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的详解及其应用
假说—演绎法的详解及其应用
假说—演绎法的详解及其应用作者:刘清华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24期这篇文章针对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内容运用到的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进行了的梳理和归纳,在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时运用其方法能使学生印象深刻,系统的掌握这些内容,并能在解题时运用这种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一)、(二)以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三节课都是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是错误的。
这就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必修二中在讲解基因分离定律时用的就是假说—演绎法,但课本在论述时有点支离破碎,很多学生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对这种方法不是很理解,在做题的时候也不懂得去运用,下面我就这个问题四个步骤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并举例如何运用假说—演绎法解题。
〖HTH〗一、通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讲解假说—演绎法〖HT〗〖HTF〗1.根据实验现象提出问题〖HT〗〓孟德尔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表现为高茎。
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比例为3:1。
用其他一对相对性状做实验也出现了同样的结果。
看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的比例分离呢?〖HTF〗2.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HT〗〓孟德尔解释实验现象的关键是F1能否产生两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这也是分离定律的实质。
如能产生,则让F1与其隐性个体矮茎豌豆杂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后代:高茎、矮茎,且比例应为1:1。
〖HTF〗3.实验验证〖HT〗〓孟德尔用F1和隐性个体做了测交实验,得到了与假说演绎的测交实验结果相同的结果。
假说 演绎 法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应用
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应用摘要:假说—演绎法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理解客观规律的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
假说—演绎法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相关知识,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关键词:假说—演绎法;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它的基本特点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事实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首先提出某种作为理论基本前提的假说来,然后以假说作为出发点,逻辑地演绎出可由经验检验的结论,构成一个理论系统。
用这个理论系统解释和预见所研究的对象系统的各种现象,并用实验来进行检验和修正。
图为假说—演绎推理的逻辑关系。
图假说—演绎推理的逻辑关系近代科学到现代科学,以“观察(实验)—归纳”为主的方法逐渐让位给以假说—演绎为主的方法。
假说—演绎法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形成客观规律的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
假说—演绎法相对于观察—归纳法对于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创新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
一、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要求及体现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设计思路”部分,阐述“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教学价值时指出,该模块有助于学生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新课标中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水平要求,其中属于应用水平的仅有两项,一项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另一项是“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在课程标准必修二模块的前言部分,还特别指出要让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生殖、遗传和进化奥秘的过程”,可见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是必修二模块的重要任务之一。
必修二教材中涉及假说—演绎方法的内容还有: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第页,沃森和克里克提出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实了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整个中心法则的提出与证实(第—第页)以及遗传密码的破译(第—第页)等内容。
“假设―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例析共3页文档
“假设―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例析教学关键是使学生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发展其能力,而这方面在现实教学中恰恰是欠缺。
