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热息痛合成的新工艺_吕布
扑热息痛的合成②
一、简单了解扑热息痛:扑热息痛为白色、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无臭,味微苦。
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水中微溶。
熔点为168~172℃。
二、流程简介:三、第一步:苯酚亚硝化法苯酚在0~5℃下与亚硝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对亚硝基苯酚,再经还原可得对氨基苯酚。
此法较成熟;收率为80~85%。
•第二步:对氨基苯酚与醋酸或醋酐加热脱水,生成扑热息痛。
可逆反应,采用蒸馏除水的方法可以使反应趋于完全,提高收率。
配料比:对氨基苯酚:冰醋酸:母液(含酸>50%) =1:1:1(质量)。
操作方法:将物料投入酰化釜,用夹套蒸气加热至110℃左右,回流反应4h,控制蒸出稀酸速度•为每小时蒸出总量的1/10,待内温升至130℃以上,取样检验对氨基苯酚残留量<2.5%时,加入•稀酸(含量>50%),转入结晶釜结晶,离心,先用少量稀酸洗,再用大量水洗至滤液近无色,得扑热息痛粗品。
搅拌下将扑热息痛粗品、水及活性炭加热至沸腾,调节pH5.0~5.5,保温5min。
将温度升至100℃时,趋热压滤,除去活性炭。
•滤液冷却结晶(加适量焦亚硫酸钠),离心,滤饼用大量水洗至近无色,再用蒸馏水洗涤,离心脱•水,干燥得扑热息痛成品。
滤液经浓缩、结晶,离心后再精制••四、总结及注意事项:由于该反应在较高温度下(148℃)进行,未酰化的对氨基苯酚有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生成亚胺醌及其聚合物等,致使产品变成深褐色或黑色,故通常需加入少量抗氧剂(如亚硫酸氢钠等)。
生产上一般采用稀醋酸(35~40%)与醋酐混合使用,即套用回收的稀醋酸,蒸馏脱水,再加入冰•醋酸回流去水,最后加醋酐减压蒸出稀醋酸。
通过测定对氨基苯酚的剩余量和反应液的酸度来控•制反应终点。
•另外,酰化时,采用适量的分馏装置严格控制蒸馏速度和脱水量,是反应的关键。
也可利用三元•共沸的原理把酰化生成的水及时蒸出,使酰化反应完全。
••此外,对氨基苯酚也能缩合,生成深灰色的4,4’-二羟基二苯胺。
扑热息痛合成工艺(副本)
• 扑热息痛为白色、类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 末。无臭,味微苦。 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 在丙酮中溶解,在水 中微溶。熔点为 168~172℃。
扑热息痛的合成路线
1.以对硝基苯酚钠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对硝基苯酚钠也是染料和农药中间体,其合 成方法较成熟,产量很大,成本低廉。可由氯苯 经硝化和水解等反应制得。对硝基苯酚钠经酸化、 还原和酰化可制得扑热息痛。
扑热息痛的生产工艺
• (1) 工艺原理 • 对氨基苯酚与醋酸或醋酐加热脱水,生 成扑热息痛。可逆反应,采用蒸馏除水的 方法可以使反应趋于完全,提高收率。
• 由于该反应在较高温度下(148℃)进行,未 酰化的对氨基苯酚有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 作用,生成亚胺醌及其聚合物等,致使产 品变成深褐色或黑色,故通常需加入少量 抗氧剂(如亚硫酸氢钠等)。 • 此外,对氨基苯酚也能缩合,生成深灰色 的 4,4’-二羟基二苯胺。
• 扑热息痛 ( 对乙酰氨基 酚 , Paracetamol , Acetaminophen) 属于乙 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
• 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结构式
• 扑热息痛于本世纪 40 年代开始在临床上广 泛使用,现已收入各国药典。尤其是自 60 年代,发现非那西丁 (Phenacetin) 对肾小球 及视网膜有严重毒副作用以来,逐渐形成 了以扑热息痛代替非那西丁的局面。 • 截止到 2004 年,我国的扑热息痛中间体- 对氨基苯酚的产量已达到 3 万吨以上。
扑热息痛的合成工艺
组员:高珊珊、陆燕妮、成奇婕
•
解热镇痛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药物, 有的已人工合成 100 多年,至今仍被广泛 使用(如阿司匹林)。此类药物种类繁多,有 水杨酸类、酚类和乙酰苯胺类等。它们能 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并可解除某些躯体 疼痛。 其解热原理是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 调节中枢,通过皮肤血管扩张,散放出汗, 而使升高的体温恢复正常。
实验 扑热息痛的制备
蒸除稀醋酸至内温150℃后,停止蒸馏,降 温至120℃,反应完毕,于反应物中加水 30ml,振摇使其溶解后,加入活性炭1g, 煮沸脱色,趁热过滤,将滤液冷却至5℃, 析出结晶,过滤,得粗品。
将粗品移入100ml烧杯中,加水40ml,加10 %亚硫酸氢钠0.5ml。加热,溶解后,加入 活性炭1g煮沸,趁热过滤。滤液冷却至5℃, 析出结晶,过滤、烘干,即得扑热息痛。
药物化学实验
扑热息痛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通过对扑热息痛的制备,熟悉乙酰化反应 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掌握利用重结晶精制扑热息痛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原理:对氨基苯酚与醋酸经乙酰化反应生成对 乙酰氨基苯酚。
O
HO
NH2 + HOCCH3
O
HO
NHCCH3 + H2O
此反应为可逆反应,为使反应完全,可蒸除稀 醋酸。
三.主要原料
常用的乙酰化试剂有醋酸、醋酸酐和乙酰氯等。 为防止酚羟基被乙酰化,本实验采用醋酸作为 乙酰化试剂。
名称
对氨基苯 酚
冰乙酸Leabharlann 规格化学 纯化学 纯
物质的 摩尔比 用量 分子量 量
0.0916 1 10g 109.3 3mol
0.4192 4.535 16+8 60.05
mol
ml
四.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趁热过滤前仪器需经预热,防止结晶阻塞; 趁热过滤后、滤液需迅速倒出,防止在抽 滤瓶中结晶; 如精制后颜色仍较深可再精制。
五.思考题
试比较醋酸、醋酸酐和乙酰氯三种乙酰化剂的优
缺点,工业上生产为何以醋酸为此反应的主要酰 化剂? 精制产品时选水为溶剂有哪些必要条件?应注意 哪些操作上的问题?
