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与兼类词
浅谈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
浅谈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刘欢欢摘要: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这一现象非常突出。
如果没有正确掌握词类活用的用法,那么阅读古文就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某些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
通过词类活用,可以使得文章变得活泼、语言更加丰富、情感表达更加饱满。
本文想要对词类活用的定义作出明确界定,弄明白词类活用中的主要内容,区分开词类活用和兼类词,以此达到更好掌握和运用词类活用的目的。
关键词:词类活用兼类词古现汉语词类活用比较一词类活用和兼类词的概念(一)词类活用的含义任何一个词都归属于一定的词类,而且都有较为固定的语法功能,这个是古现汉语共同遵循的规律。
但是,在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词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灵活运用为另外一类词,临时具备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就是词类活用。
(二)兼类词的含义与词类活用相关的概念是兼类词,词的兼类又叫“跨类”,是指一个词兼属不同的词类,即在某种场合下是甲类词,在另一种场合下是乙类词。
词类活用和兼类词有明显不同。
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提出“词类通假”说,如“通名往往假借静字”,“假借动字”,“更有假借状字者”,即是形容词、动词、副词假借为名词,如“天之苍苍,其正色耶”,“苍苍”是形容词能够假借为名词。
但他同时还提出了“兼类”说:“庄德充符:‘人莫鉴于流水而止于流水,惟止能止众止’,‘止’字四用:‘止水’之‘止’静字,言水不流之形也。
‘惟止’与‘众止’两‘止’字,泛论一切不动之物名也。
‘能止’之‘止’,有使然之意,动字也。
是一‘止’字而兼三类矣。
”可见马建忠对“假借”和“兼类没有严格的区分。
二词类活用和兼类词的区分陈承泽在《国文法草创》中提出“本用+活用”的说法:“盖凡字一义只有一质可有数用,从其本来之质而用之者,谓之本用。
”汉语的词则以其“本用分类”。
还提出“凡此皆认为兼类,而不认为活用”,因为“殆不能分别其主从不能强认其一为其他之活用”,就是说,能区分出主从的,例如‘春风风人’,第一个‘风’是本用,第二个‘风’是活用。
什么是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里
“公赐之食,食舍肉。” ——前“食”为名词, 食物。后“食”为动词,吃。这句意思是,吃东西时 把肉放在一边。此选自《郑伯》,公即郑伯郑庄公, 之代指颍考叔。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 词,使动用法,给……吃,活用。现代表示这个意思的 词已经写做“饲养”的“饲”了。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 类。 现代汉语也具有这两种词类:“废寝忘食”; “多食蔬菜少食肉”。
使动用法是“使动词”具有“使宾语 怎么样”的意思,它表示一种客观结果, 实际上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改变了宾语 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或使宾语 发出某种动作行为,总之,使宾语变得跟 以前不一样。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尽心上》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
则王怒。
《孟子· 梁惠王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 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具有“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状”的意思。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战国策· 齐策》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 齐策》 3、……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 居,乐其俗。 《老子》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的区别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在结构上相同,并 无特殊的语法标志。同一个词既可用于意动, 也可用于使动,二者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含 义上。
而意动用法是“意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 的意思,它表示一种主观看法,强调主语所代表的人 的一种主观认识。这种主观看法、主观认识同宾语所 代表的人或事物的客观状况也许相符,也许不相符; 但不论相符与否,都没有改变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的性质状态。这是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区别。因此, 在确定一个词究竟是用作使动还是意动时,一定要认 真分析、体会上下文的意思,不可含糊。
词类活用简介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基本职能,充当了别的词类这种语法现象。
词类活用是从语法角度来说的,而不是从词汇角度来谈的。
一般来说,一个词的基本的语法功能是固定的,活用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功能,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这种临时性的功能就不存在了。