英国思维训练专家爱德华?德?波诺认为:“知识不能代替思维,思维也不能代替知识。
”思维以知识为加工材料,以产生新知识为结果,以知识为内容与载体,训练思维技能、技巧与策略以激发思维过程本身已被证实为思维训练好方法。
1.“假说―演绎法”概述1.1“假设―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地位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在各种类型教学活动中,都要努力使学生学会科学剖析一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与实践验证等。
“遗传与进化”模块教学有助于学生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应用”。
1.2“假说―演绎法”概念“假说―演绎法”是科学发现一种方式。
一种从创立假说演绎出推论,到实验检验与修正方法。
假说―演绎法是科学认识从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上升所必需工具,它肯定了理性与演绎在科学发现中作用,强调了由假说演绎得出结论须用实验来检验,以及假说最后标准是与经验事实对应。
2.“假设―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例析2.1利用课本经典素材充分展现假说演绎孟德尔遗传定律揭示过程就是需要精心组织教学“假说―演绎法”经典范例,并让学生以“假设―演绎法”模式为书本标题立副标题,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假说―演绎法”基本框架。
2.2用“假设―演绎法”重组、重演教材在复习“核酸是遗传物质证据”时,首先提出了两个问题:这两个实验实验假说是什么?为什么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背景知识:①萨顿染色体学说②染色体主要成分是DNA与蛋白质③格里菲思提出了“转化因子”④遗传物质应具有基本特性基于事实引领学生形成假说:遗传物质是DNA(或蛋白质),如果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研究它们作用,其中之一必将体现遗传物质应具有基本特性。
▲艾弗里实验为什么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R型肺炎双球菌 S型肺炎双球菌 S型肺炎双球菌。
谈谈“假说——演绎法”
谈谈“假说——演绎法”作者:殷旭东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2年第07期“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一种解释归纳推理,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教师正确运用“假说——演绎法”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教材,处理遇到的实际问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本文从“假说——演绎法”的含义、特点、形式及应用举例等方面谈些粗浅的认识。
假说必须经过科学实践的检验才能发展为科学理论。
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推理方法。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相反,它是从已知的某些一般原理、定理、法则、公理或科学概念出发,推论出新结论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一、“假说——演绎法”的形式假说演绎推理可用公式表示如下:如果H,那么E,E_____所以H可能真。
上述表达式中,H表示所提出或论证所依据的假设,E表示对未知事物的预测,“如果H,那么E”表示从假说演绎出对已知事物的解释或未知事物的预测。
二、假说演绎推理的解释假说演绎推理,实质上是一种解释归纳推理,即通过归纳得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假说,这个假说的合理性有多大,即归纳所得结论的可靠性有多大,需要接受事实的检验。
如果假说能够合理地解释已知的或可预测的经验事实,则假说的确证度就增大。
假说演绎推理与溯因推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假说演绎推理是在溯因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溯因推理,在已知的事实E和科学原理(如果H,那么E)的基础上推测出结论(假说)H以后,如何确定这个假说(结论)的可靠性呢?这就需要从假说H得到确证。
因此,溯因推理是一种发现(假说)的方法,假说演绎推理则是一种验证(假说)的方法。
三、“假说——演绎法”的基本特点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事实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首先提出某种作为理论基本前提的假说来,然后以假说作为出发点,逻辑地演绎出可由经验检验的结论,构成一个理论系统。
用这个理论系统解释和预见所研究对象系统的各种现象,并用实验来进行检验和修正。
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Hypothetico-deductive-method)又称为假说演绎推理,是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假说演绎推理概述假说演绎推理,实质上是一种解释归纳推理,即通过归纳得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假说,这个假说的合理性有多大,即归纳所得结论的可靠性有多大,需要接受事实的检验。
如果假说能够合理地解释已知的或可预测的经验事实,则假说的确证度就增大。
假说演绎推理与溯因推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假说演绎推理是在溯因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溯因推理,在已知的事实E和科学原理(如果H,那么E)的基础上推测出结论(假说)H以后,如何确定这个假说(结论)的可靠性呢?这就需要从假说H得到确证。
因此,溯因推理是一种发现(假说)的方法,假说演绎推理则是一种验证(假说)的方法。
假说演绎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前提并不蕴涵结论。
前提真,结论未必真。
从推理形式来看,它不符合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无论是某一个事实E与实验的结果相符合,还是一系列的事实(E1,E2…EN)与观察实验的结果相符合,逻辑上都不能必然地断定结论(假说)H是真实的。
