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米用米量教案设计
数学教案-认识米用米量数学教案2篇
数学教案-认识米用米量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认识米用米量数学教案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认识米用米量数学教案适用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知道米是长度的单位,并能正确使用米量物体的长度;2. 理解1米等于100厘米,并能够相互换算;3. 能够运用米和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1. 一张米和厘米换算的示意图;2. 一些物体,如铅笔、书、椅子等,用于实际测量;3. 学生测量用的尺子。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物体,如铅笔、书、椅子等,问学生这些物体的长度可以如何用来测量。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步骤二:引入米和厘米向学生展示米和厘米的示意图,解释米是长度的单位,厘米是比米小的单位。
告诉学生1米等于100厘米。
步骤三:认识米用米量向学生展示一段长约1米的绳子,并让学生用米量绳子的长度。
鼓励学生自己体验和感受米的长度。
步骤四:认识厘米用米量给学生展示一段长约1米的绳子,并让学生用尺子测量绳子的长度,告诉学生这个长度是100厘米。
步骤五:实际测量让学生用尺子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如铅笔、书、椅子等,并记录下测量结果,保留到下一步使用。
步骤六:练习相互换算让学生分别用米和厘米表示测量结果,并进行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练习。
例如,如果学生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为80厘米,让他们计算出这个长度是多少米。
步骤七:小结向学生强调米和厘米的概念和换算方法,并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巩固性练习。
教学延伸:1. 引入其他长度单位,如千米和毫米,并进行相互换算的练习;2. 制作长度测量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并进行实际测量。
数学教案-认识米用米量数学教案精选2篇(二)教案名称:认识钟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钟上的数字表示的时间;2. 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时钟图案,判断和描述时间的概念。
教学重点:1. 识别和理解钟上的数字表示的时间;2. 判断和描述时间的概念。
教学难点:1. 根据具体的时钟图案,判断和描述时间的概念。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的基本概念,知道米是长度单位之一。
2. 让学生掌握使用米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米为单位进行长度测量的能力。
4. 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米的基本概念。
2. 米尺的使用方法。
3. 物体长度的测量。
4. 估测物体长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米尺的使用方法,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米尺的使用方法。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物体长度,巩固米尺的使用方法。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采用提问法,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准备1. 米尺、直尺等测量工具。
2. 各种长度不同的物体,如书本、桌子、椅子等。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4. 教学设计稿。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出示各种长度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表示这些物体的长度呢?引入米作为长度单位。
2. 讲解米的基本概念:讲解米的长度单位概念,让学生理解米与厘米、毫米的关系。
3. 米尺的使用方法:讲解米尺的结构,示范如何使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引导学生总结米尺的使用方法。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合作测量教室内的物体长度,如桌子、椅子等,并记录测量结果。
5. 估测物体长度: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估计它们的长度,并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七、课堂练习1. 完成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米尺的使用方法和估测物体长度的能力。
2. 互相检查:学生相互检查练习题的完成情况,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米尺的使用方法和估测物体长度的技巧。
2. 强调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米为单位测量长度的重要性。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米为单位测量家中的物体长度,如书本、桌子、椅子等,并记录测量结果。
《认识米和用米量》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用米量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这个操作将演示用米量的基本原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米作为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用米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需学会运用米作为长度单位解决生活中的长度测量问题。
举例: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测量问题,如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1)量感的建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尤其是1米的量感是一个难点。
举例:通过多种方式,如让学生走1米、比较1米与常见物体长度等,帮助学生建立量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认识米和用米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测量长度的情况?”比如,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或是测量桌子的长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长度测量的奥秘。
3.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设计问题解决环节,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数据,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认识米和用米量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认识米和用米量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米的概念,认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习米量的基本单位和计量方法。
3.训练学生进行简单的米量计算,并能够正确使用米量进行问题求解。
二、课前导入1.演唱《小米米》儿歌,引起学生对米的关注。
2.教师出示一包米,让学生观察,并请学生描述这个物品的特征和用途。
3.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煮饭时需要用到的米的数量和用途,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米的关注和认知。
三、教学过程1.米的概念和应用a)概念讲解:米是一种谷类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食品材料。
b)应用分析:米可以做成各种美味的食物,如米饭、米粉、米线、糯米团等等。
同时,在农村,米也可以用来喂养家畜。
2. 米量的基本知识a)基本单位:1升米=1000克米。
b)计量方法:用米量勺或炊具自带的米量计量杯。
c)讲解米的单位换算,如1kg=1000g;1g=1000mg。
3. 用米量进行计算a)观察实物:教师出示一瓶米或一个标准的米量勺,并让学生观察。
b)训练计算:通过举例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用米量进行计算,如:如果用一升米煮饭,需要多少毫升水?4. 练习题a)判断正误: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 1kg米等于1000g米。
