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从闪电谈起-副本
《13.1 从闪电谈起》教案2
《13.1 从闪电谈起》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其原因。
2、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3、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活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揭示闪电的奥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模拟闪电现象和学习摩擦起电的原因,消除对“电”的神秘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对自然现象产生亲近的情感和探究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摩擦起电及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
教学难点:摩擦起电的实质,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采用提问的形式:电是什么?看过闪电吗?知道闪电是怎样形成的吗?小学课本里学过电荷有几种?它们之间的规律是怎样的呢?学生踊跃回答,老师做些补充:电是物质中存在的一种能,人们利用它来使电灯发光机械转动等,闪电是阴雨天气中云层间的放电现象。
电荷是构成物质的许多基本粒子所带的电,习惯上把物体所带的电叫电荷。
新课讲解:(一)电是什么活动1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1、活动:(1)用在头皮上摩擦过的梳子或直尺、铅笔、圆珠笔、钢笔靠近小纸屑,你会发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2)、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把橡胶棒靠近纸屑,能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 ___说明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 (3)、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将玻璃棒靠近纸屑,能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 说明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2、结论: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摩擦起电。
这时物体带静电。
相互摩擦的两种不同的物体带的是异种电荷,其中一种是正电荷,另一种是负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这两种电荷。
使不带电的物体获得电的过程叫起电,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3、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摩擦起电现象吗?(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活动2 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提出问题: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的种类一样吗?它们所带电荷间有何作用规律?实验探究:按照课本P3图11-4(a)(b)(c)设计的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入下表:分析论证:两个都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摩擦带电的过程是相同的,它们所带的电荷是(选填“相同”或“不同”),靠近时互相(选填“排斥”或“吸引”)。
九年级物理上册 13.1从闪电谈起课件
相互 吸引 (xiānghù)
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
带电(dài diàn)的头发飘起来
原因:同种(tónɡ zhǒnɡ)电荷相互排
斥 2021/12/11
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
小结 : 1 (xiǎojié)
1、自然界存#43; ”
摩擦(mócā)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 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注意(zhù yì):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
摩擦起电的结果:
不同物质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摩擦(mócā)起电 的条件
2021/12/11
1.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不同.(不同的两种物质摩擦)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四页。
课堂练习
1、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yī fu)穿在身 上很容易脏,着主要是因为化纤布料容易 发生____摩_擦_ (mó现cā)起象电而吸引细小的灰尘所造 成的。
2、 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警示: “严禁用塑料桶运汽油”。这是因为在运输过程 中汽油会不断与筒壁摩擦,使塑料桶带
实验表明,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róngyì)产 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尖端放电。
2021/12/11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四页。
富兰克林统一天电(tiāndiàn)与地电
意义:揭开了千百年来遮盖着雷电 的神秘面纱,统一了天电和地电。
讨论:试着解释一下雷电之“电”
从何而来?