如医生给病人诊断后提出假说:该病人患有肺炎。
在此基础上,医生进一步演绎出病人有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现象,尽管这些现象可能都是事实,但并不能必然地得出病人患有肺炎的结论,因为存在这些现象的病人也可能患有别的疾病。
因此,假说演绎推理结论(假说)只能是某种程度的确证。
科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归纳——演绎方法,可看作假说演绎法的雏型。
亚里士多德主张,科学家要从被解释现象中归纳出解释性原理,然后再从包含这些原理的前提中,演绎出关于这个事实的原因的知识。
热点专题8利用假说—演绎法探究变异的类型-2025年生物学高考总复习课件
受。为了探究假说的正确性,请利用植株N的自交子代完成以下实
验设计。
实验方案:任选一株 无香味 植株作父本和多株有香味植株作母本进行
杂交,统计子代表型及分离比。
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若 无香味∶有香味=1∶1
,则假说一正确;②
若全部为无香味或无香味∶有香味=1∶2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生物学
任选一株子代的无香味植株(父本)与多株有香味植株(母本)杂交,统计子 代表型及分离比;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假说一正确,则亲代为Y-y×yy, 子代中Y-y∶yy=1∶1,表现为无香味∶有香味=1∶1;若假说二正确,亲 代为Y-y×yy或Y-Y-×yy,由于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受精能力为正常雄 配子的1/2,则子代全部为无香味或无香味∶有香味=1∶2。
返回导航
返回导航
高考总复习·生物学
【解析】C表示染色体上的倒位区,故品果蝇C区发生的变异类型是染色体 结构变异,A正确;正常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Y,CIB品系果蝇和正常眼雄 果蝇交配,即X+XCIB×X+Y→F1 X+X+∶X+XCIB∶X+Y∶XCIBY=1∶1∶1∶1,由于I为雄性果蝇胚胎致死的隐 性基因,故子代中XCIBY死亡,后代中棒眼雌果蝇所占比例1/3,B正确;由 于含有I基因的雄果蝇胚胎致死,不可能产生XClB的雄配子,故自然状态下 一般不存在基因型为XClBXClB的雌性个体,C错误;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是 否发生了隐性突变,可用正常眼雄蝇(X+Y)和F1中的CIB雌果蝇X+XCIB杂交: 若X染色体上发生了隐性突变(假设基因用w表示),则杂交后代为XCIBX+、 X+Xw、XwY(新性状)、XCIBY(致死),雄性个体为新(突变)性状,D正确。
核心素养微专题 5科学思维之假说-演绎法
1.定义:“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 种科学方法,是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 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 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2.步骤: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 验证——得出结论。 3.实例: (1)分离定律的发现。 (2)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 (3)确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寻找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5)寻找遗传物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 验。 (6)激素调节的发现。 (7)DNA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 (8)遗传密码的破译。 (9)中心法则的提)理解经典实验研究过程中的演绎步骤。 (2)运用假说—演绎法解答实验设计题: ①仔细审题——看清条件和要求;②策划方案——明确 可能情况;③假说—演绎推理——在草稿纸上书写简要 图解,预期各种可能的实验结果;④比较、判断,得出结 论;⑤作答——按照要求,科学作答。
【命题分析·素养解读】 (1)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2)主要考查点: ①在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重点理解孟德尔的假说。 ②理解孟德尔研究过程中的演绎步骤。 ③运用“假说—演绎”的思路解决遗传探究类题目。
(3)素养解读:假说—演绎法主要围绕遗传模块考查,侧 重考查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即侧重考查思维和方法。 注重考查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和 实施方案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
生物教学中的“假说——演绎法”
演 绎 法 的 步 骤 进
( 1 ) 实验.
孟 一 孟 两
孟两 : 如果假说正确 , 那么 F 测 交 后 代 黄 色 圆粒 : 绿 色
圆柱 :绿 色皱 粒 一 l:1:1:1 .
P纯 种 高 茎 ×纯 种 矮 茎 P纯 种 黄 色 圆柱 × 纯 种绿 色皱 粒
③F 中 出现 了 1; 1的性 状 分 离 比是偶 然 的 吗 ?
法, 是一 种 解 释归 纳 推 理 , 是 形 成 和 构 造 科 学 理 论 的 一 种 重 要
思维方法. 教 师正 确 运 用 “ 假说一
析教材 , 处 理 遇 到 的实 际 问题 , 能 达 到 事 半 功 倍 的效 果 . 因此 , 本文从“ 假说—— 演绎法 ” 的含 义 、 特点 、 形 式 及 应
一
摩尔根 : F 。 全 为红 眼 , F 。 红 眼 和 白 眼之 间 数 量 之 比是 3:
1 , 白 眼性 状 表 现总 是 与性 别 相 联 系 . 这些如何解释? ( 4 ) 提 出解 释 问 题 的 假 说 . 孟一 : ① 生 物 的性 状 是 南 遗 传 因 子 决 定 的 . ② 体 细胞 中遗 传 因 子 是 成 对 存 在 的 .
( 6 ) 实验检验. 0来自 0 F 高 茎 F 。 黄 色 圆 柱
孟一 : 用杂种子一代高茎 豌豆 ( D d ) 与 隐 性 纯 合 子 矮 茎 豌
( d d ) 杂交 , 后 代 中 高 茎 与 矮 茎 比接 近 l: 1 .
⑧ F 。 高茎 矮茎 F 。 黄 色 图 柱 绿 色 圆 柱 黄 色 皱 粒 绿 色 皱 粒
F 红 眼( 雌、 雄) 自眼( 雄)
( 2 ) 观 察 和分 析 . 孟一 : 无论 正交 , 还是 反交 , F 代 总 是 高 茎 , F 代 发 生 性 状分离.
