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卞之琳早期诗歌中的意象

合集下载

浅析卞之琳诗歌中的黄昏意象

浅析卞之琳诗歌中的黄昏意象

浅析卞之琳诗歌中的“黄昏”意象B13汉语言文学一班李瑶134109050052浅析卞之琳诗歌中的“黄昏”意象在中国文论中,“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审美范畴之一,“意”和“象”最初是一种相互独立的哲学思辨的关系。

“象”最早出现于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南朝的刘勰最早把美学概念的“意象”提了出来,从创作构思的角度论述了“意中之象”的生成。

“意象”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审美范畴,也是西方现代诗歌的重要命题。

作为现代派的诗人卞之琳,其诗歌深受中国的李商隐、姜夔、温庭筠等花间词派和西方的波德莱尔、艾略特、魏尔伦等象征派等的影响,诗歌风格呈现出中西合璧的风韵。

袁可嘉认为其“上承‘新月’,中出‘现代’,下启‘九叶’”,但相比较而言,卞在创作中更多的是受艾略特、瓦雷里等后期象征派影响,显现出浓厚的“欧化”及“古化”倾向,因此而成为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之间的一座桥梁。

与中国古典诗歌相比,新诗之新,在于诗歌语言、形式、技巧所具备的现代特征,在于从构建意境到提炼意象地转变。

意象在现代诗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个诗人的诗歌创作都离不来意象的选取和运用,孙玉石先生说,现代派诗歌的主要特点是朦胧性、意象性和多义性,而朦胧性和多义性的形成是意象性的结果。

作为现代派代表之一的卞之琳诗歌朦胧多义,与他的性格和经历有关,意象的选取更是苦心经营的结果,意象的运用也是起了极大作用的。

在对卞之琳诗歌的详细阅读与统计下,其诗歌意象分类众多,有黄昏、寒夜、荒街、梦、泪、桥……等庞大而丰富的意象群。

其中出现最多的是黄昏、夕阳、荒街、古城。

“意象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无以言传的感受与领悟”,而且不会自动生成需要诗人自主摄取物象来寄托他的诗情,而他的诗情和物象、意象摄取跟他的艺术个性密不可分。

1934年叶公超嘱托卞之琳翻译艾略特的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

艾略特在文中提出:“是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真是受艾略特的影响,卞之琳诗歌几乎不关于“我”的直接抒写,他害怕公开自己的感情,克制、冷却自我感情,将诗情与诗思最大限度的沉淀,查阅诗人的性格和生平,在自序里他写道:“我写诗,而且一直写的抒情诗,也总在不能自已的时候,却总倾向于克制”,故意做“冷血动物”,对自己这个时期的情绪做“冷淡深挚”的描述。

卞之琳前期诗歌意象的美学特征

卞之琳前期诗歌意象的美学特征

其作 品 在 当时 并 未 能 在 国 内 获 得 广 泛 的 认 可 , 时
至 今 日依 然 为 人 所 诟 病 ; 戴 望 舒 由 于 过 于 凝 重 而
的忧 伤 感 怀 气 质 , 太 多 地 倚 重 于 晚 唐 五 代 浓 郁 又
的古 典 元 素 , 抒 情 诗 创 作 在 一 些 意 象 的 使 用 上 其
格本 身 不 大 ,偏 又 喜 爱 淘 洗 , 爱 提 炼 , 待 结 “ 喜 期
晶 , 待 升 华 ” , 因 为 抒 情 的 自我 克 制 , 以 他 期 … 又 所 在 意象 的 营 造 上 也 显 得 清 冷 、 素 、 藉 ; 时 他 寒 蕴 同 在 意象 的 组 织 上 讲 求 一 种 距 离 之 美 , 溢 着 思 辨 充 气 息 。 相对 于 五 四 以 来 , 郭 沫 若 至 徐 志 摩 再 到 从
未免 有 滥 俗 之 嫌 。所 以 , 国 现 代 主 义 诗 歌 的 真 中
正成 熟 , 有 到 4 只 0年 代 西 南 联 大 诗 人 群 的 崛 起 , 才开 始 形 成 。而在 此 之前 , 即是 李 金 发 、 望 舒 也 戴 与西南 联 大 诗 人 群 之 间 的 卞 之 琳 , 成 为 了 一 个 则 别具 特 色 的过 渡 性 存 在 。 正 是 卞 氏 的 这 种 过 渡 , 以及 他杰 出 的 智 慧 诗 的 写 作 , 为 中 国 现 代 诗 走 成 向成 熟 不 可 或 缺 的技 术 存 在 。尤 其 是 他 关 于 诗 歌 意 象 的智 性 探 索 , 及 诗 歌 主题 的 哲 学 化 追 求 , 以 深 深 地 影 响 了后 来现 代 派 诗 歌 的 写 作 与 诗 学 追 求 。
并 以理性 化 的 诗 风 打 开 了新 诗 的 学 院 化 之途 。

