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

合集下载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第二章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幼儿园习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第二章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幼儿园习题)

第二章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教师人身权的是()。

A.生命权B.健康权C.人身自由权D.隐私权2.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A.教育教学权B.科学研究权C.指导评价权D.获得报酬待遇权3.某县要修水电站,县政府下发文件要求每个公职人员都要参加电站集资。

某镇小学校领导按照文件要求,在领工资之前,从每位教职工的工资中分别扣除了文件规定上交的集资款。

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校长办事积极果断,工作能力强B.侵犯了教职工的获取劳动报酬权C.违反了国家要求的不得对学校和教师乱摊派的规定D.侵犯了教职工的个人财产自主权4.(2012年真题)学校派张老师参加省里的骨干教师培训,但扣其绩效工资五百元,这()。

A.侵犯了教师进修培训权B.加强了经费管理C.体现了按劳取酬D.节约了办学成本5.(2014年真题)某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暑假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该教育行政部门的做法()。

A.正确,教师应终身学习B.正确,教师应无私奉献C.错误,占用了教师的休息时间D.正确,教师应储备足够知识6.以下不属于教师的权利的是()。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B.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C.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D.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7.学生最喜欢上肖老师的课,因为他上课的时候学生可以自由看小说、玩手机或者睡觉。

肖老师认为自己只要认真把知识讲清楚就行了,学生听不听课是他们自己的事,纪律管理应该是班主任的职责。

下列对他的这种做法评价不正确的是()。

A.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权利B.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义务C.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D.没有落实教育教学的任务8.教师应当履行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

A.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B.全体学生C.学习有困难的学生D.残障学生9.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

2022年下 教师资格证考试 科目二 教育知识与能力 辨析题和基础简答题 第一二章整理

2022年下 教师资格证考试 科目二 教育知识与能力 辨析题和基础简答题 第一二章整理

第二节教育的定义(第一章)1.动物界有没有教育?(辨析:判断2分+改正3分+说明3分)没有。

动物界是没有教育的。

因为教育具有社会性,而动物活动是没有社会性的。

(教育是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2.是不是所有的社会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辨析)不是。

不是所有的活动都是教育。

因为教育是有目的性的,而不是所有的社会活动都有目的性。

3.教育的属性(简答:简单,不要展开)教育具有目的性和社会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这三个可写可不写)4.教育对当下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

(辨析)错误。

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因为教育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教育有时会滞后。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性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节教育的起源和发展(第一章)5.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

(辨析)错误。

教育不起源于动物的本能。

因为教育具有社会性,而动物活动是没有社会性的。

(动物活动是由目的性的。

)6.教育起源于无意识的模仿(辨析)错误。

教育起源于有意识的模仿。

因为教育是有目的的活动,不是无意识的。

第一节教育的功能(第二章)7.教育具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双重作用)。

(辨析)正确。

因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时相对滞后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和社会的关系(第二章)8.教育对政治不起决定作用。

(辨析)正确。

教育对政治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促进现代政治民主化,但教育对政治不起决定作用。

9.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

(辨析)错误。

教育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

因为教育虽然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但教育不能决定政治经济制度。

)10.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辨析)错误。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决定性作用,但教育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

因为教育既有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又有自身的继承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心理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心理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必背知识点第一部分心理学第二章认知发展教育第一节感觉与知觉一、感知觉概述(一)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和知觉是新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感觉和知觉的联系:首先直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

其次,感觉和直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二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首先,二者在感受与反应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

其次,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

再次,经验在感觉和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

(三)感觉的分类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肤觉)2、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四)知觉的分类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二、感知觉的一般规律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是指人的主观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引起感觉刺激的限度,也成刺激阈限,表示客观刺激量的大小心理物理方法常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主观感觉性能力的大小,二者之间成反比关系(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也是成反比关系。

(3)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

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同样成反比关系。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的互相作用 4、感受性在实践中的发展。