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Hypothetico-deductive-method)又称为假说演绎推理,是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假说演绎推理概述假说演绎推理,实质上是一种解释归纳推理,即通过归纳得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假说,这个假说的合理性有多大,即归纳所得结论的可靠性有多大,需要接受事实的检验。
如果假说能够合理地解释已知的或可预测的经验事实,则假说的确证度就增大。
假说演绎推理与溯因推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假说演绎推理是在溯因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溯因推理,在已知的事实E和科学原理(如果H,那么E)的基础上推测出结论(假说)H以后,如何确定这个假说(结论)的可靠性呢?这就需要从假说H得到确证。
因此,溯因推理是一种发现(假说)的方法,假说演绎推理则是一种验证(假说)的方法。
假说演绎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前提并不蕴涵结论。
前提真,结论未必真。
从推理形式来看,它不符合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无论是某一个事实E与实验的结果相符合,还是一系列的事实(E1,E2…EN)与观察实验的结果相符合,逻辑上都不能必然地断定结论(假说)H是真实的。
如医生给病人诊断后提出假说:该病人患有肺炎。
在此基础上,医生进一步演绎出病人有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现象,尽管这些现象可能都是事实,但并不能必然地得出病人患有肺炎的结论,因为存在这些现象的病人也可能患有别的疾病。
因此,假说演绎推理结论(假说)只能是某种程度的确证。
科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归纳——演绎方法,可看作假说演绎法的雏型。
亚里士多德主张,科学家要从被解释现象中归纳出解释性原理,然后再从包含这些原理的前提中,演绎出关于这个事实的原因的知识。
“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探究DNA复制的方式”为例
“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以“探究DNA复制的方式”为例摘要本文以“探究DNA复制的方式”为例,引导学生借助“假说—演绎法”的科学研究方法,逐步还原DNA复制方式的探究历程。
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探寻科学本质,提升演绎与推理的科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 DNA复制假说—演绎法科学思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高中生物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演绎与推理能力的要求[1]。
在生物学等科学领域探索中,“假说—演绎法”常被广泛应用。
1 假说—演绎法的内涵“假说一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实验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并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预测实验结果,再通过实验来检验。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推理的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本文以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3节“DNA的复制”中DNA复制方式的探究过程为例,开展演绎推理,逐步建构“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这一重要概念,并为发展学生归纳与演绎等科学思维搭建脚手架。
2 基于假说—演绎法的教学过程2.1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学生观看“3·21” 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搜救视频,并阅读相关资料: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搭建了遇难者身份识别DNA专项比对工作平台,采集132名机上人员生前DNA样本和亲属DNA样本。
在进行比对时,需大量的DNA,专家组会利用PCR技术扩增DNA,PCR技术实质就是DNA复制。
教师创设问题:DNA是怎样精确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呢?设计意图:以热点情境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存在的实质性价值,引起学生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社会问题,助力社会责任的落实。
说课 “假说一演绎法”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做出假说 演绎推理 哪种杂交方式,能够导致后代表现型不同 M果蝇与多只正常白眼雌 果蝇杂交 第一种情况下,子代出现 红眼雌果蝇 第二种情况下,子代全为 白眼 第三种情况下,无子代产 生 能通过简单实验区分三种 情况 M果蝇与多只正常红眼雌 果蝇杂交 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下, 子代都是红眼果蝇 第三种情况下,无子代产 生
说课
题目:“假说一演绎法”的应用 教材版本: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假说一演绎法”的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 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内容,必修二模块的新课程设 计思路中明确指出“领悟假说演绎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 研究中的应用”,突出了假说演绎、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 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老教材中并未对“假说一演绎法”给 予过多的强调和重视,新教材开篇就学习孟德尔遗传规律 的发现,把“假说一演绎法”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 本模块主要通过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在染色体上等定律 和理论的发现过程来体现了上述科学方法,“假说一演绎 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模式和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更是高考常考内容。
二、教法和学法
本节内容是针对高三复习备考,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 理解教材及相应科学发现模式,提升利用“假说一演绎法” 解题的能力,特别是解决遗传题目的能力。我结合学生情 况,本节主要通过讨论法、及合作探究来完成对“假说一 演绎法”的认识及应用的学习。力求发挥学生的个性思维, 引导学生从教材出发,以假说演绎法为主线,到教材落脚, 通过探究、交流和展示分享,加强对教材内容以及科学发 现过程的认识,提升学生自信,不但形成符合高考要求的 良好解题思维,还从某些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对于遗传实验 等题目的恐惧。
三、教学过程
3、利用假说演绎促进知识迁移,解决性状分离比转换 问题:
“假说―演绎法”的理解与应用
.(6)思路提供:①用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
得到棒眼雌果蝇.②用棒眼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
.