② 1升米等于100克米。
b)应用题:小明要煮一锅米饭,家里有2升米,请问小明需要准备多少毫升水?四、教学总结1.课程回顾: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提问,测试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
2.反思提醒:教师指出每个学生在本节课中的优点,同时也提醒他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加深对米的认识,熟练掌握米量计算方法。
五、教学评价1.正确认识米和米量的应用和计算方法;2.能够正确使用米量进行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加强对米和米量的认知,利用米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增强,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涉及到米的问题,为日常生活的煮饭和烹调带来便利。
《认识米和用米量》教案
我号0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米质长应观念。
2.使学生知道I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闻米,3.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制4—阐㈤艰点: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I米=100咀米,能用米尺测设较长物体的长度。
难点:用米作长度单位测显较长物体的实际长度.我号才各1米长的尺子、软尺. ___________公考丽t一、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什么作的位去价物体的长度?(厘米)谁能用学过的知识帮老师疑麻黑板的长?请学生用自己的尺子最黑板的长。
提问:这样的测量你感觉怎样?讲述:看来.同学们如果用自己的尺子来盘黑板的长很麻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Vi定有.(板书课时一一认识米和用米Sb二、探究新知1.认识米。
师:刚才我们用厘米作单位去量黑板的长度,我们发现很不方便.其实•盘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孤位.“米”也可以用字母“m”友示.师:(教师京出米尺)同学们,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
(板书“I米”,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战段,米可以用"m”表示)2.感受米.师:1米到底有多长呢?同桌两人,一人仰出双臂,一人用米尺修,发现仰口的两臂的长或大约是1米。
师:你们能用手中的米尺再盘一吊: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是I米吗?学生用米尺测量.发现从地面到讲台未面的拓度也是1米.师:大家仔细观察,看看I米有多长,你能比划一下吗?师:好,现在,同学们请闭上眼在,先想想I米有多长,然后,说说我们周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3.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厘米,今天我的又学习了米,原么米和厘米是什么关系呢?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米,I厘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指比一下,教酊在黑板I米长的戏段上面并排亘出1瓯米。
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是什么关系呢?教师出示折尺,这是一把折尺,伸直正好是1米,⅛1米的直尺相比•一样长.百一看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陛米、20厘米、3011米、……100艇米.再看在这把1米的直尺,1米里面有100闻米: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卷尺,I米里面也是有100迎米,同时,教师在黑板I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厢米为单位,分成IO等份(如图)・I*__ 人__IoX案板竹:1米=100匣米(Im=100Cm)用直尺米量米尺,发现1米=Ia)厚米.4.用米麻.(1)交流:如果让你用米尺后物体的长度,你要怎样信?同案互相说一说。
数学教案-认识米 用米量
数学教案-认识米用米量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米,并能正确使用适合的单位来量米。
2.能够通过实际测量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米。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有关米的问题。
二、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认识米并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2.提问:你们平时有没有听过“米”这个单位?它是用来量什么的呢?步骤二:认识米1.讲解:米是长度的单位,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
2.示意图:画出一张米的示意图,让学生了解一米的大致长度。
步骤三:测量物体长度1.准备物体:准备几个常见的物体,如铅笔、书本、教室的桌子等。
2.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测量。
3.使用尺子:给每个小组发放一把尺子,让他们使用尺子测量所选物体的长度。
4.记录结果:学生将测量结果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并用米作为单位。
步骤四:讨论结果1.小组汇报:让每个小组依次汇报他们测量得到的结果,并与其他组进行对比。
2.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组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结果可能会有差异?如何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步骤五:应用1.练习题:给学生发放一些关于米的应用题,让他们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讲解答案:让学生交换答案并互相批改,再由教师进行讲解。
步骤六:总结1.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米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2.提问:学生自由提问,解答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疑惑。
三、教学资源1.白板、黑板或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2.尺子。
3.相关的物体。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
2.自主选择一个物体,使用尺子测量其长度,并写出结果。
以上是本次数学教案的内容。
希望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正确理解什么是米,并掌握用米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应用,提高学生对米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认识米用米量》的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米这一长度单位,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学会使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能用“米”表示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米”表示物体的长度。
难点:使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能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长度单位,谁能告诉我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生:厘米、分米、米。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米”这个长度单位。
2.探究新知(1)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米有多长吗?谁能用身边的物品表示1米?生:可以用尺子、直尺、绳子等表示。
师:那我们就用尺子来表示一下1米。
请大家拿出尺子,找出1米的长度,并用手指比划一下。
(2)认识米尺师:我们刚才用尺子表示了1米,但是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通常使用米尺。
请大家观察一下米尺,看看它有什么特点?生:米尺上有刻度,每个刻度表示1厘米,1米有100个刻度。
师:对了,米尺上的刻度表示长度,1米就是100厘米。