卞之琳前期诗歌意象的美学特征.ashx

卞之琳前期诗歌意象的美学特征.ashx
$##$ / ,
第 $, 卷 哲学社会科学版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卞之琳前期诗歌意象的美学特征
董 卫 民
(浙江大学 中文系, 浙江 杭州 !"##$%)
摘 要: 卞之琳前期的诗歌意象多取材自日常生活、 古典文学、 自然科技及宗教典籍, 这与他的 诗歌创作三大主题: 生命存在的困惑、 精神皈依的寻求及人与理性的和谐相对应。他遵循艾略特的 “客观对应物” “ 、非个性化” 的诗学理论, 通过戏剧化、 小说化等手法完成了意象与主题的智性组合, 在抒情主体与诗歌意象之间产生一种距离之美, 自觉消解抒情主体的中心地位, 从而使他的诗歌具 有浓厚的反讽与陌生化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 卞之琳; 意象; 反讽; 陌生化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五四以降, 各种文学思潮蜂拥而至, 其中现代 主义文学作为西方文艺界影响巨大的文学流派, 在中国现代文坛, 特别是在诗坛形成一股强烈的 冲击波。在新诗的发展史上, $# 世纪的诗歌创作 经历了几次现代主义诗潮的勃兴, 其中在大陆最 主要的有二三十年代以李金发、 戴望舒为代表的 象征诗, 郑敏等 “九叶诗 ,# 年代西南联大以穆旦、 人” 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人群, 以及 %# 年代以北 岛、 舒婷、 顾城等为代表的朦胧诗。但是由于李金 发的象征诗过于欧化, 平行移植西方现代派技法, 其作品在当时并未能在国内获得广泛的认可, 时 至今日依然为人所诟病; 而戴望舒由于过于凝重 的忧伤感怀气质, 又太多地倚重于晚唐五代浓郁 的古典元素, 其抒情诗创作在一些意象的使用上 未免有滥俗之嫌。所以,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真 正成熟, 只有到 ,# 年代西南联大诗人群的崛起, 才开始形成。而在此之前, 也即是李金发、 戴望舒 与西南联大诗人群之间的卞之琳, 则成为了一个 别具特色的过渡性存在。正是卞氏的这种过渡, 以及他杰出的智慧诗的写作, 成为中国现代诗走 向成熟不可或缺的技术存在。尤其是他关于诗歌 意象的智性探索, 以及诗歌主题的哲学化追求, 深 深地影响了后来现代派诗歌的写作与诗学追求。 卞之琳在 《雕虫纪历 ・ 自序》 中说自己写诗规 格本身不大, “偏又喜爱淘洗, 喜爱提炼, 期待结

卞之琳《远行》诗歌鉴赏

卞之琳《远行》诗歌鉴赏

卞之琳《远行》诗歌鉴赏
诗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人在路上的孤寂与困苦,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一江流水”、“两岸芦苇”,诗人将旅途中的孤寂与艰辛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通过“远山”、“长空”等宏大的意象,诗人又表达出旅途中的壮志与豪情。

在诗歌的第二节,诗人通过“泥泞的路途”、“荆棘密布”,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辛。

而“春天会苏醒”的表述,又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这种对人生困苦和艰辛的描绘,以及对未来和生活的乐观态度,构成了诗歌的独特主题,使诗歌具有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卞之琳的《远行》是一首充满深刻情感和哲理的诗歌。

它表达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向往,以及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深深怀念和对异域文化的向往。

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从色彩学角度浅析卞之琳诗歌中“夕阳”这一意象

从色彩学角度浅析卞之琳诗歌中“夕阳”这一意象

从色彩学角度浅析卞之琳诗歌中“夕阳”这一意象作者:张玉瑾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9期摘要:本文从美学色彩搭配原理出发,以卞之琳诗歌中“夕阳”这一意象与其他事物所构成的画面为例,考察卞诗在意象情感表达上化欧化古的特点。

关键词:卞之琳;色彩學;夕阳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流派,作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现代文学中影响最广、波及面最大的流派,其凭借对色彩、音韵、意象等的综合灵活运用,尤其是意象色彩搭配方面,使得诗歌更赋有表现力与张力。

我国五四时期,充满激情的中国诗界开始广泛学习并吸收世界各种诗歌流派创作手法,时至五四结束以后,法国象征派凭借其意境与技巧的新奇高超,以及李金发、戴望舒、卞之琳等中国新诗学者对法国象征派的重新解读与宣传,使其在我国诗界掀起高潮。

而作为诗歌意境塑造的重要手段——色彩搭配,也随着法国象征主义的传入而日益受到中国新诗诗人的重视。

“夕阳”这一意象在卞之琳诗歌中出现频率较高,单就“夕阳”这一景物进行色彩分析,则是由于阳光穿过大气层时,将波长较短的紫光散射衰减较多而大多呈现出橙红色。

橙红色为暖色调,既包含热情、希望、活泼等积极向上之意,又带有躁动、不安、暴力等贬义色彩。

人类对色彩的感知力来自于色彩知觉,单一的色彩感觉不能存在。

所以仅凭“夕阳”这一单独意象,很难准确营造和表现出诗歌着力打造的意境,进而易与读者间产生情感隔膜。

合理的色彩搭配有助于丰富事物的审美性,刺激人们的审美器官,给人以美的感受。

在卞诗中,诗人吸收法国象征派讲求的用音韵、色彩、意象等创作方式,使诗歌融合为一个象征总体的理念。

通过合理搭配意象色彩,营造出诗歌的不同意境,令读者身临其境、回味无穷。

卞之琳在《傍晚》一诗中写道:“倚着西山的夕阳/和呆立着的庙墙/对望着/想要说什么呢/怎又不说呢”。

诗人选取“夕阳”与“庙墙”两种带有明显不同明度的意象创作诗歌开头,而明度作为色彩搭配中最为重要的创作手段之一,极大地影响着画面的氛围和感情基调,进而改变观者的视觉体验。