《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句中“水”受助动词“能”修饰,作谓语,由名词活用为动词,它的基本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定语、宾语,而本句中功能改变,成了别的词类。
由于这种功能是临时性的,离开了这种环境,活用就不存在了。
发展到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就很少了。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不同,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是名词,朝庭。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是动词“朝拜”。
词的兼类是词义引伸的结果,是一个词所固有的。
词类活用是一个词的临时性的功能,是不固定的。
二、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既保留了名词的意义,又具有动词的功能。
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译为现代汉语,有的译为述宾短语,[动+名]如: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
《吕氏春秋•上农》子高曰:“微二子者,楚不国矣。
” 《左传•哀公十六年》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的译为状中短语,([介+名]+动),如: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史记•商君列传》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
《聊斋志异.妖术》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
韩愈《原道》有的完全译为动词,如: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报任安书》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吾不能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
《说苑•贵德》(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具有动词的功能。
有的译为状中短语,[形+动],如: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徐珂《冯婉贞》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词的兼类和活用
定期:A.定期刊物(形)B.定期检查 (副)
精选课件
8
⑸兼形、动、名的:麻烦、方便、便宜 等。例如:
方便:A.大城市的交通很方便。 (形)B.方便群众(动)C.提供方便 (名)
便宜:A.这里的东西真便宜。(形) B.这包太贵了,你再便宜一点吧。(动) C.买东西不能总是图便宜,还要看质量。 (名)
不能说在同一场合里有甲乙两类词的功能。
精选课件
2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
⑴兼类词一定要声音相同,词义有 联系,意义无关或失去联系的词不是兼 类词,而是同音词。例如:
打:A.打门(动) B.打今天起 (介)
别:A.把发票别起来(动)B.别去 (副)
净:A.一盆净水(形)B.地上净是水 (副)
精选课件
3
⑵意义相关而音不同只是字形相同的 词,也不是兼类词:
精选课件
5
⑵兼名、形的:科学、标准、经济、道德、 困难、理想等。例如:
科学:A.我们要相信科学。(名)B.这是 一本科学杂志。(形)
标准:A.我们要达到更高的标准。(名) B.这是标准间。(形)
经济:A.促进经济发展(名)B.这家餐馆 很经济。(形)
困难:A.克服困难(名)B.困难时刻 (形)
精选课件
凉:A.水凉了(阳平,形)B.凉了 一杯水(去声,动)
膏:A.春雨如膏(阴平,名)B.在 轴上膏了点儿油(去声,动)
精选课件
4
3、分类 ⑴兼动、名的:病、锈、建议、决定、领导、 工作、代表等。例如: 病:A.这种病不好治。(名)B.他今天没 来上班,因为他病了。(动) 锈:A.铁锈(名)B.锈住了(动) 建议:A.他采纳了这个建议。(名)B.我 建议你别去。(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和兼类词的联系
兼类词的产生与词类活用的联系
• 一般认为,兼类词产生的情况大致有两种,一是由于词义引申而产生 的兼类。如“荫”本为“树荫”,名词,《荀子·劝学》:“树成荫而 众鸟息焉”。因为树荫有遮蔽、保护作用,所以引申为一般的庇护,从 名词变成了动词。将:由“携带”(亦非本义)引申为“率领”,再引申为 “将领”《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欲将孙膑”的“将”是引申义“率 领”等等。 • 二是由临时性活用变成经常性使用 , 从而形成兼类词。如“目” 本是 名词,《左传》中“目”出现16次,只有一次可以解为动词义“看”, 《宣公十二年》:“目于眢井而拯之。” “目”的动词用法在先 秦视为名词活用比较妥当。到了汉代,比如《史记》中“目”的动词 用例多起来,并固定为“注视”和“使眼色”的义项,这时我们应把 它处理为兼类。
兼类和活用处在不断的变化中。 可见 ,“由于语言的历史演变 ,兼类和活用处在不断的变化中。那 些临时的活用正是创造兼类的基础 ,没有活用 ,兼类就难以发展到 非常丰富的地步” 而语言的发展和创新, 非常丰富的地步”;而语言的发展和创新,必然会有一些兼类词使 用的频率降低和范围变窄,从而转化为词类活用。反之, 用的频率降低和范围变窄,从而转化为词类活用。反之,词类活用 也会因频率增加和范围变广而转化为兼类词。 也会因频率增加和范围变广而转化为兼类词。
从词的发展中看词类活用和兼类词的联系
•量变到质变的关系 从发展的角度看,活用处于量变阶段,兼类处于质变阶段。 (吕叔湘先生) •活用是一种手段,兼类就是一种结果。
从它们的形成来看联系
• 我们知道,词在产生之时,必然只有一个固定的词义和词 性。引申出来的意义只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为了表达的需 要而临时引用的,在应用的过程中为人们所广泛认同而固 定下来形成兼类。就如“荫”从本意“树荫”最开始引申 为“庇护”之时,它也只能是临时的借用,我们不能说 “庇护”这一意义是从引申之时起就固定下来成为兼类词。 可以这样说 ,某一个词在开始时是活用的 ,但活用后的使用 频率逐渐增高 ,并被人们接受和认可,而且相对固定了,具备 了常用性的特点,便构成了兼类词。