(3)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尺,我们就用米尺来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生:分组进行测量,记录结果。
师:请各组汇报测量结果。
生1:我们测量的是铅笔,长度是15厘米。
生2:我们测量的是书本,长度是20厘米。
生3:我们测量的是课桌,长度是1米。
师: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米尺放在物体的一端,让米尺的零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然后沿着物体的方向将米尺平移,直到另一端,读取物体长度。
3.巩固练习师:现在请大家用米尺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并记录下来。
生:测量身高,记录结果。
师: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看看谁的身高最高?生:交流身高,找出最高者。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米用米量”,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建立了1米的长度观念,学会了使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能用“米”表示物体的长度。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优秀教学教案第一章:认识米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米的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米的长度和单位换算。
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知和运用。
1.2 教学内容米的长度概念:介绍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定义。
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介绍米与厘米、毫米、千米等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身高、距离等。
1.3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展示米尺和米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米的长度和重量。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米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如测量身高、房间长度等。
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米的长度和单位换算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米的理解和运用。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准确地回答米的长度概念和单位换算问题。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米进行长度测量和描述。
第二章:用米量长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用米量长度的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米进行长度测量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不同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和选择。
2.2 教学内容米尺的使用:介绍如何使用米尺进行长度测量。
其他长度测量工具:介绍卷尺、测绳等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选择。
测量实践:进行实际的长度测量活动,如测量教室的长度、桌子的宽度等。
2.3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米尺和其他长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的长度测量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问题解决: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计算教室的面积等。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米尺和其他长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测量结果,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三章:用米量面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用米量面积的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米进行面积测量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不同面积测量工具的使用和选择。
3.2 教学内容平方米的概念:介绍平方米作为面积单位的概念和定义。
面积测量工具:介绍平方米测量板、尺子等面积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选择。
测量实践:进行实际的面积测量活动,如测量教室的面积、桌子的面积等。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知道米与日常生活中计量长度的关系。
2. 培养学生使用米尺量物体的能力,发展测量和估算长度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
2. 米尺的使用方法。
3. 物体长度的测量和估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米尺量物体。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测量和估算长度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场景为背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米作为长度单位的作用。
2.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和总结米尺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米尺、绳子、卡片、实物等。
2. 学具:每人一把米尺,若干绳子、卡片、实物等。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根绳子,提问:“这根绳子有多长?”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单位的概念。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我们通常用“米”作为长度单位来计量绳子的长度。
二、学习米作为长度单位(10分钟)1. 教师介绍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米与日常生活中计量长度的关系。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长度可以用米来计量。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学习米尺的使用方法(10分钟)1.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米尺量物体,边示范边讲解米尺的使用方法。
2.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米尺量物体,教师巡回指导。
3. 各组汇报测量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物体长度的测量和估算(10分钟)1. 教师提出测量任务,如:“请用量尺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2. 学生分组测量,并进行估算。
3. 各组汇报测量和估算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和米尺的使用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认识米用米量_小学二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以及使用米作为量度食物的单位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米进行量度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米的概念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米进行量度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米进行量度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米,容器,量杯等2.学生准备铅笔和纸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什么单位来量度食物?”2.学生思考一分钟后,带领学生回答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米是如何被用来量度食物的。