论卞之琳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卞之琳诗歌的艺术特色

论卞之琳诗歌的艺术特色卞之琳,是一位中国当代女诗人,她以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打破了传统诗歌的束缚,展现了自由、独立、坚韧的精神面貌。

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细腻的情感描写卞之琳的诗歌构思巧妙、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特别在情感描写方面表现突出。

她善于把平凡的生活描绘得丰富多彩,细腻入微。

例如《向往的生活》,诗人通过对风物、人物描写的细节展示,勾勒了一幅栩栩如生的乡村风光图,同时表达了人们向往简单幸福的真挚情感。

她的这种情感描写风格,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二、生动的意象烘托卞之琳的诗歌还善于通过瑰丽的意象来展示优美的诗意,烘托出蕴藏在诗歌背后的情感——悲欢离合、人生百态。

例如《芳华再见》,诗人通过对花开、蝶舞的生动描绘,意象瑰丽,烘托出儿女们的芳华年华,同时渲染出耄耋之年的离愁别绪,触动了读者的心灵深处。

这种生动的意象烘托,为诗歌增添了美感,也为诗歌本身的情感表达提供了极好的载体。

三、独特的写作思路卞之琳的诗歌在创作上有着独特的思路,追求创新与自由。

她善于从个人的生命体验入手,写出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而看到了非同一般的世界。

例如她的《离家出走的儿子》一诗,通过描写一个逆反的儿子的人生经历,传递出人性的互动和生命的价值,充分体现她丰富的思想性和对于生活的认识。

这种独特的写作思路,使她的诗歌在创作上更加具有个性化和与众不同。

四、深厚的文化底蕴卞之琳的诗歌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自觉性。

她在创作中常会涉及历史、文化、社会现象等,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例如她的《道情丝路行》一诗,以秦汉、唐代丝绸之路为蓝本,抒发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追求,在诗歌中传递出了对于中华文化的崇高感和文化自豪感。

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了她的诗歌内涵,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回归内心的审美取向卞之琳的诗歌正是寻找一种回归内心的审美取向。

卞之琳 诗歌

卞之琳 诗歌

卞之琳诗歌一、简介卞之琳(1973年4月9日-),原名卞悦琳,中国内地女演员、导演、制片人、编剧。

她还是中国第一个在国际级影展中获奖的导演。

除了电影,卞之琳还涉足文学创作,她的诗歌作品独具风格,引人入胜。

本文将对卞之琳的诗歌进行深入探讨。

二、卞之琳的诗歌特点卞之琳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情感和想象力,她在表达个人情感和思考人生意义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

以下是卞之琳诗歌的几个主要特点:2.1 抒发内心情感卞之琳的诗歌经常表达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她用简洁的词句,直接而真实地展现自己的情感世界。

例如在《离开,带走一片海》中,她写道:“深蓝的思绪把你离开,没有水的海,一个岛印在泪里,离开,带着一片夜。

”这样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期待。

2.2 探索生命的意义卞之琳的诗歌常常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人类存在的本质。

她思考人生的起源、目的和意义,对生命的脆弱性和有限性有深刻的认识。

在《纪念》中,她写到:“纪念我生命中的每一个你,纪念时间的匆匆,纪念轮回的迷茫。

那座古老的城堡,在春末的清晨,向我道别。

”这样的诗句反映了作者对时间和生命流逝的思考。

2.3 启发读者思考卞之琳的诗歌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具有启发读者思考的作用。

她运用夸张的意象和隐喻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联想。

在《那个属于你的世界》中,她写到:“城市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人挤在黑夜的细纱下,他们在迷失,他们忘记了沉默的时光,他们把时间打包,塞进任何一个可以空虚的地方。

”这样的诗句鼓励读者反思城市生活背后的孤独和迷失。

三、卞之琳的代表作品卞之琳的诗歌作品广泛而丰富,其中一些作品被广为人知,成为她的代表作品。

以下列举了几首大家熟知的诗歌:3.1 《离开,带走一片海》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面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期待之情。

诗中通过对颜色和自然景观的描述,传递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离开后的思念之情。

3.2 《纪念》这首诗主题为纪念和时间的流逝,作者借助城堡和春末的清晨等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有限和时间匆匆的思考。

论卞之琳诗的脉络与潜在趋向

论卞之琳诗的脉络与潜在趋向

卞之琳,“汉园三诗人”之一,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

于1929年入学北京大学,翻译了《传统与个人才能》,以及《魏尔伦》两篇论文。

这两篇论文对卞之琳的诗学理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而他创作生涯的前期又恰逢“新月派”的黄金时期,以至于卞之琳前期的诗学理论,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新月派”、“现代派”、“汉园”之间的沟通的桥梁。

而1935年之后的卞之琳,便走上了告别新月诗派的浪漫主义之路,实现了自我诗学的蜕变。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诗歌意象卞之琳诗歌创作的第一阶段,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

