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立其诚

合集下载

修辞立其诚每个自然段意思

修辞立其诚每个自然段意思

修辞立其诚每个自然段意思及结构《修辞立其诚》每个依然段意思: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并阐释。

第2段:总说“立其诚”的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3段:“立其诚”的第一个方面的含义——名实一致。

第4段:“立其诚”的第二个方面的含义——言行一致。

第5段:“立其诚”的第三个方面的含义——表里一致。

第6段:总说“立其诚”的重要性。

第7-8段:从认识世界的角度论述“立其诚”的重要性。

第9段:从端正学风的角度论述“立其诚”的重要性。

第10段:从社会现实的角度论述“立其诚”的重要性。

第11段:总结全文,强调“修辞立其诚”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

《修辞立其诚》全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引论,提出问题,提出全文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二至十段):本论,分析问题,从“立其诚”的含义和“立其诚”的重要性两大方面论证中心论点。

第一层(第二至五段):从“立其诚”的含义方面论证中心论点。

第二层(第六至十段):从“立其诚”的重要性方面论证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第十一段):结论,解决问题,总结全文,再次强调
中心论点。

《修辞立其诚》的结构方式:
全文总体来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层进式的结构方式。

第二部分两大层次:总——分;分述的三个方面并列式。

修辞立其诚 张岱年 课文原文

修辞立其诚 张岱年 课文原文

修辞立其诚张岱年“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

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天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

“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

诚者,实也,真也。

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用真”字的是道家。

《庄子》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份回,,以真伪对举,始于庄子。

)“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

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

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

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

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领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

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致。

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

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

“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

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

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

《管子》书的《心术上》提出所谓“静因之道”。

《心术上》说:“因也者,无益无损也。

……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

”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

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

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

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

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

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

学诚法师: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各位同学,今天我们讲的主题是:“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

过去我们工程部办公室里挂一幅字:“闲邪存诚”。

“闲邪存诚”也就是“闲邪存其诚”的简称。

“闲邪”也就是防止邪恶、邪念和散乱。

只有防止了散乱、分别、邪恶,诚心才能够得到保存。

比如,人小的时候,七八岁以前,都是非常的天真,也就是,一方面内心非常的天真。

另一方面,长期受到父母的保护,不会受到外在环境的侵袭,小孩子看起来很单纯;等七八岁以后,人的分别心就慢慢起来了,内在的诚心慢慢就减弱。

还有,父母慢慢就不怎么管了,自己能够走路,自己会说话,也就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就越来越大,内在的诚心就越来越弱了。

所以,要“闲邪存诚”,就是对内要防止散乱心、分别心、恶念。

菩提心是最好的善心,但是菩提心是很不容易发的。

我们发的菩提心是理论上面的一个菩提心,刚刚学佛的时候,做事热情很高,就说明有菩提心,学久了人疲了,菩提心没有了,那种劲头没有了。

好像看起来说,我们已经很平稳,其实是那种劲头、动力没有掉了。

所以,时时刻刻要保证、保存这种微薄的诚心,首先要“闲邪”,“闲邪”说得比较好听,实际上要防邪,只有防邪,才能够存诚。

慢慢岁数大了,有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语言,就要修辞立其诚。

“立诚”跟“存诚”还不一样,修辞就是说话,当然也包括现在的写文章来建立自己的诚心,说话跟诚心有什么关系呢?过去讲立言,立言就是修辞立其诚。

佛法里面讲“说诚实言”,“说诚实言”也就是立诚。

《论语》里面讲:“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就是花言巧语,“令色”就表现出来了,希望引起人家的注意,就是有点装作,装作的意思就是说要表现出自己很强,比别人高,这个就不诚;有时候又表现出自己很可怜,希望别人同情,希望别人来关怀,这个也是不诚,所以说话很关键。

有时候学佛的人,要么一天到晚不说话,要么整天乱说话,这个都是心不诚的表现。

说话要说有益的话,要说有用的话,该说话的时候才能说,不该说话的时候不能乱说。

《修辞立其诚》课件20张

《修辞立其诚》课件20张
议论文语言最忌片面性、绝对化,作者首先肯 定了“强调主体性的重要”是正确的,接着用“但是” 一转,提出了“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 提”的观点,周全严谨,无懈可击。
修辞,建立言辞。诚 ,思想诚正。“修辞 立其诚”指文章修辞 要服从于内容的真实 。在本文中,“修辞 立其诚”指作文、为 人都要讲真话、说实 话,表达自己的真实 情感。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引出话题“立其诚”

(1-5)