雷雨天气时,云层运动激烈, 相互(xiānghù)靠近的云层由于摩 擦而带电。
号表示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用“-”号
表示
2、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玻璃棒
《13.1 从闪电谈起》教学设计(江西省县级优课)
13.1 从闪电谈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2.了解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3.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4.知道验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5.了解静电的利用与防止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活动探究摩擦起电现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揭示闪电的奥秘,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通过利用简易器材动手自制验电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系列的小组实验探究以及演示实验,消除对“电”的神秘感,并对自然现象产生亲近的情感和探究的愿望,从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解释摩擦起电现象的原因要用到原子结构的知识,学生不易懂,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探究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
玻璃棒、手摇起电机等实验器材以及吸管、泡沫等一些自制实验器材教学过程: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家用电器(板书课题:13.1 从闪电谈起)新课学习:一、电是什么?(板书)小组活动探究1,探究摩擦起电现象让学生分别用未摩擦过或摩擦过的吸管靠近杯子中的泡沫,并注意是否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摩擦过的吸管、笔能吸引泡沫屑、碎纸屑等轻小物体。
教学反馈:教师鼓励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
2、两种电荷(板书)引导学生推理不同的物体所带的电荷是不一样的,并指出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规定为正电荷、负电荷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板书):小组探究活动2:研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归纳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探究结论: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板书)并通过回顾原子内部结构的知识结合动画演示,探究摩擦起电的实质活动与探究3:演示实验----用手摇起电机模拟闪电现象(1)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2)阐述闪电产生的原理(3)你知道哪些放电现象?与同学们讨论,分享你的经历三、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板书)用验电器来判断(板书)1、介绍验电器的构造。
13.1 《从闪电谈起》(课件)九年级上册物理(沪粤版)
【典型例题2】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 示。由于丝绸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玻璃棒强,丝绸与玻璃棒在摩擦过程 中______上的电子转移到______上,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个箔片带了______ 电荷。
【答案】 玻璃棒 丝绸 同种
01
一、摩擦起电 二、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三、检验物体带电仪器(验电器) 四、静电的应用与防护
03 新课导入
手摸静电球时,头发会竖起来,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下面的视频,一起来学习一下!
03 课堂教学
一 摩擦起电
人类对电的认识始于闪电。那么,闪电又是怎样产生的呢?电 又是什么?
注意:
1)电荷即不能消失,也不能创造,电子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 另一个物体,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是电荷守恒定律
2)物理带电的方式:摩擦起电、接触带电、感应起电
二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1、自然界的二种电荷:
1)自然界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学们先看课本P44页,活动2
结论: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注意:
1)两个相互排斥的小物体,他们一定带同种电荷 2)两个相互吸引的小物体,他们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
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3、尖端放电
当起电盘转动起来后,两个金属球就会带上异种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 定程度时, 两球间就会发生火花放电。 闪电是带异种电荷的云层间或带电云层和大地间的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 模放电现象 实验表明,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尖 端放电
13.1从闪电谈起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教案:13.1从闪电谈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3章第1节“从闪电谈起”。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静电现象的产生、电荷的种类、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静电的防止和利用。
具体内容包括:1. 静电现象的产生:通过摩擦、接触、感应等方式使物体带电。
2. 电荷的种类:正电荷和负电荷。
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 静电的防止和利用:利用导电体、绝缘体、避雷针等方法防止静电的危害,以及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静电现象的产生,掌握电荷的种类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静电现象的产生、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毛皮和橡胶棒、塑料尺等)。
2. 学具:笔记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闪电现象为例,引导学生思考闪电的产生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静电现象的产生,引导学生认识电荷的种类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 课堂实验:通过实验演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直观地理解静电现象。
4. 例题讲解:运用教材中的例题,讲解静电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静电现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静电现象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3.1 从闪电谈起一、静电现象的产生1. 摩擦起电2. 接触带电3. 感应带电二、电荷的种类1. 正电荷2. 负电荷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2.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四、静电的防止和利用1. 利用导电体、绝缘体等方法防止静电的危害2. 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
《13.1+从闪电谈起》课时作业+--2024-2025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
