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本色与本色语文

合集下载

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

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

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内容推荐黄厚江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和谐、自然、厚实、大气,教学效果显著,深受学生喜爱,深得同行推崇,在全国语文教学界具有广泛影响。

本色语文,是黄厚江老师积三十年语文教学经验和二十年潜心研究形成的语文教学思想。

既继承了我国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先进的现代课程理念;既深深扎根语文教学实践,又有系统的理论建构;既有有效的操作机制,又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既反映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在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比中,该成果获特等奖。

全书包含课程理解、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教师素养等五个方面,内容系统,案例丰富,分析透彻,有理论,有实践,有策略,有方法,是语文教师专业入门和提升的难得读物。

作者简介黄厚江黄厚江,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国标本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主要编写者,国标本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省中语会理事,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教育科研带头人,江苏省苏州中学校长助理兼教科室主任,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两项等奖获得者。

对中学语文教学有深入研究,形成了系统的语文教学理论和鲜明的教学风格,所倡导的“本色语文”具有广泛响。

在有影响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教育报》等报刊转载数十篇,有《黄厚江讲语文》等专著多本,主编、参编教材、教参近100部(套),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和论文获省级以上奖30多项,其中省一等奖以上20余项。

黄老师应邀在全国各地执教公开课200多节,进行教材培训200多场,举办语文教学专题讲座200多场,有多次讲座和多篇课文教学被刻制成光盘发行;多篇教学实录发表于显示全部信息目录第一章本色语文一一语文就是语文上篇1.语文教学的异化2.本色语文的基本内涵3.语文教学的基本定位4.语文学科研究的基本追求5.走出两极思维的怪罔6.建立一个具体的效率标准下篇1.树立正确的课程观2.树立正确的教材观3.树立正确的知识观4.树立正确的训练观5.树立正确的过程观6.树立正确的选修观观察思考:当年謦畝犹在耳第二章本色语文课堂一一用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上篇1.课堂教学的基本逻辑2.课堂教学的和谐原则3.课堂教学的适度原则4.课堂教学的整体原则5.课堂教学的节奏原则下篇1.和谐共生教学法2.树式共生课堂结构3.有无之间的目标定位4.二元融合的主体呈现5.课堂流行病及其诊治教学案例:《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实录教学思考:阅读教学中文本资源的开发第三章本色阅读教学一一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上篇1.阅读教学的基本定位2.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3.阅读教学的本位思想4.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5.阅读教学应从学生的原初体验出发下篇1.教材组元方式对教学的要求2.阅读教学体类特征的体现3.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和活动……第四章本色写作教学——教学生能写平常的好文章第五章本色语文教师——行走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后记。

本色语文与语文本色

本色语文与语文本色

进行网络教学 , 教师往往要预先制作 多媒体课件 , 而多 媒体课 件又是按照一定 的程序在课 堂上 一 呈 现出来 的 , 所 以课堂教学无法随意改动课前 已经制作好 的课件 ,于是 教师在讲课时 ,只得千方百计地把学 生引导到设计好 的答 案上来 , 而语 文教学 , 其学 习内容丰富多 彩 , 教学 的过程千
口无 心” “ 、 无动于衷” 三 , 意” 或“ L- - 也就成为平常事 了。
们教育观念 的同时 , 变 了“ 支粉 也改 一 笔 、 本书 、 一 一张嘴” 的教学方 法 , 庸置疑 , 毋 网络课有它 的 优势 , 以图象 、 活动画 面、 响效 果等 的直观 , 音 能突 出形象 , 强化感知 , 因此受 到学生 的喜 爱 , 与此 同时 , 但 网络教 学隐 藏着它很 多的遗憾 :
发展 为知 之甚多 的过程 ,而且语文本 身答案 的丰 富多彩这 些都决定 了必须要发挥教学 的机智 ,随时对预先设计好 的 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灵活调整。因此 , 这个矛盾带来的结果只
能是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 2图象的唯 一性替代 了想 象的丰富性 . 语文学 习主要是语言文 字的学习 ,这需要学 生对 语言 文字进行 深入 细微 的体验和理解 ,通过阅读想象 出语 言文 字所描绘 的情景 , 到如临其境 , 做 如见其 人 , 如果 把看 图象
的凄迷 的《 诗经 》 “ 菊东篱 下 , 然见南 山” ,采 悠 的清拙 的魏 晋 ,春江潮水连海平 , “ 海上 明月共 潮生” 的雍容的唐诗 ,今 “ 宵酒醒何 处 , 杨柳 岸晓风残 月” 的绮丽 的宋词 以及 “ 在熟悉
的事物 面前 , 然感到 的陌生 , 忽 将宇宙 和我们断 然地划分 ” 的朦胧的现代诗。 反复地读 一读 , 请学生 品位 : 鲁迅 的文字 是木刻 , 力透

高中语文教学应还原其本色

高中语文教学应还原其本色

高中语文教学应还原其本色高中语文《新课标》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种错误倾向:为了应对高考而急功近利,进行高消耗、低效益的简单重复式的教学。

其实,语文教学中除了需要教师诗意语言的奔涌、真情实感的抒发、盎然情趣的激跃、个性思想的迸发、奇妙想象的飞扬,最重要的是要还原语文教学的本色。

“本色”一词辞海里的意思为“本来的面目”。

那么“语文本色”即本来面目的语文。

于漪老师说:“注重语文本色就是重视语言,在语言的层面上培养学生的素养。

”于漪老师认为:“语言本身就是生命之声,语文活动就是生命的体现,语文不应是虚无飘渺的,不是多媒体的整堂展示,而是充满生命的活力,是师生思想的互动,理想的语文课是学生想其所想,思其所思,畅所欲言,是紧扣语言的特征,师生互动的心灵交流。

”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色就是“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轻轻松松教语文、学语文”。