“立其诚”的含义


名实一致 言行一致 表里一致
并 是什么




认识世界 分 式
文章深刻阐述了张岱年的治学宗旨,张岱年治 学贯彻一个“诚” 字。张岱年先生以“修辞立其 诚”作为自己的治学之道,始终注意将思想与生活 统一起来,为自己的学术研究奠定坚实的生活基础。 在学术研究中,张岱年先生无论在逆境还是在顺境 中,都能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二、文体常识
文化随笔是随手笔录的东西,讲述文化知识,或 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 深思。
六、概括总结
(一)中心思想
本文基于“诚”这个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就 “立其诚”的三层含义,由修辞到为人,展开了深 入的思考和阐述,进而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对“立 其诚”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和批判,强调做人 要“端正学风”、“说真话、讲实话”,具有深刻的 现实意义。
(二)艺术特色
1.逻辑严密,层次清晰。 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层次清晰。采
3.从文章的第七、八两个自然段来看,应如 何认识客观世界?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 于世界的正确认识。首先,正确认识客观世 界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其次,发挥主体 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

修辞立其诚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修辞立其诚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修辞立其诚的论证思路如下。

1、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并阐释。

2、第2段:总说立其诚的三个方面的含义。

3、第3段:立其诚的第一个方面的含义-名实一致。

4、第4段:立其诚的第二个方面的含义-言行一致。

5、第5段:立其诚的第三个方面的含义-表里一致。

6、第6段:总说立其诚的重要性。

7、第7-8段:从认识世界的角度论述立其诚的重要性。

8、第9段:从端正学风的角度论述立其诚的重要性。

9、第10段:从社会现实的角度论述立其诚的重要性。

10、第11段:总结全文,强调修辞立其诚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章中心论点,概述“立其诚”的含义。

第二部分(第2-5段):具体阐述“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第三部分(第6-10段):从认识世界、端正学风、社会现实三个角度阐述“修辞立其诚”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第11段):阐述“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

文章开篇引用《易传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这句话,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七段引用《管子》书中《心术上》的“因也者,无益无损也。

……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论证认识客观世界要舍弃自己的主观偏见,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

第九段引用《汉书儒林传》中经师辕国曾对公孙弘所说的“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告诚人们不要说假话以讨好于时尚。

引用古言,既充分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使文章内容丰富,增添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4.1修辞立其诚

4.1修辞立其诚
(三)第三种基本结构就是针对某些不好得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 出解决问题得办法。即“摆现象 ——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格式。
理解文意 阅读第一段,回答:
“立其诚”的含义是什么?文章提出了怎样的论点?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二千年以前 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 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在中国哲学目前,首先用“真”字的是道家。《庄子》说:“道恶乎而有真 伪?”以真伪对举,始于庄子。)
首先 (第 1 段):提出文章中心论点,概述“立其诚”的含义。
(第2-5段):具体阐述“立其诚”的三层含义:名实一致、
其次 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第6-10段):从认识世界、端正学风、社会现实三个角度阐
再次
述“修辞立其诚”的重要性。
最后 (第11段):阐述“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
①中心论点
为人立身、做学问 端正学风,“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说话做事
人应当说真话,讲实话; 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则。
观点总结 本文论述的“修辞立其诚”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修辞立其诚》强调为文为人要“真”。
从著书立说来看,“修辞立其诚”就是强调立言为文要坚持“诚”,就是 说发言立论要以事实为根据,做到真实可信。
语言朴素,通俗易懂,丝毫没有艰涩之感。再比如“千百年来,由于 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几乎就接近 口语了。
拓展延伸
写作运用
阅读以下两个片段,结合你对“修辞立其诚”的理解,思考它们有什么问题:
●片断一:(以“待人和善”为话题的开头)