扑热息痛的合成工艺教学案例
• 2.以苯酚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 (1) 苯酚亚硝化法
• 苯酚在 0~5℃下与亚硝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对 亚硝基苯酚,再经还原可得对氨基苯酚。此法较
• 成熟;收率为 80~85%,但使用硫化钠作还原剂, 成本嫌高。
• (2) 苯酚硝化法
•
由苯酚硝化可得对硝基苯酚,反应时需冷却
• 水,干燥得扑热息痛成品。滤液经浓缩、结晶, 离心后再精制。
• 稀酸(含量>50%),转入结晶釜结晶,离心,先用 少量稀酸洗,再用大量水洗至滤液近无色,得扑 热息痛粗品。
• 搅拌下将扑热息痛粗品、水及活性炭加热至沸腾, 调节 pH5.0~5.5,保 温 5min。将温度升至 100℃ 时,趋热压滤,除去活性炭。
• 滤液冷却结晶(加适量焦亚硫酸钠),离心,滤饼 用大量水洗至近无色,再用蒸馏水洗涤,离心脱
(0~5℃),且有二氧化氮气体产生。因此,设备要
求较高。
• (3) 苯酚偶合法
• 苯酚与苯胺重氮盐在碱性环境中偶合,然后将混 合物酸化得对羟基偶氮苯,再用钯/炭为催化剂, 在甲醇溶液中氢解得对氨基苯酚。本法原料易得, 收率可达 95~98%。但氢解反应需用昂贵的钯/炭 作催化剂,考虑成本,这条路线并不理想。
•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 酚 , Paracetamol , Acetaminophen) 属 于 乙 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
• 对乙酰氨基酚的化学结构式
• 扑热息痛为白色、类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 末。无臭,味微苦。 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 在丙酮中溶解,在水 中微溶。熔点为 168~172℃。
扑热息痛的合成路线
1.以对硝基苯酚钠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对硝基苯酚钠也是染料和农药中间体,其合
实验二扑热息痛的合成工艺优化设计
实验⼆扑热息痛的合成⼯艺优化设计扑热息痛的合成⼯艺优化设计⼀、实验⽬的1.通过本实验掌握化学合成药物的⼯艺优化⽅法;2.熟悉正交实验设计⽅法步骤。
⼆、实验仪器及试药圆底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玻璃棒、吸滤瓶、布⽒漏⽃、量筒、对硝基苯酚、亚硫酸氢钠、醋酐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1.对氨基苯酚的制备:取21克对硝基苯酚、5克氯化铵和3g铁粉,再向烧瓶中加⼊50ml⽔,搅拌下加热回流3⼩时。
趁热抽滤,滤渣⽤少量沸⽔洗涤2次,滤液冷却⾄近室温时,⽤冰⽔浴冷却。
抽出固体,⼲燥称重,确定收率,产物直接⽤于下步反应。
2.扑热息痛的制备:于⼲燥的100ml锥形瓶中加⼊对氨基苯酚10.6g,⽔30ml,醋酐12ml,轻轻振摇使成均相。
再于80℃⽔浴中加热反应30min,放冷,析晶,过滤,滤饼以10ml冷⽔洗2次,抽⼲,⼲燥,得⽩⾊结晶性对⼄酰氨基酚粗品约12g。
3.精制:于100ml锥形瓶中加⼊对⼄酰氨基酚粗品,每克⽤⽔5ml,加热使溶解,稍冷后加⼊活性炭1g,煮沸5min,在吸滤瓶中先加⼊亚硫酸氢钠0.5g,趁热过滤,滤液放冷析晶,过滤,滤饼以0.5%亚硫酸氢钠溶液5ml分2次洗涤,抽⼲,⼲燥,得⽩⾊对⼄酰氨基酚纯品约8g,mp.168~170℃。
4.对⼄酰氨基酚的定性鉴别(1)取对⼄酰氨基酚微量→逐滴加⽔振摇使溶解→滴加三氯化铁试液→应出现蓝紫⾊。
(2)取对⼄酰氨基酚约0.1克→加稀盐酸5ml →放冷→分取0.5ml →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摇匀→加⽔3ml稀释→加碱性β-萘酚试液2ml →振摇→应出不现红⾊。
(3)取对⼄酰氨基酚约0.1克→加稀盐酸5ml →置⽔浴中加热40min →放冷→分取0.5ml →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摇匀→加⽔3ml稀释→加碱性β-萘酚试液2ml →振摇→应出现红⾊。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六、实验注意事项1、对氨基苯酚的质量是影响对⼄酰氨基酚产量、质量的关键,购得的对氨基苯酚应是⽩⾊或淡黄⾊颗粒状结晶,mp. 183~184℃。
扑热息痛的合成工艺
5 扑热息痛的合成工艺5.1 概述解热镇痛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药物,有的已人工合成100多年,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如阿司匹林)。
此类药物种类繁多,有水杨酸类、酚类和乙酰苯胺类等。
它们能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并可解除某些躯体疼痛。
其解热原理是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皮肤血管扩张,散放出汗,而使升高的体温恢复正常。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Acetaminophen)属于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
扑热息痛于本世纪40年代开始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现已收入各国药典。
尤其是自60年代,发现非那西丁(Phenacetin)对肾小球及视网膜有严重毒副作用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扑热息痛代替非那西丁的局面。
截止到2004年,我国的扑热息痛中间体-对氨基苯酚的产量已达到3万吨以上。