在这段期间内,中国的文艺界开始对西方文学进行了大量的介绍、翻译以及评论。

而这段时期的卞之琳,同时在进行对西方文学和西方文艺理论进行翻译研究,随着翻译工作的不断进展,卞之琳对外来地文化观念自然也开始了加工再创作,尤其是以西方作品中的各种意象为主。

以《灯虫》为例:“……多少艘艨艟一起发,白帆蓬拜倒于风涛,英雄们求的金羊毛,终成了海伦的秀发。

赞美吧。

芸芸的醉仙……”这首诗中包括了数个古希腊神话中的知名意象。

如稀世珍宝的金羊毛,在古希腊神话中,许多英雄都为了得到金羊毛而死于非命。

海伦则是众神之王宙斯的女儿,她是世间最漂亮的女人,海伦与往死帕里斯的私奔则引发了著名的特洛伊战争。

《灯虫》中的另一部分:“小蠓虫在灯下纷坠,不甘淡如水,还要醉,而抛下露,养的青身。

”则引用于波德莱尔的《献给美的颂歌》一诗:“蜉蝣花了眼,朝你这蜡烛飞去,嘶地一声烧着,还说:火炬有福!”。

对两首诗进行品读后,不难发现,两首诗都隐晦地表达了,世人不应过分追逐凡尘中的美丽虚妄。

而在此基础上,卞之琳的诗则更偏向于对世人的劝诫。

诗歌中所引用的金羊毛也在更多的表达遗憾和批判,带有明显的中式教育的色彩。

除了《灯虫》,《白螺壳》也是卞之琳从西方文学中挖掘出的能够引起共鸣的经典意象。

《白螺壳》取材于瓦雷里的《人和螺壳》。

在《人和螺壳》序言中,瓦雷里自诩,人和螺壳的创作对他来说,就像一个过路人在海边捡起了一个鬼斧神工的贝壳,由此引出自己无限的想象。

如诗如画——卞之琳诗歌的古典意象运用之浅析

如诗如画——卞之琳诗歌的古典意象运用之浅析

如诗如画———卞之琳诗歌的古典意象运用之浅析收稿日期:2018-03-29作者简介:刘屹然(1990-),女,四川内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研究。

通讯作者:张传敏。

提到中国现代诗坛,不得不提到一位著名的诗人卞之琳。

卞之琳生于江苏海门,祖籍江苏南京,作为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的卞之琳,以一首《断章》为世人称道。

一、卞之琳及其诗歌风格卞之琳出生于1910年,童年时期的私塾学习经历,和从小耳濡目染的古典文学的熏陶,让卞之琳在字里行间都饱含古典的韵味。

1929年到1933年卞之琳就读于北京大学英文系,这一期间,卞之琳接触过英国浪漫派、法国象征派的诗歌。

这些使得他既有中国古典传统文学的思想底蕴,又有西方现代象征主义的思想特质。

这种独特的风格使得卞之琳的诗歌简洁凝练却不失表现力,字字如珠玉被雕琢,却又自然无工巧之痕。

二、古典意象的简介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给意象定义为“在诗歌艺术中通过一定组合关系以表达某种特定意念而令读者得之言外的语言形象”。

而在南北朝时期,刘勰更在《文心雕龙》中指明了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寻声律而定墨,窥意象而运斤”。

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在千百年的创作和流传中,产生了无数的经典意象,这些意象为诗人所发现、运用,却深植于每个华夏儿女的心中。

也正因为这些意象在文化中的代代相传,不断运用,我国的古典诗歌具有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美学特质。

深受古典文学熏陶的卞之琳,也继承了这一点。

他的许多诗歌都大量的运用了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意象,呈现出浓浓的古典韵味。

赵毅衡曾赞美卞之琳的诗歌如是:“我个人认为,卞之琳三十年代的诗作,是中国现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一是中国传统的继承,二是西方现代诗学的吸收。

这两者,再加上婉约词与玄学诗的美妙融合,产生了中国特色的现代诗。

”[1]冯文炳在《谈新诗》中说:“卞之琳的新诗好比是古风,他的格调最新,他的风趣却最古了……”[2]三、卞之琳诗歌中的古典意象卞之琳也自己曾在《雕虫纪历》里提到“我前期诗作里好像也一度冒出过李商隐、姜白石诗词以至《花间》词风味的行迹。

小处敏感 大处茫然----论卞之琳早期的诗歌创作

小处敏感   大处茫然----论卞之琳早期的诗歌创作

小处敏感大处茫然----论卞之琳早期的诗歌创作[内容提要]:卞之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为新诗发展作出重要建树的诗人。

他本人是一位不愿张扬,喜欢思考的诗人。

而诗如其人,历来被称为“谜一样的诗”。

卞之琳写诗,偏爱淘洗,喜爱提炼,期待结晶,期待升华:不仅抒发情怀,而且表现他那独到的人生体验,并把体验和观察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三十年代的诗歌创作,有《数行集》,《音尘集》等。

卞之琳曾用“小处敏感,大处茫然”来概括这一时期的自己。

他茫然于时代风云,对艺术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和热情,被称作醉心于新诗技巧与形式试验的艺术家。

[关键词]自我人生体验的思考诗的非个人化哲理的趣味一、简介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