修辞立其诚文言文翻译

修辞立其诚文言文翻译

古语有云:“修辞立其诚,所以居其实。

”斯言也,诚修辞之要义也。

夫修辞之诚,非虚饰之辞,非浮夸之言,非诡辩之术,乃心之所向,意之所至,情之所系。

是以修辞者,必先正心诚意,而后文章可传。

夫修辞之诚,如水之清澈,非染而白,非澄而明。

水之所以清澈,因其无杂,无欲,无伪。

修辞亦然,必去浮华,去伪饰,去虚言,使文辞归于真实,归于自然。

是故,修辞者,当如水之澄澈,去伪存真,去浮存实。

孔子曰:“辞达而已矣。

”达者,诚也。

修辞之诚,即达之意。

达者,言辞之中,无障碍,无阻隔,无矫饰。

是以修辞者,当求言辞之达,达于事理,达于情感,达于人心。

孟子曰:“辞之用,其在于诚。

”诚者,修辞之本。

辞之用,非用于夸,非用于媚,非用于蔽。

乃用于表,用于达,用于感。

是以修辞者,当以诚为本,以表为用,以达为能,以感为志。

《礼记》有云:“修辞立其诚,所以尊师也。

”尊师者,敬也。

敬师之道,在于诚信。

修辞之诚,即敬师之诚。

敬师者,必先修辞,以诚敬之心,述师之教,传师之道。

是以修辞者,当以诚敬之心,述其事,述其理,述其情。

夫修辞之诚,非一日之功,非一时之能。

必积学以养德,积德以养诚。

诚者,积久而成,非一日之积。

修辞者,必勤学不辍,以养其诚,以修其辞。

《文心雕龙》云:“修辞立其诚,所以成其美。

”美者,修辞之极也。

修辞之诚,即美之基。

美之基,在于真实,在于自然,在于和谐。

是以修辞者,当求真实之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总之,修辞立其诚,乃文辞之极,文章之美。

诚者,修辞之本,修辞之诚,乃文章之美之基。

故修辞者,必正心诚意,去伪存真,求言辞之达,养学养德,以成其美,以传其道。

夫修辞之诚,如日月之照,照人心,照世事,照万物。

修辞者,当以诚为心,以诚为笔,以诚为文,使文辞如日月之光,照耀人间,照耀千古。

斯乃修辞之诚,文辞之美,文章之极也。

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

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

闲邪存其诚,修辞⽴其诚
闲邪存其诚,修辞⽴其诚。

君⼦修⾝养性,在于正⼼诚意。

正⼼诚意,在于格物致知。

知⾄⽽意诚,意诚⽽⼼正。

要⼼正则要闲邪。

闲邪,就是防御邪恶。

最好的防御是进攻,怎么进攻?⽤刚健的德⾏来“闲邪”,“存诚”于执中(中庸之道)。

闲邪了,则诚可以存;把诚存于中,⽽邪也就⼲扰不得了。

好似“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岿然不动!”,我站在中间,不偏不倚,以我不变
之“正”应你万变之“邪”。

⼼正则百毒不侵!⼼诚则灵!
夫诚者,⼼之所信,理之所允,事之有实者也。

诚存于⼼,有忠信,是以进德也。

是时候⼲点⼉实事⼉了。

⼲事⼉得有“业”,⽴业⽽修业,离不开⾔⾏。

⽤⾔之信,⽤⾏之谨,以⽴其诚。

修辞者,不是巧⾔令⾊,是要⾔⾏谨信。

辞诚则⽆不诚矣。

修正辞令,把你的“诚”准确地表达出来,⾔为⼼声,⾔必信⾏必果。

只有这样,才能在⼈前“⽴”起你的诚。

修业,务要怀真诚之⼼,出真诚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立其诚 —Fra bibliotek写真话,抒真情
一.走进现场
听《母亲教我的歌》 体会母爱的伟大 思考:你在写作此类文章时,有没有做到


写真话,抒真情?
二,提高认识
写真话抒真情实际上是涉及到一个 人的人品
文如其人
写真话抒真情实际上是涉及到一个文风
问题
风格即人
一位高考阅卷者的说法:

好的作文应该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也 就是写出对阅读有字书和无字书的体验。我 前面说过,作文离不开做人,只有语言技巧 而没有思想道德修养的人,他的文章也做不 到文质兼美。

如果将无作有,强不知以为知,徒 然说一番花言巧语,实际上却没有表白 内心的什么:写作到此地步便与生活脱 离关系,又何必去学习它?
巴金《探索集》

我不是用文学技巧,只是用作者的精神世 界和真实感情打动读者,鼓舞他们前进。
名人名言
美是真的光辉。[古希腊] 柏拉图
真实的东西才是美的。它不会使人失望,叫
人对未来充满信心。[法] 罗曼罗兰 美即真,真即美。[英] 济慈 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德] 康德 只有真才美,只有真可爱。[法] 布瓦洛 启发我并永远使我充满生活乐趣的理想是真、 善、美。 [美]爱因斯坦
五,学习范文:
1, 《丑娘》
2,《苦糖》 3,《朋友》
总结:如何才能写真话抒真情

摘自中国教师报: 《我们距离好作文有多远》
三,认清事实:中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时下一些同学受时风影响,受利益驱动,
为文造情,无病呻吟,过于矫饰; 2,一些同学作文内容枯竭,不善于发现生活 中美好事物; 3,有的虽然会为一些事物感动,但是表达时 忽略真情实感;等等。
四,掌握理论:叶圣陶《论写作教学》
学做真人:思想态度要端正,重视思想改造
点滴积累:生活素材要丰富,重视写作日记 注重细节:写作提炼要认真,重视写作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