九年级沪粤版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13.1 从闪电谈起》课时作业一.基础性练习1.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吸引_________________,则说它们带了电,或者说有了_______,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2.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相同的电荷,称为________;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相同的电荷,称为________;3.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4.验证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①利用带电体的性质,即_______________;②实验室用___________,它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知道了电的性质,就可以有效地利用电的性质,比如发明了“静电喷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技术;也可以避免电的危害性,比如建筑上方通常利用________来避免雷击。
二.巩固性练习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因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上____电荷,此时丝绸带_____电荷。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因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上____电荷,此时毛皮带_____电荷。
2.冬季的晴天空气往往很干燥,小明乘坐小汽车回家,开车门时被电击了一下,这是因为小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与空气、尘埃摩擦而带上了______。
车门上粘有很多灰尘,说明带电体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
3.给汽车加油前,加油人员先要触摸如下左图所示的静电释放器,防止人与周围物体发生______现象而引燃汽油,静电释放器要用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将它与大地相连。
4.如上中图所示,这是一种衣服吸毛刷,只要在衣服上滚动几下,就可以吸走衣服上的灰尘。
这种“神奇”的毛刷涉及的物理知识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毛刷的刷毛由__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制作。
九年级物理13.1从闪电谈起
13.1 从闪电谈起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13.1 从闪电谈起
新知梳理 应用示例 课堂小结 课堂反馈
13.1 从闪电谈起
新知梳理
一 摩擦起电
1.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__带__电___叫做摩擦起电。摩擦过 的塑料梳子或玻璃棒能够___吸_引___轻小物体,我们就说它们 带了电,或者说有了__电__荷___。
13.1 从闪电谈起
四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应用:静电喷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等。 2.防护:在建筑物的高处安装避雷针等。
13.1 从闪电谈起
应用示例
类型一 摩擦起电
例1 如下列现象与摩擦起电无关的是( B ) A.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 B.冬天摩擦双手使手暖和 C.脱毛衣时看到电火花 D.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变得蓬松
13.1 从闪电谈起
[方法指导]验电器使用的“两能”与“两不能”
验电器
“两能”
① 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②能通过验电器金属箔张角的大小来定 性判断物体所带电荷量的多少
“两不能”
① 不能检验物体所带电荷的电性; ②不能定量地测量物体所带电荷量 的多少
13.1 从闪电谈起
类型四 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例4 关于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没有安装避雷针的建筑物一定会被雷电击毁 B.油罐车行驶途中车尾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可避免产生电 火花引起爆炸 C.飞机起落架轮胎用绝缘橡胶制成,可防止静电积聚 D.手术室中医生和护士都要穿绝缘性能良好的化纤制品,可 防止麻醉药燃烧
13.1 从闪电谈起
二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__排_斥___;异种电荷互相_吸__引___。 2.尖端放电: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电荷的
【教案】 13.1 从闪电谈起
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13.1 从闪电谈起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其原因。
2.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3.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4.通过学习,消除对“电”的神秘感。
教学重点: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教学难点: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
起电机、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轻小物体、验电羽、验电器等。
一、新课引入实验1:通过起电机起电,让学生感受一下静电作用。
实验2:用起电机模拟闪电现象,观看闪电景象。
提出问题:闪电是怎样产生的呢?电是什么?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电是什么活动1:体验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是什么。
1.实验:摩擦起电。
2.让摩擦过的物体接近轻小物体,谈谈有什么发现?(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总结: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列举生活中摩擦起电的一些实例:(1)用塑料梳子梳干燥头发时,发现梳子能吸引头发;(2)穿化纤衣服很容易吸灰尘;(3)切割或捏碎泡沫塑料时,细碎的泡沫颗粒会吸附在手和衣服上。
……分析摩擦起电实质(教材P45信息浏览):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物体显示出带电的状态。
探究点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两种电荷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那么不同物体摩擦所带的电荷是一样的吗?(1)实验探究:①先让验电羽带上电;②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观察发生的现象。
③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它,观察发生的现象。
……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讨论:根据现象分析有什么规律?①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跟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是不同的;②不同的带电体之间,不是相吸,就是排斥。
表明,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2)两种电荷的规定: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3)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①通过起电机分别给两个验电羽带上相同电荷,再将两个验电羽靠近,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3.1从闪电谈起
教案:13.1 从闪电谈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的第13章第1节,主要内容包括:1. 静电现象:电荷的产生、正负电荷的定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 雷电:雷电的形成、雷电的特点、避雷针的作用。