1910年12月8日出生在一个“清寒”的家庭。

幼年在乡间求学,在上海读的高中,于1929年考入北大英文系,开始接触西方现代派诗歌,1930年开始写诗,处女作《纪录》。

作品有诗集《三秋草》,《鱼目集》,《慰劳信集》等。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卞之琳文学活动是多方面的,他是现代著名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莎士比亚研究者。

他首先是以诗人的身份亮相文坛的,并为中国新诗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他的诗歌“化古化欧”,多层面地融合了西方现代派和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传统。

袁可嘉对卞之琳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作了一个公认的经典性总结:“卞之琳的诗歌有着融古化欧,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和地位”“在新诗内部,上呈‘新月’,中处‘现代’,下启‘九叶’……从新诗流派的发展来看,这就形成新诗优秀传统中与现实主义诗派平行发展的另一条线。

”[1]卞之琳在《雕虫纪历·自序》里,把自己到1937年为止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个阶段是1930-1932年,第二个阶段是1933-1935年,第三个阶段是1936年-1937年。

以此作为探讨卞之琳的诗歌创作的轨迹。

二、卞之琳三十年代诗歌创作与诗风的转变。

1、卞之琳第一阶段的创作:1930-1932年,在北大英语系读书的时期。

对卞之琳诗歌的批评

对卞之琳诗歌的批评

对卞之琳诗歌的批评1. 卞之琳的诗啊,有时候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就像他那首《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诗读起来就像猜谜语似的,他到底想说啥呀?感觉就像把一堆零碎的画面硬凑在一起,难道是想让读者自己去拼凑一个完整的故事?可这也太难为咱普通读者了,我只想简单明了地读首诗,可不想费这么大劲儿去猜。

2. 卞之琳写诗怎么老是这么含蓄呢?比如说他的有些诗里,意象用得太多太杂了。

就好像他把各种颜色的珠子一股脑儿地扔在你面前,然后让你自己去串成一条漂亮的项链。

像我读他诗的时候,一会儿是这个奇怪的意象,一会儿又是那个看不懂的符号,我就纳闷了,这是在写诗还是在考验我的想象力呢?我是来感受诗的美和情感的,不是来做解谜题的呀。

3. 我觉得卞之琳的诗缺乏一种直接的情感冲击力。

你看啊,像李白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读就能感受到那种磅礴的气势和强烈的情感。

可卞之琳的诗呢?老是绕弯弯。

拿他某首诗来说,在里面找了半天,都很难找到那种能一下子打动我的情感爆发点。

他就不能像跟朋友聊天一样,痛痛快快地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4. 卞之琳写诗有点太追求形式了吧。

就好比一个人做蛋糕,光顾着把蛋糕的形状做得特别精致,却忘了往里面加足够的糖和奶油,让蛋糕吃起来没味道。

他有些诗在韵律和结构上是很巧妙,可内容却让人觉得空洞。

像他有首诗,形式上看就像一个精美的工艺品,可仔细一品,却不知道它真正要传达的内核是什么,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5. 卞之琳的诗对读者要求是不是太高了?他的诗就像一个高端的学术讲座,只有那些专业的学者或者特别有文学素养的人才能听懂。

我给我朋友读他的诗,我朋友直接说这是啥呀,完全看不懂。

你说诗不应该是大众都能欣赏的艺术吗?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种简单又有韵味的诗多好。

可卞之琳的诗,就像是给少数人准备的奢侈品,我们普通人只能在外面看看,很难真正走进他的诗里。

分析卞之琳诗歌的融合美

分析卞之琳诗歌的融合美

分析卞之琳诗歌的融合美卞之琳的诗,以平凡冲淡的现实为依托,发掘况味,将人间烟火气息拔擢为琼楼紫雾,朦胧地暗示着深层的意味。

废名评价《道旁》,它古朴得好,新鲜得好,句子是真好,意境也是真好,把作者的个性都显出来了。

他的诗歌与时代相应,中西合璧出诗歌的朦胧美,并探求新诗的格律,凝萃出中国新诗美的新篇章。

一、西方的象征,中国的意象,是所谓中西交融卞之琳的诗歌不是咆哮的,而是婉约的,像是古时候婉约派的词人,用克制的笔调营造绝妙的况味,让人感同身受,这是中国古典式的意象,也像西方现代诗论述中常说的象征。

冷血动物也是卞之琳对自己创作态度的评价,卞之琳的诗作与本人一样,总是有些冷眼旁观的态度,而这种冷眼旁观不是真的冷淡,与西方后期象征主义有很大差别,卞之琳的冷静重在于静,讲得准确一点,似乎应当叫做平静。

平静的实质就是个人生存意志的稀释,是对内在生命冲动的缓解。

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冷峭曾经给了卞之琳较大的启发,引导他走向了艺术的成熟,但是,在精神结构的深层,他还是更趋向于中国古代诗歌的平静。

卞之琳的平静决定了他必然走向主知在诗的精神内层,卞之琳具有更多的民族文化特征。

在新文化运动后主张全盘西化的践行者们用冷淡的笔触或是狂烈的热情书写着现代诗的冰火两重天,而他在其中调和,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象征主义诗篇的过程中,用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作为基底,对象征主义进行了描摹,在此基础上平静地书写了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意向况味交织的个人诗特征。