二、呈现(1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米,让学生对米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教师向学生介绍米作为量度食物的单位,并指出我们可以用米来量度谷物、米饭等。
3.引导学生将米倒入一个容器中,并提醒学生观察容器中米的数量。
三、讨论(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当我们说一个杯子里有多少米,我们在说什么?-当我们说一个碗里有多少米,我们在说什么?-当我们说一个袋子里有多少米,我们在说什么?-当我们说一个箱子里有多少米,我们在说什么?2.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告诉学生,当我们用米作为单位量度食物时,我们是在说米的数量。
四、拓展(20分钟)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份练习题,并让学生用米作为单位计算每个题目的答案。
2.学生完成题目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并检查彼此的答案。
3.每个小组代表可以向全班报告他们的答案,并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重点强调正确使用米进行量度的方法。
2.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确认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六、作业(2分钟)1.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引导和互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使用米进行量度时存在一些困惑,他们很容易混淆量杯和容器中的米的数量。
下次教学中,我会增加更多的实物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认识米用米量教案_小学二年级教案
教案主题:认识米,用米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米的概念及其常见用途,并学会使用米量单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测量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米,学会使用米量单位。
教学难点:学生能准确使用米量单位。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2.米、量杯、刻度尺等实物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老师出示一些常见的食物,如面包、饼干、米饭等,请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食物的特点。
2.老师引导学生关注食物中的米饭,并问学生米饭是由什么做成的。
二、新课呈现(15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一碗饭,并告诉学生这是由米煮成的。
引导学生思考米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老师出示米的图片,并告诉学生这是米,它是一种粮食,是人们常吃的食物。
引导学生了解米的特点和用途。
3.老师向学生介绍米的量杯和刻度尺,并解释这些工具的作用。
教师让学生模仿示范,使用米量杯和刻度尺测量一些米的量。
三、讨论和实践操作(20分钟)1.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一些实践操作活动,如测量一杯米需要多少克、多少毫升,将一些米倒入量杯并比较不同杯里的米的重量和体积等。
2.老师鼓励学生合作小组进行讨论,用米量单位表示一碗米饭、一杯米等。
学生展示他们的测量结果并交流讨论。
3.老师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介绍米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引导学生懂得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四、小结(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学会了使用米量单位,并了解了米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2.教师布置学生的作业: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米的作文,并带来下节课分享。
五、拓展延伸(20分钟)1.学生将自己的作文朗读,并进行互相评价和改进。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每组选取一种粮食(如小麦、玉米等),了解并介绍这种粮食的特点、种植和加工过程。
3.学生展示小组活动成果,并进行互动交流。
六、课堂练习(15分钟)1.老师出示一些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中的物品,用米量单位表示它们的重量或体积。
认识米用米量_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米和米量的基本概念。
2.能够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米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1.认知米和米量的基本概念。
2.进行米量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1.将米量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米和米量的认知水平。
2.给予学生合适的计算指导,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米量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教师:白板、笔、教学课件。
学生:教材、作业本。
教学内容及方法1. 获取学生已有的知识1.1 提问:“你们都知道米是什么吗?” 1.2 引导学生回忆米的来源,比如说稻谷、玉米等。
1.3 提问:“米有哪些单位量?” 1.4 引导学生回忆物体的单位量,如斤、千克等,再将其转化为米量的单位量,如千克转化为公斤和毫克等。
2. 具体呈现米和米量的概念2.1 利用课件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米量,如1千克、5公斤等,让学生对米量进行形象化的认知。
2.2 教师向学生展示常用的米量转换关系,如1千克=1000克,1公斤=2斤等。
2.3 引导学生进行米量的简单计算,如1千克+300克=1300克,5公斤-3斤=2公斤等。
3. 运用米量进行实际生活中的计算3.1 给学生出具体生活中运用米量进行计算的题目,如:“王叔叔买了一袋米,重5千克,一周内吃了1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 3.2 让学生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米量进行计算。
3.3 对于计算错误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计算指导和帮助。
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米和米量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能够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米量进行计算。
同时,本课对于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能力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相关练习题。
2.让学生在家中实践运用米量,将所实践的过程以文字形式写出来。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认识米 用米量9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米用米量9篇认识米用米量 1第三课时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务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页,《认识米用米量》的例3。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知道1米=100厘米。
2、米尺量会用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用米测量较长物体长度的实际长度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尺、10厘米长的纸条、绳子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起认知冲突。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什么作单位去量物体的长度?(厘米)上节课的内容大家都掌握得不错,谁能用学过的知识帮老师量量黑板的长?请学生用自己的尺子量黑板的长。
(学生用厘米量黑板的长,很不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
)提问:这样的测量你感觉怎样?(很麻烦)师讲述:看来,同学们如果用自己的尺子来量黑板的长很麻烦。