扑热息痛,化学名为对乙酰氨基苯酚,结构式为:本品为白色、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无臭,味微苦。
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水中微溶。
熔点为168~172℃。
扑热息痛系乙酰苯胺或非那西丁在体内的代谢产物。
它的解热镇痛作用与非那西丁相仿,其解热效果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消炎效果较阿司匹林差。
口服后吸收较迅速,在血液中的浓度能较快地达到蜂值(约0.5~1h)。
在体内代谢产物主要为葡萄糖醛酸盐及少量硫酸盐,自尿中排出。
扑热息痛对胃无刺激作用,故胃病患者宜用;无阿司匹林的过敏反应,婴儿、儿童及妇女用于退烧、镇痛较为安全。
至目前为止,未见有明显的危害和致病性的报道。
可用于治疗发热、头痛、关节痛、肌肉痛和神经痛等。
5.2 扑热息痛的合成路线由反合成分析知,合成对氨基苯酚是合成扑热息痛的关键,本节将着重介绍对氨基苯酚的几种合成路线。
5.2.1 以对硝基苯酚钠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对硝基苯酚钠也是染料和农药中间体,其合成方法较成熟,产量很大,成本低廉。
可由氯苯经硝化和水解等反应制得。
对硝基苯酚钠经酸化、还原和酰化可制得扑热息痛。
此路线反应经典,适合大生产,但原料供应常常受染料和农药生产的制约,有时很紧张;制备对硝基苯酚钠的中间体对硝基氯苯毒性又很大,且用铁屑/盐酸还原后,产生的铁泥在“三废”防治和处理上也存在困难。
扑热息痛合成工艺
扑热息痛合成工艺
扑热息痛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头痛、牙痛、关节痛等疼痛症状。
以下是扑热息痛的合成工艺。
一、原料准备
扑热息痛的主要原料为苯乙酸和乙酰苯胺。
苯乙酸可通过苯乙烯和二氧化碳反应得到,乙酰苯胺则通过苯胺和乙酸酐反应得到。
此外,还需要一些辅助原料和试剂,如氢氧化钠、硫酸、氯化亚铁等。
二、反应步骤
1. 将苯乙酸和乙酰苯胺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其反应生成扑热息痛。
2. 将反应产物用硫酸处理,使其析出出固体扑热息痛。
3. 对固体扑热息痛进行粉碎、干燥等处理,得到纯度较高的扑热息痛晶体。
三、产品质量控制
扑热息痛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外观、纯度、含量等指标。
外观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纯度应达到99%以上,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四、安全生产措施
在扑热息痛的合成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生产措施。
如在反应过程中要注意控制
温度和压力,避免产生危险物质;在处理反应产物时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接触到有害物质。
总之,扑热息痛的合成工艺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
制备扑热息痛的原理
制备扑热息痛的原理扑热息痛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主要用于缓解头痛、发热和轻度疼痛等症状。
它的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也叫扑热息痛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具有退热、镇痛和抗炎作用的药物,其制备原理主要涉及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和制剂的制备两个方面。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对苯酚(Phenol)和乙酸酐(Acetic Anhydride)进行酯化反应得到对乙酰氨基酚。
合成步骤如下:1. 将苯酚与乙酸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苯酚乙酸酐(Phenyl Acetate)。
2. 将苯酚乙酸酐与水反应,生成对乙酰氨基酚和醋酸。
通过这个合成方法,对乙酰氨基酚可以在实验室或工业上大规模合成。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虽然相对简单,但在制药工业上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精制步骤,以确保药品的纯度和质量。
这些步骤包括晶体化、洗涤、干燥、粉碎等,最终得到符合标准的对乙酰氨基酚原料。
在制剂的制备中,对乙酰氨基酚会与其他药物或辅料进行配伍,以制成片剂、颗粒剂、注射剂等形式供患者使用。
这些制剂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对乙酰氨基酚的溶解性和药效。
例如,扑热息痛片剂的制备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将对乙酰氨基酚与填料、分散剂等其他成分混合。
2. 加入适量的溶剂,将混合物制备成糊状物。
3. 利用干燥或挤压等方法将糊状物制成片剂。
4. 对片剂进行包衣加工,以改善服药的口感和稳定性。
制剂的制备过程非常重要,它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释放和稳定性。
制剂中的辅料和配方的选择以及制备方法的优化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以确保扑热息痛的药效和安全性。
总之,扑热息痛的制备原理主要涉及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和制剂的制备两个方面。
通过对乙酰氨基酚的酯化反应,可以合成出对乙酰氨基酚原料,并通过制剂的配伍、加工等步骤制备成片剂、颗粒剂等药物形式,以供患者使用。