浅谈词类的多功能性、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之间的关系
浅谈词类的多功能性、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之间的关系摘要:词类的多功能性、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现象一直是现代汉语研究的重点和焦点,对于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有很大的价值。
因此,本文将通过对现代汉语词类多功能性、词类活用、词的兼类的简单整理和论述,尝试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局部:一是现代汉语词类的多功能性概说;二是词类活用概说;三是词的兼类概说;四是词的兼类、词类活用、词的多功能性的关系。
关键词:词的兼类词类活用词类的多功能性一、现代汉语词类的多功能性概说汉语语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词类具有多功能性,词类与句子成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一对多的关系,因此,在对一个词的類别判定时,往往需要依据该句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正如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所提出的:“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
〞另外,高名凯先生提出“汉语的实词不能再行分类〞,原因是汉语的实词“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词类功能〞。
实词的多功能性也是现代汉语缺少形态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词汇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而不用改变形态,这大大增加了汉语的表意能力和意合性。
实际上,这一特点与汉民族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它们都重视人内心的认知能力。
吕叔湘先生在?语文常谈?中提到汉语在表示动作与事物的关系时,更依靠“意会〞,而不是依靠语言。
二、词类活用概说陈承泽先生首次提出了“词类活用〞说之后,学术界关于词类活用的定义有了统一的认识,即指某类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灵活运用,使某类词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词类活用不仅在现代汉语中有重要的语法、语义的作用,同时,汉语也是一脉相承的,在古代汉语中,词的语法功能的临时改变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常见的几类词活用进行举例说明。
〔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老:小孩儿拿大铜子儿打老。
〔2〕小:这小子是个恶霸,非要娶那个姑娘作小。
在这里,〔1〕句中“老〞由形容词“年迈的、年长的、陈旧的〞活用为名词表示“父母〞或“长辈〞。
兼词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区分-作文
兼词、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区分古代汉语中,兼词、兼类词和词类活用是一组容易混淆的概念,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一、兼词兼词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杨伯峻先生提出的。
他在《文言文法》一书中说:这类词的特点是,以一个字,却同时起两个不同的词性的作用。
有些是合音词,有些却不是合音词;譬如常用的‘诸’字,有时是‘之于’两字的合音,‘之’是代词,‘于’是介词,那么,这一‘诸’字便同时既起代词的作用,又起介词的作用,‘一身而二任了’。
因此,我管它叫兼词,因为它表面上只是一个字,却兼任两种词。
这样看来,兼词具有下面两个重要特征:其一:兼词是一个单音节词,它由两个词性不同的词构成。
其二:兼词可能是构成它的两个词的合音词,也可能不是。
例如:、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列子·愚公移山》)诸是之于的兼词,之是代词,于是介词;诸同时又是之于的合音词,之的声母和于的韵母合成诸的音节。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庄暴见孟子》)诸是之乎的兼词,之是代词,乎是句末语气词,表疑问语气;同时诸又是之乎的合音词,之的声母和乎的韵母合成诸的音节。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焉是于此的兼词,于是介词,此是代词;非合音词。
、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盍是何不的兼词,何是疑问代词,不是否定副词;非合音词。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尚书·汤誓》)曷通盍,是何不的兼词,何是疑问代词,不是否定副词;非合音词。
、且其居心叵测,反复靡常。
(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使粤奏稿》)叵是不可的兼词,不是否定副词,可是动词;非合音词。
二、兼类词兼类词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词性,这些不同的词性都是这个词本身具有的词性,并非临时性用法。
兼类词不同的词性相关联的意义之间有很密切的联系。
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均出自《史记·陈涉世家》)书为兼类词,上面的两个书,词性分别为动词和名词,意义分别为书写和文字,意义之间联系密切。
兼词、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区分
兼词、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区分古代汉语中,兼词、兼类词和词类活用是一组容易混淆的概念,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一、兼词“兼词”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杨伯峻先生提出的。