谁有更好的办法呢?(做一把更长的尺子)大家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的好办法。
老师这里有一个好宝贝,用它能很快地量出黑板的长,想不想知道这个宝贝是什么?二、实践操作,认识米。
1.建立表象。
(1)(出示米尺)大家看,这个宝贝就叫做米尺,它的长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就方便多了。
(出示米尺图)这就是米尺的缩小图,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尺子,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数字不同,刻度线不同)请一位学生拿自己的尺子来量一量老师的米尺上从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长?(10厘米)提问:在米尺上你还能不能找出其它的10厘米?(2)同学们,下面我们就用米尺来量一量,看看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高?教师再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
(3)学生动手操作⑴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卷尺或盒尺,找出1米的长度。
《认识米用米量》的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的教案第一章:认识米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米的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米的计量单位和换算关系。
1.2 教学内容米的基本概念:米是长度单位,用于测量物体的长短。
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米与千米的关系:1米=0.001千米。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米的基本概念和换算关系。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和换算练习。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长度单位的作用。
1.4.2 讲解:讲解米的基本概念和换算关系。
1.4.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和换算练习。
1.4.4 总结:归纳总结米的基本概念和换算关系。
第二章:用米量长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用米量长度的方法。
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和换算。
2.2 教学内容用米量长度的方法:使用米尺或米卷尺进行测量。
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米尺和米卷尺的使用方法。
长度换算:将测量结果换算为其他长度单位。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用米量长度的方法和换算关系。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和换算练习。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长度测量的方法。
2.4.2 讲解:讲解用米量长度的方法和换算关系。
2.4.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和换算练习。
2.4.4 总结:归纳总结用米量长度的方法和换算关系。
第三章:用米量面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用米量面积的方法。
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面积测量和换算。
3.2 教学内容用米量面积的方法:使用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单位进行测量。
面积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换算关系。
面积换算:将测量结果换算为其他面积单位。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用米量面积的方法和换算关系。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和换算练习。
3.4.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面积测量的方法。
3.4.2 讲解:讲解用米量面积的方法和换算关系。
3.4.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和换算练习。
《认识米用米量》的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的基本概念,知道米是长度单位之一。
2. 让学生学会使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
3. 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米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估测物体长度,提高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米尺、课件、实物等。
2. 学具:米尺、练习本、画图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课件介绍米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米。
2. 讲解米尺的使用方法:讲解米尺的零刻度、分刻度和厘米刻度,示范如何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
3. 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合作,用米尺测量教室里的物体长度,如桌子、黑板等。
4. 成果展示:邀请学生展示测量成果,点评测量准确性。
5. 估测练习:让学生在没有米尺的情况下,估算教室里的物体长度,如窗户、门等。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让学生用米尺测量家里的物体长度,如床、电视等,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2. 拓展作业: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可以用米尺测量的事物,试着用米尺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米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使用米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准确性,以及估测物体长度的能力。
2.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实物测量等方式进行评价。
3. 评价标准:能正确使用米尺,测量结果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能准确估测物体长度。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操作能力。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米的使用和测量技巧。
八、教学拓展1. 让学生探索其他长度单位,如厘米、毫米、千米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组织学生进行长度单位的主题活动,如制作长度单位的手工制品,或者在户外进行长度单位的实地测量。
九、教学资源1. 米尺的使用说明书或相关教程。
《认识米用米量》的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的教案第一章:认识米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米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掌握米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让学生学会使用米尺测量长度1.2 教学内容米的概念和特点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米尺的使用方法1.3 教学步骤1.3.1 米的概念和特点向学生介绍米作为长度单位的起源和定义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感受一米的长度1.3.2 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向学生介绍米与其他常用长度单位(如厘米、毫米、千米等)的换算关系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换算关系1.3.3 米尺的使用方法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米尺测量长度让学生分组实践,使用米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第二章:用米量长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米尺量取物体的长度让学生掌握米与厘米、毫米的换算方法2.2 