生活常识12.东西越好,越不中用。
13.一种产品保证60天不会出故障,等于保证第61天一定就会坏掉。
14.东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东西一丢掉,往往就必须要用它。
15.你丢掉了东西时,最先去找的地,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后一个地。
16.你往往会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东西。
17.你出去买爆米花的时候,银幕上偏偏就出现了精彩镜头。
18.另一排总是动的比较快;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的比较快了;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错了排。
管理学常用的法则
管理学常用的法则1、【蝴蝶效应】2、【青蛙现象】3、【鳄鱼法则】4、【鲇鱼效应】5、【羊群效应】6、【刺猬法则】7、【手表定律】8、【破窗理论】9、【二八定律】10、【木桶理论】11、【马太效应】一、-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来源】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理论】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管理启示】今天的企业,其命运同样受“蝴蝶效应”的影响。
消费者越来越相信感觉,所以品牌消费、购物环境、服务态度……这些无形的价值都会成为他们选择的因素。
所以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不难看到,一些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公司在他们的公司理念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句子:“在你的统计中,对待100名客户里,只有一位不满意,因此你可骄称只有1%的不合格,但对于该客户而言,他得到的却是100%的不满意.”“你一朝对客户不善,公司就需要10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去补救。
”“在客户眼里,你代表公司"。
今天,能够让企业命运发生改变的“蝴蝶"已远不止“计划之手”,随着中国联通加入电信竞争,私营企业承包铁路专列、南京市外资企业参与公交车竞争等新闻的出现,企业坐而无忧的垄断地位日渐势微,开放式的竞争让企业不得不考虑各种影响发展的潜在因素。
精简机构、官员下岗、取消福利房等措施,让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传统的保障,随之而来的是依靠自己来决定命运。
而组织和个人自由组合的结果就是:谁能捕捉到对生命有益的“蝴蝶”,谁就不会被社会抛弃。
二、青蛙现象【来源】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
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理论】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管理启示一】我们的组织和社会生存的主要威胁,并非来自突如其来的事件,而是由缓慢渐进而无法察觉的过程形成.人们目光短浅,只看到局部,而无法纵观全局,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可以从容面对,对于悄悄发生的大的变化,而无法察觉,最终会带给我们更加严重的危害!~【管理启示二】青蛙,就好像是我们生活中的芸芸众生,我们要着眼未来,勤于思考新的问题,勤于学习新的知识,不能过“今日有酒,今日醉”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醉生梦死的生活,到头来将是非常可悲的!【管理启示三】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所以我们不要一味的沉迷于现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样下去的话,肯定会被时代所淘汰,也会有面临失业的危险!【管理启示四】我们不要单纯的,只能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而忽视那种缓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险,因为,那种缓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险,才是最可怕的!三、鳄鱼法则【理论】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
常见的管理学中的法则
常见的管理学中的法则1、酒与污水定律:及时清除烂苹果. 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显而易见,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东西的性2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古语有云:“新官上任三把火”、“早来晚走”、“恶人先告状”、“先发制人”、“下马威”等都是不乏利用首因效应占得先机的经典案例。
3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即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导致货币流通不稳定。
所有企业在薪酬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均可能发生与格雷欣所见类似情形,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亦屡见不鲜:由于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没有充分体现优质优价原则,高素质员工的绝对量尤其是相对量下降--这一方面表现为对自己薪酬心怀不满的高素质员工另谋高就;另一方面亦表现为企业外高素质人力资源对企业吸纳祈求消极回应。
这一般会导致企业低素质员工绝对量尤其是相对量上升--考虑到一定量高素质员工留下的工作岗位需有更多低素质员工填补时尤其如是。
即一般人才驱逐优秀人才。
4、雷尼尔效应;来源于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一次风波。
因为在华盛顿大学教书可以享受到这些湖光山色,所以很多教授们愿意牺牲获取更高收入的机会。
他们的这种偏好,业中是指以亲和的文化氛围吸引和留住人才以亲和的文化氛围吸引和留住人才。
5、适才适所法则;将恰当的人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做好人力资源配置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简单地说就是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真正做到适才适所。
6服﹐势必造成冲突的加剧。
在一个团队中,每个人各有所长,但更重要的是领导者能将这些人依其专长运用到最适当的职位,使其能够发挥自己所长,进而让整个企业繁荣强盛。
没有无用的人,只有不会用人的人。
企业里没有无用的人才。
7、乔布斯法则:“一个出色人才能顶50个平庸员工”,这是美国苹果公司的老板、“管理奇才”史蒂夫-乔布斯的一句名言,从而发展为“乔布斯法则”,风靡西方管理界。
管理十二条定律,马太效应,鲶鱼效应,水桶法则,墨菲定律
管理十二条定律,马太效应,鲶鱼效应,水桶法则,墨菲定律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一些不可不知的法则。
这些法则简单明了,有些类似于黑色幽默,但往往被我们忽视。
●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后无所作为。
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发展停滞。
因此应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
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
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惟一动力。
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强支撑,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二八法则。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在对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社会的绝大部分所得和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其他绝大部分人只拥有少量的社会财富。
这种统计的不平衡性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这就是二八法则,即80%的结果(产出、酬劳),往往源于20%原因(投入、努力)。
习惯上,我们往往认为所有顾客一样重要;所有生意、每一种产品和每一分利润都一样好,都必须付出相同的努力;所有机会都有近似价值。
而二八法则恰恰指出了在原因和结果二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的这样一种典型的不平衡现象:80%的成绩,归功于20%的努力;20%的产品或客户,占了约80%的营业额;20%的产品和顾客,主导着企业80%的获利。
你必须知道的管理学十二大著名法则附解释
你必须知道的管理学十二大著名法则(附解释)一、马太效应二、手表定理三、不值得定律四、彼得原理五、零和游戏原理六、华盛顿合作规律七、酒与污水定律八、水桶定律九、蘑菇管理十、奥卡姆剃刀定律十一、二八法则十二、钱的问题一、马太效应《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 0锭。
”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
”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5座城邑。
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
看看我们周围,就可以发现许多马太效应的例子。
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
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比别人投资多1 0倍的人,收益也多10倍。
这是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
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的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二、手表定理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
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
记住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必须知道的管理学十二大著名法则(附解释)一、马太效应二、手表定理三、不值得定律四、彼得原理五、零和游戏原理六、华盛顿合作规律七、酒与污水定律八、水桶定律九、蘑菇管理十、奥卡姆剃刀定律十一、二八法则十二、钱的问题一、马太效应《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们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 0锭。
”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