他在《文言文法》一书中说:“这类词的特点是,以一个字,却同时起两个不同的词性的作用。
有些是合音词,有些却不是合音词;譬如常用的‘诸’字,有时是‘之于’两字的合音,‘之’是代词,‘于’是介词,那么,这一‘诸’字便同时既起代词的作用,又起介词的作用,‘一身而二任了’。
因此,我管它叫兼词,因为它表面上只是一个字,却兼任两种词。
”这样看来,兼词具有下面两个重要特征:其一:兼词是一个单音节词,它由两个词性不同的词构成。
其二:兼词可能是构成它的两个词的合音词,也可能不是。
例如: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列子·愚公移山》)“诸”是“之于”的兼词,“之”是代词,“于”是介词;“诸”同时又是“之于”的合音词,“之”的声母“zh”和“于”的韵母“u”合成“诸”的音节“zhu”。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庄暴见孟子》)“诸”是“之乎”的兼词,“之”是代词,“乎”是句末语气词,表疑问语气;同时“诸”又是“之乎”的合音词,“之”的声母“zh”和“乎”的韵母“u”合成“诸”的音节“zhu”。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焉”是“于此”的兼词,“于”是介词,“此”是代词;非合音词。
4、子曰:“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盍”是“何不”的兼词,“何”是疑问代词,“不”是否定副词;非合音词。
5、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尚书·汤誓》)“曷”通“盍”,是“何不”的兼词,“何”是疑问代词,“不”是否定副词;非合音词。
6、且其居心叵测,反复靡常。
(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使粤奏稿》)“叵”是“不可”的兼词,“不”是否定副词,“可”是动词;非合音词。
二、兼类词兼类词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词性,这些不同的词性都是这个词本身具有的词性,并非临时性用法。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
2.3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
(1)两者都是古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动宾关 系。 (2)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使动用法适用于 动词、形容词、名词,而意动用法适用于 形容词、名词。 (3)两者的语法意义不同,使动是“使宾语 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而意动则是 “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 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
3.2表示工具或依据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起义)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jī běn)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
3.3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 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司马迁《报 任安书》)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为动用法
夫人将启之。(左传•隐公元年) 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龚自珍《病梅馆 记》)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而履 之。(史记•留侯世家)
3名词用作状语
1表示方位或处所 2表示工具或依据 3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4表示比喻
3.1表示方位或处所
夫以秦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 相如列传) 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史记•商君列传) 舜勤于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上)
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孟 子·告子上) 蝃dì蝀dōnɡ在东,莫之敢指。(诗·墉风·蝃蝀) 由“用手指向”还引申为“言语意义指向” 故孟子之言性,指性之本而言。(《朱子语类》 卷四)
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动宾关系的讨论 2特殊动宾关系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 其他特殊动宾关系 3名词用作状语 4词类活用条件
18词类的活用
注意: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表示“主观上认为宾 语怎么样”,而其使动用法,表示“客观上使宾 语怎么样”,二者表意不同,要仔细分辨: 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意动) 欲不战以老秦师。(使动)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意动)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使动 2.有时,意动和使动可以套用: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
★助动词后的名词、数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君不可二。 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 ★名词、数词紧接主语后作谓语,活用为动词 大楚兴,陈胜王。 六王毕,四海一。 ★副词后的名词、数词活用为动词 见耶北面啼,垢腻脚不袜。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与臣而将四矣。