教学内容米尺的使用方法米与厘米、毫米的换算关系2.3 教学步骤2.3.1 米尺的使用方法向学生复习米尺的使用方法,强调注意事项让学生分组实践,使用米尺量取不同物体的长度2.3.2 米与厘米、毫米的换算关系向学生介绍米与厘米、毫米的换算关系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换算关系第三章:用米量面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量单位让学生学会使用米作为面积单位测量平面图形的面积3.2 教学内容面积的概念和计量单位米作为面积单位的使用方法3.3 教学步骤3.3.1 面积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向学生介绍面积的概念和常用计量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厘米等)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感受一平方米的面积3.3.2 米作为面积单位的使用方法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米作为面积单位测量平面图形的面积让学生分组实践,使用米作为面积单位测量不同平面图形的面积第四章:用米量体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和计量单位让学生学会使用米作为体积单位测量物体的体积4.2 教学内容体积的概念和计量单位米作为体积单位的使用方法4.3 教学步骤4.3.1 体积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向学生介绍体积的概念和常用计量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厘米等)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感受一立方米的体积4.3.2 米作为体积单位的使用方法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米作为体积单位测量物体的体积让学生分组实践,使用米作为体积单位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第五章:综合实践活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米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2 教学内容综合实践活动5.3 教学步骤5.3.1 设计实践活动教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需要学生使用米量知识解决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践活动方案5.3.2 实施实践活动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学生汇报实践活动成果第六章: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转换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米与厘米、分米、千米等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认识米用米量》的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理解米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长度之间的联系。
2. 学会用米作量具,测量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米的长度单位概念。
2. 米与实际物体长度的对应关系。
3. 测量工具——米尺的使用方法。
4. 测量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米的长度单位概念,米尺的使用方法。
难点:米与实际物体长度的对应关系,测量实践活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米尺、教科书、PPT。
2. 学具:每人一把米尺,若干实际物体(如书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教科书,引导学生观察封面上的米尺图案,引发学生对长度单位和米尺的兴趣。
2. 教学米的长度单位:(1)教师介绍米的长度单位,讲解米与实际物体长度的对应关系。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用米尺测量教科书的长度,体会米的长度。
3. 米尺的使用方法:(1)教师示范米尺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
4. 测量实践活动:(1)教师提出测量任务,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2)学生分组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米的长度单位和米尺的使用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如让学生课后测量家里的家具长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用米尺测量家里的家具长度,记录并写在日记本上。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学习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 实践活动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测量准确性、操作规范性以及结果记录的完整性。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练习完成情况,关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认识米《用米量》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认识米《用米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记忆米的基本单位及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2.学习用米量物体的方法,理解米的实际意义。
3.锻炼学生观察与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米的概念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2.教具:米尺、米量物体等
3.教学环境:教室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一段米尺,并引导学生认识米尺的刻度和表示方法,让学生感受米的长度单位。
•教师提出问题:“米有多长?我们用什么来量米的长度?”
2. 学习
•教师介绍米的基本单位及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米的概念。
•教师示范用米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让学生跟着做。
3. 实践
•学生分组,每组给出一段长度的米量物体,让学生用米尺测量并记录结果。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比较测量结果。
4. 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用米作为长度的单位?米在生活中有什么实际意义?
•让学生分享自己用米量物体的体会和方法。
5. 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认识米的长度单位、用米量物体的方法,并强调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
1.请用米尺测量教室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请用米尺测量桌子的长度,并比较不同桌子的长度。
五、课后作业
1.家里找一些日常物品,用米尺测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
2.回顾教材中关于米的内容,思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米的概念和实际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认识米、用米量(教案二)
认识米、用米量(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知道米的种类及其区别,了解米的营养成分。
2.掌握用米的量的计算方法,了解米的计量单位。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米的种类及用米的量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掌握用米的量的计算方法,时刻注意用米量的换算。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向学生介绍米饭是我们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之一,探讨不同地区用米制作的食物,引导学生思考米的重要性。
2. 学习内容讲解(1)米的种类及区别向学生介绍大米、小米、糯米等米的种类,讲解它们的区别和不同用途。
介绍各种米的营养成分,表明米是一种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食物。
(2)用米的量的计算方法第一步:认识米的计量单位。