2、知觉活动的规律(1)知觉的选择性(指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客观有;第一,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第二,对象的活动性;第三,刺激物的新颖性;第四,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

主观有: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状态等影响对知觉对象的选择。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2章 中学课程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2章 中学课程

实战练习—单选
• 1904 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 (),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吸收了日本明 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该学制最大的特 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到大学堂需要21 年,至通儒院需要26年。这是我国 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 D,儿童学理论
答案 :CB
• 辨析: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水平。
• 正确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素质、早期经验 、教育与教学、社会实践和主观努力等几个要素。在这几个因素中,遗传 因素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但并不能由此而得出能力 由遗传决定的结论。
实战练习—单选
实战练习—单选
• 辨析:凡是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 正确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 • 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它解决的特殊矛盾是 • 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如果失去了这一质 • 的规定性,那就不能称之为教育了。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可能是有目的的,也可 • 能是自发的,只有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才是教育。因此,题干的描述是不正确 • 的。
• A,遗传
• B,环境
• C,教育
• D,主观能动性
• (2012 年下)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
• 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 )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 A,遗传素质
• B,家庭背景
• C,社会环境
• D,个体能动性
答案 :BD
实战练习—单选
• C,京师同文馆D,南洋公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分章整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分章整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3.教育的起源5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6.人的身心发展规律7.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8、教育目的的概念10、教育目的的功能:1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12、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13、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1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15、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1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什么?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1)孔子儒家文化的代表认为人的先天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2)孟子,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首倡“性善”论。

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3)墨子创立墨家学说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

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

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三、提出“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则。

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深其深,浅其浅”,使学生能“浅者求浅”,“深者求深”。

(4)《学记》提出了“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5)王充唯物主义哲学家著《论衡》。

很重视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6)朱熹,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主张的一大特点。

(7)黄宗羲,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著《明夷待访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课程-第2章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课程-第2章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课程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导航:1、从考纲和历史考情来看,本章复习的重点应包括课程类型、课程理论流派、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制和新课改的理念与目标。

2、本章内容最常用的命题形式为选择题和简答题。

考生可在复习本章内容的同时,留心各部分内容哪些适合设计为选择题,哪些可以设计为简答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节课程概述第二节课程理论流派第三节基础教育课程理论教育知识与能力一、课程(一)课程概述1、词源:“课程”一词源自拉丁语,意为“跑道”,指学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指课业及其进程。

2、世界上最早运用“课程”一词的是英国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始于唐朝孔颖达,“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教学制度、教学课程的安排必须要有智慧的人来掌管,才能够依照法度保持和执行。

教育知识与能力3、1918,博比特出版第一本专门论述课程的书——《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的诞生,提出“活动分析法”4、课程的概念广义:所学内容的总和和进程安排狭义:某一学科5、课程的作用(1)实现教育目的——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2)教学的依据(3)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组织形式、应用教学手段的依据(4)国家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教育知识与能力1、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命题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B斯宾塞C杜威D博比特解析:B2、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的标志是()的出版A博比特《课程》B查特斯《课程编制》C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施瓦布《课程的语言》解析:A教育知识与能力(二)课程的构成要素1、课程目标——导向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学习者(基本依据)、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学科体系2、课程内容——目标的载体3、课程组织、实施: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4、课程评价教育知识与能力(三)课程内容1、课程计划:(1)概念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中学课程重难点分析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中学课程重难点分析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第二章中学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1、“课程”一词的由来1.1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唐代课程称之为“寝庙”,寓意为伟业,含义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的范围;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提及“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这里的“课程”指功课及其进程。

1.2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它最早把“课程”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术语;博比特于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诞生,这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1.课程的概念:广义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2.课程的类型(高频考点:单选为主、简答)4、课程理论流派(中等考频:单选、简答)5、制约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学生、社会、及学科特征。