我认为,本色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远离浮躁,回到语文本质,回归语文教育的本源目标追求。

做到回归生活、回归文本、回归学生,唯其如此,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书香飘溢、诗意流淌、智慧碰撞、心灵相遇!文学的最大功能是宣扬社会理想,展现社会生活。

就这一点来说,其教化功能是不言而喻的。

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大课堂。

所以,语文教育理应回归和顺应它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

还原生活本色,展现语文教学特质。

新教材在选文的考虑上已经毫无保留的展现了这一点。

教材的选文大量的采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倘若把这点仅理解为选文只是展现学生生活为主要内容,则未免流于肤浅,更为重要的是选文更为贴近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上。

真语文、本色语文、正道语文是积极的语用表达

真语文、本色语文、正道语文是积极的语用表达

重要 的意义。在实践上 , 它提醒人们 警 惕和规避语文教学的误 区, 以沉静 的心态 , 把握语文教育 的真谛 , 坚持 语 文教育的本色 , 遵循语文教育的规 律和规范。在理论上 , 它 从反面丰富 了语文教育思想 , 使 语文教育理论更
为丰厚和鲜 明。科学是 可 以证伪 的

文” , 李华平教授倡导“ 正道语文” , 这 些努力对 于促进语文教育 的健康发 展具有鲜 明的积极意义。遗 感的是 , 有^ 不理解 、 误解甚至 曲解这些努力 的积极意义 。杨先武老师批评“ 真语 文” “ 本色语文” “ 正道语文” 的几篇文 章, 正是这种误解和曲解的表现。
闹语文的过程中更加健康 , 更加充实
和丰满 。正因为如此 , 王旭 明先生的 “ 真语 文” 得到 了孙绍振 、 吴忠豪 、 荣
生说得很清楚 : 真语文就是语文 。杨 老师是看到 了这句话 的 , 而且在文 中
维东、 周宏等教授 , 钱梦龙、 吴桐祯 、
黄厚江 、 贾 志敏 、 张赛琴等一批名师 ,
人来 听课 , 就上 成 了公 开课 。 于是
是教学的常态吗?难道出现在大量 公开课中的问题不应当批评吗? 第六 , 假语文 、 花Ⅱ 肖 语文、 歧路语 文、 热闹语文之所以大量存在, 往往
是 因为错误 的语 文教学思想 与教师 语文功底 的乏力互 为 因果 。许 多教
加上定语都是好事。上述定语其实
看 到语文教育实践 中有很 多假语
文 。倡导“ 真语文” , 就表 明了对假语 文 的拒绝和反对。正如“ 真美猴王 ” , 就 是“ 美猴王 ” , 之所 以要 叫“ 真美猴 王” , 是 因为 出现 了假美猴王 。同样 , 倡导“ 本 色语文 ” , 是 因为看到了许多 花 哨的语文课, 从而表 明拒绝和反对 花 哨语文的学术姿态。倡导 “ 正道语

浅谈“本色语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本色语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许多美丽的感悟。 找出文中的一句话。 ,

紧扣文本 , 但不拘于文本 Fra bibliotek《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 阅读教学是学生、 教师、 文本 之间对话的过程 。无疑, ” 人与文本的对话是语文教学的关
键。语文教材中的文章, 文质兼美 , 意蕴深远, 无论是绘景
师: 作者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后 , 受NT什么启示呢? 生 :不只是树, “ 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 中……努力 ・ ・
活跃了, 个性得到了张扬, 综合能力比 过去有了 很大提高。
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 , 我们也发现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知不觉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 , 又如:第一场雪》 《 峻青写于 16 年, 92 当时我国连续几 年遭受 自然灾害 , 粮棉歉收, 人们都在企盼着好年景的到
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 的
4品词析句。好文章令人百读不厌 , . 而其中的某些经
表达方法。” 文章的线索是作者思路的外在表现, 叶圣陶 说 :看整篇文章 , “ 要明白作者的思路 , 思路是字 、 句 、 词、 段
的, 而不是相反。” 、 、 、 字 词 句 段是“ 。 目”篇章是“ , 纲”抓思
瞩目, 为国人增了光 , 争了气的工程师怎能不值得我们敬
佩呢?
来。 这时突降大雪, 作者欣喜异常, 写下此文, 表达了对“ 瑞
雪兆丰年” 的祈盼和喜悦。
说明性 的文章 , 则从说明顺序的角度学 习作者的思
路, 了解说 明的知识。
3 . 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
教 学 实际和教 育经验 多角度 、 多层 次的剖析反 思 , 寻找促进 学生发展 , 再现语 文本 色的教学行为 , 从而创建 富有

“本色语文”还语文之本色

“本色语文”还语文之本色

“本色语文”还语文之本色一直以来,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充满了功利性,语文老师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研究语文考试大纲,将要考的知识点一一标记,并设计了大量的题目进行训练,让学生们不停地做、重复地做,直到再次看到能够形成条件反射为止。

而本文提出的“本色语文”正是顺应国家的要求,也是改变“语文应试教育”的一剂良方。

“本色语文”强调语文的“交际化”与“生活化”,其教学是以“掌握语文这门交际工具”为目的,而不是应试教育下的单纯为了考试得高分。

所以“本色语文”在实施过程中必定要关注所教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之能够有机地统一于所授课文之中。