讲授米的计量单位,如千克、克、斤、两、杯等,明确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第二步:了解烹调中米的计量单位。
讲解在烹调中米的计量单位通常是杯、勺,给出化杯和化勺的方法和比例,同时给学生几个常见的烹调量如:米饭、糯米、小米粥、粥等。
第三步:根据不同米饭制作过程计算用米量。
以米饭为例,讲解用米量的计算方法。
通过讲解米饭的制作流程,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用饭的人数和容器大小来计算用米量的方法。
3. 练习环节根据上述三个步骤,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于米和用米量的掌握程度。
例如:1.如果要用2杯米煮小米粥,需要多少水?2.每个人要吃1.5杯米饭,3个人用多少米?3.如果要做300g的糯米,需要多少水?4. 课堂小结环节对米的种类及区别、用米的量的计算方法进行小结,并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的餐饮生活中正确使用米,以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四、教学延伸及拓展在米课程中,除了米的种类和用量计算,还可以拓展米饭的制作方法,教学学生如何煮出香气扑鼻、口感丰富的米饭。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探讨米饭和其他食材的搭配,烹饪出美味佳肴,让学生体会饮食文化的丰富性。
五、教学评估通过设计的练习题和课堂小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察。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教案
《认识米用米量》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的基本概念,知道米是长度单位之一。
2. 培养学生用米量物体长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测量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测量任务。
二、教学内容1. 米的基本概念2. 米与厘米、毫米的关系3. 测量工具的使用(尺子、卷尺等)4. 实际操作:用米量物体的长度5. 总结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米的基本概念,能够用米量物体的长度。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米与厘米、毫米的关系,熟练使用测量工具。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米的长度。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物体长度。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米尺、卷尺、物体(如书本、桌子等)2. 学具:每人一把尺子,练习本3. 教学场地:教室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米尺、卷尺等测量工具,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工具是用来测量什么的吗?2. 讲解米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米与厘米、毫米的关系。
3. 示范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互相测量。
4. 学生分组测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测量误差。
5. 总结测量结果,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测量心得。
七、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测量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测量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3. 学生根据测量结果,完成练习题。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用米量家里的某个物体,记录测量结果。
2.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以及对米的长度有更深刻的认识。
九、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学生掌握程度如何。
2. 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十、评价与反馈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测量技巧的提高。
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对方的测量成果,给出建议。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米用米量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务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第4页,《认识米用米量》的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知道1米=100厘米。
2、米尺量会用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用米测量较长物体长度的实际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尺、10厘米长的纸条、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起认知冲突。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什么作单位去量物体的长度?(厘米)上节课的内容大家都掌握得不错,谁能用学过的知识帮老师量量黑板的长?
请学生用自己的尺子量黑板的长。
(学生用厘米量黑板的长,很不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
)
提问:这样的测量你感觉怎样?(很麻烦)
师讲述:看来,同学们如果用自己的尺子来量黑板的长很麻烦。
谁有更好的办法呢?(做一把更长的尺子)大家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的好办法。
老师这里有一个好宝贝,用它能很快地量出黑板的长,想不想知道这个宝贝是什么?
二、实践操作,认识米。
1.建立表象。
(1)(出示米尺)大家看,这个宝贝就叫做米尺,它的长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就方便多了。
(出示米尺图)这就是米尺的缩小图,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尺子,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数字不同,刻度线不同)请一位学生拿自己的尺子来量一量老师的米尺上从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长?(10厘米)
提问:在米尺上你还能不能找出其它的10厘米?
(2)同学们,下面我们就用米尺来量一量,看看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高?
教师再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
(3)学生动手操作
⑴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卷尺或盒尺,找出1米的长度。
①同桌两人合作量一量,从地面到你身体的某个部位是1米,并比划出来,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高呢,还是不到1米?
①量一量,双手张开多大是1米?把这个长度记在你的头脑里。
①找一找,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长约是1米。
(门的宽……)
2.认识厘米和米的关系。
(1)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呢?请你用手比划出来。
(2)分组实验。
(课前让学生准备10厘米长的纸条若干条、不同长度的厘米尺作为测量工具。
)
同学们,你们桌上都有一条1米长的绳子,你们能测量出它有多少厘米长吗?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工具去测量。
(3)指名汇报。
提问:从刚才大家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1米=100厘米)(4)验证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米尺,引导学生通过数米尺上的刻度验证刚才实验的结果。
3.用米量
师创设故事情景:明明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有一个星期天,明明去看望奶奶。
他到了奶奶家,看到奶奶家的窗帘已经破旧了,他想:平时奶奶多疼我啊,我也应该孝敬奶奶。
于是,明明决定用自己攒的零花钱给奶奶买窗帘布。
他就自己先量出了窗户的长和宽,再把这个尺寸告诉布店的老板,老板帮明明选了一块又实惠又好看的布。
明明把这块布送给奶奶,奶奶用它做了美丽的窗帘布。
大家直夸明明是个聪明孝顺的好孩子。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