结果与结论:①若子代雄果蝇中出现棒眼个体,则圆、
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II.②若子代雄果蝇中不来自X、Y染色体的同源区I.
整理一下本题的思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父本的
.
第一,锁定目标.推测会是XBY还是XBYB?第二,挑
.通常优先选XbXb来测交判断.若题中没有XbXb ,
.可用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得
XbXb.
明白了这道题,想必你对“假说-演绎法”理解得就比较
.再多加练习,就会得心应手.
5.小偷――抓他!(得出结论)
“发现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这
-演绎法”的核心.事实上,无论是警察,还
并不总是那么幸运.狡猾的小偷往往会在得手后迅
.
在遗传学中,我们经常要判断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基因
,
.在细胞核中,要么位于常染色体,要么位
.在性染色体上,或位于X染色体,或位于Y染
(2)据左图,能否排除细胞质遗传?若能,为什么?
(3)该雄性果蝇的棒眼能否只是伴Y遗传?为什么?
(4)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个体中
.
(5)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
也有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
(6)请从野生型(纯合体)、F1、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
5)中的问题做出判断,写出你的实验
.
看一下你做的答案是否正确:(1)圆眼(2)不能; 单
F1全是圆眼不足以做出判断,可再让
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如果子代果蝇全是圆眼可证明是细胞
浅谈“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模型建构中的应用
认知 心 理 学 认 为 ,人类 的 知 识 和 经 验 不 仅 包 括 概 念
在不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的条件下,1 个大肠杆菌分
体系,还包括外观。前者有概产生多少个大肠杆菌?学生尝试用数
构图包含想法和印象。因此,对于学生而言,模型提供的
学方程式、表格、曲线图等形式表示,起始数量为 1,繁殖
量变化”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光合作用的发现历 左
用“假说 - 演绎法”进行模型建构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将
程”构建概念模型:光合作用的反应式等,均取得了很好 左
“假说 - 演绎法”与模型建构的方法有机结合,使模型建
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同行的赞同。下面我以必修三第四章
构更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在科学
10 点左右使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其进行统计并记录实验结果,
连续培养 5 天,然后教师将实验结果展示给学生(见表 1)。
表 1 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表
取样时间 酵母菌数量 (个 /mm3)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561 830 1050 1310 1300
学 生 根 据 数 据 进 行 描 点 作 图,绘 制 出 相 关 的 曲 线 图
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我曾将“假说 - 演绎法”分别运
的曲线图在自然条件下或有限的资源空间下是否依旧适用
37
中学课 程资源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ZHONGXUE KECHENG ZIYUAN
呢?是否适用于其他种群呢?故需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种群数量
0
时间
图 1 某种群的数量变化图
4.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性
38
空间中,种群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而是呈“S”形增长。 (5)进一步探究,不断修正 在有限的资源空间中,酵母菌的数量从第 4 天以后
高中生物教学中假说――演绎法
高中生物教学中“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之一,对于落实“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本人对“假说―演绎法”学习、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假说――演绎法”概述1.“假说―演绎法”的基本内涵“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形成推论),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推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证明假说是错误的。
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发展的思维形式,是人们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以已经掌握的科学原理为指导,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经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往往要运用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类比及想象等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对已有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预先在自己头脑中作出的假定性解释。
就其组成而言,包含已知事实和推测性假定两种基本成分。
假设通过这两种成分的搭配明确问题解决途径,在条件与结果之间建构设想。
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必要环节。
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的主要任务是试探性地对已有的经验和事实作出解释,并对未来的经验和事实提出预测。