一、本色语文的内涵“本色语文”就是指“本来样子的语言”和“原状态的语言”,归根到底就是指“用于交际的语言”。

“本色语文”落实到具体的交际实际中,也就是要“用本味的语言叙述本真的事实,表达本分的观点。

”“本色语文”的三个要素就是:本味的语言、本真的事实、本分的观点。

本味的语言就是指习惯的语言,在生活当中使用的日常语言,不夸张、不低俗,平白如话。

本真的事实,无论是表现在口语交际还是写作中,都必须要用到真实的材料,有来源的,不是凭空捏造的。

本分的观点指的是个人的、真诚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

这就教育学生要求真务实,做人不要矫揉造作,做事避免华而不实。

二、本色语文教学的功能1.求真。

求真是“本色语文”的基础。

求真之于语文教学,有更具体的意义,将科学的精神寓于实际的语文教学之中。

真,象征着知识与理性,语文作为一门应用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高超的语文能力。

我们所讲的“语文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事实上是息息相关的。

只有很好地学习了语文的基础知识,才能锻炼出过硬的语文能力。

一方面,知识本身就是能力的基础,只有先有了完善的知识储备,才能在需要的时候,信手拈来而毫不费力,延伸拓展,而游刃有余,这就是语文能力的展现。

另一方面,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由老师所教授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本身就是对自己语文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本色阅读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本色阅读教学

起一个引领作用 ,更关键 的还是让学生在 朗读 中感悟 。
■ 综 0 8 l麓 天207 合 1 0 — 地0 _ 8
j 螽 著 j 椎 ■I 鬻
二 . 论 纷纷—— 以探 究为 学 习 议 方式 语文新课程倡导 自主、合作 、 探
■■lI I
句 展开教 学。抓住一 句 ,提领 一篇 , 起 到了 “ 牵一 发而动 全身” 的作 用 。
段与段之间的联 系 , 补充 , 富课 文 丰 的内涵 , 文本 的字里行 间去揣摩作 从 者的未尽之言 、未了之情 , 发掘 文本 的文外之意 、弦外之音 。
这些动词 ,然后 通过对文中买橘子的
动 词进 行转 换 、删 除 ,并 与原 文 比
合作 、全班讨论 等活动形式 的交叉使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 语 文 本 色 阅 读 教 学
● 陈 小 玉
自从 《 语文 课程标准》 中提 出 “ 努力 建设开放 而有活力 的语文课堂 ” 、 “ 学生 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些要求后 ,我们 的语文 教学开始片面地追求
愉快 学习 ,片面追求 活跃 的教学氛 围 ,使 新课改 下的语 文课堂 陷入 “ 、 虚 闹 、杂 、碎 、偏”的境 地 ,真可谓 “ 乱花渐欲迷人眼 ” 。学生快乐 了,个性 张扬 了 , 收获少 了;课堂热闹了 。文本冷落了,学习任务淡化 了。随着新课 改的深入 ,我们 发现 ,我们最需要 的还是最 朴素 、 常态 、最真 实的语文 最 本 色阅读课 。 什么是语文本 色?华 中师范大学杨 再隋教授有 精辟的概括—— “ 平平淡 淡 教语文 .简简单单 教语文 ,扎扎 实实教语文 ,轻 轻松松教语 文” 。是 的, 只有让语文还原本色 ,复归本位 。 返璞 归真 ,语文课堂才能与时俱进 。 那么 , “ 原生态 ”的语文本色课该怎么上?在实践 与思考 中,答案 日渐 清晰——追求语文教学 的本 色,语文课堂应该展现的是如下 四种生命样态。 书声琅琅—— 以朗读为学 习基础 读书,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语文特级教 师于永正 曾说过 “ 朗读法是 教语 文的根本 之法 .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 。一堂好 的语文课 首要 特征必 须是书声琅琅。古人云 : “ 书读百遍 ,其义 自见 。 中蕴含 了语文学习的 ”其 基 本规律 。当前 ,新课 程下语文教学 倡导 朗读 .要读得 书声琅琅 .读 得痛 快 淋漓 ,做到熟读成 诵 ,因为背诵 的过程实际上 是典范语 言模块整体储 存 的过程 ,背诵既积累了语言 .又积 淀了文化 ,提高 了语文素养 , 受用终生。 《 语文课程标准》 提 出要 “ 全面提高学生 的语 文素养” ,强调 “ 文课 语 程应 培养学生热爱祖 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 正确地理解 和运用祖 国 语言 ,丰 富语言 的积 累,培养语感 ,启发思维” ,这是学生学习语文最 主要 的目的。本色语文的 目的就 是抓住语 文的根 . 把准语文的脉, 锁住语文的魂 , 而这根 、 这脉 、 这魂都集 中在语言文字上 ,因此务必加强朗读。 如何把文章读好 ,读出韵昧 。这是古诗文教学的一个重点 ,在教学 《 伤

朗朗读书声,语文本色

朗朗读书声,语文本色

朗朗读书声,语文的本色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

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奠基”,那些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语文素养的持续发展也就缺乏”后劲”。

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其中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以自身的语言储存为基础的。

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能为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阅读、语言积累的指导十分重要。

所以,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

提高语文能力基础,可以设想,若没有语言积累作为基础,想提高语文能力,完全是空中阁楼。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更是不容易忽视的,只是这样,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小学生如何加强语言积累呢?一、优化课堂教学,加强诵读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而教学必须重视诵读的训练,加强对诵读的指导与训练。

通过朗读可以看到作者的深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对于文章的妙处只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到,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只是靠反复的诵读,在不断的语言感受中领悟。

反复诵读便于记忆。

记忆是向大脑输入信息,储存知识财富,这是学语文的基础。

没有基础,一切都成了空中阁楼。

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

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是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平时的教学中,对于一些比较好懂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

让学生去理解文章,这样不仅加深了对文章好词好句的记忆,也是语言积累的一种好方法,遇到一些诗文佳作必须要求学生背诵。

本色语文

本色语文

本色语文浙江教育学院汪潮本色是内在的、自然的、朴实的、和谐的、有生命力的。

一、本色语文的依据(一)本位师本、生本、文本之说。

从语文的本色看,应侧重于“文本”。

只有在对“文本”的解读中凸现“生本”,才是科学而辩证的。

脱离“文本”而去强化“生本”,语文教学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容易陷入“儿童中心论”的泥潭之中。