3. 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原理、摩擦起电的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静电现象,掌握电荷的产生、正负电荷的定义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 使学生了解雷电的形成、特点和避雷针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3.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摩擦起电的原理。
2. 教学重点:静电现象的观察和理解,雷电的形成和避雷针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丝绸和毛皮、塑料棒和气球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闪电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静电现象,引导学生了解电荷的产生、正负电荷的定义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 知识拓展:讲解雷电的形成、特点和避雷针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4. 实例分析:通过摩擦起电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摩擦起电的原理和实例。
5.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静电现象,加深对静电现象的理解。
6. 练习巩固:布置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静电现象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静电现象电荷的产生正负电荷的定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 雷电雷电的形成雷电的特点避雷针的作用3. 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原理摩擦起电的实例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个你身边的静电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2. 阐述雷电的形成过程,以及避雷针是如何起到保护作用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视频、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静电现象、雷电的形成和摩擦起电的原理。
九年级物理上册13.1从闪电谈起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1节“从闪电谈起”,粤教沪版。内容包括闪电的形成、雷电的物理现象、静电的产生和静电的利用等。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电流、电压等基本电学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础。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静电现象和雷电知识,主要包括静电的产生、静电的利用、雷电的形成和雷电的物理现象。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静电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同时也掌握了雷电现象的基本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答案:最终一个物体的电荷量为3C,另一个物体的电荷量为5C。因为电荷的总量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是不变的,所以当一个物体被另一个物体充电后,它们的电荷量之和仍然是8C。当它们接触后,一个物体的电荷量减少到0C,另一个物体的电荷量增加到8C。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静电现象和雷电知识的收获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静电现象和雷电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静电现象和雷电知识,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13.1 从闪电谈起(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粤版)
13.1 从闪电谈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闪电的形成和产生的原因; 2. 掌握闪电的主要特征和一般处理方法; 3. 理解闪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防护方法。
二、教学准备1.课件:PPT演示;2.音频视频设备:播放相关视频片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用一个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话题:“你们见过闪电吗?闪电是如何形成的?”让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来了解学习本节课的必要性。
2. 发现与讨论(10分钟)1.呈现闪电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并与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
引导学生留意闪电的形状、颜色、亮度等方面的特征。
2.引导学生思考,闪电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闪电会产生噼啪声?3. 知识讲解(15分钟)在这一环节中,老师通过PPT演示,详细讲解闪电的形成和产生的原因。
1. 闪电的形成:讲解云层中正负电荷的分离和对流的过程,以及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的放电现象。
2. 闪电的产生原因:结合大气层的特点和天气现象,解析导致闪电产生的各种因素,如云与地之间,云与云之间,云与空气之间的电荷分布不均等。
4. 主题剖析(15分钟)1.闪电的特征: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总结闪电的主要特征,如形状、颜色、亮度、持续时间等。
2.闪电的危害:讲解闪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危害电力设施、影响通信、引发火灾等。
同时,强调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的重要性。
5. 拓展学习(10分钟)通过播放相关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闪电的有趣知识和实用防护方法,如躲避闪电的安全地带、室内避雷和安全用电等。
6. 梳理归纳(10分钟)结合课堂讨论和知识讲解,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总结。
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总结成几句简洁清晰的话语,并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7. 小结与提问(5分钟)通过问题提问的形式,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课堂作业1.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鼓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闪电的知识,并写一篇作文分享给同学。
13.1从闪电谈起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
13.1从闪电谈起教案 20242025学年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我的教案:从闪电谈起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闪电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物理规律。
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闪电的形成原理;2. 掌握静电的产生和消散规律;3. 能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闪电的形成原理,静电的产生和消散规律。