词类的活用——用如一般动词
对以上两种情况,学术界有不同看法,认为是动补关系,补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对象等等。
词类的活用—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位于动词或动宾词组前, 与名词活用为动词则后面接名词或代词作宾 语不同,试比较: 汉王手斩之。(名词作状语) 曹子手剑而从之。(名词活用为动词)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名词作状语) 孟尝君客我。(名词活用为动词)
词类的活用——为动、于动
除“使动”和“意动”外,还有两种情况: 一是动词表示的动作“为”了宾语(即所谓“为动”) 例如: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死国可乎?(“死国”,为国 而死。) 邴夏御齐侯。(“御齐侯”,为齐侯驾车。) 二是动词与宾语间可加个“于”字来解释(即所谓“于动”) 例如: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誓之”,誓于她—对 她发誓。) 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泣臣”,泣于臣—在臣面前哭 泣)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思垂空文以自见。(“论书策”,论于书策—论述自己的见解于书策)
词类的活用
(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 《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 先汉所以兴隆也。” • 《孟子· 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数词词活用作动词 • 《荀子· 儒效》:“法后王,统礼仪, 一制度。” • 《韩非子· 十过》:“今君杀臣身以三 之可也。”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八、为动用法 • 谓语具有“为宾语怎么样”的含义。 • 《三国志· 华佗传》:“佗脉之。” • 《左转· 隐公元年》:“夫人将启之。” • 《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文赢请三 帅。”
九、词类活用的条件(怎样辨别词类活 用)
• 1、两个名词连用 • 《韩非子· 五蠹》:“遂王天下。” • 《史记· 陈涉起义》:“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
4、表示行为动作的状态(表示比喻) 《聊斋志异· 狼》:“少时,一狼迳去, 其一犬坐于前。” 《史记· 循吏列传》:“丁壮号哭,老人 儿啼。” 《左转· 庄公八年》:“豕人立而啼。”
现代汉语中的名词作状语
• • • • 蚕食鲸吞 口诛笔伐 土崩瓦解 星棋罗布 敌人只好龟缩在战壕里。 国家领导人电贺我奥运健儿。
《荀子· 劝学》:“君子之学也以美其 身。” 《战国策· 齐策一》:“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五、名词、形容词等活用作动词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1· 普通名词活用作动词 • 《黔之驴》:“驴不胜怒,蹄之。” • 《廉蔺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 如张目斥之。”
2· 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 • 《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秦师遂 东。” • 《史记· 孙膑列传》:“齐军既已过而 西矣。”
词类的活用
曹祝兵
一、词类活用的定义
• 词类活用是指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 在一定得条件下,临时具有另一类词 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 用,叫作词类活用。 • 如:《左传·庄公十三年》:“曹子 手剑而从之。”
词类活用与兼类词的关系问题研究
(五)动词用作状语
• 1 争割地而赂秦。 《贾谊· 过秦论》
• 2夜缒而出《左传僖公三十年》
兼类词
一 兼类词的定义
• 所谓兼类词,是指某些在一般语言环境中 经常分属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类而意义密 切相关的词。
二 兼类词的两个特点
• (一)经常性和稳定性,即同一个词的每一类用 法和意义在古汉语书面语中出现的颇率都很高, 已被人们约定俗成而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并且作为 一个正式的固定义项被收进了一般的辞书中。 • (二)同一词的不同词类之间在意义上必须有着 紧密的联系。词的兼类现象,实际上反映了词类 所标志的客观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
• 张世禄教授给“活用”这样定义:“有些词 往往在实际的语法结构中临时充当别的成分, 和它们经常的用法不合的,这叫‘词的活 用’。”(《古代汉语》)廖序东教授给 “活用”是这样定义的:“如果一个词偶尔 改变本身的意义,作别类词用,起别类词所 起的作用,这就叫词的活用。”(《文言语 法分析》)
词类活用的产生及其发展趋势
(二) 词类活用向兼类词转换
• 词类活用与兼类词都是某一词在一定历史阶段都 有充当其它词类的特点,并且语言是以不断变化 发展的动态形式存在的。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 有些词类活用使用频率逐渐增高 ,并被人们接受和 认可 ,最终定下来了,具备了常用性的特点,便构 成了兼类词。
联系小结
• 由于语言的历史演变 ,兼类和活用处在不断的变化 中。那些临时的活用正是创造兼类的基础 ,没有活 用 ,兼类就难以发展到非常丰富的地步”;而语言 的发展和创新,必然会有一些兼类词使用的频率 降低和范围变窄,从而转化为词类活用。反之, 词类活用也会因频率增加和范围变广而转化为兼 类词。因此 ,“考察一个词是兼类还是活用 ,离不 开特定的社会历史和特定的语言环境 ,只有把使用 频率这个标准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 ,对同一时期 的语法现象进行综合比较、辨析 ,才能得出较为可 信的结论 ,以免人们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看古文中的 词语应用 ,犯以今律古的毛病