制备过程中需考虑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和药效等因素,通过精细工艺和优化配方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扑热息痛合成新工艺
N-乙酰基-对氨基苯酚( Ⅲ)
操作:(1)将130 g 0. 86 mol(Ⅱ), 240 mol乙酸乙酯, 1. 5 g0. 009 mol碘化钾加入反应瓶中,搅拌加热至50℃,体系为浑浊粘稠态, 25 min内将3. 4 g 0. 028 mol氯化亚砜的30 mL乙酸乙酯溶液滴入, 滴入时反应体系升温。体系变为均相,当加入约10 min后,开始出现 浅黄色固体,且出现较快回流,添加90%氯化亚砜的乙酸乙酯溶液以 后,回流变慢且逐渐平息,加完料后在50℃反应10 min, 再在10 min 内降至40℃,再冰冷至3℃,过滤,产物用乙酸乙酯洗两次(30 mL ×2) ,干燥得浅黄色固体120 g (92. 3% ) 。
乙酰化 H2N OH + CH3COOH CH3CONH 水解 OH + H2O
扑热息痛
扑热息痛合成新工艺
陈兴泉,张翠娥,刘 鸿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65)
由苯酚经过乙酰化、肟化、重排反应合成扑热息痛的
一种新方法。 此新工艺工艺简化,收率高(60%),尤其是大幅度提高 了产品纯度(可达99%以上)和产品色泽 原工艺由苯酚出发一般为55%以下) ,产品纯度高(原工 艺纯度为98% ,含氨基酚等七种杂质) ,色泽好。
参考文献:
卢会杰. 邻羟基苯乙酮和对羟基苯乙酮的合成[ J ]. 化 学试剂, 1993, 15 (4) : 2542257. [ 2 ] 黄 剑,崔东浩,于迎春,等. 应用均匀设计研究对羟 基苯乙酮制备工艺[ J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1991, 22(8) : 3702371. [ 3 ] Fruchey Olan S. Prevention of formation of chlorinated by2p roducts in the p roduction of N2acetyl2p2aminophenol by addition of inorganic iodides[ P ]. US: 4855499, 1989208208. [ 4 ] Fritch John R, Olan S, Thodore H. Production of acet2 aminophenol[ P ]. US: 4954652, 1990209204. [ 5 ] O S伏鲁奇, E G泽, L O 惠勒. Imp roved method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acetaminophenol [ P ]. EP: 484153,1992205206. [ 6 ] John Richard Kosak, Wilmington. Process for purification of N2acetyl2p2aminophenol[ P]. US: 3781354, 1973212225.
扑热息痛的制备
扑热息痛的制备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实验,掌握扑热息痛的性状、特点和化学性质。
2.掌握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选择。
3.掌握酰化反应的原理和酰化剂的选择。
二、实验原理扑热息痛以对硝基苯酚为原料,经铁粉还原反应得对氨基苯酚,再经醋酐酰化反应制得。
四、实验方法(一)对氨基苯酚的制备(还原)在250ml烧杯里放置50ml水,于石棉网上加热至60℃以上,加入约1/2量的铁粉和3ml 盐酸,继续加热搅拌,慢慢升温制备氯化亚铁约5min。
此时温度已在95℃以上,撤去热源,将烧杯从石棉网上取下,立即加入大约1/3量的对硝基苯酚,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是反应液剧烈沸腾,此时温度已自行上升到102~103℃,将温度计取出①(如果反应激烈,应立即加入少量预先准备好的冷水,以控制反应避免冲料,但反应必须保持在沸腾状态②。
)。
继续不断搅拌,待反应缓和后,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点在滤纸上,观察黄圈颜色的深浅。
确定反应程度,等黄色退去后再继续分次加料。
将剩余的对硝基苯酚分三次加入,根据反应程度,随时补加剩余的铁粉。
如果黄圈没退,不要再加对硝基苯酚;如果黄圈迟迟不退,则应补加铁粉,而且铁粉最好留一部分在最后加入。
当对硝基苯酚全部加完,试验已无黄圈时③(从开始加对硝基苯酚到全部加完并使黄色退去的全部过程,以控制在15~20min内完成较好)④。
再煮沸搅拌5min。
然后向反应液中慢慢加入粉末状的碳酸钠1.5g左右,调节pH6~7⑤,此时不要加入得太快,防止冲料。
中和完毕,加入沸水,使反应液总体积达到200ml左右,并加热至沸。
将1.5g亚硫酸氢钠⑥放入抽滤瓶中,趁热抽滤。
冷后析出结晶,抽滤。
将母液和铁泥都转移至烧杯中,加入0.5~1g烟硫酸氢钠,加热煮沸,再趁热抽滤(滤瓶中预先加入0.5~1g亚硫酸氢钠),冷却,待结晶析出完全后抽滤。
合并两次所得结晶,用1%亚硫酸氢钠液洗涤。
置红外灯下快速干燥,即得对氨基苯酚粗品。
每克粗品用水15ml,加入适量(每100ml水加1g)的亚硫酸氢钠,加热溶解。
扑热息痛生产工艺
扑热息痛生产工艺扑热息痛是常见的一种非处方药,主要用于缓解头痛、发热和关节疼痛等症状。
下面将介绍扑热息痛的生产工艺。
扑热息痛的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其化学结构式为C8H9NO2,分子量约为151.16。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的头痛、牙痛、肌肉痛和关节疼痛等症状。
对乙酰氨基酚作为非处方药,在生产中需要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和规定要求。