二、新诗的形式,格律的求索,是所谓古今与共卞之琳始终坚持用白话文进行创作,破除了古代格律的套路,而对其内在实质音节和谐的美感进行探求,阐发了自己的格律理论的同时,对新格律不断探索。

闻一多称他为技巧专家,袁可嘉在评价他诗歌的语言时指出,卞之琳在新诗口语化、现代化上做了种种试验确实为新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把新诗口语化推进了一大步。

卞之琳用日常化的语汇、科学词汇、文言词汇入诗,嵌用具象词和抽象词,更新了语言表达程式,为现代诗歌带来新意象、新内涵与新观念。

卞之琳诗歌读后感

卞之琳诗歌读后感

卞之琳诗歌读后感一读卞之琳的诗,就像走进了一个神秘的花园,每一首诗都是一朵独特的花。

他的里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多像生活中的我们啊,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是在看世界,却不知道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一道风景。

有时候,我在公交车上看路边的行人,那些行人或许也在看我这个坐在车里的人呢。

卞之琳用这么简单的几句诗,就把人和人之间那种微妙的关系说得清清楚楚,真的很厉害。

二卞之琳的诗给我的感觉就像一杯淡淡的茶,初尝没什么特别,再品却韵味悠长。

像,初读的时候我有点懵,感觉那些意象就像一团乱麻。

可是当我静下心来,再去琢磨的时候,就像是慢慢解开那团麻,发现里面有着精巧的结构。

这就好比是拼图,刚开始那些碎片看起来毫无头绪,可一旦你找到关键的几片,整个画面就逐渐清晰起来。

我和朋友讨论这首诗的时候,朋友也是一开始摸不着头脑,我们一起研究了好久,才慢慢体会到诗中的妙处,这过程就像是一起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

三我觉得卞之琳是个心思特别细腻的诗人,他的诗就像一把精致的小梳子,能把那些平常被我们忽略的情感和思绪梳理得井井有条。

他在里写道:“乡下小孩子怕寂寞,枕头边养一只蝈蝈;长大了在城里操劳,他买了一个夜明表。

小时候他常常羡艳墓草做蝈蝈的家园;如今他死了三小时,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这诗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和现在的生活,童年有那些简单的快乐,现在却在忙碌中常常忽略了内心的感受。

我就问我妈,她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我妈说她也觉得小时候的快乐很纯粹,现在很多时候都在忙忙碌碌中迷失了。

四读卞之琳的诗就像在听一个智者的轻声诉说。

他的诗里没有大喊大叫,都是那种娓娓道来的感觉。

就拿来说吧,“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这诗让我想到了爱情,有时候爱情不就是这样吗?两个人互相融入彼此的生活,最后即使分开了,也会留下深深的痕迹,就像鱼化石一样。

卞之琳诗歌的艺术特色.docx

卞之琳诗歌的艺术特色.docx

卞之琳诗歌的艺术特色卞之琳诗歌的艺术特色卞之琳,中国当代著名女诗人,以她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而闻名于世。

她的诗歌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现代诗坛的一颗明星。

卞之琳的诗歌作品凝结了她对人生、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她卓越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创作理念。

首先,卞之琳的诗歌作品独具一格,体现出她独特的艺术风格。

她的诗作语言简洁明快,却带有深邃的内涵。

她善于运用意象和比喻,将深奥的思想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出来。

卞之琳的诗歌给人以美的享受,读者常常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思考和内心的共鸣。

其次,卞之琳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情感,体现了她对人生的思考和体验。

她的诗作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爱情与家庭的感悟,同时也揭示了她对自然和人性的敏锐洞察。

她通过细腻的文字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多元而充满温度的世界。

此外,卞之琳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她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她的作品中时常涉及当代社会的种种困惑和挑战,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类命运的感悟。

她用诗歌抒发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展示了她对社会的责任感和热爱。

卞之琳的诗歌作品还具有一种思辨性的特点。

她的作品常常引人深思,让读者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独特的思考路径。

她的诗歌中蕴含的哲学意味和逻辑推理常常使读者陷入深度思考,从而引发他们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思索。

最后,卞之琳的诗歌作品注重形式美,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

她善于运用韵律和节奏,通过押韵和音韵的巧妙组合,创造出优美的诗意。

她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节奏感和音韵美赢得了读者的青睐,使她的作品在诗坛中独树一帜。

总之,卞之琳的诗歌作品凭借其独特的艺术特色成为当代诗坛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她的诗作不仅具有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还展示了她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入思考。

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形式美,她的诗歌作品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卞之琳的诗歌不断启迪着读者的心灵,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卞之琳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断章》的意象

《断章》的意象

《断章》的意象
《断章》的意象:
1、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是“新月派”诗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品。

本为作者抽出长诗的一节。

该作品含蓄蕴藉,但语言却极朴素、平实,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2、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

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

3、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

《断章》的意象结构特点
《断章》的意象结构方式采用了“环中环、套中套”的方式,每个意象之间呈现一种顺接的流动之势。

诗中的每一个事态意象内部又分出若干物态意象,这些意象在上下两句重复回旋,使全诗有了贯穿之线,形成了气脉充盈、通达舒畅的效果。

《断章》的意象表达效果
《断章》通过意象的组合和视角的转化,使诗取得了交错重叠的视觉效果,形式丰富多样。

诗中的意象优美、情节生动,镜头切换自然,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和心灵体验。

诗人将人生哲理与诗歌意象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现代诗风。

卞之琳诗歌特点

卞之琳诗歌特点

卞之琳诗歌特点
1. 卞之琳的诗歌常常充满意象之美,就像《断章》里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是多么奇妙的画面呀!想想看,生活中的某个瞬间是不是也这样充满诗意和独特的视角?
2. 他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那感觉就如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清爽又让人陶醉。