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对话和解读:低于“文本”、平于“文本”、高于“文本”“文本的原生价值”(二)本质有文学性、思想性、工具性、综合性、情感性、人文性等众多观点。

从理论上讲,“本质”有二个评判标准:一是这事物区别于那事物的关键属性,反映了事物的独特之处。

二是“本质”只有一个,它可以兼容、带动其它有关的一般属性。

据此,语文教学的关键属性不是上述的众多观点,而是言语性。

就是说,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习得。

《做风车的故事》:“牛顿每天放学回家,…”《刘胡兰》最后一段。

“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语文的魅力在语文里”、“语言的才是最好的”。

用言语活动表现生命活力,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

(三)本源语文教学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想,但九九不离其宗,这就是必须遵循中国语文的基本规律,体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特点。

从中国语文的基本规律看,(1)汉字的字音有400多个音节,如果采用“同音归类”的方法,就能简化识字过程。

(2)汉字的字形千变万化,如果采用“据形明义”的方法,可以提高识字效率。

(3)汉字的词义复杂,有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之分,如果采用“依文解字”就能快速而正确地理解字义。

(4)汉语言文字还具有形象性、意会性、信息冗余性等特点,因而语文教育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更要重视整体感悟。

从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特点看,要突出学习实践性和认识的多元性。

当代丹麦语言学家叶斯大林帕森说的:“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

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语文学习“践行”的海洋。

山西《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5期汪潮文“对课堂语文地思考”:语文意识、语文现象、语文特点、语文素养二、本色语文的特征(一)本色语文是简约灵气的(简约)有一句话很有哲理:把简单问题讲复杂很简单,把复杂问题讲简单很复杂。

基于“本色语文”教育观的问题教学探索

基于“本色语文”教育观的问题教学探索

基于“本色语文”教育观的问题教学探索作者:杨舒敏来源:《文学教育》 2021年第2期杨舒敏内容摘要:“本色语文”是黄厚江老师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主张语文教学要回归语文本色,回归教育的远点。

问题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实际上仍然和所要达到的效果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本文从“本色语文”教育观出发,围绕当前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教学实录,尝试得出语文问题教学的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本色语文问题教学策略“本色语文”是黄厚江先生在《高举着本色语文的旗帜前行》一文中所提出的语文教育理念。

他将本色语文的内涵划分成了三个层次:语文本原、语文本真和语文本位。

关于“问题教学”,《教育大辞典》曾作出以下定义:“通过设置情境,提出、解决问题进行教学”。

问题教学模式日益更新的今天,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这不禁让我们思考:语文教师究竟要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要怎么去设计问题?要设计得怎么样才行?五花八门的问题教学,首先得以“语文本色”为内核,让问题教学充满语文味,否则就偏离语文的轨道了。

一.问题教学存在的偏差1.问题设计容易忽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教师所设计问题数量之多,使得内容看似充实,但实际上却仅停留在表面上的你问我答或是教师的自问自答。

问题答案非此即彼,只有是非好坏对错之分,不问答案为什么,从哪里来。

问题过于泛化,缺乏针对性,教师摈弃主导教学大方向的教学目标,忽略文本,转而凭借教辅书的解释和自己的空洞理解泛泛而谈。

2.教师游离于学生学习过程之外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立足于学生本位进行教学。

很多语文教师并没有把握好这个度,导致把教师的主导地位都让位了,因此成为了游离于学生学习过程之外的“闲人”。

3.学生问题意识淡薄——教师所设计程序下的“机械手”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薄弱,对问题的思考不够深入,思维简单机械。

他们对于内容的把握或是主题的拿捏都是基于教师或者答案的“操控”之下。

另外,教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学氛围死板、随意,所设计的语文问题对学生的启发空间不大,自然也就提高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免费下载】黄厚江解读本色语文系列

【免费下载】黄厚江解读本色语文系列

作者及著作
► 黄厚江: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黄厚江讲语文》
►《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
► 《觅渡文丛·语文课堂教学诊断》
语文教学的异化
黄厚江
语文是什么? 这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却成了大问题。 这是因为语文失去了本真。这是因为语文被严重异化。 语文越来越不像语文了,教语文?也越来越不知道?怎么教语文了。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料置不试技仅卷术可要是以求指解,机决对组吊电在顶气进层设行配备继置进电不行保规空护范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总问中体题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5写交卷、重底保电要。护气设管装设备线置备4高敷动调、中设作试电资技,高气料术并中课3试中且资件、卷包拒料中管试含绝试调路验线动卷试敷方槽作技设案、,术技以管来术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黄厚江“本色语文”与语文教师的本色-最新文档资料

黄厚江“本色语文”与语文教师的本色-最新文档资料

黄厚江“本⾊语⽂”与语⽂教师的本⾊-最新⽂档资料黄厚江“本⾊语⽂”与语⽂教师的本⾊前⼀段时间,去苏州参加“黄厚江本⾊语⽂研讨会”,会场济济⼀堂,连过道上都坐满了⼈,有的教师实在没有坐的地⽅,就站着听课。

即便如此,主办⽅还多次表⽰歉意,因⼈太多,本地教师都通知了⼜被谢绝了。

黄厚江⽼师魅⼒在哪⾥,就在于他的“本⾊语⽂”。

本⾊语⽂的愿景就是——把语⽂课上成语⽂课,⽤语⽂的⽅法教语⽂。

这句话很通俗,简单朴实,返璞归真,却抓住语⽂教育的本质,让⼈有醍醐灌顶之感。

听了黄⽼师的⼏节课,我最⼤的感受是,这样的课才象语⽂课,语⽂课就是要解决学⽣的听、说、读、写这些基本能⼒。

不过纵观现在的语⽂课堂,深感要实现这样⼀个愿景,作为语⽂教师来说,提⾼⽂本解读能⼒,守住语⽂教师的本⾊,这对于⼀堂真正的语⽂课是⾄关重要的。

所以,⽂本解读能⼒是语⽂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也是其专业知识、⾔语技能、伦理情操和审美价值等⽅⾯素养的综合外显。