(五)古代汉语词类的活用 2
五、词类的活用一、何谓“词类活用”如果某个词在句中临时改变了语法功能或意义,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或意义,就叫做“词类活用”。
《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史记·陈胜起义》:“将军身被坚执锐。
”《公羊传·庄公十二年》:“手剑而叱之。
”现代汉语中也有词类活用现象: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
我的手被电电了一下。
发展经济是为了丰富我们的生活。
1、“活用”与“兼类”的区别命《左传·隐公元年》:“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左传·宣公二年》:“弃君之命。
”《陈胜起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知《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兼类:固有、固定、经常活用:非固有、临时、偶然注意:判定一个词是否活用,关键是看频率,如果出现的频率少,则是活用,如果经常出现,则是常用。
活用本身就是一个含糊的说法,是站在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待古代汉语的用法,以便于学习。
2、古汉语词类活用较多的原因以静表动衣《庄子·盗跖》:“织而衣。
”穿《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修辞原因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
”徐宏祖《游天都》:“一庵翼然,为文殊院。
”二、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具有“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左传·宣公二年》:“晋侯饮赵盾酒。
”使动用法是用动宾关系表达了现代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史记·孙膑》:“齐威王欲将孙膑。
”“齐使田忌将而往。
”兼语结构1、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充当谓语,含义是主语使宾语从事该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就是“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如果带有宾语,一般为使动用法。
《史记·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史记·鸿门宴》)不及物动词用为使动用法时,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
《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
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一、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基本职能,充当了别的词类这种语法现象。
词类活用是从语法角度来说的,而不是从词汇角度来谈的。
一般来说,一个词的基本的语法功能是固定的,活用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功能,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这种临时性的功能就不存在了。
《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句中“水”受助动词“能”修饰,作谓语,由名词活用为动词,它的基本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定语、宾语,而本句中功能改变,成了别的词类。
由于这种功能是临时性的,离开了这种环境,活用就不存在了。
发展到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就很少了。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不同,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是名词,朝庭。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是动词“朝拜”。
词的兼类是词义引伸的结果,是一个词所固有的。
词类活用是一个词的临时性的功能,是不固定的。
二、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既保留了名词的意义,又具有动词的功能。
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译为现代汉语,有的译为述宾短语,[动+名]如: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
《吕氏春秋•上农》子高曰:“微二子者,楚不国矣。
” 《左传•哀公十六年》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的译为状中短语,([介+名]+动),如: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史记•商君列传》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
《聊斋志异.妖术》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
韩愈《原道》有的完全译为动词,如: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报任安书》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吾不能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
《说苑•贵德》(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具有动词的功能。