第二节课程组织1、课程设计:是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过程。

(单选)3、课程目标:是指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3.1课程目标取向:①普遍性目标取向--对课程进行总概括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

如:《大学》提出的“格物、致志、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宗旨②行为性目标取向--期待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向、控制、激励与评价作用,行为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评价。

对学生以训练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内容较为合适。

如:给学生一篇文章,让他在五分钟内不靠参考书帮助,识别出它的风格。

③生成性目标取向--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他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

如:课文中提到樱花时,老师打破了原来的教学程序,让孩子去公园里赏樱花。

④表现性目标取向--在教育情景中,每一位学生个性化的表现,是生成性目标的进一步发展。

他关注的是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

如:老师要求孩子参观完博物馆之后回来谈谈各自看到的事情。

高中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要点

高中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要点

二中学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高频考点提要1.课程的概念;2.课程的类型;3.课程理论流派。

高频考点速记_一、课程的概念“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二、课程的类型(一)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又叫做学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它由怀特海率先提出,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把握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活动课程的代表是杜威。

(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指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础学习而开发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体现对学生基本的要求。

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可将课程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是根据所有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了国家教育的基本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的中小学教育的共同要求。

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所有国民的共同基本素质。

它对政治方向的把握、教育方针的贯彻、培养目标的落实,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中学课程-第二节-课程组织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中学课程-第二节-课程组织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中学课程-第二节-课程组织[单选题]1.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江南博哥))。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课程目标D.教科书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课程计划即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单选题]2.美国课程专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为()。

A.任务分析模式B.过程导向C.工作分析D.目标导向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泰勒所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为目标导向模式。

[单选题]5.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学大纲B.课程计划C.教科书D.课本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对学校教学.生产劳动.活动等的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科设置.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等。

[单选题]6.目标评价模式最为关键的步骤是()。

A.确定方法B.确定内容C.确定目标D.确定标准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目标评价模式最为关键的步骤是确定目标。

[单选题]7.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中的是()。

A.泰勒B.罗杰斯C.布卢姆D.布鲁纳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泰勒提出的课程评价理论,被称之为泰勒理论,泰勒被誉为“课程理论之父”,他最早将课程评价理论引入到课程编制过程中,从而使教育目标精确具体.课程内容严密统一,课程编制更具有操作性。

[单选题]8.()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直接的学习对象。

A.教材B.事例C.个案D.情境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如课本、讲义等。

教材是教师上课的直接依据,也是学生直接学习的对象。

答案选A。

[单选题]9.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 中学课程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   中学课程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 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 理》1949)
泰勒:课程开发的四个问题(泰勒原理)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提供哪些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课程开发的四个任务领域 选择和界定课程目标 选择和建立适当的学习经验(课程内容) 组织学习经验(课程编排) 课程评价
(一)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
由学校全体教师、部分教师或个别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与 国家课程相比,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 程评价呈“三位一体”的态势,形成统一的三个阶段,并由同一批学 校教师负责承担。
劳顿认为设计课程 考虑三方面问题:
知识的性质本身
儿童或个别儿童本性
社会情境、压力与社会需要
知识是什么,知 识的不同形式以 及不同逻辑处理
认知的成长 与发展
教育的主要目的 在于传播社会的 文化遗迹,特别 是“共同文化遗
产”
真题: 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
再次,他以 知识为中心, 重视知识的 逻辑与结构, 主张学科专 家是课程开 发的主导者, 强调“预成 性”
泰勒的课程评价以目标为依据,检查实际活动达到目标的程度, 根据反馈信息修改活动方案,因此又被称为“目标评价模式”。
(三)课程开发的模式
2.过程模式
斯腾豪斯在1975年出版的《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中,对目 标模式的课程理论进行了分析批判,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过程模 式的课程理论。
接下来的课程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
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这些训练却让泥鳅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目录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目录