⽂本解读是语⽂教师进⾏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前提,是语⽂阅读教学厚重与饱满的关键,是实现语⽂课堂教学有效乃⾄⾼效的保障,是回归语⽂教育本⾊的必由之路。

黄厚江⽼师⽤他的课堂为我们⽣动地阐释了这个基本道理。

解读出“真”。

这个真就是本真、本⾊。

这就要求教师不依靠教参、教辅等书籍,能读明⽩⼀篇⽂章,理解把握⽂章的要义、内涵。

教师能够提纲挈领,能把厚书读薄,能把长⽂读短。

《阿房宫赋》是语⽂教材中的⼀篇经典⽂章,黄⽼师把他变成了80字的填空:“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

其亡亦可谓()矣!嗟乎!后⼈哀之⽽不鉴之,亦可()矣!”这就是长⽂读短。

其实进⼀步浓缩,就是空格中要填上的“雄、⼤、众、多、靡、极、速、悲”⼋个字。

最后黄⽼师让学⽣对照他对课⽂的缩写,在这段话⾥挑三个字,概括全⽂内容。

《阿房宫赋》⼏近千⾔,其实三字⾜矣,黄⽼师如是说,⼤家想想,哪三字呢?学⽣⾃然归纳“奢、亡、鉴”。

例谈黄厚江“本色语文”

例谈黄厚江“本色语文”

例谈黄厚江“本色语文”作者:何勇峰来源:《新一代》2017年第11期摘要:在语文课改的路上,语文课堂教学不时出现了目标虚化、内容泛化、活动非语文化、教师作用弱化等一系列问题与弊端,把语文课堂教学弄成四不像,把语文学习弄得大而无当,甚至面目全非。

为此,黄厚江老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和新课程理念下倡导的“本色语文”成为语文界在冷静反思课改后发出的强烈的呼声。

本文以黄厚江老师课例为依据,对其“本色语文”作以简单的阐释,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关键词:案例;语文课堂教学;本色语文黄厚江老师在他长期的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原则、适度原则、节奏原则和整体原则是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语文课程的教材观、过程观、知识观和训练等许多系统的语文课程理论,是他的系统的语文教学理论和鲜明的教学风格。

他的“本色语文”正是“让语文回家”呼声的回应。

一、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这是黄老师《孔乙己》教学片段——师: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根据你的阅读印象,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了人物的什么?生:脸。

师:脸,肖像描写,对吧。

还有什么,你还记得?生2:衣服。

生3:动作。

生4:语言。

师:对。

孔乙己的话语还能记得两句?能说出一句来吗?生5:多乎哉,不多也。

师:对,鲁迅先生写孔乙己的话语很有个性。

还有吗?……以上片段只是整堂课的一个截面,但从切口到解读以及取舍,看似随心所欲,没有章法,实则极富匠心,返朴归真,非常生动地演绎了“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的教学思想。

所谓“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诵读、背诵、造句、填空、复述、想象、描述、讨论、品味、听写、批注等方法授业解惑。

仅从教师角度而言,即有讲解、提问、板书、范读、引导、点拨、评点、领读、激趣、激疑等多种方法。

譬如文言文教学时,断句、翻译、借助工具书加注就是很语文化的学习方法。

就词语教学来讲,黄老师在《黔之驴》的教学对“庞然大物”这一成语采用造句的处理,我想比起很多老师与其热衷于让学生一遍遍地抄,甚至罚抄,还不如让学生用词造句来得有效。

读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有感

读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有感

读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有感语文是以文字为元素,以语言为媒介的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学习语文以掌握文字为重点,在文字的基础上来掌握语言,这是对初中学生的一个基本要求。

通过五六年的语文教学,带走了两届学生,然而给我的感觉就是语文越教越难,越来越不好上,上语文课压力越来越大。

上课的目的就是为考试而服务,所以教师的教学成果反映在学生的成绩上。

用“学生成绩决定论”来评价授课教师,学生考得好,说明老师上课上的好,很有教学成果。

当然用成绩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成绩是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完全用成绩给教师定性。

近来读黄厚江老师的《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一书,孙教授有些话给我深深的感触。

黄厚江老师说,语文失去了本真,被严重异化了。

细想来,这真的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而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却越来越不知该教什么、该怎么教了,学生只是成了考试的工具,老师仅有的任务就是教。

以前的课堂,先生讲授,学生笔记,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诵读、识记,从拼音开始,字、词、句、段、文,一样也不落下,虽枯燥单调了些,但学到的东西却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要考我们这一代人,除非是不想学的,语文的基本素养大都是没有问题的。

而今,条件好了,教学形式多样化了,课堂教学也生趣了,但学生却变得不懂语法、不会标点,甚至连个拼音都拼不来、写不像了,真是怪哉、怪哉!记得刚带初一时,第一次布置学生抄写第一课的生字词并注音,在我看来几等于小学一年级水平的作业,他们却着实将我整了个焦头烂额——有不会写拼音的,有不分四声的,还有不知把音调标在何处的……这让我很讶异,这六年他们竟都是鹦鹉学舌过来的吗?后来我知道,他们学英语也不再学音标了,全跟着老师、录音机读单词,我不禁感慨:看来他们是要将鹦鹉学舌进行到底了!于是,在教第一篇文言文《郑人买履》的时候,我也就不再抱怨一个“定语后置”句式花费了整整一节课来讲解——因为要讲“定语后置”,必得先知道什么是“定语”,又得先把词性分类也讲一遍。