扑热息痛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采购:对乙酰氨基酚的原料一般是由化学制剂公司生产的,公司需要提供符合药典要求的原料,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2. 原料检验:对原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纯度、溶解度等指标的测定。
只有通过检验的原料才能进入下一步的生产环节。
3. 粉碎混合:将对乙酰氨基酚粉碎成粉末状,然后与其他辅料如玉米淀粉、微晶纤维素等进行混合。
混合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比例,确保每个药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一致。
4. 成型:将混合好的粉末通过片剂机制成药片。
成型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药片的大小、硬度和形状,以便患者服用时容易咽下。
5. 包装:将制成的药片进行包装,包括包装袋、瓶装等不同的包装方式。
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质量控制,确保药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6. 检验质量控制:对制成的药片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外观、药物含量、溶解度等指标的检测。
只有符合质量标准的药片才能流入市场进行销售。
总的来说,扑热息痛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采购、原料检验、粉碎混合、成型、包装和质量控制等环节。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只有确保质量稳定和安全的药品才能供患者使用。
扑热息痛合成新工艺
扑热息痛合成路线可以根据其功能基团——羟基和乙酰基的化学反应来区分。 不管哪一条合成路线,均必须经过对氨基苯酚PAP中间体。 目前,广泛使用的生产工艺是将对氨基苯酚乙酰化。该工艺最大缺点是获得高 纯度对氨基苯酚原料比较困难,从而造成APAP产品杂质多、色泽差,更重要的是 杂质不易精制除去,很难大幅度提高产品纯度,阻碍了产品发展为非处方用药。
N-乙酰基-对氨基苯酚( Ⅲ)
(2)将12 g活性炭用30 mL浓盐酸浸泡,再用蒸馏 水洗至中性,过滤,将此酸处理过的活性炭、1. 0 g保 险粉、250 mL蒸馏水组成混合糊状物放置1 h后再 使用。
(3)将120 g粗品和900 mL蒸馏水加入反应瓶中,加热至80℃, 固体全溶,此时加入上述活性炭和保险粉的混合物且回流1 h,热 过滤除去活性炭,滤液冷却得白色针状结晶,过滤、烘干,得产品 108 g (精制收率为90% ) , mp. 170~172℃, IR, 1H NMR 图谱 与标准图一致,经HPLC分析有三个杂质峰,其中Ⅰ含量为0. 009%, Ⅱ含为0. 005% ,其它杂质为0. 065% , 杂质总量为0. 079% , 产品纯度为99. 92% ,产品色泽符合药典标准。
(2)以Ⅰ为原料合成Ⅲ,理想的合成方法是先进行肟化,生成42羟基 乙酰苯酮肟Ⅱ,再进行贝克曼重排[ 3 ] ,反应体系pH值超过7时, 反应产物Ⅱ与原料Ⅰ将会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副产物。为了抑制 副反应,我们加入碱量略低于理论所需量,使体系形成pH缓冲液, 保持pH 3~7范围。
肟化反应在水介质中进行,而贝克曼重排反应必须是无 水介质。我们选取乙酸乙酯作为肟化物提取剂和重排反 应的反应溶剂,效果理想,选用氯化亚砜为重排催化剂[ 4 ] 。 原料易得、价廉, 操作方便。Ⅱ的转化率可达100% ,向 反应体系中添加少量碘化钾,有效抑制了氯化副反应,提高 了产品纯度。
扑热息痛合成的新工艺
扑热息痛合成的新工艺
扑热息痛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在医学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疼痛和发热的治疗。
其合成工艺一直是制药工业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研究人员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扑热息痛合成工艺,能够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合成高质量的扑热息痛。
该工艺采用的是催化剂辅助氧化烷基化反应,通过甲烷基化反应来制备扑热息痛。
具体来说,这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苯乙酮和甲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氧化烷基化反应,产生间甲氧基苯乙酮。
2.在铝/硅催化剂的存在下,将间甲氧基苯乙酮进行甲基化反应,生成扑热息痛的中间体。
3.将扑热息痛中间体通过加热处理,再次进行甲基化反应,从而得到高纯度的扑热息痛。
这种催化剂辅助氧化烷基化反应的工艺相对于传统的扑热息痛合成方法具有多种优势。
首先,该反应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
其次,该反应具有很高的反应选择性,生成的扑热息痛纯度高,无需进行复杂的纯化处理。
最后,该反应具有很高的环保性,无需使用大量有害的化学品和溶剂。
因此,这种催化剂辅助氧化烷基化反应的工艺在制药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为扑热息痛的生产提供一种更加高效、经济、环保的方法。
扑热息痛合成的新工艺_吕布
参考文献:
[ 1]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化学药品情报中 心编: 国 家级化学医药新产品开发指南 ,第二辑 .上海: 1993. 09.