有的译为状中短语,[形+动],如: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徐珂《冯婉贞》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词的兼类与活用
词的兼类与活用六、词的兼类与活用(一)什么是词的兼类在词类划分过程中,一种语言里绝大多数词都可以按照语法功能的异同将相应的词分别划入相应的词类,但有些词具备几类词的语法功能,这种现象称为词的兼类。
词的兼类好比人的兼职,指的是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兼有几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
如:端正:他们端正了态度(动词)他们的态度很端正(形容词)科学:努力学习社会科学(名词)这种方法比较科学(形容词)上例中“端正、科学”所代表的意义之间虽有内在的联系,但是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具备不同的语法功能,应该视为词的兼类现象。
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词的兼类现象,除动词与形容词兼类、形容词与名词的兼类以外,还有名词与动词的兼类、动词与介词的兼类、介词与连词的兼类等。
如:人代会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是名词)他代表大家发言(“代表”是动词)他在教室(“在”是动词)他在墙上写了个通知(“在”是介词)因为这件事,大家挨了批评(“因为”是介词)因为小王迟到,大家的成绩受到了影响(“因为”是连词)(二)以下几种情况不属于词的兼类1、一个词可以出现在不同句法位置上,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而同类的词都具有这种功能,不属于词的兼类。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的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如:我走(作谓语)走解决不了问题(作主语)他想走(作宾语)走的人很多(作定语)“走”可以充当谓语、主语、宾语、定语等多种成分,这种用法是大多数动词都具有的,因此“走”不是兼类词。
2、不同类的词具有部分相同的语法功能,不属于词的兼类。
动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但也可以有条件地作主语、宾语;名词的主要功能是作主语和宾语,但也可以有条件地充当谓语,这种现象不属于名词和动词兼类词。
3、语法功能不同的同形同音词不属于词的兼类。
兼类词必须意义上有联系,读音相同、形体相同而意义上没有联系的同形同音词不属于兼类词。
如:这张纸很白白跑了一趟他老了别老这样这个人很怪心里怪难受的前一组中的“白、老、怪”是形容词,后一组中的“白、老、怪”是副词,它们是同音词,而非兼类词,因为它们的意义之间没有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类活用与兼类词的关系问题分析
汉语言文字学任倩倩2011020377
摘要:词类活用是一种语法现象,是词的语法功能的临时改变。
兼类词,是指某些在一般语言环境中经常分属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类而意义密切相关的词。
本文从对两者的联系、区别及判断上进行了梳理,得出了一些总结。
关键词:词类活用兼类词区别联系判断
一、词类活用的定义
目前古汉语界对词类活用的概念是比较统一的,即“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词类,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为词类活用。
”
二、词类活用的产生及其发展趋势
(一)词类的功能活跃,并一贯地持续下去。
一直到现代汉语中,词类和句法功能仍然是一对多的对应情况
(二)词的功能依旧活跃,但一部分功能转成潜在的,在交际环境或修辞需要的激发下再次显现,我们的语感和语言习惯上产生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称之为“词类活用”
(三)词类活用的性质:灵活性和临时性灵活性和临时性
活用只是有“定类”和“定职”的词的一种临时变化,只是临时拥有一个新的意义,所以活用不是词所固有的,而是游离于词之外的,是随文异用的,是一个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的制约下由一种词性临时转变成另一种词性的灵活用法,具有灵活性和临时性特点,这时它的语法功能、语义内涵都发生了临时性的变异三、词类活用的分类
(一)名词用如动词
1、从左右,皆肘之《左传成公二年》
2、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3、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
(二)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
1、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
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左传僖公三十年》
3、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君子正其衣冠。
《论语·尧曰》
2、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兄弟。
《礼记·礼运》
3、是以君子远庖厨。
《孟子·梁惠王上》
名词的使动用法
1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史记·晋世家》(使异姓立国)
2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也。
《左传》(使白骨生肉)
(三)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就是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某
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1、以贤勇知(礼记·礼运)
2、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八十章》