黄厚江老师倡导的本色语文

黄厚江老师倡导的本色语文

黄厚江老师倡导的本色语文“本色语文”的内涵主要有三层:一是“语文本原”: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

教语文,我们首先要清楚,什么是语文课,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

思考这些问题,必须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

母语教育的任务很多,我们以为,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热爱母语的感情,激发孩子学习母语的动力,提高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

而语文课程就是承担母语教育基本任务的学科。

二是“语文本真”: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

语言教育,不同于其他任何学科,有其自身特点;我们的母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最具有智慧,也是最具鲜明特点的一种。

从文字到篇章,从表达到结构,从听说到读写,都和其他民族的语言全不一样。

因此,我们有责任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我们更有责任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

三是“语文本位”:体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

语文是一门课程,语文是一门学科。

作为一门课程,它必然有着自己的课程价值。

它有自身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它有自身的课程要求和评价方式。

作为一门学科,它必然有着体现自身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比较准确地把握这门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它的教学内容,它的教学方式,它的教学评价;我们也应该比较准确地把握这门学科的特点,它的习得规律,它的学习规律,它的教学规?。

我们应该运用体现这门学科特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这门课程的价值。

这不是排斥其他的方法,但语文学科的方法是基本的方法也是主要的方法。

否则,就会越位,甚至会走入歧途。

或者花了力气种了别人地,或者在自己的地里种了别人的庄稼。

这就很难理想地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

本原,是目标和任务;本真,是规律和途径;本位,是方法和效果。

但本色不是守旧,本色不是倒退,本色也不是无为。

本色,不排斥其他风格;本色,不反对创新;本色,更不放弃更高的追求。

本色,是语文教学的原点。

你可以走得很远。

但这里是出发地。

谈黄厚江2-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

谈黄厚江2-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

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袁健什么是本色语文?黄厚江老师在他作的报告《本色语文的实践和主张》中有清晰的阐述。

本色语文的内涵主要有三层:一是语文本原,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二是语文本真,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三是语文本位,体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即语文本位在于本身价值与特点的坚守。

本原,是目标和任务;本真,是规律和途径;本位,是方法和效果。

一句话概括,就是“把语文当语文教,用语文教语文”。

本色语文的根基是文本。

语文教学要重视文本。

因为文本,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语文教学研究专家孙绍振教授在报告《文本解读的层次和方法》中表明了这些观点:1. 语文教学改革面临历史的改革,因为课程标准修订稿审定完毕。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师自觉主体论”,用此引导“学生自发主体论”,因为教师才是系统的、专业的。

一味地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很可能是“从无知到无知”,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浪费。

2.语文是难的。

我们要从学生的一望而知中弄出问题来。

3.文本解读有三层:一望而知的表层(显性)、情意的脉络(隐性)、文体格式。

解读文本就是解密,是复杂的过程。

4.不能满足于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读作品,要突破自己的封闭的已有的知识或体验。

5.要学会以作者的身份与文本对话。

在讲座中,孙教授解读了很多名篇作为例子,如《背影》《再别康桥》等。

尤其讲到古诗词解读时,很多诗句孙教授都是信口吟来,凸显了扎实的文化功底。

本色语文的课堂是怎样的呢?本色语文的课堂是简单的朴素的课堂。

道不远人,真理往往都是朴素的。

我们来回顾一下著名语文教学研究专家、江苏省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无锡锡山高中校长唐江澎老师亲自执教的《倾听·白发的期盼》一课课堂教学板块:1.听一段录音,然后要求学生从人物身份、家庭状况、日常生活三个方面简要概括采访对象的相关情况;2. 再听一段录音,要求准确把握中心话题,并能围绕这一话题涉及的核心概念的内涵作出解释;3. 再听一段录音,分析录音材料呈现的逻辑层次是什么;4. 阅读一个文字文本,对比声音文本。

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时. 也锻 炼了一批特 级教 师. 他们“ 周
第二 . 阑。
课堂上热热 闹闹. 没有蛤 学生思
第三 . 杂。
由于语言文字训鲧 不落宾. 语史
小学皋 学手考
1 -土 2 0 6・ 0 3
维普资讯
文课?何谓语文的奉 色. 又何谓 本色 的课示 范式地诠释 T新 的课程
语文‘
语文本 色和
华中师范大学( 3 09 教授 407 )
理念.演绎 了新的课程 文化 . 营
语 文课 就是教 师 引导学生 学习 造 了“ 课改” 的氛 罔. 活跃 了教研
语文的课 . 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 空气. 连 受到 了广大教 师的欢迎。 国语 言文字的课 . 是学 生听、 、 、 说 读 成聩建有 目共睹的 . 但也 出
老师说 :语文越教越难教 了! “ “ ” 语文
第一 . 。 虚
这表现在语言训练不 落实.
越教越糊涤 了! ……语文谭 怎么啦? 不到住 . ” 虚晃一抢 , 以应付. 虚 因
看 来, 语文谭 又谖重新 审视 。 叉谊 由 而花花动作 多.花 拳绣腿 多。 花 我反思 了。 里胡峭 多 内容鹿杂. 件繁 杂. 课
维普资讯


颦焦热点 语文泰色
【 主持 人语 : 文课 义怎 么啦?愎 蕾枰 上奸 语文课?随着新课 改的全面悄升 , 语 一些 ,开课 、 厶 、 比赛课 不断花粹
■ 新, 童形 天, 重表 演, 追求表 面钟热闹l 上一蓥蝉体 音 炒作, 一鳗教师魁 本趄 圃毒 了. 加 々 使 免搏语 文课 趄 奉越 堆 上 了。为叠面浑入理 解 宾煦 新课柿铆 先进理 念. 瀣清 教师们舌 一些模糊 . 识 , 勺 1 k 奉期袁 们特意杠 目光敏 向 语文奉 色。 槔计 语支缸学的 内在本A 和规律 . , 使语史课 威 鼻 正的语 文课 . 正地琦提 高学生 语史素 乔 鼻