OH
O CO C H3
OH
乙酰化
Fri es
肟化
CO CH3
OH
OH
Beck man n
CH3 C= N— O H
N HCO C H3
1. 4 实验及结果
1. 4. 1 乙酸苯酯的合成
将 500 m L 锥形瓶中溶解 23. 5 g 苯酚于
160 m L 10% NaO H溶 液中 , 并加 入 175 g
[ 2] 韩广甸 ,赵树纬 .有机制备化学手册 (上卷 ) ,第 二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85. 226-227.
[ 3] 李正化 .有机药物合成原理 .北京: 人民卫生出 版社 , 1996, 208-210.
[ 4 ] M e rk & Co . The M e rck Index Libr ar y of Co ng r ess Car d N umber 9th editio n 27231.
扑热息痛是乙酰苯胺类中一种起效快 , 又比较安全的解热镇痛药。 由于它比非那西 丁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毒副作用 ,使它 的需求量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 ,其产量迅 猛增长 , 1985年全国产量 5547 t , 1990年达 8894 t, 1991年 10391 t ,占解热镇痛药总产 量的 34% ,前景颇为可观。
扑热息痛的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扑热息痛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
2. 掌握扑热息痛的合成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3. 熟悉实验过程中所需仪器和试剂的使用方法。
4.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思维能力。
二、实验原理扑热息痛,又称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
其化学名称为对乙酰氨基苯酚,分子式为C8H9NO2。
扑热息痛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对氨基酚与乙酰氯反应。
2. 对氨基酚与醋酐反应。
3. 对氨基酚与乙酰酐反应。
本实验采用对氨基酚与醋酐反应的方法制备扑热息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对氨基酚(分析纯)2. 醋酐(分析纯)3. 碳酸钠(分析纯)4. 碘化钾(分析纯)5. 氢氧化钠(分析纯)6. 乙醇(分析纯)7. 水合肼(分析纯)8. 硫酸(分析纯)9. 乙醚(分析纯)10. 冰乙酸(分析纯)仪器:1. 反应瓶(100mL)2. 热水浴3. 滴定管4. 烧杯5. 玻璃棒6. 铁架台7. 烧瓶8. 冷凝管9. 滤纸10. 酒精灯四、实验步骤1. 将对氨基酚和醋酐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反应瓶中。
2. 将反应瓶置于热水浴中,加热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
3. 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调节pH值至7-8。
4. 将反应液过滤,滤液用乙醇洗涤,滤液蒸干,得到粗品。
5. 将粗品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加入碘化钾和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
6. 将反应液过滤,滤液用乙醚提取,乙醚层用硫酸酸化,得到扑热息痛粗品。
7. 将粗品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加入水合肼,加热至沸,冷却至室温。
8. 将反应液过滤,滤液用乙醚提取,乙醚层用硫酸酸化,得到扑热息痛纯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对氨基酚与醋酐反应生成的扑热息痛粗品收率约为70%。
2. 经纯化处理后,扑热息痛纯品的收率约为60%。
3. 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纯品进行鉴定,确认其结构为扑热息痛。
六、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好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等)对提高扑热息痛的收率至关重要。
扑热息痛生产工艺设计
扑热息痛生产工艺设计扑热息痛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用于缓解头痛、牙痛、关节痛等各种轻度到中度的疼痛。
在扑热息痛的生产工艺设计中,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原材料采购、制剂工艺、包装等环节。
原材料采购扑热息痛的主要原料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
在原材料采购时,需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供应商,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应符合国家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并需经过严格的检测和分析,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制剂工艺扑热息痛制剂通常采用颗粒剂或片剂形式。
在制剂工艺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预处理:将原料进行粉碎和混合,以确保颗粒或片剂成品质量均匀。
2. 压片或造粒:将预处理后的原料进行压片或造粒,使其成为颗粒或片剂。
3. 包衣:对颗粒或片剂进行包衣,以改善口感和掩盖药味。
4. 包装:将成品进行包装,以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
在制剂工艺中,需要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和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包装扑热息痛的包装通常采用铝塑复合膜袋、铝塑复合膜板等形式。
在包装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包装材料: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级包装材料,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2. 包装形式:选择适合产品性质和市场需求的包装形式,并确保其密封性能良好。
3. 包装规格: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确定合适的包装规格。
4. 标签标识:对产品进行标签标识,包括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总结扑热息痛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其生产工艺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原材料采购、制剂工艺、包装等环节。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流程和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药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
8.4 mL醋酸 5g对氨基苯酚
五、实验步骤
2、加热回流
油浴加热,控制温度低于110℃,反 应1 h,反应过程中用薄层硅胶板对 反应进行监测。(展开剂:石油醚: 乙酸乙酯:乙酸 = 3:6:1)
原标反
CaCl2颗粒
. .. .