比如“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简单的语句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难道不是很厉害吗?
3. 卞之琳诗歌的韵律感也很强呀,读起来朗朗上口,简直就像一首动听的歌曲。

像“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这节奏把握得太到位了,大家不觉得吗?
4. 他的诗歌里有对人生的思考呢,那深度就好像是在挖掘一口深井,越挖越有内容。

像“伸向黄昏去的路像一段灰心”,仿佛让人陷入了对人生那些无奈时刻的思索,是不是很神奇?
5. 卞之琳的诗作还很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这些小细节就像是一颗颗闪耀的星星,点缀在诗的天空。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这对雨中小细节的描绘太细腻了吧!
6. 他的诗歌情感多么丰富呀,有时欢喜,有时忧愁,如同多变的天气。

“别上什么钟表店,听你的青春被蚕食”,这里面的遗憾感简直要溢出纸面了,能感受到吧?
7. 卞之琳注重诗歌的形式美,就如同一个精美的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

“船在水上,人在舟中”,这样整齐的排列,多有美感呀!
8. 卞之琳诗歌的独特风格,让他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呀!他的诗就像一个个珍贵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发掘和欣赏呢!
我的观点结论:卞之琳的诗歌的确具有非常独特且迷人的特点,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欣赏。

诗词卞之琳淘气读后感

诗词卞之琳淘气读后感

诗词卞之琳淘气读后感
初读这首诗的时候,感觉像是被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家伙给捉弄了一下。

诗里的那些意象啊,就像是一堆七巧板的碎片,看似毫无关联,却又在卞之琳的手下巧妙地拼接出一幅独特的画面。

诗中的语言特别有韵味,“淘气的孩子,有办法:叫游鱼啮你的素足,叫黄鹂啄你的指甲,野蔷薇牵你的衣角……”你看,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就像一个个小钩子,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场景里。

孩子怎么就这么淘气呢?让游鱼、黄鹂、野蔷薇都成了他淘气的小帮手,这就像是一场大自然里的小闹剧。

而且这里的“你”又是谁呢?这就像一个小悬念,让我忍不住在脑海里不断猜测,感觉自己就像个侦探,在诗里找线索。

再深入一点去读,又觉得这不仅仅是在写淘气的孩子和他的恶作剧。

这更像是在描绘一种人与自然之间那种亲昵又带着点儿小调皮的关系。

就好像大自然里的万物都能跟人互动起来,这种互动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而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

那些小动物、小植物不再是冰冷冷的存在,而是像一群淘气的小伙伴,在和诗中的“你”玩耍。

我觉得卞之琳写这首诗的时候,肯定是怀着一颗充满童趣的心。

他就像把自己变成了那个淘气的孩子,在诗歌的世界里肆意地撒欢儿。

而且这首诗读起来韵律感也很足,就像在念一首轻快的童谣,但是又有着比童谣更深的韵味。

每次读它的时候,就好像能看到那个淘气的场景在眼前活灵活现地展开,自己也仿佛置身其中,被那些游鱼、黄鹂和野蔷薇包围着,感受着那种独特的淘气劲儿。

这诗啊,就像一颗有魔力的糖果,每次品尝都有不一样的滋味。

《断章》意象解读

《断章》意象解读

《断章》意象解读上世纪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以较多地表现相对观念给中国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卞之琳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

在他早期诗作中,相对精神是一大主题,在表现形式上,他借鉴了英美现代诗歌的“戏剧性处境”手法来推进诗行,由此形成了他所特有的哲理诗歌风格,《断章》就是其中之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简捷、明快的四行诗,造就了永恒的令人遐思无限的风景。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作品、作家、读者、世界。

这四个要素是紧密联系的,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感悟到不同的哲理内涵和审美韵味。

诗的上节虽然写“风景”,但并没有泼墨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让人联想到桥下的流水、游船,还有岸上的杨柳……整个就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留下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而把画面的重心放在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放在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也就是“戏剧性处境”上。

诗和其他文学样式不同,如赵毅衡所说:诗行排列在纸上,就构成了图纸关系。

诗的分行、文章标题等,这些都参与到文字文本的符号组合中来。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建筑美要求新诗在结构上完整、对称。

卞之琳早期诗作受新月派影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断章》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建筑美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连标点是九个字。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连标点是十个字。

而下节“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字数正好颠倒过来,整首诗从形式上构成了两个对称的梯形图案,犹如一条中轴线两边排列着两栋复体建筑,完整、协调。