初中语文课教学的本色

初中语文课教学的本色

学、不重视人 文素质的培养 、课堂从 “ 满堂 灌 ”到 “ 满堂 形 、义三 个要 素 , 学 生识 字 ,必 须达 到 既能认 清 其形 ,又念 教
问”或 “ 堂练 ”、 以带 “ ”的教 学 手段 代 替全 部 等 。笔 准 其 音 , 还 能确 知 其 义 。 满 电
者认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课教学应该还语文以本色,本文就语文课教学的


0 备 辱 教 旎
初 中 语 文 课 教 学 的 本 色
◎范 欣
新一 轮 的课 改教 学 让 中学 语 文教 学 在 走 出 旧的 误 区 ,探 文 教 学要 继 续 扩 大识 字 量和 词汇 量 ,进 一 步 提 高运 用 现代 语 索新 的 教 学 改革 思 路 与方 法 时 又 陷入 了 新 的误 区 ,如 初 中语 文 的能 力 。识 字 教 学在 语 文 教学 中处 于先 行 地位 。学 生 识字 文课 学 生 不 练 习 写 字 、不 在 课 上 进 行 识 字 教 学 和 词 语 教 数 量 多 少 、质 量 高低 ,直 接 影 响其 读 写 水 平 。 汉字 有 音 、
可 贵 品质 。学 生 感知 了文章 的思 想 美 ,既 扩 大 了视 野 ,又 陶 断探 索 的 问题 。文 言 文 教学 的 以上 浅见 是 笔 者教 学 实 践 中 的 冶 了情 操 。教 《 苏武 传 》 可谈 “ 为玉 碎 , 不 为瓦 全 ” 的 民 尝 试 ,也 是 笔 者 文 言文 教 学 中 的心 得 。 宁 族 气节 : 教 《 郑伯 克 段于 鄢 》 可 以引导 学 生领 悟其 中 的 “ 伦
尽 管教 者 讲 得津 沣 有 味 ,头 头 是道 ,学 生 却如 雾 卫看 花 ,雪 用 硬 笔 熟 练地 书 写 正楷 字 的 基础 上 ,学 写规 范 字 、通 行 的 行 中观 景 。张 志 公先 生 认 为 ,在 当前 的语 文 教学 中, 要特 别 强 楷 字 ,提 高 书写 的 速度 ” , “ 临摹 名 家 书法 ,体 会 书法 的 审 调 词汇 的积 累 。 中学 语文 教 学 人纲 也 有 这 样 的规 定 :初 中语 美价 值 ”。 先 ,写字 作 为 一 种基 本 的 语文 能力 ,是 每 一 个

语文论文:浅谈语文的“本色”教学

语文论文:浅谈语文的“本色”教学

浅谈语文的“本色”教学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而如今,我们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全在几篇课文之中,只为记住两千多个生字而鏖战不休,孩子读得太少,背诵得太少,积累的太少,其母语源泉几乎干涸的,记忆中只有“床前明月光”、“锄禾日当午”这样几句摇篮诗,开口不能言,举手不能书,胸无点墨,这么薄弱的根基,学生怎么可能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呢?因此当前的语文教学要从语文教学的形式,回归到语文的本色。

谈到“本色”,我们不禁想到返朴归真、清水芙蓉等词语。

我认为,本色语文是原色、原汁、原味的本真语文,它不需要自作矫情,也不需要故弄玄虚,不需要热热闹闹走过场。

教出语文味,是本色语文教学的自然之道。

1.语文本色教学,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即备课,教师既要备文本,又要备学生。

课前教师要解读教材、理解教材,要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教材在整体编排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编者是如何将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落实到每一篇具体的课文中;再了解学生的学情,依据教学内容制定有效达成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传授知识既不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又不过分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

语文课堂上才能强烈地激起学生探究的冲动,在新的阅读期待中,学生不断地扣击文本,反思文本。

由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生学习空间在不断扩大,一篇文章,在学习之前,学生老师搜集的资料,不计其数,课前教师对所掌握的资料应该合理割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备课是为课堂注入源头活水,教师有备而来,才能随机应变;有备而来,课堂重点才能把握准确,难点才有突破的方法,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

2.语文本色教学,内容要扎实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学模式改头换面,教学方法日益新潮,课堂气氛日渐热闹,教学手段交替变化,这些似乎预示着现代课堂的勃勃生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本色与本色语文语文课是什么?何谓语文的本色,又何谓本色语文?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

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实验启动四年来,给比较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从实验区所反映的情况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思维活跃了,口语交际能力、综合学习能力都比过去提高了。

老师们重视了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了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开掘。

通过课程改革,密切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和社会的沟通以及和其他学科的渗透。

在课程改革中,开始重视校本研究,重视本土课程文化的发掘,也重视开掘广阔的母语教育的资源。

特别要提出的是,跟课程改革一起成长的广大教师、教研员经受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学观念,提升了课程意识。

他们用生动的课程范式诠释了新的课程理念,演绎了新的课程文化,营造了课改的氛围,活跃了教研空气,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

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哨多。

内容庞杂,课件繁杂,这在公开课上更甚。

教师不范读,不板书,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虚,还表现在课堂上不抠词抠句,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不辨析词意,不辨析字形。

脱离文本的议论纷纷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

课件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

有些课画蛇添足,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

第二,闹。

课堂上热热闹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闹,反而使课堂沉闷,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没有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没有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火花。

第三,杂。

由于语言文字训练不落实,语文活动没有很好地开展,因而另一种形式的“架空分析”有所抬头,即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成了课堂上另一道风景。

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语言文字太浅,思想内容太深。

教师用大量时间去深究文本的思想内容,而削弱了对语言形式的把握。

杂的表现之二是各种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

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与语文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