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不仅能够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应必须能够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
即除了解释性条件,还必须有预见性条件。
如果由假说作出的科学预见得到实际的证实,那么就标志着假说已经转化为理论。
就假说能否解释已知事实与能否预见未知事实相比而言,后者是假说具有真理性的更有力的证明,当然更能作为假说是否能转化为理论的鲜明标志。
假说必须经过科学实践的检验才能发展为科学理论。
观察、实验所检验的常常不是假说本身,而是假说的推论,即从该假说中逻辑地推导(演绎)出来的描述个别现象或事件的推论。
当然,对假说的实践检验过程是很复杂的,不能单靠一两个实验来说明问题。
2.“假说――演绎法”的作用就思维过程的方法论而言,观察――归纳和假说――演绎都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从近代科学到现代科学,以观察(实验)――归纳为主的方法逐渐让位给以假说―演绎为主的方法。
假说一演绎法
假说一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假说-演绎法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9世纪中期,孟德尔用豌豆做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在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记载和进行数学统计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杂种后代中出现一定比例的性状分离,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子二代出现不同性状自由组合现象。
他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而提出假说,并对性状分离现象和不同性状自由组合现象作出尝试性解释。
然后他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用以检验假说,测交实验不可能直接验证假说本身,而是验证由假说演绎出的推论,即:如果遗传因子决定生物性状的假说是成立的,那么,根据假说可以对测交实验结果进行理论推导和预测;然后,将实验获得的数据与理论推导值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一致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如果不一致则证明假说是错误的。
当然,对假说的实践检验过程是很复杂的,不能单靠一两个实验来说明问题。
事实上,孟德尔做的很多实验都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后来又有数位科学家做了许多与孟德尔实验相似的观察,大量的实验都验证了孟德尔假说的真实性之后,孟德尔假说最终发展为遗传学的经典理论。
我们知道,演绎推理是科学论证的一种重要推理形式,测交实验值与理论推导值的一致性为什么就能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呢?原来,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真实地反映出子一代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根据子一代的配子型必然地可以推导其遗传组成,揭示这个奥秘为演绎推理的论证过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揭示这个奥秘学生则难以理解“假说一演绎法” 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仍停留在知其然的状况。
2、1900年,3位科学家分别重新发现了孟德尔的工作,遗传学界开始认识到孟德尔遗传理论的重要意义。
如果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即基因确实存在,那么它到底在哪里呢?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即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说—演绎法的详解及其应用
刘清华
乌鲁木齐市长沙路18号金剑桥学校
提要:这篇文章针对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内容运用到的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进行了的梳理和归纳,在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时运用其方法能使学生印象深刻,系统的掌握这些内容,并能在解题时运用这种方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一)、(二)以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三节课都是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是错误的。
这就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必修二中在讲解基因分离定律时用的就是假说—演绎法,但课本在论述时有点支离破碎,很多学生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对这种方法不是很理解,在做题的时候也不懂得去运用,下面我就这个问题四个步骤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并举例如何运用假说—演绎法解题。
一、通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讲解假说—演绎法
1.1根据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孟德尔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表现为高茎。
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比例为3:1。
用其他一对相对性状做实验也出现了同样的结果。
看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的比例分离呢?
1.2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
孟德尔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用D和d表示。
而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由于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合子。
这样,亲本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产生的配子只有一种:D。