原标反
五、实验步骤
3、减压蒸去醋酸
TLC显示原料反应完后,将反 应液稍冷却之后,将回流装置改换 为减压蒸馏装置。(减压蒸馏温度 要尽量低)
醋酐 醋酸
C4H6O3 C2H4O2
102.09 60.05
对乙酰氨基酚 C8H9NO2 151.16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白色结晶
密度 1.29 1.085
1.049
1.293
熔点℃ 沸点℃ CAS号
183~184
-
123-30-8
-73.1
16.6
168~170
139.55
118.1
-
108-24-7
再接抽真空装置,否则反应液易暴沸。 4. 使用温度计一定要小心!严禁向水槽倾倒有机溶剂或酸碱
废液。
七、思考题
提问 1、试比较水杨酸和对氨基苯酚酰化反应的难易程度,
为什么?
谢谢Leabharlann 64-19-7103-90-2
四、实验仪剂及装置
CaCl2颗粒
带有干燥管的 回流装置
抽真空
减压蒸馏装置
抽滤装置
四、实验仪剂及装置
减压毛细管
接减压装置
五、实验步骤
1、加料
5.8 mL醋酐
在25mL茄形瓶中加入5g对氨基
苯酚和8.4 mL醋酸,充分搅拌均 匀,在搅拌下加入5.8mL醋 酐,装上冷凝管和干燥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
65天色素保存率 /%
空白对照
73. 6
77. 92
结果表明 ,蔗糖和葡萄糖的存在 ,可减缓 色素降解的速度 ,增加了色素的稳定性。 2. 7 不同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分 别 在 色 素 溶 液 中 加 入 含 有 N a+ 、 Ca2+ 、 M g2+ 、 Zn2+ 、 Cu2+ 、 M n2+ 、 Al3+ 、 Fe3+ 、 Sn2+ 的溶液 ,观察稳定性并测吸光度。结果见 表 4。 由表 4可知 ,色素对所实验的大部分金 属离子在一定范围内稳定 , N a+ 、 Ca2+ 、 Zn2+ 等离 子有 一定 的护 色、增 色作 用 ,但 Al3+ 、 Fe3+ 、 Sn2+ 可使色素液变色。 3 结论 3. 1 女贞红色素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 ,色 泽鲜艳 ,水溶性好 ,且蔗糖、葡萄糖对色素液
Abstract: Starti ng f rom phenol, through acetyli za tion, Fri es rea rrang em ent , oxi mati on and Beckmann rea rrang em ent , paracet amol wa s synthesi zed. Key words: paracetamo l; acet yli za tion; Fri es rearrangement; oxi matio n; Beckma nn rear ra ngement
氨基酚。 小化工厂则以染料中间体硝基氯苯
水解 ,还原生产对氨基苯酚。这种方法工艺成
熟 ,但所使用的原料对硝基氯苯的毒性很大 ,
使用硫化钠和多硫化钠所造成的工业污染相
第 5期
化 学 世 界
· 253·
当严重 ,收率低。所以对扑热息痛的工艺改进 势在必行。扑热息痛的合成新工艺 ,具有成本 低、污染小、原料易得等优点。 该工艺将会在
2. 65 1. 77 0. 44 1. 77 - 0. 22 2. 88 1. 77 0. 66 2. 88 2. 88 3. 54 1. 33 - 0. 44 3. 98 6. 19 46. 69 2. 99 16. 91 24. 79
2. 61 3. 08 3. 08 0. 71 - 0. 47 3. 08 3. 79 - 9. 95 - 14. 93 1. 42 3. 97 - 0. 24 - 9. 48 4. 74 6. 16 - 137. 01 - 569. 89 - 36. 13 - 77. 31
盐酸酸化 ,分出 硝基苯层 ,用 NaO H中和至
中性 ,进行水蒸汽蒸馏至硝基苯蒸净为止 ,水
层用氯仿提取 3次 , 合并氯仿液用无水硫酸
钠干燥。 回收氯仿后即得粗品 ,用水重结晶 , 干燥 ,收率 68. 6% , m p108~ 109°C(文献值 108~ 109 °C) [4 ]。 1. 4. 3 对羟基苯乙酮肟的合成 [5~ 6 ]
New Tech nolog y o n the Synthesis o f Paracetamol
L U Bu, W AN G Yo ng-zho ng , HU Shi -li ng LI Yi ng , HE Zhen-ming , HU Qia ng-qi n
( Dep t. of Or ganic Chemist ry , Anhu i Col leg e of Tra dit ional C hinese Med icine, Anhui Hef ei 230038 , Ch ina )
1. 5009(文献值 1. 5010) [4 ]。
1. 4. 2 对羟基苯乙酮的合成 [2~ 3 ]
将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三
颈烧瓶中加入乙酸苯酯 15 g、硝基苯 45 g ,进
行搅拌后加入无水 Al Cl324 g ,控温 62 °C维
持 2 h,反 应完毕 ,将反应液倾入冰水中 ,用
我国目前生产扑热息痛的工艺方法是以 对 硝 基氯 苯 为 原料 、 经水 解 、还 原 、再 酰 化 得 到。 此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修稿日期: 2000-01-27 作者简介: 吕 布 ( 1949- ) ,女 ,从事化学教学与研究。
Cl
Cl
OH
N O2
N O2
OH
OH
N H2
N HCO C H3
我国合成扑热息痛生产厂家多不配套生产对
[ 2] 韩广甸 ,赵树纬 .有机制备化学手册 (上卷 ) ,第 二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85. 226-227.