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目录●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由来与定义★单●(一)教育一词的由来●(二)教育的定义●二、教育的本质与社会属性★★★单辨●(一)教育的本质(质的规定性)●(2020下.辨析)母猴带着小猴爬树也是教育●(二)教育的社会属性●(2021上.辨析)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2018上.辨析)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单●四、教育的基本形态★单●五、教育的基本功能★★单辨●(一)(根据教育作用的对象划分)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二)(根据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2018下.辨析)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三)(根据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六、教育的起源★★单●七、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一)原始社会的教育★简●(二)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单简●(三)近代社会的教育★简●(四)20世纪以后的教育★单●第二节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一)中国的教育思想★★★单●(二)西方的教育思想★★单●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单●三、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单●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单●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单简●(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教育的经济功能)●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单辨简●(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2018下.简答)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单简●(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教育的文化功能)●(2020下/2015下.简答)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四、教育与人口的关系★单简●(一)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人口的影响(教育的人口功能)●五、教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单●(一)自然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教育的生态功能)●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单●(一)顺序性●(二)阶段性●(三)不平衡性●(四)互补性●(五)个别差异性。

2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版第二章

2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版第二章

.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7)适当过度学习。
(五)思维 1、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2、思维的种类 :
(1)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划分 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可将思维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 ①聚合思维 ②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最能代表创造性的特征 )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 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将思维划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划分 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来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第二章:学生指导
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P50-P64
心理学概念: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一、认知过程 (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 2、感觉的种类 (1)外部感觉 (2)内部感觉 3、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后象 (4)感觉的相互补偿 (5)联觉
★(补充)童年期儿童的学习特征
(1)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
(2)学习动机是赞扬 (3)对学习过程形式感兴趣而非结果 (4)对学习结果的关注随年龄而增长
3、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倒U型曲线
(2)学习动机的培养
A、学习动机培养是学校思政教育的组成部分 B、设置目标 C、设置榜样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2)沉思型与冲动型 (3)辐合型与发散型 (4)具体性与抽象型
场独立型:自主判断,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场依存型:察言观色,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沉思型:深思熟虑,减少错误
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 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 小学生身心发展1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 小学生身心发展1

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期2.在小学生的各生理系统中,发育最早的是()。

A.身高体重B.骨骼肌肉系统C.循环和呼吸系统D.神经系统3.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A.感知能力不成熟B.注意能力不健全C.记忆能力不深刻D.思维能力有欠缺4.(2013年真题)在儿童的认识能力中,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领域是()。

A.感知觉B.注意C.记忆D.思维5.下列不属于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的是()。

A.在教学的影响下,有意注意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B.在教育教学的影响下,小学生对抽象材料的注意逐步发展C.在整个小学阶段内,教学的抽象性是引起儿童注意的重要条件D.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6.在小学课堂上,对于低年级儿童讲授重难点知识的时间应把握在()。

A.15~20分钟B.25~30分钟C.30~35分钟D.35~40分钟7.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A.符号记忆B.抽象记忆C.命题记忆D.形象记忆8.小学生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出雷锋叔叔的模样,这属于()。

A.幻想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空想9.小学生的想象多属于()。

A.空想B.创造性想象C.再造性想象D.批判性想象10.(2012年真题)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时期是()。

A.6~7岁B.10~11岁C.7~8岁D.12~13岁11.学生解出一道难题,感到无比兴奋,内心充满轻松愉快的体验,这属于()。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幸福感12.王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2)班的班主任工作,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

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

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二章-第4节(小学试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二章-第4节(小学试题)