这样的诗歌形式给人庄重、统一的感觉。

在语言安排上,《断章》极富特色,前后两句主语和宾语在内涵上相同而在功能上却发生了互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于
1935年的《旧元夜遐思》中写
到:
灯前的窗玻璃是一面镜子,
莫掀我帏望远吧,如不想自鉴。
可是远窗是更深的镜子:
一星灯火里看是谁的愁眼?
元宵佳节的热闹过后,深夜回到斗
室,如果窗玻璃前是灯火,后面是一片漆
黑,那么玻璃旧就变成一面镜子了,那么
深夜不寐怀人的“你”掀帏望远,就恰如
人的影子投射在夕阳之下的古墙上。
“我”想跟他们说说话,可是“我们却一声
不响”,只是跟影子踟躇而行。作者似在
问影子,影子不会作答,当然在问影子的
主人,但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怀疑呢?
一个老朋友,他是在一所
更古老的城里,这时候怎么样了?淡淡的影子?
5月,收入
《雕虫纪历(1930--1958)增订版》人民
文学出版社
[2]《西长安街》,作于
1937年
9月,
收入《雕虫纪历(1930--1958)增订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3]《雕虫纪历·序言》,人民文学出
版社
之琳认为:
“文学具有民族风格才具有世
界意义”,因此,他主张在“化欧”的同时
也“化古”,并将二者很好的融合起来,脱
去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诗歌的
晦涩,同时又不失其内涵丰富的意象特
征,使中国诗歌在继承与创新的道路上
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妆台》,作于
1937年
时也是第二个境况里的宾。就如镜外之
人与镜中之影的互相映照。
卞之琳曾说自己作诗:
“小处敏感,
大处茫然”,诗“规格不大”,自己偏又“喜
爱淘洗,喜爱提炼,期待升华”,这种精益
求精,以小见大的创作态度使他的诗歌
总像一个神奇瑰丽的“圆宝盒”,绵延、生
发处深远的意境和内蕴丰富的意象。卞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虽然四行中“装饰”二字出现了两
次,诗人自己说意思不在“装饰”上,而
着重在“相对”上。首两行的“你”既是看
风景的人,同时也是楼上人的“风景”;末
两行的“你”既让月光装饰了窗子,自己
同时也装饰了别人的梦;那么,在这两组
情况里,“你”既是第一个境况里的主,同
对镜自鉴了。这会儿先来个情境上的对
调:你即怀人,也许有人也正在怀你。
。。你
与她便合而为一,难辨彼此了。
卞之琳的诗“让人评说起来倍感艰
辛,歧见迭出”,而《断章》一诗更是众说
纷纭。我们不妨用镜子的意象再重新进
行解读。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再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一、古意新拟的“镜子”
游丝该系上左边的檐角,
柳絮别掉下我盆水。
镜子,镜子,你真是可恼,
让我先给你描两笔秀
这里似乎是取“对镜贴花黄”的揽镜
自照之意。但极力“化古”的作者其意并
不在此,接着往下看:
“装饰的意义在失却自己,”
谁写给我的话呢?别想了—
———
讨厌!“我完成我以完成你。”
当描完两笔秀眉的女子再穿上一件
新袍子的时候,突然想起“装饰的意义在
失却自己”,但女子似乎并不为所动,断
然收回思绪,做出决定:我要“完成我以
完成你”。一个不用于古诗中的新的人物
形象就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了。
二、影子的意象
人的揽镜自照,看到镜中的自己,与
其说是自己,不如说是自己的影子。而影
子是自我形象的映照,审视影子也就是
审视自己了。
长的是斜斜的淡淡的影子,
枯树的,树下走着的老人的
和老人撑着的手杖的影子,
都在墙上,晚照里的红墙上
……
……
可是我们却一声不响,
只跟着,跟着个人的影子
走着,走着……
走了多少年了,
这些影子,这些长影子?
树的斑驳的影子与在树下走着的老
熙凤,反面就是一副可怖的白骨。另外,
佛经中也经常提到“心镜”,而“镜中花水
中月”也常作
的观念。“镜
“空”由此可见,
子”作为意象可是古已有之,且影响深
远。
我们似乎很容易地想起卞之琳在
《鱼化石》中所写的:
“你真像镜子一样的
爱我呢”。镜子的意象,在卞之琳的诗中
可以衍生出各种意象。
一步走向成熟。镜子一词,一面是符咒的
法宝,葛洪在《抱朴子内篇·登涉卷》中谈
到镜子的功用,认为:万物之老者,能成
精灵,并幻化人影,但在镜子中会原形毕
现。《资治通鉴·长篇》中也指出六朝坟墓
多宝镜,宝镜可以群鬼。说到这里,不禁
让人想起《红楼梦》中漂泊的道士,用金
镜去为贾瑞治相思病,镜子的正面是王
作者揽镜自照完,又开始以己作镜,
映照他人。在这里,影子成为自我存在的
一个表征,这种意象组成的画面除了给
人以荒凉、寂寞之感,也建构了自我思想
的颓废、无奈与不知归途的沧桑感。
三、引申为“相对、对照”
人站在镜子前,与自己的影像面面
相对,一举手一投足影像都与之相应而
又相反,这就是所谓“对照”。
INTELLIGENCE
人文论坛
浅谈卞之琳早期诗歌中的意象
山东省兖州一中董晶
摘要:本文试图从分析卞之琳的早期诗歌入手,深入并着重探讨其诗歌中“镜子”的意象来解读卞之
琳的诗歌,深入体会其诗歌中意蕴丰富的意象特征。
关键字:镜子意象对照
中国诗歌将诗从封建的堡垒中拯救
出来,在西方思潮的洗涤、熏陶下,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