难点:静电的产生和消散规律的深入理解,运用物理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闪电演示仪,气球,塑料尺。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1)课堂开始,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有没有见过闪电?闪电是什么颜色的?它是如何形成的?”(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我引导学生关注闪电的形成原理。
2. 自主探究:(1)我为学生提供有关闪电的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解闪电的形成原理。
3. 合作交流:(1)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运用气球和塑料尺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静电的产生和消散规律。
4. 课堂小结:(2)学生通过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闪电的形成原理,静电的产生和消散规律。
2. 活动难点:静电的产生和消散规律的深入理解,运用物理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闪电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物理规律。
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动手实践,表现出对物理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1)邀请气象专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闪电及其相关知识;(2)组织学生进行家庭科学实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探究静电现象;(3)开展“身边的物理现象”主题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13.1 从闪电谈起课件(共24张PPT)
摩擦起电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典例
新课讲授
电从哪里来
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通常情况下,原子中的电子数和质子数是相等的,所以,物体呈现不带电状态。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随堂练习1
C
随堂练习2
D
随堂练习3
同种
排斥
油罐车车尾上拖一根铁链,把油罐带的电荷通过铁链传到地面,从而避免事故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静电现象的危害与防护
(1)危害实例:雷电这种剧烈的放电现象有时会造成建筑物的损毁和人畜伤亡事故,必须设法避免。(2)防护实例:人们利用避雷针避免雷电直接袭击建筑物。
典例
课堂小结
从闪电谈起
电是什么
验电器工作原理: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摩擦起电及其原因
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相斥,异种相吸
新课讲授
摩擦起电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容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新课讲授
摩擦起电实质
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2)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电荷。(3)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负电荷。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13.1 从闪电谈起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13.1-从闪电谈起》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两种电荷
正电荷
• 被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用 “+”表示
负电荷
•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用 “-”表示
7/43
二、电荷间相互作用
活动2 探究电荷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玻 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
之间发生相互 排斥现象
演示
8/43
探究电荷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绸摩擦过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 ( )
B
A.相互吸引
B.相互排斥
C.无相互作用 D.无法判断
19/43
如图所表示,将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 尽可能撕成更多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 几下,观察到细丝蓬散开来,是因为细
丝与手摩擦后带上 同 (选填“同”
或“异”)种电荷而相互 排斥 。
20/43
你知道吗?
用摩擦方法为何能使物体带电呢?
(2)两根用毛皮摩擦过橡胶 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
发生相互 排斥现象
演示
9/43
探究电荷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3)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和 毛皮摩擦过橡胶棒相互靠 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现象吸引
演示
10/43
结论
➢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 排 斥
,
异种电荷相互 吸 引
。
①相互排斥 ②相互吸引
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中性
带正电
不带电
带负电
21/43
物体不带电原因
-1 -1
-1
+6
-1
Hale Waihona Puke -1 -1通常情况下, 原子核内正电荷 跟核外电子所带 负电荷总量相等, 整个原子不显电 性,是中性。
九年级物理上册13.1从闪电谈起教学版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物理
2021/12/12
第四页,共七页。
2.小组讨论以下(yǐxià)问题:
(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毛皮是否带电?为什么?
答:毛皮带正电,因为毛皮失去电子后原子的正负电荷数不相等,由于 (yóuy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荷. (2)摩擦过后的玻璃棒都带正电吗?为什么?
答:不一定,其带何种电荷取决于与玻璃棒摩擦的物质(wùzhì)的原子核束缚电 子的能力.束缚电子的能力比玻璃强,则玻璃棒带正电;束缚电子的能力比 玻璃弱,则玻璃棒带负电.
第二页,共七页。
探究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小组合作,完成课本第44页“活动2”中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带电体互相靠 近时发生的现象(xiànxiàng),总结规律.
操作物质 靠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用丝绸摩擦过 的玻璃棒
用毛皮摩擦过 的橡胶棒
其他带电体1 其他带电体2
排斥(páichì)
吸引
吸引 排斥
2021/12/12
第六页,共七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1.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能说出摩擦起电的实质、电 荷的种类(zhǒnglèi).(重点)。2.经历实验,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及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重点)。
No 3.能说出生活中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1.小组合作,完成课本第44页“活动2”中的实验.观察并
记录带电体互相靠近时发生的现象,总结规律.。(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______, 异种电荷互相______.。答:略.
Image
12/12/2021
第七页,共七页。
第十三章 探究(tànjiū)简单电路
13.1 从闪电谈起
20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