(2)内在因素:①认知失调;②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 (2)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思想、 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 意图和行为举止时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 程度的影响。 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3)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克服一切 内外的阻力和困难所做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道德意志是一种 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 (4)道德行为是在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 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实际行为。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 学生指导-4
第四节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教育
1 .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 2.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是( )。 A.道德认知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D.道德行为 )。
第四节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教育
第四节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教育
11.方明做事时能遵守规则,但同时有同情 12.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 心、怜悯心,这说明他的道德发展到皮亚杰 的儿童主要是考虑社会或成人对“好孩子” 道德发展理论的( )。 的期望与要求,并力求达到这一标准。
A.自我中心阶段 A.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B.权威阶段
A.说服教育法
B.实践指导法
C.陶冶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第四节 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教育
31.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 3 2 . 小 学 德 育 工 作 中 常 用 的 奖 惩 属 于 一种方法。下列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 )。 ( )。 A.榜样示范法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品德评价法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陶冶教育法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说理教育法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小学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资料

小学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资料

第一章教育基础1.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为主导,受教育者为主体,教育影响是贯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

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与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教育以文化教材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价值性、发展性和简性(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深性(3)学校是有组织的制度化的教育形式,其影响具有集中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3.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4.简述学校成立的基本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脑力脑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小学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创造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5.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小学教育目的的确立有四大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7.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①双轨制②单轨制③Y型学制(或分支型学制)8.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简答)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是: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9.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答: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

教资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思维导图(高清背诵版)

教资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思维导图(高清背诵版)

教材编写原则已考两次未考过科目一综合素质中学课程课程概述P76课程的概念: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最早提出课程概念,指”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课程类型分科课程/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课程理论流派P80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教育目的是将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这些知识就包含在学校设置的各学科内活动中心课程论:主张教育内容应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经验,以儿童活动为中心设计课程社会中心课程论:主张课程要联系社会,从社会需要设计课程课程目标与内容P82构成:间接经验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直接经验是指学生为学习书本知识所需要的感性知识,是课程内容的补充和完善概念: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学科逻辑序列和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课程内容课程设计与开发P86课程设计概念:课程设计是指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指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形式的过程课程开发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学生课程开发模式目标指向学生知识能力的整体提高、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内容有跨学科性质、强调整体性课程类型多样,学习活动形式也灵活社会需要出发设计课程,知识社会本位以知识内在逻辑体系为核心编制课程重视学科理论知识、间接经验从儿童需要兴趣个性出发设计课程以儿童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主张在实践中探索,直接经验分科/综合/活动课程必修/选修课程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显性/隐性课程:从学生角度进行判断组织形式直线式/螺旋式纵向组织/横向组织逻辑顺序/心理顺序文本表现形式课程计划:所有学校、全国、中心和首要问题是开设哪些学科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教材编写和教学的直接依据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目标模式: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泰勒过程模式:课程开发关注的应是过程、斯腾豪斯情景模式:包含目标/过程模式,综合化课程开发模式、劳顿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实施概念:课程实施是指吧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评价概念: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P90具体目标实施情况实现课程功能的改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教育观念学生观教学观教师观课程结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程评价小学综合课程,初中分科综合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学生: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老师: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教学: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 小学生学习指导2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 小学生学习指导2

一、单项选择题1.学习是人类和动物普遍存在的现象,这说明学习是()。

A.形成思想的必要条件B.掌握技能的必要条件C.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D.有机体适应阶段的必要条件2.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最终是要让学生()。

A.学会生存B.学会思考C.学会学习D.学会分析3.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4.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

A.望而生畏B.谈梅生津C.见风流泪D.尝梅生津5.小狗听到主人叫它的名字就能跑过来,这是()的反应。

A.第一信号系统B.非条件反射C.第二信号系统D.第三信号系统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指()。

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7.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属于刺激()。

A.获得B.消退C.分化D.泛化8.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

A.顿悟的过程B.同化顺应的过程C.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D.尝试一错误的过程9.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有机体在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该过程实现的途径是()。

A.尝试过程B.试误过程C.联结过程D.反馈过程10.桑代克的学习三律指的是()。

A.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B.准备律、练习律、类化律C.练习律、思考律、迁移律D.练习律、因果律、近因律1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只有提前具有某种需要,才能积极接受知识,这体现的学习规律是()。