3、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晁错:论贵粟疏》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如动词,意思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
1、友风而子雨。
《荀子·赋》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3、不如吾闻而乐之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四)名词用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通常也活用为状语,用来表示比喻、多带人的态度、处所或工具或依据。
1、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
2、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史记·陈涉世家》
3、君为我呼入,我得兄视之。
《史记·项羽本纪》
4、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兼类词
一、兼类词的定义
所谓兼类词,是指某些在一般语言环境中经常分属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类而意义密切相关的词。
二、兼类词的两个特点
(一)经常性和稳定性,即同一个词的每一类用法和意义在古汉语书面语中出现的颇率都很高,已被人们约定俗成而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并且作为一个正式的固定义项被收进了一般的辞书中。
(二)同一词的不同词类之间在意义上必须有着紧密的联系。
词的兼类现象,实际上反映了词类所标志的客观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兼类词的产生
(一)由于词义引申而产生的兼类,如“荫”本为“树荫”,名词,《荀子·劝学》:“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因为树荫有遮蔽、保护作用,所以引申为一般的庇护,从名词变成了动词。
(二)由临时性活用变成经常性使用, 从而形成兼类词。
如“目”本是名词,《左传》中“目”出现16次,只有一次可以解为动词义“看”,《宣公十二年》:“目于眢井而拯之。
”再参考《吕氏春秋》、《韩非子》等文献资料中“目”的动词用法也相对较少的情况,“目”的动词用法在先秦视为名词活用比较妥当。
到了汉代,比如《史记》中“目”的动词用例多起来,并固定为“注视”和“使眼色”的义项,这时我们应把它处理为兼类。
(三)词的功能出现分化。
一个同形的词,分别承担几种原来的功能,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出现兼类。
四、词类活用和兼类词的联系
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相互转换
(一)兼类词向词类活用转换
如:王:
1《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吾与诸侯约之,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二)词类活用向兼类词转换
词类活用与兼类词都是某一词在一定历史阶段都有充当其它词类的特点,并且语言是以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形式存在的。
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些词类活用使用频率逐渐增高,并被人们接受和认可,最终定下来了,具备了常用性的特点,便构成了兼类词。
五、词类活用与兼类词的区别
词类活用是一个词在具体的句子中偶尔临时改变了自己本身的词性,词类活用后,词性临时改变了,所产生的新义与原来的本义有密切联系。
兼类词是一个词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为大家所认可的具有几个跨类的词性,因此其出现的频率极高,而在辞书中也必然有属于这一词类的义项的记录。
类别出现频率充当词的种类
词类活用偶尔一类
兼类词经常两类或两类以上
六、词类活用与兼类词的判断
(一)看辞书中是否记录
活用的词,它活用的这个义项,是临时赋予的,其意思主要根据语境来确定,因此辞典一般都不作为一个义项列出。
而兼类词则相反,由于它们经常用作几类词,因此它们所兼类的几个词类的义项,大都被辞书列为义项。
(二)是看一个词在不同句中是否有读破的现象。
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用改变读音的方法来区别不同的词性、词义, 这种情况一般称它为“破读”。
“破读”后虽然词形相同, 但原音词与破读词应理解为不完全相同的词,其实质上是利用改变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词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在运用中它就只能是兼类词,不能看成是词类活用。
(三)看其出现的频率高不高。
词的兼类和活用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偶尔”转类,后者是“经常”转类。
因此,兼类的词已被人们约定俗成,有社会性,在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它的出现频率是比较高的。
(四)看有没有派生词义的能力。
兼类词往往有固定的词义,因此,它就具有按词义引申规律派生新义的能力。
如“履”以“踩踏”为基本义,又派生出“实行”、“执行”等义,如“处其位而不履其事”中的“履”就是“实行”的意思。
而活用的名词的临时义则没有,也不可能有这种派生新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世禄.古代汉语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2]廖序东.文言语法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3]王力.古代汉语[M].上海:中华书局,1990年
[4]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5]王力. 王力文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6]段家旺.古汉语“兼类”、“活用”辨[J].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1期。
[7]黄宛梅.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