[ 3] 李正化 .有机药物合成原理 .北京: 人民卫生出 版社 , 1996, 208-210.
[ 4 ] M e rk & Co . The M e rck Index Libr ar y of Co ng r ess Car d N umber 9th editio n 27231.
[ 5] 樊能廷 .有机合成事典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 版社 , 1992, 1. (下转第 264页 )
· 264·
化 学 世 界
20 00 年
素的降解。氧化剂用量越大 ,色素降解速度愈 快 ,观察色素的颜色逐渐变浅。 2. 6 食用甜味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分别配制一定浓度的蔗糖、葡萄糖色素 溶液 ,定期测定吸光度。 结果见表 3。
0. 02+ 0. 2 1. 10
0. 00
参考文献:
[ 1] 姜林 .化学世界 , 1996, 37( 1): 27-28. [ 2 ] 辞 海编辑 委员会 .辞海 ,医学 卫生分 册 .上 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1, 136.
(上接第 253页 ) [ 6 ] 顾 可权 . 重要有 机化学 反应 ,第二版 .上海: 上
扑热息痛是乙酰苯胺类中一种起效快 , 又比较安全的解热镇痛药。 由于它比非那西 丁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毒副作用 ,使它 的需求量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 ,其产量迅 猛增长 , 1985年全国产量 5547 t , 1990年达 8894 t, 1991年 10391 t ,占解热镇痛药总产 量的 34% ,前景颇为可观。
海科技出版社 , 1986, 312-313. [ 7] 中华人 民共和国 药典 ,二 部 . 1995版 .北 京: 人
民 卫 生出 版 社 ,化 学 工 业出 版 社 , 1995, 195-
196. [ 8] 曾昭 京 . 有机 化学 实验 .北 京: 高等 教育 出版
社 , 1981, 249-252.
我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 实验部分 1. 1 主要仪器
阿贝折 射仪 ( W ZS1型 )上 海化 学仪 器 厂 ; 日本 岛津 Shimadzu-408型 红外 光谱 仪
( KBr压片 ) ; W RS-1数字熔点仪 , 上海物理 光学仪器厂。 1. 2 原料
所有原料均为工业品。
1. 3 合成路线 [ 1]
4
Zn2+
5
Cu2+
6
M n2+
7
Pb2+
8
Al3+
9
Sn2+
10
Fe3+
Fe3+ + N a5 P3O10
1. 00 0. 80 1. 20 0. 80 1. 20 0. 04 0. 12 0. 04 0. 12 0. 04 0. 12 0. 04 0. 12 0. 08 0. 04 0. 02 0. 04 0. 02 0. 04
碎冰。 然后加入 32. 5 g 醋酐 ,猛烈振摇反应
容器约 5~ 10 min。 反应液乳化 ,形成乙酸苯
酯。再将反应液倾入分液漏斗中 ,加入 10 m L
CCl4 ,将酯层用稀的碳酸钠溶液洗涤 ,分出酯
层 ,用 Ca Cl2 干燥 ,收集 194~ 197 °C馏分 ,
称 量、计 算 收 率 为 82% , 折 光 率: 1. 5010,
将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三颈瓶中 ,加入 12 g 盐酸羟胺和 17 g 结晶乙酸钠 ,加水 150 m L溶解 ,水浴加热溶液为 60~ 65 °C后 ,分 次加入 15 g 对羟基苯乙酮 ,边加边搅拌 ,加 完后继续搅拌 1 h,室温下放置 ,析出白色针 状结晶。抽滤 ,用少量水洗净 ,干燥得产品 ,收 率 92. 5% , m p144~ 145 °C( 文献值 144~ 146°C) [4 ]。 1. 4. 4 对羟基乙酰苯胺的合成 [5~ 6 ]
有一定的护色作用 , 故该色素适合应用在酸 甜味产品中。 3. 2 色素耐热性较好 , 100°C加热 1 h,色素 液不褪色 ,不混浊 ,但耐光性 ,抗氧化性较差。
自然光下 90天色素降解率为 31% , 故最好 密闭避光贮存。 3. 3 除 Fe3+ 、 Sn2+ 、 Al3+ 外其他金属离子对 色素无明显影响。少量 Fe3+ 的影响可以通过
OH
O CO C H3
OH
乙酰化
Fri es
肟化
CO CH3
OH
OH
Beck man n
CH3 C= N— O H
N HCO C H3
1. 4 实验及结果
1. 4. 1 乙酸苯酯的合成
将 500 m L 锥形瓶中溶解 23. 5 g 苯酚于
160 m L 10% NaO H溶 液中 , 并加 入 175 g
· 252·
化 学 世 界
20 00 年
扑热息痛合成的新工艺
1 吕 布 , 2 汪永忠 , 1 胡世林 , 2 李 颖 , 1 何争民 , 1 胡庆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