A.准备律B.效果律C.练习律D.条件反射12.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限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问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13.下列事例中属于负强化的是()。

A.老师对迟到的学生罚款B.老师不再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C.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D.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14.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学生指导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二章-学生指导

第二章学生指导1.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较短暂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时期称为关键期。

2.全身松弛训练法由雅各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属于小学生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3.小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4.场独立型: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提出人是威特金。

5.美国心理学马斯洛是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

6.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内部默默地进行的。

7.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易变性、可塑性、摇摆性。

8.多动症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多等。

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

9.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自我意识的发展在3岁后进入社会自我阶段。

10.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或态度上表示正面肯定的情感教学目标是形成价值观念。

11.基本的信任感是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同一性的基础,也是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的基础。

1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是由规则和技能构成的。

13.艺术表演能力、绘画能力属于特殊能力。

14.认知内驱力以知识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

15.学生学习是为了赢得地位和自尊,这种学习动机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

16.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

17.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水平:①前习俗水平〔0-9岁〕: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

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现代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 1.学科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即结构主义课 程论. 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中心,以掌握基本 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技能为目标。 主张:学科中心,按知识体系编制课程。是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依 据。 2.活动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是杜威。经验中心,儿童为中心 学生社会活动研制课程、组织教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的发展。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社会中心课程论又称作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 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 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 社会改造是课程的核心,立足帮助学生的社会反思、唤醒学生的社 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社会问题非知识问题是课程的核心 代表人物:康茨、拉格

3.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 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组织的教学课程。 特征:过程的实践性; 活动的自主性;内容 的开放性; 形式的多样性。 重心由教师转向了学生。 (四)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关系(最基本 的类型):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






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以课程管理制度分 1.必修课程必修和选修课程 定义:同一年级学生必学的公共课程,保证所有 学生基本学历 还可分为国定、地方、校定必修课程。 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根本特征:强制性, 优势: 实现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养成学生未 来社会公民基本素养; 便于课程实施、管理、 评价; 体现了国家共同基本要求。 不足:过分注重共性,忽视个性, 容易出现社 会本位倾向,忽视个体发展。

3.校本课程 定义: 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 和地方课程前提下,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 对本校学生需求科学评估,利用当地社区 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开 发的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科学性原则;多元化原则;自主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补充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 特色性原则。
第三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概念 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力图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在其主 动发展中最终应达到的预期水准。从课程角度规定人才 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 课程设置的直接目标(最关键的准则),具体分为总目 标、分学段目标和分科目目标 四个规定性: 第一,时限性。要同特定教育阶段相联系; 第二,具体性。要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及 达到的发展水平; 第三,预测性。描述结果有预期性,是理想性规划; 第四,操作性。明确可以付诸实现的。







3.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CIPP 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毕姆倡导的课程 评价模式 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背景评价:课程计划实施机构背景、评价对象需 要等评价 输入评价:对各种选择的课程计划评价 过程评价:确定或预测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 成果评价:测量、解释、评判课程计划的成绩 优点:比较全面。 缺点:操作过程复杂,难以掌握。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师从业资格
第 二章 中学课程
教材章节
第一节 课程流派与课程开发 第二节 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第三节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 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了解 1、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课程开发的 主要影响因素 理解 2、基本课程类型及特征(重点) 掌握 3、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含义及 理论(重点) 了解 4、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 革目标及实施状况
(二)课程目标的依据 课程目标依据三个方面: 对学生的研究(预期的目的):现状、个 体需要、差异 对社会的研究: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对学科的研究:学科知识是最主要的支柱, 最直接的制约因素。基本要领、逻辑结构、 探究方式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的含义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 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是 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 信念、语言、行为、习惯的总和。 把握三要点: 第一,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 第二,是学生学习的对象; 第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料。
2.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 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 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不应该只关注预期的结果,还关注非预期 的结果,不应关注课程计划目标的满足, 更应该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 存在问题:背离评价的主要目的,用自己 的目的来代替 目的游离评价不是一个完善的模式,因为 它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程序。