第四,偏。

当前在某些地方出现了轻视“双基”的现象,尤其是轻视基础知识的传授。

由于轻视知识,导致轻视讲解、讲授等这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把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对立起来。

偏,还反映在弱化教师职能,不敢严格要求学生,廉价表扬,普遍肯定。

上述现象,反映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吸纳不够,对我国母语教学的历史经验和成果的认同、吸纳不够,对我国的国情实际特别是广大农村教育实际深入了解不够。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说明我们还缺乏辩证观,常常容易情绪浮躁,急于求成,顾此失彼,易走极端,把握不住事物发展的“度”。

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

语文课该怎样教?平平淡淡教语文平淡即平实淡雅,不加色彩,不加修饰,不刻意雕琢,不自作矫情,不故作姿态,不故弄玄虚,是原色、原汁、原味,是本色语文、本体语文、本真语文。

平淡为真。

返于自然,归于纯净。

教师持这种心态,就会心平气和,以真心与文本、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以真情和作者及学生进行真诚交流。

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平淡致静。

教师心静如水,学生雅静无声,不讲奢糜,不求浮华。

师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有心灵的絮语,有自然的默契,有随机的暗示,有会心的微笑。

这就是潜移默化,也就是“不言之教”。

平平淡淡不是平板淡漠,更不是平庸散淡。

平淡之中,有时也会奇峰突起,有奇思妙想,有神来之笔;有时也会峰回路转,有曲径通幽,有柳暗花明。

平平淡淡教语文,方露语文本色。

如司空图在《诗品》中所言“生气远出,妙造自然”。

又如苏轼所言“无穷出清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可见平平淡淡教语文对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对人文素养的要求更高了。

在某种意义上说,平平淡淡更像一种心态、一种风格、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简简单单教语文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

不要硬给语文课加重任务,拔高要求,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

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也不要使教学方法花样翻新,更不要让课件充斥课堂,喧宾夺主。

当前,有些课,尤其是公开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

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地观看,没有回旋的余地,没有咀嚼回味的时间,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

如此,知识如何能内化?技能如何能熟练?鉴于此,语文课要“消肿”、“减肥”、“瘦身”,化繁为简,削枝去叶,突出主干,凸显主体,理清主线。

所以要念好“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写字)”“十字真经”,紧扣“知识、能力、方法、习惯”“八字要诀”,强调“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应用”四项要求。

再次倡行“一课一得”,即一堂课,目标要集中,任务要单一,要求要明确,训练要落实。

言其少也、精也。

而不是说只有一个要求,一项任务。

也要重提“精讲多练”,精讲,即讲精华,讲精髓,讲精炼,画龙点睛,提要钩玄,要言不繁,惜时如金。

当然也要求学生问答简明扼要。

多练是相对精讲而言,即让学生多读、多写,自主参与言语实践。

当前语文教学中有“脱离文本,过度发挥”以及“用学生的集体讨论代替学生的个体言语实践”的现象,因此要强调,对话主要是和文本的对话,要深入钻研教材,疑问主要从文本中来,答案主要到文本中去找,要不离文本,紧抠词语,有时要咬文嚼字。

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教学素养。

荀子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

”教学中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滴勿漏是不可能的,效果也未必好。

其实,正是这种“不全、不粹、不足”,才使得语文教学更精炼、更精彩。

所谓“简洁为美”,意在于此。

扎扎实实教语文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

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溜而过。

记得一位老特级教师执教《少年闰土》,文中有“秕谷”一词,学生查字典回答:“秕谷是干瘪的谷子”。

一般来说,到此为止就够了,可老师又问学生:“能不能说瘪枣啊!”学生答:“不能。

”老师笑问:“为什么?”学生答:“因为秕字是禾旁,是专用来形容谷子的。

”解释一个“秕”字,增长了多少见识啊!要认真研究教学过程,这既是学生思维、想象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是教学的“三维目标”统一的过程。

过程由各个环节组成,随着教学进程,要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遇有错误要及时矫正,遇有遗漏要随时填补,发现生成性的课程资源,要随机应变,充分开掘利用。

不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仍按“预设”,一成不变。

由于语文学习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时需要回旋反复,有时需要重槌敲打,有时又需要“轻拢慢捻”,有时甚至需要以退为进。

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穿针引线,因势利导。

轻轻松松教语文当前语文教学,师生都感负担重。

广东一位教师写信给我说,班额大、作业多,师生不堪重负,考试频繁,加之统考,压力太大。

他呼唤:救救老师,救救孩子!但愿这不是普遍现象。

为何老师负担重、不轻松、不开心,有教育体制的制约,尤其是考试制度的羁绊,也有学校自身的问题。

就语文教学而言,要求太高,任务太多,挤得满满的,填得死死的,作业多多的,哪有多少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堂课而言,也是铺天盖地,倾盆大雨,教师气喘吁吁地牵着学生走,学生匆匆忙忙地跟着教师跑。

我认为,为了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学习,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放言高论,尽情地表露他们的喜、怒、哀、乐,毫无顾忌地表达他们独特的感悟、独特的理解和独特的体验。

其次要留下空白,留有弹性。

所谓留下空白,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坚持和文本对话,善于从文本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中去发现文本中的空白,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未了之情,从作者写出来的文字中去发掘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

所谓留有弹性,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势,能伸缩自如,进退有节,开合有度。

一是由浅到深之间的弹性,使全班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都能自由选择、自主发挥;二是从一种思路到多种思路的弹性。

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并梳理学生解决疑难的思路,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完成从一种思路到另一种思路的转换;三是从一元结论到多元结论的弹性,学生阅读文本,是重新创造的过程,因此要鼓励探讨多元结论。

轻轻松松学语文,并非降低要求,放松训练,而是营造氛围,研究策略,讲求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

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与时俱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