”于是国王例奖励了他5座城邑。
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
看看我们周围,就可以发现许多马太效应的例子。
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得到更多的朋友;缺少朋友的人会一直孤独下去。
金钱方面更是如此,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比别人投资多1 0倍的人,收益也多10倍。
这是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善用马太效应,赢家就是你。
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则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
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的时候,即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更轻易的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
而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回报。
二、手表定理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
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
记住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需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这样,你过桥更容易些。
” 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无论成败都可以心安理得。
然而,困扰很多人的是:他们被“两只表”弄得无所,心身交瘁,不知自己该信仰哪一个,还有人在环境、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为此而郁郁终生,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就,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
手表定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的管理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
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这个人无所适从。
手表定理所指的另一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你的行为将陷于混乱。
三、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
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
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1、价值观。
关于价值观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2、个性和气质。
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现实的处境。
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总结一下,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
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
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斗。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
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定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
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四、彼得原理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
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
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惟一动力。
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五、零和游戏原理当你看到两位对弈者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零和游戏”。
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 分,而输棋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 (-1)=0。
这正是“零和游戏”的基本内容: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
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
从个人到国家,从政治到经济,似乎无不验证了世界正是一个巨大的“零和游戏”场。
这种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财富、资源、机遇都是有限的,个别人、个别地区和个别国家财富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对其他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掠夺,这是一个“邪恶进化论”式的弱肉强食的世界。
但20世纪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
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
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
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六、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多少有点类似于我们“三个和尚”的故事。
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
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 ,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就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
因为人不是静止的动物,而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相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我们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对合作研究得并不多,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管理制度和行业都是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非利用组织提高人的效能。
换言之,不妨说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让每个人做到最好,而是避免内耗过多。
2 1世纪将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真诚合作的重要性,正在努力学习合作。
邦尼人力定律: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六十个人一秒种却挖不了一个洞。
合作是一个问题,如何合作也是一个问题。
七、酒与污水定律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几乎在任何组织里,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
他们到处搬弄是非,传播流言、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
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你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它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人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它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
如果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
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你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八、水桶定律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水平。
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质部分往往又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水桶定律”与“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而“最短的木板”却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只不过比其它部分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成烂苹果扔掉。
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无法消除。
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
如果它严重到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就不得不有所动作。
如果你在一个组织中,你应该:1、确保你不是最薄弱的部分;2、避免或减少这一薄弱环节对你成功的影响;3、如果不幸,你正处在这一环节中,你还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改进,或者转职去谋另一份工作。
九、蘑菇管理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段“蘑菇”的经历,但这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当上几天“蘑菇”,能够消除我们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看问题也更加实际,而对一个组织而言,一般地新进的人员都是一视同仁,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
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来说,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