三、课程开发 制约三大因素:儿童、社会、学科特征 1.儿童(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基础):直接 因素 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确定其深度、广度、难度 学生个体差异的制约—设计不同的学习计划 2.社会(社会条件、社会要求):决定性作用, 根本因素 影响体现:社会的效用(自然科学、数学)、社 会责任感(政治经济)、家长与社会的压力(外 界要求) 3.学科特征:重要因素 确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what、how) 吸收新的科学成就
第一节:课程流派与课程开发





一、什么是课程 我国“课程”一词见于唐朝 课程分广义和狭义 广义: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 及其进程的安排。 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我们研究的是广义的“课程” 包括应学科目的总和、课内外活动、各学科设置、课时 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 (补充):课程常常具体表现为课程方案、课程标准、 教科书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 目标评价模式 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他被称为“当代课 程评价之父”是在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基础上形 成,以目标为中心 评价原理:概括为七个步骤或阶段。p66 课程原理:概括为四个步骤或阶段。其中确定目 标是最关键的一步—2目标、2内容 目标评价模式:强调用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方式 来陈述课程目标 优点:既便于操作又容易见效,在课程领域占主 导地位。 缺点:只关注预期的目标,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 素。
第四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改革核心:课程改革。 新课改,是新中国第八次大的课程改革。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核心理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预示着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 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人的完整性与生 活的完整性 第一,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第二,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学生与自 我,学生与他人及社会,学生与自然三条线索)

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区别
呈现方式 间接的内隐 的非公开的 方式 直接的明显 的公开的方 式 经验获得 无意识方式获 得非学术性经 验 有意识的方式 获得学术性经 验 特点 非计划性、 非预期性、 随机性 计划性、 组织性、 可预期性
区别 隐性 课程 显性 课程
隐性课程内容: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建筑物、设备等 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组织制度、管理评价 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师生关系、校风、班风等






(三)课程评价的过程 1. 课程评价过程中基本问题 第一,评价概念是否合适。 第二,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 第三,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 2. 课程评价基本步骤:五个步骤 第一步,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第二步,搜集信息; 第三步,组织材料; 第四步,分析资料; 第五步,报告结果。

(二)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 ◆课程目标:指导作用,有什么-就有什么 ◆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 决定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 ◆社会发展需要:社会现实和需求 ◆课程内容本身性质:内容的重要性、实 用性、正确性等。

三、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概念 指通过检查课程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 现教育目的,实现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 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泰勒观点:“评价过程本质是一个确定课 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 过程。” 我国:评价是评判价值的简称。 本质:价值判断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 需要程度的判断。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 重要组成部分,
2.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 是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 按照新的体系合二为一的课程形态:具体 分为以下三种: 相关课程:又称“联络课程”,是两种或 两种以上学科联系,但又维持独立状态-(语文和历史) 融合课程:“合科课程”,相关学科合并 一个新学科—文科、理科 广域课程: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 不仅包括与学科有关的领域,也包括人类 的所有知识与认知领域
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开发的主体不同分 1.国家课程 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国家教育行 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体现国家意志。 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达到的共同 素质开设。 特征: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

2.地方课程 又称地方本位课程, 定义: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依据国家 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 定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指导下,根据地方 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对人才的 特殊要求,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设 计、实施的课程。 特征:地域性、民族性、针对性、适切性、 灵活性、探究性、开放性。







2. 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使课程生活化、综合化,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或和现实 社会的联系,改变学科本位的倾向,改变课程内容、教 学方式等 3. 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首先,确立新的知识观,视知识为一种探索行动或创造 的过程。 其次,新课程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自主探究与 合作的学习方式 最后,新课程构建发展性的评价模式。原先的以甄别为 目的 4. 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重建是课程改革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 关注:民主的管理文化、合作的教师文化、丰富的环境 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