矮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产生的配子也只有一种:d。
这样,D和d结合,产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是Dd,D对d有显性作用,F1全部表现为高茎。
F1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从而形成两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D、d;两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D、d。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可以有四种组合:DD、Dd、Dd、DD。
表现为3份高茎、1份矮茎,假说与实验结果符合。
1.3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
孟德尔解释实验现象的关键是F1能否产生两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这也是分离定律的实质。
如能产生,则让F1与其隐性个体矮茎豌豆杂交,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后代:高茎、矮茎,且比例应为1:1。
1.4实验验证
孟德尔用F1和隐性个体做了测交实验,得到了与假说演绎的测交实验结果相同的结果。
从而证实了自己的假说正确。
这就是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假说演绎法。
二、运用假说—演绎法讲述《基因在染色体上》
2.1根据实验现象发现问题
摩尔根用这只白眼雄蝇与通常的红眼雌蝇交配时,子一代不论雌雄都是红眼,但子二代中雌的全是红眼,雄的半数是红眼,半数是白眼。
如果雌雄不论,则子二代中红眼∶白眼为3∶1。
这显然是个孟德尔比例数,但与一般孟德尔比例数不同的是,白眼全是雄蝇。
摩尔根做了回交实验,用最初出现的那只白眼雄蝇和它的后代中的红眼雌蝇交配,结果产生1/4红眼雄蝇、1/4红眼雌蝇、1/4白眼雌蝇、1/4白眼雄蝇,这也完全符合孟德尔比例数。
2.2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
摩尔根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如下假设: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是隐性的。
因为Y染色体上不带有这个基因的显性等位基因,所以最初发现的那只雄蝇的基因型是XaY,表现为白眼,跟这只雄蝇交配的红眼雌蝇是显性基因的纯合子,基因型是XAXA,白眼基因a是突变基因,红眼基因A是野生型基因,因为这对等位基因都在X染色体上,所以为明确起见,分别记作XA和Xa,Y代表Y染色体。
白眼雄蝇与纯种红眼雌蝇交配,白眼雄蝇的基因型是XaY,产生两种精子,一种精子带有X,上面有a基因,一种精子带有Y,上面没有相应的基因。
红眼雌蝇的基因型是XAXA,产生的卵细胞都带有X,上面都有A野生型基因。
两种精子(Xa和Y)与卵细胞(XA)结合,子代雌蝇的基因型是XAXa因为A对a是显性,所以表现型是红眼,子代雄蝇的基因型是XAY,所以表现型也是红眼。
子
一代的红眼雌蝇与红眼雄蝇交配时,红眼雌蝇(XAXa)产生两种卵细胞:一种是X A,一种是Xa。
红眼雄蝇也产生两种精子:一种是XA,一种是Y。
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4种合子,长大后,雌蝇都是红眼(XAXA和XAXa),而雄蝇中一半是红眼( XAY),一半是白眼( XaY),表现型比例是2∶1∶1。
2.3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
白眼雌蝇XaXa与红眼雄蝇XAY交配时,子代中雌蝇都是红眼,雄蝇都是白眼。
2.4实验验证
摩尔根把眼雌蝇与红眼雄蝇交配后,子代中确实出现了雌蝇都是红眼,雄蝇都是白眼的现象。
这样摩尔根就把决定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定位在X染色体上。
三、运用假说演绎法解题
(06全国卷I)31、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
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传递给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有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
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
(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的分离定律,与2005年全国卷I的第31题牛的有角无角的遗传题有许多共同之处。
在遗传定律的学习中,要始终抓住遗传学研究的一个特点,即从表现型的现象来分析基因型本质。
从看得见摸的着的性状表现来推测看不见摸不着的基因型,这正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逻辑思维的过程。
解题要先判断基因的显隐性,再判断位于什么染色体上。
种群中的个体在繁殖过程中,起遗传作用的是遗传物质或基因,不是性状也不基因型。
细胞质遗传和核遗传的判断通常采用同等条件下正交和反交后观察子一代的表现来确定。
细胞质遗传是以细胞质基因为物质基础的遗传,在高等动植物中表现正反交结果不同,子代的性状完全与母本相似;而核遗传中正反交子代的表现是为显性性状或有规律的比例。
遗传模式的判断:先判断显隐性,再判断位于什么染色体上。
显隐性可根据子一代的表现型来确定;位于什么染色体上,可根据子一代的各种性别的表现来
确定,若子一代各种表现型雌雄表现比例相同,可断定为常染体遗传,若子一代各种表现型雌雄性别表现不相同则可断定为性染色体遗传。
做第(4)题时可以先做下面四个假设:
①假设:灰色是显性、黄色是隐性且为常染体遗传:
灰色雌蝇×黄色雄蝇(AA或Aa)×(aa)
黄色雌蝇×灰色雄蝇(aa)×(AA或Aa);
②假设:灰色是隐性、黄色是显性且为常染体遗传:
灰色雌蝇×黄色雄蝇(aa)×(AA或Aa)、
黄色雌蝇×灰色雄蝇(AA或Aa)×(aa);
③假设:灰色是显性、黄色是隐性且为X染体遗传
灰色雌蝇× 黄色雄蝇(X A X A或X A X a)×(X a Y)、
黄色雌蝇×灰色雄蝇(X a X a)×(X A Y),
④假设:灰色是隐性、黄色是显性且为X染体遗传
灰色雌蝇×黄色雄蝇(X a X a)×(X A Y)、
黄色雌蝇×灰色雄蝇(X A X A或X A X a)×(X a X a)
最后再把四个假设运用假说演绎法把答案整理一遍就行了。
答案:(1)基因(2)正交和反交(3)3;5
(4)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黄色,雌性全部表现灰色;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灰色,雌性全部表现黄色;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